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韓國政府網路安全委員

韓國政府網路安全委員

發布時間:2022-10-04 23:12:38

❶ 韓國加入北約合作網路防禦卓越中心,還有哪些國家加入了北約網路防禦中心

北約網路防禦中心都是歐美國家

北約組織是一個在冷戰時期的產物,當時世界上有著龐大的兩大陣營,一個是美國主導的北約組織,一個是前蘇聯的華約組織,隨著蘇聯國家解體後,華約組織也隨著解散了,但是北約組織卻被保留了下來,並且北約成員國都有著相同的防禦系統,在近年來更是不斷進行擴張,北約成員國幾乎涵蓋了整個歐洲,這些成員國也建立起來的防禦體系和網路安全防禦體系也得到了提升,所以北約的網路安全防禦中心就是歐洲北約成員國和美國加拿大。

❷ 韓加入北約網路防禦組織,這對亞洲國家來說意味著什麼

韓加入北約網路防禦組織,這對於亞洲國家來說意味著北約東擴的意圖極為明顯,亞洲國家要謹慎堤防。此外,這還意味著韓國的網路安全與北約的網路安全防禦系統息息相關,我們對韓國生產的電子信息產品要謹慎使用。

韓國竟然加入了北約網路安全防禦組織,這是許多人都始料不及的,北約不帶日本玩,但是卻帶一個比日本差很多的韓國玩。這其中的意義讓人值得深思,按照相關部門的說法,目前這就是北約想要進一步東擴,這種做法其實是極為危險的,同時也會對亞洲國家造成安全威脅;此外,韓國生產的一些電子信息產品我們要謹慎使用,畢竟韓國關於個人隱私的要求規定並沒有一些其他文明國家那麼完善。

❸ 為了加強網路信息內容治理我國對網路用戶身份採取了什麼樣的原則

後台實名、前台匿名原則。

中國網路實名制的源頭,一般都認為是2002年清華大學新聞學教授李希光在南方談及新聞改革時提出建議「中國人大應該禁止任何人網上匿名」。2002年4月29日,廣州電視台《都市在線》欄目在邀請李希光做了一期訪談節目。

談到網路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時,李希光提出了「人大應該立法禁止任何人匿名在網上發表東西」的觀點。他認為網路也應該嚴格的受到版權和知識產權的保護,「同時網上寫東西要負法律責任。」「包括傳統媒體,應該提倡用真名,不用筆名發表文章。...利用假名發表東西是對公眾的不負責。」

他的這番言論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被稱為「李希光事件」。雖然經過了一段時間言辭激烈的爭論,但是隨後並沒有相應的措施出台,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之後李希光自己也稱已經對網路實名的話題喪失了興趣,「禁止網上匿名是非常不現實的,在法律上和技術上都行不通。」

(3)韓國政府網路安全委員擴展閱讀

網路實名制有利有弊,推行的必要性和可實施性值得探討。對此世界各國都在分析研究,謹慎慢行。到目前為止,全球只有韓國政府曾下決心將網路實名制付諸實施。

韓國信息通訊部調查發現,實名制實施後,誹謗跟帖數量從13.9%降到12.2%,減少了1.7個百分點;但是,以IP地址為基準,網路論壇的平均參與人數從2585人減少到737人,實名制明顯抑制了網上交流溝通;同時也存在有人盜用他人的身份證號碼進行注冊情況。

更大的問題是,實名制信息使韓國各大網站成了黑客們攻擊的主要對象,2011年7月,韓國發生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外泄案件,不少民間組織和專家認為是「互聯網實名制」惹的禍,要求廢除實名制的呼聲高漲。韓國行政安全部2011年8月已經表示,政府擬逐步取消網路實名制。

在我國民主制度尚不健全,政府與公民溝通渠道還不暢通,官員腐敗難以遏制情況下,公民通過微博客參政議政、通過網路輿論監督官員行為,甚至通過網路敦促政府解決一些經久不決的具體的或個人的問題,微博客為他們提供的平台,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如果推行網路實名制,或許會減少些網上發牢騷、造謠傳謠的言論,但同時將對網民參政議政、監督政府的積極性產生傷害;就算是誠信守法的網民,出於自我保護,也會擔心個人信息被泄露、被利用、或者被打擊報復而減少注冊或減少發言。

對想方設法逃避管理的人,即使實行實名制也難以達到約束目的。網上發言者如果製造社會事端,惡意進行人身攻擊,干涉他人的自由,等等,有多種途徑追究其責任,使之受到法律制裁。

網路管理是集社會、經濟、倫理、管理、技術於一體的綜合性課題,相關制度的建立不僅是主管部門的重要任務,也是事關全局的大事;不是某個時期或階段的權宜之計,而是未來信息社會的基礎。面對無邊界、扁平化的網路社會,網路法制建設需要全國統一、甚至需要與世界接軌,國際合作進行「頂層設計」。

2015年5月22日,為加快「信用山東」建設步伐,營造全國領先的營商環境,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起草了《山東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15-2020)》徵集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❹ 外國對互聯網監管有哪些「狠招」

美國:依法管網,多級控管
美國是互聯網的誕生地,也是在互聯網監管方面法律最完備、機構最健全、技術最先進的國家之一。總的來看,美國在互聯網監管方面有如下幾大特色。
第一,依法管網。早在
1977年,美國便頒布了《聯邦計算機系統保護法》,開創了將法制引入網路空間的先河。可以說,互聯網在美國每向前發展一步,法律都會如影隨形般地緊緊跟
隨。正是與互聯網活動有關的法律體系,使行業准入、數據保護、網路溝通、消費者權益保障等網路行為得到了保駕護航,讓欺詐、誹謗、色情、盜版等網上違法、
犯罪行為受到了法律震懾。
第二,與時俱進。進入
21世紀以來,隨著恐怖主義等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威脅日益突出,以及即時通信、社交網站等新興網上通信、傳播工具的出現,美國一方面努力通過立法完善對通過
網路散播、溝通恐怖主義信息的打擊,另一方面逐步探索對新興社交媒體的法律監管手段,以加強對個人隱私信息外泄的防範,為公眾提供安全、放心的上網環境。
2012年 2月,美國政府提出《互聯網用戶隱私權利法案》,要求企業在使用網民數據時必須保持透明,並保證用戶的數據安全。
第三,力量整合。近年來,美國相繼成立了「反擊網路黑客指揮部」、「國家網路安全與通信整合中心」等專門機構,整合聯邦政府不同部門的網路監管職能,及時發現、阻止和懲處網上違法、犯罪行為。
加拿大:強調「自我規制」
加拿大對互聯網的管理強調既要運用法律手段,更要引導主管機關培養業者的自律性。加拿大政府將負面的網路輿論信息分為兩類:非法信息與攻擊性信息。前者以法律為依據,按法律來制裁;後者則依賴用戶與行業的自律來解決,同時輔以自律性道德規范與網路知識教育。
在互聯網監管機構體繫上加拿大堅持官方機構和民間機構並重,各負其責。官方機構包括加拿大皇家騎警、加拿大安全情報局、加拿大通信安全研究院、加拿大消費者事務局、加拿大網路事件反應中心等,而民間機構則主要包括加拿大標准委員會、加拿大網路運營商聯合會等。
對互聯網內容的規范上,加拿大主要採取「自我規制」的手段,即通過國家正式授權,由行業自行對網路內容進行管理。「自我規制」實踐的根
本價值取向就在於保持和促進網路表達自由和信息的自由流動,推進對有爭議和攻擊性網路信息的糾紛解決機制的形成。加拿大實施網路實名製法律意在要求互聯網
行業實行嚴格自律。
墨西哥:完善立法,遏制謠言
隨著墨西哥經濟的增長,其網路信息產業蓬勃發展。然而,信息化進程在給墨民眾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有關互聯網的不文明行為和犯罪活動也隨之大幅增加,面對層出不窮的網路犯罪問題,墨西哥政府探索通過完善立法等多種方式對網路謠言說「不」。
墨西哥東部韋拉克魯斯州2011年9月專門出台新的《動亂法》,首次對網路犯罪的量刑提出明確界定標准,規定在互聯網上製造和發布假新
聞的行為構成「破壞社會穩定罪」,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塔巴斯科州等多個自治州也正在加快立法步伐,以填補網路監管方面的法律空白,震懾網路犯罪和網路上
的不文明行為。
同時,墨西哥當局不斷增加網路安全監管方面的預算開支,通過聘請更多的網路技術人才來擴建「網路安全軍」,意在打擊通過網路散布販毒、販賣人口信息等趨於復雜化的網路犯罪行為。
此外,墨西哥許多政府高官帶頭在社交網站開設實名賬戶,直接同普通網民進行溝通和交流,引導民眾樹立文明上網之風。墨西哥一些國會議員和學者還強烈建議政府應適時啟動社交網路實名制。
阿根廷:互聯網監管,重在保護青少年
阿根廷政府曾出台一系列關於消除數字鴻溝的計劃,旨在於2015年前實現阿根廷國內1000萬家庭接入互聯網的目標。有關數據顯示,目
前阿根廷互聯網用戶較其他拉美國家更為年輕化。互聯網的普及和青少年廣泛使用網路也滋生了一系列問題,目前阿政府和社會為規范青少年上網花費了較大精力。
阿根廷主流媒體《國民報》在其評論文章中指出,由於互聯網發展迅速,規范互聯網使用的法律法規滯後性明顯。推動法律監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例如需要明確的法律規定來保護青少年健康使用網路。同時,依靠法律對電子商務進行監管,可以有效保護使用者權益。
當前,阿根廷立法機構加大推動互聯網管理的相關立法進程,各界強烈要求立法管控幾項網路犯罪,包括藉助網路交友手段實施性侵犯、在社交網路偽造名人身份實施犯罪、各類網路暴力事件、網路服務商及搜索引擎對隱私的保護不力、網路著作權侵犯等。
英國:法律劍指網路誹謗
英國司法界專家曾公開表示,必須針對互聯網,尤其是社交網站屢屢出現侵害公民名譽和隱私的行為進行立法,以保護公民不受虛假信息的侵
害。他指出,目前互聯網上不斷呈現「暴民統治」的狀態,一些人隨意散布他人隱私,誹謗和污衊他人名譽,甚至出現了聲勢浩大的「社交網路審判」現象,這些情
況對受害人造成了持續的傷害,有時甚至不可修復。
英國現行誹謗法規定,損害他人利益、品格和名譽的內容一旦發表,就會被認定為誹謗,而直接或間接傳播相關內容的人也可以被起訴賠償。
法國:依法管網,嚴格規范
在法國,網路安全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2012年7月,法國參議院公布的伯克勒報告,將網路安全稱為「世界的重大挑戰,國家的優先問題」。
近年來,法國政府通過制定相關法律、成立專門機構、應用新技術等綜合手段管理網路。首先,多項法律相繼出台,如《互聯網創作保護與傳播
法》和《互聯網知識產權刑事保護法》、《數字經濟信心法》、《國內安全表現規劃與方針法》等。其中許多措施,專門針對網路犯罪。如要求網路運營商對含有非
法內容的網站進行屏蔽,並對盜用他人網路身份從事犯罪活動進行嚴懲。
其次,法國還成立了多個部門,負責網路調查和安全。司法系統內成立了專門打擊網路犯罪的部門,該部門扮演網路警察的角色。此外,還成立
了負責技術痕跡和信息處理的警察部門,並在大區級司法機關配備網路犯罪調查員。在技術層面,內政部設立了非法網站信息平台,網民可以匿名舉報有違法信息的
網站。在警方確認信息違法後可對信息發布者提起訴訟或予以拘留。
西班牙:專家呼籲完善立法
西班牙的互聯網普及程度比較高,而使用社交網路的人數近年來也出現了顯著增長。據統計,目前西班牙的網民數量占總人口的比例約為
66.4%,而使用社交網路的網民數量占總人口的比例也高達49%。有媒體援引西班牙IE商學院信息系統和技術學教授恩里克·丹斯德話指出,目前西班牙在
網路監管方面最重要的法律是2002年頒布的《信息社會服務法》。除此之外,西班牙政府在2011年年底還通過了名為《可持續經濟法最終第二規定》的所謂
「辛迪法」。 根據此間媒體報道,「辛迪法」通過後,關閉一家網站只需7至10天的時間。
荷蘭:網路監管維護公民權益
荷蘭網路科技非常發達,荷蘭警方的執法水平和執法技術也非常先進,警方等執法機構可以根據IP地址等信息確定網民的位置和身份,不過警方如果要進行此類行動,必須經過司法部官員嚴格的申請審批。
需要指出的是,荷蘭並沒有系統的關於網路管理的法律,該國網路管理基於一個個案例。荷蘭曾在2011年底通過一項隱私法,其中規定將嫌犯照片或視頻放到網上的做法為非法行為,被發現後可處以高額罰款。
波蘭:嚴格監管,凈化網路環境
早在2008年9月19日,波蘭議會就通過刑法修正案,將網路犯罪納入其中,對損毀、修改或刪除他人網路信息資料,以及破壞公共網路或
通信系統安全的行為,最高可判處5年監禁。波蘭警察總局也專門設立打擊網路犯罪辦公室。同年底,波蘭議會再次完善懲處有關網路犯罪的條款,對網路違法犯罪
的情節和處罰力度進一步細化,如將未經本人同意打開他人電子信箱、竊取他人電子賬戶密碼等定為犯罪行為,可處2年監禁。
波蘭法律專家稱,波蘭政府針對網路安全採取的嚴格監管措施,雖然被部分人指責為侵犯了波蘭公民的言論自由,但在網路信息泛濫的現代社會,嚴格的網路監管不僅可以有效保護大多數人的個人信息權益,還可以使普通人免受無時無處不在的網路犯罪侵害。
俄羅斯:營造健康網路環境
為了保護網民的合法權益,摒除虛假有害信息,營建安全健康的網路服務環境,俄羅斯政府有關部門實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措施。
第一,完善法律制度 適應監管需要
俄羅斯政府支持並保護互聯網的自由,但同時明確強調互聯網自由要以道德和法律為基礎。《俄羅斯聯邦憲法》把信息安全納入了國家安全管理
范圍,在此基礎上制定頒布了《俄聯邦信息、信息化和信息網路保護法》,以此規范俄互聯網行為。此外,俄還專門立法對信息安全進行政策指導並作為司法部門執
法依據,以專業機構和地方政府的相關措施作為監管補充,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多層級信息安全法律體系。
第二,明晰政府職責 實施有效監督
早在2000年9月,俄羅斯就出台了《俄聯邦信息安全學說》,對信息安全的目標、任務以及實施原則做出了明確界定。為此,俄羅斯建立了
由政府主導,科研以及商業機構廣泛參與的信息安全保護體系。為了凈化網路環境,保護網民免受有害信息侵擾,俄政府規定,各網站負有清理各類違法信息的責
任。如果網站拒絕配合或者出現違規行為,媒體主管部門將依法對其做出懲戒。此外,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俄政府還在雙邊以及多邊框架下與其他國家開展了積極
的網路安全合作。
第三,提升透明度 掌握輿論主導權
網路信息的高效傳播對政府的信息披露方式、發布速度、透明程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俄十分重視通過網路與民眾溝通交流,積極提升政府在網路上的「出鏡率」,展現政府的「親和力」,增強主流信息的「公信力」。
第四,加強平台管理 限制外國資本
為了加強對網路平台的監管,俄政府採取了有針對性的措施。一方面,加強對本國網路公司的管理。俄國家杜馬資產委員會此前提交的一項法律
草案則旨在通過劃定俄戰略資產的方式從法律上排除了外國資本取得俄網路公司控股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俄政府還通過直接參股等形式加強對國際新興媒體的監
控。
澳大利亞:新社交媒體成監管重點
澳大利亞對互聯網的監管嚴格且規范,互聯網用戶必須年滿18歲,並以真實身份登錄。近年來,網路與移動技術的發展讓社交媒體變成了全球
范圍內的交流平台,澳有關人士認為社交媒體上的言論具有左右司法公正的可能性,建議澳聯邦政府出台相關立法進行規范。而澳大利亞國防軍公共事務相關負責人
也認為,在軍隊當中,如何對社交媒體的使用進行監管,使之能夠為軍方所用,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此外,越來越多的澳大利亞公司和機構已經開始禁止員工在上
班時間使用社交媒體,並禁止員工下班後在社交媒體網頁上對老闆進行評論。此間有媒體報道,目前已有91家企業准備將禁用社交媒體的條款正式寫入工作場所協
議。
新加坡:嚴格網路管理,維護社會穩定
新加坡是推廣互聯網最早和互聯網普及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在新加坡的互聯網發展與管理中,政府一直處於主導地位。新加坡政府認為,網路媒
體是非常重要的戰略陣地,對於國家安全、社會以及人心的影響巨大。因此,新加坡從互聯網運作伊始,就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並指定專門機構監管互聯網行
業。
早在1996年,新加坡就頒布了《廣播法》和《互聯網操作規則》。兩部法規是新加坡互聯網管理的基礎性法規。根據這兩部法規,威脅公共
安全和國家防務、動搖公眾對執法部門信心、煽動和誤導部分或全體公眾、影響種族和宗教和諧以及宣揚色情暴力等都被規定為網站禁止播發的內容。在加強立法執
法和對從業者嚴格管理的同時,新加坡媒體發展局等政府機構積極構建互聯網行業自律體系,鼓勵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和內容提供商制定自己的內容管理准則。有關部
門還鼓勵服務提供商提供帶有過濾功能的設備供家庭用戶選擇,以避免未成年人接觸不良網站。
新加坡政府還將《國內安全法》、《煽動法》和《維護宗教融合法》等傳統法律,與《廣播法》和《互聯網操作規則》等互聯網法規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有效地打擊危害國家和社會安全的行為。
韓國:嚴肅立法,不斷加強互聯網管理
韓國十分重視互聯網管理相關法律體系的建設,尤其是在網路個人信息保護、網上信息傳播等方面制定了非常嚴格的法律。據媒體報道,在個人
信息保護方面,韓國《促進使用信息通信網及信息保護關聯法》對個人信息的收集、利用和提供等做出了明確規定,對個人信息保護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韓國行
政安全部制定並實施了《個人信息保護法》,更加詳細地對個人信息的公開和使用進行規范,在竊取個人信息、個人信息損害賠償等法律糾紛處理方面做出了進一步
明確的說明和規定。隨著技術水平發展,韓國放送通信委員會又制定並實施了《位置信息保護法》,對個人位置信息的收集、使用等做出了明確規定,要求在使用個
人位置信息時必須得到當事人允許。韓國谷歌公司曾因為收集並使用個人位置信息時未經用戶允許,違反了這一法律,在2011年5月份被韓國檢方調查。
韓國《青少年保護法》對青少年使用互聯網也做出了規定,以避免互聯網對青少年的成長造成傷害。
印度:嚴防新型網路犯罪
近年來,針對大型信息技術系統、雲計算、安卓系統以及其他數字生活終端的網路犯罪案件在印度呈上升趨勢,這種新型網路犯罪為印度政府及
企業帶來極大挑戰。印度政府十分重視網路監管,不斷加強從政策立法到技術創新的網路監管手段,直面網路安全問題,對網路犯罪的懲罰措施也十分嚴厲。
從政策法規上來說,印度是世界上為數不多專門為信息技術立法的國家之一。印度政府早在2000年就頒布了《信息技術法》,並在2008年孟買連環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迅速修訂該法案,將移動通信納入監管范疇,並加強對網路運營商和個人用戶進行「適當和有效」的管理。
2011年,印度政府再次修訂《信息技術法》,重點加大對網站的規范管理,並規定印度政府有關部門有權查封可疑網站和刪除違規內容。目
前,印度政府正醞釀將時下正熱的社交網路和雲計算等內容寫入法案,以對其進行有效監管。此外,印度政府還成立了印度數據安全委員會,專門針對日益增多的網
絡數據安全問題提供權威監測和管理方法。
然而,評論也指出,印度當前的法案過於籠統,針對性不強,也沒有與時俱進,因此亟待出台專門的網路安全法。
馬來西亞:嚴打網路謠言,監控恐怖組織
對宗教和種族多元的馬來西亞來說,網路謠言對社會穩定極為影響。更具危險性的是,精通科技的恐怖組織已滲透進社交網路並散布謠言,將普
通案件扭曲成種族沖突。為此,馬來西亞警方和馬來西亞通信與多媒體委員會合作,專門成立了一個負責監督網路的專案小組。據有關媒體報道,藉助該專案小組的
長期監控,馬來西亞當局掌握了「基地」組織最大在線圖書館的大量情報,並且關閉了該網站。馬來西亞通信與多媒體委員會主席表示,當局將盡最大努力繼續監控
這些非法或危險的網路活動。
印尼:立法引導信息良性傳播
印尼政府對網路在印尼經濟、社會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持積極態度,但與此同時,印尼政府也在不斷加強對網路的監管,通過制定相關法律對網路上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加以規范,減少誤導性言論和偏見。
由於印尼人口中穆斯林占絕大多數,政府對色情內容和反伊斯蘭言論尤其敏感。2008年4月,印尼政府要求所有的網路服務提供商暫時停止
視頻網站的文件共享功能,以阻止一部反伊斯蘭電影的傳播,這是印尼政府第一次干涉互聯網訪問。類似的事件隨後相繼發生,促使印尼政府開始認真考慮採取措施
規范互聯網內容。印尼通信和信息科技部2010年宣布,所有的網路服務提供商必須安裝政府提供的信息過濾系統。政府還提供了一個包含不良網站和不受信任網
站的資料庫,並鼓勵所有人參與到該資料庫的建設中,向政府舉報平時發現的不良網站。
為了禁止網路不良內容的傳播,2008年通過的《電子信息法》是印尼政府做出的第一次立法嘗試。該法律禁止傳播針對個人或集體在種族、宗教等方面可能引發仇恨和爭端的言論,規定警察有權利拘留任何涉嫌網路誹謗的人,觸犯法律者最高可判6年監禁。
巴基斯坦:為年輕人創造健康成長環境
為了規范網路管理,減少網路負面信息對網民,尤其是對年輕人的影響,巴基斯坦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要求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屏蔽包含
大量帶有色情和誹謗性質言論的不良網站,要求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全面禁止使用包括虛擬專用網路(VPN)在內的加密軟體,並責令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在發現用戶
使用VPN瀏覽網頁時,及時向政府匯報等。
巴國內媒體表示,巴基斯坦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國家,文化和信仰相對多元,當前網路上存在一些對於巴基斯坦傳統文化和信仰進行褻瀆的信息,
甚至包含暴力和色情的內容,年輕人的辨別能力較差,是非觀念不強,容易受到影響。政府應該過濾和屏蔽不良信息,控制虛假和淫穢內容的傳播,利用網路傳播積
極健康的知識,同時幫助年輕人以求同存異的胸懷和心態,尊重文化的多元性,這樣更有利於國家的團結與和平穩定。(完)

❺ 韓國正式的加入了北約網路防禦中心,這將對該國家產生怎樣的影響

韓國正式加入了對應的北約網路防禦中心,這對該國家首先會產生對應的網路安全的保護,其次是使得與北約的合作更加頻繁,再者是使得韓國的網路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還有就是韓國會取消部分的網路發展計劃。需要從以下四方面來闡述分析這將對改過價產生哪些具體的影響。

一、產生對應的網路安全的保護

首先是產生對應的網路安全的保護,這對於韓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韓國目前的網路環境還不是特別的安全,有了北約網路防禦中心的保護那麼有利於韓國的整體發展,對於韓國的網路環境起到一定的鞏固作用。

韓國應該做到的注意事項:

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配合北約網路防禦中心,對於部分的網路項目的利益還是應該去積極維護的。

❻ 具荷拉法通過,50億遺產哥哥獨得,是真的嗎

具荷拉法通過,50億遺產哥哥獨得是真的。

4月29日,據韓國媒報道:韓國國會行政安全委員會委員長、國會議員徐英教推進的21屆國會1號法案《具荷拉法》,被列入韓國“第四次健康家庭基本計劃”,並在2021年4月的國務會議上表決通過

她的母親,消失了近20年的母親出現了在了具荷拉的靈堂,要求繼承具荷拉的遺產,根據韓國的相關法律,父母是子女意外身亡後的遺產繼承人。具荷拉的父親因為愧疚,放棄了繼承遺產,並將原本父親繼承的部分轉移給了具荷拉的哥哥。

具荷拉的哥哥不甘妹妹的遺產被從小拋棄倆兄妹的母親繼承,一直多方推動《具荷拉法》的立法。

終於在2021年,《具荷拉法》通過,如果真的有靈魂的話,希望可以稍微安慰一下,這個生如夏花,卻非常悲慘的具荷拉吧。

❼ 韓國向中國潑臟水,中國的態度是什麼

韓國外交部公開披露遭到的網路攻擊次數,拿一個根本上不了檯面的問題來說事,看似是在扮無辜搏同情,實質上是要要誇大網路攻擊的效果,將問題政治化,以混淆視聽,轉移方向,達到污名中國的目的。這種思維,完全是欲之其罪何患無辭的莫須有套路,存在著讓人不齒的陰險目的。


實質上,網路攻擊和黑客問題,中國和世界上很多國家一樣,深受其害,都在聯手採取措施加強對網路攻擊和黑客的打擊,為確保網路安全而努力。在這種情況之下,中國絕對不會放任和縱容網路環境的破壞;何況,作為韓國外交部將網路攻擊大幅增加的原因歸咎於中國,在目前韓國實在是有點夜郎自大。

總結:在民間層面,從韓美推動"薩德"入韓的路徑來看,即使是曾經掛著"因為理解所以等待"的韓國名企樂天集團在中國市場上的業績也一落千丈,沒有等到起死回生的那一天,以旅遊為支柱產業的韓國相關行業和景點包括依靠中國遊客支撐的機場、購物門店等處門可羅雀。中國民間反"薩德"入韓的情緒高漲,自覺抵制韓貨和韓企的行動成了韓國經濟衰退致命傷。

❽ 韓國正式加入了北約網路防禦中心,這意味著什麼

韓國正式加入了北約網路防禦中心,這不僅意味著韓國的網路安全與北約網路防禦中心息息相關,同時也意味著我們與韓國進行網路交易必須謹慎再三。

韓國能夠加入北約網路防禦中心並不是一個奇怪的事情,因為韓國一直都是緊跟著美國的步伐走的,目前韓國加入北約網路防禦中心只不過是高調宣布自己再一次跟著美國而已,這沒什麼奇怪的。韓國也真的是一個奇怪的國家,明明韓國與日本是世仇,但是韓國卻能夠在美國的協調下與日本相處的極為和諧,現在韓國成為首個加入北約網路防禦中心的亞洲國家,這並不意味著韓國的科技實力就很強,這只意味著韓國再一次捆綁在了美國的車上而已。

❾ 韓國網路實名制怎麼了,現在沒了嗎為什麼呢

韓國是個互聯網非常發達的國家,無論是網速、網民的比重,還是寬頻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2007年韓國就實行了網路實名制,然而,今年8月23日,韓國憲法裁判所全體審判官一致做出了「網路實名制」違憲決定,從而使引入僅5年的網路實名制將壽終正寢。

2007年7月韓國通過了《信息通信網法》,正式實施網路實名制。這一制度規定,網民必須經過本人真實身份認證,才能在每日訪問量大於20萬人的媒體和訪問量大於30萬人的門戶網站留言。之後幾年裡,日訪問量1萬以上的網站都需實行網路實名制,實行實名制的網站就有數百家。

韓國引入網路實名制的初衷是打擊當時盛行的網路暴力,網路犯罪。最主要的犯罪形式是,心懷叵測的網民在網站BBC上匿名發帖,利用網路語言暴力,對特定當事人侮辱謾罵、詆毀名譽,肆意進行人身攻擊,侵犯人權。最極端的例子是,有人在互聯網頁上發布了韓國超級影視明星的性丑聞與吸毒的所謂秘密報告,致使韓國的整個娛樂業界都受到極大震盪。

起初,韓國網民大多是支持實施網路實名制的。2005年7月YAHOO韓國網站對互聯網用戶對此進行了在線輿論調查,79%的受訪者表示贊成,20%表示反對,前者是後者的4倍。贊成者的理由是,認為引進實名制後,會有效地減少沒有根據的辱罵和誹謗,大大緩解網路暴力。

然而,卻有很多因素導致了韓國網路實名制的廢除。

其一,反對網路實名制的聲音始終存在。早在2005年就有社會團體反對網路實名制。他們認為網路實名制將導致言論自由的萎縮、個人信息的暴露、以偏概全,是對「有良心的網際網路公眾」的不公平。更重要的是,實行網路實名制,每個人的網上活動都有記錄,會在韓國形成一個「恐怖的監視社會」。

其二,實行網路實名制以來5年,並未達到大幅度減少網路暴力的初衷。據首爾大學一項研究,5年來,韓國網路上的誹謗跟帖數量僅減少了不到2個百分點。可是為了這2個百分點的降低,韓國政府與社會卻付出了巨額的管理成本。

其三,網路實名制與保護用戶信息安全發生了矛盾。網路實名製造成了互聯網用戶各種信息的外泄。隨著網上搜集的個人信息大批量被偷竊或泄漏之後,輿論出現廢除網路實名制的要求。

其四,近幾年推特(twitter)、谷歌(google)、臉書( Facebook)等國際社交網(SNS)大量涌現於韓國是導致網路實名制行將被廢除的根本原因。2007年韓國實行網路實名制時,這些SNS工具在韓國尚不流行。當這些SNS進入韓國後,它們的韓國運營商都不接受網路實名制,因此這樣對被迫接受網路實名制的本土門戶網站就很不公平。前者的訪問量明顯大於後者。

然而SNS社交網站近年來在韓國政治生活(各種選舉)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

目前,韓國使用Twitter的人數約七八十萬。他們大部分都是能熟練使用電腦、智能手機、微博、Facebook等社交網路的年輕人。據推測,Twitter大約能影響400萬-700萬人,這對全國人口不超過5000萬、選民不到4000萬人的韓國而言,其對選情的影響是絕不能低估的。

8月23日,韓國憲法裁判所的判詞是,網路實名制「控制上傳非法信息、在造成損失時能獲知加害者的立法目的完全可以通過IP(網路地址)追蹤和刑事處罰、損害賠償等得以實現」。一言以蔽之,也就是說實行網路實名制達成社會公益性的效果並不明顯,與政府和公眾的初衷有較大落差,因此,網路實名制在韓國退出歷史舞台就是必然的了。

希望可以幫助你,親!

❿ 盼歸!中韓雙方將交接第九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如何對英烈致敬

“君子鼎立,民德積發。”讓英雄們的靈魂回歸故鄉,這樣就是最好的方式向英烈致敬,同時也是對他們精神的一種傳承。據報道,在九月十四日到十六日,由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對外聯絡部、中央網路安全與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外交部、財政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等單位組成的中國移交代表團,前往韓國,執行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九批遺體的安葬工作。

截至2021年,中國共完成8批825名在韓的先烈遺體轉交任務。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體的交接和安葬工作,不僅是抗美援朝精神的重要體現,也是全國范圍內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教育的現實需要,要把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閱讀全文

與韓國政府網路安全委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關於網路安全繪畫的名稱 瀏覽:214
騎共享單車總顯示網路不可用 瀏覽:579
中國育兒網路上市公司有多少 瀏覽:659
命令窗口如何查看網路連接錯誤 瀏覽:113
蘋果手機怎麼用手機網路系統更新 瀏覽:854
方正電腦無線網路驅動怎麼安裝 瀏覽:949
無線網路怎麼掃描別人的二維碼 瀏覽:949
網路什麼的好 瀏覽:759
電熱水器怎麼連接恆業網路 瀏覽:573
網路營銷課程心得體會 瀏覽:942
bios怎麼設置網路卡 瀏覽:48
家庭網路下載設置 瀏覽:430
手機不可以打電話沒網路怎麼回事 瀏覽:386
網路登錄軟體破解 瀏覽:18
無電視線和電話線裝網路要多少錢 瀏覽:544
磊科網路模式用哪個好 瀏覽:684
小米音響共享到網路中 瀏覽:1001
三星s7美版網路設置 瀏覽:911
手機網路頻繁斷開重連 瀏覽:689
網路設置配置與調試指的是什麼 瀏覽:936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