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網路安全標准頻繁詢問

網路安全標准頻繁詢問

發布時間:2022-09-09 02:40:42

『壹』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級別

網路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分為五級,第一級為自主保護級,第二級為指導保護級,第三級為監督保護級,第四級為強制保護級,第五級為專控保護級,五級防護水平一級最低,五級最高。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級別具體介紹?
1、第一級(自主保護級),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
2、第二級(指導保護級),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產生嚴重損害,或者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
3、第三級(監督保護級),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損害;
4、第四級(強制保護級),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別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損害;
5、第五級(專控保護級),會對國家安全造成特別嚴重損害。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標准規定了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能力的五個等級:
第一級:用戶自主保護級,_第二級:系統審計保護級,第三級:安全標記保護級,第四級:結構化保護級,第五級:訪問驗證保護級。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是對信息和信息載體按照重要性等級分級別進行保護的一種工作,在中國、美國等很多國家都存在的一種信息安全領域的工作。
總結網路安全等級保護的級別劃分是根據網路系統在國家安全、經濟建設、社會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以及網路系統遭到破壞後,對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公共利益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二十一條國家實行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網路運營者應當按照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護義務,保障網路免受干擾、破壞或者未經授權的訪問,防止網路數據泄露或者被竊取

『貳』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保障網路安全,維護網路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展,制定本法。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建設、運營、維護和使用網路,以及網路安全的監督管理,適用本法。第三條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推進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鼓勵網路技術創新和應用,支持培養網路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網路安全保護能力。第四條國家制定並不斷完善網路安全戰略,明確保障網路安全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標,提出重點領域的網路安全政策、工作任務和措施。第五條國家採取措施,監測、防禦、處置來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的網路安全風險和威脅,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免受攻擊、侵入、干擾和破壞,依法懲治網路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網路空間安全和秩序。第六條國家倡導誠實守信、健康文明的網路行為,推動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採取措施提高全社會的網路安全意識和水平,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促進網路安全的良好環境。第七條國家積極開展網路空間治理、網路技術研發和標准制定、打擊網路違法犯罪等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網路治理體系。第八條國家網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網路安全工作和相關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電信主管部門、公安部門和其他有關機關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網路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網路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職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第九條網路運營者開展經營和服務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遵守商業道德,誠實信用,履行網路安全保護義務,接受政府和社會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第十條建設、運營網路或者通過網路提供服務,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國家標準的強制性要求,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網路安全、穩定運行,有效應對網路安全事件,防範網路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網路數據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第十一條網路相關行業組織按照章程,加強行業自律,制定網路安全行為規范,指導會員加強網路安全保護,提高網路安全保護水平,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第十二條國家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使用網路的權利,促進網路接入普及,提升網路服務水平,為社會提供安全、便利的網路服務,保障網路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動。
任何個人和組織使用網路應當遵守憲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危害網路安全,不得利用網路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宣揚民族仇恨、民族歧視,傳播暴力、淫穢色情信息,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譽、隱私、知識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等活動。第十三條國家支持研究開發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路產品和服務,依法懲治利用網路從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動,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網路環境。第十四條任何個人和組織有權對危害網路安全的行為向網信、電信、公安等部門舉報。收到舉報的部門應當及時依法作出處理;不屬於本部門職責的,應當及時移送有權處理的部門。
有關部門應當對舉報人的相關信息予以保密,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第二章網路安全支持與促進第十五條國家建立和完善網路安全標准體系。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組織制定並適時修訂有關網路安全管理以及網路產品、服務和運行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
國家支持企業、研究機構、高等學校、網路相關行業組織參與網路安全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制定。第十六條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統籌規劃,加大投入,扶持重點網路安全技術產業和項目,支持網路安全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推廣安全可信的網路產品和服務,保護網路技術知識產權,支持企業、研究機構和高等學校等參與國家網路安全技術創新項目。

『叄』 面試網路維護工程師會被問到哪些問題

-物理層

物理層定義了設備介面上的一些電子電氣化的標准,比如RJ45介面,光纖介面。傳輸介質雙絞線,無線,光,電。等

--數據鏈路層

二層定義了一個重要的表示,MAC地址,准確的說他必須在一個LAN內是唯一的。他又48位的十六進制組成,前24位是廠商表示,後24位 是廠商自定義的序列號。有時候 MAC地址就是表示了一個設備的位置。

--網路層

網路層是用來邏輯上選路定址的,這一層最重要的一個協議就是IP協議。基於ip 又分為 ARP,RARP,ICMP,IGMP等

--傳輸層

這一層定義類了 兩個重要的協議 TCP和UDP 。還有就是埠號的概念。這一層關聯的是一個主機上的某個程序或者是服務。比如 tcp 80 的web服務 udp 4000的QQ 程序等。

--會話層

主要作用是建立會話和管理會話。我一般這樣理解 會話的 比如 telnet 一台主機,是一次會話的鏈接。打開網路的網頁,就和網路的伺服器建立了一次會話。

--表示層

因為底層傳輸的是二進制,應用層無法直接識別。所以根據這一層的名字可以直接理解為他是一個翻譯。比如把一長串的數據「翻譯」成rmvb格式,交給上層的 快播 這個程序,把另一串數據「翻譯成」MP3格式交給 音樂播放器。其實這一層的工作很多。

壓縮,解壓縮,加密,解密等

--應用層

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可以操所的界面,如windows的桌面化或UNIX的字元界面。

OSI七層的每一層是獨立工作的,但是層與層之間是相互「合作」「兼容」的關系。

1.2 [三層交換和路由器的不同]

雖說三層交換機和路由器都可以工作在三層,但本質上還是有所區別。

一 在設計的功能上不同

現在有很多的多功能路由器,又能實現三層的路由功能,包括NAT地址轉換。有提供了二層的埠,有的還配置了無線功能。再有就是還具備防火牆的功能。但是你不能它單獨的劃分為交換機或者是防火牆吧。只能說是個多功能的路由器。防火牆二層交換只是他的附加功能。三層交換也一樣,主要功能還是解決區域網內數據頻繁的通信,三層功能也有,但不見得和路由器差很多。

二 應用的環境不同

三層交換的路由功能比較簡單,因為更多的把他應用到區域網內部的通信上,主要功能還是數據的交換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就是選路定址,更適合於不同網路之間,比如區域網和廣域網之間,或者是不同的協議之間。

三 實現方式不同

路由器能夠實現三層的路由(或轉發) 是基於軟體的實現方式,當收到一個數據包要轉發的時候,要經過查看路由表,最長匹配原則等一系列復雜的過程最終實現數據包的轉發,相比三層交換效率略低。而三層交換是基於硬體的方式實現三層的功能,他成功轉發一個數據包後,就會記錄相應的IP和MAC的對應關系,當數據再次轉發是根據之前的記錄的表項直接轉發。這個過程成為「一次路由,多次交換」。

總之,三層交換和路由器的最大區別是路由器可以基於埠做NAT,而三層交換機不能。路由器直接接入光纖可以直接上網,而三層交換機不能。主要是三層交換機的每一個介面都有專有的MAC地址和特定的ASIC集成電路。

.

1.3 [靜態路由和動態路由的區別]

靜態路由特點

靜態路由是管理員手工配置,精確。但是不夠靈活,是單向性的。考慮到靜態路由穩定,節省資源(內存,cpu,鏈路帶寬)。在網路TOP不是很大的環境中常用。

動態路由的特點

動態路由的好處就是路由器本身通過運行動態路由協議來互相學習路由條目,在大型的網路環境中,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工程師的工作量。動態路由協議分為很多種,IGP和EGP,IGP中根據工作的原理分為鏈路狀態型和距離矢量型的。但是不管哪一種動態協議,他都要經過以下幾個過程。

1.「說話」 向其他的路由器發送路由信息

2.「收聽」 接收其他路由器發來的路由信息

3.「計算」不同的動態路由協議有不同的演算法,每種路由協議通過自己特有的演算法把收到的路由信息計算,得出最好的路由條目,載入到路由表中。

4.「維護」 維護路由表,當TOP發生變化的時候,及時的更新自己的路由表,並發送變更的消息

在生產環境下,應當更具不同的網路規模,選擇不同的路由協議。

1.4 [描述一下ACL和NAT]

ACL:acl訪問控制列表是用來制定規則的一種機制。他用來告訴路由器那些數據包訪問那些資源是允許的,那些是拒絕的。他可以分為兩種方式,一是標準的訪問控制列表,只能基於源地址進行限制。而是擴展的訪問控制列表,他不僅可以基於源地址和目標地址進行過濾,還可以根據埠來進行限制。ACL的工作原理就是讀取數據包的三層和四層,和訪問控制列表中的條目進行匹配,如有相符的,直接按照策略(允許或拒絕),不在往下匹配。如沒有匹配的條目則按照默認規則。

NAT:nat網路地址轉換,是為了解決ipv4地址空間不足產生的。

Nat的原理就是替換掉數據包中的源ip+埠或目標ip+埠,以達到私有地址不能再公網上傳播的這種情況,或者是區域網中伺服器的發布。Nat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區域網用戶的安全性。

實現方式大概可以分成 靜態NAT,動態NAT PAT(埠復用)

1.5 [描述一下VLAN]

VLAN 是為了避免二層出現廣播風暴給大面積用戶帶來影響,所採取的一種手段。

Vlan 帶來的好處

減少廣播風暴

提高一定的安全

簡化網路的管理,有易於故障排查

Vlan 是把區域網進行邏輯上的分割,實現方式有兩種

1.靜態vlan 基於埠的vlan (常用)

2.基於MAC地址的vlan (適合於移動用戶)

Vlan之間的通信需要配置TRUNK鏈路(中繼) 封裝模式有兩種

Isl 思科私有的技術,在數據幀的頭部和尾部添加30位元組的標示符

Dot1q 通過 在mac地址後面打標記的方式 標識vlan 共4個位元組 公有協議

1.6 [RIP和OSPF的區別]

兩者都屬於IGP協議,rip是典型的距離矢量動態路由協議。Ospf是鏈路狀態型的協議

Rip是整張路由表進行廣播更新(v2是組播),學習未知的路由條目,有存在環路的情況

並且沒有鄰居表,網路收斂速度比較慢。因為有環路的缺陷,不適合較大的網路使用。

Ospf組播更新,並且只有TOP發生變化的時候才出發更新,把收到更新的路由會放置在LSDB中,並生成路由。Ospf本身沒有環路的產生,並且是有分層的結構,而rip是平面的沒有層次化。所以ospf比rip收斂速度快。在NBMA網路中還會有DR和BDR的概念,促進了ospf的收斂。

Rip 管理距離 120 ospf 管理距離 110

1.7 [解釋以下術語的意思]

LAN 本地區域網

WAN 廣域網

VLAN 虛擬區域網

WLAN 無線區域網

VPN 虛擬專用網

AD 管理距離,用來衡量不同路由協議生成去往同一目標的可信值

Metric 度量值,用來判斷同一種路由協議生成去往同一目標的優先順序

1.8 [簡述一下stp是什麼]

Stp 生成樹協議。

一個良好的網路應該要考慮到鏈路的冗餘,比如二層的交換機做冗餘,來防範單點故障帶來的問題。但是二層做冗餘的話會帶來一些問題:

1.廣播風暴,因為二層對未知數據幀的處理是進行廣播,而且二層的封裝結構又不像三層那樣有TTL 的機制來防護。所以一旦廣播風暴產生,其他的交換機就會跟著廣播,造成鏈路的堵塞癱瘓。

2.MAC地址的重復。因為二層的工作原理,會造成交換機對一個MAC的多次重復的去學習,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直到設備癱瘓

3.MAC地址表的不穩定,因為要重復去學習一些地址。造成轉發效率緩慢。

二層環路帶來的後果是嚴重的 ,stp協議就是在冗餘的環境下,邏輯上去DOWN掉一個借口,打破環路的產生,同時做到冗餘。當環境變化時,會自動跳轉down的介面。

1.9 [STP計算的過程]

1.選擇根網橋

2.選擇根埠

3.選擇指定埠

4.指定阻塞埠

2.0 [描述一下HSRP]

熱備路由協議 是Cisco私有的網關冗餘協議。它是由一組路由器(最低2台)構成的一個熱備組 作用是為用戶提供一個不間斷的網關ip,用戶通過這個ip訪問互聯網,即使真實的網關設備DOWN掉一台,也不會影響客戶的正常工作。

原理: 熱備組中包含4中路由器的角色,

活躍路由器:負責承載發往虛擬ip地址的流量,是真正轉發用戶數據流量的路由器,

同時向UDP1985發送hello包 表明自己的狀態,一個組中只有一台

備份路由器:監聽整個HSRP組的狀態,是成為下一個活躍路由器之前的狀態,一個組中只有一個 同時向組中發送

其他路由器:靜聽整個HSRP組的狀態,是備份路由器的候選者

虛擬路由器:為客戶端提供一個虛擬的ip和MAC 能夠然活躍路由器轉發。

當活躍路由器Down後 備份路由器收不到hello包 就會成為活躍路由器。而這個轉換的過程用戶是感覺不到的。

『肆』 互聯網安全保護技術措施規定

第一條為加強和規范互聯網安全技術防範工作,保障互聯網網路安全和信息安全,促進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根據《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稱互聯網安全保護技術措施,是指保障互聯網網路安全和信息安全、防範違法犯罪的技術設施和技術方法。第三條互聯網服務提供者、聯網使用單位負責落實互聯網安全保護技術措施,並保障互聯網安全保護技術措施功能的正常發揮。第四條互聯網服務提供者、聯網使用單位應當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未經用戶同意不得公開、泄露用戶注冊信息,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互聯網服務提供者、聯網使用單位應當依法使用互聯網安全保護技術措施,不得利用互聯網安全保護技術措施侵犯用戶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第五條公安機關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部門負責對互聯網安全保護技術措施的落實情況依法實施監督管理。第六條互聯網安全保護技術措施應當符合國家標准。沒有國家標準的,應當符合公共安全行業技術標准。第七條互聯網服務提供者和聯網使用單位應當落實以下互聯網安全保護技術措施:
(一)防範計算機病毒、網路入侵和攻擊破壞等危害網路安全事項或者行為的技術措施;
(二)重要資料庫和系統主要設備的冗災備份措施;
(三)記錄並留存用戶登錄和退出時間、主叫號碼、賬號、互聯網地址或域名、系統維護日誌的技術措施;
(四)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應當落實的其他安全保護技術措施。第八條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的單位除落實本規定第七條規定的互聯網安全保護技術措施外,還應當落實具有以下功能的安全保護技術措施:
(一)記錄並留存用戶注冊信息;
(二)使用內部網路地址與互聯網網路地址轉換方式為用戶提供接入服務的,能夠記錄並留存用戶使用的互聯網網路地址和內部網路地址對應關系;
(三)記錄、跟蹤網路運行狀態,監測、記錄網路安全事件等安全審計功能。第九條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的單位除落實本規定第七條規定的互聯網安全保護技術措施外,還應當落實具有以下功能的安全保護技術措施:
(一)在公共信息服務中發現、停止傳輸違法信息,並保留相關記錄;
(二)提供新聞、出版以及電子公告等服務的,能夠記錄並留存發布的信息內容及發布時間;
(三)開辦門戶網站、新聞網站、電子商務網站的,能夠防範網站、網頁被篡改,被篡改後能夠自動恢復;
(四)開辦電子公告服務的,具有用戶注冊信息和發布信息審計功能;
(五)開辦電子郵件和網上簡訊息服務的,能夠防範、清除以群發方式發送偽造、隱匿信息發送者真實標記的電子郵件或者簡訊息。第十條提供互聯網數據中心服務的單位和聯網使用單位除落實本規定第七條規定的互聯網安全保護技術措施外,還應當落實具有以下功能的安全保護技術措施:
(一)記錄並留存用戶注冊信息;
(二)在公共信息服務中發現、停止傳輸違法信息,並保留相關記錄;
(三)聯網使用單位使用內部網路地址與互聯網網路地址轉換方式向用戶提供接入服務的,能夠記錄並留存用戶使用的互聯網網路地址和內部網路地址對應關系。第十一條提供互聯網上網服務的單位,除落實本規定第七條規定的互聯網安全保護技術措施外,還應當安裝並運行互聯網公共上網服務場所安全管理系統。第十二條互聯網服務提供者依照本規定採取的互聯網安全保護技術措施應當具有符合公共安全行業技術標準的聯網介面。第十三條互聯網服務提供者和聯網使用單位依照本規定落實的記錄留存技術措施,應當具有至少保存六十天記錄備份的功能。第十四條互聯網服務提供者和聯網使用單位不得實施下列破壞互聯網安全保護技術措施的行為:
(一)擅自停止或者部分停止安全保護技術設施、技術手段運行;
(二)故意破壞安全保護技術設施;
(三)擅自刪除、篡改安全保護技術設施、技術手段運行程序和記錄;
(四)擅自改變安全保護技術措施的用途和范圍;
(五)其他故意破壞安全保護技術措施或者妨礙其功能正常發揮的行為。第十五條違反本規定第七條至第十四條規定的,由公安機關依照《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予以處罰。

『伍』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規定

法律分析:國家對網路安全實行等級保護制度,對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務、能源、交通等重要行業和領域,在網路等級保護的基礎上,實行重點保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十五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網路安全標准體系。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組織制定並適時修訂有關網路安全管理以及網路產品、服務和運行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國家支持企業、研究機構、高等學校、網路相關行業組織參與網路安全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制定。

第三十一條 國家對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務、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務、電子政務等重要行業和領域,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壞、喪失功能或者數據泄露,可能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國計民生、公共利益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在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基礎上,實行重點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具體范圍和安全保護辦法由國務院制定。國家鼓勵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以外的網路運營者自願參與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體系。

『陸』 簡述網路安全的相關評估標准.

1 我國評價標准

1999年10月經過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批准發布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等級劃分准則》將計算機安全保護劃分為以下5個級別。
l 第1級為用戶自主保護級(GB1安全級):它的安全保護機制使用戶具備自主安全保護的能力,保護用戶的信息免受非法的讀寫破壞。
l 第2級為系統審計保護級(GB2安全級):除具備第一級所有的安全保護功能外,要求創建和維護訪問的審計跟蹤記錄,使所有的用戶對自己的行為的合法性負責。
l 第3級為安全標記保護級(GB3安全級):除繼承前一個級別的安全功能外,還要求以訪問對象標記的安全級別限制訪問者的訪問許可權,實現對訪問對象的強制保護。
l 第4級為結構化保護級(GB4安全級):在繼承前面安全級別安全功能的基礎上,將安全保護機制劃分為關鍵部分和非關鍵部分,對關鍵部分直接控制訪問者對訪問對象的存取,從而加強系統的抗滲透能力。
l 第5級為訪問驗證保護級(GB5安全級):這一個級別特別增設了訪問驗證功能,負責仲裁訪問者對訪問對象的所有訪問活動。
我國是國際標准化組織的成員國,信息安全標准化工作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正在積極開展之中。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自主制定和採用了一批相應的信息安全標准。但是,應該承認,標準的制定需要較為廣泛的應用經驗和較為深入的研究背景。這兩方面的差距,使我國的信息安全標准化工作與國際已有的工作相比,覆蓋的范圍還不夠大,宏觀和微觀的指導作用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2 國際評價標准

根據美國國防部開發的計算機安全標准——可信任計算機標准評價准則(Trusted Computer Standards Evaluation Criteria,TCSEC),即網路安全橙皮書,一些計算機安全級別被用來評價一個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性。
自從1985年橙皮書成為美國國防部的標准以來,就一直沒有改變過,多年以來一直是評估多用戶主機和小型操作系統的主要方法。其他子系統(如資料庫和網路)也一直用橙皮書來解釋評估。橙皮書把安全的級別從低到高分成4個類別:D類、C類、B類和A類,每類又分幾個級別,如表1-1所示。
表 安全 級 別
類 別
級 別
名 稱
主 要 特 征
D
D
低級保護
沒有安全保護
C
C1
自主安全保護
自主存儲控制
C2
受控存儲控制
單獨的可查性,安全標識
B
B1
標識的安全保護
強制存取控制,安全標識
B2
結構化保護
面向安全的體系結構,較好的抗滲透能力
B3
安全區域
存取監控、高抗滲透能力
A
A
驗證設計
形式化的最高級描述和驗證
D級是最低的安全級別,擁有這個級別的操作系統就像一個門戶大開的房子,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進出,是完全不可信任的。對於硬體來說,沒有任何保護措施,操作系統容易受到損害,沒有系統訪問限制和數據訪問限制,任何人不需任何賬戶都可以進入系統,不受任何限制可以訪問他人的數據文件。屬於這個級別的操作系統有DOS和Windows 98等。
C1是C類的一個安全子級。C1又稱選擇性安全保護(Discretionary Security Protection)系統,它描述了一個典型的用在UNIX系統上安全級別。這種級別的系統對硬體又有某種程度的保護,如用戶擁有注冊賬號和口令,系統通過賬號和口令來識別用戶是否合法,並決定用戶對程序和信息擁有什麼樣的訪問權,但硬體受到損害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用戶擁有的訪問權是指對文件和目標的訪問權。文件的擁有者和超級用戶可以改變文件的訪問屬性,從而對不同的用戶授予不通的訪問許可權。
C2級除了包含C1級的特徵外,應該具有訪問控制環境(Controlled Access Environment)權力。該環境具有進一步限制用戶執行某些命令或者訪問某些文件的許可權,而且還加入了身份認證等級。另外,系統對發生的事情加以審計,並寫入日誌中,如什麼時候開機,哪個用戶在什麼時候從什麼地方登錄,等等,這樣通過查看日誌,就可以發現入侵的痕跡,如多次登錄失敗,也可以大致推測出可能有人想入侵系統。審計除了可以記錄下系統管理員執行的活動以外,還加入了身份認證級別,這樣就可以知道誰在執行這些命令。審計的缺點在於它需要額外的處理時間和磁碟空間。
使用附加身份驗證就可以讓一個C2級系統用戶在不是超級用戶的情況下有權執行系統管理任務。授權分級使系統管理員能夠給用戶分組,授予他們訪問某些程序的許可權或訪問特定的目錄。能夠達到C2級別的常見操作系統有如下幾種:
(1)UNIX系統;
(2)Novell 3.X或者更高版本;
(3)Windows NT,Windows 2000和Windows 2003。
B級中有三個級別,B1級即標志安全保護(Labeled Security Protection),是支持多級安全(例如:秘密和絕密)的第一個級別,這個級別說明處於強制性訪問控制之下的對象,系統不允許文件的擁有者改變其許可許可權。
安全級別存在秘密和絕密級別,這種安全級別的計算機系統一般在政府機構中,比如國防部和國家安全局的計算機系統。
B2級,又叫結構保護(Structured Protection)級別,它要求計算機系統中所有的對象都要加上標簽,而且給設備(磁碟、磁帶和終端)分配單個或者多個安全級別。
B3級,又叫做安全域(Security Domain)級別,使用安裝硬體的方式來加強域的安全,例如,內存管理硬體用於保護安全域免遭無授權訪問或更改其他安全域的對象。該級別也要求用戶通過一條可信任途徑連接到系統上。
A級,又稱驗證設計(Verified Design)級別,是當前橙皮書的最高級別,它包含了一個嚴格的設計、控制和驗證過程。該級別包含較低級別的所有的安全特性。
安全級別設計必須從數學角度上進行驗證,而且必須進行秘密通道和可信任分布分析。可信任分布(Trusted Distribution)的含義是:硬體和軟體在物理傳輸過程中已經受到保護,以防止破壞安全系統。橙皮書也存在不足,TCSEC是針對孤立計算機系統,特別是小型機和主機系統。假設有一定的物理保障,該標准適合政府和軍隊,不適合企業,這個模型是靜態的。

『柒』 網路安全的評價標準是什麼

你可以到中國標准咨詢網,購買,http://www.chinastandard.com.cn去查詢,在首頁,上方的右邊,輸入標准號,再選GB國標,搜索即可,買的絕對是最新有效的。

這是我粗略給你搜了一下:
信息技術 網路安全漏洞掃描產品技術要求 標准號:GA/T 404-2002 發布時間:2002-12-11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信息系統技術規范 第2部分:系統與網路安全 標准號:MH/T 4018.2-2004 發布時間:2004-12-20
航天辦公信息系統計算機網路安全保密規則 標准號:QJ 2560-1993 發布時間:1993-03-30
IP網路安全技術要求----安全框架 標准號:YD/T 1163-2001 發布時間:2001-10-19
承載電信級業務的IP專用網路安全框架 標准號:YD/T 1486-2006 發布時間:2006-06-08
公眾IP網路安全要求 安全框架 標准號:YD/T 1613-2007 發布時間:2007-04-16
公眾IP網路安全要求 基於數字證書的訪問控制 標准號:YD/T 1614-2007 發布時間:2007-04-16
公眾IP網路安全要求 基於遠端接入用戶驗證服務協議(RADIUS)的訪問控制 標准號:YD/T 1615-2007 發布時間:2007-04-16
H.323網路安全技術要求 標准號:YD/T 1701-2007 發布時間:2008-01-01

『捌』 網路安全技術的論文

網路安全技術的論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都經常看到論文的身影吧,論文可以推廣經驗,交流認識。寫論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網路安全技術的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摘要: 在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推動下,電子商務取得較大的發展,但是計算機網路的安全問題卻又直接威脅電子商務的發展。所以,對於電子商務而言,運用好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是重點。筆者在介紹電子商務網路安全隱患的基礎上,分析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的應用,再配合保證電子商務隱私安全的措施,希望可以滿足電子商務運行環境安全的要求。

關鍵詞: 電子商務;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

電子商務本身存在諸多優點,但是網路技術一旦欠缺安全性,就會直接威脅電子商務。想要推動電子商務發展,穩定安全的網路環境支持不可少,而想要獲取安全可靠的網路環境,不但需要排除網路本身的安全隱患,同時還需要解決計算機網路應用之中電子商務面臨的安全問題。

1、電子商務網路的安全隱患

第一,信息竊取。利用網關或者路由器,就可以將傳達的信息截獲,這樣就會直接造成信息和密碼泄露。亦或是在分析之後,找到規律和格式,截獲網路傳輸信息內容。出現信息竊取的問題,主要是由於安全度達不到要求,或者是加密太簡單造成的[1]。第二,信息更改。在網關上以及路由器上都可以更改信息。在進行網上轉賬時,通過更改賬號,就可以竊取金錢。或者是在修改信息之後,將所得到的信息直接發送給目的地。第三,假冒。當掌握用戶基本信息之後,通過更改信息冒充用戶,並且發布虛假的信息,或者是主動獲取信息。第四,惡意破壞。攻擊者主要是利用接入網路修改網路信息,這樣就能夠掌握相關的信息,並且還會順利獲得網路的有關內容,一旦出現這樣的問題,造成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2、電子商務中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應用

為了達到安全要求,在進行電子商務交易時需要利用多種網路安全協議與技術,提供不同程度的安全保障。

2.1智能化防火牆技術

智能防火牆指的是正確判斷帶有病毒的程序,然後利用決策、記憶以及統計的方式來進行數據的識別處理,智能防火牆一般都不會詢問用戶,只有當網路訪問不確定時,才會將信息傳遞給用戶,然後邀請用戶來一起進行防範。智能防火牆可以解決病毒傳播、普通拒絕伺服器攻擊以及高級應用入侵等方面的問題。但是相比傳統防火牆,並非每一個進入訪問的程序都需要詢問用戶,這樣就避免頻繁的防火牆報警詢問的出現,讓用戶難以自行判斷,導致誤判或者是直接造成危害。

2.2數據加密技術

智能防火牆本身屬於被動的防禦,但是相比傳統的防火牆,其本身的優勢非常明顯,不過依舊存在諸多問題。針對電子商務之中存在的不確定和不安全的因素,難以針對性地排除。那麼,要保證電子商務交易的安全,就可以通過數據加密處理的方式,彌補其存在的不足之處。目前,數據加密包含了對稱和非對稱兩個方面,很多機構通過公開密鑰體系技術的使用構建出完整的簽名體系以及加密體系,這樣就可以很好解決電子商務之中存在的安全問題。通過公開密鑰體系的構建,當甲方生成之後,就可以將其中一把秘鑰給予貿易方,等待獲取之後,乙方做好機密信息的加密處理,之後再返回給甲方,甲方利用另一個專用的密鑰來進行解密處理,確保機密的信息能夠在安全的狀態下進行交換[2]。

2.3數字簽名技術

數字簽名就是通過在數據單元上附加數據,或對數據單元進行秘密變換,從而使接收者可以確認數據來源和完整性。這種數據或變換允許數據單元的接收者用以確認數據單元的來源和數據單元的完整性並保護數據,防止被人進行偽造。簽名主要是通過電子的形式來呈現,並且簽名的信息也可以在通信網路之中進行傳輸。數字簽名技術,主要是直接將摘要信息的發送人員的私鑰做好針對性的加密處理,完成之後,再發送給接收人員。利用公鑰,接收者才能夠進行解密處理,之後使用HAVH函數,就會形成一個摘要信息,然後與解密的摘要信息進行對比。如果相同,就證明信息是完整的,並且在傳輸的過程中沒有進行任何的修改處理,否則就表明信息被修改。因此,數字簽名可以滿足信息傳輸的完整性需求,避免交易之中出現抵賴的問題。目前,在電子商務之中,這一種技術得到很好的使用。

2.4非法入侵檢測技術

在保護網路安全的過程中,防火牆技術可以阻止外部入侵,不過難以防範內部人員的'攻擊,無法提供入侵檢測的能力。非法入侵檢測就可以補充防火牆技術。非法入侵檢測技術就是滿足計算機系統安全的需求,從而設計與配置的一種能夠發現異常現象以及未授權行為的一種技術,通過對計算機網路以及計算機系統之中若干個關鍵點收集信息合理的分析與了解,從而發現網路或者是系統之中是否存在違反安全策略和被攻擊的現象。在網路安全防護之中,入侵檢測技術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不影響網路性能的前提下,就可以進行監測,防止外部攻擊、內部攻擊以及錯誤操作,從而提升整體的網路安全性。

2.5病毒防範技術

電子商務會受到病毒攻擊的危害,利用病毒防範技術,就可以有效避免病毒威脅。防範計算機病毒,主要通過防範體系和制度的建立,針對入侵的病毒做好針對性的防範處理,這樣就能夠使計算機病毒傳播以及破壞得到有效控制。計算機病毒主要是通過讀寫文件感染,利用駐留內存、截取中斷向量等方式進行傳染和破壞。預防計算機病毒,就要及時更新病毒庫,確保系統得到良好的保護,並且定期查殺病毒,也可以有效避免病毒傳染,保證正常的使用。

3、保證電子商務中的隱私安全對策

第一,強化網路安全方面的管理。這需要領導機構相互協調,制定保障條例,保證電子商務交易的安全,這樣就可以避免出現隱私泄漏的問題。第三,努力培養專業人才,保證電子商務網路安全。按照國際化的標准來培養人員,另外,通過先進的防禦手段和技術就能夠有效保證電子商務網路安全。第三,做好網路安全方面的執法與立法工作。注重立法進程,建立健全法律體系,完善保障體系。另外,積極汲取經驗,修改現有的法律體系。第四,強化隱私安全設施建設。建立公開密鑰基礎設施,健全應急處理基礎設備。另外,建立檢測評估標准,就能夠為保證網路隱私安全奠定基礎條件[3]。

4、結語

總而言之,解決網路安全問題、促進網路安全技術發展對於電子商務健康安全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因此,要應用科學合理的網路安全技術,從而推動電子商務更好更快地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唐承輝.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探究[J].信息通信,2013(3):79.

[2]陳進強,黃繼梅.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5(21):82—83.

[3]高楊.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對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J].福建質量管理,2016(3):100.

;

『玖』 網路安全的標準是什麼

這個要看你指的是什麼方面,如果從基礎方面來講,信息保密、網路加固、系統安全等都會涉及到相關的網路安全標准。 如果從更高的方面而言,網路安全的標准可以擴展到整個互聯網的安全或者說骨幹網路、路由等設備的安全等。 而上述的每個標准都是不一樣的,建議去各個專業網路尋找資料:藏鋒者網路安全: http://www.cangfengzhe.com

『拾』 請問網路安全方面的標准有哪些

前幾天我朋友的電腦中了病毒,病毒感染了很多EXE文件,修復難度很大,無奈只好格式化掉,損失慘重。我的電腦很少中毒,至少在我知道的情況下我的電腦沒用中過毒。消滅病毒的難度是很大的,但做好預防工作卻是非常容易的。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個人認為做好下面的措施,電腦中毒機會的就會是微乎其微,這些措施只針對Windows操作系統。
1、必須安裝防火牆和殺毒軟體

不管你是怎樣的高手,這兩種軟體還是需要安裝的。雖然在面對新病毒時,殺毒軟體會變得手足無措,倒不如自己上網找殺毒辦法。但有一個殺毒軟體就是多了一道屏障,不管這道屏障有多高或多矮,始終是利大於弊的。殺毒軟體我用的是金山毒霸,我覺得不錯,建議安裝金山毒霸!

防火牆也是必須要安裝的,同時最好還安裝一些監測網路進程的程序,時刻監視有無惡意程序在進行非法操作。

另外,一些流氓軟體專殺也是非常有用的,比如360安全衛士,金山清理專家等。

2、為Administrator用戶降權

在Windows操作系統里,Administrator是最高級的用戶,在正常的登陸模式是無法看到的,因此很容易忽略由Administrator用戶帶來的安全問題。

Administrator用戶的初始密碼是空的,如果沒用安裝防火牆,黑客很容易通過Administrator帳戶進入你的電腦。這時做什麼都已經為時已晚了。

事實上,這並不是降權,是創建一個偽造的,無實際權利的Administrator用戶。

具體操作如下,先以一個非Administrator的管理員帳戶登陸windows,然後打開: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計算機管理-本地用戶和組-用戶,刪除Administrator用戶,再創建一個新的Administrator用戶,右擊設置密碼,密碼有多復雜就多復雜,讓其隸屬於最低級別的用戶組,並在屬性里勾選帳戶已停用。如圖1所示。

這樣,即使別人破解了你的Administrator帳戶,進入後也發現只是一個沒用實權的帳戶。

3、禁止所有磁碟自動運行

如今U盤病毒盛行,稍不小心就會導致「格盤」。U盤病毒一般的運行機制是通過雙擊盤符自動運行,因此,禁用所有磁碟的自動運行是一種相當有效的預防手段。

具體的操作過程是:運行輸入gpedit.msc-->用戶配置-->管理模板-->系統,雙擊右側列表裡的關閉自動播放,選擇「所有驅動器」,然後選擇「已啟動」。確定退出。

4、不雙擊U盤

如果你沒用禁止所有磁碟自動運行,又或者你在別人的計算機上使用U盤,最好不要雙擊U盤。這很容易觸發U盤病毒,最好的方法是先用殺毒軟體掃描。

U盤里的病毒一般清除方法是,通過資源管理器進去看看U盤里有無autorun.inf文件,通常是隱藏的。刪除autorun.inf文件以及它所指向的程序,然後重新拔插U盤。

5、經常檢查開機啟動項

經常在運行里輸入msconfig查看啟動項,發現有異常的馬上在網上找資料,看看是不是病毒。當然,你不一定要用msconfig,超級兔子等軟體也是非常不錯的。如圖2所示。

6、經常備份重要數據

一些重要的數據,必須經常備份,例如重要的圖片、個人信息等等。我大概一個月會刻錄一次重要的資料,以防萬一。

7、使用GHOST

經常使用Ghost備份操作系統盤,遇到嚴重問題時直接恢復整個系統盤,這是懶人的做法,懶得找病毒的隱藏地,但同時也是高效快捷的方法。問題是你必須經常使用Ghost進行備份,不然你恢復系統盤也會有所損失,至少損失了最近安裝的程序(的注冊信息)。

8、隱私文件要加密

使用一些加密程序加密那些你認為不能暴露於公眾的文件,網上有很多這樣的免費軟體。不要以為隱藏了文件就行,隱藏只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方式,加密了,即使你有類似「陳冠希」的照片也不會太危險。

9、使用Google

之所以推薦使用Google不是因為我對Google的偏愛,而是Google搜索里提供的網站安全信息提示。當搜索結果的某網頁里含有病毒或木馬時,Google會給出提示。

10、使用Firefox

Firefox不是萬能的,但總比IE好,相比起IE,使用Firefox能有效地降低中毒幾率。

11、使用復雜的密碼

這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還有很多人使用簡單的數字密碼,例如生日、身份證號等等,這是極容易被猜測的。「放心,我的生日只有我的朋友知道」,誰說你的朋友一定不會窺看你的隱私?

12、不要告訴任何人你的密碼

在聊天工具里告訴別人你的密碼你將面臨4種風險:

A、你的電腦可能被掛馬,密碼被竊取了。

B、聊天工具提供商也有可能竊取你的密碼。

C、聊天對方有可能利用你對他的信任去做不誠實的行為。

D、聊天對方的電腦中毒了,你的密碼被竊取。

13、不要隨便接收文件

尤其是在QQ里,別人發來文件,不要二話不說就接收,這是很危險的。一定要問清楚別人發的是什麼東西,是不是他主動發的。接收後也不要馬上運行,先用殺毒軟體掃描一遍。

閱讀全文

與網路安全標准頻繁詢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米5網路不好怎麼辦 瀏覽:524
伺服器和網路方面哪個發展好 瀏覽:403
網路信號沒有如何連接電腦 瀏覽:578
網路安全手抄報資訊搜索 瀏覽:721
5g手機比4g手機網路快一點 瀏覽:674
公安信息網路安全保密工作紀律 瀏覽:985
如何自動識別最強網路信號 瀏覽:758
為什麼我家的網路信號很弱 瀏覽:95
蘋果下載網路卡怎麼辦 瀏覽:676
ios查看網路連接 瀏覽:934
最開始的手機網路信號是啥樣的 瀏覽:282
IP地址是有網路地址和什麼組成 瀏覽:29
手機已連網電視說網路錯誤 瀏覽:608
哪些網路大v能進行法律監督 瀏覽:330
樂視usb共享網路給電腦 瀏覽:210
發生網路安全事件後如何索賠 瀏覽:761
小米wifi系統正常網路黃燈 瀏覽:946
成人本科和網路教育哪個好畢業 瀏覽:169
家用固話哪個網路好 瀏覽:884
電腦在哪可以找到登錄網路 瀏覽:683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