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體系
1、設備和控制安全
要求企業加強工業生產、主機、智能終端等設備安全接入和防護,強化控制網路協議、裝置裝備、工業軟體等安全保障,推動設備製造商、自動化集成商與安全企業加強合作,提升設備和控制系統的本質安全。
2、網路設施安全
要求工業企業、基礎電信企業在網路化改造及部署IPv6、應用5G的過程中,落實安全標准要求並開展安全評估,部署安全設施,提升企業內外網的安全防護能力。要求標識解析系統的建設運營單位同步加強安全防護技術能力建設,確保標識解析系統的安全運行。
3、工業互聯網平台和應用程序(APP)安全
要求工業互聯網平台的建設、運營方,在平台上線前進行安全評估,針對邊緣層、IaaS層(雲基礎設施)、平台層(工業PaaS)、應用層(工業SaaS)分層部署安全防護措施。要求建立工業APP應用的安全檢測機制,強化應用過程中用戶信息和數據安全保護。
『貳』 完整的工業互聯網防禦方案包括什麼
完整的工業互聯網防禦方案包括:工廠內單點智能器件、成套智能終端等智能設備的安全,以及智能產品的安全,具體涉及操作系統 / 應用軟體安全與硬體安全兩方面。
工業互聯網的關鍵核心技術主要涵蓋「一硬(工業控制)+一軟(工業軟體)+一網(工業網路)+一安全(工業信息安全)」四大基礎技術,「邊緣智能+工業大數據分析+工業機理建模+工業應用開發」四大關鍵技術,以及「開源平台+開源社區」兩大殺手鐧技術。
明確責任分工:
組織開發技術和解決方案。應急管理部門負責創新基於工業互聯網的安全生產監管方式,加強對企業接入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監管平台的管理,建立與行政許可換證掛鉤等激勵約束機制。
雙方共同建立「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工作推進機制,定期通報成果,明確時間進度,強化督促檢查。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負責技術開發和數據支撐平台建設和運行。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負責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監管平台建設和運行。工業企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堅持工業互聯網與安全生產同規劃、同部署、同發展。
『叄』 某企業,作為一個網路安全員應採取哪些措施來保護網路安全
定期更新殺毒軟體!打開防火牆!小心陌生信息!不進不安全的網頁!
『肆』 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安全防護措施有哪些
一、基本的網路信息安全考慮
網路信息安全的觀念是關於保護網路基礎架構本身;保護用於建立和管理網路功能的網路協議。這些關鍵概念用於解決方案的所有層次和區域。這些步驟幫助用戶保護IACS網路和IACS應用,防止多種方式的攻擊。下面內容是信息安全基線的關鍵區域:
● 基礎設備架構-對網路基礎架構訪問的信息安全管理;
● 交換基礎架構-網路訪問和第2層設計考慮;
● 路由基礎架構-保護網路第3層路由功能,防止攻擊或誤用; ● 設備的彈性和可存性-保護網路的彈性和可用性;
● 網路遙測-監視和分析網路行為和狀態,對問題和攻擊做出識別和反應。
這些實踐可應用於不同的層、區域和相關的網路架構。
二、IACS 網路設備的保護
這個概念描述了保護關鍵IACS端點設備本身的實踐,特別是控制器和計算機。因為這些設備在IACS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的信息安全是要給予特殊關照。這些概念包括下面內容:
● 物理安全-這個層限制區域、控制屏、IACS設備、電纜、控制室和其他位置的授權人的訪問,以及跟蹤訪問者和夥伴;
● 計算機加固-這包括補丁程序管理和防病毒軟體,以及能夠刪除不使用的應用程序、協議和服務等;
● 應用信息安全-這包含鑒定、授權和審核軟體,諸如用於IACS
● 控制器加固-這里指處理變更管理和限制訪問。
三、單元/區域 IACS 網路信息安全
應用於單元/區域的關鍵信息安全觀念包括下面的部分:
● 埠信息安全,密碼維護,管理訪問單元/區域網路基礎架構; ● 冗餘和不需要服務的禁用;
● 網路系統信息登錄,使用簡單網路管理協議(SNMP)和網路信息監視;
● 限制廣播信息區域,虛擬區域網(VLAN)和網路協議的種類; ● 計算機和控制器的加固。
四、製造 IACS 網路的信息安全
製造區域的設計考慮和實施要在早期階段討論,特別要考慮關鍵的單元/區域。另外,應用這些考慮,用於製造區的關鍵信息安全考慮包括下面內容:
● 路由架構的最佳實踐,覆蓋路由協議成員和路由信息保護,以及路由狀態變化記錄;
● 網路和信息安全監視;
● 伺服器信息安全覆蓋端點信息安全;
● FactoryTalk應用信息安全。
五、隔離區和IACS防火牆
DMZ和工廠防火牆是一個保護IACS網路和IACS應用的基本措施。結合防火牆和DMZ的概念是用於IACS網路信息安全的關鍵的縱深防禦的方法。DMZ和工廠防火牆的設計和實施指南的關鍵特性和功能包括以下方面:
● 部署工廠防火牆管理在企業和製造區之間的信息流。一個工廠防火牆提供了下面的功能:
- 在網路區之間,通過指定的信息安全層建立的通信模式,比如建立隔離區DMZ;
- 在不同區域之間所有通信狀態包的檢查,如果在上面允許的情況下;
- 從一個區域企圖訪問另一個區域的資源時,強制執行用戶鑒定,比如從企業層企圖訪問DMZ的服務;
- 侵入保護服務(IPS)檢查在區域之間的通信流,設計成能夠識別和阻止各種潛在的攻擊。
● 不同區域之間的 DMZ中的數據和服務能夠安全地共享。
『伍』 數字經濟時代,如何築牢數據安全防線
(易歡)網路安全一直都是焦點問題。尤其是隨著傳統領域的數字化轉型不斷深入,網路安全的邊界也在無限擴大。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AI等新技術的推動下,數字經濟正在高速增長,與此同時,信息基礎設施安全、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一系列網路安全問題也成為數字經濟 健康 、快速、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咨詢委員會主任鄔賀銓在近日表示,與傳統經濟相比,數字經濟更需要成為「可信經濟」。「可信經濟」是以可信網路為底座,以可信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構建具有安全運行發展生態的新經濟。數字經濟的發展需要IPv6、5G、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新時代信息技術賦能,也要善於利用新技術打造安全可信的基礎設施與應用系統。
在上述過程中,數據加密與隱私保護尤為重要。數據是生產要素,不僅要防止數據泄露也要防止數據被篡改,數據加密是一種手段。需要實時對數據進行審計與版本核對,防止因數據被惡意再加密導致資產被控或被勒索。在融合多方數據分析計算的同時,需保護敏感數據不外泄,需使用多方計算(MPC)、可信硬體和聯邦學習等技術。
除此之外,更需要制度與管理來保障,強化網路安全意識才能居安思危。「網路安全永遠在路上,網路安全創新永不停步。」
全國信安標委秘書長、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黨委書記楊建軍指出,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工作,數據安全和網路安全已一並納入總體國家安全觀。
他進一步講到:「全國信息安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作為標准化專業機構,一是加快推動重點急需標准研製,有效支撐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相關法律法規落地實施、行業管理和產業發展;二是加強標准宣貫實施,促進標准應用與技術產業協同聯動,充分發揮標准在數據安全治理和個人信息保護中的基礎性、規范性、引領性作用;三是發揮自身優勢,為各行業領域搭建網路安全和數據安全標准化溝通交流平台,以標准為基礎提升數據安全支撐服務能力,努力營造全民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的良好 社會 氛圍。」
工業和信息化部網路安全管理局處長雷楠表示,面對日益嚴峻的數據安全風險,要按照成體系、有重點、分步驟的工作思路推進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工作。一是夯實數據安全管理的制度基石,健全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分類分級、安全防護、風險評估、應急處置等重點制度和關鍵標准;二是完善數據安全治理工作機制,加快推進重要數據目錄備案、安全信息共享、 社會 投訴舉報等工作機制,打造協同聯動的工作格局;三是提升數據安全技術能力和保障水平,整合優化行業資源,建設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安全技術手段,形成數據監測溯源和應急處置能力;四是增強數據安全產業供給能力,推進產業園區、創新示範區、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布局,培育優勢骨幹企業和專業人才隊伍,壯大創新數據安全產業生態。
與此同時,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准技術管理司處長劉大山也指出,要深刻認識數據安全標准化工作的重大意義,築牢保護國家安全和數字經濟發展的標准之盾,應對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此外,強化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標准頂層規劃,加強新時期數據安全標准化研究和布局,明確本領域標准化技術發展趨勢和演變路徑。加快重點領域急需標准制定與實施,提升標准支撐網路安全審查、數據安全管理認證、個人信息保護認證等相關工作的能力。
談及網路安全人才培養,鄔賀銓認為,企業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特別是互聯網企業,企業為網路安全人才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人才培養除了高校的培養以外,政府可以組織各種訓練班、培訓班,進行網路安全技術的交流以及案例的分析,包括組織一些大賽等,來發現網路安全人才,並且激發更多的互聯網愛好者投身到網路安全行業里來。
『陸』 如何做好企業信息安全防護工作
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企業信息安全問題了,尤其是企業信息泄露這類事情,企業領導都不想員工干一天的工作之後將成果偷偷帶走,然後發給他人或者同行,所以企業做好終端安全防護工作還是很有必要的。
進行企業信息安全防護工作其實並不難,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在不影響員工正常辦公情況下對數據進行保護,防止員工通過U盤會其他形式外發文件;比如用域之盾工具對電腦中的文件進行加密,經過加密後的文件就無法被員工拷貝出去或者是外發了,因為加密後的文件脫離區域網的話,會被自動加密變成亂碼的。想要外發需要管理端審批,即使通過審批也可通過設置外發次數和打開次數的方式保護文件安全。
不想對文件加密也可以用U盤管理、郵件外發進行管理的,通過文檔備份也能夠保證對修改後刪除的文件自動做備份處理。
『柒』 如何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體系
工業互聯網安全問題日益凸現
工業互聯網無疑是這個寒冬中最熱的產業經濟話題。「BAT們」視之為「互聯網的下半場」,正在競相「+工業」「+製造業」而工業企業、製造業企業們也在積極「+互聯網」,希望藉助互聯網的科技力量,為工業、製造業的發展配備上全新引擎,從而打造「新工業」。
不難看出,工業互聯網正面臨著一個重要的高速發展期,預計至2020年將達萬億元規模。但與此同時,工業互聯網所面臨的安全問題日益凸現。在設備、控制、網路、平台、數據等工業互聯網主要環節,仍然存在傳統的安全防護技術不能適應當前的網路安全新形勢、安全人才不足等諸多問題。
工業互聯網萬億級市場模引發安全隱患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直接產業規模約為5700億元,預計2017年到2019年,產業規模將以18%的年均增速高速增長,到2020年將達到萬億元規模。隨著國家出台相關工業互聯網利好政策,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發展增速加快,截止到2018年3月,中國工業互聯網平台數量超250家。世界各國正加速布局工業互聯網,圍繞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
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將達到萬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一方面,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工業互聯網是構築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趨勢。
工業互聯網是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的重要基石,也是發展數字經濟的新動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實現互聯網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將催生更多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創造更多新興經濟增長點。
伴隨著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工業控制系統及設備與互聯網連接,網路空間邊界和功能極大擴展,以及開放、互聯、跨域的製造環境,使得工業互聯網安全問題日益凸顯:
1、網路攻擊威脅向工業互聯網領域滲透。近年來,工業控制系統漏洞呈快速增長趨勢,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新增信息安全漏洞4798個,其中工控系統新增漏洞數351個,相比2016年同期,新增數量幾乎翻番,漏洞數量之大,使整個工業系統的生產網路面臨巨大安全威脅。
2、新技術的運用帶來新的安全威脅。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本身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導致工業互聯網安全風險多樣化。
3、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能力薄弱。目前,傳統的安全保障技術不足以解決工業互聯網的安全問題,同時,針對工業互聯網的安全防護資金投入較少,相應安全管理制度缺乏,責任體系不明確等,難以為工業互聯網安全提供有力支撐。
如何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體系?
那麼,如何鑄造工業互聯網的安全基石,加快構建可信的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呢?
1、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要緊跟工業互聯網最新發展趨勢,努力引領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發展。
2、推動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標准落地實施。全面推廣技術合規性檢測,促進工業互聯網產業良性發展。
3、完善監管和評測體系。
4、切實推進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發展。加強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構建覆蓋系統建設各環節的安全防護體系。
5、聯合行業力量打造工業互聯網安全生態。
在工業互聯網的安全防護能力建議:
1、頂層設計:出台系列文件,形成頂層設計;
2、標准引導: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標准體系框架,推進重點領域安全標準的研製;
3、技術保障:夯實基礎,強化技術實力;
4、系統布局:依託聯盟,打造產業促進平台;
5、產業應用:加強產業推進,推廣安全最佳實踐。
近年來,中國也陸續出台了《關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文件,明確提出工業互聯網安全工作內容,從制度建立、標准研製、安全防護、數據保護、手段建設、安全產業發展、人員培養等方面,要求建立涵蓋設備安全、控制安全、網路安全、平台安全、數據安全的工業互聯網多層次安全保障體系。
在國家政策以及業界的一致努力下,相信我國工業互聯網在取得快速發展的同時在安全層面的保障也會更上一層樓。
『捌』 工業互聯網安全包括什麼
工業互聯網安全防護內容包括:
設備安全
設備安全包括工廠內單點智能器件、成套智能終端等智能設備的安全,以及智能產品的安全,具體涉及操作系統 / 應用軟體安全與硬體安全兩方面。
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使得現場設備由機械化向高度智能化轉變,並產生了嵌入式操作系統微處理器應用軟體的新模式,這就使得未來海量智能設備可能會直接暴露在網路中,面臨攻擊范圍擴大、擴散速度增加和漏洞影響擴大等威脅。
工業互聯網設備安全具體應分別從操作系統 / 應用軟體安全與硬體安全兩方面出發部署安全防護措施,可採用的安全機制包括固件安全增強、惡意軟體防護、設備身份鑒別、訪問控制和漏洞修復等。
控制安全
控制安全包括控制協議安全、控制軟體安全及控制功能安全。
工業互聯網使得生產控制由分層、封閉、局部逐步向扁平、開放、全局方向發展。其中在控制環境方面表現為 IT 與 OT 融合,控制網路由封閉走向開放;在控制布局方面表現為控制范圍從局部擴展至全局,並伴隨著控制監測上移與實時控制下移。上述變化改變了傳統生產控制過程封閉、可信的特點,造成安全事件危害范圍擴大、危害程度加深,以及網路安全與功能安全問題交織等。
對於工業互聯網控制安全,主要從控制協議安全、控制軟體安全及控制功能安全三個方面考慮,可採用的安全機制包括協議安全加固、軟體安全加固、惡意軟體防護、補丁升級、漏洞修復和安全監測審計等。
網路安全
網路安全包括承載工業智能生產和應用的工廠內部網路、外部網路及標識解析系統等的安全。
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使得工廠內部網路呈現出 IP 化、無線化、組網方式靈活化與全局化的特點,工廠外部網路呈現出信息網路與控制網路逐漸融合、企業專網與互聯網逐漸融合、產品服務日益互聯網化的特點。這就使得傳統互聯網中的網路安全問題開始向工業互聯網蔓延,具體表現為以下幾方面:工業互聯協議由專有協議向乙太網(Ethernet)或基於 IP 的協議轉變,導致攻擊門檻極大降低;現有的一些工業乙太網交換機(通常是非管理型交換機)缺乏抵禦日益嚴重的 DDoS 攻擊的能力;工廠網路互聯、生產、運營逐漸由靜態轉變為動態,安全策略面臨嚴峻挑戰等。此外,隨著工廠業務的拓展和新技術的不斷應用,今後還會面臨由於 5G/SDN 等新技術引入、工廠內外網互聯互通進一步深化等帶來的安全風險。
網路安全防護應面向工廠內部網路、外部網路及標識解析系統等方面,具體包括網路結構優化、邊界安全防護、接入認證、通信內容防護、通信設備防護、安全監測審計等多種防護措施,構築全面高效的網路安全防護體系。
應用安全
工業互聯網應用主要包括工業互聯網平台與軟體兩大類,其范圍覆蓋智能化生產、網路化協同、個性化定製、服務化延伸等方面。目前工業互聯網平檯面臨的安全風險主要包括數據泄露、篡改、丟失、許可權控制異常、系統漏洞利用、賬戶劫持和設備接入安全等。對軟體而言,最大的風險來自安全漏洞,包括開發過程中編碼不符合安全規范而導致的軟體本身的漏洞,以及由於使用不安全的第三方庫而出現的漏洞等。
相應地,應用安全也應從工業互聯網平台安全與軟體安全兩方面考慮。對於工業互聯網平台,可採取的安全措施包括安全審計、認證授權和 DDoS 攻擊防護等。對於軟體,建議採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護,在軟體的開發過程中進行代碼審計,並對開發人員進行培訓,以減少漏洞的引入;對運行中的軟體定期進行漏洞排查,對其內部流程進行審核和測試,並對公開漏洞和後門加以修補;對軟體的行為進行實時監測,以發現可疑行為並進行阻止,從而降低未公開漏洞帶來的危害。
數據安全
數據安全包括生產管理數據安全、生產操作數據安全、工廠外部數據安全,涉及採集、傳輸、存儲、處理等各個環節的數據及用戶信息的安全。工業互聯網相關的數據按照其屬性或特徵,可以分為四大類:設備數據、業務系統數據、知識庫數據和用戶個人數據。根據數據敏感程度的不同,可將工業互聯網數據分為一般數據、重要數據和敏感數據三種。隨著工廠數據由少量、單一和單向向大量、多維和雙向轉變,工業互聯網數據體量不斷增大、種類不斷增多、結構日趨復雜,並出現數據在工廠內部與外部網路之間的雙向流動共享。由此帶來的安全風險主要包括數據泄露、非授權分析和用戶個人信息泄露等。
對於工業互聯網的數據安全防護,應採取明示用途、數據加密、訪問控制、業務隔離、接入認證、數據脫敏等多種防護措施,覆蓋包括數據採集、傳輸、存儲和處理等在內的全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