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開通五g網路會不會增加費用,每個月的WiFi費會不會更貴
不會。
開通不使用,不產生費用。
5G資費並不會更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手機等都會使用緩存功能,使用5G的時候頻繁切換頁面(尤其是視頻)時,會產生更高的流量!(比如同樣2秒時間切換一個不喜歡的視頻,4G時代可能緩存1-2M,5G可能一下就緩存了4-5M,這部分雖然不使用了,但流量已經消耗了...)
另外,WIFI與流量是兩碼事,前者必須附近有無線路由器等資源,後者是手機直接與基站交換信息。
2. 5G網路將在2020年前實現大規模商用: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一、5G是什麼?
第五代行動電話行動通信標准,也稱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外語縮寫:5G,也就是4G的下一代技術。到目前為止,5G的標准還沒有確定,但5G的目標10Gbps峰值速率、小於1ms的空口時延和大於100萬連接,各廠家都在積積極朝此方面努力。大致可以想像,5G的特點是網速是4G的100倍,各種高清影視都非常通暢,反應時間幾乎是實時的,遠程自動控製成為可能,同時使用成本將比4G低10倍以上,真正可以實現無時無刻不聯系,低成本、高速度、多媒體實時互動。
國際無線標准化機構3GPP定義了5G的三大場景:eMBB,mMTC和URLLC。eMBB:3D/超高清視頻等大流量移動寬頻業務;mMTC:大規模物聯網業務;URLLC:如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等需要低時延、高可靠連接的業務。去年底,華為主推的PolarCode(極化碼)方案被3GPP確定為5G eMBB場景的控制信道編碼方案,這是我國企業第一次出現在全球移動通信技術主導者的行列。
二、5G離我們還有多遠?
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的規劃,2018年將最終確定5G標准,2020年5G將具備規模商用條件。目前全球領先的廠商都是按這個進度努力,而且進展順利,按期完成可能性很大。而且一些廠商已經在積極的將5G研發的技術成果用在4G上,如華為、愛立信的4.5G,中興通訊的pre5G。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離5G規模商用還有不小的距離。標准還未最終確定。與3G包含WCDMA、cdma2000、TD-SCDMA三個標准,4G雖然是一個標准LTE,但採用兩種不同的信號傳輸控制方式,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頻分雙工),採用兩個對稱的獨立信道,一個用來向下傳送信息,另一個用來向上傳送信息。而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時分雙工),發射和接收信號是在同一頻率信道的不同時隙中進行的,彼此之間採用一定的保證時間予以分離。雖然到現在各廠家對5G標準的理解還有不少差異,都希望採用更有利於自己的技術,不過大家一個共識並沒有變化,那就是,希望達成一個統一的標准,從而更有利於技術成熟和低成本,這就使得在5G標準的談判變得更為微妙。
在與高通的爭奪中,華為主推的極化碼方案被確定為eMBB場景的控制信道編碼方案,但其他相關領域的博弈還在進行中。根據過去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規模,標准確定後一年左右,終端晶元批量供貨,再經過一年左右的時間,手機具備大規模供貨條件。從目前的進展看,2020年規模商用難度不小。不過由於5G包含多個場景,由於物聯網、自動駕駛、製造機器人等對終端要求低於智能手機,因此可能在這些領域率先具備規模商用的條件。
5G規模上喲娜的另一個障礙是頻段,目前5G使用的頻段全球也並沒有統一,採用較高頻段的話,實現連續覆蓋需要大量的基站,很難規模覆蓋,而如果想回收利用目前已有的頻段,更多的環境不同,可回收的頻段也有很大的差異。
三、中國與世界在5G上的差距有多大?
從技術角度看,從2G、3G到4G、5G,中國通信業在世界上的話語權有了明顯的不同,2G標准,我們只能被動跟隨,3G標准,我們通過差異化實現了突破。4G標准,TDD的頻譜的有效利用優勢,助推我國主導的TD-LTE被世界上不少運營商接受。5G標准,我們的華為、中興、中國移動等已經從參與者變成了引領者,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有了明顯的增加,相關的核心專利技術佔比不斷增加。不過已應該看到,在一些關鍵零部件上,如晶元、測試設備等,我國企業的競爭力還有一定的差距。
從商用進程看,我國3G牌照發放與世界領先的國家相差了近10年,4G牌照發放,與世界領先的國家相差了4年,而5G牌照的發放,很可能與世界領先的國家同步。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單一體通信市場,我國率先發牌,對推動我國通信產業提升國際競爭力是強有力的支撐。
四、有了4G,還需要5G嗎?
其實,這是個偽命題。首先,4G速度不夠快。我們看到運營商宣傳的4G網速是100Mbps、150Mbps,4G+可以達到450Mbps,這實際指的都是理論最高速度,並不足以支撐我們的正常使用,例如我們在會場、體育場等人流密集的地方,網速會很慢。此外,4G的流量成本還很高,這使得我們下載大文件時還考慮在WIFI下。5G網路將解決這個問題。
此外,5G的另一個突破是時延(也就是反應時間)大幅縮小,這使得自動駕駛、遠程式控制制、萬物互聯等具備規模商用條件。
五、5G很快商用了,電信運營商的4G網路是不是浪費了?
我國3G、4G、5G發牌的間隔時間較短,而不是像世界領先的國家那樣保持較好的間隔,這說明我國正在快速追趕,這種情況下,我國用戶結構表現出了不同的特徵。例如,我國3G用戶在移動用戶中的佔比,一直未能超過30%,現在已經不足10%,連2G用戶的一半都不到。這對我國運營商的網路投資回收確實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尤其是資金壓力較大的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這是從追趕-引領的代價,應該接受。而且,5G對4G的替代,將從熱點地區逐步開始,4G作為主流通信技術還將存在多年,運營商合理安排好投資,資金壓力並不大。
您好,5g網路的特點:
一、高速度
這個是5G最大的一個特點,相比於4G網路,5G網路有著更高的速度,而對於5G的基站峰值要求不低於20Gb/s,當然這個速度是峰值速度,不是每一個用戶的體驗。隨著新技術使用,這個速度還有提升的空間。5G網路下僅需要33秒就完成,每秒的速率達到726Mbps,而4G的LTE Cat.12網路下載速率僅62.2Mbps,花掉了6分鍾25秒的時間;
二、泛在網
隨著業務的發展,網路業務需要無所不包,廣泛存在。只有這樣才能支持更加豐富的業務,才能在復雜的場景上使用;
1、泛在網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廣泛覆蓋,一是縱深覆蓋。廣泛是指我們社會生活的各個地方,需要廣覆蓋,以前高山峽谷就不一定需要網路覆蓋,因為生活的人很少,但是如果能覆蓋5G,可以大量部署感測器,進行環境、空氣質量甚至地貌變化、地震的監測,這就非常有價值。5G可以為更多這類應用提供網路;
2、縱深是指我們生活中,雖然已經有網路部署,但是需要進入更高品質的深度覆蓋。我們今天家中已經有了4G網路,但是家中的衛生間可能網路質量不是太好,地下停車庫基本沒信號,現在是可以接受的狀態。5G的到來,可把以前網路品質不好的衛生間、地下停車庫等都用很好的5G網路廣泛覆蓋;
三、低功耗
5G要支持大規模物聯網應用,就必須要有功耗的要求。而5G就能把功耗降下來,讓大部分物聯網產品一周充一次電,甚或一個月充一次電,就能大大改善用戶體驗,促進物聯網產品的快速普及;
四、低延時
1、5G的一個新場景是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的高可靠連接。人與人之間進行信息交流,140毫秒的時延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這個時延用於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就無法接受。5G對於時延的最低要求是1毫秒,甚至更低。這就對網路提出嚴酷的要求。而5G是這些新領域應用的必然要求;
2、無人駕駛汽車,需要中央控制中心和汽車進行互聯,車與車之間也應進行互聯,在高速度行動中,一個制動,需要瞬間把信息送到車上做出反應,100毫秒左右的時間,車就會沖出幾十米,這就需要在最短的時延中,把信息送到車上,進行制動與車控反應;
五、萬物互聯
邁入智能時代,除了手機電腦等上網設備需要使用網路以外,越來越多智能家電設備、可穿戴設備、共享汽車等更多不同類型的設備以及電燈等公共設施需要聯網,在聯網之後就可以實現實時的管理和智能化的相關功能,而5G的互聯性也讓這些設備成為智能設備的可能;
4. 是五G熱點網速快還是寬頻網速快
好矛盾的問題,我想說,5g熱點就是寬頻的wifi版,你怎麼拿去比較,比如說你家的連網線的台式機和你家連wifi的手機,同等條件下,肯定網速是一樣的,只是無線wifi有損耗,比你電腦慢一點點。同等條件下,假設同為千兆或者同為百兆,沒有傳輸瓶頸,同一網路,有線寬頻會比無線寬頻快一丟丟,假設網路寬頻無限制,那麼有線寬頻沒5gwifi快,有線寬頻是最高支持1000mb,而5gwifi可以達到3頻7200mb,聽懂沒,不是一個級別
5. 五G網路有什麼好處
5G網路作為第五代移動通信網路,其最高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秒數十Gb,這比4G網路的傳輸速度快數百倍,整部超高畫質電影可在1秒之內下載完成。
5G網路將來支持的設備遠遠不止是智能手機——它還要支持智能手錶、健身腕帶、智能家庭設備如鳥巢式室內恆溫器等
6. 5G網路,全國覆蓋需要多久網速比4G要快多少倍資費方面是怎樣的
最近幾天,我去了廣西、貴州、內蒙古、寧夏、重慶等省市自治區旅行,感受了一下各省市和鄉村的3G/4G的現狀,結合我對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的實際了解,具體解析一下你的5G網路的問題:
一些人口大鎮,普及5G的速度,可能比三四線城市更快
人口大鎮,確實有很多優勢
一、就2019年夏天來說,在很多縣城和鄉村,4G信號都沒有普及
甚至還有不少地方,什麼信號都沒有,真的是沒有信號的了。
電話和簡訊都沒有的了。
二、4G信號,最近很多地方的人都在抱怨速度不如以前了
因為一個基站,用的人越多,當然速度越慢的了。
4G的套餐價格降低之後,用的人就越來越多了,所以速度變慢,這個很正常。
三、5G信號,現在測試階段,一個基站往往只讓一個用戶使用和測試,當然速度非常非常快了
目前測試階段,大概都是在70-80MB/S的速度,也就是大概相當於1000Mbps光纖的速度。
四、5G信號,按照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的說法,也就是說,在大規模商用之後,應該可以達到100Mbps的速度
也就是說,5G信號,可以達到100Mbps光纖的速度,是不是很令人激動呢?
好吧,別太激動呢。
畢竟,一根100Mbps光纖,是不限速,也不限量的。
但是,為什麼5G,據說提出的目標,就是讓現在4G用戶由每個月10-20GB的流量,提升到100-200GB呢?
中國移動的友好用戶套餐,據說也是200GB。
根據這個每個月100-200GB的流量來說,5G的100Mbps,肯定不可能和光纖的100Mbps相提並論的了。
五、5G信號,應該說,10年內都是無法取代光纖的了
六、光纖幹不了的事情,5G大概也都是幹不了的
除了必須要用無線信號搞定的除外。
七、5G信號,即便真的能夠普遍提供100Mbps的速度,但是,很多伺服器也承受不了
畢竟,各個網站,各個APP,也都是由伺服器構成的。
伺服器也是要買帶寬的了。
一個伺服器,同時供1個人下載和同時供100人下載,速度肯定也是不同的了。
八、5G網路,全國覆蓋需要多久?
1,對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重慶,成都,貴陽,這樣的城市來說。市區,也就是繞城高速以內,2年內可以基本完成覆蓋。
2,對於大多數三四線城市來說,3年也可以基本完成覆蓋。當然,也只是主城區。
現在一些三四線城市,城區太大,太分散了,人口特別分散。
還不如一些大的鎮或者縣城那麼集中。
所以,三四線城市的一些城區,可能5G信號不如大的鎮,這是極有可能的。
3,對於縣城來說,1年就可以完成基本覆蓋。畢竟縣城小,很多縣城的核心區域,也就是半徑不到3km,至於3km半徑之外,可以慢慢拖著。只要3km半徑以內覆蓋就足夠了。
4,對於鄉鎮和農村來說,這個就太復雜了。畢竟很多鄉鎮人口太少,人口太分散,少於3萬人的鄉鎮太多了。
如果是比較大的鄉鎮,比如說5萬人的鄉鎮,人口比較集中的,只要5-10個基站,就可以基本覆蓋5g,這樣的鄉鎮,可能很快就可以覆蓋5G。
九、網速比4G快多少倍?
這個,目前4G,網速時快時慢,不好說。
5G,到時候,肯定也會是時快時慢。
用最快和最慢相比,可能相差千倍。
如果用正常的4G和5G相比,可能相差3-10倍吧。
十、資費方面怎麼樣?
目前來說,全世界,大概都是400塊錢的套餐,包括200G的流量,或者無限的流量。
就2G來說,很多人每個月只用十幾塊錢或者二三十塊錢的花費。
就3G來說,很多人每個月只用五六十塊錢的花費。
就4G來說,很多人每個月用80-120塊錢的花費。
那麼,就5G來說,再過2-3年,應該很多人每個月用200-300塊錢的花費吧!
花費肯定是水漲船高的。
中國移動的某個大boss居然說 科技 越發達,花費越少。
這個中國移動的boss,如果是說每GB流量的花費,那麼無疑是正確的。
但是,從用戶實際掏出的月費用來說,無疑是越來越高的了。
目前我國正在加緊5G基站的建設當中,不同於4G基站,每個5G基站的覆蓋范圍很小,穿牆能力較差,意味著要達到像如今4G一樣的覆蓋范圍我們需要建設更多數量的5G基站,這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達成。
5G建設首先會從人口密集經濟較發達的一二線城市下手,預計2021年一二線城市能達到較高比例的覆蓋率。2013年底4G牌照發放,距今已經五年多了,覆蓋率才百分之七八十,以此作為參考的話距離5G全國覆蓋還任重道遠。
理論上來講,4G系統能夠以10Mbs到100Mbs的速度下載東西,而5G是它的10倍至100倍。今年6月份,北京郵電大學的學生做了一個5G測速實驗,實驗結果是5G下載速度將近為4G的10倍,5G網路實際使用階段速度如何還值得我們去期待。不可否認的是,5G的「快」確實會為 社會 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中給出明確5G資費套餐價格信號的只有中國聯通,此前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稱,聯通推出的5G功能包費用最低為190元,並且未來將實行差異化定價。其他運營商尚未公布5G套餐價格,但應該基本和聯通相差不大,預計5G套餐價格在100元以上,這個價位和國外相比其實已經優惠很多了。
隨著5G的普及,5G資費肯定會越來越低的,不少專家預測,未來5G流量的單價甚至會比現在4G的單價更便宜。
3GPP定義下的5G三大應用場景(增強移動寬頻、海量互聯通信、超高可靠低延時通信), 這三大應用隔我們最快實現的就是「增強移動寬頻」場景它具有「 大帶寬高速率傳輸特點 」,而mMTC和urLLC主要領域需求的條件延時是毫秒級別!而受資金問題eMBB會從消耗數據熱點地區優先普及,也就是說大城市以下地區近幾年仍然4G是主流而後過渡4G和5G並存!
理論下行速度和實測速度就可以看出來5G網路要比4G網路快並且快的多!4G網路在日常中最高也就幾十mbps和5G相差很大,所以5G裡面對於高速率和延時的問題就得到了解決
5G套餐裡面中國移動的套餐是最低最便宜的只要128即可 ,套餐包含五百分鍾通話時長和30GB的流量,說實話這個價格的套餐流量太少了而通話時長又太多了,真正身邊普及5G網路進入5G時代我覺得每個月最少得開298的100GB套餐才夠使用,因為那個時候到處都是大流量應用(4K或者8K解析度視頻)
5G網路在近幾年並具備達到全國普及的條件,而5G網路的高速率將最高是4G的百倍!如此的高速率帶來的是數據傳輸效率的提升,帶來更低延時應用在物聯生活中!另外目前5G資費確實比較貴,可以過段時間穩定之後再升級也不遲!
眾所周知,華為在全國掀起一股5G風。目前,我國5G業務還處於試驗階段,還未普及大眾,全面覆蓋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事實上,由於5G做深度覆蓋目前較為困難,初期只能重點覆蓋,5G的覆蓋速度慢於3G、4G,全面覆蓋可能需要5到10年。
就目前情況來看,通過對比5G的平均下載速度比4G快了近17倍,平均上傳速度是4G的3倍多,雖然沒有網上說的那麼誇張,但這樣的已經算是不錯了,且超過了家用ADSL光纖入戶的傳輸速度,高同慶坦言針對普通用戶的5G流量收費目前正在研究中。但他也明確表示,5G流量資費肯定不會有過高的收費標准,以至於用戶使用不起,所以具體流量費可能會是以10GB為單位,而不是1GB,這樣一來每10GB的收費,預計也就是10塊錢左右,甚至可能更低。不少業內人士分析,5G網路商用後的流量費非常的低,每GB幾毛錢並不稀奇,因為相應的基站可以承載更多的設備和流量,運營商一次性投入基站建設後,基本不用考慮後期升級等情況,所以資費肯定是比4G網路便宜。此外,三大運營為了達到工信部之前給出的統一規劃,也會讓5G流量資費保持在一個較低的價位。電信曾明確表態5G流量費用肯定不會過高,聯通方面復議將會盡最大的可能將每GB的網路資費控制在五角錢之內。5G網路的普及速度和費用由密切關系,倘若如果三大運營商良心收費,5G網路普及大眾度一定不會太遠。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說5G出現在我們視野中已經不知不覺有一年的時間,但這項龐大的網路更新模式真正想要全網走進我們的生活還需要 一年左右 的時間。原因也很簡單,5G能否投入使用需要很多方面的布局。
比如說 移動端的設備、網路基站的建造、5G信號的普及 等等。而現在也僅僅是完成了第一步,有了5G手機。剩下的這些板塊還是需要長時間的努力才能做到的。而且即便是5G開始投入使用,那也是從大城市逐漸往小城市發展。因此,要想全網覆蓋,時間還很長。
現在已經出現了相關的測評,就拿 華為 的5G來講。絕對條件下, 網速會達到4G的13倍左右,網速大概在1Gbps。 當然這是在絕對條件下,不過正常使用中,網速應該也會是4G的十倍左右,這個還是能達到的。
這個問題應該是所有想體驗5G的用戶最為關心的問題,畢竟5G網速那麼快,資費也一定不會低。雖然說目前還沒有一個准確的套餐費用。但是三大運營商早就已經變態, 5G一月的套餐費用大概在兩百元左右。
雖然說這個資費與4G相比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但是從網速的提升來看還是很合適的,而且這個資費只是在剛開始的時候會那麼高,時間長了也就會降下來。
G信號,最近很多地方的人都在抱怨速度不如以前了
因為一個基站,用的人越多,當然速度越慢的了。
7. 關於5 G網路
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5G相比於4G,可以提供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時延、更多的連接數、更快的移動速率、更高的安全性以及更靈活的業務部署能力。用戶體驗的速率可以達到1Gbps,比如下載一部高清電影只需要幾秒鍾.
聯通5G優勢:產業生態比較成熟,終端跟網路的兼容性測試比較充分,目前兼容的終端品牌有華為、中興、OPPO、vivo、小米、努比亞等多款手機。而且聯通的5G網路支持並發業務,可以打電話的同時繼續看電影。
溫馨提示:用戶辦理5G業務不換卡不換號,需要換5G手機,手機終端是否支持建議可撥打手機廠家客服熱線詳細咨詢下。
8. 五G概念是什麼意思了
5G網路是第五代移動通信網路,其5G網路已成功在28千兆赫(GHz)波段下達到了1Gbps,比4G網路的傳輸速度快數百倍。舉例來說,一部1G的電影可在8秒之內下載完成。未來5G網路的傳輸速率可達10Gbps,這意味著手機用戶在不到一秒時間內即可完成一部高清電影的下載。
5G網路的主要目標是讓終端用戶始終處於聯網狀態。5G網路將來支持的設備遠遠不止是智能手機——它還要支持智能手錶、健身腕帶、智能家庭設備如鳥巢式室內恆溫器等。5G網路是指下一代無線網路。5G網路將是4G網路的真正升級版,它的基本要求並不同於無線網路。
(8)清遠商用五g網路如何擴展閱讀
技術原理:
通過研究和試驗表明,在28GHz的超高頻段,以每秒1Gb以上的速度,成功實現了傳送距離在2Km范圍內的數據傳輸。此前,世界上沒有一個企業或機構開發出在6GHz以上的超高頻段實現每秒Gb級以上的數據傳輸技術,這是因為難以解決超高頻波長段帶來的數據損失大、傳送距離短等難題。
利用64個天線單元的自適應陣列傳輸技術,使電波的遠距離輸送成為可能,並能實時追蹤使用者終端的位置,實現數據的上下載交換。超高頻段數據傳輸技術的成功,不僅保證了更高的數據傳輸速度,也有效解決了移動通信波段資源幾近枯竭的問題。
9. 現在的4G網路的速度已經能滿足我們的日常需求了,為什麼還會去研發五g網路呢
5G的研發主要是用於商用的,就像現在的無人駕駛汽車之類的,4G就顯得有點不夠用,所以一直在研發5,其實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4和5沒什麼區別的,普及5主要還是商用,讓老百姓用只不過是順帶的,順便還能賺錢,何樂而不為?而且說今年全面淘汰4G就有點瞎說了版,現在3G都還沒有淘汰權,怎麼可能淘汰4,就別說今年淘汰4了,今年能把5普及了就了不起了,等4淘汰,估計什麼時候研發出來7G了,估計有可能才會淘汰4
10. 廣東清遠有5g網路
中國移動預計2019年底將在全國建設超過5萬個基站,在超過50個城市實現5G商用服務,2020年,將進一步擴大網路覆蓋范圍,在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