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如何改變網路信息碎片化

如何改變網路信息碎片化

發布時間:2022-12-08 08:37:39

Ⅰ 我們該如何看待這個信息碎片化的時代

早些時候讀過白岩松寫的一本書《白說》,書裡面寫到說他自己直到現在依舊不適用微信,不使用智能手機。剛開始我覺得他很了不起,有一種遺世而獨立的感覺,覺得在這個嘈雜的時代中依然能保持清醒是一件極為不容易的事情。可是,當我讀了更多的東西,接受了更多的聲音和觀點後,我對這件事的看法也慢慢改變了。

我知道有很多人依然在抨擊這個時代的種種現象,例如我經常可以聽到有人嘆息說:現在的人根本沒有耐心去安靜的讀完一本書,一有時間就刷朋友圈。可是我認為如果只把沒耐心讀書就當做否定微信的原因,那就未免太極端了。白岩松確實可以做到近10年不用微信,但他做不到讓身邊每一個人都不用微信,確實當我們抱怨朋友圈的碎片化信息浪費了我們太多時間時,卻沒有意識到,其實碎片化信息也帶給了我們很多便捷。

首先,人和人之間的溝通成本降低了,在微信出來出來之前,如果你想建立一個3人以上的對話都會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如果有人說現在朋友、同學出來都是在玩兒手機而不重視語言上的交流,我就想說:那是因為我們互動的頻率要遠高於從前啊,過去我們3個月甚至半年不交流、不說話,所以難得見一次面才會像是有說不完的話一樣,可現在,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的去討論交流,只要有意願,什麼時候都能完成對話,是誰規定必須要做到面對面才算是有效的交流方式?因此,我們現在很多人看起來見了面也不說話,只是低頭玩兒手機,其實真實原因是我們在沒有見面的時候就已經進行了很多交流。

其次,微信的出現讓我們可以更輕松的得到有價值的內容。雖然我承認確實微信上還是有很多無營養甚至會讓人感覺有騷擾性質的東西,但是毫無疑問,在這個平台上只要你有足夠的意願,你能得到的有價值的內容要遠超於那些垃圾,過去我們希望看到一篇有啟發的文章要翻閱大量的書籍和雜志,而現在我們可能只要關注一個高質量的公眾號就能做到;過去我們需要花一星期的時間讀完一本書才能夠知曉這本書的內涵,而現在可能一個做讀書講解的人讓你在20分鍾之內就能完整的了解這本書,我們獲取有價值內容的途徑正在變得越來越簡單。

其實微信只不過是這個互聯網碎片化時代的一個縮影,正因為拿微信舉例子說事兒是因為我們生活中用的最多,也最普遍就是微信。其實,就像類似於的平台,同樣不可思議,放在十年前你能想像一個三線城市的普通人只要喜歡寫作,而且能寫的好,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讓數萬人甚至數十萬人讀到他寫的東西,甚至還有機會出書。當然,同樣也是這個時代的縮影之一,它們的出現無疑在告訴我們,在這個時代,阻止你前進的不再會是學歷、城市、資歷這些老一套的因素,而更取決於你是否擁有強於他人的技能,是否有完整的認知系統,以及是否擁有出色的篩選信息的能力。

誠然,互聯網碎片化的時代帶給了我們以上種種好處,但的確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年代裡,我們也同樣會面臨一種困擾,就是我們很多時候無法過濾如此龐大的信息,長期以往的後果就是我們會感到自己的時間在不知不覺中就浪費掉了,而且自己還沒掌握有用的知識,這也是我們這代人時常會感到空虛與迷惘的原因之一。關於這點,我的看法的是,盡量提高自己分辨信息的能力,如果實在分辨不了,就花點錢,通過購買付費的內容來做到篩選,至少我就是這樣做的,因為與其浪費自己的注意力和時間來自己甄別,還不如把自己有限的精力用在學習那些他人已經為我們整理好的知識上,當然,這就是機會成本的博弈了,金錢重要,還是注意力重要,想必每個人心中的答案也不盡相同。

最後,我還是想說,我今天還是很佩服像白岩松這樣依然堅守自我原則的人,但是,佩服的另一層含義就是他做了我們絕大多數都做不到的事。可能你會講,在這樣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里,追求信息碎片化無疑是隨波逐流,但就算事實如此,可我們又有幾人能避開這場史無前例的洪流呢?那既然無法避免,還不如就乘風破浪,做這個時代的弄潮兒。

Ⅱ 怎樣在當下碎片化信息泛濫的網路時代靜下心來認認真真的讀幾本書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的一句話,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個時代賦予了人們很多科技上的便利,但是也讓人們的生活受到了影響。比如說在這個時代我們享受了科技的方便,能夠在家中進行購物,但人們的時間也被很多碎片化的信息給占據了,讓我們不能夠擁用一個完整的時間,也不能夠靜下心來去讀書。那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夠在當下碎片化信息泛濫的網路時代靜下心來認認真真的讀幾本書呢?

Ⅲ 如何應對碎片化知識

你所接受的一切信息,構成了你的思維方式。

所以,長期接受碎片信息的後果,就是讓你的思維變得狹隘,難以進行復雜的思考。

碎片信息通常具備這樣的特徵:

它們往往是一些事實的集合而非邏輯它們往往大量簡化了推演過程它們往往將多路徑簡化為單一路徑它們往往不夠嚴謹、全面簡而言之,碎片信息為了達到易於習得的目的,通常會顯著降低認知成本,最明顯的方式就是:將復雜的事物簡單化。它們往往只告訴你表面上的東西,卻不會告訴你背後的原理,以及它與其他事物之間的聯系。

我們所說的「知識」,由兩部分組成:一是「事實」(或曰「觀念」),二是「聯系」。事實就是一個個點,聯系則是把點連接起來的線,它們所構成的網路,就是我們的知識結構。

「事實」決定了你的知識廣度,「聯系」決定了你的知識深度。如果你了解事物之間的聯系,即使你只知道ABC,你也可以根據這三者的內在邏輯,得出DE,甚至F,這個過程就叫做思考。但如果你不了解它們的內在邏輯,即使你知道ABCDE,你也是沒辦法得出F的——你不知道需要把它們放在一起,更不知道放在一起之後它們能夠呈現出怎樣的內在邏輯關系。

這就是碎片化信息的弊端。當我們接受碎片信息時,我們實際上是在擴充「事實」,但並沒有增加「聯系」。長此以往,會使我們的知識結構變成一張浮點圖:孤零零的知識點漂浮在各個位置,卻缺乏一個將它們有序串聯起來的網路。

這樣的結果是:

碎片化知識通過連續的新鮮內容,不斷刺激你的大腦,讓你始終處於「啊!又知道了新的東西」的喜悅中,從而難以自拔,這也就是我們難以抑制刷微博、刷朋友圈的緣故,因為我們只需要付出很少,就可以沉浸在「獲得了新東西」的刺激裡面。

但是,這些獲得的信息,因為它們缺少跟其他信息的「聯系」,因此難以被我們「提取」,而「提取」得越少的內容,會被提取得多的內容擠壓在記憶的底部——因此,這些碎片化的信息極其容易被我們遺忘。你以為你得到了很多,但其實你什麼都沒有得到。

前文已經說過,我們的知識網路,決定了我們如何思考。那麼,長期接受碎片信息,對你的思考能力並沒有提升——你的「網路」並沒有擴大;甚至是有害的——你已經習慣了用孤立的知識點去看待問題,習慣了一層、兩層的思維,難以對事物進行五層、六層乃至更深入的剖析。長此以往,你將弱化對於復雜事物的思考能力。這里要注意一點:碎片化信息,其實跟來源沒有太大關系。如果你習慣了接受「A是B」、「C是壞的」、「因為A所以B」的簡單觀念,那麼,無論你是在刷微博,還是在讀書、看公開課,其實接受的都是碎片化知識。

我之前在一個「聰明人的思考方式是什麼」的問題中,提到過:聰明人的思考方式,其實很簡單,就是三個字:元認知。同樣一個問題,較為聰明的人,會去思考這個問題產生的背景、原因、合理性、必要性、可能性,等等。他們會拔高一層去看待這個問題,從而更容易找到一根線條,將它和遠處的某個固有的「觀念」聯系在一起,從而拓展自己的思維網路。

所以,如果你有這樣的意識,那麼其實無論刷微博還是讀書,都可以避免碎片化認知。

具體的方式是:

先花一點時間,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把你已經知道的東西梳理一遍。如何梳理呢?以你能夠說出某個知識點的影響因素,以及它對其他事物的影響為准。順著這樣的知識點捋一遍,這個網路就是你已經構建完成的知識網路。

找到知識網路的觸點。亦即自己感興趣的、但尚未進行探索和了解的知識點。

閱讀、學習的時候,有意識地去接觸這些觸點的知識,延展自己的知識網路。

當接觸到一個新的知識點時,先考慮如何將其納入知識體系。

亦即在腦子里回想你的知識網路,思考它可以如何跟你已經知道的東西聯系起來。

如果找到了對應的點,弄通路徑。

亦即,將這個新的知識點,跟已經知道的某個點之間的路徑,查清楚、弄清楚,將它們連接起來,使這個知識點成為你新的「觸點」,拓展你的思維網路。

檢驗並輸出。

將這兩個點之間的聯系講清楚。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通過口述、寫文章,去教會別人這個知識。或者,在心裡把它講一遍,看是否能夠講得清晰易懂,沒有障礙。只有能夠輸出的東西,才是真正屬於你的東西。

不符合以上方式的內容,果斷舍棄。

如果一個東西無法納入你的認知體系,那說明你現在還不能掌握它,那就果斷放棄,因為它對你來說是沒有價值的,或者說(記憶的)成本是遠高於收益的。

以上內容可參考:怎麼樣才能讓學習體系化,效果更好? - Lachel 的回答

再多談幾點:

讀書不用追求「讀完一本書」,而應該追求「從這本書中獲得了什麼東西」。

一本書的內容不可能100%對你有用,其中肯定有你所不感興趣的東西,也有你所無法接受的東西,沒關系,接受你所能接受的即可。不用務求全部讀完。甚至,讀一半,放回去,再跳著讀別的書,也是很好的方式。讀書應該為自己所用,而不是讓自己去遷就它。

如何處理微博上、知乎上那些有趣的碎片化知識?

個人建議,最好的方式,是將它們作為起點。如果你覺得一個知識很有趣,就以它為出發點,去探索它背後的原理、背景、應用,去查資料、GOOGLE,順藤摸瓜。這個知識點本身是沒有太大價值的,有價值的是你去探索的過程。你經過探索了解到的東西,才能納入你的知識體系,成為你思維的一部分。

以上種種都需要不菲的時間,但學習本就是一件艱難的事情,所以優秀的人永遠是鳳毛麟角,所謂聰明的人,無非他們把走路、等車、休息等更多的時間花在這上面罷了。再說,學習本身,豈非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閱讀全文

與如何改變網路信息碎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網路延時特別高怎麼辦 瀏覽:541
日本蘋果4網路設置 瀏覽:724
天童美語網路上課軟體 瀏覽:254
網路合夥人如何找 瀏覽:169
帶無線路由器網路信號弱 瀏覽:384
如何用電話知道對方網路密碼 瀏覽:118
九江公安局網路安全支隊 瀏覽:994
無線網路連接密碼錯誤 瀏覽:428
隨身wifi沒有網路怎麼用 瀏覽:36
如何切換至廣電網路信號 瀏覽:314
網路收款助手在哪裡 瀏覽:300
移動網路設置接哪個位置 瀏覽:20
網路安全宣傳語錄簡短 瀏覽:310
網路上虛擬視頻用哪一個軟體 瀏覽:464
蘋果xsmax網路天線在哪裡 瀏覽:692
移動網路無法使用電信dns解析 瀏覽:663
4g網路如何解析信號 瀏覽:137
移動的網路台式電腦掉線 瀏覽:952
注冊微信網路打不開什麼原因 瀏覽:544
王者榮耀手機網路模式怎麼設置 瀏覽:362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