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一個虛擬區域網,100台主機,如何規劃
虛擬區域網的定義:
1)按埠的PVID定義,即相同的VLANID為同一個VLAN(VLANID為埠列印的虛擬區域網標簽)。每個埠只允許攜帶該VLAN標簽的數據包通過。
2)不同VLANTAG(標簽)也被允許通過,當某個VLANID(列如:VLAN100的埠,允許VLAN200埠列印的數據包也能通過),這樣如果VLAN100和VLAN200 都允許彼此列印的數據包通過。則VLAN100和VLAN200構成一個VLAN。同理如下圖:
祝你網路規劃順利。
⑵ 如何規劃一個單位網路
這就有的說啦:一般為了安全起見單位規劃網路時分為內網和外網,外網的電腦可以直接上互聯網,而內網的電腦必須使用代理伺服器上互聯網,通過伺服器和防火牆的配置,可以分配內網電腦的上網許可權,也可以分配外面網路訪問單位內網的許可權,這樣就很好的保證了安全性了。處於內網的電腦 Ip 一般是虛擬的,根據內網規模的大小和使用許可權可以分一個或多個網段,處於同一網段的電腦用同樣的網關和DNS伺服器,然後通過交換機等設備將各個網段連接起來。具體我就不細說啦,可以查看網路
⑶ 如何合理規劃區域網
如何規劃更加穩定的區域網
知道了區域網的穩定性要求後,網路管理員在規劃、設計區域網組建方案時,就應該從這些要求出發,來對網路的穩定性進行合理設計:
1.外網連接使用雙線路
對外網訪問要求比較高的單位,可以考慮選用來自不同ISP服務商的兩條廣域網通信線路,這不但可以有效避免因單一ISP服務商網路故障而引起的區域網無法上網故障,而且也可以降低非自身因素造成的網路掉線故障。
2.對網路設備冗餘備份
區域網中任何核心網路設備之間建議使用口字形拓撲連接結構或者三角形拓撲連接結構,簡單地說就是區域網中任何兩個核心路由器或交換機之間必須使用兩條線路進行互聯,以確保實現連接線路、網路設備的冗餘、備份,從而有效避免單點網路故障對整個區域網網路的穩定性造成影響。具體來說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使用兩台核心網路設備對直接連接Internet網路或單位總部網路的進行互為備份,當其中一台核心網路設備出現意外不能正常工作時,另外一台備用核心網路設備能夠被瞬間切換上來,從而有效保證網路連接的健壯性。
其次對區域網中的核心層採用冗餘設計方案,保證核心層中的所有骨幹設備都能通過雙線路與區域網中的核心網路設備保持連接。對於匯聚層來說,這一層的所有網路設備相互之間都是通過介面進行連接的,一旦物理鏈路發生中斷或任意一台網路設備發生故障時,區域網網路應該能夠進行自動切換,這就要求我們對匯聚層也要採用冗餘設計。
對於區域網接入層設備來說,建議採用捆綁線路的方式連接到區域網匯聚層,這樣不但容易提高區域網網路的工作穩定性,而且還能適當改善網路連接帶寬。
3.讓網路能應對大流量
伴隨著工作業務的不同,區域網中的數據流量大小也會發生變化,不過在規劃、設計區域網網路時,網路管理員應該考慮單位業務系統的最大網路吞吐量,確保突發性大流量到來之時,網路傳輸能夠穩定進行,同時保證傳輸速度不受明顯影響。
4.網路設備自身必須穩定
所有接入到區域網中的網路設備自身必須很穩定,否則無論採用什麼規劃設計方案,區域網網路的穩定性都將無法得到保證;要做到這一點,區域網選用的網路設備應該支持雙引擎保護、雙電源保護等功能,而且還應該具有高擴展、模塊化功能,同時對區域網中的重點網路設備進行雙機熱備。
此外,還要注意的是,區域網所選用的網路設備特別是路由設備,應該具有良好的兼容性,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由於區域網中存在私有協議而制約了網路的改造和升級。
5.網路設備應該方便管理
區域網的可管理能力是網路管理員控制網路的一個重要工具,也是監控網路工作狀態的一個窗口。藉助專業工具,網路管理員應該能夠對核心網路設備的故障閥值進行合適配置,對網路設備的流量模式及性能參數進行有效控制,對網路設備的故障報告進行即時查看。此外,為了方便管理和維護區域網,區域網所選用的核心網路設備配置應盡量簡單。
⑷ 如何做網路規劃
先多瀏覽同類的網站,看別人的欄目是如何規劃的,每個欄目中有什麼子欄目,做個表格,把這些都列出來。
然後研究別人欄目中有一些什麼具體內容。相互比較,擇優選擇,自己基本就可以知道怎麼規劃了。
⑸ 網路規劃要怎麼做
2、要獨立完成,存在COPY的後果會比較嚴重(平時成績會很低);
所以還是自己好好想想吧
⑹ 如何規劃網路
請先付費
⑺ 試簡述如何對一個網路進行規劃
這個得看需求,如果是普通的小企業,一般是一個單出口路由器,加上幾個網管型交換機,然後出口接上一個低端防火牆。再在內部通過ACL,VLAN等技術,劃分部門,並且設置訪問控制
⑻ 網路方案設計過程主要分哪幾個步驟
步驟如下:
1,需求調研
2,需求分析
3,概要設計
4,詳細設計
設計方案內容包括:網路拓撲、IP地址規劃、網路設備選型等等。
(8)如何規劃一個網路擴展閱讀:
網路工程設計原則
網路信息工程建設目標關繫到現在和今後的幾年內用戶方網路信息化水平和網上應用系統的成敗。在工程設計前對主要設計原則進行選擇和平衡,並排定其在方案設計中的優先順序,對網路工程設計和實施將具有指導意義。
1,實用、好用與夠用性原則
計算機與外設、伺服器和網路通信等設備在技術性能逐步提升的同時,其價格卻在逐年或逐季下降,不可能也沒必要實現所謂「一步到位」。所以,網路方案設計中應採用成熟可靠的技術和設備,充分體現「夠用」、「好用」、「實用」建網原則,切不可用「今天」的錢,買「明、後天」才可用得上的設備。
2,開放性原則
網路系統應採用開放的標准和技術,資源系統建設要採用國家標准,有些還要遵循國際標准(如:財務管理系統、電子商務系統)。其目的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有利於網路工程系統的後期擴充;第二,有利於與外部網路互連互通,切不可「閉門造車」形成信息化孤島。
3,可靠性原則
無論是企業還是事業,也無論網路規模大小,網路系統的可靠性是一個工程的生命線。比如,一個網路系統中的關鍵設備和應用系統,偶爾出現的死鎖,對於政府、教育、企業、稅務、證券、金融、鐵路、民航等行業產生的將是災難性的事故。因此,應確保網路系統很高的平均無故障時間和盡可能低的平均無故障率。
4, 安全性原則
網路的安全主要是指網路系統防病毒、防黑客等破壞系統、數據可用性、一致性、高效性、可信賴性及可靠性等安全問題。為了網路系統安全,在方案設計時,應考慮用戶方在網路安全方面可投入的資金,建議用戶方選用網路防火牆、網路防殺毒系統等網路安全設施;網路信息中心對外的伺服器要與對內的伺服器隔離。
5, 先進性原則
網路系統應採用國際先進、主流、成熟的技術。比如,區域網可採用千兆乙太網和全交換乙太網技術。視網路規模的大小(比如網路中連接機器的台數在250台以上時),選用多層交換技術,支持多層幹道傳輸、生成樹等協議。
6,易用性原則
網路系統的硬體設備和軟體程序應易於安裝、管理和維護。各種主要網路設備,比如核心交換機、匯聚交換機、接入交換機、伺服器、大功率長延時UPS等設備均要支持流行的網管系統,以方便用戶管理、配置網路系統。
7,可擴展性原則
網路總體設計不僅要考慮到近期目標,也要為網路的進一步發展留有擴展的餘地,因此要選用主流產品和技術。若有可能,最好選用同一品牌的產品,或兼容性好的產品。在一個系統中切不可選用技術和性能不兼容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