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日常生活中,公民如果遭遇網路誹謗該怎麼辦
首先,公民可保存相關證據材料後向轄區公安機關派出所報案,公安機關將依法進行調查處理,在此期間,報案人可向受案單位咨詢辦理情況。需要提醒的是,法律規則中的「被轉發500次或點擊5000次」是以實際點擊為准,相關統計情況屬於公安機關偵查工作,報案人並不需要了解。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公安機關將依法通知報案人相應情況。
其次,報案人所需准備的材料是視具體案情而定的,不同案情所需報案材料將有差異。因此,建議公民報案時先與受案單位聯系,確定所需材料後備齊相關資料前往報案。
在網路誹謗案件中,有可能涉及誹謗責任的主要有三方,即網路服務商、公告板服務商及圖片及文字的作者。此外,誹謗行為可能構成違反民法,誹謗行為人被追究民事責任;也可能違反刑法,構成犯罪,誹謗行為人要負刑事責任。
也就是說,誹謗行為既可能構成侵權(民事的),也可能構成犯罪(刑事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最低管制一個月。
(1)網路誹謗如何與派出所溝通擴展閱讀:
網上散布謠言可追究尋釁滋事罪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在公共場所起鬨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構成尋釁滋事罪。解釋結合信息網路的「工具屬性」和「公共屬性」,規定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尋釁滋事犯罪的兩種基本行為方式。
一是利用信息網路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的,依照刑法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二是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路上散布,起鬨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依照刑法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② 網路報警怎麼報案,有人網路詆毀我,發我照片,惡意誹謗!我該怎麼辦
網路報警方法如下:1、公眾可以通過網站在線舉報和電子郵件兩種途徑進行舉報。2、通過網站在線舉報。點擊「網路報警」,按照提示填寫相關內容後提交各地網路報警網址。3、郵件舉報。點擊「郵件報警」,進入電子郵件客戶端後填寫舉報內容後發送。
網路報警方法如下:
1、公眾可以通過網站在線舉報和電子郵件兩種途徑進行舉報。
2、通過網站在線舉報。點擊「網路報警」,按照提示填寫相關內容後提交各地網路報警網址。
3、郵件舉報。點擊「郵件報警」,進入電子郵件客戶端後填寫舉報內容後發送。網路報警方法如下:
1、公眾可以通過網站在線舉報和電子郵件兩種途徑進行舉報。
2、通過網站在線舉報。點擊「網路報警」,按照提示填寫相關內容後提交各地網路報警網址。
3、郵件舉報。點擊「郵件報警」,進入電子郵件客戶端後填寫舉報內容後發送。
③ 侮辱誹謗他人到公安局報案怎麼說
法律分析:受到侮辱誹謗,可以搜集相關證據後到附近派出所進行報案。請求公安機關查明並追究嫌疑人的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④ 在網上被造謠誹謗如何報網警
法律分析:網路被造謠誹謗可以報警。網路誹謗罪是指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並且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名譽權,侵犯的對象是自然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五條 人格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權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第一千零二十四條 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⑤ 網路誹謗怎麼維權
公民如遇到網路誹謗,可保存相關證據材料後向轄區公安機關派出所報案,公安機關將依法進行調查處理,在此期間,報案人可向受案單位咨詢辦理情況。新規中「被轉發500次或點擊5000次」是以實際點擊為准,相關統計情況屬於公安機關偵查工作,報案人並不需要了解。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公安機關將依法通知報案人相應情況。報案人所需准備的材料是視具體案情而定的,不同案情所需報案材料將有差異。因此,建議公民報案時先與受案單位聯系,確定所需材料後備齊相關資料前往報案。
【法律依據】
《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⑥ 網路上誹謗的維權辦法是怎樣的
法律分析:遇到網路誹謗可保存相關證據材料後向轄區公安機關派出所報案,公安機關將依法進行調查處理,在此期間,報案人可向受案單位咨詢辦理情況。報案人所需准備的材料是視具體案情而定的,不同案情所需報案材料將有差異。因此,建議公民報案時先與受案單位聯系,確定所需材料後備齊相關資料前往報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第九十八條 本法所稱告訴才處理,是指被害人告訴才處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人民檢察院和被害人的近親屬也可以告訴。
⑦ 網上負面言論怎麼處理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在網上發表不當的言論要依據情節而定,依照《治安處罰法》,處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如果構成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依據《刑法》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遇到網路誹謗如何維權:
1、公民如遇到網路誹謗,可保存相關證據材料後向轄區公安機關派出所報案,公安機關將依法進行調查處理,在此期間,報案人可向受案單位咨詢辦理情況。
2、新規中「被轉發500次或點擊5000次」是以實際點擊為准,相關統計情況屬於公安機關偵查工作,報案人並不需要了解。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公安機關將依法通知報案人相應情況。
3、報案人所需准備的材料是視具體案情而定的,不同案情所需報案材料將有差異。因此,建議公民報案時先與受案單位聯系,確定所需材料後備齊相關資料前往報案。
二、網路誹謗的預防辦法:
1、加強對網民的法治教育,積極引導網民文明上網。
2、加快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的步伐,使信息的披露與保護在法律的規范下達到平衡。
3、建立合理的網路規則,加強行業自律,同時建立完善的政府宏觀調控機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