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淺談任課教師如何管理學生
一、溝通感情法
利用課前時間和學生交談,了解和指導學生的學習,進行簡短的「攻心戰」,以加深感情融洽
二、先聲奪人法
根據不同的學生對象、不同的課文或設置懸念、或激發感情,或展現意境,從一開始就像磁石把學生吸引住。
三、挑起矛盾法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解開能力一層一層地逐步挑起矛盾(疑疑惑和不解)也可由學生自己挑起,教師再有選擇地交給學生。
四、使用易-查-分發布學生成績,三分鍾即可建立查分系統,學生輕松查分,促進師生關系。
❷ 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管理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信息技術課教師的教學工作一件最頭疼的事情就是在機房上課時的紀律問題。面對學生人數多,機子少,接觸時間少,不少同學姓名也叫不出來,深入思想輔導教育難以落到實處,遇上一些不聽話的學生,總不能因少數幾個耽誤大多同學的學習機會,因此難免會感到課堂紀律不盡人意,自己又累得要命。 究竟如何管理好課堂紀律呢?我一直在思考著。罵、懲罰那都是我自己極不願意的做法,我希望的是學生們都能自覺地遵守課堂紀律。在課堂上學生坐姿端正,不交頭接耳,不做小動作,不隨便說話,舉手發言等等,這被不少人視為良好的課堂紀律,開始時我也這樣認為,然而,細心一想,卻發現它的不足之處。學生遵守課堂紀律,常常意味著他們能按教師的預想,教師的模式,教師要求的方法從事課堂學習行為,就是學生能理解教師的意圖,順應教師的思路,密切「配合」教師共同完成所謂教學任務。然而時代在發展,我們呼籲課堂的民主化、人性化,我們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發生改變,孩子是我們教育的對象,要給孩子充分發展的空間,老師也不能再用老一套的管理方法管理學生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根據自己平時的實踐,總結了一些維持信息技術課堂紀律的方法: 一、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 由於初中學生的好動,對於信息技術這一門可以動手實際操作的學科有很大的興趣。但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完全依據教材介紹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教學,讓學生掌握粗淺的知識後就反復不斷地作同樣類型的練習,那麼學習就會變得枯燥無味,久而久之就會降低學生剛激發出來的那一點點的學習興趣,以至成為一種新的學習負擔。如果不及時調整,學生就可能做起小動作,甚至開始搗亂。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備課過程中深挖教材,改變教學策略,讓教學過程更有吸引力。 二、精講多練,集中學生注意力 「精講」,是指對於學生自己看得懂的、易理解的內容,教師少講,甚至不講,讓學生自學;而對於一些較難的知識要有針對性地講解,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突破難點,讓學生掌握要領。「多練」,是指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參加實踐操作,從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學生實際操作時,教師加強巡迴輔導,及時解決學生發現的問題。這樣學生的精力就會集中到學習內容上去了。 三、加強課堂教學的互動 互動可以在小組合作中體現。小組合作實際上是一種優、差的合理搭配。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優生發揮特長,施展才能,差生盡其所能,學有所得。這實現了學生資源的共享利用。這種互動能夠調動優、差生的積極性,將會明顯的改善課堂紀律。 四、結合班級管理方法 有個別班級有些特殊,學生好像有些與眾不同,我用盡了我的對策,效果不盡人意,我就主動與班主任溝通,得知他們班有一套獎罰機制。在課堂中,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表揚與批評,班幹部進行登記,統計到班級中。我持之以恆發現這個班級紀律明顯有了好轉,不再覺得這是一個特殊的班級了。五、發揮學生的自身作用 在我教學的班級里,我發現有部分學生有自身的優點:紀律好、計算機基礎知識好、操作能力強、在學生中有威信。我就充分調動這部分學生的積極性,任命他們為小輔導員,讓他們在自己學好的同時,輔導其他學生,並管好其他學生的紀律。 六、提升教師自身的魅力 要維持好課堂紀律,教師必須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威信。而威信的樹立又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素質。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 七、合理運用學科資源 信息學科的課堂是一個電子課堂,學生的行動教師是可以隨時監控的,通過遠程式控制制,容易讓學生潛移默化的轉變。剛開始,我經常聽到這樣的喊嘆--老師好厲害啊,在講台給我輔導;老師上課控制了我的電腦,有沒有控制你的?老師網路水平好高啊! 可見,要根本上管理好信息技術的課堂紀律,我們教師應該立足於人的發展,對學生既要嚴格要求,又要體現人文關懷。因此教師應要多一些人性,多一些理智,對學生多一分關愛,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寬容。
❸ 信息技術進入課堂怎樣怎樣管理學生
摘要:如何才能實現信息技術課堂的有效管理,是每一位信息技術教師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本文從教師、學生、學習環境等方面對這一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關鍵詞:規章制度 教學設置 興趣 樂趣相信凡是教過信息技術課的老師都有這樣的感受:信息技術課堂管理太難了!學生常會搶著說話或大叫聽不懂,沒意思,不認真聽課。機房中的管理更是難以控制,電源聲、擊鍵聲、移凳聲、討論聲不絕於耳。時時有人講話,時時有人喊機子壞了,時時有人偷玩游戲,時時有人在吃零食......對於如何才能解決好這個問題,我認為可以從下面的幾個方面來考慮:一、機器合理安排現在很多學校電腦硬體設備都跟不上,學生在上課的時候都不能一人擁有台計算機。而且學生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也經常會出現電腦故障,使得本來就少的計算機台數更少了。這個問題也是課堂難以管理的最主要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能否解決好對課堂紀律的管理有很大的影響。針對教學軟硬體引起的問題,解決的對策我認為一是努力爭取學校領導的支持,做好硬體、軟體的維護和更新工作,為教學的正常開展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二是指教師在課前做好准備工作,對不能正常使用的機器進行及時的維修,確保機器的正常使用,保證學生的正常用機。在不能滿足一人一機的這中情況下,我們可採用分組上機的制度,比如每節課評選出若干最佳小組,下節課首先保證最佳小組成員的用機,鼓勵了小組間的合作與競爭,或者,也可以採用小組輪流上機的制度,所有小組輪流上機,輪到的小組成員保證一人一機,其他小組成員合用機器。二、健全規章制度俗話說:「萬事開頭」 、「一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所以我們上信息技術課也一樣,要想管好我們的課堂紀律。這就要求我們從開學的第一節課就開始抓起,如果我們一開始就管得不嚴的話,同學上課遲到老師也不聞不問;上課時同學們交頭接耳,老師也不理不睬;上課時玩游戲更是不管不理,等到課堂教學難以繼續下去了以後,才開始去抓課堂紀律的話,那就比較難管理好了。因為那時侯同學形成了一種不良的風氣,很難再讓他們改回來了。一開始就強調好課堂紀律,讓他們養成學習習慣,當然這一點在實際中是要求我們要做很多的工作的。我認為我們首先要做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為了保證規章制度的執行,可讓學生參與到制定的過程中,讓學生們自己來制定課堂規范,並制定相應的獎勵與處罰規則,如規定上課前和上課後應做那些事;機器出現問題後如何處理,上機登記本如何使用,如何檢舉他人不良行為,每一種規定都有明確獎罰標准,讓每一個學生都熟知這些規范,並簽名後上交,從而保證制度的執行。要是我們從一開始就 要求學生嚴格按照規章制度來執行,我們慢慢養成這種上課的模式之後,學生慢慢就會跟上的,也就不敢亂課堂了。三、優化個人教學設計如果我們在上課的過程當中有很多的學生都提不起興趣來,那麼可能是我們的教學方法或者教學設計出了問題,這時候就要求我們去找出問題解決問題或者嘗試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整個教學過程必須符合學生的天性以及發展的規律。在課堂上靈活運用適合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興趣中接受新的知識,這也是維持課堂紀律最長久最有效的方法。教師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的需求,從而找出學生的興趣點因勢利導到自己的授課上來。採用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的熱情。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使學生覺得上信息技術課是增長知識的過程,也是一個享受的過程。四、嚴於律已老師是學生的最好榜樣,所以我們要對得起「為人師表」這個稱號。要求學生要做到的事,我們就沒有理由做不到,甚至要比學生做的更好,更規范才行。我們可不能認為他們還小,不懂事,其實他們什麼都知道,我們得用自己的行動換取他們真心的支持!五、讓學生轉興趣為樂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充滿趣味性的學科,這點是不用置疑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信息技術的每一節課內容都是饒有趣味的。更深層次分析一下,學生感興趣的根源無非是建立在好奇、游戲、上網上,而並非是對學習的內容、學習的過程感興趣,很多信息技術教師對此並沒有思考到本質的地步,這點不得不說。所以信息技術教師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如何使學生實現興趣對象的轉化。教師應充分調動各種因素,促使學生由對操作、應用的興趣轉化到學習的內容、過程上來。當學生的興趣對象轉化之後,課堂管理的難度就相對容易的多。但教師此時更要注意,興趣並非是持久的。當學生帶著極大的興趣,投入相當大的精力去從事信息技術學習。如果發現通過學習的過程並沒真正獲得學習的興趣或取得成果的喜悅,那麼學生的興趣會隨著課程的推移逐漸消退的,甚至消失,那麼興趣將會變的無趣,甚至拒絕、反感,這樣的局面證明我們的教學是失敗的。因此教師在學生興趣的保持階段,應充分挖掘教材、創造條件力爭使每堂課都要緊緊牽引住學生的興趣,
❹ 你認為老師線上教學如何 對學生進行監督管理才能保證 教學效果
推薦使用趣練習~趣練習可以幫助老師進行學員管理。老師進行教學輔導,學員每天提交作業或者任務進行打卡。趣練習支持線上測評,測評完之後,老師在管理端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位學員的學習情況和測試成績,數據分析功能非常強大,幫助每一位老師實時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監督效果非常好!
趣練習圍繞「測-學-練-考」四個學習環節幫助老師和機構完成招生推廣、在線開課、輔導點評、作業批改、答題測評等業務場景,有效提高管理效率,課程的完課率和復購率,非常適合有開設打卡練習和學員管理需求的運營以及老師和機構使用。
教學培訓
1. 訓練營
幫助老師一站式解決課程管理,將授課、作業、點評、互動、打卡等行為都放在統一的場景里。適合在特定周期內進行學習、練習、提升的活動。
使用場景:如課程作業打卡、語言糾音輔導、習慣養成、線上訓練營、興趣打卡等。
★ 考 ★
為了讓學員「學有所得」,老師可結合答題模式或AI語音測評對學員進行考察。學員能夠檢驗自己知識的掌握情況,並根據考試得分做針對性的復習,提升學習效果。
老師也可根據學員的測驗水平,了解課程效果,不斷優化課程內容。
榮譽證書:活動結束24小時後由系統自動頒發,完成任務的同學可以拿到「學霸證書」,任務失敗的同學也會拿到「結營證書」。老師對學生給予的肯定與獎勵,不僅起到激勵作用,還讓學習更有成就感。
快來一起堅持趣練習,每天進步點吧!
❺ 線上授課工作中,如何創新學生管理方法
線上授課工作中,教師要提前上線,按時聽課,在講授中注意學生的學習效果。
❻ 如何上課管理好學生
上課要管理好學生,當然是要對他們提出要求,要求上課認真聽講,同時,作為老師在課堂上講課的同時,要注意觀察同學們的聽課情況,及時糾正那些開小差的。要備好自己的課程,讓同學們有興趣聽自己講課。
❼ 如何教育,管理學生正確使用網路
第一,要先了解他是不是一個積極進取的孩子,如果是,大可告訴他上網有哪些弊端和好處。這個自然他會衡量。
第二,如果他是一個不積極不消極的孩子,還是建議先把思想控制好,等他成熟了,有了自己的主張和見解,再讓他接觸網路。
其實教育一個人,遠遠不如他自己對事物的主張和態度來的重要。首先做好啟蒙思想,指引他的思想朝著積極的態度,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❽ 新教師如何管理學生,怎麼進行課堂教學、課堂管理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新教師給學生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它會直接影響到自已今後的教學工作。所以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管理學生。首先要愛學生,學生心存感恩,才情願接受你所管。
二、充分備好第一堂課,來個開門紅,讓學生贊賞不絕,你的教學威望馬上樹立起來。
三、課堂管理嚴格,敢管,會管,學生心服口服。
以上幾點,請做參考。
謝謝!
❾ 如何有效管理學生
一、做一個有深度的思想者。
中學生大部分嚮往著新的以及深刻的道理,他們的思想開始萌芽。希望通過這種途徑增加對世界的深度和廣度的認識。這樣的形式下,大學畢業不久的年輕班主任具有絕對的優勢。大學是知識的象牙塔,是思想匯聚之地。剛大學畢業的年輕班主任身上常常帶有濃厚的書卷氣,這種氣質正是中學生內心深處的嚮往。年輕班主任如果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這種氣質,用新穎的理論和深刻的思想熏陶中學生,一方面可以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產生積極、正面地引導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對學生的吸引力,更好的樹立自己的威信。思想的啟蒙也是學生成長中的必要課程。中學生正處於深入認識世界的時期,這樣的時候對他們進行思想的啟蒙教育,比如公民意識、批判精神、辯證思維以及比較淺顯的哲理,都有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二、做學生成長途中的指路明燈。
班主任是班級的靈魂,其為人往往影響著學生的發展。班主任不僅要開啟學生的蒙昧,還要指導學生的心靈成長,讓他們明確學習的意義,對學業有屬於自己的規劃;明確生存的意義,對人生和未來充滿嚮往。如果班主任立足於自身的成長和完善,也必然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年輕班主任首先應該樹立自己的職業理想。比如一年入格,兩年合格,三年優秀,四年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讓班主任工作變得游刃有餘。從而以自我的規劃思想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明晰長遠理想和近期目標。
三、做一個合格的統帥者
班級的長遠發展還需要確定班級發展的基本目標。引領全體同學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規范;弘揚正氣,形成守紀、進取的班風、學風,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爭創優秀班集體。年輕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一定要注意確立必要的原則,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循。切不可隨意妄言,朝令夕改。制定好的班規是建設好班級的基礎,但是班規的有效執行才是班級良性發展的保障。班規的有效執行可以從加強班幹部隊伍的建設和用操行分評定學生兩個方面思考。建設一支優秀有力的班幹部隊伍,需要選拔德才兼備,在班級中具有影響力和說服力的學生。班主任指導他們協助老師管理各項事務,可以一個職位多人擔任,相互學習、共同探討、協調工作。在班規有力的約束下,班級中的各項事務往往能得到最優化的處理。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只需要勞少許的心,就可以省下大量的力。整個班級有「法」可依,「執法」有序,很容易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
四、做學生心靈的關愛者
堅持原則要求班主任成為一名嚴師,但學生的心靈成長除了需要必要的准則之外,更多的應該是得到溫暖的關懷。能夠做到恩威並施、寬嚴相濟,才是一個優秀班主任的品質。 「日久見人心」,經過長期的相處,能夠真正關愛學生的班主任往往會得到學生的鼎力支持。班主任在教導學生時要注意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能用不當的言行挫傷學生的自尊,應維護學生為人的尊嚴;尊重學生的差異,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心理發展,不能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待學生的行為,讓他們擁有心靈的緩沖地帶,能夠進行自我的調適。其次要理解寬容學生。「學生犯錯上帝都可以原諒,更何況是老師呢?」面對學生的錯誤,班主任需要正確對待。再次要注意賞識學生。尤其是對於學習較差、紀律觀念淡漠、生活習慣不好的學生,更要關注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優點和長處,並給以最多的表揚和鼓勵,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因素,努力使他們相信自己的力量,盡量讓他們感到學習是一種榮譽。這樣,他們就會不斷地努力完善自己。另外還需要傾聽學生的心聲。如果老師能靜下心來耐心地傾聽他們的聲音,他們會覺得你很信任和尊重他們,也容易接受你的觀點,以達到教育的目的。
五、做一個有徵服力的專業者。
俗話說得好:打鐵還需自身硬。對有威信的班主任,學生不僅能自覺地聽其言,信其行,認真學習,遵守紀律,而且還能自覺地維護班級的利益和榮譽。一名優秀的班主任首先應該是一名優秀的任課教師,用一技之長震撼學生。努力樹立在學生心目當中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