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看待網路語言
網路語言也是一種語言實踐,能在學生中間風靡,就說明它是有生命力的。但是,如果用網路語言寫出來的東西大部分人都看不懂,影響了溝通,也就失去了語言的意義。同時,老師和家長應該用寬容和理解的心態看待這種現象。
在語言的長期發展中會出現一些新的詞彙,有一部分有生命力,有一些會被淘汰,這些新出現的網路詞彙中有些可能成為漢語的新詞彙。網路語言是年輕人的一種調侃語言,它也有個生命力的問題。對網路語言我們要有個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過程。對網路語言的出現不要大驚小怪,視為洪水猛獸。
②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網路語言
現在網路語言有很多,網路語言現在,要正確看待網路語言。
③ 以「我對網路語言的看法」為題寫一篇作文
這個……我給你個大綱自己寫吧。
1.【開頭總起】描述一下大背景,例如寫什麼步入了信息時代,網路普及;解釋一下網路語言(網路上查)
2.【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個可以分成兩個方面,你可以採取相對贊成/反對的意見。闡述自己的理由。贊成可以說網路語言生動有趣;反對可以說反對網路語言中粗俗的部分,網路語言不應該取代傳統語言藝術。
3.【結尾】
結尾以「我們在……(好處)的同時,也要注意……(壞處)。」
④ 作為中學生,應該怎麼對待網路用語
謝謝邀請。在現代這個網路時代 網路用語以其簡潔生動而又詼諧等特點,迅速發展,得到廣大網民的偏愛。但因其文化特性 也頗受爭議。
反對網路用語的原因大多有三:
第一、部分網路用語詞不達意,晦澀難懂,表達更是牽強附會,容易造成誤會,出現交流障礙。
第二、一些網路用語存在粗話,不文明用語。
第三、對傳統語言文化的沖擊,很多年輕一代對網路用語樂此不疲,傳統詩文成語逐漸落寞。
網路用語確有弊端,但事物總是具有兩面性。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具體意義。
《人民日報》在2010年11月10號刊登了《江蘇給力「文化強省」》;在十八大期間《人民日報》又相繼出現了時下最熱網路用語「元芳,你怎麼看」「屌絲心態」,這足以表明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的不斷創新和改革,符合馬克思思想中的「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三貼」原則。
房德里耶斯的《語言—歷史的語言學引論》中明確說到「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語言更是依託社會這個集團存在,其發展趨勢也是由社會發展趨勢所決定。
面對鋪天蓋地的網路用語,我們應該理性對待,理性使用。既要有開闊的胸懷,也要冷靜思考和鑒別,積極引導,最大限度發揮其作用,去除其消極作用。
我們是文化的傳承者,努力繼承傳統文化中的優良部分。同樣也是文化的創造者,創造屬於我們的文化歷史。
⑤ 怎樣看待網路用語
當今時代是一個互聯網時代,網路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行為方式,同時人們的思維、語言也發生了變化。日常生活中的用語,經過網路的快速傳播和放大,成為網路流行語。網路流行語之所以能夠吸引眾人眼光,與它其中的修辭學內涵是密不可分的。
現代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無論哪個年齡階段的人,都會感受到生活的壓力。網路上便出現了「鴨梨」,並迅速流傳,成為網路流行語,不少人在社交網路上直呼「鴨梨大」。分析起來,這個詞實際上是運用了諧音的修辭手法。諧音是漢語中常見的一種修辭方式,他是指在語言應用的過程中藉助音同或音近的語言特點表達豐富,隱晦或曲折的意思,從而形成特殊的語言表達效果。通過諧音的轉換,新詞可以表達原詞所不具備的意味,增加語言的藝術情趣。
把「壓力」說成「鴨梨」,體現了諧音修辭使原本呆板嚴肅的普通話變得生動活潑起來,符合人們日常生活與網路交際的需要。有壓力本來是一件十分消極的事情,會讓人產生挫敗感,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壓力」是個非常沉悶的詞語。而「鴨梨」,無論是文字外在形象還是讀起來,都有一種俏皮可愛的感覺,於是這種負能量似乎也變得沒有那麼黑暗,顯得生動活潑陽光。現代人們的聯想想像豐富。
鴨梨本來是河北的一個梨的品種名稱,網友將「壓力」說成「鴨梨」,也表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像吃鴨梨一樣,一口一口啃下去,鴨梨總會被吃完的,壓力也是總會過去的。網路語言也是一種語言實踐,能在學生中間風靡,就說明它是有生命力的。但是,如果用網路語言寫出來的東西大部分人都看不懂,影響了溝通,也就失去了語言的意義。同時,老師和家長應該用寬容和理解的心態看待這種現象。
在語言的長期發展中會出現一些新的詞彙,有一部分有生命力,有一些會被淘汰,這些新出現的網路詞彙中有些可能成為漢語的新詞彙。
網路語言是年輕人的一種調侃語言,它也有個生命力的問題。對網路語言我們要有個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過程。對網路語言的出現不要大驚小怪,視為洪水猛獸。
⑥ 對於網路語言的看法
我個人認為,網路語言不會得到文化界的認可,同時,我不希望網路語言,出現在我們的作文或者是寫材料上!
但是,在網路世界中使用未嘗不可,調劑生活嘛!
對待文化的發展,遠期應該是促進,因為,這網路語言,通常只適用青少年,當他們成熟後,幾乎都不再使用網路語言了,他們會發現,那很幼稚,必定會改正的。
顛覆中華文化?悲觀過頭了
⑦ 如何看待網路語言
這是一個大問題,
首先我們講,網路語言是新生事物,新生事物就它傳播性與流行性而言,傳播快,流行快,就會滋生一些問題。
其一,我尤其強調這一點,因為別的弊端是可以克服的,唯獨這一點,過多濫用網路語言使人與人之間共性成指數增長,毀滅性抹殺個性與創新,生活中新的青年人交流詞彙過於局限,個性缺失會讓人的交流模式化,人不是機器,機器可以復制一套一模一樣的模版,人不一樣,舉個例子,學校可以說是社交頻繁的場所,即使不太喜歡網路語言的學生也被迫使用,因為社交需要。三五個人看過去全是共性,沒有個性沒法革新啊。人的獨特性是很重要的,語言又是一個人特點直接體現的手段,如果一味效仿使用網路語言,勢必就把自己劃到同一個克隆人群體了。事實上,人的價值很大程度上就體現在創新意識。
其二,某些網路用語違反公序良俗網路用語由於流傳於網路這一非現實場所,不免有許多糟粕的詞彙,甚至受到廣大網民的歡迎,有些可以適當講,比如背鍋,點贊,給力可以講,目前也可以用在文章中,因為這些詞一來符合語法,二來合適。有些允許講,比如神馬,浮雲,886,2333,但不可用在正式文體。有些堅決抵制,不可以講,也不可以用,不是說很多人在用就沒事,真理永遠是客觀的。
其三,某些網路用語結構漏洞較多,內涵膚淺,使用者淺嘗輒止,聽者不以為意,降低了語言的」力量「。假如不出來一些內涵豐富的語言,那麼這會使得語言本質性的發展越來越難。網路詞彙的一哄而上,一哄而下這個特點我們也看到,來得兇猛,走得悄無聲息,幹嘛這么客氣啊,事實上這就是結構漏洞內涵膚淺的影響結果說實在話,有些網路用語不僅不值得推敲與品味了,而且不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必須合乎語法,如果不合乎這些,即使這些詞彙感情再豐富,壽命也不會太長。
批判歸批判,一切事物都要一分為二去看,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這里再講一下優點。第一,在某種程度上說,網路語言的語言特點通俗易懂,人們或多或少許多時候能用幾句網路用語交朋友。網路用語促進了人們表達自己觀點與想法的積極性,人民更愛」說話「了,以前詞彙比較」嚴肅「,人們比較拘謹。此外,網路語言使用頻率很高的詞彙一般集中在表達人物情感詞語,在情感特點上絕大多數都直抒胸臆,感情的表達十分直接,這對現實社會人們受到限制,壓力頗大的現狀是一個很好的釋放。譬如說,就拿2333來說,笑的表達很直接。有的詞彙還象形,QAQ,OZR等,其實從嚴格意義上說,這些算不上詞彙,只能說是符號,但姑且放在網路用語這一大類。
第二,網路用語極大解放了人們交流方式,網路用語本身形式偏向簡單,詞彙縮寫現象普遍,直接使打字交流更加方便,這是有利的。
第三,網路用語風格偏向幽默,快樂倒是最重要的,而且形式新穎,有點打破成規成說的意思,倒也有點創新,但必須還是在語法內,否則連漢語都不算,這與上述其缺點裡面提到的並不矛盾。
第三,網路用語是發展的產物,世界是永恆發展的,網路的發展自然會衍生出其附屬品,網路用語就其定義來說,是與時俱進的,本身是值得扶持與鼓勵的,網路化時代自然要有適應於網路交流的用語,這無可厚非,肯定要體現方便性,普適性,娛樂性。
我的態度是只要不違反公德,符合友善的價值觀,在合適的場合都是可以適量(不濫用)使用的網路用語。
⑧ 你怎樣看待現在的網路語言
我覺得網路的迅猛發展對促進人類文明、社會進步都已經彰顯出了它的巨大作用。
⑨ 對待網路流行語的看法... 高中作文.600字左右
現代新新人類的另類流行語在網路上、雜志上、特別是學生當中,無不展示了一派青春的氣息。我們對於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別強,尤其在流行語方面。但是事物的好壞都是相對的,網路語言的出現不是一無是處也不是百利而無一害。有人認為網路語言是垃圾文化,對傳統漢語具有嚴重的破壞作用;但也有人認為這些新興的語言生動風趣、有人情味,是語言的另類發展,觀念上的更新。
對於網路流行語我們應該抱著積極歡迎、寬容理解的態度,客觀公正的去看待。因為網路流行語是網路上流行的語言,具有生動風趣、新鮮活潑等特點,所以當將其運用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時,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但由於網路語言的不規范性,造成其對傳統文化的破壞,不利於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因此它對教育教學活動的影響也同樣需要我們深思。
在生活和教育教學中,我們要客觀公正的對待它,揚長避短,將其積極的一面充分的發揮出來,從而促進教育教學活動的進行,提高教學的效率。並使中華民族的文化得到更好的繼承和發展。
⑩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網路詞語
我們應該理性對待,理性使用。既要有開闊的胸懷,也要冷靜思考和鑒別,積極引導,最大限度發揮其作用,去除其消極作用。不跟隨很多的人一起議論,也不跟隨很多的人一起拍攝,我們要共同維護網路的安全環境。
換句話說就是在網上跟網友聊天的時候,可以用網路詞語,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如果跟朋友或者是跟上級領導說話的時候,一定要用正確的詞語才可以。現在的年輕人都比較喜歡上網沖浪,所以他們經常會把網路用語用在現實生活中,這樣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分清楚,人和場合才可以運用。
從人類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們應該善待這樣的文化,它是網路時代的代表,網路時代的烙印,新興詞彙是網路語言簡便使用的體現,豐富了多元的文化體系,活躍了人們的生活,方便人們在網上進行交流,體現了文化的創新運用,在某些領域和范圍內也發揮了漢語博大精深的作用。
對網路熱詞這一新生事物,我們的態度應該尊重支持網友的創新精神,應該自覺溶入對網路熱詞的熟悉了解之中,應該因勢利導把網路熱詞琢磨得更精彩,更生動,更形象,更有趣,力求多點正能量。
同時也要注意揚長避短,發揚其有利的一面,改善其不利的一面,通過一種合理的方式將漢語文化創新並傳承下來,使其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