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網路安全小課堂的謠言

網路安全小課堂的謠言

發布時間:2022-08-27 22:50:40

A. 網路謠言有哪些規律

網路謠言往往有這些規律:

一是有意編造,別有用心。造謠者罔顧事實,憑空捏造所謂真相,甚至自導自演,炮製圖片視頻等「證據」,以謀取不正當利益。

二是偷換概念,混淆視聽。造謠者利用誇張、歪曲的加工手段,模糊事實本原和全貌,頻繁使用「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語言,愚弄公眾認知。


B. 網路謠言的三個特徵都是什麼如何辨別這些謠言

要知道無論是在疫情比較嚴重的期間,還是在一些大事發生的過程當中,總是會伴隨著一些謠言。要知道對於我們來說是能夠去接受真相的,但是卻不能夠接受,來自於謠言的擺布。而且這些謠言當中,大多數都是帶有一些惡意中傷的。但有的時候正是因為這些謠言的散播速度比較快,所以很難很快的去控制,並且抓到這些謠言散播的源頭。

其實網路謠言的存在,無論是對於官方來說,還是對於個體來說傷害都是非常大的,而這些謠言的散播者也並非一定能夠從中獲利,而是單純擾亂了整個社會的秩序,造成了一些民眾的恐慌。

C. 如何遏制網路謠言現象網路謠言會帶來哪些危害

網路發展越來越快速,人們使用網路的頻率也越來越高。比如在網上購物、網上點餐、網上看各種視頻等,雖然網路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但是網路只是一個傳播平台,所傳播的內容有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不好的。正如大家所看到的,網路會傳播正能量,也有可能給謠言插上翅膀,讓謠言飛的更快。網路謠言是指造謠者為了賺取流量或是為了詆毀他人,利用網路為平台,快速的傳播不實消息,以達到對他人中傷的目的。要遏制網路謠言,應該從源頭抓起,增加造謠的成本,讓造謠者付出更大的代價。

三、被謠言傷害過的人,可能會有心理問題。

很多受過謠言傷害的人,都可能產生心理問題。比如杭州快遞小哥的謠言,當事人不僅生活受到了影響,還產生了抑鬱症,需要接受心理治療。謠言都是可怕的,沒有誰可以獨善其身,只有嚴懲才能讓謠言止步。

D. 在我們學生周圍的網路謠言有哪些

很多。比如:

  1. 上了大學之後就輕鬆了......(學醫學法的表示頭禿了)

  2. 讀書無用,讀那麼多書也用不到實際......(那麼多科學家的偉大成就是假的?)

  3. 學數學有什麼用,買菜的時候還列方程式啊(其他學科同理)。

  4. 上學談戀愛不好(那麼多情侶共同努力的例子白瞎的嗎?談戀愛不好終歸是自製力不行。)

  5. 還有其他很多的,一一列舉太心累了。

E. 2017年度熱門網路謠言發布,為什麼有人會相信網路謠言

之所以會有人相信網路謠言,是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如同有一些明智之人一樣,天生具有識別網路謠言的能力。


一方面,有一些人本身平常上網的時間就很少。而且這樣的人對於他人很少有防範之心,因此他們看到什麼都相信,真的事情他們相信,謠言他們也會信以為真,這些人對世界永遠都充滿善意。因此這樣的很好欺騙。



總之,有很多人之所以相信網路謠言,是因為有些人的防範意識本身就比較薄弱,還有網路謠言來的時候總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你周邊的人全部都在傳,因此很多人根本就不會去下意識的辨別和防範。

F. 網路謠言類型主要有

網路謠言類型主要有,根據製造的
網路謠言內容的不同,網路謠言主
要分成六類:一,網路政治謠言;
二,網路災害謠言;三,網路恐怖
謠言;四,網路犯罪謠言;五,網
絡食品謠言;六,產品安全謠言。

G. 網路謠言有什麼危害怎麼防範網路謠言八年級政治問題。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程度的提高,中國互聯網上發生越來越多的謊言、謠言傳播事件,污染了網路環境,擾亂了社會秩序,也嚴重損害了我國互聯網的形象和公信力,引起廣大網民和互聯網業界的公憤。 網路上謠言的泛濫,危害是很大的,謠言有可能會導致一些無法預知、無法挽回的後果。

傳播網路謠言會危害國家的安定,攪亂社會秩序,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例如造謠有強烈地震、宣揚世界末日論,或有恐怖訊息等等

解決互聯網謠言問題,首要強調的是責任意識。不管是輿論的發起者還是網站的管理者,甚至圍觀的網民朋友們,都應該樹立責任意識,各自在自己的責任范圍內維護好網路秩序,不能讓網路謠言肆意傳播,甚至危害大多數人。網民朋友們應多加以理性的分析,能夠正視網路信息的真實性問題,不過度依賴、不輕信盲從,對於未經證實或難以證實的信息保持理性,就能有效提高對網路謠言的識別力和免疫力,這也就可以讓大家免受到網路謠言帶來的危害。
網路謠言危害
1、謠言無處不在
且不說以前都不乏謠言四起的故事,更何況如今是自媒體時代,人人皆可為自己代言,但是同樣網路上的人素質稂莠不齊,很難保證信息的真實性,所以防範謠言的第一步就是認識到謠言無處不在,並做好心理建設。
2、信息來源
對於信息出處一定要留意,更多的選擇官方渠道的信息,關注政府網站及主流媒體消息,不要盲從盲信。
3、是否符合常理
脫離事實依據,不符合常理的謠言不攻自破,我們平時要加強科學知識的學習,提升自身的謠言鑒別能力。
4、尋求幫助
對於真正困擾你的謠言,可以向專業的部門尋求幫助,比如健康保健類的謠言就可以咨詢醫院的醫生。
5、利用搜索引擎
如果遇到圖片類的內容,可以利用現在的搜索引擎進行圖片查找,是否是謠傳的假圖。
6、不要隨意傳播
當你自己都無法判斷事物的真假時,不要急著評論和傳播,不要讓自己成為不法行為中的一個環節。

H. 有哪些關於網路謠言的典型案例

1、柑橘蛆蟲事件。

2、」地震」傳言令山西數百萬受驚民眾。

3、「爆炸謠言」導致江蘇鹽城群眾大逃亡和部分民眾遇難。

I. 網路安全歌謠順口溜

網路安全歌謠順口溜有:低俗話題莫傾聽,網上聊天須留心。銀行密碼身份證,切勿託付害人精。網路是一把「雙刃劍」,能給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但也會帶來網路謠言、網路詐騙、網路犯罪等。

網路安全歌謠順口溜

網路又叫互聯網,是由若干節點和連接這些節點的鏈路構成,表示諸多對象及其相互聯系。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迅速,在利用網路為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不能沉迷到網路購物、游戲中。

從社會教育和意識形態角度看,網路上不健康的內容,會對社會穩定和人類發展造成阻礙

J. 網路謠言的典型案例

微信上的一些自媒體,已成為謠言和不實信息的「放大器」。這些謠言對實際生活和社會產生的危害遠遠超過所謂風險對人們健康的損害。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
六翅肯德基怪雞、康師傅地溝油、娃哈哈肉毒桿菌……近期,這些食品謠言源源不斷地成為近百家微信公眾號熱門推送內容,並在朋友圈中刷屏。
「僅2015年第一季度,部分產品就遭受20億元損失。」娃哈哈公開表示,微信等網路平台上滋生的謠言,不僅給品牌造成了巨大傷害,市場銷量也出現了嚴重下滑。
面對流言的屢次侵襲,4月起,娃哈哈、康師傅、肯德基等巨頭,紛紛將涉嫌傳謠微信號背後的運營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賠償經濟損失。
此次各大食品企業共起訴超過十家微信公眾號運營公司,總體索賠金額超過6100萬元,這也是近年來網路食品謠言索賠第一案。
進一步調查發現,利用微信公眾號傳謠已呈現公司化運作趨勢,背後則清晰呈現出一條各家微信運營公司借謠生利的商業模式,其中也不乏一些大型食品企業炮製謠言惡意競爭。 2014年10月,微信公號「蜜琪兒」發布了《農夫山泉停產,這水我再也不敢喝了!我要買水機!》的文章,圖文並茂地宣稱農夫山泉天然飲用水污染嚴重,已停產。一經推出,短時間內就得到十餘萬的轉發量。
新京報記者查閱「蜜琪兒」過往的微信內容發現,與農夫山泉這篇文章相比,其普通微信內容的轉發量通常在數千次左右,十餘萬的轉發量使蜜琪兒公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農夫山泉按捺不住了,將「蜜琪兒」背後的無錫伊泰蓮娜商貿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江蘇無錫市工商信息顯示,這家無錫伊泰蓮娜商貿有限公司注冊於2006年,企業法人張霞,注冊資本3萬元,經營項目包括首飾、工藝品、日用品、化妝品、經濟貿易咨詢等。
據伊泰蓮娜在中國製造交易網注冊的信息,這家公司早期經營女性飾品,並在淘寶商城擁有一家皇冠級信譽商鋪。
「蜜琪兒」最近一次官方認證日期顯示為2015年3月24日,從推送的微信內容來看,伊泰蓮娜的業務已整體轉向直銷品牌「無限極」的運作。由於旗下擁有化妝品、保健品、凈水器等產品,美容養生類內容成了「蜜琪兒」的推送重點。
《母乳毒死寶寶,無知害死人》、《癌症8個早期危險信號》《遠離奶茶,真愛生命!以後別喝了》,從這些微信標題和內容看,「蜜琪兒」的推送手法主要依靠健康警示、提醒等吸引讀者閱讀並轉發。
新京報記者以公關公司身份聯繫上無錫伊泰蓮娜商貿有限公司,其公眾號負責人林某告訴記者,開設「蜜琪兒」公號主要是宣傳「無限極」產品。
當詢問是否可花錢推送特定內容時,他提供了每條每次800元的價位,如製作成頭條的話價格會更高,但不保證閱讀數量和轉發數量。 梳理涉嫌傳謠的多家微信號,新京報記者發現,微信推廣已呈公司化、鏈條化趨勢。許多微信公號已成其背後公司的主要業務,絕大多數涉事公號背後均有母公司的身影,且同一家公司旗下擁有幾十甚至上百個公眾號來推動謠言傳播。
肯德基起訴的10家微信公眾號,分屬3家公司,為深圳市贏陳安之成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太原零點科技有限公司和山西微路況科技有限公司。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僅深圳「贏陳安之成功」旗下就有6個公眾號轉載了肯德基怪雞謠言。
山西微路況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也有近10個公眾號,諸如「微路況」、「冷幽默笑話」、「微路況交通眼」、「人生感悟勵志語錄」等。新京報記者嘗試撥打該公司公開的手機,就連手機號碼的提示信息也是「太原最大的微營銷聯盟」。
隨著眾多微信公號被密集起訴,更多微信聯盟、微信營銷圈浮出水面。一位不願具名的廣東營銷公司負責人說,與當初微博上的「福建幫」一樣,目前此類微信運營公司集中在廣東、福建等華南地區,並將觸角延伸到全國范圍,初具規模。
「經營模式就是傳幫帶,當一家營銷公司在省內發展出近十個有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後,還會發展近十個公眾號定位全國其他城市,在當地發展代理商、運營商加盟。」該人士說。
娃哈哈遇到的「爽歪歪、AD鈣奶含肉毒桿菌」謠言攻擊中,正是微信營銷公司層層推手的加工誕生。
杭州法院公開庭審資料顯示,這條謠言的始作俑者為吉林女子於秋紅,今年1月在騰訊微博發布了「娃哈哈AD鈣奶、爽歪歪都含有肉毒桿菌」的文章。4月10日,武漢鑫眾昌商貿有限公司通過「嘟嘟童年」公號發布《幼兒園老師剛發的啊!做媽媽的都轉過去,看好自己的寶寶》,稱娃哈哈「含有肉毒桿菌」。同天,廣州魔斯網路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微獅嶺」公眾號發布《獅嶺得白血病的小孩越來越多,原因竟如此驚人》一文,聲稱「喝娃哈哈飲料會導致白血病。」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廣州魔斯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擁有微獅嶺、花都抵野等微信公眾號,粉絲數超10萬。負責人林某聲稱,其是華南最大微信營銷聯盟WeMedia廣東分公司,該聯盟下面擁有近500家微信公眾號,覆蓋面達5000萬粉絲。 6月3日,新京報記者聯系被起訴的營口飛翼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無錫無極道健康咨詢有限公司、廣州魔斯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對方給出一致的答復:微信刊出的涉謠文章皆是隨手轉發的網路新聞。
「那條康師傅使用地溝油的新聞,只是從網站轉載過來的,並不是付費廣告。發出後就被投訴,我們已刪掉了相關鏈接。」最早於4月27日刊發康師傅地溝油文章的「熱門搜索」一位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如是說。
另一家傳播「肯德基雞翅中有活蛆」而被起訴的太原零點科技公司,也稱自己是無意轉發。一位梁姓負責人說,微信公眾號刊出的文章是轉載廣東一家電視台播出的內容,「我們也是剛從網上看到被肯德基起訴的消息,只能應訴了。」
事實上,涉事公眾號堅稱的「隨手轉發」,已成為業內慣用的牟利手段。藉助誇張的標題和內容獲取大量粉絲、傳播量後,通過企業投放廣告費生財,是微信營銷的標准做法。
一位負責深圳多個微信號運營推手告訴新京報記者,改編拼湊網上內容,是慣用的營銷手法。「標題內容越聳人聽聞越好,模糊掉事發地,或直接改成當地。或是拿其他微信推手製造的話題,移花接木後二次傳播,這種區域化的帖子閱讀量非常高。」
煞費苦心的炮製謠言,最終目的仍是攢粉後攫取廣告費。微信營銷圈內,公眾號一般獲得幾萬以上的粉絲,就具有一定廣告價值,企業主也自然找上門來。
因涉嫌傳播康師傅謠言被起訴的「營口自媒體」負責人董某向新京報記者透露,藉助企業投放廣告仍是主要盈利模式,並已有手錶、面膜等企業主動找上門,廣告投放價格一般是150~300元/1萬粉絲左右。「營口自媒體」粉絲數達到8萬多,其公眾號頭條植入廣告報價是2000左右,「部分達到10萬粉絲的公眾號,廣告價格是3000元左右/條。」 新京報記者采訪中,對於一些集中爆發的網路謠言,多家食品企業首先都將懷疑的矛頭指向了競爭對手。但這些需要警方的進一步調查。
「地溝油謠言去年就出現在網路上,但今年五一節假日期間卻再次集中爆發。」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新聞發言人李宜霖告訴記者,短短幾天時間,轉載量超過600餘次,閱讀量逾百萬,爆發的時間節點和動機都值得懷疑,「這樣有組織、短時間內爆發的數量巨大的謠言攻擊,應有幕後黑手推動。」
娃哈哈則稱,近期攻擊飲料企業產品的謠言,「是別有用心的不法分子散布,目前已整理搜集出了部分網路水軍的資料,作為進一步維權的證據使用。」
康師傅還在聲明中指出,目前食品行業中的市場競爭已刺刀見紅,導致某種程度上催生了利用網路謠言攻擊對手的惡性競爭局面。
這種做法並非沒有先例。去年,康師傅就因謠言攻擊,和競爭對手統一集團鬧上了法庭。
根據2014年康師傅起訴統一的立案文書,去年8月,湖北孝感統一企業食品有限公司員工周某在天涯論壇、槐蔭論壇連續發布《日資產品不可信,逆天的康師傅》、《康師傅你讓小夥伴們都驚呆了》的帖子,聲稱康師傅提前標注方便麵生產日期,呼籲抵制日貨康師傅。
在康師傅向法庭提交的材料中,周維尼因捏造事實散布謠言,被公安機關進行了警告處罰。同時,康師傅還起訴統一集團和周維尼,稱其指示員工在網上散布詆毀康師傅的謠言,導致康師傅當季銷量受嚴重影響,要求賠償相應經濟損失。
而新京報記者在當事雙方提交給法院的舉證資料中看到,周某稱利用微信朋友圈轉帖是公司安排。統一公司在孝感地區有110多名員工,規定業務員要通過微信溝通,成立了專門的微信群下達工作指令。關於康師傅的帖子,統一公司員工在群里交流了半天時間後,上至主任下至經理都紛紛轉發到了自己的朋友圈。
今年5月26日,孝感市南區法院判決,統一公司員工周某向康師傅公開賠禮道歉連續30天,並賠償康師傅1.3萬元。
而對於散播康師傅謠言的動機,統一公司員工在應訴時辯稱是出於市場競爭目的,「我們是賣統一方便麵的,看見康師傅方便麵的負面信息就很關注,畢竟是競爭對手,康師傅的生意差了,我生意就會好點兒。反正只要是有損康師傅的事件,對我們經營統一方便麵就有好處。」
8日,統一集團大陸新聞發言人楊壽正回復新京報記者稱,對這件事「不知道」。
超6100萬元索賠能否止住謠言?
從郵件、論壇、微博,再到微信,肯德基「6個翅8條腿」、康師傅「越南地溝油」、娃哈哈「肉毒桿菌」其實流傳已久,近期卻被微信公號通過加工製作再次快速傳播。
肯德基官方提供給新京報記者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肯德基共發現微信公眾號有4000多條內容,其中超過130個賬號的帖子閱讀數超過10萬。按此數量計算,這則肯德基「負面信息」被至少轉發了1300萬次。
今年五一期間出現的康師傅地溝油謠言,截至5月6日,這則信息在微信號刊出699次,閱讀量累計達152萬次,而閱讀量超過5000條以上的達到70餘條。
被反復炮製的還有「娃哈哈肉毒桿菌」。4月12日,杭州娃哈哈集團聲明稱這些謠言使娃哈哈部分產品今年第一季度損失高達20億元。
面對傳播迅猛的謠言,各大食品企業紛紛選擇起訴,提出了巨額索賠。根據新京報記者獲得的法院立案文書,目前康師傅已起訴了營口飛翼網路有限公司、無錫無極道健康咨詢有限公司、德惠市雅諾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並獲得正式立案。同時,還向上海公安提交了17家公眾賬號傳謠證據,並在黑龍江、遼寧、江蘇等地連環起訴3家傳謠的微信公眾號,賠償超5000萬元。
「共統計出800餘家涉嫌傳謠的微信公眾賬號,重點選擇數十家逐一起訴,每家索賠金額達到150萬」,康師傅法務部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已在東北、華南等地區發起連環訴訟,通過刑事、民事起訴了近40餘家傳謠微信號公司。
肯德基也於近日對涉嫌傳播謠言的10個公眾號提起訴訟,向每個被告提起最高達150萬元的賠償。 新京報記者初步統計,目前農夫山泉、娃哈哈、康師傅均向微信公眾號背後的運營公司提出索賠,其中康師傅索賠金額為5000萬元,娃哈哈索賠金額100萬元、肯德基索賠金額450萬元、農夫山泉索賠金額20萬元、王老吉索賠600萬元,整體金額超過6100萬元,這或將成為網路謠言索賠第一案。
大多數食品企業稱這並不足以彌補損失。肯德基總裁屈翠容認為,「索賠金額遠遠不能彌補由此遭受的損失。但做錯事就必須付出代價。」康師傅也表示,謠言嚴重損害了康師傅的商業信譽、品牌聲譽,「造成的傷害是無法估算的」。

閱讀全文

與網路安全小課堂的謠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車禍信號怎麼查換網路 瀏覽:34
omen網路連接異常 瀏覽:132
現在玩哪個網路游戲可以買賣 瀏覽:566
電信網路怎麼線上上課 瀏覽:218
家裡有線網路信號差 瀏覽:795
聯通電信哪個數據網路好 瀏覽:977
華碩路由器自帶網路加速 瀏覽:579
保障群眾利益從網路安全做起 瀏覽:931
網路相冊哪個好用2020 瀏覽:943
路由器和網路不通什麼原因 瀏覽:295
網路考試超時了怎麼辦 瀏覽:331
拷貝網路文件在哪裡找 瀏覽:355
福建派出所網路密碼 瀏覽:142
怎樣開啟數據網路共享 瀏覽:329
濱江網路營銷軟體 瀏覽:39
如何調取網路用戶後台信息 瀏覽:501
東芝電腦win7網路服務 瀏覽:167
手機網路ip地址如何設置 瀏覽:233
網路建群如何舉報 瀏覽:707
寬頻網路信號怎麼增強 瀏覽:104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