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大企業越來越多,為何「隱形冠軍」企業卻不多見
在中國隱形冠軍並不多的這種現象與中國自身的製造業發展有著一定的關系。
所以針對一些隱形冠軍企業並不是依賴於企業的知名度,而是擁有了一套系統的企業管理。這其中就包括企業的技術,企業的管理方法以及企業發展的穩定性。想要發展成為隱形冠軍企業是有一定難度的,對於一些中國企業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㈡ 隱形冠軍:雙童+選擇了哪一種目標市場戰略
摘要 無差異性營銷策略適用范圍:適用於剛起步的企業,可以在剛剛開始時採用無差異化營銷,等到取得一定成功和發展後,再選擇其他營銷策略。這種策略對於需求廣泛、市場同質性高且能大量生產、大量銷售的產品比較合適。
㈢ 隱形冠軍企業是指什麼,有什麼條件要求
隱形冠軍的概念是由德國著名管理學思想家赫爾曼·西蒙首次提出的,因此他也被譽為「隱形冠軍之父」。他通過研究大量德國的卓越中小企業案例,認為隱形冠軍企業是指那些在某個細分市場占據絕對領先地位但鮮為人知的中小企業。
西蒙定義的隱形冠軍需要滿足3個標准條件:
(1)世界同業市場的前三強或者至少是某個大洲的第一名公司;
(2)年營業額低於50億歐元;
(3)不為外界周知的,公眾知名度比較低。
㈣ 隱形冠軍的隱形冠軍的特點
羅蘭-貝格大中華區副總裁強調德國大量的隱形冠軍,中小企業的作用,很多都是家族企業,在中國現在同樣有大量這樣的家族企業、中小企業。企業小,不一定競爭力差,家族不一定就代表著落後。
經營專業化與地域多元化相結合 這些隱形冠軍會投入全部的資源確保自己在縫隙市場中取得霸主的地位,它們認為多元化戰略只會分散公司的精力。
由於專業化程度高,規模小,因此它們無法獲得規模經濟。為了克服這個困難,它們積極開拓海外市場,讓產品銷售到全球。全球化帶來的規模效應足以讓公司收回研發投入,並控制住成本。
只關注客戶關注的東西 「隱形冠軍」在競爭中並非樣樣都求比對手強,它們集中資源,確保公司在顧客最關注的領域做得比對手強。
包括隱形冠軍在內的多數企業認為,顧客最注重的是產品質量、公司貼近顧客的程度、服務、是否節約、員工素質、技術領先性和創新能力。「隱形冠軍」認為自己在前3項(即產品質量、公司貼近顧客的程度和服務)上的表現極其出色,而在其他4項中,它們認為自己的表現僅在平均水平之上而已。
將注重技術與貼近客戶相結合 隱形冠軍既不完全奉行「客戶至上」原則,也不一味地追求技術。它們將市場和技術視為兩個同等重要的驅動力。而只有少數的大公司認為市場和技術兩者同樣重要。
「隱形冠軍」認為,倘若技術主宰一切,工程師們就會疏遠客戶,客戶將蒙受損失。但若讓一門心思撲在客戶身上的營銷人員獨攬大權,又會不利於技術的發展。理想狀態是,讓懂技術的人與客戶進行密切、頻繁的接觸和交流。
依靠自身的技術能力 德國中小企業認為可以憑自己的力量進軍新市場,解決生產及研發問題,而且相信這樣做能夠強化自身的產品知識,並維護公司的市場霸主地位。
德國中小企業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喜歡「製造」而不喜歡「購買」。
企業與員工之間建立相互依賴的關系 隱形冠軍的所有者兼管理者通常與員工生長在同一小鎮里,因此他們間的關系要比大公司中的勞資關系親密得多。在這些公司中,罷工和勞資糾紛極其罕見,管理層在處理內部問題上所耗費的精力自然比大公司要少得多。
㈤ 德國有哪些企業是隱形冠軍這些企業有多牛
據一些相關的數據統計,世界上有2700多家隱形冠軍企業。其中德國有1000多家行業是世界前三的隱形冠軍。舉例一些德國隱形冠軍企業,其一、伍爾特公司。其二、海因公司。其三、隱形冠軍公司到底有多牛。
總的來說,德國的這些企業非常厲害,能被稱為隱形冠軍。他們的企業經營產品不低於世界上排名的前三位,企業的知名度相對低,普通消費者很難熟悉。
㈥ 陽光電源的突圍
作為一家以逆變器為核心競爭力的行業龍頭,陽光電站正在經歷著一場業務突圍戰。而核心主力軍是光伏電站業務部門。這期間,從乙方變為與甲方拼刀刃,考驗著陽光電源的領導力、駕馭力,更考驗陽光電源的智慧與利益平衡術。
文 / 一山 世紀新能源網
據多位知情人士向世紀新能源網透露,作為光伏逆變器龍頭之一的陽光電源已經連續多次失利新能源投資前三的大型集團逆變器集采第一中標人。起因是2019年下半年,陽光電源的電站開發業務部門「截胡了」該集團子公司在北方某項目的開發權,引發雙方一線人員激烈矛盾。隨後該集團一度暫停其陽光電源所有逆變器等業務合作。而陽光電源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世紀新能源網采訪時表示,該集團利用其自身體量大、規模大,多次在其他項目上要求其退出項目開發權,從而引發雙方矛盾升級。
光伏十年發電成本降低90%以上,以逆變器產品為例。早年集中式逆變器單瓦價格可以賣到4-5元,而2020年最新的成交價格已低至0.1元左右,組串逆變器也不高於0.2元。不僅如此,2020年老對手華為先後斬獲華能4.3GW組串訂單、大唐4.125GW、廣核1GW組串訂單。上能、錦浪 科技 、固德威等先後登陸資本市場,更讓陽光電源在國內逆變器業務上遭遇前所未有的圍剿局面。
為應對製造業務的薄利潤,越來越多的單一設備企業,希望通過向下游集成獲取更高的產品溢價。陽光電源作為其中的代表,電站新業務與下遊客戶的紛爭只是縮影之一,未來陽光電源將走向何方?又有哪些機會和挑戰?本文將從陽光電源的營收業績、產品構成、產業布局探尋陽光電源的變與不變。
陽光電源,毋庸多言的實力光伏企業,其成立於1997年,至今已走過23個春秋。截至目前,其已經成長為全球頂尖的太陽能、風能、儲能、電動 汽車 等新能源電源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和主要供應商之一。其生產的光伏逆變器、風電變流器、儲能系統居行業前列。
2019年,陽光電源將使用多年的公司使命更新為「讓人人享用清潔電力」,標志了陽光電源將立足新能源裝備業務,加快清潔能源系統集成及投資建設業務發展。陽光電源的電站集成業務模式主要包括EPC和BT兩種,收益來源包括逆變器銷售、EPC、項目公司股權轉讓等。
據陽光電源介紹該公司提供的EPC與傳統的EPC一建了之不同。光伏電站是非常好的資產,但同時光伏電站也是重資產行業,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投資光伏電站考驗期長期的資本運營管理能力。陽光電源為了解決客戶的問題,不僅成立了項目前期開發公司、還成立了後期運維公司、漂浮支架公司等,這相當於陽光電源從開發——建設——轉讓——25年運維行程了全方位保姆服務。解決了投資商以前不僅出錢、還要出力成為行業專家的尷尬局面。這樣創新的模式,也應贏得的客戶的信賴,據陽光電源公開數據顯示,其目前長期合作央企包括三峽、吉電股份,同時也在積極拓展其他合作夥伴。
一、陽光電源2019答卷
• 實現營收130.03億元,同比增長25.41%,擺脫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 電站系統集成業務收入79億元,同比增長35%
• 逆變器收入39億元,同比增長7%
• 儲能業務5.43億元,同比增長42%
• 逆變設備出貨超1億千瓦,成為全球首家破「億」千瓦的逆變器企業
• 發布全球最大功率1500V組串逆變器SG225HX
• 高壓逆變項目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支持
• 實現磷酸鐵鋰、三元鋰儲能系統雙箭齊發,累計參與全球儲能項目超900個
• 累計開發建設光伏、風力電站超9GW,成為系統集成技術隱形冠軍
2019「收入構成」:
品牌影響力:
•2019年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排名前100
•2019年度中國儲能產業「最具影響力企業獎」
•2019中國電動 汽車 核心零部件100強
全球銷售及服務網路:
• 全球已成立20+分子公司,構建全球銷售網路
• 遍布全球50+售後服務網路,實現全球24小時快速響應
• 美國、巴西等多國市佔率第一,東南亞地區保持30%以上的市場份額
二、陽光電源的機會(實力)
業績增加主要是EPC電站業務、儲能業務等。
1.EPC電站業務
2019年從年初的第一批平價上網申報到年中的項目競價企業確定,基本決定了全年的電站投資商市場格局:
2019年第一批平價和競價項目中主要企業的項目規模(下表)
(上述數據源於「智匯光伏」)
由上述表格可以發現:投資企業共獲得8825MW平價上網項目,占第一批平價上網項目總規模的60%;共獲得8649MW競價上網項目,占此次競價項目總規模的38%;獲得項目總容量17.5GW,占第一批平價上網和競價項目總規模的49%。而陽光電源以2430MW的項目規模成為僅次於國家電投的最大黑馬,力壓央企中廣核,兩者之間的競爭亦可見一斑。
最終,陽光電源2019年光伏電站系統集成業務實現收入79億元,同比增長35.30%。繼2018年EPC模式中標的格爾木領跑者基地I標項目和格爾木領跑者基地II標項目並網後,2019年EPC模式中標的天合銅川領跑者基地項目和銅川宜君領跑者基地項目成功並網。陽光電源2018年完成並網的項目1.5G W左右,2019年通過BT或EPC模式承建的並網光伏發電項目在2.5GW左右,國內市場佔有率穩步快速提升。
2.儲能業務
2019年陽光電源補全了儲能產品線,儲能產品已涵蓋三元和磷酸鐵鋰兩大體系,全面覆蓋0.5C到4C的能量型和功率型的應用場景,實現了磷酸鐵鋰儲能系統、三元鋰儲能系統「雙發展」。目前可提供單機功率5~2500kW的儲能逆變器、鋰電池、能量管理系統等儲能核心設備。
同時,陽光電源加大全球儲能戰略布局,儲能系統廣泛應用於德國、英國、日本等多個國家,國外業務收入明顯增長:在北美,陽光電源僅工商業儲能市場份額就超過了15%;在澳洲,通過與分銷商的深度合作,陽光電源戶用光儲系統市佔率超10%。
在美國佛羅里達州5MW+1.5MW /3.836MWh大型光伏儲能項目中,陽光電源提供的1500V直流耦合光伏+儲能系統整體解決方案,實現了中國直流耦合先進技術在美國市場的首次應用。其是繼密蘇里州1MW/2.2MWh、馬薩諸塞州15MW/32MWh、德克薩斯州10MW/42MWh等大型儲能項目之後,陽光電源在北美市場取得的又一佳績。另外,成功簽約的馬薩諸塞州15MW/32MWh儲能項目,成為當地光儲樣板工程。
此外,陽光電源作為儲能系統集成商參與了歐洲最大的電池儲能電站英國門迪100MW/100MWh項目;簽約英國最大的光儲融合項目——34.7MW光伏+27MW/30MWh儲能大型項目,其中陽光電源不僅提供全球領先的1500V箱式中壓逆變器,還為客戶提供最優化的儲能一體化解決方案,以及高度集成儲能逆變器、鋰電池等核心設備;與Smart Power公司合作簽約德國30MWh儲能調頻項目……
在國內市場,60MW/120MWh!陽光電源的儲能變流-升壓系統一體化解決方案 ,助力湖南電網正式邁入儲能時代;青海省首個風電儲能項目——青海烏蘭55MW/110MWh風儲融合項目,陽光電源為其提供涵蓋儲能變流器及鋰電池的集成化系統解決方案;參與國內最大的單體用戶側鋰電儲能項目——江蘇揚子江船廠17MW/38.7MWh用戶側儲能項目,陽光電源開啟了大規模鋰電儲能技術在用戶側領域應用的新征程……
截至2019年底,陽光電源累計參與全球重大儲能項目超900個,其中光儲融合項目已在美國、日本、英國、馬爾地夫、澳洲、非洲等國家和區域,以及在中國西藏、青海、甘肅等地區得到深入應用,所有項目運行穩定,零安全事故,在調頻調峰、輔助可再生能源並網、微電網、工商業及戶用儲能等領域積累了大量運行數據和廣泛的應用經驗。
陽光電源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儲能業務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實現營業收入5.43億元,同比增長41.77%。
3.逆變器成績
2019年陽光電源逆變器出貨量17.1GW,同比增長2.4%,其中國內出貨量8.1GW,同比下跌31.9%,這與國內光伏裝機總量變動趨勢基本一致;國外出貨量9GW,同比大漲87.5%,快於海外裝機總量增長幅度。截至2019年底,陽光電源逆變設備全球累計裝機量突破100GW,成為全球首家突破「億」千瓦的逆變器企業。截止2020年6月,陽光電源逆變器裝機突破120GW。
根據,彭博新能源 財經 (BNEF)發布的《2019年全球最具融資價值報告》顯示,陽光電源逆變器在融資項目量和可融資性方面均位列全球第一。
Wood Mackenzie公布的全球逆變器市場最新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逆變器的出貨量為126.735GW,同比增長18%。華為、陽光電源、SMA成為全球前三大逆變器巨頭。
報告顯示亞太地區(不包括日本、印度)佔2019年全球出貨量53%的市場份額,而中國市場出貨量為38.477GW,占亞太地區份額的58%。
亞太市場,華為的出貨量佔比是26%,陽光電源17%,上能電氣10%,古瑞瓦特6%,SMA、固德威及特變電工均為5%;
中國市場,華為佔比34%,陽光電源21%,上能電氣11%,古瑞瓦特、錦浪 科技 、固德威、正泰電源系統闖入前十;
印度市場,華為(市佔率20%,第一)、陽光電源(第三),上能電氣、特變電工、古瑞瓦特、錦浪 科技 、固德威等都在列;
歐洲市場達全球市場的21%,華為佔31%,古瑞瓦特、陽光電源、固德威、錦浪 科技 緊隨其後。
美國市場佔全球份額的16%,陽光電源佔比18%,正泰佔5%,成為美國逆變器競技場前九位僅存的中國選手。
拉美市場佔全球份額的7%。華為佔比19%,陽光電源佔9%,錦浪 科技 、固德威、古瑞瓦特進入前列。
中東及非洲市場,佔全球份額4%。華為佔比升到21%,陽光電源佔比10%,古瑞瓦特和特變電工也進入了前十。這些新興市場也是中國逆變器廠家開疆拓土的良好舞台。
三、陽光電源的危機(挑戰)
1.與客戶搶食導致連鎖反應是否還會發生?
PS:爭奪與合作並行
隨著2020年光伏競價項目上報時間的截止,目前全國已有內蒙古、貴州、廣東、新疆、陝西、河北、寧夏、江西、河南、青海、山東11個省份主管部門或者電網公司明確了該省2020年參與全國競價光伏項目名單。另外,還有青海、陝西、湖南、遼寧、河北、廣東、廣西、湖北8省公布了平價光伏項目名單。根據統計,目前公布的名單競/平價合計超過60GW,遼寧、四川、雲南和山西等省份還將有超過5GW的光伏規模等待競爭。從光伏們梳理的部分裝機規模較大投資商名單來看,能夠入圍初步名單的確彰顯了一家投資企業的項目開發能力。
(表格數據來源於「光伏們」)
從表單可以看出,TOP 20的企業中,央企與民企的數量基本相當,但在項目規模上仍舊有較大差距。
其中,國家電投、大唐以絕對優勢領先,項目開發總規模均超過4GW。緊隨其後的電力央企是中廣核與華能。而第一梯隊中的央企中核集團在光伏電站領域的「野心」不容小覷,其在5月份剛完成3GW的組件集采。
TOP 10中的民營企業梯隊由陽光電源、特變電工以及河北國順新能源擔綱。在2019年平價、競價光伏項目中一躍成為「黑馬」的陽光電源在2020年持續發力,以276萬千瓦的總規模,位列第四,這也是前五名中唯一一家民企;特變電工作為最大的光伏電站EPC企業,也在今年的資源爭奪戰中取得了碩果。
第一梯隊中,陽光電源、特變電工以及中國能建是典型的光伏電站EPC企業,這些企業開發的光伏電站項目在建成之後大部分仍將轉給電力央企或者國企,中國電建、中國能建為代表的設計院系與民營光伏製造企業在光伏電站EPC領域同台競技。
從此表單還可以看出,在項目開發能力大PK中,民營企業仍具有相當的優勢,同時不少民營企業也開始意識到一點——通過與央企、國企合作等形式嶄露頭角,其中包括隆基、天合光能、東方日升、晶澳等。
有人評價2020年光伏電站開發資源的搶手程度絲毫不亞於最火爆的2017年,對於央企/國企來說,無論是出於清潔能源佔比的配額考核還是看好光伏平價的收益率,都或多或少地加大了新能源的投資力度。
而對於民營企業來說,通過項目合作開發獲得設備訂單以及專區EPC利潤可能才是當下較為關鍵的,但也有部分民營企業意識到光伏平價之後的價值所在,例如林洋能源已在計劃自持平價光伏電站,該公司在河北以及安徽市場均獲得了不錯的業績。
2.電站業務能否長久支撐業績增加
曹仁賢:很多人看不上電站業務,實質上這是一個很好的業務。
光伏逆變器是陽光電源的發家業務,也是「命根子」。不過,如今似乎更「偏愛」電站系統集成業務。2012-2013年,逆變器市場剛剛經歷一次洗牌,不少國外品牌紛紛退出中國,而國內企業之間的價格戰廝殺又撲面而來。不久,國內光伏標桿電價上網政策應運而生,市場快車道開啟。
彼時,陽光電源在傳統逆變器業務基礎上,開始轉戰電站系統集成業務,一方面擴大逆變器市場份額,與其他競爭對手之間築起一道屏障。
隨後,陽光電源的電站系統集成業務營收開始超過逆變器,一路狂飆突進,並於2019年營收佔比突破60%,接近80億元。事實上,2019年國內光伏市場景氣度並不高,全球新增光伏裝機30.11GW,同比下滑31.6%。但陽光電源在項目開發上卻大舉挺進,並於2019年拿下超2400MW的競價和平價項目,規模位居民企之首。「很多人看不上電站業務,實質上這是一個很好的業務。」曹仁賢曾公開表示。
據了解,陽光電源的電站集成業務模式主要包括EPC和BT兩種,但與傳統的有有所不同。電站業務收益來源包括逆變器銷售、EPC、項目公司股權轉讓等。曹仁賢認為,把電站作為資產運營出售是行不通的,一定要把它作為一個產品來運營,要制定全生命周期的解決方案,其核心是上游項目開發和下游戰略客戶的培育,這種商業模式決定了(業務)可持續性。
四、陽光電源的布局(求變)
逆變器毛利減少,競爭激烈,未來主業發展方向?
①全球看好光伏大有未來
光伏發展迅猛,形勢喜人,全球能源結構也在加速轉型,光伏日漸成為可再生能源的主力軍。德國、英國、西班牙等歐洲發達國家,都紛紛提出了停止使用煤電的時間表;中國也提出到2030年,非石化能源的佔比要達到20%;但就目前來看,光伏發電佔比仍然較小,只佔全球發電量的約2%;雖然佔比很小,但光伏發電卻保持30%的高位增長。這說明世界各國都在看好光伏的發展。
②降本提效依靠 科技 突破
光伏產業鏈包括上游:硅料的採集,矽片、硅棒、硅錠的生產;中游:光伏電池和組件的製作;下游:光伏電站系統的集成與運營。現在我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光伏產業鏈,目前行業已到國內光伏企業引領全球技術進步的階段,同時也越來越趨於市場化驅動。從近年政府發布的政策來看,一方面不斷下調標桿上網電價,減少補貼,倒逼企業進行技術研究降低其發電成本;另一方面鼓勵企業使用高效產品,如「領跑者」、「超跑者」計劃,不斷促進行業進行技術創新以提高發電效率。
針對大型地面電站,2019年的巴西聖保羅南美太陽能博覽會上,陽光電源展示了1500V降本增效利器——全球單機功率最大的組串式逆變器SG250HX和6.8MW中壓逆變一體化解決方案。其中SG250HX擁有12路MPPT,每兩個組串一路MPPT設計,有效提升復雜地形電站的發電量;整機IP66防護和C5防腐的高防護等級,支持6.3MW方陣設計,帶來更低的LCOE,可有效應對南美光伏市場對於成本和效率的嚴苛要求。
據了解,截止2019年末,陽光電源研發人員佔比超過40%,在合肥人均薪酬達到20萬元。目前累計獲得專利權1,232項,其中發明477件、實用新型655件、外觀設計100件。
2019年研發費6.35億元,同比增長31%,全年新增249項專利權,均系自主研發取得,其中國外專利42件,國內發明專利84項。另有526項新增專利申請,其中國外專利83項、國內發明專利264項。
2019年12月,公司完成陽光雲8.0研發設計,業務覆蓋光伏、風電、儲能等多能綜合管理,應用於戶用、分布式、扶貧、地面多種電站,構建全場景集成管理方案,結合深度聯合分析和AI,進一步提升IV組串在線診斷特性,面向不同市場提供易用友好的監控方案,一鍵式建站,智能運維,通過GDPR驗證測試,系統更安全。可見公司非常重視研發,研發投入全部費用化,並沒有通過資本化增加利潤,進一步增強了公司的盈利質量。
家庭光伏解決方案目前已成為全球首個榮獲德國TÜV認證的戶用品牌。據了解,TÜV認證項目專家組對陽光家庭光伏展開的此次系統認證歷時半年多,分別從關鍵設備品質、系統設計、安裝流程、培訓規范、系統驗收、發電量以及收益等全方位進行評估認定。印證了陽光家庭光伏強大而穩定的系統集成以及多發電的尖端特性。
③布局風光儲電氫始於足下
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曾公開表示,到2025年,行業可以實現兩件事,第一件是深度的儲能融合,第二件事,太陽能制氫。根據曹仁賢的測算,光伏制氫成本在0.15元一度電,大幅度低於太陽能成本。在2019年度業績報告的未來發展規劃方面,陽光電源表示將大力推進風光儲電氫協同發展。聚焦風光儲電氫主航道,持續構建市場及技術協同競爭優勢,打造風光儲電氫系統解決方案,實現風光儲電氫業務協同增長。
長江證券在陽光電源2020年中報預告點評中表示,上半年陽光電源業績高於預期,主要原因在於Q2逆變器海外銷售放量,帶動逆變器業務量利齊升;同時EPC 確認規模及儲能業務亦貢獻同比增量。根據海關數據,2020 年1-5 月陽光電源實現逆變器出口量6.18GW(含印度工廠),同比增速超50%;出口金額1.89 億美金,排名全球第一,貢獻主要業績增量。上半年國內市場裝機規模預計12-15GW左右,以30%左右市場份額估算,預計公司國內逆變器出貨量在3.5-4.5GW左右。整體預計公司上半年逆變器出貨總量為10-12GW,較去年上半年7GW 左右增長明顯。同時,毛利率較高的海外出貨佔比快速提升使逆變器業務盈利水平預計同比大幅改善,推動逆變器利潤增長。
2019 年競價項目搶裝,電站2020Q2 加速確認。2020Q1 電站因疫情影響確認規模約100MW 左右,2020Q2 去年競價項目630 搶裝,電站加速確認帶動上半年EPC 確認規模近1GW,較去年500MW 左右的規模亦實現高增。
儲能業務方面,陽光電源表示有望憑借技術協同優勢進一步打造風光儲電氫系統解決方案,實現風光儲電氫業務協同增長,逐步貢獻新增量。
氫電領域,2019年7月22日,山西省榆社縣政府與合肥陽光新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舉行了300MW光伏和50MW制氫綜合示範項目簽約儀式。2019年9月25日,陽光電源在山西省屯留區吾元鎮舉行200MW光伏發電項目(一期)開工暨二期500MW光伏制氫項目簽約儀式。2019年10月20日,陽光電源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在合肥簽訂制氫產業化戰略合作協議,成立「PEM電解制氫技術聯合實驗室」。
進入2020年8月,陽光電源與白城市簽約1GW「風光儲氫」智慧能源綜合利用示範項目。項目主要建設300MW風電、700MW光伏、200MW氫能和100MW/200MWh儲能系統。
曹仁賢表示,陽光電源將大力推進風光儲電氫協同發展,聚焦風光儲電氫主航道,持續構建市場及技術協同競爭優勢,打造風光儲電氫系統解決方案,實現風光儲電氫業務協同增長。但對於陽光電源而言,在新能源制氫領域2020僅有一座500kW規模氫能發電站並網運行,風光大規模製氫仍需等待技術試驗和成熟。
展望未來,一個多元化的陽光電源正在形成。不論是逆變器、EPC、儲能亦或是氫能的相關產業,都是陽光電源重點布局方向。在其業務開疆拓土之初也必然會有各種矛盾與利益交織,能夠支撐企業最大營收的業務也必然擁有更多的話語權,但正如陽光電源接受媒體采訪時多次強調立足新能源裝備製造的基石永遠不會改變。而這場突圍戰,更可能是持久戰。
㈦ 跨境電商帶來了哪些好處
跨境電商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同時也開始了世界貿易的變革,為眾多的企業和消費和帶來了好處。 第一,跨境電子商務為企業打造國際品牌提供了新機會。 在互聯網時代,品牌、口碑是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贏得消費者青睞的關鍵因素。當前,我國許多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質量、性能盡管很好,但不為境外消費者所知。而跨境電子商務能夠有效打破渠道壟斷,減少中間環節,節約交易成本,縮短交易時間,為我國企業創建品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尤其是給一些「小而美」的中小企業創造了新的發展空間,從而催生出更多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隱形冠軍」。目前,我國已有80%的外貿企業開始運用電子商務開拓海外市場。 第二,跨境電子商務是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新動力。 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直接推動了物流配送、電子支付、電子認證、信息內容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和相關電子信息製造業的發展。目前,我國電商平台企業已超過5000家,一批知名電商平台企業、物流快遞、第三方支付本土企業加快崛起。更加突出的是,跨境電子商務將會引發生產方式、產業組織方式的變革。面對多樣化、多層次、個性化的境外消費者需求,企業必須以消費者為中心,加強合作創新,構建完善的服務體系,在提升產品製造工藝、質量的同時,加強研發設計、品牌銷售,重構價值鏈和產業鏈,最大程度地促進資源優化配置。 第三,跨境電子商務為政府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提供了新抓手。 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既涉及商務、海關、檢驗檢疫、財政、稅務、質量監督、金融等多個部門,也涉及多領域的國際合作;既對政府的快速反應、創新、合作等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也對政府傳統的體制機制提出了新挑戰。以跨境電子商務為抓手,推動政府各部門資源共享、高效運行、統一協作、創新服務,將對提升我國政府對外開放水平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