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計算機研究生就業前景
1、計算機研究生方向就業前景很廣闊,學生畢業後可以到眾多軟體企業、各個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的信息技術部門、教育部門等單位從事軟體工程領域的技術開發、教學、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㈡ 研究生就業前景如何
持續不斷的疫情更是讓很多企業倒閉或縮小規模求自保,例如2021年下半年開始多家房地產及互聯網企業持續裁員,甚至達到30%的裁人比例。這使得很多2020屆畢業生無法享受到校招的待遇,當下高校碩士畢業生就業形勢復雜嚴峻。
有些研究生甚至在研一時就開始焦慮未來就業。例,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吉林大學°研一學生蘆某表達了對未來就業迷茫的想法——
「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缺少—些比較系統的職業規劃。」
也糾結於畢業後去大城市還是回家鄉,畢竟他聽說大城市就業和工作壓力都大,而且雖然收入會比老家多一些,但是日常支出也會更大。若再考慮自己一個人在大城市買房靠個人薪資更是遙遙無期。
除了對未來就業迷茫之外,當前研究生就業還存在以下焦慮:
辛辛苦苦拿了碩士學位,即便是985高校學位,結果用人單位還要考慮以前讀本科的學校名氣,競爭實在太大;
研究生期間主要做科研或跟著導師做項目,缺乏企業實踐機會,專業對口企業很看重實踐經歷。有些同學的專業並不對口,最後因為有很多的相關兼職經歷和實習經歷,最後還是被錄取了。
女研究生可能會因為研究生畢業年齡問題而被拒絕。據報道,在山西太原就讀研究生的張某在求職—份跟化學、材料、生物類有關的研發類工作時經常被拒,理由主要就是因為她是女生,年齡已經快30歲面臨生育。
㈢ 研究生就業前景如何
我國研究生就業的現實困境
伴隨著近年來研究生的持續擴招,一向被視為「皇帝女兒不愁嫁」的研究生已經不是往日的「香饃饃」,在愈發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上碩士研究生們也面臨著重重就業危機,承受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部分研究生就業陷入困境。
擴招後研究生求職人數迅速增長,就業市場「滿眼皆碩士」
從2003年開始,高校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並保持著高速增長的勢頭,中國教育在線網站《2013年全國研究生招生數據調查報告》的研究數據指出,「1978年是我國恢復研究生教育的第一年,當年錄取1.0708萬人。2012年,我國碩士研究生錄取約51.7萬人,博士研究生錄取約6.7萬人,招生規模是35年前的近55倍。」根據教育部2012年教育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全國共有研究生培養學校(機構、所)811個,在校生171.98萬人。根據國家統計局2014年2月24日發布的統計信息顯示,在學研究生達179.4萬人,畢業生51.4萬人。多年來,我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不斷增加,除2008年因金融危機等因素造成報名人數下降外,考研人數年遞增10萬~15萬人,2013年研究生報考人數已達到176萬人,直至2014年,考研報名人數有所減少,多年來的考研熱開始出現降溫。但是,研究生擴招已然成為事實,而擴招隨之而來的則是不斷增長的研究生畢業人數,而市場上對研究生的需求量沒有顯著增加,在就業市場上曾經鳳毛麟角、供不應求、甚至不用走向市場研究生就可以直接就業的現象已經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是幾十萬研究生、甚至與本科生同場競技的激烈競爭局面,研究生就業壓力不斷增大,研究生擴招後求職人數的不斷激增是研究生就業難最直接的原因之一。
㈣ 工業工程的研究生就業怎麼樣
工業工程專業畢業生就業面非常寬廣,可在製造和服務業企業中作為工業工程及製造、質量、物流等領域的工程師和管理人士,也可以在政府或咨詢公司成為管理人員、公務員或在教育領域從事教學工作等。
㈤ 網路工程專業的學生未來發展怎麼樣
一、專業綜合介紹
細心的你是否留意到,十年前港台電影中黑幫大佬手裡可以用來砸人的「大哥大」,早已變得如此纖細輕巧、色彩繽紛,並且飛入尋常百姓之手;從前只有數月飛鴻傳書才能聯系的國外親友可以用簡單方便快捷的伊妹兒(E-mail)互致問候、即時聊天,甚至裝上攝像頭開個網路會議!這一切都應該歸功於通信工程(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技術的迅猛發展。如果讓科學家們選出近十年來發展速度最快的技術,恐怕也是非通信技術莫屬。那麼讓我們來多了解一下這個年輕而又略顯「神奇」的專業吧。
通信技術是以現代的聲、光、電技術為硬體基礎,輔以相應軟體來達到信息交流目的。上個世紀末,多媒體的廣泛推廣、互聯網的應用極大地推動了通信工程專業的發展,展望這個世紀初期,寬頻技術、光通信也已經嶄露頭角。通信工程專業所研究的內容涵蓋了當今最流行、發展最迅猛的領域。單單這些是否已經使你躍躍欲試了呢?在美國發展速度最快的公司中,像Cisco(思科)、3Com等都是以通信技術作為其發展的主體,Cisco的總裁更是成為全球財富增長最快的人。這一切是否讓你心動呢?在我國,不光是老牌的IT廠商聯想提供了大量的網路服務,有「巨大中華」之稱的通信產業四大企業(巨龍、大唐、中興、華為)業績也非常驚人,其良好的發展前景、寬松的發展環境、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已成為畢業生們擇業的首選。
通信工程專業跨電子、計算機專業,所修課程兼有兩者的特點,需要較好的數學、物理基礎以及較強的動手應用能力。一些課程,如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資料庫等屬於計算機類,另一些,如信號處理、高頻電路、電路原理等屬於電子類,還有本專業基礎的通信原理等課程,所學范圍比較寬。需要學生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特別適合那些理解力強、善於分析的同學。專業劃分比較細的時候,本專業可「軟」可「硬」,分別傾向於計算機與電子兩個方向。
當然,本專業確實是絕對的熱門,基本上都是錄取分數最高的專業之一。在眾多高校中,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通信工程專業相當熱,如果考生對自己的實力充分自信,那麼選擇本專業不僅不會讓你失望,在畢業的時候還會覺得分外地驕傲。
由於該行業的發展速度太快,對人才的需求量又相當大,使你非常容易進入國際知名的跨國公司或者在國內享有盛譽的IT企業,並且待遇相當優厚,堪稱「最容易找到好工作」的專業。由於通信產業在全球的高速及持續發展,該專業在國外也是最熱門的專業之一,因此,出國深造難度相對大一些,不過進入大型跨國公司後出國進修的機會相當多。除各名牌高校外,中科院電子所同樣不失為一個完成研究生學位的好去處。選擇通信工程專業,已經可以同「光明的前途」畫上近似的等號了。這是真正的「朝陽產業」、「知識經濟」,可以熱情的揮灑汗水、攻克難關、迎接成功。在這樣的專業里,你會對那些時髦詞彙有更加切身的體會。希望那些對自己實力充滿信心的考生勇敢選擇,同信息時代一起擁抱輝煌!
通信工程專業代碼:080604。
二、專業教育發展狀況
通信工程專業主要為研究信號的產生、信息的傳輸、交換和處理,以及在計算機通信、數字通信、衛星通信、光纖通信、蜂窩通信、個人通信、平流層通信、多媒體技術、信息高速公路、數字程式控制交換等方面的理論和工程應用問題。隨著19世紀美國人發明電報之日起,現代通信技術就已經產生。為了適應日益發展的技術需要,通信工程專業成為了美國大學教育中的一門學科,並隨著現代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而得到迅速發展。
我國通信工作專業的前身是電機系和電機工程專業。上海交通大學於1917年在電機工程專業內設立「無線電門」,此後,於1921年設立「有線通信與無線通信門」。1952年院系調整後,成立了「電信系」。清華大學於1934年在電機系設立電訊組。1952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兩校電機系的電訊組合並後成立了清華大學無線電工程系。這可以說是通信工程專業的類型。這一時期較有影響的人物如清華大學的任之慕、朱蘭成、章名濤、葉楷、范緒筠、張鍾俊等教授。
建國初期,各有關學校分別在原有的電信工程、電機工程、無線電電子學專業的基礎上,為現代通信工程技術的人才培養積蓄著雄厚的力量。這一時期分別有張恩虯、王守武、胡漢泉、吳鴻適、王遷等學者活躍在本專業的教學領域。
六七十年代,受「文革」的沖擊,通信工程專業的變遷較大。例如清華大學,1969的電子工程系的大部分遷往四川綿陽,成立了清華大學綿陽分校。1978年才遷回北京,恢復為無線電電子學系建制,並為拓寬專業面向,適應科技發展需要,專業設置有所調整,增設了無線電技術與信息系統、物理電子與光電子技術、微電子學共三個大學本科專業。這一時期涌現出一批傑出的學者,如吳佑壽院士,他作為電子學家和電子工程教育家,為我國數字通信領域的開拓者之一,長期從事數字通信與數據傳輸、數字信號處理與模式識別的研究工作,並早在1958年就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部八路脈碼調制電話終端設備,1952年成功研製的數傳機被用於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數據傳輸。朱高峰院士長期從事電信系統的科研工作。從50年代到70年代,先後參與、主持了大量通信載波傳輸系統的總體設計與研製工作,取得了製造性成果,當時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特別是負責總體設計的我國第一套中國軸電纜1800路載波通信系統是我國整個載波通信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可同時傳輸電話、電報、傳真、廣播、數據等業務,是當時國外所採用的先進的傳輸手段之一。他在全國長途自動電話網的建設、網路經營方式、網路運行方式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奠定了電信網路學科的獨立地位。
到了80年代,從美、日、英等發達國家吹過來的信息革命這股颶風,為我國通信工程專業的發展增添了強勁的動力,也是從這時起,通信工程專業有了它現在的名稱。
由於信息高速公路的迅速興起,通信技術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國家也加大了這方面的投資,各個高校都有此專業設置或者相近的專業課程,一大批實驗室也紛紛走進了大學校園。如上海交通大學的區域光纖網與新型光通信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通信實驗室、數字信號處理實驗室、電子技術實驗室。另外,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東南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等一大批重點院校都為培養本專業的優秀人才做出了重要貢獻。
由於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非常廣泛,這一專業每年的招生量都很大。每個學校平均每年都以200—300人的數量招生,有的學校甚至更多。學歷層次從專科、本科到碩士、博士不等,有的學校還設有博士後流動站,形成了人才梯級培養的方式。盡管如此,此專業每年的畢業生還是供不應求,炙手可熱。
在新的時期,更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專家學者。例如清華大學的周炳餛院士,在國內首先開展了「晶體纖維生長與晶體光纖器件研究」。其「窄線寬可調諧半導體激光器及相關技術」通過七項成果鑒定,線寬、頻穩度和調諧范圍達國際先進水平,為發展相干光通信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光纖高溫感測器」、光纖環形腔的細度及環形激光器研究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另外,陸大教授在信號與信息處理方面;馮重熙教授在數字通信、語音信號處理及數字復接方面;姚彥教授在信號檢測估計和識別及其在電子系統中的應用高速實時信息處理及系統領域;曹志剛教授在數字調制、編碼及衛生通信、語音增強及數字信號處理技術上;林行剛教授在智能化圖文信息處理與識別、圖像壓縮與多媒體數據、多媒體通信及其終端技術等領域都有突出的貢獻。這些專家、教授為我國現代化通信事業向21世紀勝利進軍鋪平了道路。
面向新的世紀,通信工程專業將會迎來其發展的廣闊天地。隨著通信技術應用的日趨廣泛,上至太空,下至海底,無不活躍著這一專業的技術人才。現在中國已經加入WTO,這勢必會給中國信息產業的發展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而通信工程專業優秀人才的短缺成為我國參與國際間競爭的一個十分不利的因素。因此,在未來若干年,我國勢必會更加重視本專業人才的培養,更加重視通信工程專業的教育,提高教育水平。
㈥ 網路安全碩士管理研究生就業前景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18
㈦ 研究生學物聯網技術前景怎樣
前景還是很不錯,研究生應該是搞技術性質的東西多吧,雖說物聯網沒有涉及太新的技術,但還是得依靠技術人才才能發展,只是在鑽的深的同時別忘了看的廣,物聯網畢竟是一個覆蓋面很寬泛的網路。
㈧ 工業工程專業大學排名前五的研究生就業前景和薪酬怎麼樣
前五名應該是
1清華大學,2天津大學,3西安交通大學,4重慶大學,5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目前本專業發展迅猛,本科生的市場需求已經迅速擴大,研究生需求也正在增長中,本專業前景廣闊。總體來說薪酬水平處於所有專業中的中等偏上水平,當然那五個牛校畢業的更強悍,只要你別太菜,一月六七千小菜一碟。
㈨ 研究生就業前景如何
研究生的就業前景還是很不錯的,特別是985、211的研究生,很多企業都需要。現在很多城市都有人才引進,研究生畢業五險一金交滿六個月就有3萬元到手,福利待遇還是很不錯的。
㈩ 研究生就業前景如何呢
當前較為熱門的研究生專業有經濟學、法碩、新聞學、心理學、土木工程、計算機等專業。這些研究生專業之所以熱門,其決定性因素就是因為有著良好的就業前景。我們首先就經濟學來說,經濟學本科專業畢業後,找工作並不容易,但經濟學碩士畢業後,就業前景就豁然開朗了,據統計,在校期間注重實踐,同時研究功底比較深厚的經濟學碩士生,剛出校門拿到年薪10萬以上者,不在少數。就業方向一般為經濟分析預測、對外貿易、市場營銷、管理等。而就新聞學專業來看,在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通過媒介獲取所需信息,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無冕之王」的桂冠下的傳媒記者,成為社會舞台上不可忽視的亮點,高校教師、網路編輯、新聞記者無疑不是很好的職業選擇。所以,以這兩個代表的熱門專業來分析就業前景,我們不難得出那是相當可觀啊!但是也要謹防扎堆報考,造成的人才過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