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聽、重傳、偽造、篡改、非授權訪問、拒絕服務攻擊、行為否認、旁路控制、電磁/射頻截獲、人為疏忽。
❷ 常見的網路安全風險有哪些
網路安全可以從狹義及廣義兩個定位進行分析。狹義方面,網路安全主要可以分為軟硬體安全及數據安全,網路安全指的是網路信息安全,需對其中數據進行保護,保證相關程序不會被惡意攻擊,以免出現不能正常運行的情況;廣義方面,會直接涉及到網路信息的保密性及安全完整性,會隨重視角度變化而變化。
1、計算機技術方面
網路設備及系統安全是網路系統中安全問題的潛在問題,計算機系統實際運行中會因為自身設備因素,導致相應安全問題的出現。除此之外,網路信息技術相關優勢一般會體現在信息資源共享及資源開放上,所以更容易被侵襲,計算機網路協議在整體安全方面也存在潛在問題。
2、由於病毒引起的安全風險
計算機網路安全中最常出現的問題為病毒,病毒是由黑客進行編寫的計算機代碼或計算機指令,可以對計算機中相關數據造成嚴重破壞。按照數據實際摧毀力度分析,可以分為良性及惡性,這兩種病毒都能夠進行迅速傳播,具有較強的摧毀性能力,病毒可進行自行復制。現代社會計算機網路逐漸普及,病毒在網路上的傳播也更加迅速,通過網頁瀏覽或郵件傳播等,都可以受到病毒影響,使得計算機系統內部收到計算機病毒攻擊而癱瘓。
3、用戶問題
目前我國網路用戶對安全問題沒有較為清晰的認識及正確的態度,使用非法網站、下載安全風險較大的文件、不經常清除病毒、為設置安全保護軟體及防火牆等問題,用戶的不重視很容易讓黑客對網路安全進行攻擊。互聯網用戶使用網路時,並不能看到病毒,所以對病毒問題沒有足夠的重視,也缺乏相關防範意識。用戶一般情況下只能看到網路帶來的便利,忽視安全問題,部分用戶不注重隱私保護,隨意泄露隱私,所以近年來網路欺詐事件層出不窮。
❸ 如何用安全策略加固無線區域網安全
無線區域網的安全如何保障呢,有什麼好的方法呢?如何用安全策略加固無線區域網安全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如何用安全策略加固無線區域網安全,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方法/步驟
修改管理員密碼和用戶名解決方案:
在第一次注冊之後馬上修改wifi設置中的用戶名和密碼。如果你打算這樣做的話,盡量設置復雜的密碼。黑客可能會使用一些簡單的信息來猜測,譬如你的姓名,生日,紀念日,孩子或配偶的的姓名,或是寵物的,名字。一些黑客經常使用一種叫做“字典劫持”的方法(使用一種程序猜測常用的名字密碼),因此你得保證你的密碼的復雜性最好是字母與數字並存。
設置映射信息。選擇全埠映射模式。內網地址是內網路由器訪問地址。外網地址域名可以是自己的域名,或二級域名,滑鼠放在輸入框上有提示。
保存映射信息後,可以查看映射圖標狀態信息,一般幾分鍾內映射生效。
❹ 計算機網路安全存在哪些安全風險
1.軟體漏洞:每一個操作系統或網路軟體的出現都不可能是無缺陷和漏洞的。這就使我們的計算機處於危險的境地,一旦連接入網,將成為眾矢之的。
2.配置不當:安全配置不當造成安全漏洞,例如,防火牆軟體的配置不正確,那麼它根本不起作用。對特定的網路應用程序,當它啟動時,就打開了一系列的安全缺口,許多與該軟體捆綁在一起的應用軟體也會被啟用。除非用戶禁止該程序或對其進行正確配置。否則,安全隱患始終存在。
3.安全意識不強:用戶口令選擇不慎,或將自己的帳號隨意轉借他人或與別人共享等都會對網路安全帶來威脅。
4.病毒:目前數據安全的頭號大敵是計算機病毒,它是編制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數據。影響計算機軟體、硬體的正常運行並且能夠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程序代碼。計算機病毒具有傳染性、寄生性、隱蔽性、觸發性、破壞性等特點。因此,提高對病毒的防範刻不容緩。
5.黑客:對於計算機數據安全構成威脅的另一個方面是來自電腦黑客(backer)。電腦黑客利用系統中的安全漏洞非法進入他人計算機系統,其危害性非常大。從某種意義上講,黑客對信息安全的危害甚至比一般的電腦病毒更為嚴重。
❺ 什麼是安全評估,安全加固,最好能舉點實例
定義
(Safety assessment ) 網路安全評估又叫安全評價。 一個組織的信息系統經常會面臨內部和外部威脅的風險。 隨著黑客技術的日趨先進,沒有這些黑客技術的經驗與知識很難充分保護您的系統。 安全評估利用大量安全性行業經驗和漏洞掃描的最先進技術,從內部和外部兩個角度,對企業信息系統進行全面的評估。[1] 由於各種平台、應用、連接與變更的速度和有限的資源組合在一起,因此採取所有必要措施保護組織的資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困難。環境越復雜,就越需要這種措施和控制來保證組織業務流程的連續性。 安全評估分狹義和廣義二種。狹義指對一個具有特定功能的工作系統中固有的或潛在的危險及其嚴重程度所進行的分析與評估,並以既定指數、等級或概率值作出定量的表示,最後根據定量值的大小決定採取預防或防護對策。廣義指利用系統工程原理和方法對擬建或已有工程、系統可能存在的危險性及其可能產生的後果進行綜合評價和預測,並根據可能導致的事故風險的大小,提出相應的安全對策措施,以達到工程、系統安全的過程。安全評估又稱風險評估、危險評估,或稱安全評價、風險評價和危險評價。
安全評估目標
在項目評估階段,為了充分了解企業專用網路信息系統的當前安全狀況(安全隱患),因此需要對網路系統進行安全狀況分析。經我系安全小組和該企業信息中心的雙方確認,對如下被選定的項目進行評估。 · 管理制度的評估 · 物理安全的評估 · 計算機系統安全評估 · 網路與通信安全的評估 · 日誌與統計安全的評估 · 安全保障措施的評估 · 總體評估
安全加固
安全加固概述
網路與應用系統加固和優化服務是實現客戶信息系統安全的關鍵環節。通過使用該項服務,將在客戶信息系統的網路層、主機層和應用層等層次建立符合客戶安全需求的安全狀態,並以此作為保證客戶信息系統安全的起點。
網路與應用系統加固的對象,往往存在以下安全問題:
1. 安裝、配置不符合安全需求;
2. 參數配置錯誤;
3. 使用、維護不符合安全需求;
4. 系統完整性被破壞;
5. 被注入木馬程序;
6. 帳戶/口令問題;
7. 安全漏洞沒有及時修補;
8. 應用服務和應用程序濫用;
9. 應用程序開發存在安全問題等。
網路與應用系統加固和優化服務的目的是通過對主機和網路設備所存在安全問題執行以下操作:
1. 正確的安裝;
2. 安裝最新和全部OS和應用軟體的安全補丁;
3. 操作系統和應用軟體的安全配置;
4. 系統安全風險防範;
5. 提供系統使用和維護建議;
6. 系統功能測試;
7. 系統安全風險測試;
8. 系統完整性備份;
9. 必要時重建系統等。
上述工作的結果決定了網路與應用系統加固和優化的流程、實施的內容、步驟和復雜程度。具體說,則可以歸納為:
1. 明確加固目標也就確定系統在做過加固和優化後,達到的安全級別,通常不同環境下的系統對安全級別的要求不同,由此採用的加固方案也不同. 明確加固目標的結果必須能夠明確做加固和優化的系統如何在功能性與安全性之間尋求平衡,即加固後能達到的安全程度可以滿足用戶需求。
2. 明確系統運行狀況的內容包括:
a) 系統的具體用途,即明確系統在工作環境下所必需開放的埠和服務等。
b) 系統上運行的應用系統及其正常所必需的服務。
c) 我們是從網路掃描及人工評估里來收集系統的運行狀況的。
3. 明確加固風險:網路與應用系統加固是有一定風險的,一般可能的風險包括停機、應用程序不能正常使用、最嚴重的情況是系統被破壞無法使用。這些風險一般是由於系統運行狀況調查不清導致,也有因為加固方案的代價分析不準確,誤操作引起。因此在加固前做好系統備份是非常重要的。
4. 系統備份:備份內容包括:文件系統、關鍵數據、配置信息、口令、用戶許可權、等內容;最好做系統全備份以便快速恢復。
加固和優化流程概述
網路與應用系統加固和優化的流程主要由以下四個環節構成:
1. 狀態調查
對系統的狀態調查的過程主要是導入以下服務的結果:
a) 系統安全需求分析
b) 系統安全策略制訂
c) 系統安全風險評估(網路掃描和人工評估)
對於新建的系統而言,主要是導入系統安全需求分析和系統安全策略制訂這兩項服務的結果。在導入上述服務的結果後,應確定被加固系統的安全級別,即確定被加固系統所能達到的安全程度。同時,也必須在分析上述服務結果的基礎上確定對網路與應用系統加固和優化的代價。
2. 制訂加固方案
制訂加固方案的主要內容是根據系統狀態調查所產生的結果制訂對系統實施加固和優化的內容、步驟和時間表
3. 實施加固
對系統實施加固和優化主要內容包含以下兩個方面:
a) 對系統進行加固
b) 對系統進行測試
對系統進行測試的目的是檢驗在對系統使是安全加固後,系統在安全性和功能性上是否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上述兩個方面的工作是一個反復的過程,即,每完成一個加固或優化步驟後就要測試系統的功能性要求和安全性要求是否滿足客戶需求;如果其中一方面的要求不能滿足,該加固步驟就要重新進行。
對有些系統會存在加固失敗的情況,如果發生加固失敗,則根據客戶的選擇,要麼放棄加固,要麼重建系統。
4. 生成加固報告
加固報告是向用戶提供完成網路與應用系統加固和優化服務後的最終報告。其中包含以下內容:
a) 加固過程的完整記錄
b) 有關系統安全管理方面的建議或解決方案
c) 對加固系統安全審計結果
❻ 網路安全事件風險出現時,需要採取哪些措施
網路安全事件發生的風險出現時,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並根據網路安全風險的特點和可能造成的危害,採取下列措施:
1.要求有關部門、機構和人員及時收集、報告有關信息,加強對網路安全風險的監測;
2.組織有關部門、機構和專業人員,對網路安全風險信息進行分析評估,預測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影響范圍和危害程度;
3.向社會發布網路安全風險預警,發布避免、減輕危害的措施;
防範措施:
1.安裝防火牆和防病毒軟體,並經常升級;注意經常給系統打補丁,堵塞軟體漏洞;
2.禁止瀏覽器運行JavaScript和ActiveX代碼;
3.不要上一些不太了解的網站,不要執行從網上下載後未經殺毒處理的軟體,不要打開msn或者QQ上傳送過來的不明文件等。
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
❼ 網路風險評估
網路風險評估,也稱為安全風險評估、網路安全風險評估,它是指對網路中已知或潛在的安全風險、安全隱患,進行探測、識別、控制、消除的全過程,是企業網路安全管理工作的必備措施之一。通過網路安全評估,可以全面梳理網路中的資產,了解當前存在的安全風險和安全隱患,並有針對性地進行安全加固,從而保障網路的安全運行。
評估對象可以是面向整個網路的綜合評估;也可以是針對網路某一部分的評估,如網路架構、重要業務系統、重要安全設備、重要終端主機等。
成都優創網路,專注於網路安全評估、網站安全檢測、安全應急響應。
❽ 網路安全包括哪些內容
第一階段:計算環境安全。
針對操作系統、中間件基礎操作以及安全配置進行教學,配置真實業務系統,需掌握Windows操作系統安全、Linux操作系統安全、中間件安全、資料庫安全、PowerShell編程、LinuxShell編程、密碼學應用等技術,並能夠對操作系統以及業務系統進行安全配置以及安全事件分析。
第二階段:網路通信安全。
針對網路通信安全進行教學,涵蓋網路基礎、交換協議、路由協議、協議流量分析等內容,並配備電信級網路環境為該部門教學提供基礎支撐。
本階段需要掌握網路設計以及規劃,並對參與網路的網路設備進行網路互聯配置,從業務需求出發對網路結構進行安全設計以及網路設備安全配置。
講師會結合當前最新安全趨勢以及龍頭安全企業或行業安全風險對安全市場進行分析及預測,讓學員能夠在學習階段提前與安全市場進行接軌。
第三階段:Web安全。
本階段需掌握Web安全漏洞的測試和驗證,以及網路安全攻擊思路及手段,熟練利用所學知識以對其進行防禦,掌握網路安全服務流程。
第四階段 :滲透測試。
本階段需要掌握滲透測試和內網安全。
滲透測試,這階段主要學習實戰中紅隊人員常用的攻擊方法和套路,包括信息搜集,系統提權,內網轉發等知識,msf,cs的工具使用。課程目標讓學員知己知彼,從攻擊者角度來審視自身防禦漏洞,幫助企業在紅藍對抗,抵禦真實apt攻擊中取得不錯的結果。
第五階段:安全運營。
根據業務需求掌握目前常見網路安全設備以及伺服器的安全配置以及優化,利用所有安全防護手段中得到的線索進行安全事件關聯分析以及源頭分析,並掌握網路威脅情報理論與實踐,掌握威脅模型建立,為主動防禦提供思路及支撐。
本階段主要學習安全加固、等級保護、應急響應、風險評估等技術知識。
第六階段:綜合實戰
本階段自選項目,針對熱點行業(黨政、運營商、醫療、教育、能源、交通等)業務系統、數據中心以及核心節點進行安全運營實戰;按等保2.0基本要求對提供公共服務的信息系統進行安全檢測、風險評估、安全加固以及安全事件應急響應。
❾ 計算機網路安全存在哪些缺陷風險
網路安全缺陷產生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TCP/IP的脆弱性。 網際網路的基石是TCP/IP協議。但不幸的是該協議對於網路的安全性考慮得並不多。並且,由於TCP/IP協議是公布於眾的,如果人們對TCP/IP很熟悉,就可以利用它的安全缺陷來實施網路攻擊。
第二,網路結構的不安全性。網際網路是一種網間網技術。它是由無數個區域網所連成的一個巨大網路。當人們用一台主機和另一區域網的主機進行通信時,通常情況下它們之間互相傳送的數據流要經過很多機器重重轉發,如果攻擊者利用一台處於用戶的數據流傳輸路徑上的主機,他就可以劫持用戶的數據包。
第三,易被竊聽。由於網際網路上大多數數據流都沒有加密,因此人們利用網上免費提供的工具就很容易對網上的電子郵件、口令和傳輸的文件進行竊聽。
第四,缺乏安全意識。雖然網路中設置了許多安全保護屏障,但人們普遍缺乏安全意識,從而使這些保護措施形同虛設。如人們為了避開防火牆代理伺服器的額外認證,進行直接的PPP連接從而避開了防火牆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