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安全涉及
1、企業安全制度(最重要)
2、數據安全(防災備份機制)
3、傳輸安全(路由熱備份、NAT、ACL等)
4、伺服器安全(包括冗餘、DMZ區域等)
5、防火牆安全(硬體或軟體實現、背靠背、DMZ等)
6、防病毒安全
網路攻擊有多種形式,合攏而來, 可簡單分為四類攻擊。
1、人性式攻擊,比如釣魚式攻擊、社會工程學攻擊,這些攻擊方式,技術含量往往很低,針對就是人性。有點騙子攻擊的味道。著名黑客菲特尼客,以這種攻擊為特長。
2、中間人攻擊,各式各樣的網路攻擊,合攏而來幾乎都是中間人攻擊,原因很簡單,任何兩方面的通訊,必然受到第三方攻擊的威脅。比如sniffer嗅探攻擊,這種攻擊可以說是網路攻擊中最常用的,以此衍生出來的,ARP欺騙、DNS欺騙,小到木馬以DLL劫持等技術進行傳播,幾乎都在使用中間人攻擊。
3、缺陷式攻擊,世界上沒有一件完美的東西,網路也是如此,譬如DDOS攻擊,這本質上不是漏洞,而只是一個小小的缺陷,因為TCP協議必須經歷三次握手。
4、漏洞式攻擊,就是所謂的0day Hacker攻擊,這種攻擊是最致命的,但凡黑客手中,必定有一些未公布的0day漏洞利用軟體,可以瞬間完成攻擊。
㈡ 網路安全領域: 什麼是內部攻擊 什麼是外部攻擊 內部攻擊與外部攻擊有何異同
基於內網 C段等
反之基於外網
㈢ 網路安全威脅有哪些
計算機網路安全所面臨的威脅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對網路中信息的威脅,二是對網路中設備的威脅。
從人的因素 考慮,影響網路安全的因素包括:
(1)人為的無意失誤。
(2)人為的惡意攻擊。一種是主動攻擊,另一種是被動攻擊。
(3)網路軟體的漏洞和「後門」。
針對您的問題這個一般都是針對WEB攻擊吧!一般有釣魚攻擊!網站掛馬!跨站攻擊!!DDOS這些吧!至於防禦方案!不同情況不一樣!沒有特定標准!+
內部威脅,包括系統自身的漏洞,計算機硬體的突發故障等外部威脅,包括網路上的病毒,網路上的惡意攻擊等
5.黑客:
㈣ 網路安全攻擊手段
"網路攻擊的常用手段
1、獲取口令
這又有三種方法:一是通過網路監聽非法得到用戶口令,這類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危害性極大,監聽者往往能夠獲得其所在網段的所有用戶賬號和口令,對區域網安全威脅巨大;二是在知道用戶的賬號後(如電子郵件@前面的部分)利用一些專門軟體強行破解用戶口令,這種方法不受網段限制,但黑客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時間;三是在獲得一個伺服器上的用戶口令文件(此文件成為Shadow文件)後,用暴力破解程序破解用戶口令,該方法的使用前提是黑客獲得口令的Shadow文件。此方法在所有方法中危害最大,因為它不需要像第二種方法那樣一遍又一遍地嘗試登錄伺服器,而是在本地將加密後的口令與Shadow文件中的口令相比較就能非常容易地破獲用戶密碼,尤其對那些弱智用戶(指口令安全系數極低的用戶,如某用戶賬號為zys,其口令就是zys666、666666、或乾脆就是zys等)更是在短短的一兩分鍾內,甚至幾十秒內就可以將其幹掉。
2、放置特洛伊木馬程序
特洛伊木馬程序可以直接侵入用戶的電腦並進行破壞,它常被偽裝成工具程序或者游戲等誘使用戶打開帶有特洛伊木馬程序的郵件附件或從網上直接下載,一旦用戶打開了這些郵件的附件或者執行了這些程序之後,它們就會象古特洛伊人在敵人城外留下的藏滿士兵的木馬一樣留在自己的電腦中,並在自己的計算機系統中隱藏一個可以在Windows啟動時悄悄執行的程序。當您連接到網際網路上時,這個程序就會通知黑客,來報告您的IP地址以及預先設定的埠。黑客在收到這些信息後,再利用這個潛伏在其中的程序,就可以任意地修改您的計算機的參數設定、復制文件、窺視你整個硬碟中的內容等,從而達到控制你的計算機的目的。
3、WWW的欺騙技術
在網上用戶可以利用IE等瀏覽器進行各種各樣的WEB站點的訪問,如閱讀新聞組、咨詢產品價格、訂閱報紙、電子商務等。然而一般的用戶恐怕不會想到有這些問題存在:正在訪問的網頁已經被黑客篡改過,網頁上的信息是虛假的!例如黑客將用戶要瀏覽的網頁的URL改寫為指向黑客自己的伺服器,當用戶瀏覽目標網頁的時候,實際上是向黑客伺服器發出請求,那麼黑客就可以達到欺騙的目的了。
4、電子郵件攻擊
電子郵件攻擊主要表現為兩種方式:一是電子郵件轟炸和電子郵件「滾雪球」,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郵件炸彈,指的是用偽造的IP地址和電子郵件地址向同一信箱發送數以千計、萬計甚至無窮多次的內容相同的垃圾郵件,致使受害人郵箱被「炸」,嚴重者可能會給電子郵件伺服器操作系統帶來危險,甚至癱瘓;二是電子郵件欺騙,攻擊者佯稱自己為系統管理員(郵件地址和系統管理員完全相同),給用戶發送郵件要求用戶修改口令(口令可能為指定字元串)或在貌似正常的附件中載入病毒或其他木馬程序(據筆者所知,某些單位的網路管理員有定期給用戶免費發送防火牆升級程序的義務,這為黑客成功地利用該方法提供了可乘之機),這類欺騙只要用戶提高警惕,一般危害性不是太大。
5、通過一個節點來攻擊其他節點
黑客在突破一台主機後,往往以此主機作為根據地,攻擊其他主機(以隱蔽其入侵路徑,避免留下蛛絲馬跡)。他們可以使用網路監聽方法,嘗試攻破同一網路內的其他主機;也可以通過IP欺騙和主機信任關系,攻擊其他主機。這類攻擊很狡猾,但由於某些技術很難掌握,如IP欺騙,因此較少被黑客使用。
6、網路監聽
網路監聽是主機的一種工作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主機可以接受到本網段在同一條物理通道上傳輸的所有信息,而不管這些信息的發送方和接受方是誰。此時,如果兩台主機進行通信的信息沒有加密,只要使用某些網路監聽工具,例如NetXray for windows 95/98/nt,sniffit for linux 、solaries等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截取包括口令和帳號在內的信息資料。雖然網路監聽獲得的用戶帳號和口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監聽者往往能夠獲得其所在網段的所有用戶帳號及口令。
7、尋找系統漏洞
許多系統都有這樣那樣的安全漏洞(Bugs),其中某些是操作系統或應用軟體本身具有的,如Sendmail漏洞,win98中的共享目錄密碼驗證漏洞和IE5漏洞等,這些漏洞在補丁未被開發出來之前一般很難防禦黑客的破壞,除非你將網線拔掉;還有一些漏洞是由於系統管理員配置錯誤引起的,如在網路文件系統中,將目錄和文件以可寫的方式調出,將未加Shadow的用戶密碼文件以明碼方式存放在某一目錄下,這都會給黑客帶來可乘之機,應及時加以修正。
8、利用帳號進行攻擊
有的黑客會利用操作系統提供的預設賬戶和密碼進行攻擊,例如許多UNIX主機都有FTP和Guest等預設賬戶(其密碼和賬戶名同名),有的甚至沒有口令。黑客用Unix操作系統提供的命令如Finger和Ruser等收集信息,不斷提高自己的攻擊能力。這類攻擊只要系統管理員提高警惕,將系統提供的預設賬戶關掉或提醒無口令用戶增加口令一般都能克服。
9、偷取特權
利用各種特洛伊木馬程序、後門程序和黑客自己編寫的導致緩沖區溢出的程序進行攻擊,前者可使黑客非法獲得對用戶機器的完全控制權,後者可使黑客獲得超級用戶的許可權,從而擁有對整個網路的絕對控制權。這種攻擊手段,一旦奏效,危害性極大。
10、埠攻擊
如果是基於Windows 95/NT的操作系統,而且沒有安裝過Patch,那麼就極易受到攻擊,這個漏洞是由OOB引起的,OOB是Out Of Band的縮寫,是TCP/IP的一種傳輸模式。攻擊的原理是以OOB方式通過TCP/IP埠139向對端的Windows 95/NT傳送0byte的數據包,這種攻擊會使計算機處於癱瘓狀態,無法再工作。在windows98 OSR2版本和WindowsNT 4.0 Service Pack5中微軟公司已更正了該錯誤。
我們常用的埠是:21(FTP)、23(Telnet)、25(Mail)、70(Gopher)、80(Http),針對埠最快速的攻擊方法是基於Telnet協議。Telnet可以快速判斷某特定埠是否打開以及伺服器是否運行;還有黑客利用Telnet來進行伺服器拒絕式攻擊,例如,向WindowsNT Web伺服器的所有埠發送垃圾數據會導致目標處理器資源消耗高達100%,向其他埠發送Telnet請求也可能導致主機掛起或崩潰,尤其是向埠135發送Telnet連接請求時。防範的方法,如果不是非常必要,關閉Telnet埠。
一般用戶不要裸機,一定要用個360之類的殺軟保護電腦"
㈤ 網路安全攻擊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網路信息系統所面臨而對威脅來自很多方面,而且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從宏觀上看,這些威脅可分為人為威脅和自然威脅。
自然威脅來自與各種自然災害、惡劣的場地環境、電磁干擾、網路設備的自然老化等。這些威脅是無目的的,但會對網路通信系統造成損害,危及通信安全。而人為威脅是對網路信息系統的人為攻擊,通過尋找系統的弱點,以非授權方式達到破壞、欺騙和竊取數據信息等目的。兩者相比,精心設計的人為攻擊威脅難防備、種類多、數量大。從對信息的破壞性上看,攻擊類型可以分為被動攻擊和主動攻擊。
主動攻擊
主動攻擊會導致某些數據流的篡改和虛假數據流的產生。這類攻擊可分為篡改、偽造消息數據和終端(拒絕服務)。
(1) 篡改消息
篡改消息是指一個合法消息的某些部分被改變、刪除,消息被延遲或改變順序,通常用以產生一個未授權的效果。如修改傳輸消息中的數據,將「允許甲執行操作」改為「允許乙執行操作」。
(2)偽造
偽造指的是某個實體(人或系統)發出含有其他實體身份信息的數據信息,假扮成其他實體,從而以欺騙方式獲取一些合法用戶的權利和特權。
(3)拒絕服務
拒絕服務即常說的DoS(Deny of Service),會導致對通訊設備正常使用或管理被無條件地終端。通常是對整個網路實施破壞,以達到降低性能、終端服務的目的。這種攻擊也可能有一個特定的目標,如到某一特定目的地(如安全審計服務)的所有數據包都被組織。
被動攻擊中攻擊者不對數據信息做任何修改,截取/竊聽是指在未經用戶同一和認可的情況下攻擊者獲得了信息或相關數據。通常包括竊聽、流量分析、破解弱加密的數據流等攻擊方式。
(1)流量分析
流量分析攻擊方式適用於一些特殊場合,例如敏感信息都是保密的,攻擊者雖然從截獲的消息中無法的到消息的真實內容,但攻擊者還能通過觀察這些數據報的模式,分析確定出通信雙方的位置、通信的次數及消息的長度,獲知相關的敏感信息,這種攻擊方式稱為流量分析。
(2)竊聽
竊聽是最常用的首段。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區域網上的數據傳送是基於廣播方式進行的,這就使一台主機有可能受到本子網上傳送的所有信息。而計算機的網卡工作在雜收模式時,它就可以將網路上傳送的所有信息傳送到上層,以供進一步分析。如果沒有採取加密措施,通過協議分析,可以完全掌握通信的全部內容,竊聽還可以用無限截獲方式得到信息,通過高靈敏接受裝置接收網路站點輻射的電磁波或網路連接設備輻射的電磁波,通過對電磁信號的分析恢復原數據信號從而獲得網路信息。盡管有時數據信息不能通過電磁信號全部恢復,但肯得到極有價值的情報。
由於被動攻擊不會對被攻擊的信息做任何修改,留下痕跡很好,或者根本不留下痕跡,因而非常難以檢測,所以抗擊這類攻擊的重點在於預防,具體措施包括虛擬專用網VPN,採用加密技術保護信息以及使用交換式網路設備等。被動攻擊不易被發現,因而常常是主動攻擊的前奏。
被動攻擊雖然難以檢測,但可採取措施有效地預防,而要有效地防止攻擊是十分困難的,開銷太大,抗擊主動攻擊的主要技術手段是檢測,以及從攻擊造成的破壞中及時地恢復。檢測同時還具有某種威懾效應,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防止攻擊的作用。具體措施包括自動審計、入侵檢測和完整性恢復等。
㈥ 網路安全威脅有哪些
第一、網路監聽
網路監聽是一種監視網路狀態、數據流程以及網路上信息傳輸的技術。黑客可以通過偵聽,發現有興趣的信息,比如用戶賬戶、密碼等敏感信息。
第二、口令破解
是指黑客在不知道密鑰的情況之下,恢復出密文件中隱藏的明文信息的過程,常見的破解方式包括字典攻擊、強制攻擊、組合攻擊,通過這種破解方式,理論上可以實現任何口令的破解。
第三、拒絕服務攻擊
拒絕服務攻擊,即攻擊者想辦法讓目標設備停止提供服務或者資源訪問,造成系統無法向用戶提供正常服務。
第四、漏洞攻擊
漏洞是在硬體、軟體、協議的具體實現或者系統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從而可以使攻擊者能夠在未授權的情況下訪問或破壞系統,比如利用程序的緩沖區溢出漏洞執行非法操作、利用操作系統漏洞攻擊等。
第五、網站安全威脅
網站安全威脅主要指黑客利用網站設計的安全隱患實施網站攻擊,常見的網站安全威脅包括:SQL注入、跨站攻擊、旁註攻擊、失效的身份認證和會話管理等。
第六、社會工程學攻擊
利用社會科學並結合常識,將其有效地利用,最終達到獲取機密信息的目的。
㈦ 1.網路中常見的攻擊手段主要有哪些
目前造成網路不安全的主要因素是系統、協議及資料庫等的設計上存在缺陷。由於當今的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在本身結構設計和代碼設計時偏重考慮系統使用時的方便性,導致了系統在遠程訪問、許可權控制和口令管理等許多方面存在安全漏洞。
㈧ 對網路安全的攻擊分為哪幾種
①截斷信息;②偽造;③篡改;④介入。
㈨ 網路安全中常見的黑客攻擊方式
1、後門程序
由於程序員設計一些功能復雜的程序時,一般採用模塊化的程序設計思想,將整個項目分割為多個功能模塊,分別進行設計、調試,這時的後門就是一個模塊的秘密入口。在程序開發階段,後門便於測試、更改和增強模塊功能。正常情況下,完成設計之後需要去掉各個模塊的後門,不過有時由於疏忽或者其他原因(如將其留在程序中,便於日後訪問、測試或維護)後門沒有去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會利用窮舉搜索法發現並利用這些後門,然後進入系統並發動攻擊。
2、信息炸彈
信息炸彈是指使用一些特殊工具軟體,短時間內向目標伺服器發送大量超出系統負荷的信息,造成目標伺服器超負荷、網路堵塞、系統崩潰的攻擊手段。比如向未打補丁的 Windows 95系統發送特定組合的 UDP 數據包,會導致目標系統死機或重啟;向某型號的路由器發送特定數據包致使路由器死機;向某人的電子郵件發送大量的垃圾郵件將此郵箱「撐爆」等。目前常見的信息炸彈有郵件炸彈、邏輯炸彈等。
3.DOS攻擊
分為DOS攻擊和DDOS攻擊。DOS攻擊它是使用超出被攻擊目標處理能力的大量數據包消耗系統可用系統、帶寬資源,最後致使網路服務癱瘓的一種攻擊手段。作為攻擊者,首先需要通過常規的黑客手段侵入並控制某個網站,然後在伺服器上安裝並啟動一個可由攻擊者發出的特殊指令來控制進程,攻擊者把攻擊對象的IP地址作為指令下達給進程的時候,這些進程就開始對目標主機發起攻擊。這種方式可以集中大量的網路伺服器帶寬,對某個特定目標實施攻擊,因而威力巨大,頃刻之間就可以使被攻擊目標帶寬資源耗盡,導致伺服器癱瘓。比如1999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遭到的黑客攻擊就屬於這種方式。DDOS攻擊是黑客進入計算條件,一個磁碟操作系統(拒絕服務)或DDoS攻擊(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包括努力中斷某一網路資源的服務,使其暫時無法使用。
這些攻擊通常是為了停止一個互聯網連接的主機,然而一些嘗試可能的目標一定機以及服務。DDOS沒有固定的地方,這些攻擊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他們的目標行業全世界。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大多出現在伺服器被大量來自攻擊者或僵屍網路通信的要求。
伺服器無法控制超文本傳輸協議要求任何進一步的,最終關閉,使其服務的合法用戶的一致好評。這些攻擊通常不會引起任何的網站或伺服器損壞,但請暫時關閉。
這種方法的應用已經擴大了很多,現在用於更惡意的目的;喜歡掩蓋欺詐和威懾安防面板等。
4、網路監聽
網路監聽是一種監視網路狀態、數據流以及網路上傳輸信息的管理工具,它可以將網路介面設置在監聽模式,並且可以截獲網上傳輸的信息,也就是說,當黑客登錄網路主機並取得超級用戶許可權後,若要登錄其他主機,使用網路監聽可以有效地截獲網上的數據,這是黑客使用最多的方法,但是,網路監聽只能應用於物理上連接於同一網段的主機,通常被用做獲取用戶口令。
5.系統漏洞
許多系統都有這樣那樣的安全漏洞(Bugs),其中某些是操作系統或應用軟體本身具有的,如Sendmail漏洞,Windows98中的共享目錄密碼驗證漏洞和IE5漏洞等,這些漏洞在補丁未被開發出來之前一般很難防禦黑客的破壞,除非你不上網。還有就是有些程序員設計一些功能復雜的程序時,一般採用模塊化的程序設計思想,將整個項目分割為多個功能模塊,分別進行設計、調試,這時的後門就是一個模塊的秘密入口。在程序開發階段,後門便於測試、更改和增強模塊功能。正常情況下,完成設計之後需要去掉各個模塊的後門,不過有時由於疏忽或者其他原因(如將其留在程序中,便於日後訪問、測試或維護)後門沒有去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會利用專門的掃描工具發現並利用這些後門,然後進入系統並發動攻擊。
6、密碼破解當然也是黑客常用的攻擊手段之一。
7.誘入法
黑客編寫一些看起來「合法」的程序,上傳到一些FTP站點或是提供給某些個人主頁,誘導用戶下載。當一個用戶下載軟體時,黑客的軟體一起下載到用戶的機器上。該軟體會跟蹤用戶的電腦操作,它靜靜地記錄著用戶輸入的每個口令,然後把它們發送給黑客指定的Internet信箱。例如,有人發送給用戶電子郵件,聲稱為「確定我們的用戶需要」而進行調查。作為對填寫表格的回報,允許用戶免費使用多少小時。但是,該程序實際上卻是搜集用戶的口令,並把它們發送給某個遠方的「黑客」
8.病毒攻擊
計算機病毒可通過網頁、即時通信軟體、惡意軟體、系統漏洞、U盤、移動硬碟、電子郵件、BBS等傳播。
㈩ 常見的網路安全威脅有哪些
近日,國內安全廠商金山公司發布了《2005年網路安全報告》,該報告顯示,2005年網路威脅呈現多樣化,除傳統的病毒、垃圾郵件外,危害更大的間諜軟體、廣告軟體、網路釣魚等紛紛加入到互聯網安全破壞者的行列,成為威脅計算機安全的幫凶。尤其是間諜軟體,其危害甚至超越傳統病毒,成為互聯網安全最大的威脅。同時,有關反病毒專家預測,2006年,「間諜軟體」對網路安全危害的發展勢頭將會表現得更為猛烈。
●「木馬」病毒首當其沖
據金山反病毒監測中心統計,2005年1月到10月,共截獲或監測到的病毒達到50179個,其中木馬、蠕蟲、黑客病毒占其中的91%。尤其是以盜取用戶有價賬號的木馬病毒(如網銀、QQ、網游)多達2000多種,如果算上變種則要超過萬種,平均下來每天有30個病毒出現。綜合2005年的病毒情況,具有以下的特徵:
●計算機病毒感染率首次下降
2005年我國計算機病毒感染率為80%,比去年的85.57%下降了5.57個百分點。這是自2001年以來,我國計算機病毒疫情首次呈下降趨勢。同期的間諜軟體感染率則大大高於去年,由2004年的30%激增到2005年的90%。2001年在感染病毒的用戶當中,感染次數超過3次的達到56.65%,而2005年降為54.7%。2005年病毒造成的危害主要是網路癱瘓,接近20%,而2003年和2004年病毒危害集中在系統崩潰,這表明蠕蟲病毒造成的網路問題越來越嚴重。2001年因計算機病毒造成損失的比例為43%,今年為51.27%,這表明計算機病毒造成的危害正在加劇。
●90%用戶遭受「間諜軟體」襲擊
據介紹,2005年,間諜軟體已經大面積闖入了我們的網路生活中。根據公安部發布的《2005年全國信息網路安全狀況暨計算機病毒疫情調查活動》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2005年中國有將近90%的用戶遭受間諜軟體的襲擊,比起2004年的30%提高了6成。就連大名鼎鼎的比爾蓋茨面對間諜軟體也無能為力,驚呼:「我的計算機從未被病毒入侵過,但卻居然被間諜軟體和廣告軟體騷擾。」
盡管隨著打擊力度的加強,2005年的間諜軟體有了更加明顯的改變,之前大多是流氓的推廣方式,比如通過網站下載插件、彈廣告、代碼的方式。用一些IE輔助工具可以有效攔截,但是這次最煩的表現形式是間諜軟體直接彈廣告,IE輔助工具根本無法攔截。需要可以徹底把間諜軟體清除才能減少廣告。雖然許多殺毒軟體廠商對間諜軟體的清除下了很大的力量,但是由於還沒有一款完全意義上的針對間諜軟體的安全工具,因此對於間諜軟體的徹底清除還遠遠沒有達到用戶的需求。
●「間諜軟體」成為互聯網最大的安全威脅
間諜軟體在2005年表現出傳播手段多樣化的特點,間諜軟體的製造者為了尋求利益的最大化,吸引更多的人成為監視的對象,採用了越來越復雜的傳播方式。根據調查顯示,針對間諜軟體的傳播方式,用戶最為反感的「間諜軟體」形式主要包括:彈廣告的間諜軟體、安裝不打招呼的軟體、控制項、不容易卸載的程序、容易引起系統不穩定的程序、盜取網銀網游賬號的木馬程序。
間諜軟體的危害不僅僅是花花綠綠的廣告的騷擾,往往背後還隱藏著更加嚴重的威脅:間諜軟體被黑客利用能夠記錄用戶在計算機上的任何活動,包括敲打了哪個鍵盤、密碼、發送和接收的電子郵件、網路聊天記錄和照片等等。2005年萬事達國際信用卡公司宣布,位於亞利桑那州土桑市的一家信用卡數據處理中心的計算機網路被侵入,4000萬張信用卡賬號和有效日期等信息被盜,盜竊者採用的手段正是在這家信用卡數據中心的計算機系統中植入了一個間諜軟體。
●中國「網路釣魚」名列全球第二
網路釣魚作為一個網路蛀蟲,自從2004年出現以後,迅速成為威脅互聯網安全的主要攻擊方式。進入2005年,網路釣魚已經從最初的為技術痴迷的Vxer(病毒愛好者),變成受利益誘惑的職業人。他們不斷地挖掘系統的漏洞、規則的失誤,利用病毒的行為、人們的好奇心,四處進行著「釣魚」、詐騙。
網路釣魚在2004年及以前,多以郵件方式投遞到用戶郵箱中,而僅這種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利益熏心的製造者。因此網路釣魚在2005年的傳播手段從單一的主動推送方法,增加「守株待兔」方法,以更加多樣化的傳播方式,這些方式包括:假冒網上銀行、網上證券網站;利用虛假電子商務進行詐騙;利用木馬和黑客技術等手段竊取用戶信息等等,實際上,2005年「網路釣魚」者在實施網路詐騙的犯罪活動過程中,經常採取以上幾種手法交織、配合進行,還有的通過手機簡訊、QQ、msn進行各種各樣的「網路釣魚」不法活動。
以今年5月份為例,「網路釣魚」案件比上月激增226%,創有史以來最高紀錄。隨後的幾個月內,網路釣魚的攻擊方式仍以平均每月73%的比例向上增加。據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統計,目前中國的網路釣魚網站佔全球釣魚網站的13%,名列全球第二位。
●病毒傳播更多樣、更隱蔽
2005年,網頁瀏覽、電子郵件和網路下載是感染計算機病毒最常見的途徑,分別佔59%、50%和48%。計算機病毒通過網路下載、瀏覽和電子郵件進行傳播和破壞的比例分別比去年
上升了6%,而利用區域網傳播感染的情況與去年比較減少了7%,可以看到利用互聯網傳播已經成為了病毒傳播的一個發展趨勢。
同時,隨著各大門戶網站的即時通訊工具的推出,利用IM(即時通訊工具)作為傳播的重要途徑,而且已經漸漸追上了微軟漏洞,成為了網路間病毒傳播的首選方式,從年初的「MSN性感雞」到利用QQ傳播的「書蟲」、「QQRRober」、「QQTran」,以及可以通過多種IM平台進行傳播的「QQMsgTing」,它們都通過IM廣闊的交流空間大肆傳播著。每一個使用IM工具的人,至少會接到一次這類病毒的侵擾。同時,此類病毒在傳播過程都會根據生活中的熱點事件、新聞人物、或者黃色信息構造誘惑信息,誘使聊天好友打開地址或接收病毒文件。
據統計,通過IM工具傳播的病毒高達270萬次起,排在所有病毒之首。這也使得國內IM廠家高度重視,騰訊推出的QQ2005,就在業界率先與殺毒廠商合作,與金山公司合作推出了國際首創的「QQ安全中心」。
●漏洞病毒出現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
根據行業人士試驗得到的反饋,在2005年,一台未打補丁的系統,接入互聯網,不到2分鍾就會被各種漏洞所攻擊,並導致電腦中毒。因此,今年雖然病毒的感染率呈現出下降的趨勢,但病毒仍然存在巨大的危害,並且利用漏洞的方法仍是病毒傳播的最重要手段。
據了解,目前普通用戶碰到的漏洞威脅,主要以微軟的操作系統漏洞居多。微軟被新發現的漏洞數量每年都在增長,僅2005年截至11月,微軟公司便對外公布漏洞51個,其中嚴重等級27個。眾所周知,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在個人電腦中有極高的市場佔有率,用戶群體非常龐大。利用微軟的系統漏洞傳播的病毒明顯具有傳播速度快、感染人群多、破壞嚴重的特點。03年的沖擊波、04年的震盪波以及05年的狙擊波便是很好的佐證。
利用漏洞的病毒越來越多。2005年8月15日凌晨,利用微軟漏洞攻擊電腦的病毒「狙擊波」,被稱為歷史上最快利用漏洞的一個病毒,距離該漏洞被公布時間僅有一周。
因此,國內有關反病毒工程師告訴用戶,2006年對於網路病毒的防護措施主要是以防護為主,但是除此之外,還要有相應的檢測、響應及隔離能力。在大規模網路病毒暴發的時候,能夠通過病毒源的隔離,把疫情降到最低,對於殘留在網路上的病毒,人們也要有相應的處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