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怎樣才能避免泄露隱私,保護個人信息呢?
1、在手機和電腦上不隨意點擊來歷不明的鏈接或搜索到非正規網站,遇到需要輸入身份證號碼、手機號、銀行賬號等個人隱私信息時,一定要提高警惕;
2、賬戶和密碼盡量不要相同,定期修改密碼,增加密碼的復雜度;不要直接用生日、電話號碼、證件號碼等有關個人信息的數字作為密碼,適當增加密碼的長度,並經常更換;
3、在網路平台中注冊賬號的時候,要注意平台的可信度,要設置好密碼,對個人隱私信息要加密處理,以免被盜取;
4、要對個人使用的手機和電腦進行安全設置,要安裝殺毒軟體,平時要進行殺毒管理,不訪問釣魚網站,維修時要注意找可靠站點修理,並做好私密保護;
5、在提供身份證復印件時,要在含有身份信息區域註明「本復印件僅供XX用於XX用途,他用無效」和日期,復印完成後要及時清除復印機緩存;
6、在使用微博、QQ空間、貼吧、論壇等社交軟體時,要盡可能避免透露或標注真實身份信息,以防不法分子盜取個人信息;
7、在朋友圈曬照片時,不曬包含個人信息的照片,如要曬姓名、身份證號、二維碼等個人信息有關的照片時,發前先進行模糊處理;
8、在公共網路環境中不處理個人敏感信息,不隨意接入開放WIFI;
9、不隨意在不明網站或APP上進行實名認證注冊,在注冊使用網站或APP時需查看是否含隱私政策或用戶協議等,查看對應內容,確保自身權益得到相應保障,防止霸王條款;
10、不要隨便掃二維碼,不要隨便接收來歷不明的文件。
② 網路安全注意哪些方面
1、使用安全的電腦
對於個人電腦而言:設置操作系統登錄密碼,並開啟系統防火牆;安裝殺毒軟體並及時更新病毒特徵庫;盡量不轉借個人電腦。
對於公共電腦而言:不在未安裝殺毒軟體的電腦上登錄個人賬戶;盡量不在公共電腦登錄網路銀行等敏感帳戶;不在公共電腦保存個人資料和賬號信息;盡量使用軟鍵盤輸入密碼;離開前注意退出所有已登錄的賬戶。
2、使用安全的軟體
只使用正版軟體;開啟操作系統及其他軟體的自動更新設置,及時修復系統漏洞和第三方軟體漏洞;非正規渠道獲取的軟體在運行前須進行病毒掃描;定期全盤掃描病毒等可疑程序;定期清理未知可疑插件和臨時文件。
3、訪問安全的網站
盡量訪問正規的大型網站;不訪問包含不良信息的網站;對於網站意外彈出的下載文件或安裝插件等請求應拒絕或詢問專業人士;不輕信網站中發布的諸如「幸運中獎」等信息,更不要輕易向陌生賬戶匯款;收到來歷不明的電子郵件,在確認來源可靠前,不要打開附件或內容中的網站地址;網上購物時,應避免在收到貨物前直接付款到對方賬戶;發現惡意網站,應及時舉報。
③ 個人網路安全防護措施
個人網路安全防護措施
個人網路安全防護措施,網路在我們的現代生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存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離開了網路是寸步難行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好個人網路安全防護措施呢?來看看以下這篇相關文章吧。
1、網上注冊內容時不要填寫個人私密信息
盡可能少地暴露自己的用戶信息。
2、盡量遠離社交平台涉及的互動類活動
很多社交平台,會要求或是需要填寫個人信息,實質上卻獲取了大量的用戶信息,遇到那些奔著個人隱私信息去的沒有實質性意義的活動,建議能不參加就不要參與。
3、定期安裝或者更新病毒防護軟體
不管是計算機還是智能手機,用戶經常面臨不小心點擊一個鏈接或是下載了一個文件就被不法分子攻破個人賬戶信息的情況,安裝防病毒軟體進行病毒防護和病毒查殺成為設備使用時的必要手段。
4、不要在公眾場所連接未知的WiFi賬號
現在公共場所有些免費WiFi供用戶連接使用,有些是為人們提供便利而專門設置的,享受便利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不法分子利用公共場所設置釣魚WiFi的可能,一旦連接到犯罪份子設置的釣魚WiFi,用戶所使用的電子設備就容易被反掃描,而如果在使用過程中輸入賬號密碼等信息,就會被對方獲得。這一點就提醒廣大用戶在公眾場所盡量不要去連接免費WiFi,以防個人信息的泄露。
5、警惕手機詐騙簡訊及電話
現在利用簡訊騙取手機用戶的信息的詐騙事件屢見不鮮。這就提醒用戶需要特別注意犯罪份子可能通過手機進行財產詐騙的可能。當面對手機簡訊里的手機賬戶異常、銀行賬戶異常、銀行系統升級等信息,有可能是騙子利用偽基站發送的詐騙信息。遇到這種簡訊不要管它,或是聯系官方工作人員,詢問具體情況,驗證真偽。
6、妥善處理好涉及到個人信息的單據
較為常見的涉及個人信息的單據就是快遞單,上面一般會有手機號碼、地址等個人信息,而一些消費小票上也包含部分姓名、銀行卡號、消費記錄等信息,這些單據的不妥善處理也會造成個人信息泄露等問題,因此對於已經廢棄掉的單據,需要及時進行妥善處置。
網路安全防護措施一、網路系統結構設計合理與否是網路安全運行的關鍵
全面分析網路系統設計的每個環節是建立安全可靠的計算機網路工程的首要任務。應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下大氣力抓好網路運行質量的設計方案。為解除這個網路系統固有的安全隱患,可採取以下措施。
1、網路分段技術的應用將從源頭上杜絕網路的安全隱患問題。因為區域網採用以交換機為中心、以路由器為邊界的網路傳輸格局,再加上基於中心交換機的訪問控制功能和三層交換功能,所以採取物理分段與邏輯分段兩種方法來實現對區域網的安全控制,其目的就是將非法用戶與敏感的網路資源相互隔離,從而防止非法偵聽,保證信息的安全暢通。
2、以交換式集線器代替共享式集線器的方式將不失為解除隱患的又一方法。
網路安全防護措施二、強化計算機管理是網路系統安全的保證
1、加強設施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非法用戶進入計算機控制室和各種非法行為的發生;注重在保護計算機系統、網路伺服器、列印機等硬體實體和通信線路免受自然災害、人為破壞和搭線攻擊;驗證用戶的身份和使用許可權,防止用戶越權操作,確保計算機網路系統實體安全。
2、強化訪問控制策略。訪問控制是網路安全防範和保護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務是保證網路資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法訪問。各種安全策略必須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起到保護作用,但訪問控制是保證網路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
(1)訪問控制策略。它提供了第一層訪問控制。在這一層允許哪些用戶可以登錄到網路伺服器並獲取網路資源,控制准許用戶入網的時間和准許他們在哪台工作站入網。入網訪問控制可分三步實現:用戶名的識別與驗證;用戶口令的識別驗證;用戶帳號的檢查。三步操作中只要有任何一步未過,用戶將被拒之門外。網路管理員將對普通用戶的帳號使用、訪問網路時間、方式進行管理,還能控制用戶登錄入網的站點以及限制用戶入網的工作站數量。
(2)網路許可權控制策略。它是針對網路非法操作所提出的一種安全保護措施。用戶和用戶組被賦予一定的許可權。
共分三種類型:特殊用戶(如系統管理員);一般用戶,系統管理員根據他們的實際需要為他們分配操作許可權;審計用戶,負責網路的安全控制與資源使用情況的審計。
(3)建立網路伺服器安全設置。網路伺服器的安全控制包括設置口令鎖定伺服器控制台;設置伺服器登錄時間限制、非法訪問者檢測和關閉的時間間隔;安裝非法訪問設備等。防火牆技術是建立在現代通信網路技術和信息安全技術基礎上的'應用性安全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專用網路與公用網路的互聯環境之中,尤其以接入INTERNET網路為甚。在邏輯上,防火牆是一個分離器,一個限制器,也是一個分析器,有效地監控了內部網和INTERNET之間的任何活動,保證了內部網路的安全。
(4)信息加密策略。信息加密的目的是保護網內的數據、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保護網上傳輸的數據。網路加密常用的方法有線路加密、端點加密和節點加密三種。線路加密的目的是保護網路節點之間的線路信息安全;端點加密的目的是對源端用戶到目的端用戶的數據提供保護;節點加密的目的是對源節點到目的節點之間的傳輸線路提供保護。用戶可根據網路情況酌情選擇上述加密方式。
(5)屬性安全控制策略。當用文件、目錄和網路設備時,網路系統管理員應給文件、目錄等指定訪問屬性。屬性安全控制可以將給定的屬性與網路伺服器的文件、目錄和網路設備聯系起來。屬性安全在許可權安全的基礎上提供更進一步的安全性。網路上的資源都應預先標出一組安全屬性。用戶對網路資源的訪問許可權對應一張訪問控製表,用以表明用戶對網路資源的訪問能力。屬性設置可以覆蓋已經指定的任何受託者指派和有效許可權。網路的屬性可以保護重要的目錄和文件,防止用戶對目錄和文件的誤刪、執行修改、顯示等。
(6)建立網路智能型日誌系統。日誌系統具有綜合性數據記錄功能和自動分類檢索能力。在該系統中,日誌將記錄自某用戶登錄時起,到其退出系統時止,所執行的所有操作,包括登錄失敗操作,對資料庫的操作及系統功能的使用。日誌所記錄的內容有執行某操作的用戶所執行操作的機器IP地址、操作類型、操作對象及操作執行時間等,以備日後審計核查之用。
網路安全防護措施三、建立完善的備份及恢復機制
為了防止存儲設備的異常損壞,可採用由熱插拔SCSI硬碟所組成的磁碟容錯陣列,以RAID5的方式進行系統的實時熱備份。同時,建立強大的資料庫觸發器和恢復重要數據的操作以及更新任務,確保在任何情況下使重要數據均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恢復。
網路安全防護措施四、建立安全管理機構
安全管理機構的健全與否,直接關繫到一個計算機系統的安全。其管理機構由安全、審計、系統分析、軟硬體、通信、保安等有關人員組成。
風險
(1)、隨手亂丟快遞單,泄露姓名、電話號碼、工作地點或住址。
(2)、星座、性格測試,泄漏姓名、出生年月。
(3)、分享送流量,不法分子確認手機號是有效的。
(4)、搶紅包輸入個人信息,泄露姓名、手機號。
(5)、微博發帖、朋友圈分享旅行信息,家中沒人可能引來竊賊。
(6)、曬圖,照片元數據中包含GPS位置信息。
(7)、允許陌生人查看社交網路個人檔案、陌生人查看朋友圈圖片,泄露生日、愛好、電話號碼等信息。
措施
1、完全撕碎快遞單。
2、拒絕參加星座、性格測試。
3、分享送流量確認是官方產品或業務活動,否則涉嫌誘導分享。
4、凡是要求輸入個人信息領取的都是假紅包。
5、旅行途中盡量不曬圖。
6、拍照時關閉GPS,刪除圖片屬性中的位置相關信息,發送照片的截屏圖。
7、朋友圈設置訪問規則,限制訪問范圍(如:關閉微信/我/設置/隱私/允許陌生人查看十張照片)。
8、關注信息泄露事件、及時調整設置口令、更換信用卡等。
④ 如何上網用網保證網路安全
訪問安全的網站
1、不訪問不良信息的網站(這些網頁常常包含木馬程序)。
2、收到來歷不明的電子郵件,在確認來源可靠前,不要打開附件或內容中的網站地址。
四:切勿貪圖小便宜,匯款須謹慎
核心提示:最近兩年,網路上的騙子開始活躍起來,他們常常精心設下陷阱(如發送虛假的中獎信息或偽裝成落難的老鄉等)騙取用戶匯款,從而實現非法獲利。 養成以下習慣可幫助你防止上網被騙:
1、不輕信網路「中獎」、「贈送」類信息,切記不要向陌生帳戶匯款。
2、不要僅憑好友在網上的留言(如借錢的聊天消息)匯款,須當面或電話確認後再做決定;
3、上網購物時,即使商品很便宜,也不要在收到貨物前直接付款到對方帳戶。(應盡可能使用「財付通」或「支付寶」等正規第三方支付平台,安全有保障)。
4、登錄網路銀行等重要帳戶前,先確認網站地址是否和服務商提供的網址一致。
五:交流中注意保護隱私
1、不在網路中透露銀行帳號、個人帳戶密碼等敏感內容。
2、不在交談、個人資料以及論壇留言中輕易泄露真實姓名、個人照片、身份證號碼或家庭電話等任何能夠識別身份的信息。
3、不隨意在不知底細的網站注冊會員或向其提供個人資料。
4、對包含隱私內容的個人網站(如博客)應設置訪問密碼。
⑤ 如何保證個人電腦信息安全
保護電腦的信息安全應採取以下措施:
1、安裝正版殺毒軟體和網路防火牆軟體,及時升級,定時查毒。許多數據丟失是由病毒引起的,將病毒的威脅降到最低,以免因小失大;
2、注意硬碟的運行溫度,過高的溫度是硬碟故障發生的重大原因之一;
3、注意硬碟的防震,當硬碟在讀盤時,如果發生較大的震動,輕則會使硬碟產生壞道,重則會損壞磁頭。即使在不讀盤的情況下,震動仍然容易損壞硬碟的磁頭;
4、定期查看硬碟S.M.A.R.T信息,如果硬碟開始出現壞道,也可及早發現並採取措施。
5、當您發現硬碟的讀盤或寫盤速度明顯減慢,可用scandisk檢查是否產生壞道。一旦發現壞道,最好立即停止使用,及時備份數據,更換硬碟;
6、慎用XP自帶的基於NTFS格式的加密工具,如果使用,請注意 ,如果您沒有備份密鑰和證書,重裝系統或更換用戶後那些被加密文件將無法恢復;
7、數據丟失後,建議不要自行進行恢復處理,因為這樣可能造成數據的進一步損壞.即使自己使用軟體恢復,請記住兩點:
(1)不要安裝數據恢復軟體到需要恢復的分區;
(2)不要把恢復出來的數據拷回需恢復的分區,更不要直接把恢復的目錄選擇為需恢復文件的分區。
⑥ 網路信息時代伴隨著安全問題,我們應如何保護自己的信息安全呢
信息迅速發展的時代不僅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同時也有不等的安全問題,可能一些不想被他人發現的東西,也可能是更嚴重的信息安全問題。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做好防範,合理利用網路帶來的便利,同時注重自己的信息安全,那麼具體需要怎麼做呢?
對於使用者而言,將信息放在網路上,再想使用的時候才會去打開,但是如果資料庫丟失,我們是沒有辦法恢復的。想要真正安全就應提到自己的安全意識,學會保存自己的信息,不要依賴網路,將安全寄於網路。
⑦ 如何有效利用網路開展學習在使用網路時如何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300-500字,
第一:如何利用網路資源,開展學習,建議可以從以下2個方面著手。
1、篩選平台,分重次學習。
網路上的信息量和知識點,可以說如同海洋,如何在這么多資源中,找到對自己有價值的內容,需要自己多去對比,評估,結合自身需要選擇,同時也要分清主次,畢竟時間有限,把精力投入到能真正提升自我的平台中。
⑧ 如何網路安全自我防護
如何網路安全自我防護
如何網路安全自我防護,網路安全是我們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有很大的關系,隨著全球信息化的發展,網路安全也是越來越重要,那麼,如何網路安全自我防護呢?我帶你學習一下網路安全知識吧!
個人信息安全防護的6大措施
1、網上注冊內容時不要填寫個人私密信息
盡可能少地暴露自己的用戶信息。
2、盡量遠離社交平台涉及的互動類活動
很多社交平台,會要求或是需要填寫個人信息,實質上卻獲取了大量的用戶信息,遇到那些奔著個人隱私信息去的沒有實質性意義的活動,建議能不參加就不要參與。
3、定期安裝或者更新病毒防護軟體
不管是計算機還是智能手機,用戶經常面臨不小心點擊一個鏈接或是下載了一個文件就被不法分子攻破個人賬戶信息的情況,安裝防病毒軟體進行病毒防護和病毒查殺成為設備使用時的必要手段。
4、不要在公眾場所連接未知的WiFi賬號
現在公共場所有些免費WiFi供用戶連接使用,有些是為人們提供便利而專門設置的,享受便利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不法分子利用公共場所設置釣魚WiFi的可能,一旦連接到犯罪份子設置的釣魚WiFi,用戶所使用的電子設備就容易被反掃描,而如果在使用過程中輸入賬號密碼等信息,就會被對方獲得。這一點就提醒廣大用戶在公眾場所盡量不要去連接免費WiFi,以防個人信息的泄露。
5、警惕手機詐騙簡訊及電話
現在利用簡訊騙取手機用戶的信息的詐騙事件屢見不鮮。這就提醒用戶需要特別注意犯罪份子可能通過手機進行財產詐騙的可能。當面對手機簡訊里的手機賬戶異常、銀行賬戶異常、銀行系統升級等信息,有可能是騙子利用偽基站發送的`詐騙信息。遇到這種簡訊不要管它,或是聯系官方工作人員,詢問具體情況,驗證真偽。
6、妥善處理好涉及到個人信息的單據
較為常見的涉及個人信息的單據就是快遞單,上面一般會有手機號碼、地址等個人信息,而一些消費小票上也包含部分姓名、銀行卡號、消費記錄等信息,這些單據的不妥善處理也會造成個人信息泄露等問題,因此對於已經廢棄掉的單據,需要及時進行妥善處置。
1、在手機和電腦上不隨意點擊來歷不明的鏈接或搜索到非正規網站,遇到需要輸入身份證號碼、手機號、銀行賬號等個人隱私信息時,一定要提高警惕;
2、賬戶和密碼盡量不要相同,定期修改密碼,增加密碼的復雜度;不要直接用生日、電話號碼、證件號碼等有關個人信息的數字作為密碼,適當增加密碼的長度,並經常更換;
3、在網路平台中注冊賬號的時候,要注意平台的可信度,要設置好密碼,對個人隱私信息要加密處理,以免被盜取;
4、要對個人使用的手機和電腦進行安全設置,要安裝殺毒軟體,平時要進行殺毒管理,不訪問釣魚網站,維修時要注意找可靠站點修理,並做好私密保護;
5、在提供身份證復印件時,要在含有身份信息區域註明「本復印件僅供XX用於XX用途,他用無效」和日期,復印完成後要及時清除復印機緩存;
6、在使用微博、QQ空間、貼吧、論壇等社交軟體時,要盡可能避免透露或標注真實身份信息,以防不法分子盜取個人信息;
7、在朋友圈曬照片時,不曬包含個人信息的照片,如要曬姓名、身份證號、二維碼等個人信息有關的照片時,發前先進行模糊處理;
8、在公共網路環境中不處理個人敏感信息,不隨意接入開放WIFI;
9、不隨意在不明網站或APP上進行實名認證注冊,在注冊使用網站或APP時需查看是否含隱私政策或用戶協議等,查看對應內容,確保自身權益得到相應保障,防止霸王條款;
10、不要隨便掃二維碼,不要隨便接收來歷不明的文件。
現在很多的朋友對電腦的使用有一定的見解。但是不要以為你在內部網上共享的文件是安全的,其實你在共享文件的同時就會有軟體漏洞呈現在互聯網的不速之客面前,公眾可以自由地訪問您的那些文件,並很有可能被有惡意的人利用和攻擊。
因此共享文件應該設置密碼,一旦不需要共享時立即關閉。一般情況下不要設置文件夾共享,以免成為居心叵測的人進入你的計算機的跳板。 如果確實需要共享文件夾,一定要將文件夾設為只讀。通常共享設定「訪問類型」不要選擇「完全」選項,因為這一選項將導致只要能訪問這一共享文件夾的人員都可以將所有內容進行修改或者刪除。windows98/me的共享默認是「只讀」的,其他機器不能寫入;windows2000的共享默認是「可寫」的,其他機器可以刪除和寫入文件,對用戶安全構成威脅。不要將整個硬碟設定為共享。例如,某一個訪問者將系統文件刪除,會導致計算機系統全面崩潰,無法啟動。
數據備份的重要性毋庸諱言,無論你的防範措施做得多麼嚴密,也無法完全防止「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情況出現。如果遭到致命的攻擊,操作系統和應用軟體可以重裝,而重要的數據就只能靠你日常的備份了。所以,無論你採取了多麼嚴密的防範措施,也不要忘了隨時備份你的重要數據,做到有備無患!
怎麼自動備份文件?
我們個人日常備份文件直接開啟disksync軟體進行相關的備份設置。在軟體的首頁中對「需要備份文件的目錄」、「文件備份的傳輸方式」、「保存備份文件的目錄」進行設置。簡單的來說,大家想要實現文件備份,就需要對其一一進行設置好就行了,備份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這樣簡單。
⑨ 如何保證網路安全
上網幾乎是天天都要做的事情,網路安全很重要,如何才能確保上網安全,與你分享幾招。
⑩ 如何保護網路個人信息安全
對於個人的自我保護是網路隱私權保護第一重要環節。網民進行保護網路隱私權的方式有很多。
一是將個人信息與互聯網隔離。當某計算機中有重要資料時,最安全的辦法就是將該計算機與其他上網的計算機切斷連接。這樣,可以有效避免被入侵的 個人數據隱私權侵害和資料庫的刪除、修改等帶來的經濟損失。換句話說,網民用來上網的計算機里最好不要存放重要個人信息。這也是目前很多單位通行的做法。 二是傳輸涉及個人信息的文件時,使用加密技術。在計算機通訊中,採用密碼技術將信息隱蔽起來,再將隱蔽後的信息傳輸出去,使信息在傳輸過程中即 使被竊取或截獲,竊取者也不能了解信息的內容,發送方使用加密密鑰,通過加密設備或演算法,將信息加密後發送出去。接收方在收到密文後,使用解密密鑰將密文 解密,恢復為明文。如果傳輸中有人竊取,他也只能得到無法理解的密文,從而保證信息傳輸的安全。
三是不要輕易在網路上留下個人信息。網民應該非常小心保護自己的資料,不要隨便在網路上泄露包括電子郵箱等個人資料。現在,一些網站要求網民通過登 記來獲得某些「會員」服務,還有一些網站通過贈品等方式鼓勵網民留下個人資料。網民對此應該十分注意,要養成保密的習慣,僅僅因為表單或應用程序要求填寫 私人信息並不意味著你應該自動泄漏這些信息。如果喜歡的話,可以化被動為主動,用一些虛假信息來應付對個人信息的過分要求。當被要求中輸入數據時,可以簡 單地改動姓名、郵政編號、社會保險號的幾個字母,這就會使輸入的信息跟虛假的身份相聯系,從而抵制了數據挖掘和特徵測驗技術。對唯一標識身份類的個人信息 應該更加小心翼翼,不要輕易泄漏。這些信息應該只限於在在線銀行業務、護照重新申請或者跟可信的公司和機構打交道的事務中使用。即使一定要留下個人資料, 在填寫時也應先確定網站上是否具有保護網民隱私安全的政策和措施。
四是在計算機系統中安裝防火牆。防火牆是一種確保網路安全的方法。防火牆可以被安裝在一個單獨的路由器中,用來過濾不想要的信息包,也可以被安裝在路由器和主機中。在保護網路隱私權方面,防火牆主要起著保護個人數據安全和個人網路空間不受到非法侵入和攻擊等作用。
五是利用軟體,反制Cookie和徹底刪除檔案文件。如前所述,建立Cookie信息的網站,可以憑借瀏覽器來讀取網民的個人信息,跟蹤並收集 網民的上網習慣,對個人隱私權造成威脅和侵害。網民可以採取一些軟體技術,來反制Cookie軟體。另外,由於一些網站會傳送一些不必要的信息給網路使用者的計算機中,因此,網民也可以通過每次上網後清除暫存在內存里的資料,從而保護自己的網路 隱私權。
六是針對未成年人的網路隱私保護,除了對未成年人進行隱私知識和媒介素養教育外,應在家長或監護人的幫助下,藉助相關的軟體技術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