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開發優質網路教學資源以提高其利用率
一、網路教學資源在教學中的優勢
校園網路教學所需的基礎設施其實並不龐大,它包括一個擁有人、空間以及工具、設備等教學資源在內的校園環境,它可以讓我們通過多媒體、電子議事板甚至E-mail和WEB服務等方式發送教育方面有價值的信息。這種教育方式的價值是通過對同步非同步學習、校內和遠程學習以及時空結合等方式來體現的。在具體網路教學中其資源的利用率與傳統教學相比有很大提高,可表現為:
1.網路教學則是網狀結構,同一教學內容,網路學校可以提供多種講授方法、講授順序、學生能夠自己嘗試不同的學習路徑來達到相同的學習結果,這在重點難點知識的掌握上尤其重要。
2.網路教學能利用豐富的圖形、圖像、聲音、語音、動畫、視頻等多種媒體協同作用將教學內容具體化、可視化,有利於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給學生予多種感官刺激,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3.網路教育的成本不會因為規模的擴大而大規模的擴大,一個優秀教師在網路學校教育中能夠為數以萬計(理論上沒有限制)的學生服務。
二、制約網路教學資源利用與開發的因素
新興的網路教學不僅蘊藏著巨大的潛力,而且是一個需要大量的資金與技術投入的行業。在網路教學的普及和飛速發展中,網路教學中資源利用與開發也存在著若干制約因素:
1.內容簡單,現在的網路學校的優越性為同步教學。而其內容,不少是教學參考書內容的照搬或是教師教案,真正為網路教學而設計的超媒體、互動式、智能化學習內容少之又少。
2.理論匱乏,由於網路是一個新事物,網上教學更是嶄新的事業,沒有經驗可以借鑒。坦率地說,目前對網上教學既沒有網上教育理論,也沒有網上教學方法。因而現在網路教學內容多是以課堂教學為模板的順序式教學來呈現的,這並不符合網路教學的特點,相反還抹殺了網路教學的優勢。
Ⅱ 如何提高網路帶寬利用率
本文將分析光網路存在的問題,並闡述解決光網路帶寬利用率的混合數據傳輸技術。在光傳輸領域中存在著許多相互競爭的新技術。雖然純粹的光分組交換可以提供最佳的分組交換功能,但在普通光傳輸和交換基礎設施中,密集波分復用(DWDM)和光交叉連接(OXC)技術的應用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而數據傳輸協議,尤其是那些支持多業務的協議,是限制光纖設備效率的一個因素。現在需要的是一種能允許IP、ATM、TDM和原始數據流本地協議傳輸的與有效載荷無關的高效數傳協議,這種協議將提供一種統一的基於多協議標記交換(MPLS)的鏈路層,它具有與有效載荷無關的控制和數據面,可創建具有可擴展性的多服務光傳輸平台。
Ⅲ 如何提高網路使用率(100分)
速度是由你交給網路運營商的錢來決定的 不是買網卡就能提升速度的
首先請確認你的帶寬 如果是1M 那麼100K/秒 屬於正常 因為你的理論峰值就是1024/8=128K/秒
Ⅳ 如何提高寬頻使用率
如果是任務管理器裡面的網路應用的話是正常的!
現在網卡都是百兆、千兆你的網速是多少M啊,比率當然低,只要不卡就OK!我的網路應用不到0.1%
上千KB?2M ? 光纖的300-500KB的見過,上千的就不知道了,當然你花錢加大你的帶寬,就能提高你你的速度了,從而使你的網卡使用率也變得高些!
Ⅳ 怎麼設置使網路利用率最大
100M是本地區域網.
網卡一般是10/100自適應.就是區域網100M廣域網10M.這里的M是Mbits.8bites=1byte.
一般運營商提供的線路是4M帶寬,所謂支持8M帶寬adsl實際下載速度最高1M/秒.
任務管理器中的利用率0.x%,這是你當前網路的負載.簡單說按上面兩位去運營商增加帶寬不會看到利用率任何變化....
想要利用率增加,狂下東西利用率馬上飆升.
閑置的並不是不可用[理論上是10%(adsl最高支持速度) 減去 當前利用率就是 閑置率],只是你現在負載的比例.
利用率不是可用率,也就是說利用率只是表示你使用了網卡帶寬極限的多少.如果4M負載滿,也就是4%-5%那樣子.但是提高帶寬確實能提高滿負載時候利用率.簡單說如果是8M寬頻全速下載應該能達到8%左右的利用率.
Ⅵ 體育館應該如何賺錢提高收益呢
大型體育館可以在承辦比賽的時間以外,多舉辦明星演唱會來賺取額外的收入。因為明星演唱會所要使用的場地大部分都是體育館,因為體育館能夠容納非常多粉絲觀眾前來觀看,這其實對於大型體育館來說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當然除此之外體育館也可以對公眾進行開放,只要向每個人收取幾十塊的費用就可以讓體育館的日常維護費用得到根本的解決。也可以讓當地的職業球隊長期租用,因為這樣可以解決體育館的空閑浪費。
可以說體育館創造收入的項目是非常多的。只要能夠得到最佳的解決辦法,相信體育館所能夠創造的收入還是非常可觀的,只要能夠將體育館進行日常的維護,那麼體育館也會起到巨大的創收作用。
Ⅶ 怎樣提高網路利用率
所謂利用率就是你能使用你的帶寬到多少。比如你有1M帶寬。實際下載速度為130kb左右。你看電影或者下載東西。那就是100使用率。如果你只看網頁。流量大概只有30kb左右,那使用率只有25%。不論軟體或者硬體。都不可能突破這個限制。除非你有百兆帶寬可用。那就加強硬體對應就可以了。
Ⅷ 智慧體育場館系統是什麼
體育場館智能化系統的基本知識和主要構成,重點是各子系統的組成、功能及在體育場館中的作用。其中包括智能監控系統、通信網路系統、 場館專用系統、應用信息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機房系統等內容。
智慧體育場館關鍵在於用智慧體育場館管理系統和智能硬體的數據驅動運營效率的提升,以此拓展體育場館的開放領域及空間,形成鏈接政府、體育場館、健身群眾、產業的平台,促進體育場館休閑健身產業鏈的形成。某體育中心自智能化系統上線後,目前互聯網訂場率已超過90%,自助購票率超過80%。目前中心相比之前,每年能耗可節約近200萬元,場館利用效率反而提升了30%。而且大大降低了運營人力成本及現金管理風險,大幅提升了體育場館管理效能。
依靠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的智慧體育場館建設,可以有效促進體育場館結構升級和服務流程再造,使之具備運動健身娛樂社交等豐富功能,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提高場館利用效率,激發體育市場活力。
體育館管理系統,不僅能促進線上和線下融合,優化健身群眾的消費體驗,同時也能為場館在運營、管理及服務工作上提供便利。
Ⅸ TD-scdma大型場館的無線網路優化畢業設計
大型場館覆蓋方案
大型場館在室內覆蓋建設中所佔比例很大,而且往往是重大集會所在地,所以大型場館的網路建設意義重大。特別是2008年奧運會即將在北京召開,北京奧組委已經向國際奧委會承諾舉辦一屆有史以來最高水平的奧運會,在無線通信方面,要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提供奧運史上技術最先進、業務最豐富、服務最周到的移動通信服務。這給我國的運營商及通信設備製造商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而通信服務的基礎是優質的網路覆蓋,因此做好奧運城市,特別是體育場館的網路覆蓋工作尤為重要。
一、大型場館覆蓋的關鍵因素
大型場館的無線傳播環境和話務特點與寫字樓、住宅小區等建築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室內覆蓋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其獨特性。
大型場館作為重大活動和賽事的舉辦地,場地都比較開闊,可容納人數眾多,是一般的室內建築無法比擬的,例如奧運主會場鳥巢可容納9萬人、沈陽奧體館可容納6萬人。在活動期間,這些場館大部分時間容量飽和,用戶密度高、話務量大,因此首先要解決網路容量問題;其次,為實現高容量,場館內部一般分為若干個小區,在場館內傳播環境良好,一般為視距傳輸,各小區之間的干擾大,需要考慮如何消除干擾;此外,大型場館的話務量會隨時間和空間而變化,在活動期間需要滿足最大話務容量,而非活動時間話務量極低,合理調度資源、節省不必要的能源損耗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因此,在進行大型場館網路設計時,需要綜合考慮網路容量、話務調度、網路質量及穩定性等多種因素。
二、大型場館「多通道」覆蓋方案
「多通道」室內覆蓋方案是中興通訊首創的新一代室內覆蓋解決方案,它結合TD多通道的特點,藉助定製的中興通訊小型化BBU+RRU特色室內覆蓋產品,將室外智能天線思想引入室內形成「多通道」隔離干擾。用特色室內「多通道」演算法替代室外智能天線演算法,不僅能降低室內系統的干擾,大幅提升覆蓋質量,還可以實現覆蓋和容量的獨立規劃,為網路後續的良性發展打下基礎。在大型場館的網路規劃中,採用「多通道」室內覆蓋方案能夠解決容量、網路質量及穩定性等諸多問題。諸多大型場館網路規劃案例充分證明:無論模擬結果還是測試結果該方案性能都優於傳統覆蓋方案。
1. 恰當選擇信源是精品網路的基礎
大型場館需要支持幾萬用戶的通訊需求,對於特大型場館甚至需要支持數十萬用戶的通訊需求,對系統的容量要求極高。另一方面,大型場館的場地較開闊,設備要求集中維護,提高網路維護效率。大型場館TD-SCDMA室內覆蓋的信源建議採用BBU+RRU方式,將基站的基帶部分和射頻部分分開,基帶池(即BBU)集中放置共享基帶,便於網路的集中管理,而射頻部分(即RRU)可以靈活放置在室內任何地方,為場館的各個角落提供信源,通過光纖與基帶池(即BBU)連接。基站分離成BBU和RRU兩個部分,在設備的選擇上可以有更多的組合方式。例如,從容量出發可以選擇大容量或超大容量的BBU;從功率考慮,可以根據覆蓋場景選擇2W或12W的RRU。該方式應用於大型場館具有組網靈活、施工簡便的優勢,便於網路規劃和工程施工。採用這種組網方式可以更方便地調整網路容量,覆蓋不同區域的RRU可以按需進行小區合並或分裂,只需後台對RRU歸屬進行相關配置,無需改造天饋就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小區規劃。
此外,從節省成本和快速建網的角度出發,大型場館的TD-SCDMA分布系統建議採用與2G共天饋方式。BBU+RRU的靈活組網,最大限度避免了與2G合路建設帶來的限制。
沈陽奧體中心體育場是中興通訊承建的眾多大型場館之一,佔地25.4萬m2,建築面積10.4萬m2,長278m,寬235m,高82m,地上6層,看台分為上、下兩層,奧運會凈容量6萬人。效果示意如圖1所示。
該場館進行TD網路覆蓋時,採用BBU+RRU組網方式, RRU分別與2G系統各區的室內覆蓋系統合路共用天饋系統,完成看台和功能房的覆蓋,共使用了8個RRU覆蓋整個場館,共享一個大容量的BBU。在這種組網方式下,通過共享能盡量減少網路設備,對設備進行集中管理,給賽會期間網路維護帶來極大便利。
2.合理的網路規劃提升網路品質
大型場館室內無線信號傳播為視距傳輸,能量以直達徑為主。室內覆蓋在缺少智能天線和良好的空間隔離時,小區間的干擾較嚴重,所以在滿足容量的同時,將干擾降到最低是網路規劃中的一個重要任務。
在大型場館的覆蓋方案中,充分利用了「多通道」演算法的優勢。上行方向,用戶分散在多個通道隔離干擾;下行方向,每個用戶的信號只在其上行歸屬的通道下發射,不會影響其他通道用戶信號,有效降低了用戶間的干擾;切換區或信號弱區可在歸屬通道和次強通道均進行信號收發分集。「多通道」覆蓋實現了在同一小區內降低干擾的目的,配合高指向性天線可以進一步降低干擾。
根據場館的容量需求,小區劃分還要考慮網路性能和頻點復用。大型場館與周圍的宏覆蓋之間一般採用異頻組網。根據TD的網路頻率原則:一般室內覆蓋佔用3個頻點,宏覆蓋佔用3~6個頻點。考慮到大型場館的容量要求,推薦大型場館覆蓋使用6個頻點,周圍宏覆蓋採用3個頻點。一般室內分布系統,不同小區間可以通過建築物本身增加隔離,小區之間可以同頻組網。而大型場館小區之間的空間隔離小,完全同頻組網情況下,由於小區間的干擾嚴重影響網路性能,通過模擬和實測,採用頻率1:1復用的組網形式,將整個場館劃分為6個小區,這種條件下,可以基本達到滿碼道工作,提供最大的系統容量。如果容量不需要這樣大,可以減少小區數目。典型情況下,可以將看台劃分為4個小區實現覆蓋。
沈陽奧體中心看台覆蓋使用的8個RRU,可以自由組合組成8小區、4小區和2小區覆蓋。模擬和測試結果表明,看台覆蓋異頻4小區組網為最佳組網方案。在實際組網中,將原來規劃的8小區進行通道合並,組成異頻4小區組網。即每個小區包含2個通道,利用「多通道」演算法在小區內隔離干擾的同時,頻點利用率也提高了一倍。測試結果顯示:本規劃案例中,容量與功率相對平衡,容量能夠達到最大值,手機通話質量好,手機發射功率處於較低水平,TCP(發射載波功率)比較平穩,測試效果優良。
三、 總結
大型場館由於無法使用智能天線,使得TD-SCDMA系統由碼道受限變為干擾受限。因此在設備的選擇和網路規劃方面,需要綜合考慮網路容量、話務調度、網路質量及穩定性等多種因素。
中興通訊承建了2008年奧運會絕大部分奧體場館的室內覆蓋項目,積累了豐富的場館覆蓋經驗。模擬和測試結果表明,使用BBU+RRU組網方式、運用「多通道」演算法,並進行合理的網路規劃,能夠有效解決場館的容量和干擾問題。
作者:原均和 金康虎 劉星 來源:中興通訊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