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網路安全謠言

網路安全謠言

發布時間:2022-11-04 17:17:38

㈠ 法律上對編造謠言的定義

截至目前,我國已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來規范網路謠言違法行為,其中現行的法律主要有5部,在2012年修訂的《治安管理處罰法》中就規定了對「散布謠言」等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要進行拘留或罰款的行政處罰;《郵政法》規定了不得利用郵件寄遞含「散布謠言」的物品,從而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行為;《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規定了對利用互聯網「造謠」等構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責任。針對微信、微博等網路社交平台上層出不窮的虛假信息,並且網民們相互跟風、盲目轉發導致了這些虛假信息的擴大傳播,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明確規定了對「網路造謠」的行為要負刑事責任。

㈡ 有人在微信群發布謠言如何舉報

法律分析:可以向公安機關報警或者網信部門舉報,由公安機關及網信部門調查後對違法責任人依法予以處理、違法責任人承擔相應的責任;也可以向軟體開發者舉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十二條 國家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使用網路的權利,促進網路接入普及,提升網路服務水平,為社會提供安全、便利的網路服務,保障網路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動。

任何個人和組織使用網路應當遵守憲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危害網路安全,不得利用網路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宣揚民族仇恨、民族歧視,傳播暴力、淫穢色情信息,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譽、隱私、知識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等活動。

第十三條 國家支持研究開發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路產品和服務,依法懲治利用網路從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動,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網路環境。

第十四條 任何個人和組織有權對危害網路安全的行為向網信、電信、公安等部門舉報。收到舉報的部門應當及時依法作出處理;不屬於本部門職責的,應當及時移送有權處理的部門。

有關部門應當對舉報人的相關信息予以保密,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

第七十條 發布或者傳輸本法第十二條第二款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罰。

㈢ 如何遏制網路造謠亂象

法治是遏制網路謠言的必由之路。

電信管理機構等網路行政監管部門應當加強對互聯網運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宣傳教育,依法有效地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及時地採取責令改正、吊銷許可證等行政處罰手段,打擊利用網路謠言進行的各種違法活動,防止網路謠言的影響進一步擴大。

對於利用網路謠言實施的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違法活動,公安機關應當及時依法予以行政處罰;涉嫌犯罪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應當及時追究刑事責任。

網路謠言的受害人在得知權利受到侵害後,應當及時地採取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向電信管理機構或者公安機關報告,避免謠言的影響進一步擴大。

(3)網路安全謠言擴展閱讀

謠言產生的各階段應有不同的對策:

在出現謠言苗頭的先期,要做到「三早」:一是早發現,加強對網上主要社區、論壇、貼吧、微博、QQ群等網路交流渠道的監控,強化敏感意識,全方位加強搜集整理,第一時間發現影響穩定、擾亂社會治安秩序的謠言苗頭。二是早研判,對於早期發現的謠言,要組織專門的警力進行分析篩查和風險評估,形成研判報告,為處理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三是早報告,對於重要的網路輿情以及突出的謠言苗頭,要迅速上報上級領導和業務部門,為打擊處理贏得主動。

在網路謠言開始傳播擴散的時期,要做到「三快」:一是盡快刪除,對於各個網站散布的謠言,要迅速上報業務部門予以刪堵;二是盡快公布真相,協調相關部門快速發布正確的消息,將真相第一時間向社會公眾公布,澄清事實;三是盡快打擊,對謠言散布范圍較大、造成一定不良影響的,要聯合多部門開展打擊行動,深挖幕後推手,嚴厲懲處造謠者。

平時要做到「三深」:一是深化機制,建立完善網路輿情管控和打擊處理的工作機制,健全各類法規制度,制訂完善工作方案、預案。二是深入教育,依託主流媒體以及宣傳機構,加強對網民的教育,同時走進社區、學校、工地等開展專項宣傳活動,有效提高應對網路謠言的免疫力。三是深度管理,對各主流網站以及論壇、貼吧等加強監管,落實網路管理責任制,從源頭加強管理,防範謠言的大肆傳播。

㈣ 網路謠言有哪些危害

1、引發社會震盪,危害公共安全,損害公眾利益。由於網路謠言的傳播速度快捷,范圍廣,一旦一些危言聳聽的謠言形成了一定規模,就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引起廣大網民的慌亂,從而造成社會的不穩定。

2、擾亂人們的思想、心理和行為。人們經常是為了一個虛假的謠言而表現種種不適當的行為,尤其是面對有關自己切身利益的謠傳,人們就更加失去了理智,失去了判斷力,從而從內心深處覺得這就是真的,一傳十,十傳百,到最後,弄的人心惶惶。

3、破壞政府公信力,損害了政府形象。近年來,各地經濟都在飛速發展,加快城市建設步伐也正如火如荼,建設征地和拆除違法建築也是政府工作中遇到的一件大難事。



(4)網路安全謠言擴展閱讀:

應對網路謠言的方法:

1、加強主流文化建設。網路謠言是一種文化現象,其本質是腐朽的、低級的、破壞性的文化,而不是健康的、大眾的、良性的文化。

2、提高政府公信力。及時發布政府及公共事務、突發事件信息,用正確的信息抵制謠言。當前,各地各部門在加強網站建設上動作很大,但是在維護網站上跟進不平衡。

3、完善公民網路行為法律制度。網路的虛擬性及相關法律創立的滯後性,刺激了一些網路謠言的製造者、傳播者的僥幸心理。

㈤ 15歲男生網路發布不良信息被抓,如何應對網路謠言

咸陽的一位15歲男生因為在網路上發布了不良的信息,被抓住了,他要為自己所說的話負責任。

以前在網路上造謠並不需要負任何的法律責任,但如今造謠者太多,為了營造綠色安全的上網環境,國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對網路造謠者做出了處罰。

那麼,在遇到網路謠言的時候,應該如何應對呢?

三、加強網路安全工作

有些人可能並不知道現在在網路上造謠生事,是會受到處罰的。那麼,我們應該加強網路安全教育的工作。

盡可能的宣傳網路安全發布的消息,讓大家都參與進來,一起維持網路,看到有人發布謠言的時候,要及時的進行舉報和投訴。

我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的話,還是能夠打擊到那些網路造謠者的,然後營造出綠色的網路環境。

在面對網路謠言的時候,我們應該積極的應對,對於不真實的事情,要做出積極的響應,不要盲目的去跟風,詆毀別人。

㈥ 網路謠言有哪些規律

網路謠言往往有這些規律:

一是有意編造,別有用心。造謠者罔顧事實,憑空捏造所謂真相,甚至自導自演,炮製圖片視頻等「證據」,以謀取不正當利益。

二是偷換概念,混淆視聽。造謠者利用誇張、歪曲的加工手段,模糊事實本原和全貌,頻繁使用「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語言,愚弄公眾認知。


怎麼跟網警舉報謠言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報警。還有通過網路舉報的方式以及電話報警的方式。如果是個人受到侮辱,可以到公安機關或者法院進行自訴。如果不想要很快地進入公安機關或者司法機關程序的話,那麼也可以先與對方協商,或者是發律師函,要求對方停止侵權行為。
網警職責:充分發揮網路警察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切實明確其職責與任務。從世界成立網路警察的一些國家的實際情況來看,網路警察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責任,一是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管理,一是計算機犯罪偵查。從中國憲法、刑法、人民警察法及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等二十多部有關計算機、互聯網的法律法規相關規定來看。
網路警察的主要職能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行政管理對網民、網吧、網站及網路運營商進行必要的管理。網路警察應當在網民教育、重點網民的控制、網吧的公共信息網路安全及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許可、要求網站建立電子公告系統的用戶登記和信息管理制度、公用賬號使用登記制度、計算機網路站場的設置等方面發揮行政管理的重要作用。對於尚未觸犯刑律,但違反了治安法規的行為進行管理。如網上的賭博、色情信息俯拾皆是,網路警察應當全天侯監控,做到隨時發現,隨時取締,以凈化網路環境。2、安全防範指導、協調、檢查、監督黨政機關、金融、重點生產部門、通訊等單位的計算機網路安全保護工作,切實加強本轄區內各部門的網上安全保衛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並完善防範機制;對各部門、各機關的區域網和在Internet上的安全保衛進行管理。組織、指導對計算機病毒及計算機災害事故的防範、處置工作;對有關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的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實施監督等。同時,網路警察還負有開發、檢測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專用產品及其銷售許可的任務。3、犯罪偵查依法查處非法侵入計算機系統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違法犯罪活動;負責掌握公共信息網路違法犯罪的發展動態,研究違法犯罪的特點和規律,提出防範和打擊公共信息網路違法犯罪的對策同樣也是網路警察一項最重要的工作。網路警察要切實依照我國刑法及其他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嚴厲打擊計算機犯罪。4、信息收集為政保和刑警等部門提供相關的網路動態信息,及時准確地收集網路上的敵情,並給決策者作好參謀和提供信息。
法律依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㈧ 網路謠言有什麼危害

網路謠言產生的危害及影響如下:

基於網路覆蓋范圍廣、傳播方式自由,網路謠言所產生的負面作用也越來越大,謠言的傳播不僅嚴重干擾了人們的網上活動,敗壞了網路的信譽,甚至危害到現實社會,成為引發社會振盪、危害公共安全的因素。

一、引發社會震盪,危害公共安全,損害公眾利益。
由於網路謠言的傳播速度快捷,范圍廣,一旦一些危言聳聽的謠言形成了一定規模,就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引起廣大網民的慌亂,從而造成社會的不穩定。例如,2011年3月,日本發生9.0級大地震引發海嘯,導致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我們身邊一些網民開始熱議核輻射的影響。網路謠言乘虛而入,稱海鹽受到核污染,搶鹽風潮開始爆發,再有「碘鹽可以預防核輻射」公眾在陷入恐慌中開始搶鹽。之後權威部門辟謠,最後又演出了全民「退鹽」的社會鬧劇。這一事件最後的得益者是背後造謠的謀利組織,廣大民眾不明事實,自身利益受到的了嚴重損失,造成了不小的社會震盪。

二、擾亂人們的思想、心理和行為。
人們經常是為了一個虛假的謠言而表現種種不適當的行為,尤其是面對有關自己切身利益的謠傳,人們就更加失去了理智,失去了判斷力,從而從內心深處覺得這就是真的,一傳十,十傳百,到最後,弄的人心惶惶。比如,2015年6月份正值南方首稻收割季節,為了抵制外省機械收割車隊務工人員到本地搶攬生意,廣西諸多社區論壇、個人QQ空間發表或轉載在來賓市境內多個縣份出現外地車輛,光天化日在路上搶小孩的報道,甚至說到在校園門口搶奪家長手中的小孩,抱上外地車牌號的麵包車飛馳而去。這種謠言嚴重擾亂了部分人群的思想和心理,從而產生恐慌的情緒,結果就促成了造謠者的目的。

三、破壞政府公信力,損害了政府形象。
近年來,各地經濟都在飛速發展,加快城市建設步伐也正如火如荼,建設征地和拆除違法建築也是政府工作中遇到的一件大難事。去年5月,有人在紅豆社區上發布信息稱:某縣政府指揮執法機關強拆違法建築的民居房屋時,壓死了還在屋內的一個人,壓碎了屋內包括電視機、冰箱、沙發等所有的傢具,該政府並揚言拆除造成的損失讓所有違法建築者自負。這樣一份假信息在短短兩天,竟然被轉載到40多家網站和論壇,嚴重損害了政府的形象和破壞了政府的公信力,後經調查證實為謠言。可見,相對一般的網路謠言來說,相關政府的謠言更加具有傳播延續力,因為重大政府事件是大多數民眾都會首要關注的議題,一旦在政府決策上有什麼重大的謠言,就會直接影響了一個區域的穩定,甚至會引起社會的動盪。

四、網路謠言誤導社會輿論。
網路的開放性使得網上各種流言、謠言蔓延,這些流言、謠言似是而非,混淆了人們的視野,導致了人們對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離心離德,污染了網路輿論環境,一些青少年,甚至成年人社會經驗不足,分辨能力、自控能力較弱,面對網路謠言,可能會對社會、對未來產生消極情緒,從而玩物喪志,放棄精神追求和事業進取。有些謠言矛頭指向企業,嚴重的會影響企業形象,甚至破產。

在互聯網時代,我們都要學會,理性合理地運用網路,不傳謠不造謠,同時也要保證自己不被謠言中傷。

閱讀全文

與網路安全謠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企業文化網路營銷市場營銷分析 瀏覽:545
蘋果網路電視不穩定無法連接 瀏覽:591
中國電信無線網路用戶數量 瀏覽:340
小米怎麼關閉手機不用的網路 瀏覽:623
換主板之後電腦的網路連不上 瀏覽:564
怎樣用不同的網路進入共享文件 瀏覽:290
濉溪用哪個網路網速快 瀏覽:342
大范圍無線網路建設 瀏覽:951
網路遠程去哪裡報名 瀏覽:351
小米網路營銷盈利模式 瀏覽:379
電視怎麼打開網路電視 瀏覽:469
網路營銷裂變視頻 瀏覽:956
無線網路暫時不用一周 瀏覽:268
3d網路大型手機游戲 瀏覽:391
有哪個領養孤兒網路渠道 瀏覽:101
雙橋區網路貨運業務多少錢 瀏覽:520
網路分析儀測試網線是多少米 瀏覽:728
網路電視接音響線怎麼接 瀏覽:8
電腦設置無線網連接後沒有網路 瀏覽:154
定州市哪個門市部賣網路電視遙控 瀏覽:461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