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讓孩子不沉迷網路觀後感
你好,正確使用網路可以讓孩子廣泛學到日常知識。但是沉迷後果非常可怕。這個主要依靠日常觀察,通過孩子喜歡的類型穿針引線的引導。可以說,家長的片言只語左右了孩子的認知度。
❷ 如何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 感想
至於如何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應該從三個方面出發!
(一)從做網民的角色上看,更應注重自身修養的養成。
一要增強政治修養。廣大青少年要加強理論和政策教育,自覺運用科學的理論來武裝自己的頭腦;要堅持共產主義的理想與信念,堅定為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的信心與決心,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二要增強道德修養。網路空間和現實社會一樣,都需要有良好的道德規范。不斷提高自己識別真善美和假丑惡的能力。
(二)從家庭教育角度出發,要發揮家長積極介入的作用。
一要發揮引導作用。作為家長,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盡量抽時間參加電腦培訓,刻苦學習網路知識,不斷提高自己運用網路技術的能力,自覺遵守網路道德規范。只有這樣,才能在孩子上網時有發言權,才能引導好孩子運用互聯網去正確鑒別信息,有效獲取知識,真正增長才幹。二要發揮干涉作用。對孩子的上網行為,採取放任不管或者完全禁止這兩種態度,都是不正確的。明智的做法是支持孩子,但不縱容,也就是要對孩子的上網活動進行干涉,要禁止孩子上不健康的網站,要干涉孩子在網上的不道德行為,要鼓勵孩子在適當上網後,多參加其他活動,最好能夠幫助孩子找到一種健康的替代活動,使他們在活動中獲得與上網時的同樣感受。
(三)從學校培養出發點上,要充分注重素質教育。
一要強化道德教育。要對學生進行意志力的培養和「成功教育」,使人人都能在生活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減少青少年對虛擬世界的依戀。要對那些痴迷於游戲和聊天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幫助他們擺脫對網路的依賴。 二要強化法制教育。要向廣大學生進行網路法制教育,當前要加大《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和《互聯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管理暫行規定》以及《關於維護網路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決定(草案)》等有關網路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力度,要對學生機房、電子閱覽室加強管理,對學生的上網進行有效監督,讓廣大青少年學生懂得有法可依、違法必究。
❸ 小學生家長:如何破解網路時代的宅男宅女的現象讀後感
摘要 他們依賴電腦,沉迷於網路,喜歡沉溺於自己的世界當中極少出門,不願與陌生人接觸,性格多少有兩面性;作息時間不穩定,少數人則不想上學、工作。 「宅生活」的出現與現今社會競爭壓力過大、生活節奏加快、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等諸多因素密切相關。雖然現代社會是多元化的,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然而無論從心理學角度還是社會學角度來看,「宅生活」都是不利於健康和未來生活的。人是具有社會性的,人的心理、性格、能力都是在社會交往、人際互動中不斷完善和提高的,長期脫離與現實社會的真實接觸,會造成社會性退化,心理上會趨於退縮和自我保護,難以有切實的自我評價,可能會過分自卑或者自傲,還可出現社交能力減退,人際關系淡薄,社會適應不良等。
❹ 網路防沉迷觀後感400字
青春期的孩子,精力非常的旺盛,在學業上精力分擔的少,在其他地方精力就用的多,這是毋庸置疑的,其次學業上找不到成就感,他自然就開始在其他地方找成就感,比如玩手機、游戲等。
孩子一旦過度沉迷手機、游戲,如不及時糾正,久而久之變的更加不願意學習,使厭學情緒加重,便會自暴自棄,不僅影響家庭親子關系,還會徹底喪失對學習及生活的自信心;
嚴重的還會產生心理及精神問題,特別影響孩子身心健康,所以一定要早介入糾正,我家孩子就是吃了這方面的虧,還好後來認識了一位這方面的老師,才成功挽回孩子以及孩子的學業,不然我真的會自責一輩子,是自己錯誤的教育方式,毀了孩子的一生
❺ 沉迷網路游戲觀後感250字
前幾天,我在電腦上看了一部名叫《不要沉迷於網路游戲》的電影,看完後深深的觸動了我的心。電影中的資料顯示:目前我國76%的青少年沉迷於網路游戲,9%的青少年因沉迷於網路游戲而犯罪。這些數字是多麼令人震驚啊!我不由得心裡猛然一揪,忽而又陷入了良久的思考。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世界已經步入了一個嶄新的互聯網時代,電腦已成了我們不可或缺的一位「家庭成員」。它擴充了我們的知識,拓寬了我們的生活領域,讓我們與世界緊密相連。但是不少人卻熱衷於網路游戲,整天坐在電腦前,茶不思、飯不想,夜以繼日,通宵達旦,無法自拔,簡直到了痴迷程度。
眾所周知,網路游戲中充斥著許多不良信息,「暴力」、「色情」、「打殺」這些極端的字眼和相關事件嚴重地腐蝕著未成年人的心靈,危害著他們的身心健康。一些青少年因此精神萎靡,終日沉浸在虛幻的網路世界裡。荒廢了學業,成績一落千丈。甚至有人把現實生活當做游戲,誤殺了人……
有人說:「網路游戲是一把利刃」。近幾年,因網路游戲而造成的青少年死亡人數逐年增加,多少正值花季的少男少女毀在了它的手裡。它就如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吞噬著我們的生命與青春。有人因為在網吧連續打了三天的游戲而猝死,有人還為了上網打劫、行竊,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網路游戲就像血吸蟲,吸食著你的鮮血,損害著你的健康。網路又像一個儈子手,它殘忍地、毫無保留地毀掉了我們的美好未來以及我們對幸福的憧憬。
同學們,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是早上八九點鍾的太陽,我們意氣風發,我們鬥志昂揚!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共同抵制網路游戲。讓我們一起向著明天的朝陽揚帆起航,綻放出自己最耀眼的光芒吧!
❻ 急求!!!關於沉迷網路的危害的感想,要200字的
給你點材料吧
網路成癮對青少年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網路成癮者因為對互聯網產生過度依賴而花費大量時間上網。青少年正處於身體發育的關鍵階段,沉迷於網路世界,長時間連續上網,新陳代謝、正常生物鍾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身體容易變得非常虛弱。還有研究表明,青少年長期沉溺於網路中,不僅會影響頭腦發育,還會導致神經紊亂、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下降,引發緊張性頭疼,甚至導致死亡。同時,不良的上網環境也會損害青少年的身體健康,而網吧大多環境惡劣、空氣渾濁、聲音嘈雜,青少年在這種環境的網吧內上網,也容易被傳染上疾病。網路成癮對青少年健全心理的發展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長期上網會引發青少年「網路孤獨症」和「憂鬱症」等心理疾病,過分關注人機對話,對外界刺激缺乏相應的情感反應,對親友冷淡,對周圍事物失去興趣,嚴重時對一切都漠不關心,把與別人的交往當成一種可有可無的事情,變得越來越孤僻,造成青少年個性的缺陷;網路成癮者一旦停止上網便會產生上網的強烈渴望,難以控制對上網的需要或沖動.這種沖動使其在從事別的活動,工作、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造成青少年心理的錯位和行動失調[8];「網戀」和網路聊天會引發青少年的感情糾葛,導致各種情感問題,造成青少年心理的創傷;網路成癮者過度沉溺於網路中的虛擬角色,容易迷失自我,將網路上的規則帶到現實生活中,造成青少年自我認識的障礙。
(二)導致青少年學習成績的下降
青少年沉溺於互聯網帶來了大量教育上的問題,染上網癮的青少年,被網路擠佔了原本屬於讀書和思考的時間,導致的直接的後果就是學習成績的下降。同時,國外也有研究表明,長期上網,沉湎於網路游戲的孩子,其智力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導致智商下降到正常孩子的標准水平線以下,這也會間接的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在網上也有一些商家為了賺錢,建立一些幫寫論文,寫作業盈利的網站,一些缺乏自律的青少年便從網上購買作業、論文敷衍老師,學習認真態度大打折扣,學習成績可想而知。網路成癮者沉迷於網路虛擬世界,對現實生活失去興趣,對枯燥的學習更是失去興趣,會出現厭學、逃學、輟學的情況,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對上海地區13所大學的調查統計,2004年上海大學一次性退學的81名學生,都是因為網路游戲成癮導致的學業大幅度下滑導致。在2000年華東理工大學237名退學和留級生中,有80%以上是因為無節制地沉湎於電腦游戲。上海交通大學205名退學和轉學生中,至少有1/3的學生也是因為無節制地玩電腦,導致成績下降,不得不退學或轉學。網路成癮對大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目前已經成為大學生退學的主要原因
❼ 如何預防孩子上網成癮讀後感600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的願望。然而孩子一旦染上網癮不但會給家庭帶來苦難,對孩子的成長也極為不利。下面我從幾個方面談談如何避免孩子上網成癮。
1、家長與孩子要建立平等、信任的朋友關系,切忌不要擺出「家長的架子」。強硬的教育方式也會造成孩子的壓抑。家長本身要以身作則,以理服人,並且要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位家長都應該對孩子有充分的信心,從而才能建立和諧的家庭成員關系。
2、不要對孩子求全責備。過於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反而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往往適得其反。對於內向、好勝的孩子,還會引發孩子的強迫傾向。要避免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受挫後一蹶不振,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容易產生逃避現實世界、對網路容易形成成癮的傾向。
3、孩子是培養的對象,不要把孩子當寵物,不要剝奪孩子的權利。賞識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賞識孩子所取得的點滴進步,甚至要學會賞識孩子的失敗,讓孩子感到家長是他的後盾,而及時的贊揚是對每一階段成績肯定。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激發孩子對未來現實生活的追求。
4、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愛好。增加孩子對外界事物的興起,從而分散孩子對網路的單一興趣。不要一味反對孩子使用電腦,電腦在當今社會作為一種學習、生活的工具有其獨特優勢,不能絕對被禁止。絕對禁止孩子使用電腦並不現實,可能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其結果適得其反。
5、鼓勵孩子多進行課外活動。孩子在參加課外活動的同時,能很好地鍛煉人際交往能力,學會如何與周圍人相處,提高情商。
6、注意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有的家長過分地溺愛自己的孩子,什麼活都不讓孩子干,讓孩子一心去學習,照顧孩子無微不至。這樣的結果很可能是出現一個無能的、身心發展不成熟的「畸形」孩子。長大後,他面對煩雜的社會肯定是束手無策,沒有任何能力而言,其結果肯定是不適應社會。此種情況下,網路便給他提供了一個可以逃避社會的「溫馨港灣」。
7、家長要與孩子多進行有效的溝通。曾有一位女學生傾訴:「不知道怎麼了,自從上了初中,我和我的爸媽總是說不到一塊兒去。我的媽媽一直對我要求很嚴格,無論大事小事都要對我一講再講,有時甚至婆婆媽媽、嘮嘮叨叨,讓人簡直受不了;我的父親工作地點離家較遠,只有在周末才能回一次家,但他也只偶爾問問我的學習,從不與我談心,也從不帶我出去玩。我有時想,我的父母怎麼不像其他同學的父母呢?但父母還總是口口聲聲說,是為了我好……。」從這個例子就可以看出,忽略了家長與子女的有效溝通,往往達不到家庭教育應有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容易導致青少年上網成癮。
請採納~
❽ 克服網癮,遠離網吧的讀後感怎麼寫,今晚就要的
1.父母為了不讓我玩電腦,採取了許多方法,最終我實在沒有辦法了,乖乖地上學。星期一到星期五都不玩電腦,只到星期六才玩。後來又一次放學,同學對我說:「去不去網吧呀?」我對他說:「我家裡有電腦,從不去網吧,你自己去吧。」他說:「你傻不傻啊,每天放學後去玩一小時,然後再回家,這樣每天都能玩不是很爽嗎?」聽了他的話我實在經受不住引誘,就跟著他去了網吧,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去網吧。從此以後,我放學後經常到網吧玩一會兒才回家,就這樣一直墮落著。
處於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即使不存在沉溺於網路游戲的問題,也往往會表現出情緒不穩、郁悶不安、態度粗野、抵觸逆反等現象,我們把其稱為青春逆反期,尤其在長期被網路游戲麻痹的狀態下,性格上會發生更為巨大的變化,由原來的乖巧、溫順、懂事變得淡漠親情,喜歡攻擊破壞、搞惡作劇,當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便會十分沖動,甚至不顧一切,做出不理智的事情。而此時,好像父母再做什麼都已經無濟於事,因為此時孩子的認知已經完全偏離了正常的軌道,被網路游戲徹底蒙蔽了雙眼。
學校的應試教育、家長的過高期望,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壓力,孩子的好奇、游戲畫面的刺激、游戲內容的獎賞、網吧的泛濫、上網的方便,共同構成了孩子網路成癮的溫床,同時網吧又是藏污納垢、滋生犯罪的地方,在這里可以結交社會不良青年,黃賭毒等社會不良現象觸手可及,加之對網路游戲的過分痴迷,其身心也受到了嚴重的損害,過度消耗,體質下降,性格改變,認知扭曲,親情喪失。
2.記得六年級暑假的一天,我在家裡興奮地玩著電腦,爸爸還在加班,母親在家裡辛辛苦苦做著家務。媽媽實在累極了,對我說:「兒子,你天天在家裡玩電腦難道不覺得無聊嗎?你怎麼不去找同學玩玩,或者幫著家長做做家務事。」我聽了以後非但沒有覺得這樣做是不對的,而且還大聲呵斥媽媽:「我玩我的電腦,你別管。」母親聽了我的話後傷心得流下了眼淚,而我卻無動於衷,仍然我行我素地玩著電腦。
當時的我認為父母是累贅,父母是妨礙我玩電腦的壞蛋,甚至有些煩自己的父母。現在想起來實在是羞恥極了。
到了初中,慢慢地我變得不愛學習了,開始不認真,上課不聽老師講課,認為老師那是唧唧歪歪,說一些沒有用的啰唆話語,不聽老師的話,還經常上課說話。下課與同學打打鬧鬧,不重視學校紀律,老師和家長看到了我這樣頹廢的樣子也傷心之極,而我卻仍然過著行屍走肉的生活。老師曾對我說過我是從初一到初二最讓老師傷心失望的學生。而我卻仍然沒有任何反應,繼續迷戀在網路游戲之中,認為老師對我說的話都是廢話,反正我也不會好好地學習的。當時幼稚的我認為,長大以後不學習也有其他賺錢的辦法,比如說,玩游戲賣賬號掙錢。現在再想想原來幼稚的想法真是可笑極了。
不過幸運的是當時的我還能堅持每天上學,不逃課不輟學。但是好景不長,到了初二下學期的時候,我經常出現煩躁的現象並且不願去學校上學,不願聽老師講課,就算來到學校也是上課與同學說話,不聽老師講課。有一次我發燒了,父母給我請了假,讓我在家裡安心養病。到了下午其實我已經好了,父母讓我去上學,可我沒有去,我體會到了在家裡的舒服,感覺到學校的無聊,不想去學校。從此我經常裝病,讓父母給我請假,然後在家裡玩,心裡還暗暗地想父母和老師真傻,我沒病都看不出來。一天又一天,慢慢地我就這樣一直一直墮落了下去。慢慢地我也不去學校了,在家裡玩電腦游戲,天天沉迷在游戲之中,天天在家裡作賤自己。而我當時卻認為這是夢寐以求的生活,並且希望能永遠這樣墮落下去,直到死……
孩子的走偏往往會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由起初的有所顧忌、遮遮掩掩到最後公然的仇視父母、荒廢學業、不顧一切。愈是沉溺的深了,其消極的表現就愈是明顯,如自我控制力差,不能及時地調整自己的心態、觀念與認知,缺少正確的人生目標與方向。長此以往,孩子的未來前途就會被葬送,而家長只是一味地著急、傷心,卻又於事無補。所以說,作為家長,不僅要在孩子剛剛開始有走偏跡象的時候及時去發現,而且要找准症結之所在,以適當的方式方法來為孩子糾偏。應當學會細心地觀察孩子,耐心地和孩子溝通,用心地關懷孩子,真心地理解孩子。親情與愛、溝通與交流是處理一切問題的基礎。這個星期六父母說帶我出去玩,把我「騙」到了戒網癮中心。雖然剛進醫院時我是有些恨父母的,可我現在的思想完全改變了。我接受了治療。我知道一個新生命從這里開始了,我會好好地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出院,做一名好學生,我相信自己!
過去的事就讓他過去吧,重要的是從過去的日子裡我們領悟到了什麼。
❾ 沉迷網路的危害心得體會
1、嚴重影響大學生的身體健康
長時間無節制的玩網路游戲對大學生的身體健康是一種嚴重的摧殘。長時間看著電腦屏幕,視力會受到極大的破壞,會感到眼花、眼乾、眼澀、眼脹,嚴重的還會導致角膜炎和視網膜脫落。長時間保持坐姿,會引發頸椎和腰椎病,破壞身體的運動能力和協調性。長時間玩網游,大腦處於高度亢奮狀態,又得不到休息,可能出現神經衰弱,體內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力下降。更極端的可能導致碎死,近年來,在校大學生因長時間上網玩游戲導致碎死的事件已經很多,觸目驚心。
2、影響大學生正常的學習
大學應該是大學生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黃金時期,但有些大學生一旦沉迷於網路游戲之後,網路游戲便耗費了他們大量本應用於學習、休息和課余活動的時間,嚴重影響了他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造成嚴重分心,學習興趣下降,學習目標喪失,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厭學,導致遲到、早退、曠課現象頻頻發生,造成學習成績下降、多門課程不及格、畢業時拿不到學位,甚至無法畢業。
3、造成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下降,法律意識淡薄
在網路游戲的虛擬世界裡,沒有國家,沒有政府,沒有法律和道德的約束,大學生可以以虛擬的身份在這個世界中自由發揮、任意行為,而不需要負責任。這很容易淡化大學生的責任和誠信意識,事實上大學生的責任和誠信意識已經有日益淡薄的趨勢。網路游戲中充斥著嚴重的暴力情節,甚至是色情淫穢的內容,長期浸淫於這種環境之中,對於他們的法律意識有著嚴重的影響。在網路游戲中,大學生們可以組成行會、幫派,為了爭奪寶物、換取積分,他們可以在游戲中隨意地殺掉其他人。長期以往,大學生看到的都是一些殘酷無情、自私、冷漠的個性,可能造成道德缺失、法律意識淡薄、人性扭曲,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❿ 如何應對孩子沉迷電子產品觀後感
綜述:觀後感如下:規定只有完成每天的功課,並且把自己一切事情安排好之後,才可以玩電子產品,而且每次玩電子產品的時間不能超過半小時。
應對孩子沉迷電子產品方法:
1、讓孩子多睡覺
生活中很多孩子睡不著就會偷著玩手機,而睡眠不足會增加肥胖、痴呆和抑鬱的風險。因此家長因此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孩子睡得早睡得好,自然就不會玩手機了。
2、讓孩子多運動
兒童每天應至少有一小時的適度運動,因此,家長不妨抽出一些時間帶孩子出去散散步、打打球、逛逛公園,或去當地游樂場、動物園玩玩,讓鍛煉成為一種家庭活動,從而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3、限制屏幕的時間
限制孩子每天只看1小時的電視或者手機,把玩手機、打游戲等活動留到周末或節假日。
4、不給孩子電子產品
家長應該多和孩子互動,增加跟孩子面對面溝通交流的時間,而不是給孩子一個電子設備打發了事。
5、建立家庭時間
很多家庭在吃飯的時候都開著電視或者看手機,那麼正確做法是關掉一切電子產品,邊吃飯,邊利用這個時間與孩子多交流,讓孩子在親子溝通中感受到家人的關懷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