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十大武器是什麼
媒評08年全球10大重要武器一、反導彈防禦系統:居於首位的依然是近年來受到各界密切關注的美國反導彈防禦計劃。該計劃甚至已成為美俄兩國雙邊關系中最為關鍵性的問題。而美國根據其反導計劃所進行的一系列測試有可能會導致俄美兩國間新一輪的對抗。需用強調的是,除了繼續對反導攔截彈進行試驗外,美國軍方還決定在2008年對空基和天基激光反導武器進行系統性測試。到目前為止,最為有效和現實的反導計劃依然是建造具有超高速度和極高機動性能的攔截導彈--KEI。這種攔截武器可以遠程攔截彈道類目標。導致美軍實施KEI計劃的主要原因是空基和天基激光武器的有效性不穩定而且耗費巨大。KEI最主要的優勢在於其可以提供戰略和戰術性防禦,而激光武器則只能攔截射程不超過2500公里的近程和短程導彈。預計KEI將在2012年全面投入使用。與美國准備部署在波蘭和捷克境內的反導導彈不同的是,KEI具有更高的速度和機動性,在性能上完全超越潛在對手的防空/反導系統,可以攔截處於助推階段的彈道導彈。 二、新一代航空母艦 2008年,美國將開始建造CVN 21型航母的首艦CVN 78「傑拉德·福特」號。同時,英法兩國也簽署了建造新型航母的合同。CVN 21型是美國研製的最新型核動力航空母艦,其發電能力較「尼米茲」級增加了1.5倍,同時還裝備了全新的電磁彈射器和著陸攔阻裝置。它將成為美國海軍最大的航母:排水量超過10噸,搭載的飛機數量超過100架(包括75架戰斗機)。與「尼米茲」級相比,CVN 21可使艦載機的飛行時數增加25%。按照計劃,美國海軍將以每四年一艘的速度生產CVN 21型航母,以逐步替換「尼米茲」級。英國和法國的新一代航母也將成為兩國歷史上最為龐大的水面艦艇。根據英國的CVF計劃,將建造兩艘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和「威爾士親王」號。CVF航母採用模塊化設計,將由四個不同的造船廠同時建造。預計兩艘航母將分別在2013年和2016年服役。CVF級航母可搭載40架飛機和直升機,其艦載戰斗機群將全部由最新型的F-35B組成。該艦的主要特點為:採用全電力驅動系統,艦身上方採用兩部分設計,以減小雷達反射率並改善無線電設備的工作條件。 三、FREMM護衛艦:占據排行榜第三位的是法國和義大利聯合研製的FREMM型護衛艦。這種多用途隱形護衛艦可執行反潛、反艦和為陸軍部隊提供火力支援等多種任務。2008年,為法國海軍建造的首艘FREMM型護衛艦將在DCN公司的造船廠接受艦載系統的初步測試。按照計劃,首批新艦將在2011-2012年間開始交付,在2015年前交付完畢。在計劃的第一階段,FREMM的建造量將達到14艘(其中法國8艘,義大利6艘)。到2020年,法國和義大利將分別裝備17艘和10艘FREMM型護衛艦。FREMM將成為今後5-9年中全球最先進的護衛艦。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在研製類似的作戰艦艇(即LCS濱海戰斗艦計劃),不過,該計劃的實施還面臨著諸多的不確定性。 四、垂直起降運輸機系統:居於第四位的是美國的JHL聯合重型垂直起降運輸機計劃。按照要求,這種新型飛機應能將重量為27噸的FCS(未來戰斗系統)裝甲系列戰車快速運送至缺乏起降跑道的作戰區域。專家們認為,建造類似的運輸系統將會從根本上改變戰役戰術行動的模式。首批試驗型的JHL將在2008年交付測試。目前,由波音公司和貝爾公司聯合設計的方案最具競爭力。這種被稱為Qword Tilt rotor的新型運輸系統的長度與C-130運輸機相當,裝備有四台可改變旋翼水平面的螺旋槳發動機。該機的總重量為72噸,試驗機型的運載能力為超過18噸,巡航速度為514公里/小時。此外,波音公司還獨立開發了一款名為Advanced Tandem的運輸機。不過,該機的速度暫時還達不到軍方的要求(僅為302公里/小時)。按照計劃,新機的概念研發工作將再持續兩年時間,之後將開始為期5年的設計。JHL的運載能力將是美軍現役CH-47或CH-53直升機的兩倍。 五、新一代的中國「指南針」 居於第五位的是中國新研製的「北斗-2」衛星導航系統。該系統入選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它首先配屬於解放軍的指揮機構。中國的專家們認為,該系統的投入使用可保障解放軍的作戰指揮系統轉向全面的數字化。2008年,中國將發射兩顆最新的導航衛星。到今年底,「北斗-2」系統將可覆蓋中國(包括台灣地區)和鄰近國家。該系統的軌道建設與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和歐洲的「伽利略」系統均存在著巨大差異。按照中國的設計方案,「北斗-2」系統將要有5顆同步衛星和30顆部署在中高軌道的衛星組成。 從2000-2003年,中國曾建立了由三顆「北斗-1」同步衛星組成的試驗型「北斗-1」導航系統。當時,中國人首次對類似系統的性能進行了研究並研發了將其應用於軍事目的的方法。在開發本國導航系統的同時,中國還在積極參與歐洲的「伽利略」計劃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計劃。 六、超視距打擊系統 居第六位的是美國的未來戰斗系統--「螺旋發射-1」(Spin out - 1)。該系統將作為補充設備裝備「艾布拉姆斯」坦克、「布雷德利」步兵戰車和HMMWV裝甲車。這一系統包括計算機、網路設備、統一的戰術電台、自動告警感測器和可對視距外目標實施高精度打擊的導彈發射裝置。專家們指出,「螺旋發射-1」可為戰車和車內人員提供更高的防護水平和協同能力。到2008年底,首批「螺旋發射-1」系統將交付美軍的旅級試驗部隊進行測試。 七、軍用互聯網:居於第七位的是一種被稱為智能化、監視、偵察和情報服務網的網路系統(ISRIS)。該系統可收集各種偵察平台(包括無人機)獲取的數據和視頻信息,並將它們傳送到專門的伺服器上,供軍方用戶通過標準的商業互聯網進行訪問。該系統將於2008年首先在伊拉克投入作戰使用。ISRIS是美國與北約盟國共同研製的MAJIIC系統的進一步發展。後者即所謂的航空航天/地面聯合偵察、監視和信息網路系統。按照計劃,MAJIIC也將於2008年投入使用。ISRIS系統可保障使用者通過分析高品種的視頻信息和其他數據,在短時間內更好地了解周圍的形勢。目前,駐伊拉克美軍的戰術數據傳輸通道都相對較窄,常常會導致指揮官對作戰形勢做出不正確的判斷並進而採取錯誤的行動。 八、「未來士兵」系統:積極運用各種現代化的通訊和導航設備使得有必要加快引入先進的單兵作戰系統--它們可將普通士兵連入數字化的作戰指揮系統之中。法國軍方已計劃在2008年為部隊裝備首批1000套FELIN-I型作戰系統,並完成IdZ-ES系統的研製工作。 九、NLOS輕型榴彈炮:NLOS是一種155毫米口徑的超輕型履帶式自行火炮。這種火炮可自動裝填並發射八種155毫米口徑的炮彈,其中也包括配備有衛星導航系統的制導炮彈。NLOS榴彈炮還配備有一體化的自衛系統,其效能超過了任何一種現役的類似裝置,能夠摧毀來自各個方向的動能和高爆彈葯。 十、M982型智能炮彈:M982型「亞瑟王之劍」制導炮彈由美國雷聲導彈系統公司和瑞典伯福斯公司聯合研製,採用衛星制導,可由各種155毫米口徑榴彈炮發射實施精確打擊。該彈的主要特點是:精確度極高,可以垂直角度打擊目標,碎片散布范圍也非常合理。這些特性使得其能夠降低在炮擊城市目標時可能對平民造成的損傷。上述武器計劃為我們展示了今後一段時期內先進軍事技術裝備的發展方向。隨著這些昂貴新型武器的研製和投入使用,各國的軍費開支無疑也將水漲船高,而軍事技術競賽也將會持續下去。(北斗)
2. 世界最貴武器排行榜,上榜就有滅國實力,你知道有哪些嗎
世界最貴武器排行榜,上榜就有滅國實力,有如下這些。
XB-70轟炸機,是美國六十年代研發的一款超音速轟炸機,可以達到21000米的高度,達到3馬赫的超音速,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轟炸機,各種電子設備,彈葯系統應有盡有,還有四個醒目的引擎,它的造價更是高達七億美元。
美國福特號航母,耗資130億,當今世界最昂貴的武器,也是有史以來最大、工程最復雜的航母,其最大的載重能力,可以達到十萬噸。
3. 當今面臨哪些網路攻擊威脅,分析入侵可能方式,特徵,留下哪些痕跡
去年9月17日下午,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上海地區重點活動之一的網路安全高峰論壇在復旦大學舉辦。復旦大學副教授沈逸指出,數據顯示,從IP溯源,美國遭遇的網路攻擊往往源自於美國,中國遭遇的攻擊來源主要來自於美國,印度遭遇的網路攻擊經常來源於加拿大,全球網路安全面臨新威脅。
全球網路安全面臨哪些新型威脅?
首要威脅是國家級網路武器及其技術與能力的擴散與預防。
2017年5月,全球網路爆發WannaCry病毒,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0萬台電腦遭到了勒索病毒攻擊、感染。該病毒是一種「蠕蟲式」的勒索病毒軟體,大小3.3MB,由不法分子抓住漏洞利用工具「EternalBlue」(永恆之藍)進行傳播。
第二個新威脅是先進的跨國有組織犯罪。
2016年,由於孟加拉國央行——孟加拉銀行沒有部署防火牆,黑客攻破了該銀行的系統,並試圖將9.51億美元資金從紐約聯儲銀行的帳戶中轉走,雖然大部分的支付申請被攔截,但仍有8100萬美元被轉走。
第三大新威脅是供應鏈污染與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有效防禦不足。
全球化環境下,任何一項關鍵基礎設施,從生產、引進、製造到部署都具備全球化成分。「在此過程中,除非我們具備一條可信供應鏈,否則我們將無法保障各個國家關鍵安全利益得到有效保障。」此外,信息操控能力擴散與新型政治戰以及戰略數據資源的識別與競爭性管控,都是全球網路空間面臨的新威脅。
4. 為了狙擊美國互聯網霸權,我國發明了哪一強力武器
經常能夠在新聞上面看到關於中國跟美國的一些霸權問題上,有著比較緊張的狀態,也是一直以來很多中國網友們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因為經常能夠看到在很多方面都處在一個卡脖子技術的問題,也讓美國一直處於一個非常自大的這個狀態,這也讓中國處在一個非常舉步維艱的位置。所以在這個情況下中國也是想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實力,去研究一些比較關鍵性的技術,這樣的話才能夠去維護中國的地位,並且也可以強力的反抗美國互聯網的霸權強權。
互聯網也是屬於全球共享的資源,理應也是應該由所有的國家共同管理的。並且早期進入互聯網的時候,發展中的國家也是侵吞了很多有限的資源。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互聯網如果被這些霸權強權的國家所控制的話,很容易會有濫用或者是很難監管的情況發生。因此在互聯網的這個關鍵性的領域中,中國一定要進行相應的維護,要做好相應的保護措施。把我國的重要信息以及一些情報搜集都應該處在一個比較安全的狀態,不要讓對方先發制人干擾到我國的通訊或者是一些系統上面的運行。
5. 世界上最厲害的武器是什麼
其實沒什麼武器是最厲害的要非說有那現今最厲害的就是核武器,給你介紹下:
核武器有四種直接殺傷因素:
1、熱輻射/光輻射:一般威力最小的核武器爆心溫度也有100萬開爾文,大的有1000萬k.這個溫度可不是把人燒成氣體這么簡單,它足以把周圍的分子打散,打成等離子態,也就是原子核與電子脫離的狀態!光輻射最小有100萬個太陽光強度!你要看見了這個強度,你的眼睛會在幾億分之一秒內變瞎!
2、沖擊波:威力最小的戰術核武器,周圍1公里內也別想留一點不碎的東西!其爆心大氣壓強可達幾億帕斯卡!你不小心碰到就四肢分家了!
3、早期放射:這是核武器獨有的殺傷因素,分為三級
阿爾法射線:釋放的氦原子核,用一張紙就可擋住,碰到皮膚會像濃硫酸一樣腐蝕一下。
貝塔射線:釋放的電子流,用一張1mm鋁版就可擋住,穿透皮膚達到神經系統會有一股鑽心的痛。
伽馬射線:電磁波,要用5cm厚的鉛版或50cm厚的混凝土才能擋住,打到人身上沒有任何感覺,但會引起基因變異,也就是說你或許會生下一隻大猩猩,並且很容易得癌症,基本好不了。(註:這里說的阻擋是說不考慮其它因素,僅阻擋射線,如果沖擊波來了,我估計10m厚的混凝土也擋不住!)
4、電磁脈沖:你周圍100km的電腦全部損壞,內存永久丟失,100天內手機無法使用,但對人沒有什麼效果。
一、什麼是核武器?
核武器是指能進行核裂變或核聚變反應、並具有大規模破壞效應的武器。包括:
1,按結構原理分:原子彈、氫彈、氫鈾彈、特殊性能核武器(如中子彈、核同質異能武器、反物質武器等):
2,按作戰使用范圍分:戰略核武器、戰術核武器、戰區核武器:
3,按配用的武器分:核導彈、核地雷、核炸彈、核炮彈、核魚雷、核深水炸彈等。
二、幾種核武器的威力比較:
1,第一代:「原子彈」是核裂變——由中子轟擊鈾-235或鈈-239,使其原子核裂開產生能量;
2,第二代:「氫彈」是核裂變加核聚變——由原子彈引爆氫彈,原子彈放出來的高能中子與氘化鋰反應生成氚,氚和氘聚合產生能量;
3,「氫鈾彈」(三相彈)也屬於第二代,是核裂變加核聚變加核裂變——它是在氫彈的外層又加一層可裂變的鈾-238;
4,第三代:「中子彈」(增強輻射彈)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小型氫彈,是核裂變加核聚變——但不是用原子彈引爆,而是用內部的中子源轟擊鈈-239產生裂變,裂變產生的高能中子和高溫促使氘氚混合物聚變。它的特點是:中子能量高、數量多、當量小。如果當量大,就類似氫彈了,沖擊波和輻射也會劇增,就失去了「只殺傷人員而不摧毀裝備、建築,不造成大面積污染的目的」。也失去了小巧玲瓏的特點。中子彈最適合殺滅坦克、碉堡、地下指揮部里的有生力量。
威力排序:氫鈾彈>氫彈>原子彈>中子彈;
輻射排序:中子彈>氫鈾彈>氫彈>原子彈;
污染排序:氫鈾彈>氫彈>原子彈>中子彈
除了上面三代核武器以外,正在研究第四代核武器,第四代就是核定向能武器:因為這些核彈不產生剩餘核輻射,因此可作為「常規武器」使用,主要種類有:
反物質彈、粒子束武器、激光引爆核炸彈、干凈的聚變彈、同質異能素武器等。 第四代的另一特點是突出某一種效果,如突出電磁效應的電磁脈沖彈,使通訊信號混亂。他可以使高能激光束、粒子束、電磁脈沖等離子體定向發射,有選擇地攻擊目標,單項能量更集中,有可控制的特殊殺傷破壞作用。
6. 世界上哪種武器可以在敵方上空引爆並且摧毀敵方的通訊以及電子等等設備就是常說的軟殺傷哪個國家厲害
這個就是EMP攻擊,通過強電子脈沖來破壞電子設備。但是目前實戰型的電磁脈沖炸彈還沒有。不過核彈在爆炸的時候就能產生這個效果。
軟殺傷的武器還有很多,還是美國走在最前列
7. 網襲西工大,美國安局網路武器曝光!類似「飲茶」的網路武器還有哪些
剃須刀,孤島,酸狐狸,二次約會,NOPEN,怒火噴射,等等,這些都是類似於飲茶的網路武器
8. 世界十大最先進軍事武器,我國哪款武器上榜
10.殲20作為中國未來第一款正式服役的隱形戰斗機,憑借其優異的隱身設計和先進的航電、武器系統,殲-20足以抗衡出現在中國周邊的任何第四代戰機。
9. 360重磅發布十大網路安全「利器」,重塑數字化時代大安全格局
隨著全球數字化的推進,網路空間日益成為一個全域連接的復雜巨系統,安全需要以新的戰法和框架解決這個巨系統的問題。 近日,在第九屆互聯網安全大會(ISC 2021)上,三六零(股票代碼:601360.SH,下稱「360」)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禕正式提出以360安全大腦為核心,協同安全基礎設施體系、安全專家運營應急體系、安全基礎服務賦能體系「四位一體」的新一代安全能力框架。
基於此框架,360在ISC 2021上重磅發布十大網路安全「利器」,全面考慮安全防禦、檢測、響應等威脅應對環節的需求,充分發揮安全戰略資源、人的作用,保障框架防禦的動態演進和運行。
360下一代威脅情報訂閱服務
360下一代威脅情報訂閱服務是集成360雲端安全大腦所有安全能力的XaaS服務。 雲端訂閱安全服務,依託於360安全大腦16年來億萬級資產、漏洞、樣本、網址、域名等安全大數據的積累,以及對於安全大數據分析形成的安全知識庫,精細利用數據直 接從雲端賦能,能夠縮短安全的價值鏈,提高實時響應水平,降低設備、運營、人力成本,提高網路安全防護的專業性、靈活性和有效性。 本次ISC 2021中,360發布的360下一代威脅情報訂閱服務包含了產品訂閱服務和雲端訂閱服務兩大類的十餘個訂閱應用和多個專業情報分析工具, 可以助力城市、行業、企業通過管理外部攻擊面,掌握攻擊者的意圖、能力和技戰術等,從而高效制定出應對策略;並可以專業的分析人員可以精準完成事件定性、攻擊溯源、APT狩獵等高級分析工作,全方位護航相關業務的可持續發展。
360安全大腦情報中心
360安全大腦情報中心,是數據運營基礎設施的「利器」。負責安全大數據採集、分析的數據運營基礎設施下的新品。 360安全大腦情報中心依託於360安全大腦的億萬級安全大數據, 以數據運營和情報生產為核心,通過平台+社區的形式讓更多的安全專業人員對威脅進行有效的分析溯源,為他們提供前所未有的情報和平台支撐服務。用戶能夠在平台上進行情報的檢索、生產、 消費、討論和反饋,並實現情報的再次生產。360各個研究方向的安全團隊將根據熱點安全事件實時將研究成果在情報社區進行共享,真正實現情報的互聯互通。
360態勢感知一體機2.0
360態勢感知一體機2.0,是專家運營基礎設施的「利器」。 在安全基礎設施體系中,專家運營基礎設施承擔日常安全運營和應急響應的工作,負責提高態勢感知與自動處置能力。360態勢感知一體機2.0通過整合流量側神經元,以輕松部署、方便運營、快速有效的能力優勢廣泛服務於中小型客戶,充分滿足客戶對可視化、自動化、智能化態勢感知、威脅分析、集中安全運營及合規需求,並通過遠程專家運營和安全託管服務,幫助客戶解決可持續運營的痛點問題。
360 新一代 網路攻防靶場平台
360新一代網路攻防靶場平台是攻擊面防禦基礎設施下的「利器」 ,面對數字化浪潮下不斷加劇的安全風險,攻擊面防禦基礎設施可有效負責發現和阻斷外部攻擊。360新一代網路攻防靶場平台利用虛擬化技術模擬真實業務網路,可為政企機構提供高度模擬、相互隔離、高效部署的虛實結合場景,為訓練、對抗、試驗、演習等需求提供流程管理、能效評估、數據分析、推演復盤等能力,可以全方位滿足應對不斷演化的網路攻擊威脅、檢驗攻防能力、迭代防禦體系等多樣化需求。
360天相-資產威脅與漏洞管理系統
360天相-資產威脅與漏洞管理系統是攻擊面防禦基礎設施下的「利器」, 其從數字資產安全日常管理場景出發,專注幫助用戶發現資產,建立和增強資產的管理能力,同時結合全網漏洞情報,進一步彌補傳統漏洞掃描信息不及時性,以及爆發新漏洞如何在海量資產中快速定位有漏洞的資產,並進行資產漏洞修復,跟蹤管理。
360終端資產管理系統
360終端資產管理系統是數據運營基礎設施下的「利器」, 其依託於360安全大腦情報中億萬級設備庫信息,從XDR攻防對抗視角出發,以終端自動發現為基礎,設備類型自動識別為核心實現內網終端資產的全發現,從而不斷提高內網終端安全防護水平,提高攻擊門檻,降低被攻擊風險。
360零信任解決方案
360零信任解決方案是資源面管控基礎設施下的「利器」, 資源面管控基礎設施包括身份、密碼證書、零信任和SASE基礎設施,以身份化管理的方法,實現網路、系統、應用、數據的細粒度動態管控。此次ISC 2021中正式發布360「零信任解決方案」,是基於360積累的安全大數據,結合安全專家運營團隊,可提供強大的數據和運營支撐能力。同時,通過整合攻擊側防護和訪問側防護,強調生態聯合,構建了安全大數據支持下的零信任生態體系。
面向實戰的攻防服務體系
持續的實戰檢驗是「知己知彼」的有效途徑。攻防對抗中的對 手、環境、自己都在不斷變化,針對性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才是 安全防護保持敏捷的關鍵,只有充分的利用好實戰檢驗手段,才能 快速的彌補安全對抗中認知、經驗、能力的不足。 面向實戰的攻防服務體系是專家運營服務的最佳實踐, 在360高級攻防實驗室攻防對抗、漏洞研究、武器能力、情報分析、攻擊溯源等核心研究方向和實戰經驗的賦能下,面向實戰的攻防服務體系推出AD域評估、漏洞利用、攻擊連分析、紅藍對抗等一系列攻防服務,打造出面向真實網路戰場的安全能力,並實現安全能力的不斷進化和成長,進一步保障各類業務安全。
車聯網安全解決方案
在360新一代安全能力框架的支撐下,360能夠整合各種生態產品,支撐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場景,形成一張動態的、多視角、全領域覆蓋的數字安全網。ISC 2021中,360正式發布了面向車聯網的安全解決方案。車聯網安全檢測平台和車聯網安全監測平台是基於對車聯網環境的重要組件的數據採集、分析等技術,結合360安全大腦提供的分析預警和威脅情報,為車企、車路協同示範區車聯網系統建立安全威脅感知分析體系,實現智能網聯 汽車 安全事件的可感、可視、可追蹤,為 汽車 行業、車路協同的安全運營賦能。
信創安全解決方案
當前,信創安全面臨嚴峻的能力建設和整體集成方面的挑戰。此次發布的信創安全解決方案, 從web應用和瀏覽器視角切入信創業務應用遷移帶來的兼容性問題以及相關威脅和相應解決方案,推出了360扁鵲及支持零信任SDP安全接入體系的360企業安全瀏覽器。據悉,360扁鵲能針對基於Wintel平台上IE瀏覽器構建的業務系統的兼容性問題進行自動化排查及修復;同時,360企業安全瀏覽器可以實現跨平台終端的統一接入管理,並可以作為零信任SDP安全防護體系的終端載體實現基於國密加密通訊的演算法的安全接入、基於環境及設備身份、用戶身份、用戶行為的動態判斷和持續的訪問控制能力。
隨著新型網路威脅持續升級,傳統碎片化的防禦理念必然要向注重實戰能力的安全新戰法升級。同時要建設新的安全能力框架,提升縱深檢測、縱深防禦、縱深分析、縱深響應的整體防禦能力。此次在ISC 2021上,360重磅發布的十大新品,無疑是充分調動自身數據、技術、專家等能力原量,將安全能力框架面向全域賦能落地的創新實踐。
10. 美國白宮安全防禦到底有多高
美國最高權力中心—白宮,堪稱世界上安全防衛最嚴密,安全等級性最高的區域,美國大片拍攝的入侵白宮場景,在現實中,是根本不存在的景象。
白宮佔地面積5100平方米,可是在2017年統計,白宮區域的安保人員達到了1萬多人,這還僅是地面安保人員,如果平均算下來每平米超過2個安保人員,真可謂是寸土必保,安全密度非常之高。
白宮安保一共分3層安全防禦,空中5道防線,地面3層由總統特勤局,FBI安全保護,陸軍司令部、特區各州警署,分為外圈、內圈、核心圈。最主要的保護力量內圈、核心圈由特勤局統管,人數在3200人左右。
空中防線,分為禁、盯、截、擊、藏,等五部分組成,意思為禁止飛行,劃定禁飛區域、盯住目標、空中預警、攔截目標、擊落目標、轉移重要人員等五步行動。
(10)世界最強網路安全武器擴展閱讀:
白宮在很久以前也不稱白宮,而被稱作「總統大廈」、「總統之宮」。1790年7月16日, 美國國會通過立法,決定在波托馬克河岸建立美國永久性首都。它授權時任美國總統喬治·華盛頓選擇首都地址。
地點選定以後,法國工程師皮埃爾·蘭方特受命規劃城市藍圖。時任美國國務卿湯瑪斯·傑佛遜向總統和哥倫比亞區專員提議,為這兩項設計,在全國范圍內舉行建築設計競賽。
白宮建築群成了歷史性建築,帶有濃厚的英國建築風格,又在隨後的主人更替中一層層融入了美國建築的風格。樸素、典雅,構成白宮建築風格的基調。
白宮的設計者是著名的美籍愛爾蘭人建築師詹姆斯·霍本,他根據18世紀末英國鄉間別墅的風格,參照當時流行的義大利建築師柏拉迪的歐式造型設計而成,用弗吉尼亞州所產的一種白色石灰石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