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網路成癮綜合症的治療措施
程度較輕的網路成癮者
可以通過自我調適擺脫網路成癮的困擾,主要採用以下方法:
(1)是科學安排上網時間,合理利用互聯網。首先,要明確上網的目標,上網之前應把具體要完成的工作列在紙上,有針對性地瀏覽信息,避免漫無目的上網。其次,要控制上網操作時間。每天操作累積時間不應超過一個小時,連續操作一小時後休息30分鍾左右;再次,應設定強制關機時間,准時下網。
(2)是用轉移和替代的方式擺脫網路成癮。用每個人所特有的其他愛好和休閑娛樂方式轉移注意力,使其暫時忘記網路的誘惑。例如,喜歡體育運動的人可以通過打球、下棋等方法有效地轉移注意力,以減少對網路的依賴。
(3)是培養健康、成熟的心理防禦機制。研究表明,網路成癮與人格因素 (個性因素)有關,一定的人格傾向使個體易於成癮,網路只是造成成癮的外界刺激之一。因此,要不斷完善自己的個性,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和較強的個人適應能力,學會合理宣洩,正確面對挫折,只有這樣才會形成成熟的心理防禦機制,不會一味地躲在虛擬世界中逃避失敗與挫折。
程度較重的網路成癮者
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達到治癒的目的:
(1)是直接隔斷與網路的聯系。成癮程度較重的人往往是在下意識的狀態下上網的,對於那些明知過度上網只會加重症狀而不能自製的成癮者,可以在他們的親戚、朋友的幫助下將其與電腦完全隔離一段時間,讓他們在這段時間里培養其他的興趣愛好或者重新安緊張有序的生活,待到他們能夠完全擺脫網路成癮的困擾後,再針對性地幫助他們科學地安排上網時間。
(2)是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通過心理咨詢,讓心理醫生與網路成癮者之間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這樣做一面可以從精神上給成癮者理解和支持,調動他們積極性,樹立治癒的信心;心理醫生會根據成癮者的痴迷程度,用准確、生動、專業、親切的語言分析「電子海洛因」的危害、網路成癮形成的原因、過程及治療措施,逐步幫助患者擺脫網路成癮綜合症。
B. 怎樣控制網癮
帶他出去旅遊吧,旅遊一個月兩個月不接觸電腦,讓他發現一些新事物,一些比網路游戲更好的東西,覺得游戲沒什麼好玩的就行了。而且還能放鬆心情,增長知識~一路最好帶個單反相機,一路走一路拍,因為欣賞美是每個人的本能。
要相信他一定有除了游戲外更感興趣的東西,只是他自己沒發現,父母要協助他去發現。
如果發現回來又接觸電腦一定及時制止,帶他去體驗生活。
還有就是社會壓力,讓他去接觸社會底層的工作,例如什麼東莞生產線,一天12小時工作。(不過這對孩子來說,孩子還不太董事,可能會更加抵觸)
C. 如何干預網路成癮
關注青少年網路成癮症
網路成癮症與煙癮、酒癮、毒癮以及病理性賭博等成癮類病症類似,一旦形成,戒掉比較困難,因此網路成癮症主要在於預防。專家表示,這需要個人、家長、學校以及政府部門的共同參與。
--青少年自身要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上網前要計劃,明確上網的目的和上網的時間,避免無節制的上網。如果不是為了工作、學習,而主要為了娛樂,則更需要計劃上網。漫無目的地「沖浪」、沉迷於網路聊天或網路游戲,時間會在不知不覺中流失,尤其把它當成一種緩解精神壓力時更應該節制,一般每天不超過2小時,且中間休息15分鍾。
--青少年要培養其他的興趣愛好、豐富業餘生活。業余時間多參加體育、文化娛樂或交際活動,不僅充實了生活,而且提高自己處理現實問題的能力,從而避免依賴於虛擬的網路世界。
--家長、學校和社會要共同參與。家長和老師要提高對網路的認識,既不能放任孩子上網「開闊視野」,直到成癮才引起重視,也不能因擔心網路危害而過分控制孩子上網,這會迫使他們走到社會上非法的網吧而事與願違。家長和老師要通過正確引導和合理監督,不僅直接控制青少年在家、在學校上網的時間,而且要提高他們合理使用互聯網的能力。學校開展學生上網教育,提高校園上網場所和上網監控,豐富校園生活無疑會減少網路成癮的發生。此外,政府部門要加強商業網吧管理,嚴格控制網路色情等不健康文字、圖片、音像信息傳播、打擊非法網站,為青少年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如果已經網路成癮,專家建議到網路成癮防治中心等專門機構治療。據介紹,目前國內已經出現網路成癮防治中心,在其中可以得到健康的利用網路防止網路成癮的知識,還可以提供一般性心理治療。在專門的心理治療或精神疾病治療機構,可以得到正規的心理治療,同時可以找出並治療合並的心理問題或者精神疾患,如果網路成癮嚴重則需要住院治療。
一個網路成癮症的典型病例
網路成癮症已經成為一種青少年比較常見的精神疾病,在心理咨詢或者精神科門診中,網路成癮病例陸續出現。下面是一個典型病例:
劉某某,17歲,曾經是某城市重點中學高材生,先後多次獲得省級、國家級競賽大獎。2000年9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一所名牌大學,成為令人羨慕的驕子。然而,入大學後因想家感到精神空虛,為了充實課外生活,開始涉足網路游戲。他打敗了一個又一個的網上對手,對游戲級別的追求越來越高,難度越來越大。沉迷於網路之後,劉某經常在網吧玩通宵,上課沒精神,曠課次數越來越多。他將父母給的零花錢幾乎全部用於上網,零花錢不夠,就挪用生活費,最後還不夠,開始賒帳,撒謊向父母要錢。結果期末考試四門不及格,被學校勸退。劉某被訓斥責備後曾表示堅決糾正錯誤,但是此時他已經深陷泥潭不能自拔,不能上網即坐立不安。幾天後,不辭而別,又回到網吧,連續10天吃住在網吧。被家長找到後,發現他面黃肌瘦、衣著不整,還欠了一屁股債,故被強行送到醫院。劉某被帶到醫院後,精神萎靡,面帶抑鬱,焦慮不安,知道這么做自毀前程,辜負了父母一片期望,卻控制不住上網的沖動,滿腦子是游戲內容,睡眠困難。經1個月的住院隔離脫癮、葯物以及心理干預等綜合治療痊癒出院。
如何判斷已經網路成癮?
如何判斷已經網路成癮?據專家介紹,目前國際上還沒有統一的診斷標准,其中有兩個診斷標准比較常用:
心理學家楊提出診斷網路成癮的10條標准:
上網時全神貫注,下網後仍念念不忘上網之事;總嫌上網時間太少而不滿足;無法控制上網;一旦減少上網時間就會煩躁不安;一上網,種種不愉快消失,精神亢奮;為了上網而荒廢學業、事業;因上網失去重要的人際交往、工作等;不惜支付巨額上網費用;對親友掩蓋自己頻頻上網的行為;下網後有孤寂失落感。
符合以上標準的4條或4條以上,就可診斷為網路成癮。
心理學家布瑞德提出的診斷網路成癮的標準是:
以下表現必須出現:一心想著上網,包括回想以前的網上活動,或期待下次上網;需增加更多的上網時間以獲得滿足感;多次努力控制、減少或停止上網,但未能成功;在努力減少或停止上網時,感到煩躁不安、悶悶不樂、憂郁或易發脾氣;上網的時間比計劃的要長。
同時至少有以下表現中的1條:因為上網,妨礙或喪失了重要的人際關系或工作,或失去教育與就業的機會;對家人、好友、治療者或其他人說謊,隱瞞上網的程度;把上網作為逃避問題或緩解無助、嫉妒、內疚、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的方法。
專家表示,網路成癮與精神醫學中的葯物依賴和病理性賭博等成癮性行為比較相似,因此其診斷標准也比較類似,這些診斷標准具體、明確,容易操作,可以作為自測或他人評定工具。
5類精神障礙的人是網路成癮症的高危人群
什麼樣的人容易產生網路成癮?心理學專家表示,具有5類精神障礙的人是網路成癮症的高危人群。
--人格障礙:一些分裂型人格障礙者常常合並網路成癮,人際交往以及控制力的不足使他們容易產生癮性行為。
--心境障礙:不同程度的抑鬱症,常常同時會引發成癮行為。
--心理應激反應與適應障礙:上網作為一種對心理應激的反應和應付挫折的手段,可以緩解應激帶來的情緒緊張和自我挫敗感,因此會產生網路成癮。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前驅階段和慢性期可能會表現為上網成癮以及其他方面的異常。患者對正常的工作、學習不感興趣,而對成癮性事物過分依賴。
--青少年品行障礙:青少年的心理特點使得他們是網路成癮的主要受害者,上網成癮行為是其突出的行為問題之一。
據專家介紹,在日常生活中,網路成癮者往往表現出一些獨特的人格特點,包括:喜歡獨處、敏感、傾向於抽象思維、警覺、不服從社會規范、傾向於激動、煩惱、憂慮、抑鬱、煩躁不安、易受環境的支配、易失眠、遭遇挫折時容易沮喪悲觀、缺乏與人接近的勇氣等。
此外,一些與抑鬱相關的人格特徵,如低自尊、缺乏動機、尋求外界認可、害怕被拒絕等也可能是網路成癮發生的原因。研究還發現,具有高度的厭倦傾向、孤獨、社會焦慮、自我封閉等性格特點的人均容易發生網路成癮症。(完)
專家認為網路成癮症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殺手
伴隨著網路的普及,網路成癮症成為青少年新的精神疾病。福建省精神衛生中心專家認為,網路成癮症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殺手。
據福建省精神衛生中心林涌超醫生介紹,網路成癮症(IAD)也稱病理性網路使用(PIU)。它是一種過度使用網路的精神狀態,網路成癮者難以擺脫上網的沖動,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上網行為,因而給自己帶來精神或身體方面的痛苦,並妨礙了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是一種與毒品成癮、病理性賭博類似的精神疾病。調查顯示,我國青少年網路成癮症發病率高達15%。
專家表示,網路成癮對青少年身心多方面造成不良影響,主要包括以下3大方面:
--軀體方面。長時間的沉迷於網路可導致視力下降、肩背肌肉勞損、生物鍾紊亂、睡眠節奏紊亂、食慾不振、消化不良、體重減輕、進食過多而活動過少導致肥胖、體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停止上網則出現失眠、頭痛、注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惡心厭食、體重下降。青少年正處在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這些問題均可嚴重妨礙他們身體的健康成長。
--心理方面。患者一旦停止上網便會產生上網的強烈渴望,難以控制對上網的需要或沖動,這種沖動使其不能從事別的活動,工作、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感到記憶力減退;由於長期的視覺形象思維,邏輯思維活動遲鈍;沉迷於虛擬世界而對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興趣減少,與現實疏遠,為人冷漠,缺乏時間感;因不能面對現實,常常處於上網與不敢面對現實的心理沖突之中,情緒低落、悲觀、消極。
--行為方面。患者表現為頻繁尋求上網活動的行為。為了能上網,不惜用掉自己的學費、生活費,借款,欺騙父母,甚至喪失人格和自尊,嚴重者偷竊、搶劫。網路成癮青少年學生最為直接的危害是耽誤了正常的學習,尤其是網路游戲,導致他們不能集中精力聽課,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成績下滑,甚至逃課、輟學。網路中各種不健康的內容,也可造成青少年自我過分放縱,法律以及道德觀念淡薄、人生觀、價值觀的扭曲,甚至導致違法犯罪行為。
D. 網路成癮治療方法
1、認知行為療法
學者認為認知行為療法是有效的。治療策略包括有關個體最常使用的網路應用的認知重組、行為練習和增加離線時間的暴露治療等。國內外很多學者對網路成癮的心理干預是根據以往對沖動控制障礙類問題的治療經驗提出的。主要的心理干預方法有Y0unq在ACE理論模型基礎上提出一系列的干預技術。他認為,考慮到網路的社會功能,不能採用傳統的節制方式對網路成癮進行干預,而應從時間管理、認知重組、集體幫助幾個方面提出治療方法。幫助患者建立有效的應付策略,包括反向實踐、借用外部制止、制定目標、戒絕、設立提醒卡、個人清單、建立支持小組、家庭治療、解決現實問題與困難9個方面。
根據「病理性網路使用認知行為模型」提出了相應的認知行為療法。導致網路成癮的中心因素是不良認知,這是導致網路成癮的充分條件。而不良傾向和生活時間是引發網路成癮的必要條件
治療過程分為定位、制定規則、分級、認知重組、離線社會化、整合、通告7個階段,歷時11周,從第5周開始給患者布置家庭作業這種療法強調弄清楚患者上網的認知因素,讓患者暴露在他們最敏感的刺激面前,挑戰他們的不適應認知,逐步訓練上網的正確思考方式和行為。
團體心理輔導是一種在團體情境下提供心理幫助與指導的一種咨詢形式,對治療青少年網路成癮效果明顯有相似問題的求詢者通過自省、談論等方式共同商討、訓練,解決成員共有的心理障礙,找出其成癮的具體原因。通過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讓成癮者體會現實中人際交往的樂趣與重要性,以改善人際關系,增加社會適應性,促進人格成長。在咨詢過程中。可以運用支持療法、認知治療、鬆弛訓練法、行為訓練、心理劇與角色扮演、家庭心理治療、焦點解決治療、溝通分析治療和格很強的心理干預手段,可以幫助成員獲得有效控制上網時間,提高人際協作能力和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擺脫網路成癮的狀態。
2、其他一些網路成癮治療方法有:
(1)建立在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學習理論之上的行為干預,包括強化法、厭惡療法和替代法。
(2)主要從識別生活事件、不合理信念及認知、培養良好正確的認知技術和問題解決技術方面進行的認知行為療法.
(3)重在「求解」,而非問題本身,減輕患者焦慮的焦點解決短期療法。
(4)將著眼點放在家人的相互往來、人際關系及家庭機能的執行情況,想辦法矯正家庭關系,以改善家庭成員的心理與行為問題的家庭治療。
(5)倡導個體一家庭一團體循環干預,靜動態相結合,醫學、心理、教育、軍事化管理以及社會體驗「五位一體」的綜合干預等方法。
E. 怎麼解決網路成癮帶來心裡及軀的體疾病
控制自己,與網路隔離一段時間,不上網,不用電腦,換一個只能打電話的手機,讓自己忙碌起來,不再沉迷網路,戒去網癮,才能解決網路成癮給心裡及軀體的疾病。
F. 網路成癮是一種疾病嗎該如何戒掉網癮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網路成癮」的這個名詞。事實上,網路成癮名詞最初是起源於美國的,當時美國的精神科醫生伊萬·戈登伯格想拿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開涮,於是就聲稱自己發現「網癮」也是一種精神疾病。陰差陽錯之下,伊萬·戈登伯格對網路成癮的定義就被大量的媒體報道,這也是讓人們正式認識了「網路成癮」這個詞。
第二點,要學會遷移情感。當父母與孩子建立信任關系之後,就可以嘗試著遷移孩子的情感了,孩子喜歡上網,就是內心空虛的一種表現,父母要帶著孩子做一些有趣的事情,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這樣就可以戒除網癮。
總而言之,只需要做到以上幾點,就可以戒除網癮。
G. 成年人沉迷網路游戲了怎麼辦
1、要讓他深化認識,真正明白網路的作用和意義。信息互聯網只不過是一個信息交互平台,它所提供的各類信息包括網游,都是那些聰明人創設的、用來賺錢的工具。
們可以不是聰明人,但是也絕對不要做傻子,去沉湎與其他人虛構的游戲中,白白耗費人力物力財力,而不能自拔!有了清醒的認識,相信他會有一個明智的抉擇,遠離網游。
2、在工作和生活上給他施加壓力,促使他快速戒掉網癮。周圍同齡人是他最好的比較,朋友、同事、鄰居在工作上取得的成就,有事沒事就多和他嘮叨幾句,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相信對他會有所觸動的。
另外在家務上讓他承擔更多勞動,多和他交流談談其他男人是如何照顧好家庭,給家人更多幸福的,這對他也會產生一定的觸動。
3、想方設法分散他的精力,創造條件使他遠離網路。世界很大,可以做的事情很多,讓他多參與些有意義的社交活動;你們也可以多組織些家庭旅遊;還可以多來幾次親朋好友的家庭聚會。相信在濃濃的親情和醇醇的友情感召下,他會幡然醒悟,戒掉網癮的。
網癮的解決方式
網癮作為一種病態的網路迷戀症,想要徹底戒掉,需要有頑強的毅力和足夠的耐心。戒掉網癮,不能是他一個人的戰斗,而是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尤其是作為妻子,作用更加巨大!
假如已經盡到了最大的努力,他還是不思悔改,依然故我地迷戀依賴網路。那麼,也只能用上最後一招,送他去戒網癮學校。
H. 如何克服網路心理障礙
網路就像是一把雙刃劍,它在帶給人們方便的同時,又存在著讓人痴迷的危險。網路以其新奇性、自由性、豐富性、富於挑戰性等,極大地滿足了青少年的生理、心理需要,形成對青少年巨大的吸引力,如果不給予他們正確使用網路的知識和技能,不使其形成良好的網路意識,其就會被網路中的黃色信息、惡作劇行為、攻擊行為等行為所毒害而難以自拔。這是網路時代心理教育必須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那麼,青少年要想克服網路心理障礙,首先就要從兩方面做起:
1.提高自身修養
青少年要時刻關注自己健康的人格發展,要多與同學和父母溝通,保證信息暢通;注意培養愉快的情緒特徵,強化心理健康教育,多了解一些網路成癮的危害,提高自身修養;通過訓練,盡快掌握一些調節心理矛盾沖突的有效方法;要發現自己的興趣,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多參加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交往健康向上的朋友。
2.正確地認識網路
在這個信息時代,網路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青少年要正確的對待網路,認清上網的利與弊。利用網路學習是一種很有效的學習方法,適當的上網以作為娛樂,放鬆精神也是一種休閑的好途徑。對於父母的勸解和引導一定要耐心對待,要學會培養正確的觀念。
要多與父母進行交流溝通,遇事多跟父母商量解決。對缺乏自控能力有又好奇心,喜歡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來說,要適當控制其上網時間,也可以與父母簽訂協議,以此來培養自律能力,從中學會守時、守信和守約。
3.從虛擬世界中回到現實
你的困惑:網路給了我一個虛擬的美好世界,在那裡,我可以肆意的想像,我就是宇宙的重心,可是,一旦從網路中脫離出來,我就會發現:原來我是那麼的平凡,現實是那麼的不可入目。我也知道我是不可能永遠生活在網路的虛擬世界裡的,但我又無法真正走出來……
心靈故事之→
這是一個真實的,令人既心痛又匪夷所思的真實案例。一個16歲的初三學生,徐攀,因沉迷於網路游戲的虛擬世界當中而無可自拔,最後選擇服用農葯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是什麼原因讓徐攀在16歲這個花一樣美好的季節里,選擇這么極端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呢?難道是學習壓力過大,或是缺少家庭關愛?其實,在老師、同學、鄰居們的眼裡,徐攀都是一個幸福的人,他不但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之中,經濟狀況還較好,擁有父母的關愛,而且還沒有升學的壓力。由此可見,徐攀不可能是因為學習和家庭的原因而走上了絕路。
在徐攀服農葯被發現的搶救過程中,他向自己的父母講述了自己自殺的原因,還有離家11天的出走經歷。原來,為了好好打網路游戲而不被父母找到,徐攀並沒有像往常一樣前往縣城裡的網吧,而是去了一個鄉鎮里的網吧。開始他一天吃一袋方便麵,後來,三天才吃一袋方便麵,晚上,三個椅子拼起來往上一躺就睡了。在這期間,沒有任何人關心或過問這個少年的冷暖飢飽。
對於徐攀喝農葯的原因,他向自己的父親解釋說:「爸爸我喝的這農葯是含有劇毒的。」父親問他:「你明知道有毒為什麼還要喝?」他說:「我喝就是想讓你們救不活我。他說我已經玩夠了。」徐攀對自己的母親說:「媽,對不起,我管不住自己,我就是想玩,我管不住自己的腿,我也不想惹媽媽生氣,不想對不起媽媽,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就是想要玩。我不管白天還是夜晚,腦子里總想著游戲,夜裡想著游戲總是睡不著,就是想玩。」
一直到徐攀死前,說的最後幾句話是:「有妖怪過來了。殺光!殺光!」在病床上,徐攀的手還在動,似乎還在打著游戲。
透視心靈深處→
網路游戲好玩在哪?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網路之所以能吸引青少年,事實上正是那種長期反復進行重復操作的過程,青少年體驗著這樣的古怪模式:一方面聊天、玩游戲吸引著自己投入其中,另一方面又不惜為此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最終意義在於自己有了目的地操控時間,為了游戲積分能升級,不厭其煩的一直不停地玩,只有這樣,他才會感覺到時間是屬於自己的,而自己也是有所為的,讓人有一定的成就感和充實感。而這樣的充實過後呢,又開始感覺精神空虛,生活和學習為什麼會空虛,這完全在於時間無從打發。於是,在漫無目的中青少年就會沉迷於網路,周而復始的惡性循環著。
I. 網癮怎麼治療
網癮的治療主要包括心理治療、葯物治療、物理治療等,具體如下:
第一、心理治療:成癮性的行為和性格有一定關系,很多時候需要通過心理治療來改善。
第二、葯物治療:葯物並不是治療網癮這個行為本身,但是網癮的病人很多有焦慮、抑鬱情緒,葯物治療改善焦慮、抑鬱情緒之後,病人也可以有更多的興趣愛好,也更有能力來處理生活中的事情,從而改變網癮的狀況。
第三、物理治療:改善情緒方面有幫助的物理治療,也可以用來改善網癮病人的焦慮、抑鬱情緒,同時對於成癮性行為本身,病人自己的努力、意志力也非常重要。
J. 孩子沉迷於網路,網癮少年痴迷網路應該如何治療呢
網路成癮狀況的發生,通常隨著別的精神心理健康問題,如焦慮情緒、抑鬱症等。這種心理障礙獲得改進後,青少年兒童過多依靠網路問題也會獲得大大提高。在醫院的戒網癮病房,電視機、中央空調、健身器械、閱覽室等一應俱全,戒網癮病人不僅平常的心理輔導、矯正以外,還可開展打檯球、乒乓球賽,唱卡拉OK等一些有利心身的文娛活動。病房還常常機構一系列手機游戲、拓展培訓等新項目,讓病人精神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有益於病人相互配合權威專家醫治,重歸一切正常工作中日常生活。
音樂治療是現在諸多網癮治療方式中最安全性合理、最身心健康科學合理和最多方面的治療方法。它的實質功效取決於消除網路成癮青春期心理的焦慮不安緊促,痊癒被損害的心身,做到鎮定促進睡眠、撫慰心理狀態、克服緊張,清除抑鬱症、振作精神、調整情緒等功效。從源頭上改進網路成癮青少年兒童的情緒波動和社會發展認同度,協助她們擺脫網路成癮,恢復過來的學習生活,塑造身心健康優良的性情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