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實名制網路安全

實名制網路安全

發布時間:2022-10-17 19:07:39

網路安全法規定哪些情況下需要實名

一般按實際需要進行實名。《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二十一條國家實行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網路運營者應當按照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履行安全保護義務,保障網路免受干擾、破壞或者未經授權的訪問,防止網路數據泄露或者被竊取、篡改。網路安全監管有法可依。《網路安全法》總則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建設、運營、維護和使用網路,以及網路安全的監督管理,適用本法。」同時,總則也明確了國家網信部門、電信主管部門、公安部門對網路安全的的監督管理職責。《網路安全法》同時對網路運行安全、信息安全以及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理方面做出了規定。使得網路安全這一「法律真空」地帶實現了有法可依。對規制網路行為,增強網路安全保障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㈡ 實名認證安全嗎

有風險。

互聯網實名制一方面可以成為掃除不良信息的「鐵掃帚」,另一方面也會讓各個互聯網平台成為黑客眼中的「肥肉」,增加網民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

據2017年3月360補天漏洞相應平台發布的《2016年網站泄露個人信息形勢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有58.5%的網站漏洞會導致泄露實名信息,62.4%的網站漏洞會泄露行為信息,可能泄露的數量多達42.3億條和40.1億條。

據業內人士介紹,黑客往往通過「掃號撞庫」的方式,得到用戶在互聯網平台的注冊信息並賣給不法分子,而不少平台還缺乏對這種「撞庫攻擊」的有效防禦措施。

(2)實名制網路安全擴展閱讀:

為實名制網民們撐起個人信息的「保護傘」。

各大互聯網平台從技術和監管兩方面逐步完善自身防禦體系,防止黑客攻擊導致用戶信息泄露。據了解,某互聯網購物平台已組建安全團隊,在識別網路安全攻擊的安全風險的基礎上,發現網路內部高水平持續存在的威脅,挖掘和檢測針對買家和商家的釣魚網站,並及時處理。

國家有關部門也出台了各種法律法規,保護網民的信息安全。

中國的《關於加強網路信息保護的決定》、《侵權責任法》及其司法解釋多次強調了個人信息安全問題。可見,中國的互聯網信息安全和個人數據安全已經提升到國家最高水平,個人信息的使用和收集需要嚴格的法律程序和明確的法律授權。」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偉表示,在這種情況下,完全實名制的建立實際上可以加強對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的保護。

㈢ 網路安全法規定哪些情況下需要實名

網路運營者為用戶辦理網路接入、域名注冊服務,辦理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等入網手續,或者為用 戶提供信息發布、即時通訊等服務,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 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網路運營者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 國家實施網路可信身份戰略,支持研究開發安全、方便的電子身份認證技術,推動不同電子身份認證之間的互認。
一、《網路安全法》網路實名制的規定是什麼
1、規范個人信息收集行為
第四十一條網路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
2、斬斷信息買賣利益鏈
第四十四條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
3、個人信息泄露補救
第四十二條網路運營者不得泄露、復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但是,經過處理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原的除外。
4、湖源追責
第六十四條網路運營者、網路產品或者服務的提供者違反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第四十一條至第四十三條規定,侵害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處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一百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以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
二、網路實名制的必要性
1、保障網路運行安全
草案將現行的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上升為法律,要求網路運營者按照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和技術防範等措施,履行相應的網路安全保護義務。
2、保障數據安全
隨著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網路數據安全對維護國家安全、經濟安全,保護公民合法權益,促進數據利用至為重要。為此,草案作了以下規定:一是,要求網路運營者採取數據分類、重要數據備份和加密等措施,防止網路數據被竊取或者復改。
二是,加強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防止公民個人信息數據被非法獲取、泄露或者非法使用。
三是,要求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在境內存儲公民個人信息等重要數據;確需在境外存儲或者向境外提供的,應當按照規定進行安全評估。
3、保障信息安全
一是,確立網路身份管理制度即網路實名制,以保障網路信息的可追潮。
二是,明確網路運營者處置違法信息的義務。
國家通過立法要求,網路上必須規范個人信息的收集,另外對於個人信息的泄露也規定了相關的補救措施,對於某些非法的買賣利益鏈,也通過立法進行了斬斷。可是我國關於網路實名制還是需要有待加強的,因為網路的語言暴力,就是因為沒有落實實名制的這一原因。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二十一條國家實行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網路運營者應當按照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履行安全保護義務,保障網路免受干擾、破壞或者未經授權的訪問,防止網路數據泄露或者被竊取、篡改。

㈣ 互聯網實名制,會泄露個人信息嗎

題主很有求生欲啊,信息泄露,最重要的是怕碰到詐騙和高科技犯罪。
實名認證是需要身份證的,如果泄露,那麼就是會泄露身份證,人名和對應電話,真的泄露確實有點危險,再湊個大頭照都可以申請小貸了。
這時候就看你是否相信游戲公司的保密能力了,和對自身以及周邊人應對詐騙能力的信心了。
但回過頭來說,現在身份泄露的途徑確實太多了,還有不少豬隊友在,只能寄希望警察盡量打擊違法分子了。
互聯網實名制一方面可以成為掃除不良信息的「鐵掃帚」,另一方面也會讓各個互聯網平台成為黑客眼中的「肥肉」,增加網民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
據2017年3月360補天漏洞相應平台發布的《2016年網站泄露個人信息形勢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有58.5%的網站漏洞會導致泄露實名信息,62.4%的網站漏洞會泄露行為信息,可能泄露的數量多達42.3億條和40.1億條。
據業內人士介紹,黑客往往通過「掃號撞庫」的方式,得到用戶在互聯網平台的注冊信息並賣給不法分子,而不少平台還缺乏對這種「撞庫攻擊」的有效防禦措施。
(4)實名制網路安全擴展閱讀:
為實名制網民們撐起個人信息的「保護傘」。
各大互聯網平台陸續從技術和監管兩方面完善自己的防禦系統,防止黑客攻擊導致用戶信息泄露。據了解,某互聯網購物平台已成立安全團隊,以網路安全攻擊的安全風險發現識別為基礎,發現內部網路高級別持續性威脅,挖掘與檢測針對買家與商家的釣魚網站,並及時處理。
國家有關部門也陸續出台各項法規,保障互聯網用戶信息安全。
「我國《關於加強網路信息保護的決定》《侵權責任法》及其司法解釋等一系列法律規定,都反復強調了個人信息安全問題。由此可見,我國網路信息安全和個人數據安全已經被提到了國家最高層面,對個人信息的使用、採集等都需要嚴格的法律程序和明確的法律授權。」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在這樣的背景下,全面建立實名制,實際上可以加強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保護。

㈤ 玩手游實名認證安全嗎會信息泄露嗎

游戲實名認證是國家要求規定的,不會泄露個人信息。

以下是實名認證的相關介紹:

實名認證(identity verification)是對用戶資料真實性進行的一種驗證審核,有助於建立完善可靠的互聯網信用基礎,一般有銀行卡認證和身份證認證兩種方式,可以預防一部分網路詐騙。

網路交易平台用實名認證證明用戶的真實身份,同時也能保障所有用戶的合法權益,甚至還利於讓中標人順利拿到任務款,發布人自由地發布(全款懸賞、訂金招標、指定承接)任務。實名認證是管理網路秩序採取的必要手段,也是網路實名制的必然產物。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實名認證

㈥ 網路安全法規定哪些情況下需要實名

網路運營者為用戶辦理網路接入、域名注冊服務,辦理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等入網手續,或者為用 戶提供信息發布、即時通訊等服務,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 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網路運營者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 國家實施網路可信身份戰略,支持研究開發安全、方便的電子身份認證技術,推動不同電子身份認證之間的互認。
網路實名制的必要性
1、保障網路運行安全
草案將現行的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上升為法律,要求網路運營者按照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和技術防範等措施,履行相應的網路安全保護義務。
2、保障數據安全
隨著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網路數據安全對維護國家安全、經濟安全,保護公民合法權益,促進數據利用至為重要。為此,草案作了以下規定:一是,要求網路運營者採取數據分類、重要數據備份和加密等措施,防止網路數據被竊取或者復改。二是,加強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防止公民個人信息數據被非法獲取、泄露或者非法使用。三是,要求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在境內存儲公民個人信息等重要數據;確需在境外存儲或者向境外提供的,應當按照規定進行安全評估。
3、保障信息安全
一是,確立網路身份管理制度即網路實名制,以保障網路信息的可追潮。二是,明確網路運營者處置違法信息的義務。國家通過立法要求,網路上必須規范個人信息的收集,另外對於個人信息的泄露也規定了相關的補救措施,對於某些非法的買賣利益鏈,也通過立法進行了斬斷。可是我國關於網路實名制還是需要有待加強的,因為網路的語言暴力,就是因為沒有落實實名制的這一原因。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二十一條 國家實行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網路運營者應當按照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履行安全保護義務,保障網路免受干擾、破壞或者未經授權的訪問,防止網路數據泄露或者被竊取、篡改。

㈦ 現在很多APP要實名認證,安全嗎。

是比較安全的。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信辦)頒布《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加強對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的管理。新政策將網路實名制分成兩大層次,要求App提供者對注冊用戶的實名制。要求App商店對上架應用提供者信息的實名制審核。

使用app時,用戶在前台可以匿名,而後台認證則可以通過電話號碼,身份證或者其他實名制內容進行,比如微信,微博認證(因為這兩大平台已經實行了實名制)等都可以。

手機APP注冊用戶今起需實名認證:

規定還明確要求,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提供者應當建立健全用戶信息安全保護機制,依法保障用戶在安裝或使用過程中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未向用戶明示且未經用戶同意,不得開啟收集地理位置、讀取通訊錄、使用攝像頭、啟用錄音等功能。

不得開啟與服務無關的功能,不得捆綁安裝與應用無關的程序。對發布違法違規信息內容者,視情節輕重,將分別採取警示、限制功能、暫停更新、關閉賬號等處置措施。

APP實名制後,用戶比較擔心自己的認證信息泄露。在這里要提醒廣大用戶提高防範意識,在連接免費WiFi、掃描二維碼、點擊網站鏈接、回復驗證碼等操作之前務必確認其來源,謹慎操作,通過正規渠道下載手機APP等軟體,避免個人信息泄露和上當受騙。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手機APP注冊用戶今起需實名認證

㈧ 網路實名制是否有利於改善網路交流環境

有利於改善網路交流環境。 比如那些經常滿嘴臟話, 人身攻擊, 詆毀,造謠的人因為怕被記錄在案會收斂一些。有些人在網上就因為不是實名, 所以就肆無忌憚罵人,攻擊別人。
法律分析
實名制構建了純潔的網路環境,減少了不良信息以及不負責任的言論的擴散。發布假消息、發放垃圾廣告、煽動社會混亂、謾罵誹謗他人、惡意人肉搜索等現象少了。實施實名制後,不會那麼放縱自己,惡意的欺騙行為也將有跡可循,上網時言語就會規範文明些。實名制凈化了互聯網環境,為人們的工作休閑、互相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環境。網路實名制的實行,對企圖通過網路從事不法活動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威懾。建立系統的網路安全制度將使社交網路更加安全,被網民信任,也得到更好的發展。實名制的實行構建健康了的網路環境,使現實與虛擬相互促進,引導人們健康上網,健康生活。實名制能讓互聯網和現實生活真正接軌,在這樣一種公開、公平的氛圍中,人們的網路生活會更加理性和生動。引導網民朝著更加陽光,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發展,對社交,社交網路的發展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網路社會會更加的誠信。減少犯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六條 國家倡導誠實守信、健康文明的網路行為,推動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採取措施提高全社會的網路安全意識和水平,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促進網路安全的良好環境。
第七條 國家積極開展網路空間治理、網路技術研發和標准制定、打擊網路違法犯罪等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網路治理體系。

閱讀全文

與實名制網路安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用手機連接路由器沒有網路 瀏覽:26
微信支付寶收款播放器無線網路 瀏覽:472
國內有哪些網路科技公司 瀏覽:126
光纖裡面接哪個有網路 瀏覽:360
網路寫手哪個任務多 瀏覽:62
移動路由器網路安全密鑰 瀏覽:460
wifi網路出了健康系統嗎 瀏覽:577
小米手環解凍時顯示網路異常 瀏覽:210
老wifi是24g網路嗎 瀏覽:411
快遞號查詢顯示網路異常 瀏覽:845
路由器ap後無法連接網路 瀏覽:106
沒電關機後wifi用不了網路了 瀏覽:232
商貿服務計算機網路 瀏覽:183
魯大師找不到無線網路 瀏覽:897
基本網路連接電腦哪裡找 瀏覽:84
怎麼確定何時停止訓練神經網路 瀏覽:361
網路看不到wifi開關 瀏覽:656
廣東省廣州市電腦網路培訓班 瀏覽:81
為什麼現在手機沒有網路 瀏覽:963
網路一線牽哪個app 瀏覽:200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