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兩個違反網路安全法的案例

兩個違反網路安全法的案例

發布時間:2022-10-23 23:03:07

㈠ 網路犯罪的案例有哪些

1.江蘇徐州「神馬」網路盜竊案

2014年3月19日,江蘇徐州警方聯合騰訊雷霆行動成功搗毀了一個以「下訂單」為名,通過向多個網店店主的手機植入木馬、攔截網銀簡訊進行網路盜竊的犯罪團伙,在14省抓獲涉案犯罪嫌疑人37名,瓦解了一個完整的「寫馬—免殺—種馬—洗錢—分贓」黑產犯罪鏈條。該案受害人達261名,涉案金額2000餘萬元。

2.廣州「1101-黑客」銀行卡盜竊案

2014年5月,廣州警方成功破獲了一起利用黑客技術、對銀行卡實施盜竊的特大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經調查,該團伙通過網路入侵的手段盜取多個網站的資料庫,並將得到的數據在其他網站上嘗試登錄,經過大量沖撞比對後非法獲得公民個人信息和銀行卡資料數百萬條,最後通過出售信息、網上盜竊等犯罪方式,非法獲利1400餘萬元。

3.浙江湖州「5·15」詐騙簡訊案

2014年5月,浙江湖州警方摧毀了一個群發詐騙簡訊的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18名。經調查,自2012年以來,該團伙由組織者聯系詐騙上家人員接收群發詐騙簡訊業務,再用電話、網路等渠道將任務派單給下家,由下家通過群發器、sim卡和電腦等設備,累計群發中獎等網路詐騙簡訊上億條,非法獲利300餘萬元。

4.重慶簡訊攔截木馬盜竊案

2014年5月27日,重慶警方破獲了一起利用簡訊攔截木馬實施網路盜竊、並將贓款通過電商平台以購物、充話費、購買彩票等方式套現的案件,抓捕犯罪嫌疑人3名,兩名主犯為應屆大學生。經調查,嫌疑人將簡訊攔截木馬偽造成婚戀網站的交友簡訊,通過感染受害人手機截取網銀驗證碼,再修改其網路支付應用的密碼,最後用受害人的銀行卡去電商平台「套現」。

5.江蘇揚州「3·18」釣魚盜號案

2014年5月30日,江蘇揚州警方成功搗毀了一個通過租用韓國伺服器架設釣魚網站、盜取受害者網路聊天賬號及密碼的盜號團伙,在廣東和廣西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經調查,2014年1月至5月期間,該團伙向下游的網路詐騙犯罪分子出售非法盜取的180935組網路聊天賬號及密碼,獲利157萬余元。

6.北京「2·28」釣魚盜刷信用卡案

2014年6月,北京警方成功摧毀了一個利用釣魚網站盜取用戶信用卡資料、並通過盜刷牟利的犯罪團伙,抓獲盜號人員、機票代理、詐騙人員等嫌疑人31人,涉及盜刷案件520餘起。經調查,該團伙通過某網站平台發布虛假信息,誘騙網民登錄釣魚網站,非法盜取網民的個人信息及信用卡資料;再與機票代理勾結,通過網上快捷支付的方式購買機票並出售。該犯罪團伙已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盜取公民個人信息、盜刷信用卡的黑色產業鏈條,涉案金額達300餘萬元。

7.山東濟南「1·15」航空旅客信息泄露案

2014年6月,山東濟南警方成功摧毀了一個利用航空旅客信息進行詐騙的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查清了某航空公司訂票信息泄露源頭,堵塞了安全漏洞。經調查,該犯罪團伙通過盜取旅客個人信息、倒賣信息、實施詐騙、取款分贓等犯罪環節,詐騙旅客30餘人,涉案金額達70餘萬元。

㈡ 滴滴違反《網路安全法》被罰80.26億,收集的數據到底去哪了

掌握詳細的個人出行信息後,滴滴出行似乎已經有能力對一個人的行為習慣進行“大數據分析”,這對個人來說構成了潛在信息風險,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大數據殺熟”:同樣的商品或服務,老客戶看到的價格反而比新客戶要貴出許多。

目前隱私保護技術還相對不夠完善,因此網路上的個人隱私很難得到很好地保護,就像大家平時使用的社交軟體,微信、QQ、微博等,都無時無刻在監控著大家的一舉一動,包括你的朋友、家人以及出行、購物等各項信息都會被收集並利用。其中最直觀的體現就是你淘寶經常瀏覽過的物品,在推薦好物當中會發現大部分是同類型的商品,這就已經說明淘寶通過相關數據,分析出你近段時間的喜好,繼而不斷為你推薦,刺激消費。

㈢ 數據安全有哪些案例

我國《網路安全法》將正式生效實施,對網路運營者數據安全管理提出了系統且嚴格的法律要求。近日,上海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研究中心發布大數據安全風險與對策研究報告,遴選了近年來國內外典型數據安全事件,系統分析了大數據安全風險產生的類型和誘因,並分別從提升國家大數據生態治理水平(政府)和加強企業大數據安全能力(企業)兩個層面提出推動我國大數據安全發展的對策建議。
大數據時代,數據成為推動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關鍵生產要素,基於數據的開放與開發推動了跨組織、跨行業、跨地域的協助與創新,催生出各類全新的產業形態和商業模式,全面激活了人類的創造力和生產力。
然而,大數據在為組織創造價值的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安全風險。一方面,數據經濟發展特性使得數據在不同主體間的流通和加工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由此也打破了數據安全管理邊界,弱化了管理主體風險控制能力;另一方面,隨著數據資源商業價值的凸顯,針對數據的攻擊、竊取、濫用、劫持等活動持續泛濫,並呈現出產業化、高科技化和跨國化等特性,對國家的數據生態治理水平和組織的數據安全管理能力提出全新挑戰。在內外雙重壓力下,大數據安全重大事件頻發,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重大安全議題。
綜合近年來國內外重大數據安全事件發現,大數據安全事件正在呈現以下特點:(1)風險成因復雜交織,既有外部攻擊,也有內部泄露,既有技術漏洞,也有管理缺陷;既有新技術新模式觸發的新風險,也有傳統安全問題的持續觸發。(2)威脅范圍全域覆蓋,大數據安全威脅滲透在數據生產、流通和消費等大數據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包括數據源的提供者、大數據加工平台提供者、大數據分析服務提供者等各類主體都是威脅源;(3)事件影響重大深遠。數據雲端化存儲導致數據風險呈現集聚和極化效應,一旦發生數據泄露等其影響都將超越技術范疇和組織邊界,對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產生影響,包括產生重大財產損失、威脅生命安全和改變政治進程。
隨著數據經濟時代的來臨,全面提升網路空間數據資源的安全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任務,如同環境生態的治理,數據生態治理面臨一場艱巨的戰役,這場戰役的成敗將決定新時期公民的權利、企業的利益、社會的信任,也將決定數據經濟的發展乃至國家的命運和前途。為此,我們建議重點從政府和企業兩個維度入手,全面提升我國大數據安全
從政府角度,報告建議持續提升數據保護立法水平,構築網路空間信任基石;加強網路安全執法能力,開展網路黑產長效治理;加強重點領域安全治理,維護國家數據經濟生態;規范發展數據流通市場,引導合法數據交易需求;科學開展跨境數據監管,切實保障國家數據主權。
從企業角度,報告建議網路運營者需要規范數據開發利用規則,明確數據權屬關系,重點加強個人數據和重點數據的安全管理,針對採集、存儲、傳輸、處理、交換和銷毀等各個環節開展全生命周期的保護,從制度流程、人員能力、組織建設和技術工具等方面加強數據安全能力建設。
附十大典型事件(時間順序):
1. 全球范圍遭受勒索軟體攻擊
關鍵詞:網路武器泄漏,勒索軟體,數據加密,比特幣
2017年5月12日,全球范圍爆發針對Windows操作系統的勒索軟體(WannaCry)感染事件。該勒索軟體利用此前美國國家安全局網路武器庫泄露的WindowsSMB服務漏洞進行攻擊,受攻擊文件被加密,用戶需支付比特幣才能取迴文件,否則贖金翻倍或是文件被徹底刪除。全球100多個國家數十萬用戶中招,國內的企業、學校、醫療、電力、能源、銀行、交通等多個行業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影響。
安全漏洞的發掘和利用已經形成了大規模的全球性黑色產業鏈。美國政府網路武器庫的泄漏更是加劇了黑客利用眾多未知零日漏洞發起攻擊的威脅。2017年3月,微軟就已經發布此次黑客攻擊所利用的漏洞的修復補丁,但全球有太多用戶沒有及時修復更新,再加上眾多教育系統、醫院等還在使用微軟早已停止安全更新的Windows XP系統,網路安全意識的缺乏擊潰了網路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類似事件:2016年11月舊金山市政地鐵系統感染勒索軟體,自動售票機被迫關閉,旅客被允許在周六免費乘坐輕軌。
2.京東內部員工涉嫌竊取50億條用戶數據
關鍵詞:企業內鬼,數據販賣,數據內部許可權
2017年3月,京東與騰訊的安全團隊聯手協助公安部破獲的一起特大竊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案,其主要犯罪嫌疑人乃京東內部員工。該員工2016年6月底才入職,尚處於試用期,即盜取涉及交通、物流、醫療、社交、銀行等個人信息50億條,通過各種方式在網路黑市販賣。
為防止數據盜竊,企業每年花費巨額資金保護信息系統不受黑客攻擊,然而因內部人員盜竊數據而導致損失的風險也不容小覷。地下數據交易的暴利以及企業內部管理的失序誘使企業內部人員鋌而走險、監守自盜,盜取販賣用戶數據的案例屢見不鮮。管理咨詢公司埃森哲等研究機構2016年發布的一項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其調查的208家企業中,69%的企業曾在過去一年內「遭公司內部人員竊取數據或試圖盜取」。未採取有效的數據訪問許可權管理,身份認證管理、數據利用控制等措施是大多數企業數據內部人員數據盜竊的主要原因。
類似事件:2016年4月,美國兒童撫養執行辦公室500萬個人信息遭前員工盜竊。
3. 雅虎遭黑客攻擊10億級用戶賬戶信息泄露
關鍵詞:漏洞攻擊,用戶密碼,俄羅斯黑客
2016年9月22日,全球互聯網巨頭雅虎證實至少5億用戶賬戶信息在2014年遭人竊取,內容涉及用戶姓名、電子郵箱、電話號碼、出生日期和部分登錄密碼。2016年12月14日,雅虎再次發布聲明,宣布在2013年8月,未經授權的第三方盜取了超過10億用戶的賬戶信息。2013年和2014年這兩起黑客襲擊事件有著相似之處,即黑客攻破了雅虎用戶賬戶保密演算法,竊得用戶密碼。2017年3 月,美國檢方以參與雅虎用戶受到影響的網路攻擊活動為由,對俄羅斯情報官員提起刑事訴訟。
雅虎信息泄露事件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單一網站數據泄漏事件,當前,重要商業網站的海量用戶數據是企業的核心資產,也是民間黑客甚至國家級攻擊的重要對象,重點企業數據安全管理面臨更高的要求,必須建立嚴格的安全能力體系,不僅需要確保對用戶數據進行加密處理,對數據的訪問許可權進行精準控制,並為網路破壞事件、應急響應建立彈性設計方案,與監管部門建立應急溝通機制。
類似事件:2015年2月,美國第二大健康醫療保險公司Anthem公司信息系統被攻破,將近8000萬客戶和員工的記錄遭遇泄露。
4. 順豐內部人員泄漏用戶數據
關鍵詞:轉賣內部數據許可權,惡意程序
2016年8月26日,順豐速遞湖南分公司宋某被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在深圳南山區人民法院受審。此前,順豐作為快遞行業領頭羊,出現過多次內部人員泄漏客戶信息事件,作案手法包括將個人掌握的公司網站賬號及密碼出售他人;編寫惡意程序批量下載客戶信息;利用多個賬號大批量查詢客戶信息;通過購買內部辦公系統地址、賬號及密碼,侵入系統盜取信息;研發人員從資料庫直接導出客戶信息等。
順豐發生的系列數據泄漏事件暴露出針對內部人員數據安全管理的缺陷,由於數據黑產的發展,內外勾結盜竊用戶數據謀取暴利的行為正在迅速蔓延。雖然順豐的IT系統具備事件發生後的追查能力,但是無法對員工批量下載數據的異常行為發出警告和風險預防,針對內部人員數據訪問需要設置嚴格的數據管控,並對數據進行脫敏處理,才能有效確保企業數據的安全。
類似事件:2012年1號店內部員工與離職、外部人員內外勾結,泄露90萬用戶數據。
5. 徐玉玉遭電信詐騙致死
關鍵詞:安全漏洞,拖庫,個人數據,精準詐騙,黑產
2016年8月,高考生徐玉玉被電信詐騙者騙取學費9900元,發現被騙後突然心臟驟停,不幸離世。據警方調查,騙取徐玉玉學費的電信詐騙者的信息來自網上非法出售的個高考個人信息,而其源頭則是黑客利用安全漏洞侵入了「山東省2016高考網上報名信息系統」網站,下載了60多萬條山東省高考考生數據,高考結束後開始在網上非法出售給電信詐騙者。
近年來,針對我國公民個人信息的竊取和交易已經形成了龐大黑色產業鏈,遭遇泄露的個人數據推動電信詐騙、金融盜竊等一系列犯罪活動日益「精準化」、「智能化」,對社會公眾的財產和人身安全構成嚴峻威脅。造成這一現狀的直接原因在於我國企事業單位全方位收集用戶數據,但企業網路安全防護水平低下和數據安全管理能力不足,使黑客和內鬼有機可乘,而個人信息泄漏後缺乏用戶告知機制,加大了犯罪活動的危害性和持續性。
類似事件:2016年8月23日,山東省臨沭縣的大二學生宋振寧遭遇電信詐騙心臟驟停,不幸離世。
6. 希拉里遭遇「郵件門」導致競選失敗
鍵詞:私人郵箱,公務郵件,維基解密,黑客
希拉里「郵件門」是指民主黨總統競選人希拉里·柯林頓任職美國國務卿期間,在沒有事先通知國務院相關部門的情況下使用私人郵箱和伺服器處理公務,並且希拉里處理的未加密郵件中有上千封包含國家機密。同時,希拉里沒有在離任前上交所有涉及公務的郵件記錄,違反了國務院關於聯邦信息記錄保存的相關規定。2016年7月22日,在美國司法部宣布不指控希拉里之後,維基解密開始對外公布黑客攻破希拉里及其親信的郵箱系統後獲得的郵件,最終導致美國聯邦調查局重啟調查,希拉里總統競選支持率暴跌。
作為政府要員,希拉里缺乏必要的數據安全意識,在擔任美國國務卿期間私自架設伺服器處理公務郵件違反聯邦信息安全管理要求,觸犯了美國國務院有關「使用私人郵箱收發或者存儲機密信息為違法行為」的規定。私自架設的郵件伺服器缺乏必要的安全保護,無法應對高水平黑客的攻擊,造成重要數據遭遇泄露並被國內外政治對手充分利用,最終導致大選落敗。
類似事件:2016年3月,五角大樓公布美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數百份郵件是經由私人電子郵箱發送,卡特再次承認自己存在過失,但相關郵件均不涉密。
7. 法國數據保護機構警告微軟Windows10過度搜集用戶數據
關鍵詞:過度收集數據,知情同意,合規,隱私保護
2016年7月,法國數據保護監管機構CNIL向微軟發出警告函,指責微軟利用Windows 10系統搜集了過多的用戶數據,並且在未獲得用戶同意的情況下跟蹤了用戶的瀏覽行為。同時,微軟並沒有採取令人滿意的措施來保證用戶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沒有遵守歐盟「安全港」法規,因為它在未經用戶允許的情況下就將用戶數據保存到了用戶所在國家之外的伺服器上,並且在未經用戶允許的情況下默認開啟了很多數據追蹤功能。CNIL限定微軟必須在3個月內解決這些問題,否則將面臨委員會的制裁。
大數據時代,各類企業都在充分挖掘用戶數據價值,不可避免的導致用戶數據被過度採集和開發。隨著全球個人數據保護日趨嚴苛,企業在收集數據中必須加強法律遵從和合規管理,尤其要注重用戶隱私保護,獲取用戶個人數據需滿足「知情同意」、「數據安全性」等原則,以保證組織業務的發展不會面臨數據安全合規的風險。例如歐盟2018年即將實施新的《一般數據保護條例》就規定企業違反《條例》的最高處罰額將達全球營收的4%,全面提升了企業數據保護的合規風險。
類似事件:2017年2月,樂視旗下Vizio因違規收集用戶數據被罰220萬美元。
8. 黑客攻擊SWIFT系統盜竊孟加拉國央行8100萬美元
關鍵詞:網路攻擊,系統控制許可權,虛假指令數據,網路金融盜竊
2016年2月5日,孟加拉國央行被黑客攻擊導致8100萬美元被竊取,攻擊者通過網路攻擊或者其他方式獲得了孟加拉國央行SWIFT系統的操作許可權,攻擊者進一步向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發送虛假的SWIFT轉賬指令。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共收到35筆,總價值9.51億美元的轉賬要求,其中8100萬美元被成功轉走盜取,成為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網路金融盜竊案。
SWIFT是全球重要的金融支付結算系統,並以安全、可靠、高效著稱。黑客成功攻擊該系統,表明網路犯罪技術水平正在不斷提高,客觀上要求金融機構等關鍵性基礎設施的網路安全和數據保護能力持續提升,金融系統網路安全防護必須加強政府和企業的協同聯動,並開展必要的國際合作。2017年3月1日生效的美國紐約州新金融條例,要求所有金融服務機構部署網路安全計劃,任命首席信息安全官,並監控商業夥伴的網路安全政策。美國紐約州的金融監管要求為全球金融業網路安全監管樹立了標桿,我國的金融機構也需進一步明確自身應當履行的網路安全責任和義務,在組織架構、安全管理、安全技術等多個方面進行落實網路安全責任。
類似事件:2016年12月2日,俄羅斯央行代理賬戶遭黑客襲擊,被盜取了20億俄羅斯盧布。
9.海康威視安防監控設備存在漏洞被境外IP控制
關鍵詞:物聯網安全,弱口令,漏洞,遠程挾持
2015年2月27日,江蘇省公安廳特急通知稱:江蘇省各級公安機關使用的海康威視監控設備存在嚴安全隱患,其中部分設備被境外IP地址控制。海康威視於2月27日連夜發表聲明稱:江蘇省互聯網應急中心通過網路流量監控,發現部分海康威視設備因弱口令問題(包括使用產品初始密碼和其他簡單密碼)被黑客攻擊,導致視頻數據泄露等。
以視頻監控等為代表的物聯網設備正成為新的網路攻擊目標。物聯網設備廣泛存在弱口令,未修復已知漏洞、產品安全加固不足等風險,設備接入互聯網後應對網路攻擊能力十分薄弱,為黑客遠程獲取控制許可權、監控實時數據並實施各類攻擊提供了便利。
類似事件:2016年10月,黑客通過控制物聯網設備對域名服務區發動僵屍攻擊,導致美國西海岸大面積斷網。
10. 國內酒店2000萬入住信息遭泄露
關鍵詞:個人隱私泄露,第三方存儲,外包服務數據許可權,供應鏈安全
2013年10月,國內安全漏洞監測平台披露,為全國4500多家酒店提供數字客房服務商的浙江慧達驛站公司,因為安全漏洞問題,使與其有合作關系的酒店的入住數據在網上泄露。數天後,一個名為「2000w開房數據」的文件出現在網上,其中包含2000萬條在酒店開房的個人信息,開房數據中,開房時間介於2010年下半年至2013年上半年,包含姓名、身份證號、地址、手機等14個欄位,其中涉及大量用戶隱私,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
酒店內的Wi-Fi覆蓋是隨著酒店業發展而興起的一項常規服務,很多酒店選擇和第三方網路服務商合作,但在實際數據交互中存在嚴重的數據泄露風險。從慧達驛站事件中,一方面,涉事酒店缺乏個人信息保護的管理措施,未能制定嚴格的數據管理許可權,使得第三方服務商可以掌握大量客戶數據。另一方面,第三方服務商慧達驛站公司網路安全加密等級低,在密碼驗證過程中未對傳輸數據加密,存在嚴重的系統設計缺陷。

㈣ 網路信息安全事件的案例有哪些

2013年國內外網路安全典型事例
【案例1-1】美國網路間諜活動公諸於世。2013年6月曾經參加美國安全局網路監控項目的斯諾登披露「棱鏡事件」,美國秘密利用超級軟體監控網路、電話或簡訊,包括谷歌、雅虎、微軟、蘋果、Facebook、美國在線、PalTalk、Skype、YouTube等九大公司幫助提供漏洞參數、開放伺服器等,使其輕而易舉地監控有關國家機構或上百萬網民的郵件、即時通話及相關數據。據稱,思科參與了中國幾乎所有大型網路項目的建設,涉及政府、軍警、金融、海關、郵政、鐵路、民航、醫療等要害部門,以及中國電信、聯通等電信運營商的網路系統。

【案例1-2】我國網路遭受攻擊近況。根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抽樣監測結果和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發布的數據,2013年8月19日至8月25日一周境內被篡改網站數量為5470個;境內被植入後門的網站數量為3203個;針對境內網站的仿冒頁面數量為754個。被篡改政府網站數量為384個;境內被植入後門的政府網站數量為98個;針對境內網站的仿冒頁面754個。感染網路病毒的主機數量約為69.4萬個,其中包括境內被木馬或被僵屍程序控制的主機約23萬以及境內感染飛客(Conficker)蠕蟲的主機約46.4萬。新增信息安全漏洞150個,其中高危漏洞50個。更新信息:

【案例1-3】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的數據顯示,中國遭受境外網路攻擊的情況日趨嚴重。CNCERT抽樣監測發現,2013年1月1日至2月28日,境外6747台木馬或僵屍網路控制伺服器控制了中國境內190萬余台主機;其中位於美國的2194台控制伺服器控制了中國境內128.7萬台主機,無論是按照控制伺服器數量還是按照控制中國主機數量排名,美國都名列第一。

【案例1-4】中國網路安全問題非常突出。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應用的快速發展,中國大陸地區互聯網用戶數量急劇增加。據估計,到2020年,全球網路用戶將上升至50億戶,移動用戶將上升100億戶。我國2013年互聯網用戶數將達到6.48億,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達到4.61億。網民規模、寬頻網民數、國家頂級域名注冊量三項指標仍居世界第一,互聯網普及率穩步提升。然而各種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序的漏洞不斷出現,相比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網路安全技術、互聯網用戶安全防範能力和意識較為薄弱,極易成為境內外黑客攻擊利用的主要目標。

㈤ 國家網信辦對滴滴處以80.26億元罰款,該公司違反了哪些法律規定

違反了網路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等多項規定。

國家網信辦通過深入調查以後,發現這個公司涉嫌違法多項法律規定,不但違反了網路安全法和數據安全法,更違反了個人信息保護法以及行政處罰法等多項法律法規。調查以後證據確鑿,情節嚴重,性質惡劣,隨後對他進行了處罰,被處以80.26億的罰款。

這家公司成立多年,他主要的業務是網約車順風車,自己旗下有多個APP,從他的違法行為來看,最早的違法行為是從公司成立以後開始時間長達7年之久。他違法收集個人信息高達600多億條,數量巨大,其中包括人臉信息和身份證號等敏感信息。在對這個公司做出相應處罰以後,還會責令公司作用整改並進行通報批評,也會讓他停止相關業務並關閉相關網站,對相關的責任人也會追究其法律責任。

㈥ 網路信息安全事件的案例

網路現在的問題很多是出現在內網內網安全裡面,所以建議使用一整套的免疫網路解方案,以保證在以後的網路管理上更加輕松。

㈦ 違反《網路安全法》移動應用具體有哪些

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檢測到現市場上面有多款移動應用違反了我國《網路安全法》,具體如下:

一是在首次運行時未提醒用戶閱讀隱私政策和使用規則或默認用戶同意的軟體,具體如下:

《湯姆貓跑酷》(版本4.3.2.351)、《賓果消消消®》(版本7.5.1)、《我的安吉拉》(版本4.6.2.1007)、《我的湯姆貓》(版本5.8.8.671)、《植物大戰僵屍2》(版本2.4.84)。

二是未向用戶明確申請各種隱私許可權,直接默認的軟體,具體如下:

《湯姆貓跑酷》(版本4.3.2.351)、《迷你世界》(版本0.44.2)、《開心消消樂》(版本1.83)、《和平精英》(版本1.8.10)、《天天飛車》 (版本3.6.4.709)、《我的安吉拉》(版本4.6.2.1007)、《我的湯姆貓》(版本5.8.8.671)、《植物大戰僵屍2》(版本2.4.84)、《微賽鬥地主》(版本1.7.2.0)。

㈧ 滴滴因違反網路安全法等被罰80.26億元,該公司都存在哪些違法事實

在目前一條相關的新聞發布中,可以看到的是滴滴因為違反網路的一些安全問題被罰款了很多的金額,公司存在著嚴重違反了搜集客戶信息,這種情況的話是非常惡劣的。

滴滴公司此次的一些違法行為的話,除了以上的幾條行為之外,他還對客戶的一些代價評價,甚至說手機連接的視頻,記錄儀等一些相關的機器都是查找到精確的定位,很大程度上的影響到了人們正常的生活,而且侵犯了很多人們的隱私,這是違法的行為。大家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一定要避免,不要把個人隱私轉露給別人看,也不要在一些網路上發表自己的具體定位等情況啊,這是需要嚴令禁止的。除此之外的話,按網路安全刻不容緩,相對來說的話,我們國家的話也是正在積極很客觀的去面對這一切,去解決這一切,希望大家能夠積極支持。

㈨ 網路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例有哪些,快

一個關於網路域名侵犯商標權的案例——福建親親集團的
原告 福建親親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福建省晉江五里工業區。
法定代表人 吳火爐,董事長。
委託代理人 吳建設,福建亞太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董事長。
委託代理人 林文淵,福建亞太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職員。
被告 郝文中,女,1957年3月21日生,漢族,哈爾濱市道外區親親食品經銷部業主,住哈爾濱市道外區南極街副48號-2號。
委託代理人 張克軍,黑龍江銀盛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福建親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親親公司)與被告郝文中計算機網路域名侵犯商標權糾紛一案,本院於2005年2月23日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於2005年3月31日不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託代理人吳建設、林文淵,被告委託代理人張克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親親公司訴稱:原告是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股份制企業,始創於1985年。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原告秉持「以人為本、創造價值、立足本土、展望世界」的經營理念,勵精圖治,拼搏進取,目前下轄9家控股子公司,擁有員工2萬人,其中國內外中高級經營管理及技術人才300多人,在全國建立了完整的銷售網路,年銷售額超10億元,已發展成為國內知名的食品生產企業。原告於1992年在國際分類第30類商品上注冊了第614573號「親親」商標,後又不斷改進商標,並於2004年在第29類商品上注冊了第3293585號「 」商標,在第30類商品上注冊了第3293583號「 」商標,同時,原告也申請注冊了「 」商標的防禦商標和聯合商標,形成了完整的商標保護體系。到目前為止,原告及其子公司在廣告宣傳方面投入累計達3億元,其中,2002年至2004年投入1.4億元,廣告覆蓋范圍遍及全國,使「 」商標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原告生產的「 」牌蝦條、薯片(條)系列產品,銷售額和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同行業中居第一位;生產的「 」牌果凍系列產品,銷售額和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同行業中居第二位。
2005年,原告發現被告在互聯網上注冊了中文域名「中國親親」和英文域名「www.qinqin-cn.com」,惡意侵害原告的合法權益,給原告的經營造成了經濟損失。請求法院判令:1.認定原告的「 」注冊商標為馳名商標;2.被告立即停止對原告「 」注冊商標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和侵權行為;3. 被告的中文域名「中國親親」和英文域名「www.qinqin-cn.com」交由原告使用;4.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30萬元。
被告郝文中辯稱:被告是合法注冊和使用中文域名「中國親親」和英文域名「www.qinqin-cn.com」,原告的「親親」商標僅限於食品,與被告在網上所注冊的域名無關;原告要求賠償損失30萬元沒有法律依據。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在本院開庭審理過程中,原告和被告為證明各自訴辯主張的事實成立,舉示了證據並發表了質證意見。
原告親親公司舉示的證據有:
證據1、原告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主要內容為:原告的經營范圍為銷售膨化食品、果凍等。
證據2、原告的商標證書。主要內容為:第614573號商標注冊證,商標「親親及圖」,核定使用商品第30類膨化食品,注冊有效期限自1992年10月20日起;第3293585號商標注冊證,商標「 」,核定使用商品第29類果凍等,注冊有效期限自2004年2月7日起;第3293583號商標注冊證,商標「 」,核定使用商品第30類玉米花、蝦味條、膨化土豆片等,注冊有效期限自2004年2月28日起。
證據3、哈爾濱市道外區公證處的《公證書》。主要內容為: 哈爾濱市道外區公證處2005年2月3日公證證明:被告在互聯網上注冊了中文域名「中國親親」和英文域名「www.qinqin-cn.com」,使用「親親食品」的標識,用於銷售果凍和膨化食品等。
證據4、1993年9月購買「親親蝦條袋」包裝物的發票。證明:原告已在使用「親親」商標。
證據5、原告控股的多個子公司的營業執照、工商登記檔案和商標使用許可合同。證明:原告在全國各地擁有多家子公司,其膨化食品、果凍等產品均使用「 」商標。
證據6、原告的廣告合同、發票、廣告圖冊、廣告片、媒體報道和廣告監測報告。主要內容為:從1992年至2004年,原告投入廣告、媒體宣傳報道累計達3億元,其中2002至2004年共投入1.4億元。證明:原告的「 」商標已在全國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是中國的馳名商標。
證據7、原告及其產品和商標的榮譽證書。主要內容為: 1999年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食品工業優秀企業」稱號;2001年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認定為「中國名優食品」;2000年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認定為「國家質量達標食品」單位;2004年被中國質量檢驗協會評為「(2000年—2004年)國家質量檢測合格產品」;2002年被中國質量協會評為「質量信譽跟蹤產品」;1998年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電視廣告推薦品牌」;2003年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企業家委員會評為「全國安全優質食品承諾活動承諾企業」;1992年被中國消費者報社、中國消費者協會消費指導工作委員會、中國技術監督報社評為「北京晉江名優產品展銷會參展榮譽獎」;2002年被福建省著名商標認定委員會評為「福建省著名商標」;1998年被福建省著名商標認定委員會評為「福建省著名商標」;2003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評為「福建名牌產品」等。證明:原告的「 」商標已在全國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是中國的馳名商標。
證據8、有關行業協會、各地政府及經濟發展局的證明。主要內容為:原告及其子公司2002年年生產量達1007萬箱,終端銷售額8.12億元,利稅1.07億元; 2003年年生產量達1071萬箱,終端銷售額8.63億元,利稅1.17億元;2004年年生產量達1287萬箱,終端銷售額10.41億元,利稅1.39億元,在全國同行中排名前列。
證據9、原告各地經銷商部分名單和區域代理合同。主要內容為:原告與近兩千家全國主要經銷商訂立了101份經銷合同。證明:原告在全國已建立了完整的銷售網路和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
證據10、原告形成商標保護體系的商標注冊證和商標管理制度。主要內容為:原告在相關商品上分別申請注冊了「 」商標的防禦商標和聯合商標,並於2002年1月8日獲得美國商標注冊證。證明:原告已形成全方位完整的保護「 」商標體系。
證據11、國家加工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福建省中心檢驗所、咸陽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等20份國家、省市級檢驗中心對原告產品的質量檢測報告。證明:原告的產品質量優良,具有很高知名度。
證據12、處罰決定書。證明:原告的「 」商標是馳名商標,在全國各地受到保護。
證據13、產品及包裝袋10件。證明:原告一直在實際使用「 」商標。
被告認為:對原告的證據1、2、5、6、7、9、10、13無異議;證據3隻能證明被告注冊了中文域名「中國親親」和英文域名「www.qinqin-cn.com」,但不能證明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商標權;證據4不能證明原告的主張;證據8、12與本案無關;證據11不能直接證實原告的「 」商標是中國馳名商標。
被告郝文中舉示了以下證據:
被告郝文中的哈爾濱市道外區親親食品經銷部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主要內容為:經營范圍銷售小食品。
原告對被告的證據沒有異議。
綜合分析各方當事人的訴辯主張和舉示的證據及發表的質證意見,本案爭議的焦點是:原告的「 」商標是否為馳名商標;被告在互聯網上注冊和使用中文域名「中國親親」和英文域名「www.qinqin-cn.com」是否侵犯了原告的商標權,構成不正當競爭。
本院確認:一、原告親親公司始創於1985年, 原告及其控股子公司自1993年起使用「親親」商標,經營范圍為銷售膨化食品、果凍等。二、原告擁有下列注冊商標權:第614573號商標注冊證,商標「親親及圖」,核定使用商品第30類膨化食品,注冊有效期限自1992年10月20日起;第3293585號商標注冊證,商標「 」,核定使用商品第29類果凍等,注冊有效期限自2004年2月7日起;第3293583號商標注冊證,商標「 」,核定使用商品第30類玉米花、蝦味條、膨化土豆片等,注冊有效期限自2004年2月28日起。原告還在相關商品上分別申請注冊了「 」商標的防禦商標和聯合商標,並於2002年1月8日獲得美國商標注冊證。三、原告及其控股子公司生產的產品,2002年年生產量為1007萬箱,終端銷售額8.12億元,利稅1.07億元;2003年年生產量為1071萬箱,終端銷售額8.63億元,利稅1.17億元;2004年年生產量為1287萬箱,終端銷售額10.41億元,利稅1.39億元。四、原告從1992年至2004年,投入廣告、媒體報道累計人民幣3億元,其中,2002至2004年共投入人民幣1.4億元。五、原告在全國已建立了完整的銷售網路和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六、國家加工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福建省中心檢驗所、咸陽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等20個國家、省、市級檢驗中心對原告產品的質量檢測報告證明,原告的產品質量優良。七、原告及其產品和商標獲得了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食品工業優秀企業」稱號、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認定為「中國名優食品」、中國質量檢驗協會評為「(2000年—2004年)國家質量檢測合格產品」、福建省著名商標認定委員會評為「福建省著名商標」、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電視廣告推薦品牌」、福建省人民政府評為「福建名牌產品」等多項榮譽。八、原告生產的「 」牌蝦條、薯片(條)系列產品,銷售額和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同行業中居第一位;原告生產的「 」牌果凍系列產品,銷售額和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同行業中居第二位。九、被告在互聯網上注冊了中文域名「中國親親」和英文域名「www.qinqin-cn.com」,使用「親親食品」的標識,用於銷售果凍和膨化食品等。十、被告郝文中的哈爾濱市道外區親親食品經銷部經營范圍為銷售小食品。
本院認為:馳名商標,是在國內、國際市場上享有較高知名度和較高信譽,為相當范圍消費者所熟知的商標。原告自1993年起使用「親親」商標用於果凍和膨化食品等商品,並自1992年起在相關商品上注冊了「親親」、「 」商標,其第614573號「親親及圖」注冊商標、第3293585號「 」注冊商標和第3293583號「 」注冊商標有效;原告還在相關商品上分別申請注冊了「 」商標的防禦商標和聯合商標,「親親qinqin」商標於2002年1月8日獲得美國商標注冊證;原告的商標具有顯著的獨特性;經國家和省、市有關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幾年來的檢測,原告的商品質量優良且穩定,原告及其產品和商標獲得了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等授予的眾多榮譽,被評為「中國名優食品」、「福建省著名商標」等,其生產的「 」牌蝦條、薯片(條)系列產品,銷售額和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同行業中居第一位,「 」牌果凍系列產品,銷售額和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同行業中居第二位;原告在全國已建立了完整的銷售網路和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投入了巨額廣告宣傳,其廣告的投入與銷售額呈正比增加;原告及其產品和商標在同行業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信譽,為相關消費者所熟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十四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域名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的規定,應認定原告的第3293585號「 」注冊商標和第3293583號「 」注冊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被告郝文中開設哈爾濱市道外區親親食品經銷部,是專門銷售小食品的個體工商戶,其對原告及其產品和商標在同行業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信譽、為相關消費者所熟知應當是明知的。被告未經原告許可,在互聯網上注冊中文域名「中國親親」和英文域名「www.qinqin-cn.com」,使用「親親食品」的標識,用於銷售果凍和膨化食品等,其域名與原告的馳名商標相同和相似,足以造成相關消費者的誤認,主觀上具有明顯的「傍名牌」惡意,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損害了原告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已構成計算機網路域名侵犯商標權,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綜上所述,原告的訴訟請求有理,本院予以支持;被告的抗辯不成立,本院不予採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十四條、第五十六條第一款、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三)項,《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域名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第五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第六條和第八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郝文中立即停止侵犯原告福建親親股份有限公司「 」商標權的行為;
二、被告郝文中立即停止使用中文域名「中國親親」和英文域名「www.qinqin-cn.com」;
三、中文域名「中國親親」和英文域名「www.qinqin-cn.com」由原告福建親親股份有限公司注冊使用;
四、被告郝文中賠償原告福建親親股份有限公司經濟損失30萬元,於本判決生效後10日內付清。
案件受理費7,760元由被告郝文中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並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於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劉亞軍
審判員劉淑華
代理審判員常榆德
二○○六年四月十六日
書記員何 洋

閱讀全文

與兩個違反網路安全法的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米攝像頭能連接手機網路嗎 瀏覽:676
浩順雲考勤機連不上網無線網路 瀏覽:84
路由器正常但手機上沒網路 瀏覽:401
中國移動亮相國家網路安全博覽會 瀏覽:874
網路詐騙罪以什麼地方金額 瀏覽:961
哪裡送網路機頂盒 瀏覽:121
win10如何不需要網路憑據 瀏覽:253
濟南無線網路信號 瀏覽:525
迪拜網路多少延遲 瀏覽:27
進路由器頁面顯示網路不給力 瀏覽:930
網路連接禁止怎麼解決 瀏覽:894
農光東里小區哪個網路好 瀏覽:874
樂橙攝像頭回放出現網路連接異常 瀏覽:909
電腦網路加密碼怎麼設置 瀏覽:392
電腦連接無線網路看不到電視 瀏覽:308
面板是什麼網路用語 瀏覽:374
微博連不上網路錯誤手機 瀏覽:834
開啟無線網路的視頻 瀏覽:270
網路營銷是發展前景好的職業 瀏覽:953
共享網路不記得密碼了 瀏覽:906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