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網路傳播對社會的正面影響
我認為,網路傳播的發展,意味著人類感官延伸的革命正在到來.網路所傳播的信息,正在向多元化發展,不僅僅是視聽信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網路傳播還將徹底的改變人類的生存方式.目前,氣味已經可以被識別,數字化,並在網上傳播,隨著技術的發展,其它一些可被人類感知的信息,都可能成為網路傳播的內容.汽車的發明,促進了人類世界的融合,同樣,通過縮短物理距離來相對的延伸人類感官所給世界帶來的影響我們已經感受過了,並正在感受著,對於網路傳播,同樣的事情也正在發生著,網路傳播的概念誕生不久,各種理論還不成熟,但是我認為,這樣的趨勢,是可以預計的.(以下內容摘自 <<網路傳播學概論 >> 匡文波著)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網路傳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所謂網路傳播是指通過計算機網路傳播信息(包括新聞、知識等信息)的活動。在網路傳播上傳播的信息,以數字形式存貯在光、磁等存貯介質上,通過計算機網路高速傳播,並通過計算機或類似設備閱讀使用。網路傳播以計算機通信網路為基礎,進行信息傳遞、交流和利用,從而達到其社會文化傳播的目的。
網路傳播作為一種全新的現代化傳播方式,有著與傳統媒介截然不同的新特徵。網路傳播給我們的時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傳播方式。網路傳播是人類有史以來增長速度最快的傳播手段。網路傳播的出現對人類文明的意義,不亞於中國人發明紙張的意義。
網路傳播的出現和發展,拓寬了傳播的廣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類多種信息傳播形式的界限,它既可以實現面對面傳播,又可以實現點對點傳播。當信息面對多個上網用戶傳播時,網路傳播可謂大眾傳播工具,而個別獨立的上網用戶之間的交流可謂點對點的人際傳播。網路傳播將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融為一體。這種全新的、特殊的傳播方式使傳統的大眾傳播理論面臨挑戰。
網路傳播融合了大眾傳播(單向)和人際傳播(雙向)的信息傳播特徵,在總體上形成一種散布型網狀傳播結構,在這種傳播結構中,任何一個網結都能夠生產、發布信息,所有網結生產、發布的信息都能夠以非線性方式流入網路之中。網路傳播將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融為一體。網路傳播兼有人際傳播與大眾傳播的優勢,又突破了人際傳播與大眾傳播的局限。網路傳播具有人際傳播的交互性,受眾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饋信息,發表意見。同時,網路傳播中,受眾接受信息時有很大的自由選擇度,可以主動選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同時,網路傳播突破了人際傳播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局限,在總體上,是一種多對多的網狀傳播模式。
在網路時代,受眾擁有前所未有的權力:不僅可以自由選取自己感興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網上自由地發布信息;信息的重要與否,不再完全由傳播者決定,而是可以由受眾自己決定。盡管在許多場合下,例如知名的新聞類網站,對網路新聞仍然有編輯權,仍然有網路記者和網路編輯在充當「把關人」角色,但是,由於受眾享有極大的選擇權和主動權,新聞傳播者的地位受到削弱,權力在向受眾傾斜。所有這一切都將使社會控制弱化。
Ⅱ 如何發揮網路的積極作用
本題考查網路的積極作用,組織答案時要注意辨別.根據教材作答即可.
故答案為:
①充分利用網路優勢幫助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②要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不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③要正確選擇網上信息,自覺過濾不良性系信息的影響. ④不進營業性網吧,可在家中或學校上網. ⑤遵守網路道德,遵守紀律和法律.
Ⅲ 如何擴大影響覆蓋面
可以通過一些廣播,網路媒體,報紙等媒介來宣傳東西,影響覆蓋面。還有就是可以通過朋友圈,還有和周圍的人溝通來擴大影響覆蓋面。
Ⅳ 計算機網路對大學生的正面影響案例
一、網路對大學生成長的正面影響
1、 開鑿信息渠道,廣納百川營養
計算機網路的逐步普及,使得大學生能夠從各種網路上獲得千變萬化的時代信息和人文科技知識,廣納百川精華,汲取各種知識營養,來發展和壯大自我。通過上網,社會經驗不足的大學生得到了充實和提高,他們可以通過網路了解校園文化、社會熱點、國家大事、國際風雲;了解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哲學、科技的發展動向、歷史延革;進行休閑娛樂、感情交流、學術討論等。所以,網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青年大學生得到各方知識的陶冶和鍛煉,成為象牙塔中的社會人。
2、 開拓知識視野,有所創造
網路是知識和信息的載體,它作為一個全新的事物進入我國,引發了創造性極強的大學生群體的極大好奇,也正是基於網路本身的廣譜應用和軟硬體技術的不斷改進和更新,給廣大學子帶來了極大的創造空間:網頁製作、電腦設計、三維動畫、工業造型、電腦預決算、網路科研項目、網路課件教輔、遠程教育技術服務、大學生網路創業大賽等,無不在內容和形式上造就了大學生的創新慾望,於是,一大批以在校大學生為核心的電腦公司、網吧公司、信息公司、 學生企業應運而生,它推動並引領了當今高校學子的無限創造激情,也給國家的未來和現實的經濟發展帶來了生機和活力。據調查,我國家電主打、國際知名品牌「海爾」就從全國各高校獵取了大批在高校學習中創造性極強的學子充當其技術核心力量,「北大方正」、「清華同方」旗下更有大批大批優秀學子的創造身影,據悉,每年各高校不斷涌現大學生國家創造發明專利的獲取和技術項目的拍賣。
3、 友情互動,共同提高
網路最突出的優點是它的交互性,它既是信息的載體,又是媒體中介,實現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的通暢。花樣繁多的論壇、聊天室、虛擬社區、情感驛站等使廣大學子網民可以直抒胸臆,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並充分表達和表現自我,結交各種朋友,相互介紹經驗,共同進步。
目前,在校大學生大多數為獨生子女,他們渴望得到與同齡人的交流和認可,但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在走出家門的人際交往中受到了強烈的沖擊和挑戰,許多心理和情感苦惱常會不期而遇。高校大學生問卷調查中發現,大學生心理障礙嚴重影響了學習和生活,很多案例顯示,有的大學生因此形成畸形心理並導致多種不良後果。同時,大學管理機制與中學不同,人際真情溝通減少,學業和未來擇業的壓力迫使各個學子為學習而疲於奔命,但是校園文化的豐富多彩又引發不定時人際情感交流的增加,這樣,網上交友就解決了專心學習和擇時交友的矛盾。因為網上交友是「點之即來,擊之即去」的速成交友方式,可以按大學生的學習閑忙而調度,在網上既可以推心置腹,抒發情感、交流思想和心得,又可以大發牢騷,派遣抑鬱,達到緩解學習和精神壓力的雙重功效。
4、 彌補教育缺陷,拓展教育空間
當前,我國仍以傳統的灌輸式教育為主,因材施教的方式只有極少的高校能部分做到這一點,而登陸各種各樣的教育和科研網站,則可以彌補這一教育真空。英語四六級、考研、考T、考G網站,各種層次計算機學習指導網站,數理化、歷史、地理、醫學、動、植、生物等各科目類別,均可登陸相應站點,進行自學輔導、作業測驗、大考沖刺、升學模擬考場等等。每個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發展需要,瀏覽不同網頁,來給自己加壓充電。
另外,還可以從網站上瀏覽和學習本高校不具備而其它高校具備的相關教學資料和實驗條件,借鑒學習方法,達到居一校而學各高校,知己知彼,揚長避短的效果。
5、 指導就業,描繪事業藍圖
當前,我國大學生教育已逐步實現從精英教育到大眾化教育的轉型,招生規模日漸擴大,升學人數不斷增加,就業形勢日趨嚴竣。如何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網路就可以充當這一「庖丁解牛,以無隙入有間」的角色。近幾年來,網上就業指導由初露端倪日漸興盛,據有關資料統計,2000年,建有就業網站的高校還不到10%,但到了2004年初建站學校的比例已達到80%以上,並且很多高校畢分辦已越來越將網路指導就業作為一個主要渠道來抓,以中國礦業大學為例,校園網上「就業指導」專欄不僅信息量大,功能完備,並且該專欄自2005年直接掛在了主頁上,而且保證所有新的就業信息在一小時內完成真實性、合法性驗證並上傳。
因為網路承載的信息不同於傳統的廣電新聞,它突破了時空限制,根據使用者的需要,可以隨時點擊瀏覽、比較總結,同時網路招聘范圍廣信息量大,可以從網上瀏覽企事業單位的背景和詳細資料及發展演變情況,比現場招聘了解到企事業單位的信息要全面辯證,因此,具備一定計算機專業知識的大學生紛紛利用網路求職,在網上為自己選擇單位。據東方時空「2006年大學生就業『力』調查」中數據, 12463人參加的網路調查「現在學生找到工作信息的渠道」,結果表明,通過網路找到工作信息的佔到了50%。同時,網路招聘快捷方便的優勢對於兼有經濟壓力、學業壓力的大學生可以節約資金、時間精力,在較低成本下,提高了學生和用人單位的接觸頻率。據調查,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2005屆畢業生中已有網上遠程視頻面試案例。所以,對於喜愛網路的大學生來講,這里是他們就業的樂土,描繪事業發展藍圖的風水寶地,指導就業決勝一方的尚方寶劍。
Ⅳ 網路技術的正面與負面影響,求詳細解答
正面影響:網路技術可以拓寬視野,增強人們的溝通聯系,在學習上可以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如聽到國際上的名師講課,看各種經典視頻;在生活上,可以增加人們便利,如網上購物,訂票等等;
Ⅵ 如何擴展無線網路
通過將處於不同位置的兩台無線路由器利用WDS(網橋)方式來擴展無線WiFi信號覆蓋范圍,可以實現遠距離連接WiFi熱點的功能,方法如下;
1.首先,需要查看一下被擴展無線WiFi熱點的相關信息,包括「WiFi名稱」和「WiFi密碼」信息。以「TPLink」路由器為例,可以在「無線設置」-「基本設置」選項卡界面找到「WiFi名稱」。
2.接著切換到「無線加密設置」選項卡,在此就可以找到「WiFi密碼」,即圖中的「PSK密鑰」。
3.將用於擴展無線WiFi熱點的路由器執行「恢復出廠設置」。在此以「騰達路由器」為例,通常在路由器後面板中存在一個標記有「Reset」的按鈕或小孔,常按此按鈕即可恢復路由器出廠設置。
4.無線路由器在恢復出廠設置後,默認情況下將自動創建WiFi信號,接著利用電腦連接此無線路由器所創建的WiFi網路,同時輸入WiFi密碼進行連接。
5.接著根據此路由器背面的標簽獲得「路由器IP地址」,利用瀏覽器登陸此路由器的後台Web界面。進入「高級設置」界面,切換到「無線設置」-「無線基本設置」選項卡,選擇「網橋(WDS)」項。
6.在此頁面的下方「工作模式: 網橋(WDS)模式」欄目中,點擊「掃描」按鈕,以掃描周圍的無線WiFi信號。
7.待找到要進行擴展的無線WiFi信號後,選擇此無線WiFi信號,同時在彈出的「確定要連接此AP熱點嗎」窗口中點擊「是」按鈕。
8.當點擊「確定」按鈕時,將彈出如圖所示的窗口,提示將更改此無線路由器WiFi名稱,直接點擊「確定」按鈕完成更改操作。
9.最後利用電腦重新連接此路由器所創建的無線WiFi熱點,可以在電腦端無線WiFi連接界面中點擊「刷新」按鈕來找到對應的熱點(通常信號較強的那個無線Wifi熱點就是擴展之後的信號)。
10.再次進入此路由器「無線設置」-「無線加密設置」界面,重裝設置無線網路的「安全類型」和「密碼」,點擊「確定」按鈕。
11.最後就可以連接此無線WiFi網路啦,連接成功後,就完成了無線WiFi熱點的擴展(即網橋)操作,至此無線WiFi熱點得到大大增強。
Ⅶ 中小學生上網的有什麼正面影響
開闊視野
網際網路是一個信息極其豐富的網路全書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強,實現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小學生在網上可以隨意獲得自己的需求,在網上瀏覽世界,認識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聞信息、科技動態,極大地開闊了中小學生的視野,給學習、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和樂趣。
加強對外交流
網路創造了一個虛擬的新世界,在這個新世界裡,每一名成員可以超越時空的制約,十分方便地與相識或不相識的人進行聯系和交流,討論共同感興趣的話題,由於網路交流的「虛擬」性,避免了人們直面交流時的摩擦與傷害,從而為人們情感需求的滿足和信息獲取提供了嶄新的交流場所。中小學生上網可以進一步擴展對外交流的時空領域,實現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同時現在的中小學生以獨生子女為多,在家中比較孤獨,從心理上說是最渴望能與人交往的。現實生活中的交往可能會給他們,特別是內向性格的人帶來壓力,網路給了他們一個新的交往空間和相對寬松、平等的環境。
促進個性化發展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人的發展也應該是豐富多彩的,網際網路就提供了這個無限多樣的發展機會的環境。中小學生可以在網上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也可以得到發展的資源和動力。利用網際網路就可以學習、研究乃至創新,這樣的學習是最有效率的學習。網上可供學習的知識浩如煙海,這給中小學生進行大跨度的聯想和想像提供了十分廣闊的領域,為創造性思維不斷地輸送養料,一些電腦游戲在一定程度上能強化中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拓展受教育的空間
有很多中小學生因為上網而提高了學習成績,這也是我們上網值得驕傲的一點。網際網路上的資源可以幫助中小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材料,甚至是合適的學校和教師,這一點已經開始成為現實,如一些著名的網校,提供了求知學習的新渠道。目前在我國教育資源不能滿足需求的情況下,網路提供了求知學習的廣闊校園,學習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學到在校大學生學習的所有課程、修滿學分、獲得學位。這對於處在應試教育體制下的中小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最好的解脫,它不但有利於其身心的健康發展,而且有利於家庭乃至於社會的穩定。有助於創新思想教育
利用網路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網友的身份和青少年在網上「毫無顧忌」地進行真實心態的平等交流,這對於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並開展正面引導和全方位溝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此外,由於網路信息的傳播具有實時性和交互性的特點,青少年可以同時和多個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動,從而提高思想互動的頻率,提高教育效果;由於網路信息具有可下載性、可儲存性等延時性特點,可延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互動的時間,為青少年提供「全天候」的思想引導和教育。還可以網上相約,網下聚會,實現網上德育工作的滋潤和補充,從而及時化解矛盾,起到溫暖人心、調動積極性、激發創造力的作用。
Ⅷ 就發揮網路的正面作用,請你提出兩個可行的方法
俺正在想
Ⅸ 上網的利與弊
利:上網可以讓我們不用出門便知道天下大事,我們也利用網路查閱學習資料,交談寫作心得,現在網上購物只要一點滑鼠就馬上送貨上門,可以說網路成為了我們的學習好友。 網路有助於創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提供了求知學習的新渠道,開拓青少年全球視野,提高青少年綜合素質。上網使青少年的政治視野、知識范疇更加開闊,
弊:網路的利能幫助一個人,網路的弊當然也能摧毀一個人。個別的同學因為網路而「變質」,但這能全怪網路嗎?我認為中學生上網,大多是為尋找傾訴的對象,只是自製力弱「那些涉及暴力、色情以及魔幻的網路游戲對成天面對枯燥學業的學生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少數學生更是整日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以荒廢學業為代價投身於「游戲江湖」之中。
有人總說我們是幸福的一代,可有誰比我們更懂得孤獨的來龍去脈」大部分家長因工作而長時間忽略了對我們的關心,使我們在家中比較孤獨,從心理上說是最渴望能與人交往的。現實生活中的交往社會給我們特別是內向性格的人帶來壓力,網路給了我們一個新的交往空間和相對寬松、平等的環境。
一 網路的正面影響
1、網路有助於創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網路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網友的身份和青少年 在網上「毫無顧忌」地進行真實心態的平等交流,這對於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並開展正面引導和全方位溝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此外,由於網路信息的傳播具有實時性和交互性的特點,青少年可以同時和多個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動,從而提高思想互動的頻率,提高教育效果;由於網路信息具有可下載性、可儲存性等延時性特點,可延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互動的時間,為青少年提供「全天候」的思想引導和教育。還可以網上相約,網下聚會,實現網上德育工作的滋潤和補充,從而及時化解矛盾,起到溫暖人心,調動積極性,激發創造力的作用。
2、提供了求知學習的新渠道。目前在我國教育資源不能滿足需求的情況下,網路提供了求知學習的廣闊校園,學習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學到在校大學生學習的所有課程、修滿學分、獲得學位。這對於處在應試教育體制下的青少年來說無疑是一種最好的解脫,它不但有利於其身心的健康發展,而且有利於家庭乃至於社會的穩定。
3、開拓青少年全球視野,提高青少年綜合素質。上網使青少年的政治視野、知識范疇更加開闊,從而有助於他們全球意識的形成。同樣,又可提高青少年綜合素質。通過上網,可以培養他們和各式各樣的人交流的能力;通過在網上閱覽各類有益圖書,觸類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養。
中學生上網的好處
網路的信息化特徵催生中學生的現代觀念的更新,如學習觀念、效率觀念、全球意識等。它使中學生不斷接觸新事物、新技術,接受新觀念的挑戰。中山大學心理學系主任楊中芳教授認為,除非法黃色和暴力網站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外,網路帶給孩子正面的東西遠比負面的要多。並且,對於中學生來說,網路是不可迴避的東西,無論你喜不喜歡,它都要註定成為中學生生活不可或缺的東西,不讓中學生上網,反而對他們的成長不利。那麼中學生上網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一、開闊視野
網際網路是一個信息極其豐富的網路全書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強,實現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學生在網上可以隨意獲得自己的需求,在網上瀏覽世界,認識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聞信息,科技動態,極大地開闊了中學生的視野,給學習、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和樂趣。
二、加強對外交流
網路創造了一個虛擬的新世界,在這個新世界裡,每一名成員可以超越時空的制約,十分方便地與相識或不相識的人進行聯系和交流,討論共同感興趣的話題,由於網路交流的「虛擬」性,避免了人們直面交流時的摩擦與傷害,從而為人們情感需求的滿足和信息獲取提供了嶄新的交流場所。中學生上網可以進一步擴展對外交流的時空領域,實現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同時現在的中學生以獨生子女為多,在家中比較孤獨,從心理上說是最渴望能與人交往的。現實生活中的交往可能會給他們特別是內向性格的人帶來壓力,網路給了他們一個新的交往空間和相對寬松、平等的環境。
三、促進中學生個性化發展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人的發展也應該是豐富多彩的。網際網路就提供了這個無限多樣的發展機會的環境。中學生可以在網上找到自己發展方向,也可以得到發展的資源和動力。利用網際網路就可以學習、研究乃至創新,這樣的學習是最有效率的學習。網上可供學習的知識浩如煙海,這給中學生進行大跨度的聯想和想像提供了十分廣闊的領域,為創造性思維不斷地輸送養料,一些電腦游戲在一定程度上能強化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拓展當今中學生受教育的空間
我們的問卷調查中有15%的人因為上網而提高了學習成績,這也是我們上網值得驕傲的一點。網際網路上的資源可以幫助中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材料,甚至是合適的學校和教師,這一點已經開始成為現實,如一些著名的網校。這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許多學習困難的學生,學電腦和做網頁卻一點也不叫苦,可見,他們的落後主要是由於其個性類型和能力傾向不適從某種教學模式。可以說,網際網路為這些「差生」提供了一個發揮聰明才智的廣闊天地。
【摘要】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給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在已經步入信息化社會的今天,「上網」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而在龐大的網民群體中,青少年佔了很大的比例,並且還在逐步增多。據調查,目前網民中18~35歲的青年佔85.8%,18歲以下的佔2.4%。面對不可阻擋的青少年上網熱潮,如何對其進行正確引導,已經成為當前學校、教師、家長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互聯網路帶給我們巨大的影響,其對青少年的影響有積極的方面,也有其消極的、負面的。但是,互聯網路畢竟代表了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的最高水平,我們沒有理由因噎廢食,我們應當充分發揮它的積極作用,採取相應的措施,引導青少年健康地成長,以使青少年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
【關鍵詞】互聯網;青少年;影響
網路為人類帶來無限生機和動力,展示出一方美好的樂園。人們對其的喜愛程度,從每年倍增的上網人數可見一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網路與青少年的個性相適應。上網有癮,這早已成定論,正所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網消得人憔悴」。那麼,網路的神奇力量究竟是什麼?它對青少年的影響到底怎樣?我們如何採取措施克服其不利的影響呢?
一、網路對青少年的正面影響
1.有利於青少年非線性思維方式的形成
線性思維方式強調事物的先後順序,對事物的認識從頭到尾都遵循單一的順序。而在網路中大量使用的超文本閱讀方式是以網狀形式來構築和處理信息的。它是一種跳躍式的、綜合的非線性思維方式。從非線性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的同時必須考慮它與周圍事物的種種聯系,並透過這種網狀的聯系來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思維方式改變了傳統線性思維所固有的較狹隘、死板的弊端,有利於培養青少年的發散性思維、拓展青少年的思路,有利於幫助他們正確地看待周圍的人和事,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對網路的使用同時又可以培養青少年以一種系統的眼光看待問題和積極利用現代化工具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意識,而這恰恰是信息時代所必需的。
2.青少年的創造能力得到了發展
隨著國內幾大互聯網的崛起,年輕的網路創建者們成為了青少年的榜樣。網路創業的神話、網路平等的故事激勵著大量朝氣蓬勃的年輕人。知識與創造力的重要性已越來越深地植根於廣大青少年的心中。網路上的信息極其豐富,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青少年在這種浩如煙海的信息面前,不再看重「博聞強記」,計算機和網路就是他們的記憶。他們面臨最重要的任務不是獲取已知,而是以高度的想像力去創造和運用新知識。網路使青少年的觀念發生了革命性的變革,無論是在創新觀念、鍛煉創新思維、培養創新能力、實現創新內容等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他們的智力得到了升華。
3.滿足了青少年交流、溝通和理解的需要
網路高效、快速、方便、獨特的交流方式與當代青少年偏於好奇、樂於幻想、追求獨立的要求相吻合。因此,網路一出現,便註定與青少年緊緊聯系在一起。網路使得青少年和世界息息相通,使得他們在有限的學習、工作的重壓之外獲得了更廣泛的空間。當全世界繽紛多彩的信息資源集結在青少年的面前,他們的視野、心胸會與以往完全不同。
網路環境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問題,是事關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和國家長遠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對此,我們進行了探索性的調查、分析、研究,以期能夠引導青少年在網路社會中趨利避害,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協調發展,並為黨委和政府決策服務,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
一、網路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雙重影響
網路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影響是多層次、多方面的,概括地說是雙重的。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都達到一個完好的狀態。我國在教育方針中也明確提出要將青少年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協調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四有」新人。因此,我們試從網路對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素質、智力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探討網路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雙重影響。
1.網路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積極影響
網路對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質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路已經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青少年訪問這些網站,參加網站開展的各項活動,有助於增強愛國、愛黨意識,有助於強化道德主體意識與地位。
網路對青少年智力素質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路的開放性和方便性、內容的多樣性和廣泛性,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學習空間,大大拓寬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徑,有助於青少年開闊視野、促進學業;網路可以為青少年提供一種自由、輕松、沒有壓力的學習環境,有助於青少年培養和發揮創新能力;網路是一個廣闊空間,存在著許多新鮮和未知的事物,有助於開發青少年的潛力。
網路對青少年身體素質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為:青少年通過網路獲取一定的醫學衛生知識和體育鍛煉常識是最便捷的。網路對青少年心理素質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路為青少年不良情緒的宣洩提供了相對寬松的環境,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過網上聊天有效地幫助青少年解除煩惱和疑惑;網路為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知識,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自測、心理咨詢,了解心理醫院、心理醫生、心理健康研究動態及求醫預約等帶來了極大便利;網路使青少年的學習、生活、娛樂等各方面的個性特質都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尊重與滿足,有助於青少年良好個性的發展。
網路對青少年社會適應能力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信息傳遞的快捷,以及人機對話的平等的新型人際關系,有助於啟發和引導青少年培養和形成學習、效率、平等、開放等現代觀念;網路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有助於青少年擴大交往的范圍;網上新型人際交往方式和社會關系的建立為青少年在現實社會中進行社會交往提供了一種緩沖的空間;網路還為青少年的社會化提供了角色的練兵場,有助於促進青少年的社會化。
2.網路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消極影響
網路對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質的消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上信息泛濫可能造成青少年信仰的缺失或價值觀的多元化,影響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互聯網上信息接受和傳播的隱蔽性,有可能引起青少年道德意識弱化、社會責任感下降;網路交流的隱藏性、無約束性,極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違反常規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網路對青少年智力素質的消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路聊天是許多青少年上網的主要內容,多數進入聊天室聊天的青少年大都沒有固定的話題,這種散漫的聊天方式,容易影響青少年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注意力;計算機網路擠佔了青少年讀書和思考的時間;在網路上,有人靠幫別人寫論文、做作業賺錢,於是,許多缺乏自律的青少年從網路上下載文章作為作業交給教師,甚至碩士、博士論文也從網路上購買,這就大大降低了青少年學習的認真態度;現實中存在不少青少年由於過度地迷戀、依賴電腦網路,沉湎於網路之中,正常學習、生活秩序遭受破壞,學習時間無精打采,學習成績下降,有的甚至厭學、逃學、輟學。
網路對青少年身體素質的消極影響主要體現為:長時間連續上網會造成情緒低落、眼花、雙手顫抖、疲乏無力、食慾不振、焦躁不安、血壓升高、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睡眠障礙,有的甚至消極自殺;不良的上網環境也會損害青少年的身體健康。
網路對青少年心理素質的消極影響主要體現為:長期上網會引發青少年網路孤獨症,人際情感淡漠,對現實社會產生不認可甚至逃避的心理;「網戀」和網路聊天會引發青少年系列感情糾葛,導致各種情感問題;網路的虛擬性、隱蔽性,會誘發青少年的雙重人格障礙;網路操縱時間失控,還會導致網路成癮症,使青少年變得孤獨、敏感、憂郁、警覺、不服從社會規范,甚至出現精神障礙、自殺等情況。
網路對青少年社會適應能力的消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路是一個虛擬的世界,人們網上交際主要依靠於抽象的數字、符號,青少年終日沉迷於這種人機對話的模式,會對社會適應行為和能力受到影響,更有甚者,有些青少年還可能患上「網路社交障礙症」;在網路環境下,青少年交往的對象、身份都不確定,這就減弱了青少年的社會角色的獲得能力;網路交往的虛擬性、自由性,很容易導致人們行為的普遍失范,不利於青少年的社會化,甚至導致青少年社會化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