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如何看待網路反腐

如何看待網路反腐

發布時間:2022-01-10 13:41:24

如何正確看待當前的反腐形勢

反腐是國之所需,民之所向。所謂力,主要是對腐敗絕不姑息零容忍,保持打擊腐敗的高壓態勢,使腐敗現象無藏身之地。所謂度,主要指把懲治腐敗納入法治和思想道德建設的軌道,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使政府公務人員不敢貪,不想貪,不去貪。

② 如何看待網路中的新聞輿論監督

新聞與生俱來的功能便是對社會的監督,新聞輿論監督是新聞媒體的權利,也是新聞媒體的職責,是一種民主的實現形式。我國現階段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以及社會轉型時期的反腐工作需要輿論監督,黨的十三大至十七大政治報告中也都明確提出重視和發揮傳媒的輿論監督作用。黨的十六大提出名揚中外的「四大民主」:即「保證人民依法實現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黨的十七大報告也再次使用了「輿論監督」的概念,要求:「落實黨內監督條例,加強民主監督,發揮好輿論監督作用,增強監督合力和失效。」而實現民主監督的重要形式和途徑就是輿論監督,那麼,在當前形勢下,作為縣級廣播電視機構更應該深刻地認識到新聞媒體開展輿論監督的必要性以及重要作用。可見,如何提高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也是一個現實性很強的實踐課題。
一、輿論監督的概念
一般而言,輿論監督是指公眾通過新聞媒介對黨務、政務和一切公共事務的公開,對國家機關各級公務人員的施政活動,以及社會公眾人物(包括政治家、演藝明星、上市公司等)的監督,這種監督既包括揭露和批評,又包括評價和建議。從廣義上看,輿論監督是指公民享有對國家和社會事務實行輿論監督的權利和自由。公民在了解情況的基礎上,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和傳播媒介,行使法律賦予的監督權,表達輿論、影響公共決策。輿論監督是民主監督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社會民主的必要環節,實行輿論監督是一個制度化進程。輿論監督制度應保證社會輿論通過一定的立法程序,轉化為行動措施。
從狹義上看,它是指新聞輿論監督。公民享有依法運用新聞傳媒充分發表意見、建議和呼聲,表達自己意志的權利和自由;享有對國家和社會事務實行輿論監督的權利和自由。新聞輿論監督源於輿論學和大眾傳播學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的新聞輿論監督實質上是人民的監督,是黨和人民群眾通過新聞輿論對各級黨政機關的工作及其他工作人員、以及對社會事務實行監督。它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國家健全發展、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二、為什麼要輿論監督
1、這是進一步解放思想的必然結果。解放思想就是要敢想、敢幹、敢冒險,勇於創新,就是要打破禁區,就是要不斷地發現問題,揭露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為富民強市提供保障。隨著解放思想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也會變得越來越解放,越來越開放,人們思維的觸角會越來越延伸,必然會無處不到,全面監督政府及社會的各個角落。言論自由和輿論監督是大勢所趨,是歷史向前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然結果。隨著網路的發展,電腦的普及,信息的傳播會變得越來越便利,政府也會逐步提高透明度,特別是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信息公開條例》的貫徹實施,政府將逐漸成為陽光政府,自覺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
2、這是黨中央的要求。輿論監督是我們黨反腐倡廉,及時糾正工作失誤的一面鏡子,熱情支持各級媒體輿論監督是黨中央的要求。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第三十三條明確規定;「在黨的領導下,新聞媒體要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通過內部反映或公開報道,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黨的各級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應當重視和支持輿論監督,聽取意見,推動和改進工作。」中共中央2008年5月13日頒布的《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提出,各級領導幹部要正確對待輿論監督,增強接受輿論監督的自覺性。2007年1月8日至1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要求,加強人民群眾、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新聞輿論等監督。
3、這是廣大群眾的需求。廣大群眾請求政府解決問題,或者揭露腐敗現象,經常採用越級上訪的方式,但由於群眾的訴求越來越多,越級信訪這一渠道顯得越來越不能滿足群眾的需求。況且,對於越級信訪問題,上級政府的信訪部門一般退回原單位處理。這樣,群眾常常不滿意,轉為向新聞媒體投訴,請求新聞媒體呼籲的越來越多了。一旦新聞媒體為之呼籲,就會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就會引起廣泛關注,特別是會引起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這樣,問題往往會得到很快解決。
4、這是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而輿論監督是民主監督的一種十分有效的形式,也是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的十分有效的措施,所以,支持輿論監督是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5、這是構築和諧社會富民強市的有效措施。人民群眾發表意見、提出建議的渠道很多,但通過新聞媒介進行是最便捷的、最有效的方式。因此,新聞媒介通過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對黨和政府的決策進行監督,就能夠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實行民主監督的積極性,吸引廣大群眾參政議政,促進黨和政府決策的民主化與科學化,促使很多社會問題的及時解決,排除影響構築和諧社會、富民強市的不利因素,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為富民強市提供一個好的環境。
三、新聞媒體如何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新聞媒體是輿論監督的主要載體,因此,近年來我局為開展輿論監督工作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並相繼開辦了一批輿論監督性欄目。如電台開辦的《行風熱線》欄目,電視台先後開辦的《社會縱橫》、《民生直通車》等欄目,以「三貼近」為宗旨,上為政府解憂,下為百姓解難,倍受社會各界關注。然而,隨著社會的全面進步和現實生活的深刻變化,人們對輿論監督越來越高度關注,需求也越來越迫切,這就需要我們充分認識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輿論監督的重要性,需要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求真務實精神,把體現黨的意志與反映人民心聲結合起來,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
(一)開展新聞輿論監督,要擺正輿論監督與輿論導向的關系。
新聞輿論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偏離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黨性原則,堅持以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這是堅持正確的新聞輿論導向的根本保證,更是正確實施輿論監督的關鍵所在。正面報道為主與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以正面報道為主,並不是強加給新聞媒體的一種限制,而是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內在規律所決定的,是我們所處的偉大時代的客觀要求。我們所面臨的是一個深刻變革、日新月異的時代,有理由去理直氣壯地報道改革開放中出現的新事物、新氣象、新變化、新典型。但是,既然我們的生活中還有消極腐敗現象,就沒有理由放棄輿論監督的武器。事實上,開展正確的輿論監督,對於改進黨和政府工作,使決策更加民主化、科學化,以及反腐倡廉、扶正祛邪、凈化黨風和社會風氣,都有其他監督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人認為,輿論監督受輿論導向的約束,會妨礙輿論監督的開展,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新聞輿論監督是建立在正確輿論導向基礎之上的輿論監督,是為輿論導向服務的。因此,輿論監督與輿論導向兩者不能分開,不能獨立,而是相互依賴,相輔相成的,輿論導向為輿論監督創造良好環境,促進輿論監督沿著正確的軌道健康開展,所以堅持以正面報道為主,並不排斥正當的新聞輿論監督。
(二)開展新聞輿論監督,要堅持真實性原則。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新聞之道在於求真,輿論監督必須完全真實,這是輿論監督的基礎。只有首先被受眾認為是真實的,才談得上輿論監督。若受眾認為是假的,他不看、不聽、不談,輿論監督就起不到作用。因此,必須堅持真實性原則。
一是要微觀真實。即具體事實必須完全真實、准確,事實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等要准確無誤,事實中人們的所行、所言、所思、所感要真實可信,不能合理想像。要提倡現場采訪,作為記者,當一事件發生後,應迅速奔赴事件發生現場,用自己的親身感受,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從而避免事後采訪時,被監督者從自己的好惡、利害出發,或混淆真假、或杜撰事實、或合理想像,使事實真相難以辨別的困難。
二是要本質真實,即要揭示事實的本質。一般來說,把握微觀真實較容易,而把握本質真實困難得多。這就要求記者必須具有深厚的生活閱歷、廣博的知識、深邃的洞察能力。監督的事實,從本質上要搞清楚,一是一,二是二,不誇大,不縮小,不歪曲,不片面,有根有據,真實確鑿,無論是人名、職務、單位名稱,還是數字、情節,都要一一核實,防止「偏聽則暗」。
三是要客觀公正。判斷是非、評價事物要以黨和國家有關政策、法律為標准,防止主觀臆斷,感情用事。對有爭議的問題要全面、辯證地觀察和分析,充分考慮實際情況的復雜性,善於聽取不同意見,堅持以理服人。對輿論監督涉及的問題,要深入研究,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確保信息來源真實可靠,確保報道內容准確無誤。
(三)開展新聞輿論監督,要注意方式與方法。
採取什麼樣的方式方法來實施輿論監督,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輿論監督的形式多種多樣,內容決定形式,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要盡量做到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動機和效果的統一。
——把握好時機。要緊緊圍繞每個時期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正確開展新聞輿論監督。
——幫忙不要添亂。新聞輿論監督,不僅要按新聞規律辦事,而且更要有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哪些可以報,哪些不可以報,在什麼時候報適宜,報幾次可達到目的,報了之後會引起什麼樣反響等,都要在選題立項實施前考慮周全。一要出以公心,二要服務大局,三要以理服人,四要把握好度,五要遵守新聞宣傳紀律。
——要做到「四個」有利於,一是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二是有利於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呼聲,密切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聯系;三是有利於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維護黨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四是有利於弘揚正氣、針砭時弊,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 四)開展新聞輿論監督,隊伍素質是最基礎的條件。
輿論監督直面社會現象的是與非,因此,搞好輿論監督,對采編隊伍素質提出了高的要求:
其一,必須加強對新聞采編人員的教育、培訓和管理。要組織新聞采編人員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教育采編人員正確理解和運用輿論監督的權力,擺正位置,端正輿論監督的目的,提高輿論監督工作的水平。
其二,新聞采編人員要堅持客觀的原則,不把個人恩怨、好惡色綵帶入報道,不充當個別利益沖突的工具,努力樹立關懷弱勢的人文精神和不阿權貴的獨立品格;
其三,新聞采編人員要樹立法制觀念,充分重視發揮法律在輿論監督中的作用,在輿論監督中嚴格遵守國家憲法好法律。
其四,新聞采編人員必須樹立角色觀念。作為輿論監督的主體,作為推動輿論監督工作的內因,在思想上要提高認識、加強修養,努力爭取社會輿論的支持,爭得社會各方面、各部門的理解和配合,使輿論監督工作充分展現其原動力,確保輿論監督健康、順利、有效、正確地進行。
其五,新聞采編人員必須樹立質量意識,提高對新聞線索的高度敏銳性,以高效到位的輿論監督引起公眾的關注,得到黨委、政府的充分重視,有效地引領輿論導向,促進矛盾的緩和和解決,為促進社會的發展和穩定發揮應用的作用。

③ 如何正確看待我國當前的反腐態勢

(一)關於如何看待當前反腐敗形勢
關於如何看待當前反腐敗形勢,特別是腐敗易發、多發的現象,這是多年來困擾我們很多同志的一個問題。大家知道,盡管反腐敗斗爭的力度這些年來是不斷地加大,階段性的成效也比較明顯,人民群眾的滿意程度、認可程度也在不斷提高,但是消極腐敗現象在一些領域、一些部門仍然呈現著易發、多發的態勢,很容易發生,發生的機率比較高、頻率在增大,易發、多發這么一種態勢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發案率高,特別是經濟違紀、違法案件居高不下。什麼概念呢?在被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件當中,經濟類案件大概要佔到 44% 左右;在被查處的經濟類案件當中,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的案件大概要佔到 50% 以上,一半以上;在被查處的行賄受賄的案件當中,建築領域的案件將大概要佔 1/3 以上。
第二、涉案的金額大。我們有個統計,全國 1988 年到 1997 年這個十年當中,查辦的經濟犯罪金額在 100 萬以上的經濟案件,後十年比前十年增加了 7 倍。 1998 年以後查辦的經濟類的案件涉及金額是繼續攀升, 1,000 萬以上的每年都有。今年 1 月到 7 月份我們有一個片區(我們不是分華北、華東、西北片區嗎),光有一個片區涉及到千萬以上的經濟案件就比去年同期上升 50% 。現在有的團伙作案的案值達到幾十億,甚至是幾百億,涉案金額大。
第三、領導幹部違紀違法的案件增多,特別是一把手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現在領導幹部當中的違紀、違法的案件從這兩年情況看有不少涉及到一些要害部門,黨政機關的要害部門。
第四、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比較突出。現在利用公款吃喝玩樂、亂收費、甚至收受紅包禮金、刁難群眾等等不正之風在一些地方和部門相當嚴重,失職、瀆職的案件也比較突出。
第五、涉案人員的作案手段更加隱蔽,有的反調查能力相當強,給我們查處案件、調查案件帶來了新的難度。

(二)為什麼大案要案仍然時有發生
這些年費了那麼大的力,力度不斷加大,也有成效,但為什麼大案、要案仍然時有發生,有些不正之風屢禁不止?老百姓對這個問題很還有意見呢?對這個問題中央領導同志也非常重視,都是做了重要指示,要求我們深入思考研究。下面我結合一個情況談幾點看法。我認為當前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既有主觀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觀方面的原因,既有現實的原因,也有歷史的原因,必須進行全面分析。
第一,從客觀的和歷史的原因來分析,主要是與體制轉軌、結構轉型、經濟基礎變化等方面的因素有關。
我們從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來看,當一個國家處在經濟結構轉型、經濟快速增長的社會變革時期往往是腐敗現象的高發期。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們國家推行價格體制改革、雙軌制,在商品緊缺的情況下官倒盛行。 90 年代以來隨著房地產、金融、證券等各類要素市場相繼出現,鑽土地資本等要素市場的空子成為搞腐敗的主要表現形式。在建立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這種現象不止是現在有,在 18 世紀的英國、 19 世紀的美國都曾先後出現過腐敗高發的情況。不止是現在有,也不止中國有,歷史上就有過,國外就有過。當時英國被稱作是世界工廠,腐敗現象也非常嚴重,許多市政當局都把出售議席作為創收的一個主要來源。議會的議席拿出來賣,每一個議席, 17 世紀末只需要幾英鎊或者幾十個英鎊,但是到了 18 世紀末就漲到了 2 千多英鎊,到了 19 世紀初,也就是一八零幾年的時候,一個議席出售的價格漲到了 10 萬英鎊,它是市政當局創收的主要來源,在我們國家是堅決不允許的。我們都學過近代史鴉片戰爭,當時在英國有個東印度公司,這個公司向中國境內販賣鴉片,他的特權和壟斷權是怎麼來的呢?他就是通過賄賂國會的議員得來的。英國的議會曾經對東印度公司向中國境內販賣鴉片過程當中的醜行有過一個調查,這家公司在給英國權貴的項目之下支出的金額是驚人的,連當時的英國女王本人也收受了酬勞費。美國搞市場經濟在英國之後若干年,美國在 19 世紀中期開始開發西部,在西部大開發的過程當中,也伴隨著大規模的投資和腐敗活動。當時連邦政府出台了一個優惠政策,鼓勵私人公司投資開發,一些議員和官員就利用政府合同與私人投資家進行交易,大肆的侵吞國庫。舉個例子,當時西部大開發要聯合開發一條叫作聯合太平洋的鐵路,鐵路的整個建設費是 9 千 4 百萬美元(當時的 9 千 4 百萬美元),實際上,開發商只支付了包括賄賂金在內的 4 千 4 百萬美元,其餘的 5 千萬美元全部落入了私囊,而受賄者當時就涉及到眾議院的院長和副總統等高級的官員。所以美國著名的學者亨廷頓曾經講過,腐敗現象往往是社會變革過程中的伴生物。需要指出的是,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一般都要經歷上百年時間。而按照我們黨提出的目標,如果從上個世紀 1978 年年底改革開放開始算起來(即從 70 年代末開始算起),我們計劃到 2020 年左右要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按這個目標,我們國家計劃要在 40 年左右時間建成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市場經濟體制。資本主義國家,像英國、美國這些發達國家,他們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建立市場經濟體制一般都花了上百年,美國花了一百幾十年的時間建立一個完善的市場經濟,我們按照現在的計劃是四十年左右。所以從這個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國家市場化改革比較當年西方國家的進程要快得多,時間要短得多,所以各種矛盾和問題勢必暴露得更加集中。有些問題我們想到了,有些問題我們恐怕還沒有想到,即使有些問題我們想到了,也採取了措施,但要在短時間內迅速解決確實也是比較困難的。我這么講絕不是說我們國家必然要腐敗大幅度泛濫,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想說明腐敗現象在新舊體制轉化時期的大量出現不是偶然的。我們還有一個特殊,是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化,這同當年的英國、美國不一樣,還有這么一個特殊的情況。因此在新舊體制轉化時期腐敗現象大量出現決不是偶然的,而是同這一時期的經濟、政治、社會特點相聯系的一種特殊現象。也就是說,過去計劃經濟時期不可能發生的現象,或許將來成熟的市場經濟建立之後不容易發生的現象,這兩個方面的現象都有可能在這一個劇烈變革的過渡時期表現出來。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這么一個結論,反對和防止腐敗是一個歷史過程,要幾代甚至幾十代人的努力。這個體制轉軌是一個過程,是一個歷史過程,因此遏制腐敗也是一個歷史過程,這就是當年我們中國腐敗現象易於發生的一個重要的背景、重要的歷史原因。我們是在這么一個特殊的歷史環境下來開展反腐敗斗爭的,這個角度講,我們國家的反腐敗斗爭確實是長期的、艱巨的、復雜的,認為是短時間內就消除腐敗,那是不現實的。當然,我們要有緊迫感,要增強緊迫感、增強責任感,把當前的工作要抓得緊緊的,把它做得更好。

第二,我國社會現階段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歸根到底還是要從經濟基礎和生產關系的變化當中來尋找原因。
我們黨認真總結以往經驗教訓,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方針,逐步消除所有制結構不合理對發展生產力造成的束縛,促進了經濟持續快速的發展。同時,所有制結構調整會形成利益主體多樣化,這個利益主體為了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通過各種方式來獲取有限資源,在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的情況下非常容易產生不正當的競爭,從而引發行賄、受賄等腐敗問題。
前幾年我們有一個省,曾經對縣處級以上的幹部的受賄案做過一個統計,結果顯示,私營個體行賄的占行賄總數的 36% ,集體單位行賄的(包括掛靠的個體工商戶在內)占行賄總數的 39% ,國有企業行賄的占 21% ,當然這只是一個省的統計。我們國家個人收入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鼓勵公民通過誠實勞動、通過合法經營先富起來,這當然有利於調動勞動者積極性,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發展。同時也要看到,在分配條件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分配不公的現象。一個國家在經濟騰飛的階段,經濟增長逐步往上走的過程中,收入差距是有可能擴大的,從人類經濟發展的過程來看,是有可能擴大的,只是差距大、差距小的問題。只有當社會財富積累達到了程度,剩餘部分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採取大幅度的剋制來調節收入分配。從我們國家情況來看,四年前, 2000 年,我們國家的吉尼系數已經超過了 0.4% ,這是國際警戒線,已經超過了,一些國家公務員對收入偏低的狀況產生了心理失衡,這也是誘發腐敗的一個因素。

第三,主觀上和工作上的原因。正如胡錦濤同志指出的,教育不扎實、制度不完善、監督不得利仍然是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
在教育方面,一些黨員幹部還沒有真正樹立起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經受不住權力、金錢、美色的考驗,理想信念動搖、私慾惡性膨脹,也有的是為鄉情、友情所害,一念之差,從收受禮金紅包開始一發而不可收拾,最終發展到違法犯罪。這幾年被查處的黨員領導幹部、包括高級領導幹部,在被查處過程當中有不少都表示了懺悔、非常的後悔。我們黨、我們國家這么多年來三令五申、反復打招呼不聽,出了問題以後後悔莫及。對於大多數犯錯的幹部我們還是盡量要挽救,對於極少數頑固不化的腐敗分子一定要使他在政治上身敗名裂,經濟上傾家盪產,心理上後悔莫及,沒有什麼後悔葯可吃。
制度還不完善,落實不得力。因為我們國家在整個市場經濟體制完善過程當中,管理體制、機制制度方面還存在一些漏洞薄弱的環節,客觀給腐敗滋生蔓延留下了可乘之機。雖然我們高度重視法制建設,我們的反腐倡廉的法律、法規體系在不斷的健全之中,但是總的來講還不夠完善,有的還缺乏相應的配套和細化的措施,有的還落後於實際,還有許多法規制度落實不到位,特別是監督制約機制還不完善,執行不力,這樣使得一些腐敗分子可以利用其中的漏洞來謀取私利。 1996 年以來全國 11 個省 19 名交通廳的廳長、副廳長被查出來,主要發生在工程招投標、材料采購、資金管理這些關鍵環節。去年對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大概 3 千 4 百多個億,平均一個省要幾百個億。如果制度管理、監督力跟不上,這么大一筆投資資金很容易出問題。此外,我們有些地方和部門當中也還存在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治黨執政不嚴,好人主義盛行,對一些黨員幹部比較重視提拔使用,而忽視教育管理。有的地方部門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力度不夠,反腐敗的任務還沒有真正落實到位。黨風廉政責任制是一個很好的文件, 98 年的,制定一個好文件難,而落實一個好文件就更難。我們作為黨和政府專職紀律監察的監督機關,我們紀委的工作也還存在薄弱環節,這是我們講主觀上和工作上的原因。

第四,社會上還存在著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條件。
大家知道,我們國家有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歷史,封建主義殘余影響仍然存在。對外開放以後,西方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乘虛而入,致使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錯誤思潮在社會上滋長起來,侵蝕著一些人的思想,影響著社會公眾的廉潔心態。由於歷史文化方面的深層原因,整個社會廉潔光榮、貪污可恥這樣一種風氣、這樣一種氛圍還不夠濃厚。我看過一份資料,就是反映今年中秋節有一家商場一盒月餅的價格就賣到了 31 萬元,這怎麼得了啊,它迎合了一種什麼樣的社會心理,什麼樣的社會需要啊。北歐一些國家發案率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與他們的社會教育、廉潔意識、文明程度很有關系。我們是在這樣一個土壤當中、這么一個文化的環境當中開始反腐敗的。
我們在企業進行問卷調查也表明 56% 的職工對腐敗現象非常的痛恨,但是對「假如你了解一些腐敗的線索,你會怎麼樣?」對於這樣一個問題,選擇「怕打擊報復不敢舉報」的 28% ,選擇「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才舉報」的占 15% ,選擇「如果行賄能解決你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你是否會去做」,竟然有 35% 的人選擇「肯定會」, 63% 的人選擇「依情況來定」,或者是「說不清」,只有 2% 的人選擇「肯定不會」。這說明現在一些領域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已經對社會公眾的心態產生了相當大的消極影響,而這反過來又助長了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這個問題是深層的原因。

(三)如何正確看待當前反腐敗形勢
第一,如何正確看待當前反腐敗工作的形勢,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政治問題。
我們既要堅持不懈的開展反腐敗斗爭,又要警惕和防止敵對勢力利用這個問題來詆毀黨和社會。前不久香港一個刊物就造謠說中央對全國三十一個省區市開展了一次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對中共的滿意率不足兩成,完全是一派胡言。現在有的別有用心的人編造謠言編的像真的一樣,特別注意要警惕。另外今年十月份互聯網上也提了一篇署名文章,說某某機關某某什麼透露,初步核實外逃貪官一萬餘人,涉及的款項是八千億人民幣,其中涉及到億元以上的有四百三十多,十億元以上的有二十七人等等,而且還公布了一張表,某某省多少人,某某省多少人,外逃出去的有多少億人民幣,毫無根據。某某省三百六十七人,一百一十七億元,某某省是二百零六人,二百五十億元,某某省四百八十人,三百六十五億元,看起來已經精確到個位了,全是造謠,毫無根據,無中生有。特別是今年以來,敵對勢力利用新型的媒體、利用網路集中攻擊黨和國家的一些要害部門,攻擊中央紀委、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關鍵部門,攻擊黨和國家的領導人,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要利用網路鋪設干線,一個部門一個部門的攻破,你共產黨就控制不住了。我們一切善良的人們一定要對此保持高度警惕。國內外的敵對勢力利用腐敗問題造謠誣蔑,一方面確實增強了我們開展反腐敗斗爭的難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我們正確認識反腐敗形勢的難度,所以我們一定看到這項斗爭的尖銳性和復雜性,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覺,增強政治敏感性。
第二,如何正確看待當前反腐倡廉工作的形勢,不僅有一個政治立場問題,還有一個思想方法問題。
有人講現在腐敗是越反越腐敗,意思就是說你不反可能腐敗還沒這么嚴重,是越反越多,事實不是這樣,首先我們進行量化分析。去年我們處理黨員是十七萬四千多人,從機關系統來看一年處理的黨員、處分的黨員十五、六萬,十六、七萬,佔全黨黨員總數是千分之二點一。但是這些黨員受處分要分析,不是說受處分了他就是腐敗分子,不是的,違紀和腐敗不能混為一談。這些受處分的黨員當中,絕大多數不是因為腐敗問題,有的是因為責任事故受到追究,包括各個級別都有,有的是因為違反計劃生育政策,有的是因為工作作風或者是因為生活作風不檢點受到處分,所以違紀和腐敗是不能混為一談,腐敗分子在我們黨內是極少數。腐敗分子是政治概念,具體到人和事那就看是違紀還是違法。所謂職務犯罪,從違法這個角度講,從我們黨內看,去年這十七萬受處分的黨員當中被開除黨籍移送司法機關的黨員多少呢?我們統計了一下,去年是9,718人,占整個黨員總數的萬分之一點五,在我們這個黨一萬人當中,一點五人被開除黨籍移送司法機關。當然這個比例這些年來都是波動的,但總的趨勢是這個比例還是逐步下降的。其次我們要辯證的看問題,近五年來我們中央紀委查處的省部級幹部違紀違法的案件時間跨度(就是從初始作案到最後案發的時間),我們大致計算了一下,平均為6.4年,六年左右。比方說2003年,也就是去年,因經濟問題被查處的十一個省份的幹部當中,有九個人是1996年以前出問題的,是斗爭深入了挖出來了,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切腐敗分子不可能把偽裝得很徹底,紙是包不住火的,總有一天要被人們揭露出來。
我們還要客觀的看問題,反腐敗的成效究竟如何評判,要有一個客觀的標准,民意調查的數據是一個重要的參數。
今年國家統計局城市調查總隊和我們中央紀委研究室在十個省區、市當中進行萬人隨機抽樣調查,調查結果表明群眾對反腐敗成效的認可程度和滿意程度都有了大幅度的上升,這個調查已經開展了九年。今年和1996年比,滿意程度由1996年的32.8%提高到今年的57.3%,去年是首次突破50%。從隨機抽樣調查來看,人民群眾對我們反腐敗工作滿意、比較滿意的這兩個指標去年首次突破50%,今年達到57%,不容易,很不簡單的,這是抽樣調查中各個層次、各方面的人都有。認可程度,滿意、比較滿意,表示認可的這幾個指標加起來,1996年62.4%,今年達到80.3%,你看提高的幅度有多大。還要看到這幾年外國一些政黨、政治家對我們國家這些年來的反腐敗的評價也已經發生了積極的變化。前不久泰國某政黨主席訪問我國,聽了有關方面的負責人介紹反腐敗工作的情況之後講,現在我才明白為什麼前蘇聯和東歐一些國家的執政黨都垮台了,中國共產黨不但沒垮而且站穩了腳跟。上個月我們有一位中央領導同志出國訪問,有一個國家的議會議長多次講到中國為什麼經濟發展這么快,建設這么好,主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有利,懲治腐敗效果顯著,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擁護。現在還有一些國家,包括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如剛剛當選的印度尼西亞的新總統蘇西洛對中國的反腐敗經驗給予充分肯定,提出要研究中國是怎樣開展反腐敗斗爭這方面的經驗和做法,這是第二個我想補充的。
第三,我們既要看到誘發腐敗的因素在短期內難以消除的客觀現實,又要充分看到在我國有效遏制腐敗現象的有利條件也不少,至少有這么以下幾條:
第一條,十六大以後,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旗幟鮮明,態度堅決,措施有利,反腐倡廉工作面臨新的機遇。
第二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和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貫徹實施,為我們從源頭上防止腐敗提供了更有利的體制條件和法制環境。反腐敗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有賴於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一點。因此,十六大以後我們要在2010年以前建立一個比較完善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然後再用10年左右的時間建立完善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所以體制條件逐步的健全起來。依法治國的方略,特別是我們下一步在廉政立法上要進一步加大力度,隨著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貫徹實施,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的法制條件和體制條件都比過去九十年代,甚至比八十年代要好得多,這也是一個有利條件。
第三、幹部群眾民主法制意識增強,支持和參與反腐敗的熱情進一步高漲,我們查辦大案、要案大概70%的線索來自於群眾舉報。我們今年有的案件,包括中紀委查辦的案件,其中有一個重大案件就是來自於幹部群眾的舉報,而且是署名舉報,提供線索非常具體。署名舉報現在能佔到12%左右,比過去大大提高了,說明幹部群眾民主法制意識在不斷地增強。外部環境也比以前更加有利了,我們通過簽署加入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組織之後外部環境更為有利。
第四、各級執法隊伍在實踐當中有效突破案件的能力不斷增強,反腐敗工作的整體水平得到提高,辦案周期同過去比大大縮短,辦案效率不斷提高。
第五、我們黨已經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們現階段基本國情的有效開展反腐敗的路子,積累了防止腐敗的豐富經驗,所有這些都為我們黨戰勝腐敗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④ 如何看待網路監督的作用

有積極的一面,可以很好的制約違法信息的傳播和公布,另一面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網路的發展。不過總體來說積極面大於負面。

⑤ 如何看待互聯網企業反腐

例如,京東商城服飾家居事業部奢侈品部總監欒霽利用職務便利,安排其家屬實際控制的公司與其管理的部門合作違規獲利,同時還涉嫌收受其他供應商的商業賄賂,以「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而阿里巴巴處理的「店小二」因為掌握著流量,也成為商家爭相賄賂的「重災區」。這都是互聯網企業內部腐敗的案例。


現在的互聯網創業企業在跑馬圈地階段,因為有大量風險投資介入,「燒錢」往往不計成本,而一旦內部監管不嚴,就很容易給員工提供尋租機會,讓其內外聯手賺錢,甚至出現公司虧得越多、個人賺得越多的惡性事件。

不少互聯網企業盈利模式往往是在網路平台上進行,因此平台就掌握著規則和流量,相關平台監管人員就很容易和商家發生不正當利益往來。平台工作人員往哪個商家身上傾斜,哪個商家就會容易得到好處,如此極易形成尋租空間。

從互聯網企業反腐初始時的「家醜不可外揚」心態,到目前京東實名對外公開內部腐敗事件,這種變化說明互聯網公司對內部腐敗危害的認識提高了,對腐敗零容忍的態度更堅決了。許多互聯網企業已建立起內部審查部門,有的企業甚至聘請從事過司法工作的專業人士擔綱內部反腐,這些都是反腐的必要手段。其實一個公司的創立的目的,總是好的,沒有哪一個創業者的目的不是朝好的方向發展,一個大公司之所以會有越來越多的負面新聞,多半是管理層甚至創始人對整個企業的掌控力的下降,而互聯網公司內部的反腐,就是管理層控制力的加強。

⑥ 怎樣看待網路反腐

這個還是希望越來越好吧

⑦ 公民應如何正確利用網路參加反腐行動

公民層面理性看待網路反腐,增強自身對網路信息的辨析識別能力,要充分發揮網路反腐優勢,傳遞網路反腐正能量。應以合法方式行使自己的權力,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誹謗,不能幹擾公務活動,在邪惡勢力面前要勇於使用法律規定的權利,要堅決履行自己的義務,堅決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

⑧ xiazhou007 正確發揮反腐倡廉網路輿論監督作用的思考和建議

2013年,「網路反腐」成為一種令人矚目的現象。從雲南永善縣公安局政委機關大院嫁女,到鐵嶺撤職縣委書記東山再起,再到新余、溫州幹部出國違規旅遊被曝光,直至年底廣受關注的最牛房管局長周久耕事件,2008年裡,網路曝光的官員違紀違規行為一件接著一件,被處理的幹部也一個接著一個,網路輿論監督的強大威力充分顯現出來。對此,拍手稱快的有之,大力倡導的有之,心存憂慮的亦有之。如何正確看待網路輿論監督並充分利用其獨特優勢,有效抑制其負面影響,成為反腐倡廉建設必須正視並亟待研究的新課題。
一、准確把握網路輿論的傳播特點
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是20世紀人類取得的重要科技之一,它的興起引發了傳播技術革命,使傳播由原子時代邁向比特時代,但其更為重要的意義「在於它所構築的網路社會及其在此基礎上衍生的網路文化與技術理性,對人的生存方式、思維方式與價值觀念的改變與重塑」。當人們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地捲入「數字化生存」後,輿論這個古老的社會現象,從形成機制、傳播方式到作用形式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使網路輿論展現出一系列新特點。
1. 網路輿論的形成機制發生變化。首先,數字化傳播的平等性打破了傳統的話語壟斷。數字化傳播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記者、作家、新聞發言人」。藉助數字化傳播手段,人們突破了傳統文化固有的等級觀念和時空觀念,改變了精英階層與草根階層的天然強弱勢地位,也打破了非數字傳播時代的話語壟斷。理論上說,人人都可以成為「輿論領袖」,掀起一番輿論狂潮,這在非數字化傳播時代是不可想像的。其次,數字化傳播的虛擬性放縱了輿論的恣意狂歡。在虛擬的數字化空間,人們隱匿了姓名與身份,普遍存在「在網路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這樣的心理暗示,現實社會中的各項清規戒律常常被心存僥幸的人們淡忘,在交流信息、發表意見時更加自由,也更加隨意,因為幾乎不用負什麼責任。第三,數字化傳播的交互性加快了輿論的變動速度。數字化傳播是雙向、即時、互動的,它更能激發人們的參與慾望。由於相互之間反饋迅速,意見溝通、揚棄、整合的效率大幅提升,輿論形成的時間大大縮短,輿論傳播的速度加快,「雪球」效應更加明顯。第四,數字化傳播的開放性促進了輿論的相互融合。數字化傳播手段打破了時空的限制,改變了過去以特定社會關系為基礎的交往模式,原本天各一方、沒有任何關系的一群人也可能因為某種原因短時間內迅速結成一個群體,形成某種輿論(「人肉搜索」就是這種情況的典型例證)。同時,因為虛擬空間沒有制度阻隔和約束性教條,各種思想、觀點和價值觀都有展示的機會和平台,不同階層、不同領域、不同類型的輿論得以便利地交流、交融、交鋒,輿論環境更趨復雜。形成機制的上述變化,使網路輿論更具有離散性、多變性和復雜性。
2. 網路輿論的傳播方式發生變化。網際網路是由全世界各個國家的很多區域網,以及與之互聯的許多電腦而組成的。由於誕生初期與軍事緊密相連,為了防止被徹底摧毀,網際網路採用TCP/IP協議相連接,而沒有採用傳統的金字塔式連接。這是網際網路最大的優勢,也是它致命的弱點(權且這么說),它使得網際網路從一開始就沒有擁有者,也沒有核心的管理者。它就是一張無邊無際的大網,你無法發現它的中心,也無法找到它的邊緣。網路因此顛覆了過去那種「以傳播者為中心」的傳播模式,既有點對面的傳播,又有點對點、點對面、多點對多點的傳播,這使得網路具有了傳統傳播手段不可比擬的優勢,既拓寬了信息傳播渠道,豐富了信息傳播形態,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信息消費理念。網路也因此逐漸擔負起跨媒體、跨區域、跨層次輿論傳播媒介的角色,日趨成為輿論生成的策源地、輿論傳播的集散地和輿論監督的新陣地。但是同時也要看到,與傳統大眾傳播方式不同,網路傳播者可以是一個機構也可以是個人,他們絕大多數未像傳統媒體從業人員那樣經過專門訓練,信息的採集、加工、取捨、甄別都沒有較為嚴格、科學的流程與制度,這使得網路輿論更具有不確定性、混亂性、盲目性、偏狹性和情緒性。
3. 網路輿論的作用機理發生了變化。首先,輿論的作用力度空前增大。在數字化傳播手段的幫助下,網路世界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現象越來越普遍,輿論的「星星之火」迅速就能形成燎原之勢。網路為普通大眾自由發表輿論觀點提供了廣闊而有力的平台,對那些散布在各處的觀點起到了集聚作用,對輿論客體的影響更加巨大。其次,輿論的作用廣度空前拓展。藉助網路傳播,人們可以突破原有的時空界限,隨時獲取和傳遞各種信息,輕而易舉地介入經濟、政治、社會生活。相應地,輿論的地域性特徵減弱,其作用方向和影響范圍隨之轉變和拓展,呈現出國內輿論國際化、國際輿論國內化的傾向,蝴蝶效應更為明顯。第三,輿論的作用速度空前加快。即時性、交互性是網路傳播的突出特點,輿論形成、擴散、反饋的過程因此大為縮短,輿論對客體的作用變得更加直接、迅速。輿論作用機理的上述變化,使網路輿論自身的能量急劇擴張,殺傷力空前增大。
二、全面認識網路輿論的監督功能
網路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對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產生深刻影響。網民通過網路了解政務、發表意見、提出建議,行使民主監督權利,使虛擬的網路變成現實監督的平台。網路輿論監督是時代的進步,更是社會民主進步的體現,其積極意義毋庸置疑,其特有優勢也非其它監督手段可比擬。
1. 監督范圍更廣。一是監督主體更為廣泛。只要具備基本的硬體條件和操作技能,各個階層、各個行業、各個利益群體的代表都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場、角度,通過網路討論國家大事,反映社會問題,表達利益訴求,開展輿論監督。二是監督客體更為廣泛。網路與生俱來的開放性,為網路輿論傳播擺脫時空束縛創造了條件,網路輿論監督因此可以將觸角延伸至各個地區、各個領域,將視野擴大到各種事情、各類問題。
2. 監督效率更高。網路傳播的即時性和交互性,使信息傳播和信息反饋更加及時、更加直接,網路輿論監督的效率因此大為提高。這是網路輿論監督這種監督形式,被越來越的人接受和採用的重要原因。近來網路曝光的一系列輿論監督案例都在很短時間內得到了有效回應,比如幾起公費出國旅遊事件,不僅迅速得到有關部門查處,而且還引起中央高層的高度重視,中辦、國辦專門下發文件,就堅決制止公款出國(境)旅遊重申和提出了七條要求。這充分體現了網路輿論監督自身的高效率,也大大提升了網路輿論監督的影響力。
3. 監督形式更活。網路蘊藏的海量信息,為輿論監督提供了豐富的信息來源和素材背景。從論壇、博客、播客到各類網站,各種網路形態的並存與互動,使得網路輿論監督的方式更為多樣,形式更為靈活。同時,網路的匿名性,在激發網民熱情參與輿論監督的同時,也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
4. 監督成本更低。網路輿論監督的便捷、有效、易操作,大大減少了傳統輿論監督的物質成本。而且,在網路輿論監督事件中,由於有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網民共同參與,甚至還包括內幕知情者的直接爆料,傳統輿論監督所需要的事實核查工作因此大幅縮減,由此所需的精神和物質成本都大為節約。
在充分肯定網路輿論監督具有獨特優勢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認識網路輿論監督自身存在的幾個問題。
一是輿論真實問題。由於有了匿名這道屏障,任何人都可以在隱身狀態下無所顧忌地爆料、議論甚至謾罵,傳統輿論監督的嚴肅性、專業性和真實性大打折扣。一些網民言之鑿鑿的事情,往往只是道聽途說、捕風捉影,經過調查後發現全然不是那麼回事。但是,我們又不能將其簡單等同於誣蔑、誹謗,因為很多網民的初衷往往是出於義憤,而非個人利益,只是受到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才出現了事實和判斷上的偏差。這就需要我們深入細致地甄別監督事實,確保監督落到實處,同時也避免傷及無辜。
二是輿論暴力問題。網路輿論監督的成本和風險相對較低,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網民參與監督的隨意性和情緒化,濫用監督權的現象在網路空間不同程度存在。一些網民通過網路散布謠言,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宣洩對社會的不滿情緒。由於網路輿論的場效應具有強大的聚合力,容易引起參與者的思想共鳴,使不同人群迅速形成一個以特定事件為紐帶的群體。因此,這種非理性很容易被聚合、放大和傳導,導致因輿論監督而起、卻以網路暴力而終的現象發生。
三是輿論變異問題。「網路推手」、「網路打手」是網路輿論形成過程中的特有現象。一些人為了實現推廣或打壓的目的,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和操作規則,人為製造和操控輿論,從而改變了輿論形成的原生態勢,即輿論變異。盡管這一現象目前還主要出現在網路營銷領域,但由於操作成本低、影響范圍廣、實施難度小,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打著輿論監督的幌子,利用網路平台故意混淆視聽,錯誤引導網路輿論。這不僅損害了網路輿論監督自身的聲譽,也會給「監督對象」和實際工作造成不應有的壓力。
三、合理利用網路輿論的反腐作用
網路輿論監督是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的重要構成和最佳結合,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在網路輿論監督過程中得到很大程度的實現。網路反腐是網路輿論監督的重要內容,我們應該從網路傳播的特點出發,興利除弊,合理利用,充分發揮網路輿論監督在反腐倡廉建設中的作用。
首先要理性看待網路反腐。網路為人們開辟了新的民意表達渠道,成為一條民眾參政議政的快捷通道。網路反腐作為獨立於紀檢監察等體制內監督以及傳統輿論監督以外的一種民間力量,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獨立性,為反腐倡廉建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事實上,網路反腐的有序推進,也有助於提高民主政治的公開性和透明度,同時也有助於培養全社會的公民意識,讓人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社會事務中去。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反腐敗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如果以為簡單的「人肉搜索」就能揪貪反腐,未免過於幼稚。網路監督的力量的確是強大的,但這種監督充其量只能是外在性的、自發性的、偶然性的、補充性的、非常態的,因而反腐敗是不能依賴網路力量的。腐敗問題最終需要依靠政治體制內在的機制予以解決。因此,我們一方面要高度重視網路反腐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不能對網路反腐有不切實際的過高期待。
其次要合理利用網路反腐。依靠網路,至少可以在三個方面推動反腐敗工作。一是可以獲取更多的反腐線索。網路爆料、網路調查等形式,為有關部門提供了豐富、具體、直接且不易滅失的反腐敗線索,拓展了反腐敗工作的信息來源。二是可以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腐敗現象通過網路曝光後,立刻引起廣泛關注,既對被監督對象形成巨大的輿論壓力,也對所有黨政幹部產生明顯的警示教育作用。三是可以贏得廣泛的群眾支持。廣大網民通過網路積極提供線索、開展調查、追蹤事態發展、監督處理情況,形成一股強大的群眾反腐力量,有利於腐敗現象的遏制和查處。我們一定要善於通過網路輿論監督了解民情、聽取民意、汲取民智、藉助民力,扎實有效地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第三要有序引導網路反腐。網路反腐的勃興恰恰反映了正常舉報的渠道不暢,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相關部門的工作不力。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容易引發群眾對政府的不信任感,削弱群眾對反腐倡廉工作的參與熱情。為此,我們要因勢利導、主動出擊,積極構建暢通、高效、有力的網路反腐渠道。一些部門和地方已經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2007年成立的國家腐敗防治局就專門開辟了貪腐舉報網站。2008年5月14日,時任株洲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的楊平在湖南省政府網站紅網株洲論壇上實名注冊,公布自己的職務和反腐目的,一時接受大量網路舉報,引發社會強烈關注。此後,株洲市紀委出台了《關於建立網路反腐倡廉工作機制的暫行辦法》,在湖南紅網株洲論壇上建立了面向社會公開的「網路反腐中心」,在網上分別開展網路信訪件受理處理、調查結果反饋通報、優化環境和效能投訴受理,以及黨風廉政宣傳教育等工作。這些有益探索,對有序引導網路反腐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來自新華網 簡單修改後,可以使用。
滿意請採納!

⑨ 針對富士康事件和校園砍殺事件,如何看待網路監督

要讓網路「雙刃劍」放大正能量,減少副作用。網路反腐真正的意義不在於打倒多少貪官,而在於倒逼法律制度完善和公權力部門改革。正當的網路輿情監督,對於促進中國民主法制建設、保障公權力正當行使具有重要意義。網民出於樸素的善惡意識、正義觀念、嫉惡如仇思想和同情弱者心理等人之常情,打抱不平、「行俠仗義」,他們爆發出來的正能量固然驚人。如果政府不能從根本上轉變執政理念進而轉變政府職能,不能把依法公正處理融入政府日常事務,任憑網民們再怎麼大聲疾呼,也將徒勞無功,無益於根本解決問題

⑩ 如何看待網路反腐該不該法制化

支持者拍手稱快,覺得反腐應該從制度上而不是形式上真正讓老百姓感到政府的清廉和愛民,精簡機構、清除腐敗、求實求真、敢於接受人民的監督,同時肯定了網路反腐法制化、規范化的必要性。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釋放社會監督的正能量,在這個「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網路無疑為言論的自由開辟了一條康莊大道,這是一個很好的交流、溝通平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平台由於太自由也會「誤傷」,不能否定網路反腐的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如果任其繼續發展,公民的隱私怎麼得到保障?如果每一個網民都處於一個懷疑與被懷疑的狀態,那麼這些檢舉的信息又有幾分可信度?我想這是值得全體人員深思的,不是說網路反腐不好,而是想尋找一條更好的道路,讓它可以發展的更好。
說到支持者,肯定就有反對者,那麼反對者的看法是什麼呢?首先,他們並不認為這是什麼好消息,因為以往的經驗是:凡事一經「納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軌道」就變味,就失效,就更容易因官僚主義和利益需要而走向反面。其次,一旦納入軌道就有了管制,不僅自由度降低,安全保密得不到保障。最後,他們認為貪腐很可能就在你我身邊,在輿論界,法律界,政府機構等等幾乎滲透到了所有權力掌權者,這些貪腐人員不可能坐以待斃,弄不好反而會把懲辦者拉下馬。
網路反腐的作用確實很突出,網路反腐的意義更是特別重要。通過網路反腐敗是一個現代化的實現民主權利的有效工具,能極大地促進我們開展反腐敗斗爭,促進反腐敗制度建設,就全面的國家民主制度建設說,通過網路實現公民民主權利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而且會越來越重要。但是網路反腐敗也有很嚴重的缺點,必須通過切實有效的制度予以規范,對那些捕風捉影,造謠污衊,的行為一定要繩之以法。我理解的法制化是:一是只要網路反腐揭露的是事實,被揭露者應當受到相應的法律制裁。二是如果網路反腐揭露的不是事實或泄露他人隱私,被害者有權控告,可在網上進行反駁,加害者應當受到相應的法律制裁。其實反腐關鍵是政府領導有重視、實干防腐,只有反腐得到重視,那麼不管是什麼平台反映出來的訊息都可以用來打擊腐敗。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待網路反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驅動文件是什麼格式 瀏覽:445
沒有本地連接但是網路不好 瀏覽:189
網路安全是在哪裡 瀏覽:432
網路營銷及主要方法 瀏覽:50
怎樣關閉路由器的網路 瀏覽:392
連接網路周圍節點路由知識 瀏覽:891
網路分為廣播室式網路和什麼 瀏覽:419
普通led和網路電視哪個好 瀏覽:669
網路會診平台哪個好 瀏覽:771
台式網路共享中心在哪裡找到 瀏覽:69
打開蜂窩網路無信號 瀏覽:190
佳能6d2網路連接 瀏覽:229
如何看自己是否在網路上共享 瀏覽:930
如何給一台伺服器連上網路 瀏覽:673
路由器的線怎麼接在網路上 瀏覽:501
讀個網路中專要多少錢 瀏覽:158
如何看網路泄密 瀏覽:418
宣城新浪網路推廣哪裡效果好 瀏覽:163
wifi接頭與網路電視如何接 瀏覽:970
企業如何面對自己的網路 瀏覽:490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