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控制系統的安全風險評估》 隨著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和網路技術的不斷進步,傳統意義上較為封閉並普遍認為安全的工業控制系統,正暴露在網路攻擊、病毒、木馬等傳統網路安全威脅下。作為國家關鍵基礎設施的重要部分,工控系統一旦受到攻擊容易造成設備受損、產品質量下降等問題,影響國民經濟和社會穩定,甚至危害國家安全。
⑵ 工控機網路安全,如何解決網路攻擊造成的系統癱瘓,或PLC及現場失控
推薦使用MCK主機加固系統軟體,在安全狀態的工控機上通過一次全系統的簽名,保障當前安全環境從而確保黑客上傳的木馬和病毒程序無法運行,杜絕危害工控機的安全。通過白名單機制限制當前場景下允許執行的進程。防止黑客通過基於硬碟的數據拷貝方式來竊取數據。實現工作場景白名單機制,對核心數據進行加密保護,實現工控機的最後防禦,保障工控機網路安全。
⑶ 如何發現工控設備的網路安全問題
隨著工業化與信息化結合的不斷緊密,工業控制系統越來越多地採用標准化通信協議和軟硬體,並通過互聯網來實現遠程式控制制和操作,從而打破了原有系統的封閉性和專有性,造成病毒、木馬、信息泄露等網路安全問題向工控領域迅速擴散,直接影響大量工控相關基礎設施安全。湖南安數網路有限公司傻蛋聯網設備搜索平台整理了近期發現的工控相關數據,就其可能存在的網路安全風險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
能夠直接通過公網訪問的工控設備
湖南安數網路有限公司傻蛋聯網設備搜索平台(簡稱傻蛋搜索)利用標准化的工控設備相關通信協議,在互聯網上找到了很多直接暴露在公網的工業控制設備。這些設備都存在下面幾個安全問題:
1、缺乏認證
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相應協議與這些設備通信,獲取想要的數據。
2、缺乏授權
沒有基於角色的控制機制,任意用戶可以執行任意功能。
3、缺乏加密
地址和密令明文傳輸,可以很容易地捕獲和解析。
安數網路對這些在公網上能訪問的設備做了相應的統計:
公網工控設備世界分布(2016-10)
4、能夠直接訪問的工控設備的WEB相關數據
跟我們日常路由器有基於WEB的配置頁面一樣,很多工控設備也有其自己的配置/控制頁面,而且很多這種頁面也是直接暴露在了公網之上。攻擊者可以利用這些頁面像對付平常的網站一樣對它們進行攻擊,可能造成相應的安全隱患。
工控設備WEB管理世界分布(2016-10)
怎麼提高工控系統的網路安全
盡量避免將工控設備及其WEB頁面直接暴露在公網中,如果不能避免,那麼注意要加強這些設備認證、授權和加密方面的工作。
⑷ 如何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體系
工業互聯網安全問題日益凸現
工業互聯網無疑是這個寒冬中最熱的產業經濟話題。「BAT們」視之為「互聯網的下半場」,正在競相「+工業」「+製造業」而工業企業、製造業企業們也在積極「+互聯網」,希望藉助互聯網的科技力量,為工業、製造業的發展配備上全新引擎,從而打造「新工業」。
不難看出,工業互聯網正面臨著一個重要的高速發展期,預計至2020年將達萬億元規模。但與此同時,工業互聯網所面臨的安全問題日益凸現。在設備、控制、網路、平台、數據等工業互聯網主要環節,仍然存在傳統的安全防護技術不能適應當前的網路安全新形勢、安全人才不足等諸多問題。
工業互聯網萬億級市場模引發安全隱患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直接產業規模約為5700億元,預計2017年到2019年,產業規模將以18%的年均增速高速增長,到2020年將達到萬億元規模。隨著國家出台相關工業互聯網利好政策,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發展增速加快,截止到2018年3月,中國工業互聯網平台數量超250家。世界各國正加速布局工業互聯網,圍繞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
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將達到萬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一方面,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工業互聯網是構築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趨勢。
工業互聯網是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的重要基石,也是發展數字經濟的新動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實現互聯網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將催生更多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創造更多新興經濟增長點。
伴隨著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工業控制系統及設備與互聯網連接,網路空間邊界和功能極大擴展,以及開放、互聯、跨域的製造環境,使得工業互聯網安全問題日益凸顯:
1、網路攻擊威脅向工業互聯網領域滲透。近年來,工業控制系統漏洞呈快速增長趨勢,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新增信息安全漏洞4798個,其中工控系統新增漏洞數351個,相比2016年同期,新增數量幾乎翻番,漏洞數量之大,使整個工業系統的生產網路面臨巨大安全威脅。
2、新技術的運用帶來新的安全威脅。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本身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導致工業互聯網安全風險多樣化。
3、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能力薄弱。目前,傳統的安全保障技術不足以解決工業互聯網的安全問題,同時,針對工業互聯網的安全防護資金投入較少,相應安全管理制度缺乏,責任體系不明確等,難以為工業互聯網安全提供有力支撐。
如何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體系?
那麼,如何鑄造工業互聯網的安全基石,加快構建可信的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呢?
1、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要緊跟工業互聯網最新發展趨勢,努力引領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發展。
2、推動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標准落地實施。全面推廣技術合規性檢測,促進工業互聯網產業良性發展。
3、完善監管和評測體系。
4、切實推進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發展。加強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構建覆蓋系統建設各環節的安全防護體系。
5、聯合行業力量打造工業互聯網安全生態。
在工業互聯網的安全防護能力建議:
1、頂層設計:出台系列文件,形成頂層設計;
2、標准引導: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標准體系框架,推進重點領域安全標準的研製;
3、技術保障:夯實基礎,強化技術實力;
4、系統布局:依託聯盟,打造產業促進平台;
5、產業應用:加強產業推進,推廣安全最佳實踐。
近年來,中國也陸續出台了《關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文件,明確提出工業互聯網安全工作內容,從制度建立、標准研製、安全防護、數據保護、手段建設、安全產業發展、人員培養等方面,要求建立涵蓋設備安全、控制安全、網路安全、平台安全、數據安全的工業互聯網多層次安全保障體系。
在國家政策以及業界的一致努力下,相信我國工業互聯網在取得快速發展的同時在安全層面的保障也會更上一層樓。
⑸ 工控網路和普通網路在安全防護上有哪些不同
協議不同,所以埠不同。另外工控智能儀表及控制器的處理器能力都不強,網路處理能力有限,特別需要防止DDS攻擊。
⑹ 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第幾威脅最大
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第三威脅最大
分為三級,第一級為設備控制級(包括檢測和設備驅動);第二級為過程式控制制級(計算機控制);第三級為在線生產管理級(FLS)。
⑺ 工控安全和工業互聯網安全有什麼區別
(1) 企業安全信息資料庫建設與數字交付。
(2) 重大危險源管理。
(3) 作業許可和作業過程管理°
(4) 培訓管理。
(5) 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管理。
(6) 設備完整性管理與預測性維修。
(7) 承包商管理。
(8) 自動化過程式控制制優化。
(9) 流通管理。
(10) 敏捷應急。
(11) 工藝生產報警優化管理。
(12) 封閉管理。
(13) 企業安全生產分析預警
(14) 人員不安全行為管控。
(15) 作業環境、異常狀態監控。
(16) 績效考核和安全審計。
(17) 能源綜合管理。
⑻ 網路信息安全與工控安全有何不同
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與傳統的IP信息網路安全的主要區別在於:安全需求不同;安全補丁與升級機制存在的區別;實時性方面的差異;安全保護優先順序方面的差異;安全防護技術適應性方面的差異。
總的來說,傳統IP信息網路安全已經發展到較為成熟的技術和設計准則(認證、訪問控制、信息完整性、特權分離等),這些能夠幫助我們阻止和響應針對工業控制系統的攻擊。然而,傳統意義上講,計算機信息安全研究關注於信息的保護,研究人員是不會考慮攻擊如何影響評估和控制演算法以及最終攻擊是如何影響物理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