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網上消費被騙怎麼投訴平台
網上消費被騙可以通過起訴、協商、向有關部門反應投訴平台
【拓展資料】
先協商:如果發現商品不對,最先採取的是協商。協商不成就用其它手段處理。給差評:如果對方協商不給退貨,那就給差評,現在的電子商務平台都會有給信譽評分,這個評分對賣家很重要的。去舉報:電子商務交易平台目前也不是想開就開的,如果用戶開了,就一定會受到平台的約束,如果消費者被店家欺騙,可以向平台的舉報中心去投訴。(舉報時一定要附有證據,建議購買者最好有證據的前提再去舉報,否則可能舉報不成功哦,如果一但成功賣家將會被受平台處罰。
)法律依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1、跟經營者協商。2、向消費者協會或者相關部門反映:當協商不成功的時候,我們只能請求相關的部門來幫助自己維權了,面對消費者協會這些部門的處理,經營者一般都會屈服進行賠償;
3、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網購是一種利用網路方式進行線上交易的方式,這種方式的發展速度比較快,存在的問題也比較多,尤其是網路詐騙,這也讓不少犯罪分子有可利用之機。那麼購物者要是在網購的過程中被騙了,此時該怎麼辦呢? 馬上就來告訴你。1、跟經營者協商:協商是我們最優先選擇的維權方式,如果經營者是良心賣家的話,一般都會給消費者全部賠償,同時經營者的信譽度也不會受到影響;2、向消費者協會或者相關部門反映:
當協商不成功的時候,我們只能請求相關的部門來幫助自己維權了,面對消費者協會這些部門的處理,經營者一般都會屈服進行賠償;3、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這種維權方式一般是用於消費者的損失非常大的時候才會選擇的,因為損失越大,涉及的問題也會多一些,通過法院的處理,可以快速維護自己的權益,同時在法院的判決下,經營者也不敢不賠償。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4條規定,消費者通過網路交易平台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
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於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要是你在網購過程中被騙的話,建議你最好及時報警,追究對方和服務平台的法律責任。如果構成詐騙罪的話,那麼就會按照《刑法》中的規定進行量刑處罰。
『貳』 如何進行合理的網路消費維權
賣家平台有售後人員,只要合理的訴求直接聯系售後人員進行合理的消費維權。
『叄』 民法典網路強制消費怎麼處理
民法典網路強制消費,消費者可以拒絕。消費者與商家或是網路服務提供者之間是平等主體,依法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學校的強制交易行為。
【法律依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條
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肆』 網購欺詐消費者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在網購平台購物時,遭受賣家欺騙的,可以通過以下途徑處理:通過與商家協商退換貨來解決;通過向網購平台管理方申訴或者投訴來解決,可直接在訂單頁面發起投訴或者退款;通過撥打商家所在地12315;消費者投訴電話來處理;通過向商家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訴來處理;通過到法院起訴來處理(可以向收貨地法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四條 消費者通過網路交易平台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於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
『伍』 網路強制消費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網路強制消費如果只違反了民法的,受害人可以到法院提民事訴訟,強制消費的行為如果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的,可以給予治安拘留或罰款。即強買強賣商品,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強迫他人接受服務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六條 強買強賣商品,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強迫他人接受服務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陸』 購物遇到矛盾和問題該怎麼辦
一、網購發生糾紛應該怎麼辦
1、網購發生糾紛應該如下:
(1)網站投訴。各個大型購物網站有自己的客戶服務部門,處理各種交易糾紛。消費者可向網站提供假冒偽劣產品照片、聊天記錄、交易記錄等相關記錄,進行投訴或舉報。有刑事犯罪嫌疑的,各個大型購物網站還將向公安機關及時反映情況;
(2)網上報案。一旦遇到網購詐騙,應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為避免更多消費者上當受騙,已受騙的消費者要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請求公安部門去查封網站和騙子的手機電話及銀行賬號。消費者可向各地公安局網監處報案,也可電話報警;
(3)消協投訴。與普通商品一樣,網上購物的商品發生消費糾紛,也可向省、市消協投訴。維權熱線12315。對於網上購物存在的風險,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要盡量索取購物憑證或保存交易協議子版等相關證據,網上購物的實際經銷商大多數是外地公司,收貨時要留意查看票據的公章。如果已購商品發生糾紛,應按屬地管轄原則,向票據蓋章單位所在地的有關部門投訴。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二、選擇網購時要注意什麼
選擇網購時要注意的如下:
1、慎重選擇。消費者需從自己的實際需要出發,如確需通過網路、電視購物方式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就要先了解欲購商品的品牌、產地、價格及性能等,若價格和商場的同類商品相差太懸殊,就要提高警惕,不要貪圖便宜而忽略了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
2、謹慎網購。網路消費、電視購物要理性,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盡量選擇正規網站和專業性強、信譽度高的網站和銷售商,看清相關網站是否有聯系方式,是否在網站主頁面醒目位置公示等信息;
3、付款方式。盡量選擇第三方支付平台中介付款或貨到驗貨後付款,切忌不要向網站提供的個人賬戶直接付款。收貨時應及時驗貨,如果遇到快遞人員要求不交貨款不能驗貨,可採取拒收或驗貨後才付款的方式;
4、事後維權。在購買商品後,發現所買商品為假冒偽劣時,應及時向網站經營者住所所在地工商部門舉報,並注意保留網路購物證據可以對購買商品或服務可能出現的問題通過網路聊天或電話的方式予以確認,然後保留聊天記錄和電話錄音、簡訊留言等訂貨單據,還要注意查清購物網站的詳細聯系方式,包括可查證的實際聯系地址及聯系電話等,以備維權時使用;
5、特別提醒,不要簡單隨意地通過搜索引擎或其他不明網站的鏈接進入各類非規范的購物網站。
『柒』 網上買東西被騙怎麼解決
如今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大家都喜歡利用網路進行購物,網路購物對人們來說方便快捷,可選擇又多,因此深受現代人的喜愛。然而,由於網路購物存在著許多未知性,讓不法份子有機可乘,網路詐騙也變得越來越多。那麼,網上購物被騙如何處理?網購時要注意什麼?我國對於網路詐騙如何處罰?下面,由法律智囊團為你講解有關內容,歡迎閱讀。
網上購物被騙如何處理?
1、向網站投訴。
各個大型購物網站有自己的客戶服務部門,處理各種交易糾紛。消費者可向網站提供假冒偽劣產品照片、聊天記錄、交易記錄等相關記錄,進行投訴或舉報。有刑事犯罪嫌疑的,各個大型購物網站還將向公安機關及時反映情況。
2、在網上報案。
一旦遇到網購詐騙,應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為避免更多消費者上當受騙,已受騙的消費者要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請求公安部門去查封網站和騙子的手機電話及銀行賬號。消費者可向各地公安局網監處報案,也可電話報警。
3、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與普通商品一樣,網上購物的商品發生消費糾紛,也可向省、市消協投訴。維權熱線12315.對於網上購物存在的風險,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要盡量索取購物 憑證或保存交易協議(包括電子版)等相關證據,網上購物的實際經銷商大多數是外地公司,收貨時要留意查看票據的公章。如果已購商品發生糾紛,應按屬地管轄 原則,向票據蓋章單位所在地的有關部門投訴。
網購時要注意什麼?
1、警惕網上的違法交易行為。
在當前的網上交易中,不乏違反國家相關法律規定的行為,其中主要是需要國家特殊許可方可從事的經營行為,如網上醫療信息、醫療器械、網上銷售彩票、網上證券交易等。消費者因從事這類交易而遭受損失的很難得到有效救濟,因而消費者網購時應有所識別,網購時首先應注重交易行為本身的合法性。
2、網購前多關注「黑名單」。
網上交易有著天然的虛擬性和不確定性,但消費者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獲取信息的快捷性,了解賣家的基本情況,其中關注當前網上已公布的「黑名單」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已有淘寶等第三方交易平台、網上交易保障中心等第三方保障平台根據消費者的投訴舉報形成了侵犯消費者權益的網站不良信用記錄或「黑名單」,並及時更新。消費者通過關注「黑名單」信息既可以避免網購上當受騙,又可以及時了解當前已出現的侵犯消費者權益的典型欺詐行為。
3、謹防低價陷阱。
網路購物較傳統現實購物有先天的低價優勢,但低價是有限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