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德國通過《信息技術安全法》修訂草案,信息技術安全為何引起國家重視
德國通過信息技術安全法修訂草案,信息技術安全對於國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因為目前每個國家都在強調大數據。數據對於每一個國家的國民雖然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對整個國家的整體戰略而言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這是因為對於目前的現狀,人們不再著眼於過去的數據來估計相關的情況,而是利用大數據的方式預測未來出現的情況。因此,數據對一個國家,對其他國家的預測或者全球經濟發展的預測都有著至關重要的現象。
在大數據時代,數據就成為了每個國家與別國進行博弈和較量的手段。如果一個國家的數據看容易被他國所竊取,那麼該國在各種方面都可能會遭到其他國家的制衡。
② 韓國加入北約合作網路防禦卓越中心,還有哪些國家加入了北約網路防禦中心
北約網路防禦中心都是歐美國家
北約組織是一個在冷戰時期的產物,當時世界上有著龐大的兩大陣營,一個是美國主導的北約組織,一個是前蘇聯的華約組織,隨著蘇聯國家解體後,華約組織也隨著解散了,但是北約組織卻被保留了下來,並且北約成員國都有著相同的防禦系統,在近年來更是不斷進行擴張,北約成員國幾乎涵蓋了整個歐洲,這些成員國也建立起來的防禦體系和網路安全防禦體系也得到了提升,所以北約的網路安全防禦中心就是歐洲北約成員國和美國加拿大。
③ 德國蝙蝠網路安全公司是做什麼的
德國蝙蝠網路安全公司
Die Fledermaus Netzwerksicherheit(DFN)成立於2006年,是世 界上發展最快的IT安全公司之一,是數據保護,IT安全,為全 球100多個國家的1億多用戶提供優質服務。
④ 網路安全專業未來發展怎麼樣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帶來全球經濟技術的變革,與此同時,網路威脅層出不窮,網路病毒嚴重威脅到國家安全以及企業、機構、個人用戶的網路安全。全球各國十分重視網路空間安全問題,支持鼓勵網路安全行業的發展,為各國互聯網生態及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近年來,全球網路安全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政策和資本加碼網路安全行業的發展,網路安全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可觀。
全球網路安全行業規模突破1200億美元
近年來網路安全問題引起全球的關注,全球主要國家紛紛加大網路安全領域的投入,推動網路安全行業的發展,根據Gartner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網路安全行業市場規模達1244.01億美元,同比增長9.11%,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球網路安全行業市場規模增速將會放緩,預計到2020年全球網路安全行業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278.27億美元。
北美地區占據最大市場份額
從全球網路安全市場地區分布來看,2019年以美國、加拿大為主的北美地區網路安全市場規模達581.75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11.87%,佔全球市場規模的比重達46.76%,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路安全產業區域;以英國、德國、芬蘭等國家為主的西歐地區網路安全市場規模為306.79億美元,佔全球比重為24.66%;以中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為主的亞太地區網路安全市場規模為268.09億美元,佔全球的比重為21.55%。北美、西歐和亞太地區成為全球網路安全最主要的市場。
網路安全產品的規模佔比趕超網路安全服務
近年來,全球網路安全產品的市場規模逐漸趕上網路安全服務的市場規模,根據Gartner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網路安全服務市場規模達619.22億美元,同比增長6.30%,網路安全產品的市場規模達624.78億美元,同比增長12.06%,網路安全產品市場規模佔比首次超過網路安全服務,佔比達50.22%。
各國頻發網路安全政策
為維護本國網路安全環境,近年來各國政府加大網路安全的投入,並密集出台相關政策助力本國網路安全行業的發展,政策主要聚焦於確保本國在5G、人工智慧等技術創新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中國信通院 圖表4:2019-2020年全球主要國家網路安全政策梳理
全球網路安全融資並購活動活躍
(1)融資金額大幅增長
網路安全行業巨大的市場增長空間對全球資本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近年來全球網路安全融資活動十分活躍,根據Momentum Cyber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網路安全共發生419起融資活動,較2018年小幅提高4.23%,交易金額達89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39%。
(2)資本更傾向於成熟型企業
從融資輪次來看,2019年全球網路安全行業共有148家的企業位於天使輪階段,交易總額為5億美元;處於A輪的企業有94家,交易總額為15億美元;有53家企業處於B輪階段,交易總額為13億美元;位於C+輪的有109家,交易總額為55億美元。C+輪的交易數量和交易額分別占總額的26%和62%,這表明資本更加傾向於較為成熟型的企業。
(3)並購交易規模再創新高
2019年全球網路安全行業共完成了188起並購活動,較2018年小幅提升,處於歷史最高位水平;交易額為276億美元,較2018年的大幅提高78.06%,並購數量和規模再創新高。
(4)安全託管和安全咨詢與服務領域是並購熱點
從並購領域分布來看,2019年全球網路安全細分領域中,安全託管服務和安全咨詢與服務領域成為了2019年最熱門的選擇,並購活動佔比均達到約16.5%,其中安全託管領域共有31起並購活動,比2018年增長了107%。
網路安全行業重點並購事件及IPO事件匯總
版權聲明:本文為博主原創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fuli911/article/details/108994118
⑤ 德國為什麼會出現全國斷網現象
據報道,德國電信在11月28日前後遭受了網路故障。在2000萬固定網路用戶中,大約有90萬路由器發生故障,從而導致對網路大區域的訪問受到限制。 德國電信公司進一步確認該問題是由公開的路由設備的維護介面和網上的有針對性的攻擊引起的。類似的事情正在全球范圍內發生。 10月底,新加坡電信公司新加坡 還表示,它們的對網路不斷遭受攻擊,導致其某些寬頻用戶的網路中斷,黑客使用的手段非常相似造成東海岸大規模網路攻擊的原因。
在美國事件中,360和全球安全社區參與了對該事件的跟蹤,分析,可追溯性和響應過程,並首先不斷發現和跟蹤由智能設備(例如相機)組成的bot站點,以提供幫助安全社區他迅速找到了全世界的攻擊源,並採取了行動。 360也是唯一參與協作處理的中國組織。
在萬物互聯的互聯網時代,公司或社會受到攻擊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當所有設備變得智能並訪問網路時,限制的概念將被進一步削弱。一旦發生安全問題,它將帶來比PC時代和移動網路時代更大的災難性後果。
⑥ 大數據時代的德國信息化戰略
大數據時代的德國信息化戰略
德國是世界主要的經濟強國之一,也是歐盟國家中重視信息化建設、信息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之一。為迎接信息社會的新挑戰,確保德國在大數據時代居歐洲領先地位,2014年8月20日,德國聯邦政府內閣通過了由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內政部、交通與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部聯合推出的《2014—2017年數字議程》,提出在變革中推動「網路普及」「網路安全」「數字經濟發展」三個重要進程,希望以此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強國」。無論是之前的信息社會發展戰略,還是現在的數字議程,德國始終在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數據安全保護、挖掘數字化價值創造潛力在公共管理和國民經濟各領域的運用等方面保持了高度關注,這些措施為德國邁入大數據時代提供了有力支撐。
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為大數據發展奠定基礎
要推動大數據快速發展,網路基礎設施需要達到較高的水平。上世紀末,德國就開始大力進行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建設,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1999年德國制定的《21世紀信息社會的創新與工作機遇》行動綱領中,德國提出行動綱領的三個目標,分別是發展傳輸速度更高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實施「全民享有互聯網」項目以及幫助平時接觸不到網路的弱勢群體也能夠上網。從這份有著統領性質的行動綱領可以看到,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被認為是德國迎接信息社會挑戰的首要任務和基礎性任務。2009年2月,德國公布了「寬頻戰略」的主要目標和舉措,力圖將德國寬頻網擴充成高速、富有競爭力的網路。在2010年出台的《德國ict戰略:數字德國2015》中,德國提出擴大數字基礎設施和網路以滿足未來需要的要求。為進一步滿足數字化需求、建設必不可少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在近期出台的《2014—2017年數字議程》中,德國決定於2018年前在全國普及高速寬頻。
在政策的不斷強化下,近年來,德國的互聯網基礎設施一直走在時代的前列。1998年,德國互聯網使用者僅為1400萬人,只有15%的學校接入互聯網;而到2009年,根據德國經濟和技術部等機構發布的《數字德國監控報告》,德國家庭互聯網接入普及率達到79.1%,家庭計算機普及率為84.1%,大眾無線電話普及率為130.9%。截至2012年底,德國在100個城市建設了第四代移動通訊網路(4g),大大提高了居民上網的速度。
以數據開放促進科學決策與社會創新
對政府管理而言,大數據的價值在於提供盡可能多的詳盡信息並對信息進行有效分析,促進決策科學化和管理精細化。德國憑借自身較高的信息化水平,通過大型基礎資料庫和地方資料庫的建設,重視在政府管理中運用數據資源服務公眾和服務決策。早在2000年,德國就發布了《2005年聯邦政府在線計劃》,要求聯邦政府到2005年將所有可在網上提供的服務在線提供給公眾。2003年6月,德國推出了整合電子政務的「德國在線」計劃,加強基礎資料庫和地方資料庫建設力度,整合集成大量分散的信息資源,以公眾需求為導向,為公眾提供更便捷的數據服務。資料庫的建設和開放體現了德國一直以來所倡導的「讓數據而不是讓公民跑路」的導向,切實地為公眾提供了便利;資料庫的建設和開放也為各地政府的科學決策提供了基礎。在資料庫的建設中,涉及人口資源、經濟社會、地理環境等基礎資料庫資源的開發建設,主要由聯邦和州一級政府負責,州一級的統計局兼具州政府全面信息服務商的角色。例如,德國西部的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統計局建立了該州的「中央資料庫」,專門向州政府提供人口分布、地理數據、礦藏信息等信息服務,並提供相應分析軟體。通過應用軟體對大量數據的分析,州政府的各部門能獲得很多有價值的信息,從而促進決策的科學化。類似的大型資料庫的建立,將分散在各個政府部門大量數據整合起來,使德國的政府信息資源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除了強調資料庫在政府系統的運用,德國也重視各行各業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例如,2013年1月,為了提高科研與教育中的數字信息支撐能力,德國科學組織聯盟啟動了第二期數字信息計劃,該計劃主要包括以專業的信息科學與信息技術方法實現科研數據的收集、存儲和開放共享、確保用於科研目的的科研數據不受訪問限制、實現數字出版物的永久保存等內容。可以看到,德國對數據資源的運用並不僅僅局限於數據本身的開放和提供,數據更是促進政府更有效運轉和社會更多發揮創造能力的強有力的支撐,以數據開放來支持和促進社會創新,能夠更好地發揮數據的價值。
「工業4.0」與傳統製造業的數字化升級
「工業4.0」概念於2011年首次出現在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2013年,德國聯邦教研部與聯邦經濟和技術部正式將「工業4.0」戰略納入了《高技術戰略2020》。德國認為,工業革命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三次工業革命引入了電子與信息技術,在此基礎上,如果德國可以廣泛地將物聯網和服務網應用於製造領域,在智能工廠中實現數字和物質兩個系統的無縫融合,德國就可以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道路上佔領先機,鞏固德國的競爭地位。德國「工業4.0」戰略打出「確保德國製造業的未來」的口號,是德國將信息化的時代特徵與工業化歷史進程緊密結合的戰略。
「工業4.0」的實施重點在於信息互聯技術與傳統工業製造的結合。通過機械和機械之間的互聯和信息流轉,未來的生產過程將變得更加快捷。據德國國家科學與工程院估算,「工業4.0」可以使企業的生產效率提高30%。在「工業4.0」戰略下,生產企業如果能夠增強對大數據的處理能力,整個行業就能更快地邁向數字化與信息化的新階段。
做數據保護和信息安全的典範
出於嚴謹的民族特徵,德國一方面大力推動信息化建設,另一方面格外重視數據保護和信息安全。通過立法來保障信息安全,是德國的一大特色,德國的數據保護法律比較系統和規范,被譽為「歐洲信息安全的典範」。1997年,德國頒布了全面規范互聯網信息傳播行為的法律——《信息和通訊服務規范法》。2002年,德國通過《聯邦數據保護法》,並於2009年進行修訂。《聯邦數據保護法》是德國關於數據保護的專門法,其中規定,信息所有人有權獲知自己哪些個人信息被記錄、被誰獲取、用於何種目的,私營組織在記錄信息前必須將這一情況告知信息所有人,如果某人因非法或不當獲取、處理、使用個人信息而對信息所有人造成傷害,此人應承擔責任。《聯邦數據保護法》修改生效後,更多德國企業開始對客戶信息實施高水平的保護措施,提高了客戶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在《2014至2017年數字議程》中,德國進一步提出最晚將於2015年出台《信息保護基本條例》。除了立法,德國也通過一系列戰略方案和具體的行動來加強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安全。
一系列的信息安全戰略提高了德國對大數據的安全運用能力。目前,德國大型企業和政府部門的郵件系統早已運用郵件加密技術;未來,普通電郵用戶發送的信息也將逐步使用加密技術傳送,並且,這些數據信息都將存儲在德國境內的數據中心裡。在大數據時代,德國將朝著加密技術本土化的目標進一步加強數字安全建設。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時代的德國信息化戰略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⑦ 震網病毒的展望和思考
在傳統工業與信息技術的融合不斷加深、傳統工業體系的安全核心從物理安全向信息安全轉移的趨勢和背景下,此次Stuxnet蠕蟲攻擊事件尤為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
這是一次極為不同尋常的攻擊,其具體體現是: 傳統的惡意代碼追求影響范圍的廣泛性,而這次攻擊極富目的性; 傳統的攻擊大都利用通用軟體的漏洞,而這次攻擊則完全針對行業專用軟體; 這次攻擊使用了多個全新的零日漏洞進行全方位攻擊,這是傳統攻擊難以企及的; 這次攻擊通過恰當的漏洞順利滲透到內部專用網路中,這也正是傳統攻擊的弱項; 從時間、技術、手段、目的、攻擊行為等多方面來看,完全可以認為發起此次攻擊的不是一般的攻擊者或組織。
因此,這次攻擊中所採用的多個新漏洞和傳播手段,將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給新的攻擊提供最直接的動力。而更大的影響是,事件中顯露出來的攻擊思路和攻擊視野會帶來長久的示範效應。它給攻擊者、安全研究人員、企業管理者帶來的更多是一種安全觀念和安全意識上的沖擊。一些傳統的認識已經略顯陳舊,誰能在這一次觀念和意識賽跑中認識得更清、看得更遠,誰就能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保持優勢。
至少有以下兩種新的攻擊趨勢值得特別關註: 針對行業專用軟體的漏洞挖掘和攻擊,特別是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的關鍵行業和敏感行業。安天實驗室在2013年年初發布的《多家企業網路入侵事件傳言的同源木馬樣本分析報告》中就明確指出:「目前的漏洞分析挖掘的注意點已經不集中於主流廠商,而開始普遍擴散」。另一方面,這些攻擊雖然針對軟體,但並不一定是利用軟體本身的缺陷,安全是一個全方位的問題,攻擊可能來自於任何一個角度。 針對企業內部網路,特別是物理隔離的內部專用網路的攻擊。這類網路具有較高的安全要求,也更具攻擊價值。一般通過U盤等可移動存儲設備滲入這類網路的方法是感染式病毒、欺騙、自動播放(Autorun.inf)等。本次出現的快捷方式文件解析漏洞,為此類攻擊提供了一種更有效的方法。此外,這種內部網路也將因為本次事件而被攻擊者關注和研究,不能排除出現新的攻擊方式的可能。 基於上述認識,建議有關部門和企業以此次攻擊事件為鑒,進一步加強信息網路和計算機設備的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形成合理的安全策略、提高安全意識,與安全廠商一同構建堅實的防線,抵禦安全威脅。 一些專家認為,Stuxnet病毒是專門設計來攻擊伊朗重要工業設施的,包括上個月竣工的布希爾核電站。它在入侵一台個人電腦後,會尋找廣泛用於控制工業系統如工廠、發電站自動運行的一種西門子軟體。它通過對軟體重新編程實施攻擊,給機器編一個新程序,或輸入潛伏極大風險的指令。專家指出,病毒能控制關鍵過程並開啟一連串執行程序,最終導致整個系統自我毀滅。
2008年,「震網」病毒攻擊就開始奏效,伊朗核計劃被顯著拖延。根據電腦安全公司賽門鐵克公司的一份詳細報告,到2010年9月29日為止,「震網」病毒在世界范圍內感染了10萬台主機,其中有6萬台位於伊朗,之後伊朗採取了行動,從而無法評估後來的數據。 伊朗半官方的通訊社報道稱,這種代號為「震網」的「電腦蠕蟲」病毒很可能是伊朗的敵人專門為破壞布希爾核電站而「量身定做」的。(2010年9月30日《中國青年報》)
根據科學和國際安全研究所的統計,位於納坦茲的大約8000台離心機里有1000台已在2009年底和2010年初被換掉。國際原子能機構說,伊朗在2010年11月中旬暫停了納坦茲的鈾濃縮活動,因為離心機發生技術故障。
2013年3月,中國解放軍報再次披露,美國曾利用「震網」蠕蟲病毒攻擊伊朗的鈾濃縮設備。
卡巴斯基的高級安防研究員戴維·愛姆說,Stuxnet與其它病毒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它瞄準的是現實世界。他們公司已經和微軟聯手,查找程序中的編碼漏洞,防止新病毒找到它。
愛姆說,通常的大部分病毒像個大口徑短槍到處開火,而Stuxnet像個狙擊手,只瞄準特定的系統。一旦它們發現了編碼缺陷,就好比找到了房子上的天窗,然後用一把羊頭鎬撬開一個更大的洞。Stuxnet被設計出來,純粹就是為了搞破壞。
德國網路安全研究員拉爾夫·朗納(Ralph Langner)已經破解了Stuxnet的編碼,並將之公布於眾。他堅信Stuxnet被設計出來,就是為了尋找基礎設施並破壞其關鍵部分。他說,這是一種百分之百直接面向現實世界中工業程序的網路攻擊。它絕非所謂的間諜病毒,而是純粹的破壞病毒。
朗納說,Stuxnet病毒的高端性,意味著只有一個「國家」才能把它開發出來。根據我們所掌握的計算機法醫方面證據,它的意圖很明顯,就是執行破壞性攻擊,毀掉大量的內部信息。這並非某個坐在父母家裡的地下室里的駭客能幹得出來的,這種攻擊的來源指向的是一個國家。Stuxnet很可能已經攻擊了它的目標,只不過我們還沒有接到消息而已。
近日,某國內知名安全公司監測到一個席捲全球工業界的病毒已經入侵我國,這種名為Stuxnet的蠕蟲病毒已經造成伊朗核電站推遲發電,目前國內已有近 500萬網民、及多個行業的領軍企業遭此病毒攻擊。某國內知名安全軟體公司反病毒專家警告說,我們許多大型重要企業在安全制度上存在缺失,可能促進Stuxnet病毒在企業中的大規模傳播。
某國內知名安全軟體公司專家表示,這是世界上首個專門針對工業控制系統編寫的破壞性病毒,它同時利用包括MS10-046、MS10-061、MS08-067等 7個最新漏洞進行攻擊。這7個漏洞中,有5個是針對windows系統,2個是針對西門子SIMATIC WinCC系統。另外在關於微軟的5個漏洞中,目前有兩個本地提權漏洞仍未修復。 該病毒通過偽裝RealTek 與JMicron兩大公司的數字簽名,從而順利繞過安全產品的檢測。從編寫手法上看,該病毒還有很大的改進餘地,將來很可能出現同樣原理的復雜病毒。
據某國內知名安全軟體公司技術部門分析,Stuxnet病毒專門針對西門子公司的SIMATIC WinCC監控與數據採集 (SCADA) 系統進行攻擊,由於該系統在我國的多個重要行業應用廣泛,被用來進行鋼鐵、電力、能源、化工等重要行業的人機交互與監控,一旦攻擊成功,則可能造成使用這些企業運行異常,甚至造成商業資料失竊、停工停產等嚴重事故。
該病毒主要通過U盤和區域網進行傳播,由於安裝SIMATIC WinCC系統的電腦一般會與互聯網物理隔絕,因此黑客特意強化了病毒的U盤傳播能力。如果企業沒有針對U盤等可移動設備進行嚴格管理,導致有人在區域網內使用了帶毒U盤,則整個網路都會被感染。
Stuxnet病毒被多國安全專家形容為全球首個「超級工廠病毒」。截至目前,Stuxnet病毒已經感染了全球超過 45000個網路,伊朗、印尼、美國、台灣等多地均不能倖免,其中,以伊朗遭到的攻擊最為嚴重,60%的個人電腦感染了這種病毒。
據悉,早在今年7月,某國內知名安全軟體公司就監測到了Stuxnet的出現,一直進行跟蹤並積極研發出了解決方案,某國內知名安全軟體公司安全專家提醒廣大政府及企業級用戶:一定要嚴格限制U盤在密級網路中的應用,如果必須使用的,則應該建立使用登記和責任追究制度。另外,某國內知名安全軟體公司殺毒軟體網路版也針對此病毒,提供了完善的U盤病毒預防、網路內安全管理、惡性病毒掃描.
作為安全廠商,安天呼籲各兄弟廠商一起共建良好的行業環境,不斷促進安全技術的良性發展。同時,安天也期盼公眾和用戶能夠對信息安全給予更多的關注。安天堅信保障公眾和社會的安全是一家安全廠商義不容辭的使命,但在現階段僅靠廠商的力量尚不足以解決目前的所有問題。只有各方齊心協力,才能迎來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⑧ 德國蝙蝠網路安全公司有哪些服務
服務內容包括: 數據安全和隱私,風險安全管理,安全情報分析,身份訪問管理,應用程序安全性,高級欺詐保護,電子郵件安全,路由器安全和WAN加速,入侵預防技術,數字取證等。
⑨ 2018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將於什麼時候舉行
8月29日,2018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辦。 今年的網路安全宣傳周將於9月17日至23日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舉行,主題是「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由中宣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人民銀行、廣電總局、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十部門共同舉辦。
屆時,網路安全宣傳周的開幕式、網路安全博覽會、網路安全技術高峰論壇等重要活動將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
表彰網路安全先進典型。為加快網路安全人才培養,中央網信辦、教育部指導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網路安全專項基金組織開展了網路安全優秀人才、優秀教師等評選活動。經過相關部門和院士推薦、專家評審、公示等環節,評選出網路安全優秀人才10名,網路安全優秀教師10名。獲獎名單將在宣傳周開幕式上宣布。
據了解,各省(區、市)都已結合各地實際,制定了網路安全宣傳周實施方案,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
⑩ 德國為什麼會出現全國斷網現象
歐洲最大的電信運營商德國電信(Germany Telecom)於當地時間11月27日17: 00遭遇嚴重網路攻擊,導致其90萬台路由器無法接入互聯網,影響相關電話和電視服務長達數小時。事故發生後,德國電信技術人員修復了網路連接問題,但第二天早上8點左右網路再次被切斷。作為全球第五大電信運營商,德國電信已將其足跡遍布50多個國家,為2億多客戶提供與未來工作和生活相關的各種產品和服務。斷網給公眾帶來了巨大損失。
自今年9月底大規模DDoS攻擊Mirai未來組合源代碼泄露以來,網路黑客對此進行了大量深入分析。對於最新的Mirai未來組合變體,安全行業將通過調查和評估制定解決方案。從此事可以看出,黑客們已經猖狂到一定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