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從事:網站域名/ip備案服務,小區寬頻,專線接入,樓宇接入,寬頻運營等經營業務的需要辦理ISP經營許可證。
企業辦理isp許可證後的好處有:
1、合法地進行互聯網接入服務;
2、合法的接入寬頻服務;
3、可拓展接入服務服務;
4、可保證網上交易的安全性。
ISP經營許可證全稱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網際網路接入服務業務。所謂全網ISP證是經營全國范圍的ISP資質,地網ISP證是經營公司所在省份的ISP業務資質,這兩者的區別就是經營范圍的不同。
企業申請isp許可證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1、經營者為依法成立的公司/企業
2、提供公司3名人員社保證明
3、全網注冊資金1000w以上,地網注冊資金100w
4、公司屬於全內資企業
5、有必要的場地、設施及技術方案
6、公司及主要人員三年內無違反電信監督管理制度的違法記錄
企業申isp許可證需要准備的材料有:
1、營業執照副本
2、法人及股東身份證
3、公司章程(需要最新的,工商局加蓋檔案查詢章)
4、3人近期1個月的社保證明
5、公司人員身份證、及人員的手機、郵箱
6、公司座機、法人手機、郵箱
7、部分地網證書需要提供運營商合作協議
證書案例
❷ 獲取信息的途徑有哪些 從網際網路獲取信息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推薦回答獲取信息的途徑有:網路
電視
廣播
報紙
從網際網路獲取信息主要包括:①檢索信息;②保存信息。
❸ 獲取信息的途徑有哪些 從網際網路獲取信息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19
❹ 什麼是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internet)是國際計算機互聯網的英文稱謂。其准確的描述是:網際網路是一個網路的網路(a network of network)。它以TCP/IP網路協議將各種不同類型、不同規模、位於不同地理位置的物理網路聯接成一個整體。它把分布在世界各地、各部門的電子計算機存儲在信息總庫里的信息資源通過電信網路聯接起來,從而進行通信和信息交換,實現資源共享。「Internet」在中國稱為「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英語稱謂Chinanet,Chinanet是全球Internet的一部分。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在全國各城市都有接入點。
網際網路何時誕生?對這個問題尚無一致的說法。
1969年9月2日,兩台計算機第一次被連接在一起,構成阿帕網。這原本是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項目局的研究項目,而後卻發展成為網際網路的基礎。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萊恩·克萊恩羅克教授指著身邊的第一台阿帕計算機說:「就是從這個盒子中跳出了網際網路這個神奇的傢伙。這就是網際網路起家的地方。」30年前,科學家在克萊恩羅克教授的實驗室里完成了歷史性的計算機連線試驗。
然而,網際網路的另一位先驅、美國MCI Worldcom公司現任副總裁文頓·瑟夫卻認為:1969年的連線是出色的,但不能作為網際網路的誕辰,即使現在網際網路的基礎中仍部分保留著當時的一些連接原則。
70年代初,阿帕網已經由分散於全美的10個地址組成。但它連接的僅是不同的計算機,而不是「網際網路」所指的不同的網路。那時能不能算作網際網路的出生日呢?美國國家研究咨詢公司總裁鮑勃·卡恩說:「這就像有人在1776年提問,『你能不能想像西雅圖將成為1999年的城市模樣?』那時西雅圖還不是美國的領土,因此回答上面的問題太困難了。」
卡恩和瑟夫於1974年提出一組網路通訊協議的建議,這就是著名的TCP/IP協議。這項協議使阿帕網能夠與其他網路相通,並形成今天的網際網路。1983年1月1日,TCP/IP成為網路標准,因此這一天也可能成為網際網路的生日。
不過,不論網際網路的生日最終定在何年何月何日,它給人類社會帶來的變化卻是有目共睹的。自1993年起,網際網路面向商業用戶並向普通公眾開放,用戶數量開始滾雪球式地增長,各種網上服務不斷增加,接入網際網路的國家也越來越多。全球網際網路用戶每年增長率都超過15%,目前全世界上網的總人數已遠遠超過1億。
北京作為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的一個大節點,用戶在任何地方接入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就可以與接入國際計算機互聯網中的世界任何國家、單位、部門進行通信和信息交換,享用到各種通信服務和豐富的信息資源。 網際網路優點:1.國際計算機互聯網(Internet)是一個開放的網路, 不為某個人或某個組織所控制,人人都可自由參與。2.信息量大、內容豐富。3.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4.入網方便,操作簡單。5.可以迅速、便宜地實現通信和信息交換,資源共享。
網際網路功能:
1、電子郵箱(E-mail)電子郵箱是Internet的一個基本服務。通過電子郵箱,用戶可以方便、快捷地交換電子信件,提取信息,加入有關的公告、討論等。
2、瀏覽檢索(Browing)利用相應的軟體,通過電子計算機的屏幕可看到各種各樣的信息,內容涉及教育、科研、軍事、醫學、體育、音樂、美術、攝影、音像、旅遊、烹飪、時裝、游戲等,包羅萬象。應用此項服務時,不但可以瀏覽文字內容,還可按需提取圖象和聲音。
3、遠程訪問(Telnet)它是一個允許用戶本身的計算機訪問遠端的另一台計算機的軟體程序。用戶可以通過應用這個軟體,使自己的計算機成為遠程計算機的一個終端。目前,最普遍的應用是接入世界各地的大學的資料庫,查閱圖書館的卡片目錄。
4、大眾論壇(Newsgroup)是一個交流信息的場所,人們可以根據各自的興趣愛好參加不同的小組討論,提出問題或解答問題。
5、文件傳遞(FTP)可以用這項功能將國際計算機互聯網上感興趣的信息(包括各種免費軟體)拷貝(復制)到自己的電腦中來。
6、信息服務HomePAge是一種可以讓政府、企業、工廠和商家等單位、部門接入國際計算機互聯網發布信息的服務。政府、企業、工廠和商家可以在國際計算機互聯網上建立自己的信息窗,使其有機會以較低的成本向國際市場發布信息、做廣告、作宣傳、以最直接的方式建立一條通向國際的信息高速公路,從而擴大自己的影響。信息服務內容非常豐富,范圍涉及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 郵電業務查詢,如電話號碼查詢、電信業務費用查詢、郵政業務咨詢等。 文化教育,包括網上學校、科技資料、網上書店、各高校網站、科研機構等。 新聞報道,聯結各大新聞媒體,及時報道國內外新聞,提供深層次的新聞背景分析。影音點播,可以在網上點播視頻、音頻節目,甚至可以實時地控制節目的內容,參與節目的製作。 其他內容,如餐飲旅遊、網路技術、網路游戲、天氣預報等。
7、多媒體通信 多媒體通信的具體應用可分為以下幾個大類:
(1)科學計算及信息處理。利用異地主機的FTP文件交換或用TELNET模擬終端接入,完成遠程異地科學計算及信息處理,實現世界范圍的計算機資源共享。
(2)網上通訊。包括收發電子郵件、網上可視電話、網上會議等。網上通信的推出,極大豐富了人們的聯絡方法,大幅度降低了通信費用,是對傳統通信的強勁挑戰。
(3)電子商務。可廣泛應用於房租、水、電、暖、電信、罰款、稅務等費用的在線查詢、在線徵收。
(4)多媒體遠程醫療。如遠程醫療手術示範、遠程專家會診、高清晰醫療圖像傳送、討論處方等。
(5)事務處理。應用於證券行情查詢和交易、外匯行情查詢和交易,各種訂票業務、客房預約、房地產交易等。
網際網路在中國的發展也非常迅速,目前我國已擁有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163)、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CNINFO,169)、中國科技網(CSTNET)等骨幹網,網際網路用戶已超過一千萬。
❺ 獲取信息的途徑有哪些 從網際網路獲取信息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獲取信息的途徑有:電視,廣播,報紙,期刊,網路等。
從網際網路獲取信息主要包括:
文本,視頻,軟體,圖像,音頻,資料庫等多種形式存在的,涉及領域從經濟,科研,教育,藝術,到具體的行業和個體,包含的文獻類型從電子報刊,商業信息,新聞報道,電子工具書,書目資料庫,文獻信息索引到統計數據,圖表,電子地圖等。
信息獲取指圍繞一定目標,在一定范圍內,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和方式方法獲得原始信息的活動和過程。獲取信息的途徑不是單一的,是多種多樣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獲取信息所選擇的方式要因地制宜、取長補短。在不同的時間,應選擇適當的、高效的方法。
在信息獲取上,企業可能受到獲取信息工具、信息渠道、外界的信息封鎖、信息量太大而無法容納的限制、客觀事物反映在信息上的模糊性而無法清晰描述的限制、信息模型的局限或者獲取信息的成本太高而產生對外部世界的不準確描述等限制。
所以,企業的信息系統的建立首先要考慮在源頭上如何布點,採用什麼方式、工具,以及如何形成互相驗證,如何以較低的成本獲取盡量全面的信息。
❻ 有關於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
過去
Internet最早來源於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該網於1969年投入使用。從60年代開始,ARPA就開始向美國國內大學的計算機系和一些私人有限公司提供經費,以促進基於分組交換技術的計算機網路的研究。1968年,ARPA為ARPAnet網路項目立項,這個項目基於這樣一種主導思想:網路必須能夠經受住故障的考驗而維持正常工作,一旦發生戰爭,當網路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擊而失去工作能力時,網路的其它部分應當能夠維持正常通信。最初,ARPAnet主要用於軍事研究目的,它有五大特點:
⑴支持資源共享;
⑵採用分布式控制技術;
⑶採用分組交換技術;
⑷使用通信控制處理機;
⑸採用分層的網路通信協議。
1972年,ARPAnet在首屆計算機後台通信國際會議上首次與公眾見面,並驗證了分組交換技術的可行性,由此,ARPAnet成為現代計算機網路誕生的標志。 ARPAnet在技術上的另一個重大貢獻是TCP/IP協議簇的開發和使用。
1980年,ARPA投資把TCP/IP加進UNIX(BSD4.1版本)的內核中,在BSD4.2版本以後,TCP/IP協議即成為UNIX操作系統的標准通信模塊。
1982年,Internet由ARPAnet,MILNET等幾個計算機網路合並而成,作為Internet的早期骨幹網,ARPAnet試驗並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較好地解決了異種機網路互聯的一系列理論和技術問題。
1983年,ARPAnet分裂為兩部分:ARPAnet和純軍事用的MILNET。該年1月,ARPA把TCP/IP協議作為ARPAnet的標准協議,其後,人們稱呼這個以ARPAnet為主幹網的網際互聯網為Internet,TCP/IP協議簇便在Internet中進行研究,試驗,並改進成為使用方便,效率極好的協議簇。與此同時,區域網和其它廣域網的產生和蓬勃發展對Internet的進一步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網NSFnet。
1986年,NSF建立起了六大超級計算機中心,為了使全國的科學家、工程師能夠共享這些超級計算機設施,NSF建立了自己的基於TCP/IP協議簇的計算機網路NSFnet。NSF在全國建立了按地區劃分的計算機廣域網,並將這些地區網路和超級計算中心相聯,最後將各超級計算中心互聯起來。地區網的構成一般是由一批在地理上局限於某一地域,在管理上隸屬於某一機構或在經濟上有共同利益的用戶的計算機互聯而成,連接各地區網上主通信結點計算機的高速數據專線構成了NSFnet的主幹網,這樣,當一個用戶的計算機與某一地區相聯以後,它除了可以使用任一超級計算中心的設施,可以同網上任一用戶通信,還可以獲得網路提供的大量信息和數據。這一成功使得NSFnet於1990年6月徹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為Internet的主幹網。
❼ 網際網路最重要的四個服務資源(工具)的使用方法是哪四種
第一、一定要學會寫軟文。不求文章的文采有多好,只要寫的實用,能被大網站收錄就是好文章。在本文之所以感謝站長網平台,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一篇權威網站發表的文章能給自己帶來幾十條外鏈,當然這是保守數字,隨著時間的增加,可能也會帶來很多潛在的外鏈。至於什麼文章病毒式傳播,筆者倒沒想過,這個的難度就不是一般大了。作為SEO者只要掌握了一般的寫軟文技巧也就OK了。
第二、多做網站.雖然我們做出來的網站可能大多沒有什麼盈利,但是在做站中也會遇到很多讓我們技術提高的地方。更重要的是,當網站有一定的量和權重時,自己的外鏈就能想添加多少加多少了,甚至有時候我們手裡有幾個高權重站時就能在關鍵處解決大問題。原理類似占站群吧,雖然不好操作,但這是長期戰略,一旦做好效果非同一般。這也是筆者目前努力的方向。
第三、博客群。比起第二條,博客群建顯得輕而易舉。前幾天在和一個同齡SEOer交流時,參觀了對方的博客。做的非常不錯,新浪、網易、網路、阿里巴巴。博客都有,博客之間建成小型互聯網狀,權重互相傳遞,更新也非常方便。做出這樣的一個博客群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個把月就會有一定權重了。至於做成鏈輪狀的,個人沒試過,只是感覺網狀好管理,而且比鏈輪輕松很多。
第四、domain對手的站。通過分析對手的站可以很快搞到一批優化資源。當然前期比較累,主要是注冊比較麻煩,但成功後以後就都是自己的了。我們每天成功搞到5個左右就可以了,天長地久你會發現自己手頭外鏈資源會非常多。每天發外鏈,那是信手拈來的事,而且是定時定量的。
❽ 常用的利用網際網路進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哪些
1、網路論壇(BBS):論壇又名網路論壇BBS,全稱為Bulletin Board System。
2、即時通訊工具:在線聊天室、QQ、MSN、網路電話等。
3、網路會議:常用的網路會議軟體是netmeeting。
4、電子郵箱:指通過網路為用戶提供交流的電子信息空間,既可以為用戶提供發送電子郵件的功能,又能自動地為用戶接收電子郵件。
5、博客:是使用特定的軟體,在網路上出版、發表和張貼個人文章的人,或者是一種通常由個人管理、不定期張貼新的文章的網站。
6、微博:一種基於用戶關系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的通過關注機制分享簡短實時信息的廣播式的社交媒體、網路平台。
(8)如何獲得因特網路信息擴展閱讀:
網際網路連接著所有的計算機,人們可以從互聯網上找到不同的信息,有數百萬對人們有用的信息,你可以用搜索引擎來找到你所需的信息。搜索引擎幫助我們更快更容易地找到信息,只需輸入一個或幾個關鍵詞,搜索引擎會找到所有符合要求的網頁。
一般由國家或大型公司投資組建,目前美國高級網路服務(Advanced Network Services,ANS)公司所建設的ANSNET為網際網路的主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