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政府部門為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路應當採取哪些措施
未保法第68條:新聞出版、教育、衛生健康、文化和旅遊、網信等部門應當定期開展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路的宣傳教育,監督網路產品和服務提供者履行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路的義務,指導家庭、學校、社會組織互相配合,採取科學、合理的方式對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進行預防和干預。
⑵ 未成年人保護法新增網路保護,網路保護中有什麼亮點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10月17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給孩子們一個更安全、更溫馨的成長環境,是全社會的共同心願。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有哪些亮點?將如何進一步織密法治之網、築牢法律基石,提升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化水平?來看以下梳理。
此外,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還要求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單位招聘工作人員時,應當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查詢應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賣、暴力傷害等違法犯罪記錄;發現其具有前述行為記錄的,不得錄用。
「從世界各國的相關數據和經驗來看,性侵未成年人等犯罪的再犯率是比較高的。」中國政法大學未成年人事務治理與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寧寧說,對於有過這些犯罪記錄的人員,應限制他們從事相關職業。
在防治校園欺凌問題上,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學校應當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對教職員工、學生等開展防治學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訓。學校對學生欺凌行為應當立即制止,通知實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參與欺凌行為的認定和處理。
⑶ 怎樣做好未成年人的上網保護工作
朋友,您好!
很贊嘆您對未成年人的關心,以及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熱心!
未成年人到網吧上網危害的確很大!政府在這方面正在不斷地加大整治力度。
但是社會監督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如果發現網吧涉及違規經營問題的,可向有關機關主管部門反映投訴。這里的有關機關主管部門,是指所在的街道、區或者市的文化主管部門,即市、區文化局和街道文化站等,也可向其他有關部門反映,包括:所在地區的工商局(工商所),或者所在街道維穩綜治工作中心,不過,最容易、最直接的可以去最近的社區居委會反映的,他們也有責任配合上級查處。
好了,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祝您早日如願以償,生活愉快!
⑷ 中央網信辦:正加快推動《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出台,將有何積極影響
首先是嚴格依法對相關網路平台開發者和運營者執行制度的情況進行監督審查。職能部門要明確監管職責,加大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立法部門還需要不斷完善法律法規以應對新情況。其次,相關網路企業應積極承擔企業責任,保護用戶特別是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和隱私,落實防沉迷制度和網路實名制,區分用戶成人和未成年人,區分使用時間和內容。
未成年人上網保護一直是我國網路空間治理的重要課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應用,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未成年人的互聯網普及率顯著提高。同時暴露出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互聯網的意識和能力較差,網路違法不良信息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不分青紅皂白地收集和濫用未成年人個人信息、部分未成年人沉迷網路等重大問題引起社會和監管部門的廣泛關注。
⑸ 面對復雜的網路環境,未成年人應該如何保護好自己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消息互通,很多人都會在網上發表一些不正當評論和相關網頁信息。面對復雜的網路環境,青少年應該如何保護自己呢?
一些不法分子抓住學生好奇心,創設一些新角色、新道具和新玩法,更加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培養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宣傳相關違法知識,並且對於所遇到的相關違法素材,應該要敢於制止,敢於舉報。不僅如此,要聽從家長的囑咐,要聽從教師的安排,在網路中才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身心安全和合法利益!
⑹ 如何給未成年人創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網路環境
給未成年人創造一個安全健康的網路環境,讓未成年人在干凈整潔的網路空間里,汲取成長的養分,而不是在烏煙瘴氣的虛擬空間里浪費時間和浪費生命。
網路的產生是一個偉大的進步,正因為有了網路,人們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減少了很多學習的成本,也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正是這種使人生活更美好的助力系統,有時卻因網路暴力或者其他網路中的惡人做惡,而毀了年輕的一代。總之,維護網路健康安全人人都有責任,約束自己就是為後代造福。
我是馨燦,公主號:仙女都在努力,分享心情,用文字暖一杯酒,解決各種不開心。來和我干一杯,等你。
⑺ 《未成年人網路保護現狀研究報告》來支招!未成年個人信息如何保護
《未成年人網路保護現狀研究報告》來支招!未成年個人信息如何保護?《報告》對未滿十八歲個人信息保護層面進行了剖析,發覺未成年人數據泄露的因素主要包含未滿十八歲真實身份特點比較顯著、信息內容識別和自製力不足、爸爸媽媽或是別的法定監護人安全性意識不強等。對未成年人個人隱私執行損害的行為主體包含網路服務供應商、網路黑客和包括未成年人以內的一部分網路客戶。
據統計,《未成年人網路保護現狀研究匯報》對在我國未成年人網路保護在法律和操作方面的狀況開展全方位地整理與綜合性提議,期待能為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法律給予參照,促進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有關的多方責任主體積極踐行於未成年人網路保護工作,一同為未成年人構建全鏈條、多方位的保護天然屏障,為未成年人的茁壯成長保駕。
⑻ 暑期未成年人網路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如何推動未成年人防沉迷工作
每年的暑假未成年人的網路沉迷問題都是讓家長們擔憂的,放假的時候偶爾的消遣放鬆一下是可以的,但如果城裡進去的話,真的就會錯失很多機會,這完全就是在浪費時間,網路環境整治的專項活動,特別是一些小程序,網路平台,網站平台,這些都是深受青少年喜愛的,每一個平台都要清理整治。
其實有時候經常能夠看到一些孩子使用家長的賬號去玩游戲的時候便直接充值了很多錢,甚至是透支信用卡等等情況,其實這件事情上家長也有很大的責任,這位家長根本就不應該把賬號甚至是能夠支付金額的賬號告知孩子,因為有時候孩子們是沒有基本的判斷力的,同時網路上的金錢可能在他們心目當中根本就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只是一個數字而已。
⑼ 未成年人如何在網路中保護自己
網路世界中未成年人,想要更好的保護自己,必須做到:一、遠離有害網站,二、家長學校多多教育,三、增強未成年人的自我抵抗力
⑽ 青少年如何健康上網
未成年人如何健康使用網路?
未成年人如何健康使用網路,提倡採用綜合的心理社會干預措施,開展規范的心理指導、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實施干預的人員應為受過專業訓練的合格人員。
未成年人如何健康使用網路?未成年人網路保護工作任重道遠,既要把握網路信息內容「守好門」的尺度,又要注意「疏堵結合」;既要保障「網路原住民」的網路權益,又要及時對其進行網路素養教育;既要對未成年人沉迷網路問題進行預防和干預,又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一味以「宵禁」等方式進行「一刀切」的管控,而是注重家庭、學校、社會多管齊下共同應對。網路安全防範措施與應用是什麼,一起和佰佰安全網看看吧。
(一)個人預防
1.遵守網路規則,保護自身安全。
未成年人在上網時,要遵守《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同時保護好自身安全。做到:①保守自己的身份秘密;②不隨意回復信息;③收到垃圾郵件應立即刪除;④謹慎與網上「遇見」的人見面;⑤如果在網上遇到故意傷害,應該尋求家長、老師或者自己信任的其他人幫助;⑥不做可能會對其他人的安全造成影響的活動。
2.學會目標管理和時間管理,提高上網效率。
做到:①不漫無目的地上網。②上網前定好上網目標和要完成的任務;上網中圍繞目標和任務,不被中途出現的其它內容吸引;可暫時保存任務之外感興趣的內容,待任務完成後再查看。③事先篩選上網目標,排出優先順序。④根據完成的任務,合理安排上網時間長度。⑤不要為了打發時間而上網。
3.積極應對生活挫折,不在網路中逃避。
未成年人要認識到成長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遇到困難和挫折要積極應對,向家長、老師和其他人請教解決辦法,不在網路中逃避。
(二)家庭和學校預防
1.構建全面的評價標准,促進未成年人的身體、智力和心理平衡協調發展。改變主要以學習成績評價孩子的單一、片面的評價方法和標准。家庭、學校要從學習、體育、文藝、實踐動手能力等角度建立全面的評價標准,讓每個未成年人在現實生活中能夠獲得自信和價值感。
2.豐富學校課余活動。學校和家長要注重培養未成年人多方面的興趣,支持未成年人間建立多種互動,適當開展有利於未成年人身體、智力、心理全面發展的以娛樂、創新性為主題的課余活動,使未成年人能從多渠道獲得成就感。
3.家長應關注和陪伴未成年人成長。在未成年人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要擔負起關注、陪伴的責任,幫助他們在現實世界與網路環境中保持適當的人際距離,促進形成良好的同伴關系,建立穩定的安全感和親密關系。
4.教師和家長要了解網路,關注未成年人的上網行為。做到:①了解未成年人常訪問的網站,與他們一起上網和討論,用成年人的經驗幫助他們離開網路垃圾。②盡量了解網路的多種功能和作用,並指導未成年人學會使用。③了解過度使用網路的消極影響,不時評估、判斷未成年人使用網路的狀況。若發現有網路使用不當的問題,及時處理。
5.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親子關系,增加未成年人對教師、家長的信任感。教師和家長要善於發現每個未成年人的優點和特長,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幫助未成年人建立自信,充分發揮自身潛能。
(三)社會預防
1.開展宣傳和健康教育,指導未成年人及其家長科學使用網路。
2.加強部門協作,通過管理和技術手段,制約不當的上網、無節制地玩網路游戲;依靠群團組織和社會支持,在現實生活中為未成年人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成長途徑,避免其過多依賴、依靠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