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影響互聯網界的重大安全事件
1、2007年1月的熊貓燒香網路安全事件,算是給所有人都敲響了警鍾。
互聯網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駭客李俊,發布熊貓燒香病毒,可感染系統的*.exe、*.com、*.pif、*.src、*.html、*.asp後綴的文件,導致出現藍屏、頻繁重啟和硬碟文件損壞等問題,一度讓人聞風喪膽,給很多門戶網站、數據系統帶來的損害是無法估算的。
時至今日,網路安全手段不斷升級,網路攻擊也比十幾年前更加防不勝防,但熊貓燒香是國民第一次大規模地對網路病毒的真切感受,其起到的網路安全發展的推動和對網路完全的警示作用是里程碑式的。
2、2014年出現的數十億賬號信息泄露網路安全事件。這算得上歷史上最讓人恐慌的安全事件了。
根據網路搜索顯示的結果,當年大品牌的泄露事件包含家得寶、摩根大通銀行、支付寶、蘋果、攜程、小米、索尼、微軟甚至韓國三大信用卡廠商以及12306都赫然在列。除了這些大型事件,很多小型的泄露事件都在不斷發生,有的甚至無從調查。賬號安全關繫到每個人的財產安全,絕對不容忽視。
3、2020年的富士康大型勒索病毒網路安全事件。
勒索病毒早在19年下半年就已經出現,主要以攻擊個人、企業、高校界的主機為主,通過對用戶的文件加密,勒索受害者支付一定的價值才能解密,甚至破壞文件數據,其惡劣程度也是導致一眾受攻擊的企業損失慘重。
可以看一組數據,20年11月墨西哥的富士康遭受「DoppelPaymer」勒索軟體的攻擊,導致1200台伺服器被加密, 被竊取100GB未加密文件,刪除了20-30TB的數據備份,並要求支付大額比特幣作為贖金。
面對網路安全攻擊並不是無從下手,雖然每次大型攻擊的出現都會造成嚴重的損失,但把問題想到前邊,做好安全部署,一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患於未然。進入2021年,更多企業應該圍繞等級保護的要求,從主機安全、DDos防護、Web應用防火牆、雲防火牆以及數據安全審計幾個層面去未雨綢繆。
對於大部分企業來說,不知道應該如何在網路安全上做到面面俱到,甚至於選品、采購各個環節都處於無從下手的階段,比較方便的一個方式就是通過代理采購網路安全。選擇代理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去考慮,價格折扣、售後服務、技術能力、專業程度、方案能力。
2. 聚焦2022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什麼
聚焦2022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
3. 有哪些影響互聯網界的重大安全事件
震驚網路的熊貓燒香病毒。
十四年前,中國駭客whboy(李俊)發布熊貓燒香病毒,因中毒電腦桌面上出現「熊貓燒香」圖案名噪一時,這也成為了當時一度讓人談網色變的病毒。
熊貓燒香病毒可通過感染系統的*.exe、*.com、*.pif、*.src、*.html、*.asp文件,導致打開網頁文件時IE自動跳轉到指定病毒網址中下載病毒,同時出現藍屏、頻繁重啟以及系統硬碟中數據文件被破壞等現象。
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熊貓燒香感染門戶網站、擊潰數據系統、導致網路癱瘓,在全國范圍內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損失,「熊貓燒香」已經永遠停留在十幾年前。
總結如下:
如今看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變革,熊貓燒香跟今天的勒索病毒、木馬、黑客攻擊等帶來的危害完全不能相比,但該病毒卻是國內民眾第一次對計算機病毒的危害有了真實的感受,因此成為病毒史上的經典案例,對國內未來的網路安全發展起到了推動和警示作用。
4. 新形勢下我國網路安全面臨的挑戰有哪些
一是個人數據及企業數據的泄露。
二是基礎設施面臨的安全挑戰。
三是信息服務部門可能會遭受網路攻擊。
四是網路話語權的博弈也是挑戰。
另外,人們意識的不足,核心技術的缺失等,也是很大的挑戰。
5. 2020年7種最大的網路安全威脅
在整個2019年,網路安全一直是一個主要問題,隨著組織開始越來越依賴IT,這仍然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盡管大多數公司現在已經意識到網路安全的重要性,但許多公司仍未採取必要的措施來充分保護它們。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2020年可能遇到的安全威脅。
1、缺乏網路安全教育
對任何企業而言,最大的網路威脅可能是公司內部對網路安全的知識和了解不足。如今,數字革命正在影響大小公司中員工的工作習慣。隨著越來越多的員工在日常工作中使用互聯技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的是確保所有員工都知道他們面臨的網路安全風險以及如何以增強安全性的方式開展工作。
2、數據泄露的威脅
個人數據是黑客的主要攻擊目標,數據泄露的威脅將繼續是企業在未來幾年中將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這意味著公司需要確保端到端的個人數據安全,從發送到個人數據到安全處理的整個過程。SSL證書,加密數據存儲,邏輯訪問,密碼管理以及Web應用程序的快速修補和更新在此領域至關重要。
3、技能短缺
網路安全的復雜性意味著越來越多的組織正在使用高技能的安全專家提供服務。不幸的是,由於這些專業人員短缺,許多公司在需求最大時就存在相當大的技能缺口。
作為響應,許多公司現在正在實現使用智能,自動化安全工具的使用,這些工具使用先進的技術來掃描和阻止企圖入侵,感染或其他形式的攻擊,例如DDoS。這些服務通常可以由您的服務商提供。
4、 雲的威脅
大多數企業至少將雲用於其IT解決方案的一部分,並且作為存儲數據和運行操作流程的場所,雲正變得越來越流行。但是,它的受歡迎程度並未被網路犯罪分子保密,並且基於雲的威脅的數量持續增加。
2020年,公司將需要維護關鍵數據的安全性,並確保已具備實時威脅情報,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數據泄露或關鍵操作下線的風險。
5、 移動設備風險
對於許多員工而言,智能手機現在已成為必不可少的工作工具,不僅用於訪問公司系統,還用於存儲重要數據。這使組織面臨安全保護連接不良,移動惡意軟體和設備盜竊的風險。因此,至關重要的是,必須確保所有可用於訪問組織系統的移動設備的安全。一種解決方案是確保通過安全的Web應用程序進行訪問。
6、 物聯網漏洞
移動設備並不是唯一容易受到攻擊的遠程設備。物聯網設備可能會面臨更大的風險,在過去幾年中,物聯網設備的使用激增,許多組織越來越依賴該設備。它們提供了組織需要保護的許多潛在漏洞,例如不安全的wi-fi連接,硬編碼的憑據,未驗證的固件和未加密的數據。此外,受到威脅的路由器或網路連接的存儲伺服器會向攻擊者提供對數據的訪問許可權,並可作為發起更多攻擊的平台。在2020年,使用IoT的組織將需要仔細研究如何確保防止這些漏洞。
7、智能惡意軟體
網路犯罪分子和網路安全團隊之間的戰爭不再僅僅由人工來進行。這兩個陣營現在都使用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作為工具。不幸的是,這意味著網路犯罪分子現在能夠創建極其復雜的惡意軟體和攻擊方法,並且其速度與網路安全公司所面臨的挑戰相當。這些隱秘攻擊之一具有破壞性作用只是時間問題。
結論
2020年,網路安全將繼續挑戰各種規模的組織。我們將看到諸如數據泄露之類的持續風險仍然是每個人的首要任務,而新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威脅,例如智能惡意軟體和IoT漏洞。隨著公司擴大對IT的使用,我們還需要保護雲和移動設備,同時確保有高技能的IT專家來制定安全策略並教育其他人如何保持安全。
6. 2019網路安全的十大趨勢
2018年,很多轟動的數據泄露和勒索軟體攻擊震驚了企業界。Juniper Research公司估計,在未來五年內,網路犯罪分子竊取的數據量會增加高達175%。再加上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2019年對於網路安全專業人士來說將是充滿挑戰的一年。
1.實施GDPR
歐盟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要求在歐盟運營的每一家企業都要保護歐盟公民的隱私和個人數據。如果不合規會受到很高的處罰,GDPR對個人數據的構成的規定非常寬泛,因此,這會是一項非常繁重的工作。Ovum在2018年7月一份有關數據隱私法的報告中指出,三分之二的企業認為他們將不得不調整自己的工作流程以實現合規,一半以上的企業擔心他們可能會因為不合規而被罰款。
2.管理託管和非託管設備
隨著用戶使用的移動設備(包括託管的和非託管的)的數量和范圍不斷增加,企業網路在降低相關風險方面面臨著艱巨的挑戰。物聯網已經把很多聯網的設備(其中很多設備幾乎沒有或者根本沒有內置安全性)連接到以前的安全網路中,導致易被攻擊的端點數量呈指數增長。企業應把握好這一趨勢,對非託管設備的使用進行一定程度的控制,並為託管設備建立明確的協議。
3.做一個完整的清單
Ponemon在2018年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盡管97%的安全專業人士認為由不安全設備引起的網路攻擊對他們的企業來說可能是災難性的,但只有15%的企業擁有與其系統相連的物聯網設備的清單,不到一半的企業擁有允許他們斷開與被視為高風險設備的連接的安全協議。企業必須對這些漏洞主動採取措施。今年,我們希望看到有更多的企業遵循NIST的最佳實踐建議,為所有連接設備建立實時清單。不僅是那些通過有線連接的設備,還有通過Wi-Fi和藍牙連接的設備。
4.有目標的網路釣魚攻擊
對於黑客來說,個人數據是越來越有利可圖的寶藏。可以從暗網上買到從Facebook等社交媒體網站的攻擊中挖掘出來的數據,然後利用這些數據為 社會 工程攻擊工程師提供成功瞄準個人所需的信息。這導致了APT(高級持續威脅)組織能夠發起越來越復雜的攻擊。現在很少有人會陷入「奈及利亞」騙局,但如果網路釣魚電子郵件來自可信來源或者引用了你認為垃圾郵件發送者不會擁有的個人數據,那這就很難被發現。卡巴斯基公司認為,魚叉式網路釣魚將是2019年對企業和個人最大的一種威脅。
5.勒索軟體和挖礦劫持
雖然勒索軟體攻擊在減少,但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被挖礦劫持(劫持計算機以挖掘加密貨幣)所取代。這些攻擊採用與勒索軟體類似的戰術,但需要較少的技術專業知識。惡意軟體是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在後台工作,因此很難估計這個問題的真實規模,但所有證據都表明這一問題越來越嚴重。
2018年(WannaCry、NotPetya)發生的轟動的攻擊也表明,盡管隨機的低級勒索軟體攻擊數量在減少,但復雜的有目標的攻擊在一段時間內仍是問題。我們預計,2019年挖礦劫持和有目標的勒索軟體攻擊仍然會持續增長。
6.用戶訪問許可權
有效的管理用戶許可權是強大的安全措施的基石之一。授予用戶不必要的數據訪問許可權或者系統許可權會導致意外和故意濫用數據,並給外部攻擊留下漏洞。識別和訪問管理(IAM)系統是應對這種風險的主要途徑,它為管理員提供了監視和評估訪問的工具,以確保符合政府法規和公司協議。在這一新興領域中的很多解決方案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它們已經證明了自己的業務價值。我們預計在未來一年會有越來越多的解決方案。
7.端點檢測與響應(EDR)
端點檢測和響應是一種新興的技術,它連續監視接入點,對高級威脅做出直接響應。EDR解決方案主要側重於檢測入口點的事件,包括防止網路感染的事件、調查任何可疑的活動,以及恢復系統完整性的補救措施等。傳統的端點保護平台(EPP)主要是預防性的。EDR增強威脅檢測遠遠超出了傳統EPP解決方案的能力,並使用行為監視和人工智慧工具去主動搜索異常情況。網路威脅的性質已經發生了變化,我們期望能夠有一波新的安全解決方案,能夠把傳統的EPP與新興的EDR技術結合起來。
8.深度虛假視頻
眼見不一定為實。自動化的人工智慧技術已經開發出來,能夠創建和檢測深度虛假視頻。這類視頻可能描述了一個從事非法或者色情活動的名人或者政治家,也可能是一個發表煽動性言論的國家元首。即使圖像被證明是假的,但也會造成持久的名譽損害,或者嚴重的不可挽回的後果。這不僅突出了事實檢驗的重要性,而且這項技術還令人感到隱隱的擔憂。深度虛假視頻經常會像病毒一樣傳播,這使其成為傳播惡意軟體和發起網路釣魚攻擊的絕佳工具。在接下來的一年裡,我們都應警惕這種惡劣的趨勢。
9.雲安全
把服務和計算解決方案遷移到雲端給企業帶來了很多好處。然而,這也打開了新的風險領域。令人擔憂的是,網路安全技能方面的差距仍然很大,新一代網路犯罪分子正在積極 探索 利用基於雲的服務,尋找漏洞。很多企業仍然不確定他們應在多大程度上負責保護數據,即使是最好的系統也可能因為違反協議而被攻破。我們需要重新定義雲的安全性並採取主動措施。
10.用戶認識
在上述幾乎所有的領域中,最終都取決於用戶認識。木桶的容量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如果我們想保護好我們的數據和網路,那麼我們都必須承擔風險。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所有用戶都能提高認識,並在限制威脅和補救方面開展更全面的教育。知識就是力量,它就在我們的掌握之中。
(原標題:這十個網路安全趨勢,誰都躲不掉!但結果取決於……)
7. 在近幾年裡有哪些網路安全問題比較令人深刻
近幾年發生的網路安全問題數量越來越多,主要方面有通過網路進行詐騙的,通過網路傳播一些不良信息或者謠言的,通過網路進行賭博的,通過網路竊取私人信息的。這幾大網路安全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變得越來越常見,特別是對於隱私問題,在互聯網里,很多非法人員,盜取別人的個人信息來獲利,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特別大的煩惱。因此,我們每個人必須提高認識,遵守上網的基本要求,一起來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網路環境,保護好我們的隱私,這樣才能夠推動網路安全的發展。
二、網路賭博
一些賭博人員為了擴大范圍,在網上開始賭博,很多人付出了特別大的代價。
8. 網路安全未來發展怎麼樣
在大數據的發展下,我國較為重視網路安全問題
實際上,我國政府較為重視網路安全問題的發展,僅在2020-2021年,我國就發布了多條政策規范網路安全的發展。但是在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滴滴依然選擇了收集個人信息的行為是對我國網路安全的極大挑戰。因此,我國應加快修訂《網路安全審查辦法》,加強數據安全建設,保護我國公民的數據隱私安全。
在我國政府的重視下,不斷推出政策促進網路安全市場的發展促使我國網路安全市場規模不斷提升。2020年,我國網路安全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513億元,較2019年同比提升16.06個百分點。滴滴事件後,我國或會更加重視網路安全的發展,未來我國網路安全的市場規模或將進一步提高。
9. 網路安全未來發展怎麼樣
趨勢1:等保和關保條例有望出台並進一步推動網路安全產業生態蓬勃向好。
《網路安全審查辦法》和《貫徹落實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制度的指導意見》明確了關鍵基礎設施的保護要求和工作要求。《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條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有望陸續出台,這意味著網路安全保護相關的一系列制度要素將進一步細化,促使各行業各領域網路安全投入持續加大。
趨勢2:網路攻防對抗朝人工智慧方向發展演化。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普及應用,攻擊方利用AI實現更快、更准地發現漏洞,從而產生更難以檢測識別的惡意代碼,而防守方需要利用AI提升網路安全檢測、防禦及自動化響應能力。網路安全將從現階段的人與人對抗、人機對抗逐漸向基於AI攻防對抗發展演化。
趨勢3:數據安全相關法律的出台加速完善數據與個人信息保護體系。
《民法典》明晰了個人信息處理的內涵、原則和條件,《數據安全法(草案)》《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立法進程加快,有望陸續出台,包括個人信息在內的數據收集、存儲、加工、使用、提供、交易、公開等環節的法律約束將更為規范,數據安全合規管理將成為各行業的必備能力,促進各行業多維度落實法律法規要求。
趨勢4:網路安全人才需求看漲。
網路安全人才需求單位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高,但網路安全人才隊伍培養沒有跟上網路安全人才需求,預計未來我國網路安全人才數量缺口將突破百萬,而實戰型實用型的網路安全人才也將在2021年面臨很大的缺口。
趨勢5:數據交換共享的安全需求越來越強烈。
數據蘊含著巨大的價值,已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和戰略資產,數據的共享是數據開發、利用和增值的重要一環,但數據安全一直是制約數據共享的瓶頸。平衡數據共享與數據安全,加速釋放數據要素市場紅利,促進數字經濟整體健康、持續發展的需求越來越強。
趨勢6:網路攻防演練推動網路安全保護常態化和實戰化。
最近幾年的實戰網路攻防演練取得實效,得到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普遍認可,有效地提升了我國網路安全的防護與應急響應能力,實戰化攻防演練將成為政企網路安全防禦新思路,成為網路安全保護的常態。
趨勢7:信創政策促進自主可控產業發展。
趨勢8:國家級網路攻擊愈演愈烈。
趨勢9:深化打擊整治網路犯罪背後的黑灰產業鏈。
趨勢10:工業數字化進程導致工控安全問題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