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湖北省丹江口市的電信寬頻一個月多少錢第一次開一年的多少錢
您好,單產品寬頻套餐-4M寬頻的資費為70元/月,每月不限時上網 !
單產品寬頻套餐-12M寬頻的資費為110元/月,每月不限時上網!
單產品寬頻套餐-8M寬頻的資費為90元/月,每月不限時上網!
單產品寬頻套餐-20M寬頻的資費為180元/月,每月不限時上網!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更多問題咨詢可以登錄到湖北10000知道
⑵ 為什麼現在丹江口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官網打不開了。沒辦法查詢操作證信息
你好,網站一般都需要維護,有時因為瀏覽人數較多發生打開失敗,可以稍後看下,或者更換瀏覽器試試,或者網站維護狀態也是打不開的
⑶ 湖北省楚天廣播電視信息網路有限責任公司的下屬公司
楚天網路有 9 家控股子公司、1 家參股子公司以及4家分公司,具體情況如下:
1、湖北省楚天視訊網路有限公司
2、湖北楚天視通網路有限公司
3、湖北省楚天中視網路有限公司
4、楚天襄陽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5、湖北楚天金緯廣播電視信息網路有限公司
6、湖北鄂廣信息網路有限公司
7、荊門市太乙數字電視傳播有限公司
8、湖北東風電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9、湖北楚天眾和科技有限公司
10、湖北黃梅楚天廣播電視信息網路有限責任公司
11、湖北省楚天廣播電視信息網路有限公司荊門分公司
12、湖北省楚天廣播電視信息網路有限公司丹江口分公司
13、湖北省楚天廣播電視信息網路有限公司武當山分公司
14、湖北省楚天廣播電視信息網路有限公司五峰分公司
⑷ 十堰市丹江口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概述】丹江口市是1983年8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以原均縣為基礎設置的縣級市,隸屬湖北省第三大城市——十堰市管轄。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確定之後,丹江口市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中國水都」,其境內還有中國大型水電站——丹江口水電站,是華中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丹江口市是武當文化的發源地。境內的武當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聖地,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國家級4A級風景名勝區,武當武術享譽世界。 丹江口是湖北柑橘大市,也是有名的水產大市,各種漁業資源十分豐富。【詳細介紹】 丹江口市境內有世界文化遺產、著名的道教聖地、武術之鄉,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區——武當山,有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源頭——丹江口水庫, 丹江口水庫
有被譽為「漢民族民歌第一村」的呂家河民歌村和「中國民間文化活化石」的伍家溝故事村等響亮的城市名片。 丹江口市生態環境良好。丹江口水庫水面達112萬畝,優良的水質純凈無污染,獨特的水產品琳琅滿目。鯿、鮁、鯉、鯽、鱖、銀魚等魚類肉鮮味美,是席上佳餚。其中丹江口翹嘴白2008年被評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丹江口市交通通信發達,水、陸、空組合交通成網,四通八達,襄渝鐵路、漢十公路、漢十高速公路貫穿全境,316國道縱貫五個鄉鎮;漢丹鐵路直達武漢,漢江航道直通武漢、上海等口岸;武當山機場已經開建,將於09年6月建設的十宜高鐵貫穿境內,丹江口至河南西峽鐵路,也將於2009年動工。老河口機場、襄陽機場分別距市區26公里和108公里【景區景點】
【武當山南神道】
十堰武當山南神道群山如花,數峰如筍,大河如練,美景如畫,民歌如潮。茂密的原始森林,清澈的小河流水,古樸天成勝景無限,這里是八百里武當的一塊最原始、罪神秘的幽靜之地,景區全長20公里,由中國漢族民歌第一村呂家河和直通金頂的黑金溝大峽谷兩大景區組成,以九道河為玉帶,像珍珠般串聯著呂家河民歌村、紅三軍司令部舊址和新四軍遺址、二龍戲珠、斬龍崖、尼姑岩、桃花洞、蘭花谷、獅子灘、鬼穀子澗、天書谷、黑金溝大峽谷、龍潭、轉運台、金蟾朝聖等眾多景點。【丹江大壩】
十堰丹江口水庫常年水位保持在145.3米,航道220公里,貫通陝、豫、鄂三省,千噸貸輪可晝夜航行,電動泵站星羅棋布,灌溉面積360萬畝。庫區是一片人工海洋,在河東北面,煙濃縹渺,天水相連,千帆展翅,百輪游弋,水鳥翱翔,魚騰蝦躍。青山港一帶則是天光、水光、山影、雲影、帆影組成一幅幅絢麗圖畫。船到龍山便見峰頂文筆塔矗立,這里是均洲八景之一的「龍山煙雨」處。丹江口水庫塔對面有滄浪亭遺址,庫水下落時露出「孺子歌處」、「滄浪適情」等摩岩石刻,岩洞佛像等古跡。舊志載這里是孔子聽到孺子唱「滄浪之歌」的地方,又是屈原遇到漁夫的地方。古往今來,諸多文人墨客為之題詩作賦。【丹江凈樂宮】
武當山古建築群的營造依據真武出生、修煉、成仙的傳說而修建。作為真武出生地的凈樂宮被稱為武當山八宮之首。原址位於古均州城內正北部,始建於明永樂年間。
凈樂宮東西寬353米,南北深345米,面積達121785平方米,永樂十六年(1418年)落成,並賜「元天凈樂宮」額。據舊圖志載:凈樂宮中軸線上為四重殿,一進為龍虎殿,二進為朝拜殿,三為玄帝殿,四為聖父母殿,各殿均聳於飾欄高台之上,宮門前是六柱華表式沖天大石牌坊。牌坊通高12米,寬為33米。穿過牌坊,是凈樂宮山門,此建築是單檐歇山式,開三孔大門,建造在高1.5米,寬41米,深32.2米的條石砌成的台基之上,磚石結構,門兩側是綠色琉璃八字牆。二宮門內是正殿,又名玄帝殿,其規模法式與紫霄宮現正殿相似。面闊五間,進深五間,上施綠色琉璃瓦,重檐歇山式磚木結構。【丹江銀夢湖】
銀夢湖亦稱浪河水庫,位於丹江口市浪河鎮,距十堰市區45公里,庫區承雨面積300平方公里,總庫容3840萬立方米。這里綠色蔥蘢,碧波盪漾,曲徑通幽,水天一色,如一幅「綠色畫卷」。【白楊坪生態旅遊】
峽谷內旅資源稟賦極高,尤以沉積與構造、地質地貌過程形跡、自然變動遺跡、天然潭池、跌水、瀑布、泉、珍稀野生動物、植物及野生動物棲息地、峰叢、象形山石、四季鮮明的天氣與氣候現象等最為突出。金蟾峽景區特色明顯的地質斷層、四季鮮明的氣候特徵、雲霧繚繞的蒼山綠水、清凈淡雅的農家庭院以及紅色遺址等,是集科學考察、繪畫寫生、紅色教育和修生養性理想之地。【清庄末園】
清末庄園位於丹江口市浪河鎮黃龍水田畈村。建於清末民國初年,耗時10年完工。庄園正面闊42.2米,通進深36.4米,建築面積1118.21平方米,房屋大小百餘間。【習家店油菜花】
十堰丹江口市習家店油菜花在 7月上旬將是昭蘇油菜開花的黃金季節,屆時油菜花大放異彩,萬里金黃一片蔚為壯觀。金黃色的油菜花海洋讓沉浮在花海中的昭蘇成為了金色的世界,成畦成片的金黃色散漫開來,淹沒著田野村莊和房屋,晴朗潮濕的空氣中也飄滿了油菜花粉,讓人領略到金色花海的萬種風情。【伍家溝故事】
中國民間故事"半坡遺志"-伍家溝故事村 位於丹江口市六里坪鎮.該村有3.9平方公里,223戶,871人,有半數以上成人都會講故事.這里不但故事多,而且也是歌諺語、謎語、歇後語的密集地帶.
【注意事項】
丹江口俗稱「水都」,切忌戲水,注意安全。
景點分布范圍較廣,遊玩時最好准備叫他工具。
安全第一,注意購買旅遊保險。
參考資料: http://www.shiyan.cc/news/8292.html
⑸ 丹江口水利樞紐的南水北調工程施工
樞紐總工程量:土石方開挖519萬立方米,土石方填築622萬立方米,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321萬立方米,金屬結構安裝1.4萬噸。其中主體工程土石方開挖432萬立方米,土石方填築540萬立方米。於1958年9月1日開工,1959年3月主體工程開始施工。由於施工准備工作做得不夠,大壩混凝土質量控制不嚴,混凝土出現較嚴重的澆築質量事故,1962年3月暫停施工。一方面進行壩體混凝土事故調查,分析和處理措施的科研設計工作,同時對施工附屬企業、附屬工程進行改造、擴建和興建,為機械化施工做好准備。1964年主體工程復工。
採用河床分期導流。第一期先圍河床右岸部分,將右岸壩段的混凝土澆築至高程100米左右,並形成10個4米×8米、2個2米×4米的導流底孔。第二期圍左岸部分,江水從右岸壩體的已澆混凝土面及導流底孔下泄,進行左岸混凝土大壩施工。二期土石圍堰最大高度約46米,按1%洪水47000立方米/秒設計,0.5%洪水52000立方米/秒校核。截流設計流量選用12月中下旬20年一遇瞬時流量640立方米/秒作為標准。採用平堵與立堵相結合方式截流。12月22日和24日龍口束窄至22.5米寬。12月26日9時50分,最後合龍。83輛12~25噸自卸汽車從左岸向龍口傾卸混凝土塊體和大塊石,人工向龍口右側的裹頭前緣拋投竹籠和大塊石,雙拼自卸木船在龍口上游平拋竹籠,三面進攻,到11時55分龍口水深已小於2米,最大流速2.74米/秒。落差2.18米。13時龍口堆石堤全部拋出水面,截流成功,歷時3h10min。
壩體混凝土澆築主要採用施工棧橋門(塔)機配輕軌柴油機牽引平板車3立方米混凝土罐供料運輸方案。廠房利用塔吊進行混凝土澆築。102混凝土生產系統由3座拌和樓組成。年最高生產能力達62.5萬立方米,月最高達8.2萬立方米。製冷系統容量為354×14kcal/h。
在右部河床9~11壩段形成壩踵寬20米,壩趾寬50米,約2000平方米的貫通上下游的交匯破碎帶。交匯帶內裂隙密集,岩石很破碎,其中還有幾條寬度數厘米至40厘米的軟弱糜棱岩和構造粘土帶,軟弱糜棱岩的濕抗壓強度為0,構造粘土岩的濕抗壓強度為0~2.4MPa。處理措施是在斷層交匯帶內澆築10米厚的混凝土楔形梁塞,並在梁塞之下的防滲帷幕處增設10米深的混凝土防滲齒牆,其下再灌注一定深度的水泥漿帷幕。
1962年以前澆築的近90萬立方米混凝土共發生架空、冷縫等質量事故427次,各類裂縫2426條,需要進行補強灌漿和處理。在19~33壩段上游面增設防滲板處理。防滲板底部最大厚度10米左右,頂部厚度6~7米,板頂高程與已澆壩體混凝土齊平。底部設基礎灌漿廊道,高程102米設壩面排水廊道,橫縫止水為兩道紫銅片加瀝清井。防滲板與老壩面的結合,採用沿老壩面預留1.10米的寬槽,待防滲板及壩體混凝土冷卻至穩定溫度後回填二期混凝土,使板、壩結合成整體。在寬槽頂部,分別在高程117.5米及108米設置並縫廊道,廊道底部加配鋼筋。對9~18號壩段的迎水面的防滲,採用鑽孔和細磨水泥灌漿,形成壩體防滲帷幕。對壩體內的質量事故,採用補強灌漿處理。對17條基礎貫穿裂縫中危害最嚴重的7條裂縫進行了專門處理。如9~11號壩段基礎楔形梁的基礎貫穿裂縫,在95米高程鋪設了一層防裂鋼筋網,在99.6~105米高程又澆設了一層厚5.4米的並倉板。又如18壩段2壩塊的基礎貫穿裂縫進行了抽槽回填並在壩段兩側寬縫面貼澆夾板混凝土處理。對表面貫穿壩塊裂縫(或稱通倉裂縫),採取鋪設騎縫鋼筋,並提高上層混凝土標號處理。對大量的一般表面裂縫未作處理。
丹江口水庫具有防洪、發電、灌溉、航運、養殖等綜合利用任務,需要對水庫進行優化調度,以滿足各用水部門的要求,正確處理各部門之間的矛盾。通過研究建立了以發電效益為最大目標的數學模型,得出水庫優化調度圖。在研究過程中,應用「懲罰」的辦法解決發電保證率問題,應用「控制線」法解決灌溉保證率問題;把徑流作為隨機過程,考慮相鄰時段相關情況,應用動態規劃與馬爾柯夫過程的理論,建立遞推計算方程組,用優選計算方法求解水庫優化調度圖。
丹江口水利樞紐大壩加高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控制工程、施工技術最具挑戰性的工程。丹江口水庫大壩建成於1973年,要想讓丹江口水庫的巨大水流一路北上自然流淌,就必須把大壩在原有基礎上加高14.6米,達到176.6米。2005年9月26日,備受世人關注的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工程——丹江口水利樞紐大壩加高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大壩加高完成後,蓄水水位將從原來的157米提高到170米,水庫庫容將增加116億立方米,達到290億立方米。水庫的主要任務以防洪、供水為主,兼有發電、航運等功能。此外,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還可以提高漢江中下游防洪標准,保障江漢平原及武漢市安全,中下游防洪標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加壩擴容後的丹江口水庫陶岔渠首閘引水,沿線開挖渠道,經唐白河流域西部過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沿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在鄭州以西孤柏咀處穿過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全線自流到北京、天津。輸水干線全長1421公里,其中天津輸水干線約155公里。規劃分兩期實施。按照南水北調中線一期總體可研報告,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工程將初期工程的正常蓄水位157米提高到170米一次加高,相應的移民遷移水位為172米,水庫淹沒影響涉及河南、湖北兩省,規劃搬遷安置庫區移民約33萬人,其中23萬人需要出縣外遷至兩省境內的50多個縣市進行安置。庫區移民搬遷安置計劃到2013年底完成,移民規模大,任務重,時間緊。加之丹江口初期工程遺留問題較多,新老移民交替,更增加了移民工作難度。
⑹ 湖北省除省會武漢外,最大的城市是哪裡
以下轉自湖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宜昌市位於湖北西(南)部,地處長江上游與中游的交界處,鄂西山區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上控巴蜀,下引荊襄」。地跨東經110°15′~112°04′,北緯29°56~31°34′之間,東西最大橫距174.08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80.6公里。東鄰荊州市和荊門市,南抵湖南省石門縣,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農架林區和襄樊市。
宜昌市地理環境復雜多樣,地質構造較為復雜,距今18億年前的元古界到距今百萬年前的新生界之間的各個地質時代的地層均有分布,且發育完整,出露齊全。世界著名的《李四光地質力學構造形跡》和引起世界地質學界深厚興趣的保持最古老而原始的帶殼動物化石,即發現於市內的西陵峽。地層是中國南方標准地層區之一,出露的許多典型地質剖面在中外地質學界負有盛名。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教授1924年建立的三峽震旦系剖面,創立了震旦系這一地層單位,在國際上享有較高聲譽;黃花場奧陶系剖面地層發育完整,化石豐富齊全,被認為是中國奧陶系的典型剖面;王家灣奧陶系與志留系界線剖面,是國際上已知的3個最好的這種剖面之一。宜昌市城區無大斷層通過,地殼相對穩定,無孕震構造。據1600多年的記載,城區地震烈度未超過5度。宜昌市位於揚子江淮地台的西部,地質構造總的輪廓是,地域內中、北部為黃陵背斜,東邊有當陽盆地,西邊為秭歸盆地,南邊為長陽背斜、仁和坪向斜,西南邊為五峰向斜,西北邊為神農架背斜,北側為台緣褶皺帶。從地質力學角度看,為新華夏系一級構造第三隆起帶南段與淮陽山字型構造體系的復合部位。
宜昌市地形比較復雜,高低相差懸殊。西部山地(海拔大於500米的高山、中山、低山)是全境地貌的主體,佔全市總面積的69%,主要分布在興山、秭歸、長陽、五峰等縣和夷陵區的西部北部,極易發生地質災害。大部分山脈在海拔千米左右。不少山脈海拔高度在二千米以上。興山縣仙女山海拔2427米,為全市最高峰。山區有許多峽谷,有的雄奇險峻、懸崖峭壁,高聳入雲;有的幽深秀麗,曲折迂迴。長江、清江、香溪河、黃柏河流域都有這種峽谷,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之一的西陵峽就是其中之一。中部丘陵處於山地與平原的過渡地帶,由低山或坡度較緩、連綿不斷的高階地經長期風化、剝蝕和切割而成,海拔�100~�500米,坡度5~25度,占總面積的21%,分布在遠安、宜都、夷陵的東部和當陽北部。東部平原位於江漢平原西緣,海拔在100米以下,相對高差小於20米,坡度在5度以下。枝江的楊林湖海拔35米,為全市的最低點。占總面積的10%,分布在枝江、當陽東南部、城區東南部和宜都、遠安沿長江、清江下游兩岸、沮漳河流域谷地兩側,是農耕作業精華之地。此外,全市岩溶地形較多,主要分布在五峰、長陽、興山、秭歸、宜都等山地、丘陵。岩溶地形多種多樣,有不少地方山奇、石美、洞異、水秀,是旅遊的好地方。
襄樊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居漢水中游,秦嶺余脈,處於我國地勢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過渡地帶,海拔在2000米至44米之間,轄三縣三 市三個城區三個開發區,即谷城、南漳、保康三縣,棗陽、宜城、老河口三個縣級市,襄城、樊城、襄陽三個城區,高新技術開發區、汽車產業開發區、魚梁洲旅遊經濟開發區三個開發區。全市版圖面積1.97萬平方公里,人口577.38萬。其中襄樊市區面積3564平方公里,人口218萬;建成區面積95平方公里,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1986年被國家批准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6年被建設部確定為大城市。2002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56.6億元,全地域財政收入36.5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0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64元。經濟發達程度在湖北省居中上等水平,是湖北江漢都市經濟連綿區「大金三角」中的重要一翼。
由此看來,襄樊目前還占據湖北第二大城市.少點貪官,我想襄樊還是有前途的.如果再出幾個大孫楚寅,小孫楚寅,老孫楚寅,女孫楚寅,男孫楚寅,我想早晚會被宜昌超越.
⑺ 丹江口水力發電廠的地位作用
1、丹江口水電廠奏響了湖北大型水電工程建設的凱歌
縱觀湖北電力工業解放後50年的發展歷程,電歷史學家門一般認為它經歷了五個發展時期:第一個時期為1949-1957年,是以黃石電廠為中心,建設66-35千伏地區電網時期;第二個時期為1958-1968年,是以青山熱電廠為中心,建設110千伏跨地區電網時期;第三個時期為1969-1980年,是以丹江口水電廠為中心,建設220千伏湖北、華中電網時期;第四個時期為1981-1992年,是以葛洲壩水電廠為中心,建設500千伏跨省電網時期;第五個時期為1993年到現在,是以三峽工程為中心,建設全國統一電網的中樞時期。
由此可以看出,丹江口水電廠在湖北電力工業及湖北電網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對於水力資源豐富的湖北來說,丹江口水電工程的建設,無疑是湖北電力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頁。
丹江口水電廠奏響了湖北大型水電工程建設的凱歌,同時也鍛煉與造就了一大批水電工程建設的精英人才,為後來的黃龍灘、葛洲壩、隔河岩乃至三峽水電工程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丹江口水電廠投產初期緩解了鄂豫兩省的電力緊張局勢
1968年10月1日,丹江口水電廠首台機組投產發電,1973年9月第六台機組並網運行,完成了90萬千瓦的總裝機。這在70年代初期的中國已算為數不多的大型電站(在水電廠中為第二位,劉家峽水電廠為第一位)。對於當時缺電十分嚴重的湖北省來說,丹江口水電廠更是湖北省電網起支撐作用的骨幹電廠。
由於當時「三陽」地區(襄陽、鄖陽、南陽)經濟不發達,丹江口水利樞紐管理局自身的工業沒有起步,區域用電不多,因此,丹江口水電廠所發電量的80%以上遠距離、重負荷輸送至鄂東南的武漢地區和豫中的鄭州地區,極大地緩解了兩省(特別是湖北省)用電緊張的矛盾。當時的丹江口水電廠是一個典型的發端電廠。據資料統計,從6台機組投產後的1974年至1980年,即由湖北、河南兩省分別調度的7年時間里,丹江口水電廠累計發電261.63億千瓦時,其中向湖北供電198.13億千瓦時,向河南供電59.03億千瓦時,並直接向當時兩省重工業項目(武鋼一米七軋機和鄭州鋁廠)供電,對兩省的工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兩省的領導,特別是河南省電力局的領導多次到丹江口來表示感謝和關心。1977年,湖北省電力局局長趙墨軒同志在沙市召開的全省電力工作會議上曾說:「我們要特別感謝丹江口,因為丹江口機組一開,全省就大放光明。」在當時缺電極為嚴重、電網長期低周波(47.5赫茲左右)運行的情況下,丹江口的電力優勢得到了充分發揮。
3、作為華中電網的骨幹電廠,發揮了調頻、調峰和事故備用的巨大作用
1981年華中電網成立。由於丹江口庫容大、單機容量大、調節性能好,加之當時華中電網的可調容量僅幾百萬千瓦,500千伏輸電聯絡線路尚未架設好,因此,地處鄂豫兩省交界,且可分可合地向兩省供電的丹江口水電廠就成為華中電網的主力調頻、調峰、事故備用的骨幹電廠,丹江口也成為河南、湖北兩省電網的第一個聯網點。丹江口水電廠在極其困難的運行條件下,顧全大局、服從調度,對電網的安全、穩定和優質供電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據統計,從1981年華中電網成立至1995年的15年時間里,丹江口水電廠累計發電594.18億千瓦時,其中調峰電量為259.57億千瓦時,調峰率為43.69%。可見,丹江口水電廠在向電網供給大量電力、電量的同時,還承擔著繁重的調頻、調峰任務。為滿足電網的調頻、調峰和備用需要,機組頻繁地進行開停和開關跳合作業,如1993年,機組開停1342次,平均每天開停3.68次,這就加快了機組的磨損和開關機構的疲勞,並增加了運行值班人員的操作。為保證電網的安全與穩定,在沒有完善的母差保護情況下,丹江口水電廠220千伏兩條母線長期分網運行,1993年一年分網運行時間即長達326天, 使得丹江口水電廠在Ⅱ母無母差保護的情況下長期冒險運行,犧牲自己的安全以保證整個電網的安全。為了維持電網的電能質量和保證電網調度的自身安全,華中網調往往使丹江口水電廠的一台乃至數台機組長期處於低負荷甚至完全空負荷狀態下運轉,以保證相當數量的旋轉備用容量或發出一定的無功功率支撐電網電壓,從而使得丹江口機組的發電耗水率大大增加。在枯水期,丹江口機組要長時間調相運行發無功以維持電網的電壓水平,但調相機組所吸收的大量有功功率卻得不到應有的補償。可以把這看作丹江口水電廠為電網、為社會所做出的巨大的無私的貢獻。
因此, 丹江口水電廠在華中電網成立的初期乃至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作為主力骨幹電廠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其對電網的貢獻和所做出的犧牲在華中電網史上是不可磨滅的。
4、促進了丹江口直供區的形成和發展
1973年, 在丹江口水電廠最後一台機組投產發電、丹江口水利樞紐初期工程全面建成之際,作為對庫區三縣(市)為丹江口工程建設所作貢獻和犧牲的補償,同時也作為開發性移民的嘗試,國家利用移民經費建設了丹鄖、丹淅兩條110千伏供電線路,由丹江口水電廠直接向鄖縣、淅川和丹江口市供給廉價的電力、電量。據統計,從丹淅線架設以後至1997年,淅川縣從丹江口水電廠累計獲取電量61.18億千瓦時;此外,1988年至1997年的10年間,丹江口水電廠直接供給鄖縣和丹江口市的電量達39.39億千瓦時。也就是說,庫區三縣(市)由丹江口水電廠獲得的總電量遠超過100億千瓦時,並從長期的低電價中獲得大量收益。若每千瓦時電量與電網綜合電價差僅按0.10元計算,三縣(市)將少支付電費10億元以上,這對三縣(市)經濟發展和庫區移民脫貧致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由於丹江口水利樞紐管理局和庫區三縣(市)供電均是由丹江口水電廠直接饋電供給,故稱之為「丹江口直供區」。隨著直供區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直供區需求電量也快速增長。1987年,向直供區供電總和為7.3億千瓦時;而10年後的1996年, 直供區用電量上升到22.1億千瓦時,是10年前的3倍。
為預防在特大洪水年份丹江口水電廠機組全停電時大壩防汛設備失去操作電源,1989年丹江口水利樞紐管理局籌資開工建設自備防汛電廠(現稱小水電有限責任公司),裝機兩台(2×2)共4萬千瓦,1992年建成投產,年發電量2~3億千瓦時,使丹江口的電力資源優勢進一步得到加強。
5、促進了丹江口水利樞紐管理局多種經營和供電企業的發展壯大
丹江口水利樞紐管理局利用自身電力資源的優勢,於70年代初開始先後建起了鋁廠、鐵合金廠、電石廠、鋼廠、碳化硅廠等高耗能的產業。這些產業的投產和逐步壯大,雖然從產業結構上講不盡如人意,但卻能解決大壩建設後留在丹江口的大量的職工家屬和子女的就業問題,也緩解了單位與地方的許多社會矛盾,並為自己今後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生存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局屬工業企業的規模逐步擴展,作為局供用電管理單位的水電公司,供電能力也不斷得到加強,供電量快速增長,由最初僅有1台變壓器、1萬千伏安容量的徐家溝變電站供電,發展為具有2座變電站(徐家溝、蘇家溝)3台主變壓器的供電規模。11萬千伏安容量、156條供電線路,供電能力達130萬千瓦,年供電量近9億千瓦時,銷售產值超過1.3億元,成為漢江集團公司第三大企業。
強大的電力資源優勢,極大地促進了直供區和漢江集團公司所屬工業企業的發展壯大。幾十年來,集團公司工業企業的產值和銷售收入年年增長,多種經營在集團公司工業總產值中所佔的比例已超過電力企業。
綜上所述,從丹江口水電廠第一台機組投產發電以來的30多年間,以電力資源優勢為依託,丹江口水利樞紐管理局從一個單純的水利樞紐管理單位,逐步發展成為今天這樣具有近26億資產、12000多名員工、管轄21個企業和事業單位,以丹江口水利樞紐管理為主,兼有冶煉、機械、施工、建材、化工、貿易、水電開發、服務等職能的特大型企業集團,成為全國512戶大型企業之一,並被國務院指定為全國100家建立現代企業試點單位。1996年10月,漢江水利水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使企業的發展走上了一個新的發展歷程。
文章來源於:劉焱明當年曾經參與修編或者撰稿的丹江口水電廠志、漢江集團公司志、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四十年、湖北省電力工業史、華中電力工業史,等志書。
⑻ 丹江口正威集團待遇好嗎
還可以。
正威集團平均工資為5789元/月,其中44%的工資收入位於區間3000-4000元/月,22%的工資收入位於區間4000-5000元/月。據分析數據統計,正威集團年終獎平均1967元。
丹江口正威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於2022年01月30日,注冊地位於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三官殿街道水都大道38號經開區辦公樓5樓,法定代表人為王玉新。經營范圍包括一般項目:電子專用材料製造;新能源原動設備製造;電池製造;金屬絲繩及其製品製造;金屬材料製造;金屬制日用品製造;金屬包裝容器及材料製造;新型膜材料製造;塑料製品製造;光伏設備及元器件製造;半導體器件專用設備製造;集成電路製造;集成電路晶元及產品製造;有色金屬合金製造;有色金屬壓延加工;金屬工具製造;金屬結構製造;電子專用設備製造;電力電子元器件製造;電子元器件製造;電子元器件與機電組件設備製造;光電子器件製造;金屬礦石銷售;新型金屬功能材料銷售;高性能有色金屬及合金材料銷售;金屬製品銷售;金屬基復合材料和陶瓷基復合材料銷售;金屬絲繩及其製品銷售;金屬鏈條及其他金屬製品銷售;金屬結構銷售;有色金屬合金銷售;金屬包裝容器及材料銷售;金屬製品研發;新型陶瓷材料銷售;高品質特種鋼鐵材料銷售;合成材料製造(不含危險化學品);集成電路銷售;集成電路晶元及產品銷售;集成電路設計;集成電路晶元設計及服務;其他電子器件製造;電子元器件批發;太陽能熱利用產品銷售;太陽能熱發電產品銷售;太陽能熱利用裝備銷售;太陽能熱發電裝備銷售;太陽能發電技術服務;總質量4.5噸及以下普通貨運車輛道路貨物運輸(除網路貨運和危險貨物);道路貨物運輸站經營;國內貨物運輸代理;國內貿易代理;信息技術咨詢服務;商務代理代辦服務;信息咨詢服務(不含許可類信息咨詢服務);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新能源汽車換電設施銷售;新能源汽車電附件銷售;新能源汽車生產測試設備銷售;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不含危險廢物經營);風動和電動工具製造;風力發電機組及零部件銷售;風力發電技術服務;陸上風力發電機組銷售;風動和電動工具銷售;風電場相關系統研發(除許可業務外,可自主依法經營法律法規非禁止或限制的項目)丹江口正威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對外投資5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