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網路文化如何傳承

網路文化如何傳承

發布時間:2022-09-10 01:53:35

㈠ 怎樣充分利用網路,傳揚傳統文化

如果想要利用網路來傳揚傳統文化,在這個網路時代,其實方法有很多,而且非常的方便。比如網上進行傳統文化的授課。網上直播表演傳統文化藝術。將傳統文化作品上傳到受歡迎的網路平台上。

然後就是將傳統文化作品上傳到受眾喜歡的網路平台上,供更多的人進行觀賞,因為網路的記錄形式是永久的,只要不人為的刪除,它都會在那裡,不像現實中的表演,呈現的藝術形式是一次性的。

㈡ 網路文化對傳統文化影響

當工作、學習、生活、交往都藉助乃至通過互聯網路來實現時,就形成了網路文化。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化,它有自己的獨特性,在論壇、博客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1、網路論壇文化對傳統語言文字的影響

現在的年輕人不再像八十年代的人們那樣熱衷於讀書、看報、看電視,而是習慣於從網路獲得資訊,通過網路與人交流互動。網路論壇又名BBS,是一種電子信息服務系統,它提供一方平台,用戶在論壇上可以獲得各種信息資訊,可以對看到、聽到的任何信息做出評論;也可以自己發布信息,組織大家一起進行討論。

隨著網路的發展,對傳統文化產生了諸多影響,在語言文字方面的影響尤其明顯。網路出現以後,人們傳統的交流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於是產生了適應這種交流方式的網路語言。網路語言對傳統語言的影響,在中國語言文字發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隨意用諧音字代替漢字,如用「美眉」代指妹妹,用「大蝦」代指大俠(網路高手),用「斑竹」代替版主(網路管理員),用「果醬」代指過獎,用「稀飯」代指喜歡,用「醬紫」代指這樣子,用「竹葉」代指主頁,用「表」代指不要,用「菌男」代指俊男等。

網路語言看似有趣,其實已經對學生產生了不良影響。學生是上網族的主要群體,對新生事物特別敏感;而網路語言因其簡約、快捷和形象,受到學生們的喜歡和追捧。但頻繁使用網路語言,容易養成不規范使用語言的壞習慣。

特別是錯別字的反復使用,對原本語言還未穩固的學生來說,是災難性的。久而久之,有可能造成對漢語言的破壞,使之產生紊亂性,這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

2、博客對傳統文化多元化發展的影響

「博客」是網路時代的新事物。當下, 人們對網路的依賴和迷戀程度不斷升級。博客現象正是伴隨著這股網路狂潮而出現的。2005年被稱為「博客元年」,2006和2007年被稱為「博客井噴年」,博客給普通民眾提供了一個自由的網上言論空間。

博客的前身是個人網站,由於技術門檻較高,一直屬於少數人的媒體,包括精英和部分技術愛好者。博客作為網站技術傻瓜化的產物,成為所有有條件上網的平民的個人媒體,引起了網民及整個社會的廣泛關注。

在博客上,所有網民都可以通過網路直接向全世界發表言論和作品,它具有大眾化、平民化、個性化的特點,易於普通人接受和嘗試。在廣袤無垠的網路空間里,博客的出現掀起了網路的新文化運動,讓人們可以有一個平台展示自己獨特的人生感悟。

博客的出現滿足了人們表達自我的普遍願望。它作為網路世界中最自由的力量,表達著人們千百年來對思想禁忌的沖突。自由與民主,這就是博客的文化特徵。

推進文化多元化發展、給民眾提供自由發表言論的場所、提供不受空間限制的交流平台,這些都是博客的優點。人們通過博客傳播文化和思想,從而打破了現實中因為地理、歷史、政治和個人文化修養而造成的局域性、民族性、局限性,推動了文化多元化發展。

3、微博傳遞對傳統文化傳播的影響

博客方興未艾,微博又進入了生活。相比論壇和博客,微博的使用更為方便,傳播性更強。開始習慣每天打開電腦看微博,看看朋友們有沒有遇到什麼新鮮事,討論熱門話題,也會在微博上寫寫自己喜事樂事煩心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微博的影響也逐漸滲透到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全國各地政府部門都開了微博,以興化市公安局為例,該局的官方藍V微博每天都會發幾個微博,內容有防盜防騙知識、單位的辦事程序等等,還不時回復網友的評論,評論。



加強網路文化管理

加強網路文化管理,就是要充分適應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形勢的變化,積極實施網路文化管理的監督職能、引導職能、規范職能、懲戒職能,加快建立法律規范、行政監督、行業自律、技術保障相結合的網格文化管理體制和機制,推動網路文化健康發展。

要健全法律法規,提高依法管理水平。推進網路文化法制化進程,首先要提高立法質量,把網路管理的立法工作納入到國家整個法制建設的框架中思考設計;其次要跟蹤網路文化的最新動態,加快立法進程,使網路文化建設盡可能做到有法可依。

㈢ 怎樣推進網路文化健康發展

一是深化對網路文化建設的認識。網路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按照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要求,在建設中加強管理,以管理促進健康發展。網路文化「重在建設」,既要重視技術手段建設,更要重視內容建設,以先進技術傳播先進文化;既要重視網站建設,更要重視輿論導向,以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既要重視網路文化產品創作和生產,更要重視產品價值和社會效益提升,以優秀的網路文化產品滿足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加強監督管理:希望有關部門加快網路立法和法律監管步伐,運用法律手段加強對網路運營和網路產品的監管,盡快實行網路、手機實名制,確保有線、無線上網的身份認證;建立和完善網路分級管理體制與青少年網路保護法律體系,根據不同的受眾對象,賦予網路經營者不同的經營許可權;設立互聯網安全執法部門,嚴厲打擊並嚴懲重罰網路違法犯罪行為,維護互聯網安全和正常秩序。同時應加強宣傳和監督,對青少年不適宜進入的場所要嚴把「禁入」關,對於違反相關規定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的經營場所要嚴加處罰和整治。相關部門應該加強指導和監督,建立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對網站經營者加強業務培訓,規范網路發布內容,在源頭上把好關,為青少年輸送適合他們身心發展的網路信息和文化精品。
三是凈化網路環境,積極構築綠色網上空間和服務平台。依法管理互聯網,嚴厲打擊網路違法犯罪、網路色情等不法行為,積極倡導行業自律,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及時遏制網上有害信息傳播,並且從網民結構特點和網路應用實際出發主動搭建平台,突出互聯網社會服務功能,著力營造良好的網上環境。設立青少年喜聞樂見的「綠色健康」網站,通過學習、就業、交友、心理咨詢、法律援助等青少年感興趣的、能切實為青少年服務的形式,吸引他們積極參與。推動網路文化向社區和農村延伸,努力在社區、鄉村打造集政務、娛樂、信息、教育、服務、惠民等功能為一體的社區(鄉村)網路文化,建設傳遞文明和諧、溫馨關愛的網上幸福家園。
四是充分發揮新媒體平台優勢,用先進技術傳播先進文化,用新陣地引領社會新風尚。充分發揮手機媒體、微博、視頻拍客等新興媒體「短、平、快」的傳播優勢,圍繞弘揚社會公德、倡導文明新風、凈化網路環境、營造和諧氛圍。集中優勢資源、打造品牌欄目是新聞網站科學定位、快速發展的必由之路。
因此,凈化網路和新媒體環境,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努力。

㈣ 我們應如何加強網路文化建設

一是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唱響網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宣傳科學真理、傳播先進文化、倡導科學精神、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 二是要提高網路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提高網路文化產業的規模化、專業化水平,把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作為網路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動我國優秀文化產品的數字化、網路化,加強高品位文化信息的傳播,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國氣派、體現時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網路文化品牌,推動網路文化發揮滋潤心靈、陶冶情操、愉悅身心的作用。 三是要加強網上思想輿論陣地建設,掌握網上輿論主導權,提高網上引導水平,講求引導藝術,積極運用新技術,加大正面宣傳力度,形成積極向上的主流輿論。 四是要倡導文明辦網、文明上網,凈化網路環境,努力營造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網路文化氛圍,營造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園。 五是要堅持依法管理、科學管理、有效管理,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思想教育、行業自律等手段,加快形成依法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規范有序的互聯網信息傳播秩序,切實維護國家文化信息安全。

㈤ 從文化傳承和創新的角度,說明如何更好的推動網路文學發展

網路文學在中國飛速發展,為中國文學事業的繁榮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目前,中國網路文學已擁有1億5000萬讀者和100萬名網路作者,形成了與傳統文學競相發展的多元化格局。
今天我將和各位探討網路文學發展的機遇和挑戰,以及我們如何去推動網路文學產業化、促進網路文學更加積極健康地發展。
一、網路文學發展機遇
1、巨大的市場空間
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 第 25 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國網民規模達到3.84億人,普及率達到28.9%。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2.33億人,占整體網民的60.8%。網路文學用戶規模達到1.62億人,占網路應用使用率42.3%。 巨大的用戶市場為網路文學的發展提供了無限的發展空間。
2、網上付費閱讀已被年輕人接受
目前中國人不願意為服務付費的觀念正在慢慢改變,特別是年輕人已經對付費服務習以為常。這種付費的理念有利於激發網路作者的創作熱情,促成擁有較大影響力和市場號召力的作者和一大批有著優秀網路文學作品的產生,對網路文學的產業化發展提供了好的平台。
3、新的出版模式促進網路文學產業化發展
隨著數字出版的發展,不斷涌現出新的傳播渠道,使網路文學得到廣泛的傳播。中文在線在全國首創全媒體出版模式,以手機、手持閱讀器、互聯網、數字圖書館、紙書出版等方式進行多渠道出版,實現「一種內容、多種渠道、同時發布」,幫助作者實現版權價值最大化,營銷傳播立體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手機出版為網路文學發展開辟了無限的空間。對於一個傳統出版社來說,一本書的發行量在幾十萬冊就已經屬於天文數字,而在中國移動的手機閱讀平台上,一本暢銷書最高的點擊率超過了2億次,這是傳統文學根本無法想像的。
二、網路文學發展面臨的兩大挑戰
一是網路文學的內容
由於網路的自由,傳播門檻低、作品質量無法嚴格把關,導致作品質量良莠不齊,思想深度、內容形式等千差萬別,寫作角度也都各不相同。還有一些作者一味的為了討好讀者而根據讀者的好惡來寫作,這樣的作品只能是文化快餐,而不是有營養的精神大餐。
二是網路文學的盜版問題
目前網路文學的盜版問題還是非常嚴重。由於網路盜版的盛行,給文學類站點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一些盜版網站使原創正版站點用戶嚴重分流,波及到正版網路文學網站的合法收入,也導致作者的權益受不到充分保障。
三、促進網路文學發展的措施
1、作協指導,支持網路文學健康發展
中國作協作為中國文學界的官方機構,可以在網路文學的發展引導上、網路文學網站的建設上、網路文學作者的培養上等給予全方面的指導和支持。例如2008年11月-2009年6月,在中國作協的指導下,中國作家出版集團和中文在線共同主辦「網路文學十年盤點」,成為傳統文學界與網路文學界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一次交流,這對網路文學的發展就非常有促進作用。2010年,在中國作協指導下,中文在線和魯迅文學院合作舉辦「網路文學作家培訓班」,幫助網路作者系統地梳理了文學創作的觀念、思路和方法,對網路作者寫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
2、產業拓展,最大化開發版權價值
我們應挖掘優質的網路文學作品,拓展到多個應用領域。網路文學可以為網路游戲、電影、電視以及動漫等文化產業提供豐富的素材。比如《明朝那些事兒》以一個億的碼洋突破了十多年來的成人文藝作品天頂;《誅仙》成為著名游戲;許多書被搬上了熒幕。中國原創文學在經過進一步的商業開發後,將走向多形式、多語種和多媒體化的未來。
3、保護版權、打擊盜版
我們應保護版權,為網路文學作者朋友們提供積極健康的創作環境。2005年7月,在國家版權局、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的大力支持下,中文在線聯合國內最知名的數十家出版機構、全國各地律師事務所及眾多知名作家共同發起成立了中文「在線反盜版聯盟」,這成為了17k及廣大原創文學站點維權的強有力後盾。目前已經建立起遍布全國的律師網路,組織維權訴訟300餘起,涉案作品3000餘部。
4、網路文學內容審核、網路編輯的培養
在內容為王的時代,內容的審核和把關,網路編輯的職責尤為重要。網路編輯面對的是「巨量讀者群」,編輯職責在思想政治、主流文化的把控上的重要性被放大。比如在手機出版上,面對幾億的讀者,任何一個思想政治、文化傾向、文字規范上的失誤,都將被手機出版渠道難以估量的放大為此,提升網路編輯的素質和水平,建立和健全一套與國家最高新聞機構類似的網路內容管理體系也非常重要。
網路文學的發展和產業化需要多方的支持,相信在中國作協的指導下,在中國優秀的網路文學網站的推動下,在廣大網路作家的努力下,在數字出版產業鏈各方參與者的促進下,網路文學必將更加健康、有力地發展。

㈥ 新媒體時代,如何利用網路傳播文化信息

新媒體在引領潮流上有獨特的優勢
正是利用這些優勢,潮流的引領變得更加便捷迅速。
1、進入門檻層面:新媒體不像傳統媒體,特別是在時間上,比如電視廣告,再美再好的電視廣告最多30秒到一分鍾(電視購物和一些品牌MV不算),同時因為它本身的投放價格非常貴,所以再美好的品牌或者視頻都很難有充足的時間展示,但是新媒體就不一樣了,特別是依託新媒體平台的自媒體們,可以用充足的視覺的講清楚一件事,比如近年非常紅的李子柒,她就是運用的新媒體平台打造一個能傳播中華飲食文化的系列視頻,這種節目形式是傳統媒體不敢想像的。
2、形式層面:新媒體能做到各種文化產品百家爭鳴,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各族人民充分的表達觀點,記錄生活,再利用新媒體獨有的流量管理程序,把大家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展示給更多的人看,看的人多了喜歡的人多了,那麼潮流就慢慢形成。
3、時效層面:新媒體通過手機終端讓新奇的文化潮流第一時間傳送到消費者面前,東京、紐約正在流行什麼,千里之外的消費者即刻就能知曉。
4、組合層面:新媒體和傳統媒體有效集合,傳統媒體服裝大製作(各大主流衛視的自製節目),新媒體負責媒介觸達並碎片化傳播,讓娛樂文化潮流24小時不間斷推送到每個人面前,人們根據喜好再從傳統媒體或者新媒體平台上觀看節目。這種互動式組合式的玩法讓潮流觸達的面更廣。

㈦ 網路的時代,傳統文化怎麼傳承

隨著網路的興起,大多數青少年在閑暇時間都將精力投入到網路,忽視了傳統文化,書法就是其中之一。白河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為廣大青少年提供了學習書法的環境,配備了優秀的師資隊伍,來到這里就能體驗中國傳統文化帶給你不一樣的樂趣!

㈧ 在當今網路社會中,該如何傳揚傳統文化

現今是網路發展迅速的時代,許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已經瀕臨失傳的地步,不是老一代的藝術家不願意教,而是現在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去學這門藝術了。傳統文化快要失傳的情況下,首先我們要先了解傳統文化、再推出傳統與新藝術相結合、最後要熱愛和傳播傳統文化。文化是中國的根和魂,我們應該不懈的繼承和傳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三、傳統文化需扶持和推廣

現在有些傳統手藝做工繁雜、沒有幾年的基本功是干不下來的,很多年輕人耐不住這個寂寞往往沒有學成,而有些手藝工序老舊很快被新的工業給取代,也有些手藝根本產生不了什麼利潤,連生計難以維持如何談傳承。這就需要國家和社會的推廣和扶持。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逐漸消失的情況,所以很多電視台都舉辦了大型的節目來推廣。

中國傳統文化是老一輩人用他們的汗水和智慧帶給我們的珍貴財富。讓我們攜手共進,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盡一份力。並堅信中華的傳統文化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㈨ 該怎樣為網路文明建設、網路文化正能量傳播助力

該怎樣為網路文明建設、網路文化正能量傳播助力?網路文明建設、網路文化正能量傳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這對於中國社會意義重大,每一個人都應該直覺起來,保護我們的網路文明建設,如何能夠助力,需要注意幾個方面,大家可以做一個參考:

三、想要為網路文明建設、網路文化正能量傳播助力,個人想周圍人宣傳:

網路文明建設需要我們做宣傳,發到我們身邊每一個人,讓大家都能夠一起為網路正能量和網路文明做貢獻,那麼我們就成功了。

㈩ 如何發展健康向上的網路文化

重點新聞網站加快發展,這樣一來,既可以佔領有利地形,又能夠佔領更多的位置,加強影響力,擴大輻射力,增強滲透力。

古人說:「文以載道」,如何處理好網路和內容之間的辯證關系,加強網路文化內容建設,同樣不可或缺,這需要我們採取手段,努力發掘優秀傳統文化和業已成熟的當代文化精品。

動員廣大主張正義的作家群體和各界網民認真創作出適合互聯網和手機等新興媒體傳播的精品力作和格調健康的網路文化作品,解決好有好米而非劣質米有毒米下鍋的問題。

(10)網路文化如何傳承擴展閱讀:

要認真貫徹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加強和改進網路文化建設和管理,加強網上輿論引導,唱響網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實施網路內容建設工程,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瑰寶和當代文化精品網路傳播,製作適合互聯網和手機等新興媒體傳播的精品佳作,鼓勵網民創作格調健康的網路文化作品。

支持重點新聞網站加快發展,打造一批在國內外有較強影響力的綜合性網站和特色網站,發揮主要商業網站建設性作用,培育一批網路內容生產和服務骨幹企業。

與網路文化如何傳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些網路大v能進行法律監督 瀏覽:329
樂視usb共享網路給電腦 瀏覽:209
發生網路安全事件後如何索賠 瀏覽:760
小米wifi系統正常網路黃燈 瀏覽:946
成人本科和網路教育哪個好畢業 瀏覽:169
家用固話哪個網路好 瀏覽:882
電腦在哪可以找到登錄網路 瀏覽:682
撫州網路安全和信息中心 瀏覽:465
網路分析是哪個 瀏覽:70
糖豆網路機頂盒怎麼用 瀏覽:815
極豆導航網路設置 瀏覽:484
有線電視有網路但是沒有信號 瀏覽:705
重慶南川教育行業網路宣傳有哪些 瀏覽:111
電腦網路設置停止服務 瀏覽:683
智能網路機頂盒許可權驗證密碼 瀏覽:756
網路110M和200M哪個好 瀏覽:933
tplink路由器連上了就是沒網路 瀏覽:954
華碩asus網路測速在哪裡 瀏覽:57
100兆寬頻適合多少g網路 瀏覽:495
無線網路列印機和手機同步 瀏覽:368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