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網路上那麼多人喜歡隨意抨擊別人
現在網路科技越來越發達,上網的群體也逐步由年輕人發展到各個年齡層,上到七八十歲的老人,下到兩三歲的孩子,幾乎人手一部手機在上網,可以說是全民參與了。但是隨著網路的普及,有一個現象也變得越來越嚴重,那就是網路噴子也越來越多。也有人稱他們為鍵盤俠,他們總是隔著網路隨意抨擊著他們看不慣的人、他們不喜歡的事,甚至於發展成網路暴力。那麼,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想不外乎以下幾點原因:
有些人是心理扭曲。他們可能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受到過傷害、遭遇過不公平待遇,由於無人訴說或者無法說出口,導致心理扭曲、鬱郁不悶,總想找到一個發泄口,而網路就成了他們最好的發泄地點。一旦在網路上看到他們覺得不喜歡的人或事,他們就會肆意地攻擊別人,試圖以這種方式發泄心中的不滿。
希望那些網路噴子們不要再隨意、惡意地抨擊別人,你的惡意正通過網路傷害著那些無辜的人。沒有網路暴力,就不會有那麼多因遭受網路暴力而頹廢、甚至是結束生命的慘劇發生。希望每個人都可以積極向上地利用網路。
Ⅱ 上網利與弊 反方一辯陳詞(弊大於利)!!!
首先要明確上網有利有弊,但是整體上還是弊大於利(不能說上網無利,這就是誤區,可以利用、誘導對手進入該誤區,哈哈哈)
上網的弊:http://wenku..com/view/efffc12558fb770bf78a55b7.html,這個可以參考
簡單的網癮,自製力差影響學習或工作,浪費能源(低碳可以瞎扯一些),對身體健康不利(輻射,常時間坐使人體機能下降),瞎編一些數據當論據;答辯一定要有有力的證據。
總結:上網就像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利方面正方已經給了我們很多精彩的資料(可以給點甜頭,讓觀眾給點掌聲給他們把握度);然而(發音要重,強調你懂得)上網的弊卻比利要大得多。
注意:不要被對方的上網不利你就不要上網繞進去,(弊大於利,你懂得)
個人的辯論見識和意見,希望對你有用
Ⅲ 水軍和網路噴子本質上有什麼區別
水軍是人們用錢買來的 讓你所寫的一些對自己好的東西,而噴子 是看誰不順眼就隨便噴別人,鍵盤俠。
Ⅳ 如何引導孩子善用網路資源 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
建議:
家長幫孩子選擇幾個學習、娛樂網站,並使用管理軟體限制孩子的其他行為。
讓孩子有目標的使用網路資源,不是在網路中游盪。
網路和現實是一樣的,我們在生活中如何教會孩子分辨,網路也要這樣指導。
Ⅳ 如何預防「『90後』大學生沉迷網路」教育策略分析
網路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是網路是一把雙刃劍,有利就有弊。面對這樣的環境,「90後」大學生往往有禁不住誘惑的時候,如果自控力不強,一經接觸就會越陷越深,可謂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根據青少年心理發展的特點,採取適當的教育措施,預防學生沉迷於網路,促使青年心理發展最優化。
現今時代是一個網路時代,人們的生活中網路不斷深入人心,如影隨形,逐步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起來。網路世界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內容多樣、新聞視頻、圖片信息、游戲聊天等,可以說是包羅萬象。當今的「90後」大學生正走向獨立的人生轉折期,既是兒童又是成人,處於半成熟半幼稚的階段。他們擁有旺盛的精力和強烈的好奇心,面對光怪陸離的復雜社會,他們要進行不斷的抉擇,不成功便成仁。網路憑借自身便捷快速的優勢,為大學生搭建了一個獲取知識、了解世界、加強交流的舞台,但是面對這樣的環境,「90後」的大學生往往有禁不住誘惑的時候,如果自控力不強,一經接觸就會越陷越深,可謂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根據青少年心理發展的特點,採取適當的教育措施,預防學生沉迷於網路,促使青年心理發展最優化。
一、「90後」大學生沉迷網路的表現及原因分析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腦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稀鬆常見的一種家用電器。「90後」這一代更是從小在電腦的陪伴下長大,無形中在主觀上已經對網路產生了很大的依賴性,網路充斥了他們整個的課余時間,甚至超過學習的時間。長此以往,又怎麼會不影響學習成績和身心發展呢?那麼,筆者分析「90後」大學生沉迷網路的原因,無外乎就是社會環境的影響和個人主觀因素的兩個原因。
(一)社會環境影響
經歷過高中階段的高壓生活後,進入輕松、自由、開放的大學殿堂,不再有升學的壓力,他們可以隨意支配自己的時間,網路就是大多數「90後」大學生的選擇,聊天、購物、游戲,久而久之,就會痴迷成癮,不能自拔。網路游戲和不健康的網站不斷侵蝕著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教育管理者必須關注起來,及時制訂相應的規章制度,防微杜漸。
(二)個人主觀因素
好奇心和求知慾是一種帶有情緒色彩的探索事物或獲得知識的認識傾向。當代的大學生正處於這兩種心理旺盛的階段,而且他們大多數叛逆心理較強、心理敏感、情緒化明顯。社會節奏的加快,只會助長他們的惰性心理,對自己的學業和未來缺少規劃,沒有明顯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但是在網路世界中他們卻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成就感和新鮮事物,所以他們容易沉迷網路,進而脫離現實生活。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對這樣的學生善加引導,靈活運用多種教育方式方法,幫助「90後」的大學生脫離網路,回到正軌,進行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二、「90後」大學生沉迷網路的危害
首先想到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長期、長時間的上網,容易受到電腦的嚴重輻射,對視力也會造成很大的危害,進而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在心理上也會助長他們消極避世的思想,放大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的矛盾,躲進網路世界中去尋求安慰。長此以往,難以自拔,會浪費大量的精力,最終影響學業。其次,「90後」大學生的思想心理發展還不夠成熟,自尊心極強,容易受到網路不良示範的影響,特別是網路游戲中的暴力行為。大學生長期受其影響,會分不清現實和虛幻,將游戲中的暴力情感帶到現實生活中來,危害嚴重的有可能會危及生命和財產安全,這樣的事例發人深省。
三、預防「『90後』大學生沉迷網路」的教育策略
(一)優化學校教育管理體制
大學課堂是輕松開放的,但是有些知識卻是枯燥乏味的,所以一些大學生才會逃課,選擇沉迷網路。面對這一現象,高校管理時就應該努力優化學校本身的教育管理體制,鼓勵教師們創新教學行為,提高大學課堂的趣味性,增加知識建構的活躍性,改善教學環境,滿足現代大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同時,也要鼓勵和支持院系、學生社團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生活動,為學生搭建溝通交際和展示才能的平台。這樣,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也能引導他們發展自己的特長和愛好,讓他們不斷的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斷發掘出現實生活多姿多彩的一面。這樣優質的校園環境一定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他們又怎麼會沉迷於虛幻的網路呢?
(二)溝通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直接影響著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而現在大多數「90後」的家長都是60、70一代人,他們從小生活很苦,所以到了孩子時,都對其呵護備至,盡心關懷,甚至溺愛成性。也就造成了「90後」的孩子們,自理能力和獨立性不強,處理不好自己的生活和人際問題,他們會把這些情況錯當成是現實的殘酷,所以他們就利用網路去發泄、去傾訴。因此,從這一層面上看,家長一定要關心、關注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情況,與他們及時溝通、及時交流,幫助他們分析困難和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但一定切忌一味的蠻橫強制,處於叛逆期的他們心理都比較敏感和脆弱,家長應該放低自己的姿態,平等尊重的對待他們,耐心的勸說,這樣孩子才願意傾聽、願意接受,進而心甘情願的迷途知返。因此,溝通和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是預防「90後」大學生沉迷網路的關鍵因素。
(三)培養學生正確的網路認知觀念
無論是學校、家庭乃至社會,都應該隨時隨地的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網路認知,提高學生對是非好惡的分辨能力。幫助「90後」的大學生提高沉迷網路的抵抗力,自覺的遵守網路道德規范,擁有良好的網路心態,做一個文明的網民。讓網路發揮其積極優良的作用,變成學生學習的良師益友。針對流行的不健康的認知要及時矯正,幫助學生反思自己上網行為是否健康,從而能夠有效合理的安排上網活動。
(四)引導學生建構健康積極的人生觀
「90後」的大學生喜歡什麼,怎樣進行活動,都是由能否滿足認識上的需要和活動上的要求而產生的。而「90後」的大學生很容易受到網路中不健康信息的影響,如果缺乏良好的教育和引導,他們容易產生魯莽而輕率的行為,或者產生不良的道德品質或進行違法活動。因此,要注意對他們進行建康人生觀的引導,但人生觀教育不單純是知識教育,把科學的革命理論教育和引導學生參加現實的實踐結合起來,把學校教育和家庭、社會教育結合起來。啟發學生把奮發有為的遠大志向與求實精神結合起來,進而更多的參加實際活動,關注現實生活,遠離網路痴迷。
四、結束語
網路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是網路是一把雙刃劍,有利就有弊。「90後」的大學生作為未來祖國的接班人,是國家發展和建設的希望和力量。因此,保護好他們生活的環境,引導好他們的思想導向是影響著祖國未來的重要因素。網路的發展是社會和科技進步的產物,也是發展的必然選擇,要想預防「90後」大學生沉迷網路的問題,必須從他們的生活和思想入手。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學會正確引導「90後」大學生正確對待網路,做到合理利用,能夠自己做到趨利避害、不沉迷。當然,面對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全球經濟信息化的社會背景,要想更好的預防「90後」大學生沉迷網路,還需要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幫助每一個已經和有可能沉迷網路的學生認真學習和生活起來、積極起來、健康起來,共同創造出和諧、積極的美好明天。
Ⅵ 網路噴子現實生活中是什麼樣的人
網上噴子感覺是很多,也很討厭,但在現實中是極少數人,不大合群,性格古怪,不招人待見,大白話說,是混得不大如意的人。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主要類型:
第一種是網路暴民類型。也叫做「網路流氓」,逮誰罵誰,語言惡毒低劣,無所不用其極。這類人大都是無正當職業、無操守、無底線,現實生活中很是狼狽,因而沒朋友,沒人搭理,豬不啃狗不嚼,一肚子怨氣只能網上任意發泄,才可以淋漓盡致。
第二種是網路噴子類型。這種人見啥都看不慣,都要噴幾句完全相反的話,完全不知道深淺高低,就是你不對,就是該噴,在貶低別人時找到自己的存在感。現實中他們極不自信,很是自卑,一般的沉默少言,落落寡合,不合群,自閉類型。
第三種是好為人師類型。看到誰都認為有問題,心裡只有一個念頭:「你怎麼這么笨呢」,出口就是指教,就是訓話,不管對方感受,也不細看內容。這種人同樣的思維偏執,觀念缺陷,看人看事轉挑毛病,不見長處,所以一樣的不受待見。
噴子的特徵
1、是高調、囂張、狂妄的代名詞。
2、優越感十足,堅定認為他們是與眾不同的。
3、個人素質低下。
4、部分噴子心態非常穩定,在網路平台交流時往往「笑裡藏刀,心懷不軌」,心平氣和地打字讓他人氣急敗壞。
Ⅶ 網路與現實的區別
網路與現實的區別為:自由度不同、真實性不同、信息獲取不同。
一、自由度不同
1、網路:網路的自由度相對於現實的自由度更高,人們的發言更隨心所欲和個人意識。
2、現實:現實的自由度相對於網路的自由度更低,人們的發言更嚴謹和顧忌他人感受。
二、真實性不同
1、網路:網路的真實性相對於現實的真實性更低,人與人之間非直接接觸。
2、現實:現實的真實性相對於網路的真實性更高,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
三、信息獲取不同
1、網路:網路的信息獲取渠道多樣,來源於世界各地,不受限於地理區域。
2、現實:現實的信息獲取渠道相對較少,受限於地理區域。
Ⅷ 如何分辨偽君子和君子
偽君子就是那種表面得體大方,正派高尚,處處退讓,能忍受別人所不能忍而保持風度,實際上虛偽、卑鄙無恥、不擇手段的人。岳不群作為小說家金庸塑造的「偽君子」的形像,早已深入民間。岳不群有「君子劍」的美號,他的言行舉止,無不得體大方,處處退讓,教人佩服,誰知外表這樣完美的人,才是最好惡貪婪的人。
真小人容易識別,笑裡藏刀的那種。
偽君子則是拋磚引玉。(類以誘之,擊蒙也。)
簡單說,偽君子總是討好你,是為了麻痹你,要你給利益,甚至得寸進尺。得不到也一樣出惡言,比小人還厲害,能說你好話就能說你壞話。
Ⅸ 如何看待網路上的「地域黑」現象
北京西單大悅城發生了一起持械傷人事件。兇手是一個河南籍男子,他被捕後承認行凶是為了發泄不滿、報復社會。關於此條社會新聞,在微博、新聞客戶端等消息媒介上,不出所料的出現了大量地域黑的言論。河南人,再次成為眾矢之的。"地域黑"和"反地域黑"的討論此起彼伏。這樣的現象並不少見。近兩年,東北雪鄉、青島大蝦、麗江打人,這些"著名"的社會新聞都在輿論發酵過程中引出了許多"地域黑"言論。基本論調就是:XX地的人都很XX。可以填補進去的形容詞也很單一,比如沒素質、壞、兇悍,等等。
進入社交網路時代,除卻大眾媒介的信息,輿論中還摻雜著大量不經審視的個人言論。"地域黑"現象在這種情況下頻現。
很多"地域黑"重災區的人,要麼奮起回擊,罵戰"綿延不絕"下去;要麼無奈自黑,在自嘲中消解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