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網路安全技術分析

網路安全技術分析

發布時間:2022-11-07 01:09:55

『壹』 常用網路安全技術有哪些

為了保護網路安全,除了必要制度外,常用的技術手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用備份技術來提高數據恢復時的完整性。備份工作可以手工完成,也可以自動完成。現有的操作系統一般都帶有比較初級的備份系統,如果對備份要求高,應購買專用的系統備份產品。由於備份本身含有不宜公開的信息,備份介質也是偷竊者的目標,因此,計算機系統允許用戶的某些特別文件不進行系統備份,而做涉密介質備份。(2)防病毒。定期檢查網路系統是否被感染了計算機病毒,對引導軟盤或下載軟體和文檔應加以安全控制,對外來軟盤在使用前應進行病毒診斷。同時要注意不斷更新病毒診斷軟體版本,及時掌握、發現正在流行的計算機病毒動向,並採取相應的有效措施。(3)補丁程序。及時安裝各種安全補丁程序,不要給入侵者以可乘之機。(4)提高物理環境安全。保證計算機機房內計算機設備不被盜、不被破壞,如採用高強度電纜在計算機機箱穿過等技術措施。(5)在區域網中安裝防火牆系統。防火牆系統包括軟體和硬體設施,平時需要加以監察和維護。(6)在區域網中安裝網路安全審計系統。在要求較高的網路系統中,網路安全審計系統是與防火牆系統結合在一起作為對系統安全設置的防範措施。(7)仔細閱讀"系統日誌"。對可疑活動一定要仔細分析,如有人在試圖訪問一些不安全的服務埠,利用Finger、Tftp或用Debug手段訪問用戶郵件伺服器等。對此系統管理員應加以關注和分析。(8)加密。加密的方法很多可視要求而定,如:通訊兩端設置硬體加密機、對數據進行加密預處理等。

『貳』 網路安全的關鍵技術有哪些

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簡稱網路安全技術,指致力於解決諸如如何有效進行介入控制,以及如何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性的技術手段,主要包括物理安全分析技術,網路結構安全分析技術,系統安全分析技術,管理安全分析技術,及其它的安全服務和安全機制策略。

技術分類虛擬網技術

虛擬網技術主要基於近年發展的區域網交換技術(ATM和乙太網交換)。交換技術將傳統的基於廣播的區域網技術發展為面向連接的技術。因此,網管系統有能力限制區域網通訊的范圍而無需通過開銷很大的路由器。防火牆技術網路防火牆技術是一種用來加強網路之間訪問控制,防止外部網路用戶以非法手段通過外部網路進入內部網路,訪問內部網路資源,保護內部網路操作環境的特殊網路互聯設備.它對兩個或多個網路之間傳輸的數據包如鏈接方式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來實施檢查,以決定網路之間的通信是否被允許,並監視網路運行狀態.

防火牆產品主要有堡壘主機,包過濾路由器,應用層網關(代理伺服器)以及電路層網關,屏蔽主機防火牆,雙宿主機等類型.

病毒防護技術

病毒歷來是信息系統安全的主要問題之一。由於網路的廣泛互聯,病毒的傳播途徑和速度大大加快。

將病毒的途徑分為:

(1 ) 通過FTP,電子郵件傳播。

(2) 通過軟盤、光碟、磁帶傳播。

(3) 通過Web游覽傳播,主要是惡意的Java控制項網站。

(4) 通過群件系統傳播。

病毒防護的主要技術如下:

(1) 阻止病毒的傳播。

在防火牆、代理伺服器、SMTP伺服器、網路伺服器、群件伺服器上安裝病毒過濾軟體。在桌面PC安裝病毒監控軟體。

(2) 檢查和清除病毒。

使用防病毒軟體檢查和清除病毒。

(3) 病毒資料庫的升級。

病毒資料庫應不斷更新,並下發到桌面系統。

(4) 在防火牆、代理伺服器及PC上安裝Java及ActiveX控制掃描軟體,禁止未經許可的控制項下載和安裝。入侵檢測技術利用防火牆技術,經過仔細的配置,通常能夠在內外網之間提供安全的網路保護,降低了網路安全風險。但是,僅僅使用防火牆、網路安全還遠遠不夠:

(1) 入侵者可尋找防火牆背後可能敞開的後門。

(2) 入侵者可能就在防火牆內。

(3) 由於性能的限制,防火牆通常不能提供實時的入侵檢測能力。入侵檢測系統是近年出現的新型網路安全技術,目的是提供實時的入侵檢測及採取相應的防護手段,如記錄證據用於跟蹤和恢復、斷開網路連接等。

實時入侵檢測能力之所以重要首先它能夠對付來自內部網路的攻擊,其次它能夠縮短hacker入侵的時間。

入侵檢測系統可分為兩類:基於主機和基於網路的入侵檢測系統。安全掃描技術

網路安全技術中,另一類重要技術為安全掃描技術。安全掃描技術與防火牆、安全監控系統互相配合能夠提供很高安全性的網路。

安全掃描工具通常也分為基於伺服器和基於網路的掃描器。

認證和數字簽名技術

認證技術主要解決網路通訊過程中通訊雙方的身份認可,數字簽名作為身份認證技術中的一種具體技術,同時數字簽名還可用於通信過程中的不可抵賴要求的實現。VPN技術1、企業對VPN 技術的需求

企業總部和各分支機構之間採用internet網路進行連接,由於internet是公用網路,因此,必須保證其安全性。我們將利用公共網路實現的私用網路稱為虛擬私用網(VPN)。

2、數字簽名

數字簽名作為驗證發送者身份和消息完整性的根據。公共密鑰系統(如RSA)基於私有/公共密鑰對,作為驗證發送者身份和消息完整性的根據。CA使用私有密鑰計算其數字簽名,利用CA提供的公共密鑰,任何人均可驗證簽名的真實性。偽造數字簽名從計算能力上是不可行的。

3、IPSEC

IPSec作為在IP v4及IP v6上的加密通訊框架,已為大多數廠商所支持,預計在1998年將確定為IETF標准,是VPN實現的Internet標准。

IPSec主要提供IP網路層上的加密通訊能力。該標准為每個IP包增加了新的包頭格式,Authentication
Header(AH)及encapsualting security
payload(ESP)。IPsec使用ISAKMP/Oakley及SKIP進行密鑰交換、管理及加密通訊協商(Security
Association)。

『叄』 網路安全技術主要有哪些

1、防火牆

網路防火牆技術是一種特殊的網路互聯設備,用於加強網路間的訪問控制,防止外網用戶通過外網非法進入內網,訪問內網資源,保護內網運行環境。它根據一定的安全策略,檢查兩個或多個網路之間傳輸的數據包,如鏈路模式,以決定網路之間的通信是否允許,並監控網路運行狀態。

目前防火牆產品主要有堡壘主機、包過濾路由器、應用層網關(代理伺服器)、電路層網關、屏蔽主機防火牆、雙宿主機等。

2、殺毒軟體技術

殺毒軟體絕對是使用最廣泛的安全技術解決方案,因為這種技術最容易實現,但是我們都知道殺毒軟體的主要功能是殺毒,功能非常有限,不能完全滿足網路安全的需求,這種方式可能還是能滿足個人用戶或者小企業的需求,但是如果個人或者企業有電子商務的需求,就不能完全滿足。

幸運的是,隨著反病毒軟體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主流的反病毒軟體可以防止木馬等黑客程序的入侵。其他殺毒軟體開發商也提供軟體防火牆,具有一定的防火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硬體防火牆的作用,比如KV300、金山防火牆、諾頓防火牆等等。

3、文件加密和數字簽名技術

與防火牆結合使用的安全技術包括文件加密和數字簽名技術,其目的是提高信息系統和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數據被外界竊取、截獲或破壞的主要技術手段之一。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網路安全和信息保密。

目前,各國除了在法律和管理上加強數據安全保護外,還分別在軟體和硬體技術上採取了措施。它促進了數據加密技術和物理防範技術的不斷發展。根據功能的不同,文件加密和數字簽名技術主要分為數據傳輸、數據存儲、數據完整性判別等。

(3)網路安全技術分析擴展閱讀:

首屆全VR線上網路安全大會舉辦

日前,DEF CON CHINA組委會正式官宣,歷經20餘月的漫長等待,DEF CON CHINA Party將於3月20日在線上舉辦。

根據DEF CON CHINA官方提供的信息,本次DEF CON CHINA Party將全程使用VR的方式在線上進行,這也是DEF CON歷史上的首次「全VR」大會。為此,主辦方構建了名為The DEF CONstruct的虛擬空間和賽博世界。在計算機語言中,Construct通常被譯為結構體。

『肆』 網路安全技術主要有哪些

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簡稱網路安全技術,指致力於解決諸如如何有效進行介入控制,以及如何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性的技術手段,主要包括物理安全分析技術,網路結構安全分析技術,系統安全分析技術,管理安全分析技術,及其它的安全服務和安全機制策略。
技術分類
虛擬網技術
虛擬網技術主要基於近年發展的區域網交換技術(ATM和乙太網交換)。交換技術將傳統的基於廣播的區域網技術發展為面向連接的技術。因此,網管系統有能力限制區域網通訊的范圍而無需通過開銷很大的路由器。
防火牆技術
網路防火牆技術是一種用來加強網路之間訪問控制,防止外部網路用戶以非法手段通過外部網路進入內部網路,訪問內部網路資源,保護內部網路操作環境的特殊網路互聯設備.它對兩個或多個網路之間傳輸的數據包如鏈接方式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來實施檢查,以決定網路之間的通信是否被允許,並監視網路運行狀態.
防火牆產品主要有堡壘主機,包過濾路由器,應用層網關(代理伺服器)以及電路層網關,屏蔽主機防火牆,雙宿主機等類型.
病毒防護技術
病毒歷來是信息系統安全的主要問題之一。由於網路的廣泛互聯,病毒的傳播途徑和速度大大加快。
將病毒的途徑分為:
(1 ) 通過FTP,電子郵件傳播。
(2) 通過軟盤、光碟、磁帶傳播。
(3) 通過Web游覽傳播,主要是惡意的Java控制項網站。
(4) 通過群件系統傳播。
病毒防護的主要技術如下:
(1) 阻止病毒的傳播。
在防火牆、代理伺服器、SMTP伺服器、網路伺服器、群件伺服器上安裝病毒過濾軟體。在桌面PC安裝病毒監控軟體。
(2) 檢查和清除病毒。
使用防病毒軟體檢查和清除病毒。
(3) 病毒資料庫的升級。
病毒資料庫應不斷更新,並下發到桌面系統。
(4) 在防火牆、代理伺服器及PC上安裝Java及ActiveX控制掃描軟體,禁止未經許可的控制項下載和安裝。
入侵檢測技術
利用防火牆技術,經過仔細的配置,通常能夠在內外網之間提供安全的網路保護,降低了網路安全風險。但是,僅僅使用防火牆、網路安全還遠遠不夠:
(1) 入侵者可尋找防火牆背後可能敞開的後門。
(2) 入侵者可能就在防火牆內。
(3) 由於性能的限制,防火牆通常不能提供實時的入侵檢測能力。
入侵檢測系統是近年出現的新型網路安全技術,目的是提供實時的入侵檢測及採取相應的防護手段,如記錄證據用於跟蹤和恢復、斷開網路連接等。
實時入侵檢測能力之所以重要首先它能夠對付來自內部網路的攻擊,其次它能夠縮短hacker入侵的時間。
入侵檢測系統可分為兩類:基於主機和基於網路的入侵檢測系統。
安全掃描技術
網路安全技術中,另一類重要技術為安全掃描技術。安全掃描技術與防火牆、安全監控系統互相配合能夠提供很高安全性的網路。
安全掃描工具通常也分為基於伺服器和基於網路的掃描器。
認證和數字簽名技術
認證技術主要解決網路通訊過程中通訊雙方的身份認可,數字簽名作為身份認證技術中的一種具體技術,同時數字簽名還可用於通信過程中的不可抵賴要求的實現。
VPN技術
1、企業對VPN 技術的需求
企業總部和各分支機構之間採用internet網路進行連接,由於internet是公用網路,因此,必須保證其安全性。我們將利用公共網路實現的私用網路稱為虛擬私用網(VPN)。
2、數字簽名
數字簽名作為驗證發送者身份和消息完整性的根據。公共密鑰系統(如RSA)基於私有/公共密鑰對,作為驗證發送者身份和消息完整性的根據。CA使用私有密鑰計算其數字簽名,利用CA提供的公共密鑰,任何人均可驗證簽名的真實性。偽造數字簽名從計算能力上是不可行的。
3、IPSEC
IPSec作為在IP v4及IP v6上的加密通訊框架,已為大多數廠商所支持,預計在1998年將確定為IETF標准,是VPN實現的Internet標准。
IPSec主要提供IP網路層上的加密通訊能力。該標准為每個IP包增加了新的包頭格式,Authentication Header(AH)及encapsualting security payload(ESP)。IPsec使用ISAKMP/Oakley及SKIP進行密鑰交換、管理及加密通訊協商(Security Association)。

『伍』 網路安全技術

計算機網路攻擊的常見手法

互聯網發展至今,除了它表面的繁榮外,也出現了一些
不良現象,其中黑客攻擊是最令廣大網民頭痛的事情,它是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主要威脅。只有了解這些攻擊方式,才能
大大降低受到攻擊的可能性,下面著重分析行網路攻擊的幾
種常見手法,

(一)利用網路系統漏洞進行攻擊

許多網路系統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漏洞,這些漏洞有可
能是系統本身所有的,如
WindowsNT

UNIX
等都有數量不等
的漏洞,也有可能是由於網管的疏忽而造成的。黑客利用這
些漏洞就能完成密碼探測、系統入侵等攻擊。

對於系統本身的漏洞,可以安裝軟體補丁;另外網管也
需要仔細工作,盡量避免因疏忽而使他人有機可乘。

(二)通過電子郵件進行攻擊

電子郵件是互聯網上運用得十分廣泛的一種通訊方式。
黑客可以使用一些郵件炸彈軟體或
CGI
程序向目的郵箱發送
大量內容重復、無用的垃圾郵件,從而使目的郵箱被撐爆而
無法使用。當垃圾郵件的發送流量特別大時,還有可能造成
郵件系統對於正常的工作反映緩慢,甚至癱瘓,這一點和後
面要講到的「拒絕服務攻擊(
DDoS
)比較相似。

對於遭受此類攻擊的郵箱,可以使用一些垃圾郵件清除
軟體來解決,其中常見的有
SpamEater

Spamkiller
等,

Outlook
等收信軟體同樣也能達到此目的。

(三)解密攻擊

在互聯網上,使用密碼是最常見並且最重要的安全保護
方法,用戶時時刻刻都需要輸入密碼進行身份校驗。而現在
的密碼保護手段大都認密碼不認人,只要有密碼,系統就會
認為你是經過授權的正常用戶,因此,取得密碼也是黑客進
行攻擊的一重要手法。

取得密碼也還有好幾種方法,一種是對網路上的數據進
行監聽。因為系統在進行密碼校驗時,用戶輸入的密碼需要
從用戶端傳送到伺服器端,而黑客就能在兩端之間進行數據
監聽。

但一般系統在傳送密碼時都進行了加密處理,即黑客所
得到的數據中不會存在明文的密碼,這給黑客進行破解又提
了一道難題。這種手法一般運用於區域網,一旦成功攻擊者
將會得到很大的操作權益。

另一種解密方法就是使用窮舉法對已知用戶名的密碼
進行暴力解密。這種解密軟體對嘗試所有可能字元所組成的
密碼,但這項工作十分地費時,不過如果用戶的密碼設臵得
比較簡單,如「
12345
」、「
ABC
」等那有可能只需一眨眼的
功夫就可搞定。

為了防止受到這種攻擊的危害,用戶在進行密碼設臵時
一定要將其設臵得復雜,也可使用多層密碼,或者變換思路

使用中文密碼,並且不要以自己的生日和電話甚至用戶名作
為密碼,因為一些密碼破解軟體可以讓破解者輸入與被破解
用戶相關的信息,如生日等,然後對這些數據構成的密碼進
行優先嘗試。另外應該經常更換密碼,這樣使其被破解的可
能性又下降了不少。

(四)後門軟體攻擊

後門軟體攻擊是互聯網上比較多的一種攻擊手法。
Back
Orifice2000
、冰河等都是比較著名的特洛伊木馬,它們可
以非法地取得用戶電腦的超級用戶級權利,可以對其進行完
全的控制,除了可以進行文件操作外,同時也可以進行對方
桌面抓圖、取得密碼等操作。

這些後門軟體分為伺服器端和用戶端,當黑客進行攻擊
時,會使用用戶端程序登陸上已安裝好伺服器端程序的電
腦,這些伺服器端程序都比較小,一般會隨附帶於某些軟體
上。有可能當用戶下載了一個小游戲並運行時,後門軟體的
伺服器端就安裝完成了,而且大部分後門軟體的重生能力比
較強,給用戶進行清除造成一定的麻煩。

當在網上下載數據時,一定要在其運行之前進行病毒掃
描,並使用一定的反編譯軟體,查看來源數據是否有其他可
疑的應用程序,從而杜絕這些後門軟體。

(五)拒絕服務攻擊

互聯網上許多大網站都遭受過此類攻擊。實施拒絕服務

攻擊(
DDoS
)的難度比較小,但它的破壞性卻很大。它的具
體手法就是向目的伺服器發送大量的數據包,幾乎佔取該服
務器所有的網路寬頻,從而使其無法對正常的服務請求進行
處理,而導致網站無法進入、網站響應速度大大降低或服務
器癱瘓。

現在常見的蠕蟲病毒或與其同類的病毒都可以對服務
器進行拒絕服務攻擊的進攻。它們的繁殖能力極強,一般通

Microsoft

Outlook
軟體向眾多郵箱發出帶有病毒的郵
件,而使郵件伺服器無法承擔如此龐大的數據處理量而癱
瘓。

對於個人上網用戶而言,也有可能遭到大量數據包的攻
擊使其無法進行正常的網路操作,所以大家在上網時一定要
安裝好防火牆軟體,同時也可以安裝一些可以隱藏
IP
地址
的程序,這樣才能大大降低受到攻擊的可能性。
攻擊步驟
第一步:隱藏己方位置
普通攻擊者都會利用別人的計算機隱藏他們真實的IP地址。老練的攻擊者還會利用800電話的無人轉接服務聯接ISP,然後再盜用他人的帳號上網。
第二步:尋找並分析
攻擊者首先要尋找目標主機並分析目標主機。在Internet上能真正標識主機的是IP地址,域名是為了便於記憶主機的IP地址而另起的名字,只要利用域名和 IP地址就能順利地找到目標主機。當然,知道了要攻擊目標的位置還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將主機的操作系統類型及其所提供服務等資料作個全方面的了解。此時,攻擊者們會使用一些掃描器工具,輕松獲取目標主機運行的是哪種操作系統的哪個版本,系統有哪些帳戶,WWW、FTP、Telnet 、SMTP等伺服器程式是何種版本等資料,為入侵作好充分的准備。
第三步:帳號和密碼
攻擊者要想入侵一台主機,首先要該獲取主機的一個帳號和密碼,否則連登錄都無法進行。這樣常迫使他們先設法盜竊帳戶文件,進行破解,從中獲取某用戶的帳戶和口令,再尋覓合適時機以此身份進入主機。當然,利用某些工具或系統漏洞登錄主機也是攻擊者常用的一種技法。
第四步:獲得控制權
攻擊者們用FTP、Telnet等工具利用系統漏洞進入進入目標主機系統獲得控制權之後,就會做兩件事:清除記錄和留下後門。他會更改某些系統設置、在系統中置入特洛伊木馬或其他一些遠程操縱程式,以便日後能不被覺察地再次進入系統。大多數後門程式是預先編譯好的,只需要想辦法修改時間和許可權就能使用了,甚至新文件的大小都和原文件一模相同。攻擊者一般會使用rep傳遞這些文件,以便不留下FTB記錄。清除日誌、刪除拷貝的文件等手段來隱藏自己的蹤跡之後,攻擊者就開始下一步的行動。
第五步:資源和特權
攻擊者找到攻擊目標後,會繼續下一步的攻擊,竊取網路資源和特權。如:下載敏感信息;實施竊取帳號密碼、信用卡號等經濟偷竊;使網路癱瘓。

8應對策略
在對網路攻擊進行上述分析和識別的基礎上,我們應當認真制定有針對性的策略。明確安全對象,設置強有力的安全保障體系。有的放矢,在網路中層層設防,發揮網路的每層作用,使每一層都成為一道關卡,從而讓攻擊者無隙可鑽、無計可使。還必須做到未雨稠繆,預防為主 ,將重要的數據備份並時刻注意系統運行狀況。以下是針對眾多令人擔心的網路安全問題,提出的幾點建議
提高安全意識
(1)不要隨意打開來歷不明的電子郵件及文件,不要隨便運行不太了解的人給你的程式,比如「特洛伊」類黑客程式就需要騙你運行。 中國.網管聯盟
(2)盡量避免從Internet下載不知名的軟體、游戲程式。即使從知名的網站下載的軟體也要及時用最新的病毒和木馬查殺軟體對軟體和系統進行掃描。
(3)密碼設置盡可能使用字母數字混排,單純的英文或數字非常容易窮舉。將常用的密碼設置不同,防止被人查出一個,連帶到重要密碼。重要密碼最佳經常更換。
(4)及時下載安裝系統補丁程式。
(5)不隨便運行黑客程式,不少這類程式運行時會發出你的個人信息。
(6)在支持HTML的BBS上,如發現提交警告,先看原始碼,非常可能是騙取密碼的陷阱。
防火牆軟體
使用防毒、防黑等防火牆軟體。防火牆是個用以阻止網路中的黑客訪問某個機構網路的屏障,也可稱之為控制進/出兩個方向通信的門檻。在網路邊界上通過建立起來的相應網路通信監視系統來隔離內部和外部網路,以阻檔外部網路的侵入。
代理伺服器
設置代理伺服器,隱藏自已IP地址。保護自己的IP地址是非常重要的。事實上,即便你的機器上被安裝了木馬程式,若沒有你的IP地址,攻擊者也是沒有辦法的,而保護IP地址的最佳方法就是設置代理伺服器。代理伺服器能起到外部網路申請訪問內部網路的中間轉接作用,其功能類似於一個數據轉發器,他主要控制哪些用戶能訪問哪些服務類型。當外部網路向內部網路申請某種網路服務時,代理伺服器接受申請,然後他根據其服務類型、服務內容、被服務的對象、服務者申請的時間、申請者的域名范圍等來決定是否接受此項服務,如果接受,他就向內部網路轉發這項請求。
其他策略
將防毒、防黑當成日常例性工作,定時更新防毒組件,將防毒軟體保持在常駐狀態,以完全防毒;
由於黑客經常會針對特定的日期發動攻擊,計算機用戶在此期間應特別提高警戒;
對於重要的個人資料做好嚴密的保護,並養成資料備份的習慣。

『陸』 分析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的主要應用和發展趨勢

【問題解答】
1.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的主要應用(參見:清華大學出版社《網路安全實用技術》)
計算機網路安全(簡稱網路安全)是指通過採用各種技術和管理措施,使網路系統正常運行,從而確保網路數據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網路安全的具體含義會隨著「角度」的變化而變化。比如:從用戶(個人、企業等)的角度來說,他們希望涉及個人隱私或商業利益的信息在網路上傳輸時受到機密性、完整性和真實性的保護。
網路啊安全技術的主要應用,包括:
物理措施:例如,保護網路關鍵設備(如交換機、大型計算機等),制定嚴格的網路安全規章制度,採取防輻射、防火以及安裝不間斷電源(UPS)等措施。
訪問控制:對用戶訪問網路資源的許可權進行嚴格的認證和控制。例如,進行用戶身份認證,對口令加密、更新和鑒別,設置用戶訪問目錄和文件的許可權,控制網路設備配置的許可權,等等。
數據加密:加密是保護數據安全的重要手段。加密的作用是保障信息被人截獲後不能讀懂其含義。防止計算機網路病毒,安裝網路防病毒系統。
網路隔離:網路隔離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採用隔離卡來實現的,一種是採用網路安全隔離網閘實現的。
隔離卡主要用於對單台機器的隔離,網閘主要用於對於整個網路的隔離。這兩者的區別可參見參考資料[1]。
其他技術及措施:其他措施包括信息過濾、容錯、數據鏡像、數據備份和審計等。近年來,圍繞網路安全問題提出了許多解決辦法,例如數據加密技術和防火牆技術等。數據加密是對網路中傳輸的數據進行加密,到達目的地後再解密還原為原始數據,目的是防止非法用戶截獲後盜用信息。防火牆技術是通過對網路的隔離和限制訪問等方法來控制網路的訪問許可權。
2.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及其發展趨勢
http://wenku..com/view/6bee3f55f01dc281e53af039.html
http://www.qikan.com.cn/Article/jsjg/jsjg201120/jsjg201120111.html

『柒』 網路安全的關鍵技術有哪些

一.虛擬網技術

虛擬網技術主要基於近年發展的區域網交換技術(ATM和乙太網交換)。交換技術將傳統的基於廣播的區域網技術發展為面向連接的技術。因此,網管系統有能力限制區域網通訊的范圍而無需通過開銷很大的路由器。
由以上運行機制帶來的網路安全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信息只到達應該到達的地點。因此、防止了大部分基於網路監聽的入侵手段。通過虛擬網設置的訪問控制,使在虛擬網外的網路節點不能直接訪問虛擬網內節點。但是,虛擬網技術也帶來了新的安全問題:
執行虛擬網交換的設備越來越復雜,從而成為被攻擊的對象。
基於網路廣播原理的入侵監控技術在高速交換網路內需要特殊的設置。
基於MAC的VLAN不能防止MAC欺騙攻擊。
乙太網從本質上基於廣播機制,但應用了交換器和VLAN技術後,實際上轉變為點到點通訊,除非設置了監聽口,信息交換也不會存在監聽和插入(改變)問題。
但是,採用基於MAC的VLAN劃分將面臨假冒MAC地址的攻擊。因此,VLAN的劃分最好基於交換機埠。但這要求整個網路桌面使用交換埠或每個交換埠所在的網段機器均屬於相同的VLAN。
網路層通訊可以跨越路由器,因此攻擊可以從遠方發起。IP協議族各廠家實現的不完善,因此,在網路層發現的安全漏洞相對更多,如IP sweep, teardrop, sync-flood, IP spoofing攻擊等。

二.防火牆枝術

網路防火牆技術是一種用來加強網路之間訪問控制,防止外部網路用戶以非法手段通過外部網路進入內部網路,訪問內部網路資源,保護內部網路操作環境的特殊網路互聯設備.它對兩個或多個網路之間傳輸的數據包如鏈接方式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來實施檢查,以決定網路之間的通信是否被允許,並監視網路運行狀態.
防火牆產品主要有堡壘主機,包過濾路由器,應用層網關(代理伺服器)以及電路層網關,屏蔽主機防火牆,雙宿主機等類型.
雖然防火牆是保護網路免遭黑客襲擊的有效手段,但也有明顯不足:無法防範通過防火牆以外的其它途徑的攻擊,不能防止來自內部變節者和不經心的用戶們帶來的威脅,也不能完全防止傳送已感染病毒的軟體或文件,以及無法防範數據驅動型的攻擊.
自從1986年美國Digital公司在Internet上安裝了全球第一個商用防火牆系統,提出了防火牆概念後,防火牆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國內外已有數十家公司推出了功能各不相同的防火牆產品系列.
防火牆處於5層網路安全體系中的最底層,屬於網路層安全技術范疇.在這一層上,企業對安全系統提出的問題是:所有的IP是否都能訪問到企業的內部網路系統如果答案是"是",則說明企業內部網還沒有在網路層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
作為內部網路與外部公共網路之間的第一道屏障,防火牆是最先受到人們重視的網路安全產品之一.雖然從理論上看,防火牆處於網路安全的最底層,負責網路間的安全認證與傳輸,但隨著網路安全技術的整體發展和網路應用的不斷變化,現代防火牆技術已經逐步走向網路層之外的其他安全層次,不僅要完成傳統防火牆的過濾任務,同時還能為各種網路應用提供相應的安全服務.另外還有多種防火牆產品正朝著數據安全與用戶認證,防止病毒與黑客侵入等方向發展.
1、使用Firewall的益處
保護脆弱的服務
通過過濾不安全的服務,Firewall可以極大地提高網路安全和減少子網中主機的風險。
例如,Firewall可以禁止NIS、NFS服務通過,Firewall同時可以拒絕源路由和ICMP重定向封包。
控制對系統的訪問
Firewall可以提供對系統的訪問控制。如允許從外部訪問某些主機,同時禁止訪問另外的主機。例如,Firewall允許外部訪問特定的Mail Server和Web Server。
集中的安全管理
Firewall對企業內部網實現集中的安全管理,在Firewall定義的安全規則可以運用於整個內部網路系統,而無須在內部網每台機器上分別設立安全策略。如在Firewall可以定義不同的認證方法,而不需在每台機器上分別安裝特定的認證軟體。外部用戶也只需要經過—次認證即可訪問內部網。
增強的保密性
使用Firewall可以阻止攻擊者獲取攻擊網路系統的有用信息,如Finger和DNS。
記錄和統計網路利用數據以及非法使用數據
Firewall可以記錄和統計通過Firewall的網路通訊,提供關於網路使用的統計數據,並且,Firewall可以提供統計數據,來判斷可能的攻擊和探測。
策略執行
Firewall提供了制定和執行網路安全策略的手段。未設置Firewall時,網路安全取決於每台主機的用戶。
2、 設置Firewall的要素
網路策略
影響Firewall系統設計、安裝和使用的網路策略可分為兩級,高級的網路策略定義允許和禁止的服務以及如何使用服務,低級的網路策略描述Firewall如何限制和過濾在高級策略中定義的服務。
服務訪問策略
服務訪問策略集中在Internet訪問服務以及外部網路訪問(如撥入策略、SLIP/PPP連接等)。
服務訪問策略必須是可行的和合理的。可行的策略必須在阻止己知的網路風險和提供用戶服務之間獲得平衡。典型的服務訪問策略是:允許通過增強認證的用戶在必要的情況下從Internet訪問某些內部主機和服務;允許內部用戶訪問指定的Internet主機和服務。
Firewall設計策略
Firewall設計策略基於特定的firewall,定義完成服務訪問策略的規則。通常有兩種基本的設計策略:
允許任何服務除非被明確禁止;
禁止任何服務除非被明確允許。
通常採用第二種類型的設計策略。
3、 Firewall的基本分類
包過濾型
包過濾型產品是防火牆的初級產品,其技術依據是網路中的分包傳輸技術.網路上的數據都是以"包"為單位進行傳輸的,數據被分割成為一定大小的數據包,每一個數據包中都會包含一些特定信息,如數據的源地址,目標地址,TCP/UDP源埠和目標埠等.防火牆通過讀取數據包中的地址信息來判斷這些"包"是否來自可信任的安全站點 ,一旦發現來自危險站點的數據包,防火牆便會將這些數據拒之門外.系統管理員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制訂判斷規則.
包過濾技術的優點是簡單實用,實現成本較低,在應用環境比較簡單的情況下,能夠以較小的代價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系統的安全.
但包過濾技術的缺陷也是明顯的.包過濾技術是一種完全基於網路層的安全技術,只能根據數據包的來源,目標和埠等網路信息進行判斷,無法識別基於應用層的惡意侵入,如惡意的Java小程序以及電子郵件中附帶的病毒.有經驗的黑客很容易偽造IP地址,騙過包過濾型防火牆.
網路地址轉換(NAT)
是一種用於把IP地址轉換成臨時的,外部的,注冊的IP地址標准.它允許具有私有IP地址的內部網路訪問網際網路.它還意味著用戶不許要為其網路中每一台機器取得注冊的IP地址.
在內部網路通過安全網卡訪問外部網路時,將產生一個映射記錄.系統將外出的源地址和源埠映射為一個偽裝的地址和埠,讓這個偽裝的地址和埠通過非安全網卡與外部網路連接,這樣對外就隱藏了真實的內部網路地址.在外部網路通過非安全網卡訪問內部網路時,它並不知道內部網路的連接情況,而只是通過一個開放的IP地址和埠來請求訪問.OLM防火牆根據預先定義好的映射規則來判斷這個訪問是否安全.當符合規則時,防火牆認為訪問是安全的,可以接受訪問請求,也可以將連接請求映射到不同的內部計算機中.當不符合規則時,防火牆認為該訪問是不安全的,不能被接受,防火牆將屏蔽外部的連接請求.網路地址轉換的過程對於用戶來說是透明的,不需要用戶進行設置,用戶只要進行常規操作即可.
代理型
代理型防火牆也可以被稱為代理伺服器,它的安全性要高於包過濾型產品,並已經開始向應用層發展.代理伺服器位於客戶機與伺服器之間,完全阻擋了二者間的數據交流.從客戶機來看,代理伺服器相當於一台真正的伺服器;而從伺服器來看,代理伺服器又是一台真正的客戶機.當客戶機需要使用伺服器上的數據時,首先將數據請求發給代理伺服器,代理伺服器再根據這一請求向伺服器索取數據,然後再由代理伺服器將數據傳輸給客戶機.由於外部系統與內部伺服器之間沒有直接的數據通道,外部的惡意侵害也就很難傷害到企業內部網路系統.
代理型防火牆的優點是安全性較高,可以針對應用層進行偵測和掃描,對付基於應用層的侵入和病毒都十分有效.其缺點是對系統的整體性能有較大的影響,而且代理伺服器必須針對客戶機可能產生的所有應用類型逐一進行設置,大大增加了系統管理的復雜性。
監測型監測型
防火牆是新一代的產品,這一技術實際已經超越了最初的防火牆定義.監測型防火牆能夠對各層的數據進行主動的,實時的監測,在對這些數據加以分析的基礎上,監測型防火牆能夠有效地判斷出各層中的非法侵入.同時,這種檢測型防火牆產品一般還帶有分布式探測器,這些探測器安置在各種應用伺服器和其他網路的節點之中,不僅能夠檢測來自網路外部的攻擊,同時對來自內部的惡意破壞也有極強的防範作用.據權威機構統計,在針對網路系統的攻擊中,有相當比例的攻擊來自網路內部.因此,監測型防火牆不僅超越了傳統防火牆的定義,而且在安全性上也超越了前兩代產品
雖然監測型防火牆安全性上已超越了包過濾型和代理伺服器型防火牆,但由於監測型防火牆技術的實現成本較高,也不易管理,所以在實用中的防火牆產品仍然以第二代代理型產品為主,但在某些方面也已經開始使用監測型防火牆.基於對系統成本與安全技術成本的綜合考慮,用戶可以選擇性地使用某些監測型技術.這樣既能夠保證網路系統的安全性需求,同時也能有效地控制安全系統的總擁有成本.
實際上,作為當前防火牆產品的主流趨勢,大多數代理伺服器(也稱應用網關)也集成了包過濾技術,這兩種技術的混合應用顯然比單獨使用具有更大的優勢.由於這種產品是基於應用的,應用網關能提供對協議的過濾.例如,它可以過濾掉FTP連接中的PUT命令,而且通過代理應用,應用網關能夠有效地避免內部網路的信息外泄.正是由於應用網關的這些特點,使得應用過程中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對多種網路應用協議的有效支持和對網路整體性能的影響上。
4、 建設Firewall的原則
分析安全和服務需求
以下問題有助於分析安全和服務需求:
√ 計劃使用哪些Internet服務(如http,ftp,gopher),從何處使用Internet服務(本地網,撥號,遠程辦公室)。
√ 增加的需要,如加密或拔號接入支持。
√ 提供以上服務和訪問的風險。
√ 提供網路安全控制的同時,對系統應用服務犧牲的代價。
策略的靈活性
Internet相關的網路安全策略總的來說,應該保持一定的靈活性,主要有以下原因:
√ Internet自身發展非常快,機構可能需要不斷使用Internet提供的新服務開展業務。新的協議和服務大量涌現帶來新的安全問題,安全策略必須能反應和處理這些問題。
√ 機構面臨的風險並非是靜態的,機構職能轉變、網路設置改變都有可能改變風險。
遠程用戶認證策略
√ 遠程用戶不能通過放置於Firewall後的未經認證的Modem訪問系統。
√ PPP/SLIP連接必須通過Firewall認證。
√ 對遠程用戶進行認證方法培訓。
撥入/撥出策略
√ 撥入/撥出能力必須在設計Firewall時進行考慮和集成。
√ 外部撥入用戶必須通過Firewall的認證。
Information Server策略
√ 公共信息伺服器的安全必須集成到Firewall中。
√ 必須對公共信息伺服器進行嚴格的安全控制,否則將成為系統安全的缺口。
√ 為Information server定義折中的安全策略允許提供公共服務。
√ 對公共信息服務和商業信息(如email)講行安全策略區分。
Firewall系統的基本特徵
√ Firewall必須支持.「禁止任何服務除非被明確允許」的設計策略。
√ Firewall必須支持實際的安全政策,而非改變安全策略適應Firewall。
√ Firewall必須是靈活的,以適應新的服務和機構智能改變帶來的安全策略的改變。
√ Firewall必須支持增強的認證機制。
√ Firewall應該使用過濾技術以允許或拒絕對特定主機的訪問。
√ IP過濾描述語言應該靈活,界面友好,並支持源IP和目的IP,協議類型,源和目的TCP/UDP口,以及到達和離開界面。
√ Firewall應該為FTP、TELNET提供代理服務,以提供增強和集中的認證管理機制。如果提供其它的服務(如NNTP,http等)也必須通過代理伺服器。
√ Firewall應該支持集中的SMTP處理,減少內部網和遠程系統的直接連接。
√ Firewall應該支持對公共Information server的訪問,支持對公共Information server的保護,並且將Information server同內部網隔離。
√ Firewall可支持對撥號接入的集中管理和過濾。
√ Firewall應支持對交通、可疑活動的日誌記錄。
√ 如果Firewall需要通用的操作系統,必須保證使用的操作系統安裝了所有己知的安全漏洞Patch。
√ Firewall的設計應該是可理解和管理的。
√ Firewall依賴的操作系統應及時地升級以彌補安全漏洞。
5、選擇防火牆的要點
(1) 安全性:即是否通過了嚴格的入侵測試。
(2) 抗攻擊能力:對典型攻擊的防禦能力
(3) 性能:是否能夠提供足夠的網路吞吐能力
(4) 自我完備能力:自身的安全性,Fail-close
(5) 可管理能力:是否支持SNMP網管
(6) VPN支持
(7) 認證和加密特性
(8) 服務的類型和原理
(9)網路地址轉換能力

三.病毒防護技術

病毒歷來是信息系統安全的主要問題之一。由於網路的廣泛互聯,病毒的傳播途徑和速度大大加快。
我們將病毒的途徑分為:
(1 ) 通過FTP,電子郵件傳播。
(2) 通過軟盤、光碟、磁帶傳播。
(3) 通過Web游覽傳播,主要是惡意的Java控制項網站。
(4) 通過群件系統傳播。
病毒防護的主要技術如下:
(1) 阻止病毒的傳播。
在防火牆、代理伺服器、SMTP伺服器、網路伺服器、群件伺服器上安裝病毒過濾軟體。在桌面PC安裝病毒監控軟體。
(2) 檢查和清除病毒。
使用防病毒軟體檢查和清除病毒。
(3) 病毒資料庫的升級。
病毒資料庫應不斷更新,並下發到桌面系統。
(4) 在防火牆、代理伺服器及PC上安裝Java及ActiveX控制掃描軟體,禁止未經許可的控制項下載和安裝。

四.入侵檢測技術

利用防火牆技術,經過仔細的配置,通常能夠在內外網之間提供安全的網路保護,降低了網路安全風險。但是,僅僅使用防火牆、網路安全還遠遠不夠:
(1) 入侵者可尋找防火牆背後可能敞開的後門。
(2) 入侵者可能就在防火牆內。
(3) 由於性能的限制,防火焰通常不能提供實時的入侵檢測能力。
入侵檢測系統是近年出現的新型網路安全技術,目的是提供實時的入侵檢測及採取相應的防護手段,如記錄證據用於跟蹤和恢復、斷開網路連接等。
實時入侵檢測能力之所以重要首先它能夠對付來自內部網路的攻擊,其次它能夠縮短hacker入侵的時間。
入侵檢測系統可分為兩類:
√ 基於主機
√ 基於網路
基於主機的入侵檢測系統用於保護關鍵應用的伺服器,實時監視可疑的連接、系統日誌檢查,非法訪問的闖入等,並且提供對典型應用的監視如Web伺服器應用。
基於網路的入侵檢測系統用於實時監控網路關鍵路徑的信息,其基本模型如右圖示:
上述模型由四個部分組成:
(1) Passive protocol Analyzer網路數據包的協議分析器、將結果送給模式匹配部分並根據需要保存。
(2) Pattern-Matching Signature Analysis根據協議分析器的結果匹配入侵特徵,結果傳送給Countermeasure部分。
(3) countermeasure執行規定的動作。
(4) Storage保存分析結果及相關數據。
基於主機的安全監控系統具備如下特點:
(1) 精確,可以精確地判斷入侵事件。
(2) 高級,可以判斷應用層的入侵事件。
(3) 對入侵時間立即進行反應。
(4) 針對不同操作系統特點。
(5) 佔用主機寶貴資源。
基於網路的安全監控系統具備如下特點:
(1) 能夠監視經過本網段的任何活動。
(2) 實時網路監視。
(3) 監視粒度更細致。
(4) 精確度較差。
(5) 防入侵欺騙的能力較差。
(6) 交換網路環境難於配置。
基於主機及網路的入侵監控系統通常均可配置為分布式模式:
(1) 在需要監視的伺服器上安裝監視模塊(agent),分別向管理伺服器報告及上傳證據,提供跨平台的入侵監視解決方案。
(2) 在需要監視的網路路徑上,放置監視模塊(sensor),分別向管理伺服器報告及上傳證據,提供跨網路的入侵監視解決方案。
選擇入侵監視系統的要點是:
(1) 協議分析及檢測能力。
(2) 解碼效率(速度)。
(3) 自身安全的完備性。
(4) 精確度及完整度,防欺騙能力。
(5) 模式更新速度。

五.安全掃描技術

網路安全技術中,另一類重要技術為安全掃描技術。安全掃描技術與防火牆、安全監控系統互相配合能夠提供很高安全性的網路。
安全掃描工具源於Hacker在入侵網路系統時採用的工具。商品化的安全掃描工具為網路安全漏洞的發現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安全掃描工具通常也分為基於伺服器和基於網路的掃描器。
基於伺服器的掃描器主要掃描伺服器相關的安全漏洞,如password文件,目錄和文件許可權,共享文件系統,敏感服務,軟體,系統漏洞等,並給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建議。通常與相應的伺服器操作系統緊密相關。
基於網路的安全掃描主要掃描設定網路內的伺服器、路由器、網橋、變換機、訪問伺服器、防火牆等設備的安全漏洞,並可設定模擬攻擊,以測試系統的防禦能力。通常該類掃描器限制使用范圍(IP地址或路由器跳數)。網路安全掃描的主要性能應該考慮以下方面:
(1) 速度。在網路內進行安全掃描非常耗時。
(2) 網路拓撲。通過GUI的圖形界面,可迭擇一步或某些區域的設備。
(3) 能夠發現的漏洞數量。
(4) 是否支持可定製的攻擊方法。通常提供強大的工具構造特定的攻擊方法。因為網路內伺服器及其它設備對相同協議的實現存在差別,所以預制的掃描方法肯定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5) 報告,掃描器應該能夠給出清楚的安全漏洞報告。
(6) 更新周期。提供該項產品的廠商應盡快給出新發現的安生漏洞掃描特性升級,並給出相應的改進建議。
安全掃描器不能實時監視網路上的入侵,但是能夠測試和評價系統的安全性,並及時發現安全漏洞。

六. 認證和數宇簽名技術

認證技術主要解決網路通訊過程中通訊雙方的身份認可,數字簽名作為身份認證技術中的一種具體技術,同時數字簽名還可用於通信過程中的不可抵賴要求的實現。
認證技術將應用到企業網路中的以下方面:
(1) 路由器認證,路由器和交換機之間的認證。
(2) 操作系統認證。操作系統對用戶的認證。
(3) 網管系統對網管設備之間的認證。
(4) VPN網關設備之間的認證。
(5) 撥號訪問伺服器與客戶間的認證。
(6) 應用伺服器(如Web Server)與客戶的認證。
(7) 電子郵件通訊雙方的認證。
數字簽名技術主要用於:
(1) 基於PKI認證體系的認證過程。
(2) 基於PKI的電子郵件及交易(通過Web進行的交易)的不可抵賴記錄。
認證過程通常涉及到加密和密鑰交換。通常,加密可使用對稱加密、不對稱加密及兩種加密方法的混合。
UserName/Password認證
該種認證方式是最常用的一種認證方式,用於操作系統登錄、telnet、rlogin等,但由於此種認證方式過程不加密,即password容易被監聽和解密。
使用摘要演算法的認證
Radius(撥號認證協議)、路由協議(OSPF)、SNMP Security Protocol等均使用共享的Security Key,加上摘要演算法(MD5)進行認證,由於摘要演算法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因此,在認證過程中,由摘要信息不能計算出共享的security key,敏感信息不在網路上傳輸。市場上主要採用的摘要演算法有MD5和SHA-1。
基於PKI的認證
使用公開密鑰體系進行認證和加密。該種方法安全程度較高,綜合採用了摘要演算法、不對稱加密、對稱加密、數字簽名等技術,很好地將安全性和高效率結合起來。後面描述了基於PKI認證的基本原理。這種認證方法目前應用在電子郵件、應用伺服器訪問、客戶認證、防火牆驗證等領域。
該種認證方法安全程度很高,但是涉及到比較繁重的證書管理任務。

『捌』 淺說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的幾點問題

淺說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的幾點問題

【摘要】本文針對網路安全的三種技術方式進行說明,比較各種方式的特色以及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或效能損失,並就信息交換加密技術的分類作以分杌針對PKI技術這一信息安全核心技術,論述了其安全體系的構成。

【關鍵詞】網路安全 防火牆 加密枝術 PKI技術

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尤其是互聯網的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網路的開放性和自由性也產生了私有信息和數據被破壞或侵犯的可能性,網路信電的安全性變得日益重要起來,已被各個領域所重視。計算機網路安全從技術上來說,主要由防病毒、防火牆等多個安全組件組成,一個單獨的組件無法確保網路信息的安全性。目前廣泛運用和比較成熟的網路安全技術主要有:防火牆技術、數據加密技術、PKI技術等,以下就此幾項技術分別進行分析。

一、防火牆技術

防火牆是指一個由軟體或和硬體設備組合而成,處於企業或網路群體計算機與外界通道之間,限制外界用戶對內部網路訪問及管理內部用戶訪問外界網路的許可權。防火牆是網路安全的屏障,配置防火牆是實現網路安全最基本、最經濟、最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當一個網路接上Internet之後,系統的安全除了考慮計算機病毒、系統的健壯性之外,更主要的是防止非法用戶的入侵,而目前防止的措施主要是靠防火牆技術完成。防火牆能極大地提高一個內部網路的安全性,並通過過濾不安全的服務而降低風險。通過以防火牆為中心的安全方案配置,能將所有安全軟體配置在防火牆上。其次對網路存取和訪問進行監控審計。如果所有的訪問都經過防火牆,那麼,防火牆就能記錄下這些訪問並做出日誌記錄,同時也能提供網路使用情況的統計數據。

當發生可疑動作時,防火牆能進行適當的報警,並提供網路是否受到監測和攻擊的詳細信息。再次防止內部信息的外泄。利用防火牆對內部網路的劃分,可實現內部網重點網段的隔離,從而降低了局部重點或敏感網路安全問題對全局網路造成的影響。

二、數據加密技術

與防火牆相比,數據加密技術比較靈活,更加適用於開放的網路。數據加密主要用於對動態信息的保護,對動態數據的攻擊分為主動攻擊和被動攻擊。對於主動攻擊,雖無法避免,但卻可以有效地檢測;而對於被動攻擊,雖無法檢測,但卻可以避免,實現這一切的基礎就是數據加密。數據加密技術分為兩類:即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

1.對稱加密技術

對稱加密是常規的以口令為基礎的技術,加密密鑰與解密密鑰是相同的,或者可以由其中一個推知另一個,這種加密方法可簡化加密處理過程,信息交換雙方都不必彼此研究和交換專用的加密演算法。如果在交換階段私有密鑰未曾泄露,那麼機密性和報文完整性就可以得以保證。目前,廣為採用的一種對稱加密方式是數據加密標准DES,DES的成功應用是在銀行業中的電子資金轉賬(EFT)領域中。

2.非對稱加密/公開密鑰加密

在非對稱加密體系中,密鑰被分解為一對(即公開密鑰和私有密鑰)。這對密鑰中任何一把都可以作為公開密鑰通過非保密方式向他人公開,而另一把作為私有密鑰加以保存。公開密鑰用於加密,私有密鑰用於解密,私有密鑰只能有生成密鑰的交換方掌握,公開密鑰可廣泛公布,但它只對應於生成密鑰的交換方。非對稱加密方式可以使通信雙方無須事先交換密鑰就可以建立安全通信,廣泛應用於身份認證、數字簽名等信皂交換領域。

三、PKI技術

PKI(Publie Key Infrastucture)技術就是利用公鑰理論和技術建立的提供安全服務的基礎設施。PKI技術是信息安全技術的核心,也是電子商務的關鍵和基礎技術。由於通過網路進行的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事務等活動缺少物理接觸,因此使得用電子方式驗證信任關系變得至關重要。而PKI技術恰好是一種適合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事務的密碼技術,他能夠有效地解決電子商務應用中的機密性、真實性、完整性、不可否認性和存取控制等安全問題。一個實用的PKI體系應該是安全的易用的、靈活的和經濟的。它必須充分考慮互操作性和可擴展勝。

1.認證機構

CA(Certification Authorty)就是這樣一個確保信任度的權威實體,它的主要職責是頒發證書、驗證用戶身份的真實性。由CA簽發的網路用戶電子身份證明一證書,任何相信該CA的人,按照第三方信任原則,也都應當相信持有證明的'該用戶。cA也要採取一系列相應的措施來防止電子證書被偽造或篡改。

2.注冊機構

RA(Registration Authorty)是用戶和CA的介面,它所獲得的用戶標識的准確性是CA頒發證書的基礎。RA不僅要支持面對面的登記,也必須支持遠程登記。要確保整個PKI系統的安全、靈活,就必須設計和實現網路化、安全的且易於操作的RA系統。

3.密鑰備份和恢復

為了保證數據的安全性,應定期更新密鑰和恢復意外損壞的密鑰是非常重要的,設計和實現健全的密鑰管理方案,保證安全的密鑰備份、更新、恢復,也是關繫到整個PKI系統強健眭、安全性、可用性的重要因素。

4.證書管理與撤消系統

證書是用來綁定證書持有者身份和其相應公鑰的。這種綁定在已頒發證書的整個生命周期里是有效的。但是,有時也會出現一個已頒發證書不再有效的情況,這就需要進行證書撤消。證書撤消的理由是各種各樣的,可能包括工作變動到對密鑰懷疑等一系列原因。證書撤消系統的實現是利用周期性的發布機制撤消證書或採用在線查詢機制,隨時查詢被撤消的證書。

四、結束語

網路安全是一個涉及技術、管理、使用等許多方面,既包括信息系統本身的安全問題,也有物理的和邏輯的技術措施,只有嚴格的保密政策、明晰的安全策略才能完好、實時地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和確證性,為網路提供強大的安全服務。

;

『玖』 網路安全技術主要是什麼

網路安全技術指致力於解決諸多如何有效進行介入控制,以及如何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性的技術手段,主要包括物理安全分析技術,網路結構安全分析技術,系統安全分析技術,管理安全分析技術,及其它的安全服務和安全機制策略等。

網路安全技術是一種特殊的伴生技術,為其所服務的底層應用而開發,隨著底層應用進一步的互聯、普及和智能化,安全技術變得越來越重要。近幾年來,雲計算、邊緣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工業4.0、大數據以及區塊鏈技術等新興領域尖端計算和信息技術不斷普及,影響深遠,但也帶來了嚴峻的安全挑戰。

網路安全技術是一種特殊的伴生技術,它為其所服務的底層應用而開發。隨著這些底層應用變得越來越互聯、普及和智能化,安全技術在當今社會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網路安全一直是一個受到持續關注的熱點領域。不斷發展的安全技術本質上是由新生技術的成功推動的,如雲、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不斷出現。隨著這些嶄新應用所面對的不斷變化的安全威脅的出現,網路安全技術的前沿也不斷拓展。新的網路安全技術需要將網路、計算系統、安全理論以及工程基礎作為多學科課題進行整體研究與實踐。通過調查實際應用的系統功能和安全需求,我們最終可以解決不斷出現的具有高度挑戰性的全新安全問題並共同構建真正安全的網路空間。

『拾』 網路安全有哪些主要技術

一:學網路安全需要的知識:

1、必須精通TCP/IP協議族。
2、學習和了解各種OS 平台,如:linux,UNIX,BSD 等。
3、隨時關注網路安全最新安全動態。
4、熟悉有關網路安全的硬軟體配置方法。尤其交換機和路由的配置。
5、多泡網路安全論壇。
6、終身學習。

二:網路安全必修課程:(後面的教材僅為參考)

0、專業基礎:
1)C/C++:【C++Primer中文版 還有題解c++ primer 需要一定的C++基礎,如果要比較基本的話,錢能的那本不錯,清華大學出版社的。 <<c programming languge>> 全球最經典的C語言教程 中文名字<<c程序設計語言>>】
2)匯編語言 asm

3)操作系統【linux,UNIX,BSD】UBUNTU是linux操作系統 鳥哥的linux私房菜】

4)計算機網路

1、系統編程:(Windows核心及網路編程)

1、精通VC/C++編程,熟悉windows網路SOCKET編程開發

1)《Windows網路編程(第二版)》(附光碟),(美)Anthony Jones, Jim Ohlund著;楊合慶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1

2)《Windows 核心編程(第四版)》(附光碟),(美)Jetfrey Richter著,王建華 等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9

2、逆向工程:

1)《加密與解密(第二版)》(附光碟),段鋼 著,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5

3、網路協議:

1)《計算機網路實驗教程》(《COMPUTER NETWORKS: INTERNET PROTOCOLS IN ACTION》),(美)JEANNA MATTHEWS著,李毅超 曹躍 王鈺 等譯,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1

2)《TCP/IP協議詳解•卷一:協議》、《TCP/IP詳解•卷2:實現》、《TCP/IP詳解•卷3:TCP 事務協議、HTTP、NNTP和UNIX域協議》,美 W.Richard Stevens 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9

•或《用TCP/IP進行網際互聯第一卷:原理、協議與結構》、《用TCP/IP進行網際互聯第二卷:設計、實現與內核》、《用TCP/IP 進行網際互聯第三卷:客戶-伺服器編程與應用》(第四版)、(美)Douglas E.Comer林瑤 等,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 年5月

4、網路安全專業知識結構:

1)《信息安全原理與應用(第三版)》(《Security in Computing》),(美)CharlesP Pfleeger,Shari Lawrence Pfleeger著;李毅超,蔡洪斌,譚浩 等譯; 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7

2)《黑客大曝光--網路安全機密與解決方案》(第五版),(美)Stuart McClure,Joel Scambray, George Kurtz;王吉軍 等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

三:英語學好,也是有用的,尤其是考一些比較有用的證。

閱讀全文

與網路安全技術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企業文化網路營銷市場營銷分析 瀏覽:545
蘋果網路電視不穩定無法連接 瀏覽:591
中國電信無線網路用戶數量 瀏覽:340
小米怎麼關閉手機不用的網路 瀏覽:623
換主板之後電腦的網路連不上 瀏覽:564
怎樣用不同的網路進入共享文件 瀏覽:290
濉溪用哪個網路網速快 瀏覽:342
大范圍無線網路建設 瀏覽:951
網路遠程去哪裡報名 瀏覽:351
小米網路營銷盈利模式 瀏覽:379
電視怎麼打開網路電視 瀏覽:469
網路營銷裂變視頻 瀏覽:956
無線網路暫時不用一周 瀏覽:268
3d網路大型手機游戲 瀏覽:391
有哪個領養孤兒網路渠道 瀏覽:101
雙橋區網路貨運業務多少錢 瀏覽:520
網路分析儀測試網線是多少米 瀏覽:728
網路電視接音響線怎麼接 瀏覽:8
電腦設置無線網連接後沒有網路 瀏覽:154
定州市哪個門市部賣網路電視遙控 瀏覽:461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