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如何解決網路犯罪

如何解決網路犯罪

發布時間:2022-01-09 09:21:17

Ⅰ 怎樣打擊網路犯罪,如何打擊網路犯罪

最新《刑法修正案九》於2016年11月1日正式實行,為打擊和遏制網路犯罪,刑法修正案九細化規定:規定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犯罪行為的細則;規定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的行為構成犯罪;關於網路信息犯罪舉證難的,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具體條文如下 :
一、規定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犯罪行為的細則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一 利用信息網路實施下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設立用於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的;
(二)發布有關製作或者銷售毒品、槍支、淫穢物品等違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違法犯罪信息的;
(三)為實施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發布信息的。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二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路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互聯網接入、伺服器託管、網路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二、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的行為構成犯罪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第二款: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網路犯罪舉證難可由公安機關協助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三款: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Ⅱ 網路犯罪的預防與治理有哪些措施

網路犯罪的防治對策 :
1、積極開展良好的網路文化教育。眾所周知,計算機和網路是近幾十年高科技發展的產物,青少年一代是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學習者、應用者乃至創造者。網路不僅在豐富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而且還在社會文化觀念中滲入新內容,這對正蓬勃成長、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是一個巨大的沖擊,如果把握不好,他們的身心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因此,適時改革教育體制,增加新的教學內容,樹立與時代合拍的價值觀、人生觀以適應網路時代的需要,對於防範青少年實施網路犯罪是至關重要的。
2、注重樹立和培養正確的網路道德觀。當今社會幾乎人們的所有行為都或多或少地接受著道德規范的調整,網路行為自然也包含於其中。加快網路安全技術的發展,強化網路技術防控。由於網路犯罪者往往都精通計算機及網路技術,因此防範網路犯罪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技術上的較量。怎樣才能使計算機網路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建立起較為有效的防禦體系呢?到目前為止,所採用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運用預防與殺毒相結合的辦法對抗傳播計算機病毒的犯罪;二是通過設置防火牆和和採用主體識別及驗證技術對付網上金融犯罪;四是設置具有能夠記錄各種犯罪證據並能保存完整證據以備事後查詢的軟體系統對抗網路犯罪的反偵查行為。
3、大力完善防治網路犯罪的法制措施。雖然針對計算機及網路犯罪的立法在很多國家已有許多,例如我國1997年新刑法即對計算機犯罪做了相應的規定,但這些規定相對於不斷擴大和翻新的網路犯罪已顯得力不從心,不能再很好地適應網路犯罪發展變化的需要。為了對付日益嚴重的網路犯罪,進一步加強網路安全立法勢在必行。

Ⅲ 治理網路犯罪需要怎麼

10月16日,最高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檢察機關懲治計算機網路犯罪的情況並發布第九批指導性案例。,去年以來,全國檢察機關適用涉嫌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等7個罪名向法院提起公訴727件1568人,其中僅今年1月到9月,就有334件710人被提起公訴,同比分別上升82.5%和80.7%。值得警惕的是,當前計算機網路犯罪主體日趨年輕化、專業化,犯罪形式日趨隱蔽。

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人員提出了一些防範措施,比如,為防範網路詐騙,不可輕信「中大獎」、「低價購物」等誘惑性信息;為防範虛擬財產被盜,不打開可疑郵件和可疑網站;在辦理各類卡片、掃描二維碼、加入陌生WiFi網路、處理快遞信息、紙質機票車票以及其他含有個人信息的資料時,也要多留心,盡量通過加密、塗抹等方式對信息進行「變裝」來保護個人信息……然而,這些有效的防範指南還沒有成為每一個人的行為遵循。

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計算機網路犯罪總量將會呈現持續上升態勢,有鑒於此,我們每個人也需要認真提升防範意識,不要在不知不覺間,把自己從一個計算機網路犯罪的潛在受害者變成了現實受害者。

希望大家都提高防範意識吧。

Ⅳ 網路犯罪為什麼難處理

1.網路犯罪通常難以明確犯罪類型,比如很難確定是偷盜、詐騙或者搶劫。
2.網路犯罪的作案人員與受害者之間通常沒有直接或間接關系,中間有虛擬世界隔斷,難以明確作案人身份。
3.目前我國互聯網接入者的身份判斷技術不到位,公共網路使用方對實名認證的操作不規范,作案人能夠很容易隱藏自己。

Ⅳ 警察是怎麼破網路犯罪的

但可別因此小看了這些網路警察們.網路犯罪基本上都具有隱蔽性、智能性等特徵,這要求網路警察們不僅要懂信息技術、懂偵查,還要懂法律、懂計算機.
網路警察的職責就是打擊各種各樣的網路犯罪活動,這些不法行為可能只是藉助於網路作為工具,也可能就是將網路作為直接的攻擊目標.偵破網路犯罪過程中,要在浩如煙海卻也可能是瞬間即無的網路信息中使用域名挾持、關鍵詞過濾、網路嗅探、網關IP封鎖、電子數據取證等技術甄別和獲取有關線索和情報.
取證工作是偵破網路犯罪的關鍵,也是打擊網路犯罪的難點:一是技術攻關,二是取證需要迅捷准確,因為相關數據、信息很容易被篡改或刪除.
除此之外,管理和監控公共信息傳播、參與互聯網有害信息專項治理、協調相關部門處理不法網站、刪除不良信息、維護網路安全、加強公安系統科技建設等也是網警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

Ⅵ 如何防範網路犯罪

1. 注重對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認識社會,樹立正確的人生方向,追求目標,增強大學生的公德意識。

2. 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針對大學生心理發展不夠成熟的特點,學校要有意識地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開設心理咨詢服務。幫助大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當前尤為重要的是:A) 引導大學生控制情緒,增強社會應變力,學會處理現實與願望的矛盾,學會自我調試,做事前理智思考。B) 注意引導大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大學生要放棄自卑心理,充滿信心地對待生活,能夠接納他人,使自己的心理處於輕松愉快之中。C) 注意引導大學生正確處理戀愛與性問題,指導大學生以嚴肅的態度對待愛情,正視戀愛關系,保持穩定的情緒及健康的心理。

3. 強化各方面教育,特別是法制教育,增強大學生法律意識,大學生應具備多種能力

學校要進行全面教育,針對大學生中許多人不知法、不懂法、有的甚至是法盲的現象,我們強調要強化法制教育,使大學生知法、懂法、守法,指導大學生正確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在履行義務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幫助大學生形成依法辦事、同違反憲法、法律以及破壞我果法制的行為斗爭的思想意識。

4 加強校園內的內部管理,及社會各部門的共同教育,共同管理

預防犯罪首先必須保證良好的校園生活環境,保證校園是一個學習知識的場所,切實抵制社會不良文化的進入。學校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各項困難。對大學生的培養與教育,不單是學校的事,社會個部門也都負有重大責任

Ⅶ 執法方面怎樣解決網路犯罪刑事管轄權

您好!隨著互聯網的日益普及,網路犯罪也呈急劇增長之勢。由於互聯網的虛擬性、全球化,網路犯罪也打破了疆界領土的限制,呈現出跨國性的特點。由此帶來的一個重大問題是:對網路犯罪如何行使管轄權?解決這一問題,不僅關繫到有效打擊網路犯罪、維護網路安全和有關各方的利益,而且關繫到不同國家司法主權的沖突與協調。

一、網路犯罪刑事管轄問題的提出

傳統犯罪空間是指行為人實施犯罪的場所,一般具有三維性。這種場所可以是室內、室外、公共場所、荒郊野外等,沒有犯罪空間,行為人將無法作案。然而,隨著互聯網路覆蓋全球各地,把全球變成了一體,犯罪空間也由三維變成了多維。由於網路犯罪空間與傳統犯罪空間的不同,決定了網路犯罪的無國界性、行為與結果的分離性以及巨大的危害性。網路空間的全球化、虛擬化打破了主權疆域的界限,為犯罪分子跨地域、跨國界作案提供了可能。

如何確定網路犯罪的犯罪地,是一個爭議激烈的問題,從世界范圍來看,最為著名的案例,是1996年的U.S.訴THOMAS案。美國加州的THOMAS夫婦經營一個名為「世界上最齷齪的地方」的電子公告版,為付費的用戶傳送色情圖片,附有精美的廣告詞,誘使用戶訂閱、購買錄像帶。田納西州的郵政檢查員DIRMEYER以化名提出申請成為用戶,並下載數個圖形文件,拿到了他所需要的「證據」。利用這些證據,DIRMEYER向田納西州西區聯邦法院指控THOMAS夫婦違反了該州的法律和《FEDERAL 0BSCENITY LAW》。法院認為,盡管THOMAS夫婦的材料是儲存在加州自己家的電腦中,由用戶個人自由下載的,且不違反加州法律,但是卻是在田納西州被發現的,違反田納西州的法律,因而被判有罪。該案引發的爭議是:在超地域、超國界的全球信息網路系統中,人們是否必須遵守世界上其他地區相互沖突的法律。

2000年11月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的「新千年中國刑法問題研討會」上,無國界犯罪的管轄問題引起了學者們的關注。根據我國刑法理論及刑法典規定,犯罪行為或者犯罪結果有一項發生在我國領域內的,即認為是在中國領域內的犯罪。但對於網路犯罪行為並未發生在中國領域內,而行為在空間上穿越了中國領域的,我國是否有管轄權,法學界存在著諸多爭議。

二、網路空間給國家管轄帶來的沖擊

世界各國、各地區政府對於網路犯罪的管轄權問題都十分關注,並積極地擴張其管轄權的范圍,從傳統的國家(地區)領域之內,擴大到整個虛無空間的網路之中。這樣一來,等於世界各個國家或地區對於任何網路上的犯罪都可以主張刑事管轄權,這不僅可能造成對犯罪嫌疑人權益的過度侵害,也必然對傳統意義上的國家主權形成巨大沖擊。

因此,有學者建議,應擺脫傳統地域管轄的觀念,承認網路虛擬空間是一個特殊的地域,並認為在網路世界與現實世界中存在一個法律上十分重要的邊界。人一旦進入網路世界,則應適用網路世界的法律,而不再適用現實世界中各國不同的法律,即所謂的「網路自治論」。這樣,網路就徹底顛覆了植根於真實空間的立法系統,或至少推翻了「網路空間應該由各地方法律來管轄」的主張。

然而,作為系統管理人的網路服務提供商ISP並未像該理論的倡導者所主張的那樣,實際行使網路空間的自治權利,制定相關立法並懲罰違反規則的人。況且,ISP尚不具有制定網路法律的合法權力,即使ISP制定出特定網路領域的行為規范,也還要靠國家的立法機關承認其規則的法律效力,靠國家司法機關的協助來實施。毫無疑問,國家不會輕易放棄其對網路空間的管轄權。因此,國家如何有效行使對網路犯罪的刑事管轄權,是各個國家面臨的嚴峻挑戰。

三、中國如何確立對網路犯罪的刑事管轄權

我國傳統刑法的管轄原則是,以屬地原則為主,其他屬人原則或保護原則為輔。筆者認為,對於非涉外網路犯罪,仍採用犯罪地和被告居住地法院管轄原則;而對於涉外網路犯罪,則應採用屬人主義和保護主義原則來行使管轄權。爭議的焦點在於兩個問題:一是犯罪地的確定;二是對於發生在本國境外,由非本國籍人實施的非直接針對本國及其公民的犯罪,中國是否有管轄權﹖筆者就這兩個爭議問題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

非本國人實施的、犯罪行為地或結果地不在本國領域內的犯罪的刑事管轄權問題。對於這一問題,可按以下兩個途徑加以解決:

1、有限管轄原則

有限管轄原則是在屬人管轄之外,以犯罪行為對本國國家或者公民的侵害或者影響關聯性為標准來確定是否具有刑事管轄權。這種關聯性的具體含義是指犯罪行為對於本國國家或者公民已經形成實際侵害或者影響,即已經與本國國家或者公民發生了直接聯系。這一標準是對屬人管轄原則的一種拓展,但是卻不同於傳統刑法理論上的保護管轄原則。保護管轄原則是以侵害本國國家或者公民利益為管轄的條件。這里所講的「侵害或者影響關聯性」,並不一定是指本國國家或者公民是該犯罪行為的受害者,而可能僅僅受到了影響。有限管轄原則,是我國刑法學界至今為止對網路犯罪的刑事管轄問題提出的最具代表性的理論。

但是有限管轄原則也存在明顯缺陷:太過原則化,何謂「侵害或者影響關聯性」,沒有具體、統一的認定標准。而現實案例中存在的許多情況並非涇渭分明,對於是否有「侵害或影響關聯性」經常是處於一種模糊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法官運用自由裁量權,審查和評估案情的各方面事實以確定是否存在「侵害或影響關聯性」作為判斷管轄權的依據。

2、對於「抽象越境犯罪」的管轄權認定

所謂「抽象」越境,是指行為人本身或者其犯罪行為並未在某一國家的領域內實施,而只是在互聯網路上以信號或者數據傳輸方式跨越了某國國境。有的學者主張,只要是被信號穿越的國家,都有刑事管轄權,因為從全球范圍來看,對於此類犯罪不管轄不利於懲治與打擊計算機網路犯罪。筆者不同意此種觀點,因為網路是全球化的,一個信號要穿越多個國家只需要一瞬間,如果確定被越境國對「抽象」越境行為的管轄權,則會出現這樣一個問題:一個信號如越過了多個國家甚至是幾十個國家,那麼是否所有被穿越的國家都應該對其行使刑事管轄權﹖如果是這樣,則所有處於網路環境中的犯罪將變成所有國家均享有普遍管轄權的全球犯罪,這對於傳統意義上的國家司法主權會形成巨大沖擊和影響,也必然會造成網路管轄的混亂和無序,因此,筆者主張對於單純的「抽象越境犯罪」,被越境國無刑事管轄權。但是,如果行為人在「信號過境」的過程中,其犯罪行為對於被穿越國家或者公民已經形成實際侵害或者影響,此行為已非單純的「信號過境」,根據「有限管轄原則」,被穿越國當然有刑事管轄權。

犯罪地在本國領域內的刑事管轄權的確立

1、網址——新的管轄基礎

行為人在網路中的活動范圍處於經常性的變動之中,要確定犯罪地的確很難。但是,由於每台計算機在網路上都具有惟一的物理地址——網址,所以每次網路的使用都可以確定留下活動記錄的計算機,從而確定在一定時間空間內使用該計算機的行為人。相對而言,行為人的網址還是一個比較穩定的因素。

網址是行為人在網路空間的虛擬地址,而非在法院管轄區域的地理地址,因而需要找出與網址相關聯的地理地址,才能由此決定管轄該地理地址的法院。這個地理地址就非伺服器位置所在地莫屬了。因為這是網址存在的靜態事實就能決定的關聯,而且是充分的關聯,正像居所和住所地的關聯一樣。2001年6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通過的《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域名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就是將伺服器位置所在地作為確定侵權行為地的依據。

2、對於網路犯罪地的認定標准,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1)行為人在網上作案的網路伺服器、計算機終端等設備所在地。如通過網路侮辱、誹謗、教唆、傳播淫穢物品犯罪等。既然網址可以成為管轄權的基礎,那麼網址所對應的網路伺服器所在地就可作為確定犯罪行為地的依據。網路犯罪行為須通過一定的計算機設備進行,犯罪行為地的確定應當以行為人為中心,以實施犯罪行為的設備為線索,認定其犯罪行為地,並且行為人實施犯罪的計算機終端、伺服器等設備是相對固定的,因此行為人實施網路犯罪的伺服器、計算機終端等設備所在地可以視為犯罪行為地。

(2)行為人網上作案所侵入的系統區域網、侵入的計算機終端等設備所在地。如網上侵犯商業秘密間諜犯罪、網路入侵,散布破壞性病毒、邏輯炸彈或者放置後門程序犯罪等;網路入侵,偷窺、復制、更改或者刪除計算機信息犯罪等。此類犯罪有一個共性,就是必須侵入他人的計算機信息網路才能作案。因此,所侵入的系統局城網、計算機終端等設備所在地為犯罪行為地。
謝謝閱讀!

Ⅷ 如何網路犯罪防止

調查顯示,中國互聯網繼續穩步、高速發展,但發展中仍有一些用戶不滿意的地方。反映最突出的三個問題是上網速度、內容缺乏和安全問題。目前,從上網方式的調查結果看,寬頻上網用戶所佔比例已很高,但上網速度慢,仍是用戶抱怨的一大問題。內容方面,缺乏、過於單一和重復亟需解決。安全方面,如何防止網路犯罪,以及防止網路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是整個行業都必須關注和重點解決的問題。從用戶上網的主要目的看,更多的還是看新聞、查閱資料等,其它應用仍有待開發。最具發展潛力的業務包括:網游、寬頻電話、網上購物等,有待於進一步的挖掘。

所以 有以下措施

1、切斷不良信息流,ISP加強過濾信息,公安加大打擊力度
2、引導青少年健康上網
3、合理引導網游產業發展
4、提高網上交易的安全性,特別是網銀

Ⅸ 網路犯罪的對策

(一)以技術治網
網路犯罪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實施的高科技犯罪,因此,防範網路犯罪首先應當依靠技術手段,以技術治網。主要措施有:
防火牆(Firewall)技術。該軟體利用一組用戶定義的規則來判斷數據包(Package)的合法性,從而決定接受、丟棄或拒絕。
數據加密技術。在計算機信息的傳輸過程中,存在著信息泄漏的可能,因此需要通過加密來防範。
掌上指紋掃描儀。該儀器可以將用戶的指紋記錄下來,存入指紋檔案庫。當用戶登記使用該電腦系統時,掃描儀還會將用戶的指紋與庫中的指紋相對照,只有當指令與指紋均相符時,才能進入系統。
通信協議。通過改進通信協議增加網路安全功能,是改善網路措施的又一條途徑。
日本學者西田修認為:計算機犯罪完全可能發生。從電子計算機使用系統的現狀來看,它根本無法防範。而且在現階段無法防範也決不是什麼「恥辱」的事情。我們所要做的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使電子計算機的「防禦系統」強健起來。這件事是使用電子計算機的企業對社會應負的責任。怎樣才能使計算機和網路信息系統的「防禦系統」強健起來不少學者進行了認真的探討。有學者指出:網路犯罪行為人往往都精通電腦及網路技術,包括安全技術,因而偵察與反偵察、追捕與反追捕的戰斗,將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一場技術上的較量。只有搶占技術制高點,才有可能威懾罪犯,並對已經實施的網路犯罪加以有效打擊。
(二)依法治網
如果僅從技術層面來防範網路犯罪,還是不夠的,因為再先進的技術,總有破解的方法,而一旦陷入攻防循環之中,就有可能造成社會財富的極大浪費,而且達不到預防犯罪的目的。所以,要更有效地防範網路犯罪,還得靠法律,實行依法治網。
有關針對計算機和電子信息網路的犯罪的立法雖然較及時較豐富,但有一些問題可能還需要探討。
1.有關立法的觀念問題。黑客行為犯罪化是計算機技術和電子信息網路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的產物。黑客行為是否需要全部犯罪化,黑客行為的犯罪化能在何種程度上起到防控黑客行為(即防控這種犯罪)的作用,都是需要認真調查研究並會有多種不同答案的問題。網路犯罪的構成需不需要考慮主觀方面的因素,應不應該有過失犯罪,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在刑事處罰的量刑上是否應該有所區別?在司法過程中如何區分確定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也應該都是可以探討的問題。還有一個更為根本性的問題是:時下所有將黑客行為犯罪化的立法都是站在維護既存社會秩序、保護既得者利益的基礎上,而比較忽視計算機技術和電子信息網路技術進一步發展的有關要求。對此,不僅黑客們提出抗議,一些政界人物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美國民主黨參議員帕特里克·萊希認為:「我們不能限制13歲孩子好奇的天性,如果任由他們今天自由試驗,明天他們也許就會開發出帶領我們進入21世紀的通訊和電腦技術。他們代表著我們的未來和最好的希望。」另一方面,可以說正是有關法規對網路信息系統的禁限,正是大企業集團、政府機構、軍事當局等對信息資源和網路信息系統的壟斷,刺激出了更多的黑客行為。「在計算機一步步向統治機器演變的過程中,許多知識成為禁地。黑客應運而生。」所以,即使僅從犯罪防控的角度看,有關計算機犯罪和網路犯罪的立法也必須認真考慮社會觀念的問題。
2.程序法與實體法的銜接問題。黑客行為犯罪化之後帶來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認定黑客行為(犯罪行為)。認定犯罪的關鍵在證據。黑客犯罪行為針對的是網路信息系統,留下的犯罪痕跡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犯罪痕跡,可作為證據的材料也往往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證據材料。這就要求刑事訴訟中擴展證據概念的內涵,將電子證據規定為證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2條已將視聽資料規定為證據,將電子證據納入視聽資料證據之中(通過必要的司法解釋)或將電子證據作為另一項證據,應該都是可行的選擇。如果這一問題解決了,司法程序中還需解決有關電子證據的提取、鑒定等問題。提取證據往往會涉及隱私權問題,而如何鑒定證據的真實性,可能更為棘手。
3.法律規定的具體實施問題。有了好的法律規定,對之作具體的實施就成了關鍵。其中,有沒有一支好的警察隊伍是至關重要的。警察工作應該能揭露犯罪、偵破犯罪並查獲罪犯。這不僅需要警察工作者具有足夠的法律知識和傳統偵查工作技能,而且要求他們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和電子信息網路技術。今天,對於計算機犯罪和網路犯罪的警察隊伍的建設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我國一方面開始重視利用計算機和電子信息網路打擊遏制各類犯罪,一方面也很重視對付計算機和網路犯罪的警察隊伍的建設。我國公安機關對計算機系統和電子信息網路的治安性管理已經制度化,而且成效顯著,在此基礎上的有關犯罪防控工作也取得了成效。
4.加強法制教育方面。在健全法制的同時,要大力宣傳有關互聯網方面的法律法規,使廣大網民依法依規上網。在對人們進行法制教育的同時,重點培養人們的法制觀念。筆者認為,法律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要通過學習法律知識,領會法律的精義,建立起適應現代生活的法律觀念,則是提高人們法律素質、預防任何形式的犯罪的關鍵。網路犯罪的高發率在很大程度上恰恰反映了人們法律精神欠缺。雖然網路犯罪的手段和方式與普通犯罪有所不同,但其危害是相同的,都造成了對公共安全、他人的人身財產權利的侵害,都是違反法律的,犯罪行為造成的危害並不因網路的虛擬性而消失或減輕。因此,如果我們在對人們進行法律知識普及的同時,更注重對人們的法律精神、法律觀念的培養,則人們不僅在現實世界而且在網路世界中也會成為真正自覺守法的高素質群體。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努力向公眾傳播新的權利義務觀念和法律的基本原理和精神,似乎比向他們灌輸大量的法律條文更容易收到預期的效果。
(三)以德治網
網上交往的虛擬性,淡化人們的道德觀念,削弱了人們的道德意識,導致人格虛偽。加強網路倫理道德教育,提倡網路文明,培養人們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形成正確的道德觀,是預防網路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當前,開展網路行為道德宣傳教育活動,就是要把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的內容作為網上道德宣傳教育的主要內容,利用聲、光、電等多種現代化手段,把「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灌輸給廣大網民,從而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使網民能識別和抵制網上的黑色、黃色和灰色信息,主動選擇有積極意義的信息,形成良好的上網習慣,堅決抵制網路色情等不良信息的誘惑,自覺地遵守有關網路規則,不做違法犯罪的事情,不斷推動網民的道德自律 。

Ⅹ 網路犯罪怎麼處理

摘要 刑事拘留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閱讀全文

與如何解決網路犯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5s搜不到無線網路 瀏覽:412
網路創業風口在哪裡 瀏覽:970
網路異常什麼意思怎麼解決 瀏覽:720
如何躲避網路定位 瀏覽:192
網路審批oa軟體咨詢 瀏覽:628
湖州無線網路服務特價 瀏覽:523
移動網路電視特別卡頓 瀏覽:124
小米播放器設置網路 瀏覽:387
手機網路防護怎麼解除 瀏覽:389
電腦接收網路信號的東西 瀏覽:596
聽聽fm怎麼老是網路異常 瀏覽:833
中國移動網路機頂盒能連電視嗎 瀏覽:146
為什麼筆記本電腦會無法連接網路 瀏覽:484
網路是怎麼視頻 瀏覽:66
蘋果手機有話費沒移動網路 瀏覽:126
台山企業網路安全產品 瀏覽:162
貴陽無線網路設備施工銷售安裝 瀏覽:926
無法連接網路1237 瀏覽:941
中移動網路連不上 瀏覽:101
電腦怎麼修改網路埠 瀏覽:797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