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營造一個文明健康的網路環境
1、推薦健康、文明、有益的網站,及時掌握社會人的網上心理及動向。
2、正面引導,使我們形成健康文明的道德規范,佔領網路這個新陣地,讓每一位社會成員都成為網路文明的參與者和建設者。
3、我們積極參與各種網上健康活動,做到有正義感、責任感、上進心,在全社會形成文明上網的風氣。
4、應在家裡電腦上裝一系列防止瀏覽不良網站的網路防護軟體建立一道防黃屏障,避免主動或被動地遭受網路不良信息的危害。
5、文明上網,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自尊自律;不隨意約會網友,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自覺養成上網的良好行為習慣。
6、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和道德素質,遵守網路道德和法律,依法使用網路;培養文明健康的上網習慣,依法規范自身言行,切實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發現謠言及時舉報。
② 我們怎樣營造一個良好的網路空間秩序
1、首要的是加強網上正面宣傳,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網路強大的傳播力,很容易將低俗文化、極端情緒、扭曲判斷從虛擬「照進」現實,進而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追求和言行舉止。沒有正確方向導向的指引,網路空間難以真正清朗起來。
網路既不是輿論「飛地」,也不是私人「跑馬場」。我們不僅要讓主旋律和正能量主導報刊版面、廣播電台、電視熒屏,也要讓其主導網路空間、移動平台等傳播載體,不能搞兩個標准、形成「兩個輿論場」。只有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才能構築讓億萬民眾放心安心的精神家園。
2、不激濁揚清,無以正視聽。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路空間,可以滋養人心、滋養社會,烏煙瘴氣、嘈雜喧囂的輿論氛圍,只會混淆視聽、激化矛盾。沒有誰會喜歡在污水濁流里「沖浪」,也沒有人能在垃圾信息中「淘寶」。
營造風清氣正的網路空間,既要保持政治定力,不被一些網上言論牽著鼻子走,更要對網上輿情迅速作出研判,該發聲時就發聲,弘揚正氣、批駁謬誤,堅決抵製造謠攻訐、錯誤思潮在網上「跑馬圈地」,不斷鞏固壯大網上主流思想輿論。只有這樣,才能在多元中立主導、多樣中謀共識,最大限度地凝心聚力、成風化人。
3、倡導良好的網路生態,絕不是說只能有一個聲音、一個調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網上那些出於善意的批評,對互聯網監督,不論是對黨和政府工作提的還是對領導幹部個人提的,不論是和風細雨的還是忠言逆耳的,我們不僅要歡迎,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
各級領導幹部對網路要多一點包容和耐心,要善於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讓互聯網成為同群眾交流溝通的新平台、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接受人民監督的新渠道。但法治面前沒有例外,互聯網同樣要在法治的軌道上運行,不能成為蓄意造謠、違法犯罪的平台,不能讓網上行為超越了憲法法律界限。
(2)營造網路安全空間擴展閱讀:
共同建設可信的網路空間的必要點:
一、是要築牢可信的技術基礎。羅馬人有一個贊揚人可靠的說法:「你能在黑暗中信任他」。建設虛擬的網路空間,就需要這樣的信任。所以,互聯網各領域都應當從「可信」這個維度去研發和應用網路技術。
通過各方面不懈努力,讓人工智慧成為新聞事實核查的利器,讓區塊鏈技術構建起安全可靠的信任體系,讓量子通信技術為網路自主交流保駕護航。
二、是要建設可信的市場環境。從互聯網發展的歷程看,用戶選擇是信任生成的基礎,市場是信任的源泉也是最需要信任灌溉的土壤。「互聯網+」戰略的深入實施,將進一步做大做強我國的數字經濟、網路經濟。
為此,一方面要堅持市場規則、契約精神,建設適用互聯網的信用體系;另一方面要大力倡導人際誠信、社會文明,讓市場運行多一些相互信任。
三、是要提供可信的法規保障。依法依規,應當成為互聯網傳播、應用和平台等各個參與主體的共同遵循。互聯網發展正在不斷催生新業態,但不應留下法律「空白」,也不能成為管理「飛地」。
在完善法律法規的同時,還要更加註重社會協同治理,管理部門應當盡到監管責任,互聯網企業包括網路媒體應當承擔主體責任,互聯網用戶應當履行公民義務。通過各方面共同努力,一定能建設一個健康有序、善意可信的網路空間。
③ 為營造良好的網路環境,你認為國家,社會和公民應該怎麼做
1、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充分利用互聯網平台進行信息的傳遞,讓信息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腿。在發揮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導作用的同時,也注重地方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在屬地管理方面的作用。
2、從企業的層面來說,主要集中於治理互聯網非法、有害內容。我們鼓勵互聯網企業進行內部的制度建設,強化平台責任。
3、互聯網內容建設的重點在於抓思想文化等方面,實現的途徑是加強內容監管。比如對直播平台、視頻節目的規范,對網上的黃色淫穢信息、盜版內容的治理等。同時,也給各種形態的網路內容提供了一個正規的發布渠道,例如網民自己製作的電影、視頻等。
(3)營造網路安全空間擴展閱讀:
營造良好的網路環境成就
網路綜合治理體系是一個系統工程,既包括網路安全的保障、風險的規避,也包括有害信息的治理等。其中,有害信息關繫到網路空間整體的清朗。基於此,我國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和規范性文件來凈化網路空間。
例如,2016年11月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於今年8月公布的《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和《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管理規定》等。這些法律、管理規定都有著自己的特點,有規范行業平台的,也有規范網民上網行為的。
④ 從網路安全形度出發,談談如何建設好中國網路空間
為了國家的網路安全,必須營造清朗的網路空間。互聯網是意識形態工作的主陣地,網路空間是億萬網民共同的精神家園,必須履行好加強網上輿論工作的責任,把加強網路內容建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推動優秀精神文化產品上網,讓主流思想文化的陽光灑滿網路。
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善於通過網路了解民情民意,主動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凝聚共識,更好地構築網上網下同心圓。要運用網路傳播規律,創新改進網上宣傳方式,讓網民聽得懂、聽得進。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
堅持依法依規加強網路空間治理、加強對各種有害信息和網路謠言的管控,推進網路依法有序規范運行,用法治的力量使網路空間清朗起來。具體如下:
核心觀點是我們需要探索建立一個使網路信息的片面、不健康、違法因素被網路環境隨時隨地、自動給予篩選和甄別的機制,才能使網路信息更好地服務轉型期的中國社會,網路空間的清朗才能長治久安。
1、還網路一個清朗空間
互聯網在中國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網民人數進一步增加,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新業態新技術不斷推陳出新,互聯網以更加迅猛的勢頭融入到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互聯網在信息獲取、文化生活、電子商務、交流溝通等方面的應用穩步增長,新產品加快普及的同時。
互聯網的媒體屬性也越來越強。網路傳遞信息具有即時性、個性化、互動化的優點,但是也有碎片化、自我強化、劇場效應等特徵。如何發揮網路傳播信息的優點,避免網路成為片面信息的放大器、社會戾氣的集散地、違法信息的藏身地。
還網路一個清朗空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簡單地看,網路信息分為正面的信息、正能量的信息、陽光的信息和負面的信息、負能量的信息、陰暗的信息。對網路信息的社會影響作出正與負的區分,是必要的。因為,正向的信息令人振作、有信心。
負向的信息使人沮喪、打擊信心。中國社會處於轉型期,更需要全體中國人民撥開社會發展的迷霧,聚合正能量,凝聚起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可是面對自媒體時代的海量信息,什麼機制能夠依照簡便易行的標准,獨立作出正向與負向的標簽管理呢。
網路信息的生產是即時的、海量的,網路信息的標簽管理也必須是即時的、海量的,否則網路信息的篩選、甄別、監管就會具有遲滯性,網路空間總會積存一些標簽管理的「漏網之魚」,翻出片面、虛假、違法的「負面信息之浪」。
我們需要探索建立一個使網路信息的片面、不健康、違法因素被網路環境隨時隨地、自動給予篩選和甄別的機制,才能使網路信息更好地服務轉型期的中國社會,網路空間的清朗才能長治久安。
2、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
探索這種讓網路空間清朗起來的機制,需要從三個層面同時著手。
一是建設好政府管理的基本面。網路信息是社會經濟政治生活的再加工、再反映。近十年來網路信息在推進政府管理創新,增強政府管理的透明性、回應性方面已經有很大進展。目前中國97%以上的中央政府部門、100%的省級政府和98%以上的地市級政府部門開通了政府門戶網站。
政務微博賬號數量超過17萬個。政府通過網路載體,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接受社會監督,征詢網民對重大政策措施的意見,進而改進工作。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路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民眾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
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只要在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方面。
既有善始善終、善做善成的高層推動又有時不我待、鍥而不舍的基層行動,圍繞著公權力的行使的社會生態就會得到純潔和凈化來源於公權力的負面消息就會減少,網路空間放大這類信息的基礎就會被消解。
二是建設好網路空間法律環境的基礎面。法治是網路媒體管理的基本原則。通過法治的方式,保障人民群眾通過網路媒體的方式,實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是網路信息管理的基礎工程。特別是要根據新媒體技術的特點和需求,探索建立以法治為基礎的新媒體管理模式。
新媒體是區別於傳統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的新興數字化媒體。它以社交媒體如社交網站、微博、微信、博客、論壇、播客等為代表。這類即時通訊工具的大量使用,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單向傳播方式,使網路成為兼具信息發布功能輿論傳播功能、社會動員功能的聚合器。
隨著微博、微信等社交網路的快速發展,更多的網民參與網上內容創造。據對中國最有影響的10家網站統計,網民每天發表的論壇帖文和新聞評論達300多萬條,每天發布和轉發的微博客信息超過2億條。互聯網為人們傳遞和獲取信息、增進彼此交流、表達意見建議搭建了新的更大平台。
但是也放大了網路的媒體屬性,產生出遊離於事實真相與法律責任之外的眾多「原創信息」與「轉發評論」。這類社交媒體信息具有信息的生產者與消費者、傳播者合一的特點,卻不具有報刊、電台、電視台等傳統媒體的專業性品質和公信力約束,容易讓虛假信息、違法信息藏身其中。
因此,加快完善網路法律法規,形成對自媒體環境中網路信息生產的法律責任約束,加強網站自律和網民自律,堅決打擊網路犯罪,讓網路管理、網路運用、網路服務始終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我們才能為新媒體網路信息生產與傳播的健康有序,提供堅實的法治基礎。
三是建設好網路輿論環境的引導面。網上輿論引導工作是我們黨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網上輿論工作的核心目標,是進一步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牢牢把握我們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
在政府管理的基本面、網路空間法律環境基礎面的建設效率都大大提升之後,網路輿論生態已然大大優化。做好網上輿論引導工作的目標更加單一確定,難度系數大大降低,輿論引導的資源也能得以有效整合,輿論引導的效率必將大大提高。
我們可以更有針對性、更有說服力地進行社會轉型期的思想討論,更有針對性、更理直氣壯地防止西方社會思潮在思想領域的演化和侵蝕,更有針對性、更大張旗鼓地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的宣傳教育,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不斷放大網上正面宣傳的社會影響力。
⑤ 網路安全法是為了推動構建什麼樣的網路空間
網路安全法是為了推動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七條國家積極開展網路空間治理、網路技術研發和標准制定、打擊網路違法犯罪等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網路治理體系。
(5)營造網路安全空間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十五條國家建立和完善網路安全標准體系。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組織制定並適時修訂有關網路安全管理以及網路產品、服務和運行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
國家支持企業、研究機構、高等學校、網路相關行業組織參與網路安全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制定。
⑥ 我們應該如何創建更好的網路環境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正以空前的廣度和深度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滿足了人們工作,生活,學習和娛樂的需求,但同時網路帶來的負面影響也越來越多地引起人們的注意。我們應該如何創建更好的網路環境,以下是我的個人建議,希望能夠對大家有幫助!
一、維護網路環境,從自身做起
近年互聯網路普及快速,移動終端飛速發展,網民數量驟增,網路不僅給公民衣,食,住,行帶來很大便利,也給企業發展,國家的社會管理創新提供了新機遇和新挑戰。網路空間是一個有利也有害的。為了創建清朗的網路環境,我們要從自我做起,讓大家的世界更美好。直接關繫到用戶個人信息賬號安全、網路空間內容安全、校園輿情引導等,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價值觀.因此,我們必須緊綳校園網路安全這根弦,確保校園網路的安全。所以維護網路環境,從我做起,從自身做起。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能夠對大家有用!
⑦ 網路安全法是為了推動構建什麼樣的網路空間
網路安全法是為了推動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網路治理體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七條國家積極開展網路空間治理、網路技術研發和標准制定、打擊網路違法犯罪等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網路治理體系。
(7)營造網路安全空間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三條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推進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鼓勵網路技術創新和應用,支持培養網路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網路安全保護能力。
第四條國家制定並不斷完善網路安全戰略,明確保障網路安全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標,提出重點領域的網路安全政策、工作任務和措施。
⑧ 如何營造安全的網路環境
安裝一些防病毒攔截軟體
⑨ 安全的網路環境怎麼營造
【天下數據簡介】
天下數據是香港朗信天下發展有限公司控股的一家網路基礎服務商,是朗玥科技對外提供IDC服務的品牌。
天下數據是信息產業部認定的ISP+ICP雙證合一的綜合電信服務提供商,在深圳電信、網通、美國加州矽谷、香港新世界電訊、香港第一線、英國電信等多個骨幹機房分別建立VIP機房服務中心,公司成立於2003年,
總部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客服中心位於深圳經濟特區,是大中華地區一流的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
http://ke..com/view/2755671.htm
⑩ 怎樣營造一個文明健康的網路環境
文明上網,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自尊自律;不隨意約會網友,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自覺養成上網的良好行為習慣,爭做網路文明的小小宣傳員、示範員。與同學們一起共同營造一個健康的網路環境。
網路:
網路是由若干節點和連接這些節點的鏈路構成,表示諸多對象及其相互聯系。在1999年之前,人們一般認為網路的結構都是隨機的。但隨著Barabasi和Watts在1999年分別發現了網路的無標度和小世界特性並分別在世界著名的《科學》和《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他們的發現之後,人們才認識到網路的復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