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更好的編制網路計劃圖
整施工項目進度管理與控製程網路圖具明顯達邏輯性能清楚表示項目控制進度計劃各項工作內容及間安排尤其能夠明確表達工作間內聯系相制約關系能夠運用數字析計劃進行優化網路計劃比橫道計劃更更優點網路計劃技術施工企業用控制工程工期越越廣泛應用
、施工網路計劃圖基本元素析
I
藝網路圖與施工網路圖
項目施工任務程各工序間先順序及其相互制約關系稱工序間邏輯關系些邏輯關系兩類:
II
由施工工藝決定叫做工藝邏輯施工工藝變工藝邏輯變
III
施工組織決定叫做組織邏輯類邏輯關系隨著施工條件施工組織改變改變足夠施工力量其條件許縮短總工期兩棟住宅樓齊並進進行施工明確邏輯關系旨使項目必須遵循順序種順序能隨便改變工藝網路基礎考慮項目施工現場實際情況條件包括實際投入施工資源量具體採取施工組織加相應組織邏輯關系畫供實施施工網路項目施工准備階段進行施工組織設計往往能根據既定施工部署施工案確定各施工工序間工藝邏輯關系畫工藝網路由於工藝網路般考慮工藝要求假定資源限條件凡工藝允許同施工工作都按平等作業安排工期般都較短實際資源總限何提高資源效率降低施工本則編制計劃必須重點考慮實際問題項目施工用指導施工
二、項目施工進度計劃優化
用控制項目施工進度計劃應該優化計劃計劃優化提高經濟效益關鍵施工工期、資源投入量與本消耗量三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素項目施工進度網路計劃優化通合理改變工序間邏輯關系充利用關鍵任務差科調整工期與資源消耗使斷改善初始計劃定約束條件錄求優化項目進度計劃
I
工期調整
工期通進度計劃編制首先考慮問題定資源用量與本消耗條件要適調整計劃工期滿足規定工期要求
II
搭接流水縮短工期同工序間順序施工改搭接交叉施工施工項目合若幹流水段組織流水作業縮短工期前道工序完部工序插施工前工序同流水段平行作業保證滿足必要施工工作面條件流水段越細前工序投入施工間間隔(流水步距)越施工搭接程度越高總工期越短
III合理排序工期短施工項目若幹道工序每流水段都要經相同若幹道工序每道工序各流水段施工間完全相同何選擇合理流水順序合理安排工期關鍵問題由施工工藝決定工作順序改變哪流水段先哪流水段流水順序改變同流水順序總工期同需要找工期短優排序案
IV
資源平衡
編制施工項目進度計劃必須進行資源平衡要求資源計劃用量超資源供應量要力求做資源均衡使用於企業配備定量力物力說計劃安排能使些力物力整計劃期每都能夠充發揮其效率計劃資源用量均衡經濟效益必定理想資源均衡情況資源用量態曲線圖呈矩形其頂邊平行於間坐標軸水平直線表示每資源用量保持定數值變
V
本優化
何控制建築工程本,尋求本低計劃案施工進度網路計劃優化重要內容工程本由直接費用間接費用組般說直接費用低計劃案工期比較;縮短工期需要採用效率更高施工機械或施工工藝直接費用往往要增加;改變效率需要投入更力物力增加資源使用強度勢必要擴現場臨設施附屬企業產規模增加性費用投入其結要導致直接費用增加通項目經理部總優先彩用些增加費用縮短工期效顯著隨著工期縮短直接費更快增加間接費與項目施工關系直接論現場施工情況何每體總要發費用工期越費用越費用與工期比
❷ 如何正確管理網路麻煩告訴我
因此,我編輯了每位管理員對自己管理的網路需要知道的五件事情。當需要文檔說明網路或培訓一位新來的管理員時,它就派得上用場了。
網路管理員的使用基準作為網路度量的基礎。所以當網路出現問題而且檢查了一些網路統計數據之後,可以使用這個基準來了解網路是否正常。
如果是一個小型網路,可以通過定期截獲每個路由器和交換機的一些命令輸出來創建這個基準。盡管這可能適用於一個非常小的網路,但是它對由更多設備組成的網路就不是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了。
要為一個中型網路創建基準,可以使用諸如PRTG,MRTG這樣的工具,或其他網路分析工具。也可以使用類似Cisco安全設備管理器這樣的軟體並截取一些屏幕。
如果無法回答這些問題,那麼就沒有基準,而且說明你並未密切關注網路。盡管不必記住統計數據,但是確實需要一種能夠對比當前和過去網路性能的方法。
這就是需要一個網路圖表的原因。網路圖表應該告訴管理員瓶頸在哪裡。如果目前沒有網路圖表,現在是創建一個的時候了。可以使用諸如Visio這樣的工具實現它。
不要因為未考慮這樣的資源而造成失誤,它是及時解決網路問題所必需的。作為管理員應該擁有這些工具並掌握其功能和使用技巧。
哪類通信是關鍵?了解網路通信至關重要。例如,如果在同一鏈路中允許Web瀏覽和IP語音通信(VoIP),而沒有任何服務質量(QoS)保證,無疑會遇到VoIP性能問題。如果正在一條傳輸Citrix通信的128K廣域網鏈路中發送大的列印作業,肯定會收到來自Citrix用戶的抱怨。
在了解網路通信之後,可以更好地計劃變更,實施變更,並且了解性能瓶頸。更重要的是,必須找到控制通信的方法。可以使用Cisco QoS或諸如Packeteer的控制設備來實現。
在實施網路變更的時候,不要因為短期的思想,缺乏准備,或魯莽從事而陷入困境。這里是一些實施網路變更的最優方法:
永遠不要在白天變更一個工作網路。取而代之的是,確定變更時間為深夜。
建立一個測試環境,在實施變更之前測試它們。
在進行變更之前保存配置文件。
和其他經驗豐富的網路人員一起查看變更。
在完成變更之後,召開一個總結會議回顧變更過程以及不同的做法。然後,制定一個創建新網路文檔的計劃和一個新的網路基準。
確定網路是否安全
最後,需要了解網路是否真的安全。盡管你會認為它是安全的,但是確實的方法是測試它,如進行一項滲透測試。
建議不僅要和經驗豐富的咨詢公司簽訂合同,也要實施自己的內部測試。不要低估一位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所能提供的知識和經驗。
❸ 網管如何管理網路
網管如何管理網路:
1、負責公司數據維護、電腦維護、網路維護、網站建立
2、負責網路及數據安全策略的實施
3、負責公司網路安全進行設置、管理以及維護
4、負責公司業務系統、辦公系統的維護及業務數據的管理
5、服從上司的工作分配 IT基礎設施管理職責 主要職責描述:負責管理和保證公司網路、伺服器、台式機等基礎設施的安全性、穩定性運行,規劃、設計、記錄、日常管理、服務監控、知識培訓等工作,為公司信息方面的決策、采購提供所需信息,為確保公司工作流程制定相關網路使用規定和建議,並監督及確保相關人員對規定和制度的執行;
必要時仍會兼顧公司分配的其他任務,但主要以IT基礎設施管理為主。辦公室管理主要為三個方面:①網路維護管理;②系統維護管理;③常用設備管理
❹ 如何做好計劃管理
作為一個基層管理者,關於計劃方面經常要做的兩件事情是:
1、對上面安排的計劃進行評估和分配;
2、對計劃實際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管理
如何決策好一個計劃是否需要執行,以何種執行策略進行?
(1)需求評估:盡量利用更多的信息,評估需求的真實情況;
(2)掌握好『三角平衡』,即規格、成本、進度三個方面保持平衡。
如何將合適的計劃分配給合適的人,在合適的時間?
如何有限的管控計劃執行狀況?
=============================
要立足好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則,就是幫助別人等於幫助自己,不要隨意去做阻撓別人的事情。
凡是該你管理的范圍,所有麻煩事,都不可以輕易向上級反映。實在管不好,要包容、包容!
「管理是一門藝術」!
❺ 網路管理計劃
1、網線一百米,水晶頭50個,網線鉗一把,路由一隻,16口交換機一台,一起八、九百左右
2、ADSL拔號器出來的線連路由器的WAN口,路由器的LAN口連交換機,所有的電腦連交換機,插上就行了,IP自動分配
3、路由器需設置,網路搜一下
4、想下載東西不影響網速是不可能的
5、伺服器無所謂利用不利用了,跟上網沒關系了
6、網線自己做吧,買東西的時候現場學一下,要不然線短了咋辦呢?
7、就按我上面說的就行了,一切OK!
❻ 在行政管理中,運用網路規劃技術有哪些優點
網路計劃技術與傳統的計劃管理方法----對比,具有以下優點:
(1)網路計劃技術把一項工程中各有關的工作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能全面、明確地表達出各項工作之間的先後順序和相互制約、相互依賴的關系。
(2)通過網路圖時間參數計算,可以在名目繁多、錯綜復雜的計劃中找到關鍵工作和關鍵線路,從而使管理者能夠採取技術組織措施,千方百計地確保計劃總工期。
(3)通過網路計劃的優化,可以在若干個可行方案中找到最優方案。
(4)在網路計劃執行過程中,能夠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控制,如某項工作提前或推遲完成時,管理者可以預見到它對整個網路計劃的影響程度,以便及時採取技術、組織措施加以調整。
(5)利用網路計劃中某些工作的時間儲備,可以合理地安排人力、物力和資源,達到降低工程成本和縮短工期的目的。
(6)網路計劃可以為管理者提供工期、成本和資源方面的管理信息,有利於加強施工管理工作。
(7)可以利用電子計算機進行各項參數計算和優化,為管理現代化創造條件。
❼ 如何提高網路管理
特別是當網路管理員在制定網路升級計劃時,這些建議會成為用於改進網路的「檢查表」的一個組成部分。
1、提前發現潛在問題,防患於未然
網路管理員應該使用能提前發現和校正潛在問題的網管工具,以便防患於未然。新一代的系統允許網路管理員為關鍵設備設置預設值,一旦超過這些預設值,系統將會自動報警,從而避免了用戶停機。有些系統還能自動識別網路配置錯誤或優化性能,並以明顯的方式告知網路管理員。
2、把網路「發現」列為優先順序
應使網管軟體能夠優先「發現」網路的所有設備,並繪制一份「地圖」。為網路的物理設備和鏈接創建一個精確的圖像或地圖,有利於加快故障檢修時間和解決問題。新型的網路管理應用軟體能夠自動生成這種地圖,並能發現各類設備和鏈接的詳細特徵,例如速度、彈性和冗餘性等。部分應用軟體還能突出顯示網路設備的移動、增加和變化等情況。除此之外,彩色編碼還允許網路管理員快速查看任何設備或鏈接的狀態。
3、採用工業標准,減少復雜性和成本
應保證網路的所有設備都支持工業標准協議,以便不同的設備之間可以實現暢通無阻的通信。由於使用專用產品需購買價格更高的附加產品,所以如果繼續使用專用軟體包,將會造成損失慘重的錯誤,並為企業帶來巨大的風險。具有工業標準的產品不僅隨時都可以使用,而且價格較低。最常見的標准有乙太網、Wi-Fi (802.11b)、SNMP (簡單網路管理協議)、RMON (遠程監控) 和HTTP (標准Web語言)。
4、選擇易於使用、特性豐富的網管方案
不是所有的新型易用工具都能管理復雜的網路。應該選用經過改進、簡單易用的圖形用戶界面和「向導」來提高設置和使用的方便性。如果小型網路使用傳統的大型管理應用軟體,其產生的復雜性往往超過了他們的解決能力。
❽ 我在考試,來人江湖救急。「請簡述網路計劃的原理」
利用網路圖表達計劃任務的進度安排及其中各項工作或工序之間的相互關系;在此基礎上進行網路分析,計算網路時間,確定關鍵工序和關鍵線路;並利用時差,不斷地改善網路計劃,求得工期、資源與成本的優化方案。在計劃執行過程中,通過信息反饋進行監督和控制,以保證達到預定的計劃目標。
❾ 網路計劃的優化包括哪些
包括工期優化,費用優化(成本優化)和資源優化。
網路計劃方法起源於美國,是項目計劃管理的重要方法。從1956年起,美國就有一些數學家和工程師開始探討這方面的問題。1957年,美國杜邦化學公司首次採用了一種新的計劃管理力法,即關鍵路線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
第一年就節約了100多萬美元,相當於該公司用於研究發展CPM所花費用的5倍以上。1958年,美國海軍武器局特別規劃室在研製北極星導彈潛艇時,應用了被稱為計劃許審技術(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PERT))的計劃方法。
使北極星導彈潛艇比預定計劃提前兩年完成。統計資料表明,在不增加人力、物力、財力的既定條件下,採用PERT就可以使進度提前15%一20%,節約成本10%一15%。網路計劃方法在我國各類大型工程項目的管理中已經得到普遍應用。
(9)如何做到網路計劃管理擴展閱讀:
網路計劃技術的應用主要遵循以下幾個步驟:
1、確定目標
確定目標,是指決定將網路計劃技術應用於哪一個工程項目,並提出對工程項目和有關技術經濟指標的具體要求。如在工期方面,成本費用方面要達到什麼要求。依據企業現有的管理基礎,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和情況,利用網路計劃技術為實現工程項目,尋求最合適的方案。
2、分解工程項目,列出作業明細表
一個工程項目是由許多作業組成的,在繪制網路圖前就要將工程項目分解成各項作業。作業項目劃分的粗細程度視工程內容以及不同單位要求而定,通常情況下,作業所包含的內容多,范圍大多可分粗些,反之細些。作業項目分得細,網路圖的結點和箭線就多。
對於上層領導機關,網路圖可繪制的粗些,主要是通觀全局、分析矛盾、掌握關鍵、協調工作、進行決策;對於基層單位,網路圖就可繪製得細些,以便具體組織和指導工作。
❿ 這個是管理學基礎的網路計劃法,不知道怎麼做求解
一. 決策的關鍵,是要控制在你能承受的范圍內
當你要做個決定時----譬如你決定要去創業、或者你的企業准備要擴張進入新的領域----這就是決策。回顧過去,當我們看到史玉拄們的慘敗,當我們學習了管理知識後,我們懂得了一些基本的道理:譬如說決策失誤是最大的失誤,決策的過程是要科學化民主化的。。。當你真的「科學化」了去做決策時,你忽然發現,你依舊會做出錯誤的失敗的決策來。這時,你會對管理知識產生懷疑。事實上,並非管理知識錯了,而是你自己「形而上」了。決策的本質,就是具有不確定性和風險性的----而這些,是無論你事前做了多麼細致周到的准備,它都是依然存在的。決策的關鍵,不是決策的對與錯,而是你所做的決策,要控制你能承擔的起的范圍內。譬如說在個晴朗的早晨,你未帶傘出門,可到了中午卻下雨了,此時你很難說你未帶傘的決策是對是錯,即使你懂得管理知識,你事先收集了當天的所有的天氣情報,可依舊會「天有不測風雲的」。此時,你未帶傘的決策事實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由於你未帶傘而由此帶來的全身盡濕,你的身體是否能承受雨淋才是關鍵的。當我們回頭看那些失敗的企業案例,我們就會發現其決策本身,大都是不在其能夠承受的范圍內,都是賭徒和投機似的決策。很難為「承受的范圍內」劃一個界線或找到個度的。也許,劉歡的一首「從頭再來」,可以算是個界線吧?決策另一個常被忽視的問題,就是決策的執行問題。當你做個決策,在事實上失敗後,你可能會認為決策錯誤,事實是決策未錯,而是執行決策中出了錯,譬入人才資金等等。此時你「怪罪」於決策的話,你依舊無法看清企業中人財物等因素的不足和缺陷,今後你仍會「決策失誤」的。當你明白了這些後,你會發現真正的決策拍板時,不是那些科學化的東西在左右你,而是你的全面素質甚至於是直覺在起作用。你會對MBA拿來的激情四射的報告,平靜的說:你先放這吧,我會看的。此時,你已經經歷了從混沌(跟著感覺走)----學習(茅塞頓開尊重一般規律)----返樸歸真(簡單直覺判斷)。最後,所有的決策在拍板的剎那,都會歸結於你的膽魄與直覺!請相信你自己的膽魄和直覺,否則學過管理學的人都可以成為企業家了,連計算機都可以做決策了。這時候你知道了,所謂管理專家們說的史玉拄們的決策失敗原因,其實是為理論而理論的胡說。表面上看,你是從膽魄直覺----膽魄直覺,實際上你是大徹大悟到返樸歸真。當你懂得了決策和決策執行的一般方法後,請勿由此變得縮手縮腳甚至於丟掉了你膽識和魄力,否則,你就丟掉了你身上做寶貴的東西,你也不再是「你」了。
二.你的企業能活多久,取決於你的核心競爭力!
你以前從未問過自己:我的企業能活多久?因為你不懂管理,你在跟著感覺走,自然不知道「企業戰略」的概念。當你學習了這些知識後,你知道了企業該有戰略,不能再跟著感覺走了。企業戰略就象一個人對自己今後的發展設計一樣,你知道了企業和產品都有著生命周期的,都會經歷初創、發展、成熟到衰退的。當你懂得了這些後,你為自己以前的糊里糊塗和無知,而感到懊悔和羞愧。於是,你懂得了企業要有戰略,也懂得了怎麼制訂戰略和執行戰略,尤其是你看到這樣一組數字:「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6。5歲,民營企業只有2.9歲,生存超過5年的不到9%,超過8年的不到3%」。你為此驚出一身冷汗,並慶幸自己多虧懂了,否則。。。於是,你也忙著制訂戰略,有了厚厚的一本企業戰略。可隨著時間的流逝,你卻有些困惑了:戰略計劃顯示的幾年後該萎縮的行業,卻依然健康的活著;一項落後的技術,換了個環境,是那樣的生機勃勃;你制訂的宏偉目標,按計劃分析樣樣條件具備,可就是無法達到,而你卻不知問題出在哪裡?再於是,你感到了困惑:企業沒有戰略是可怕的,可有了戰略後,也是「可怕」的。
硬幣的另一面:管理注意! 來自: 第一範文網慢慢的,你終於知道了:企業戰略是在一個靜止的點上,所作的分析與判斷,它就想一個人發誓要做個**家一樣,而實際上卻是根據自己的實踐來調整(註:所有話題均限於中小企業,大企業是要堅定不移的執行戰略的)。當你看到某個競爭激烈的行業,而你的朋友卻活得很好時,你知道了:企業必須要有戰略,但企業戰略只是中小企業對自身的參照和提示判斷,企業長久生存的辦法,是來自於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不是來自戰略設計(戰略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其中一種表現方式)。何為核心競爭力?你看到的教科書上說,核心競爭力是具有獨特性、不可模仿性等等,起初你以為核心競爭力只限於產品、技術等看得見的東西。慢慢的,當你看到微軟的技術,其實並非是世界上最好的;當你看到聯想的產品,其實不一定組裝比小企業的更好;當你看到最先進的依星通訊,卻以失敗告終,你終於知道了:核心競爭力可能是先進的技術;也可能是你的市場理念或網路;甚至是你企業特有的企業文化。接下來,你不再困惑了!你不再把企業理念文化當作可有可無了;你也不再教條的設計或設想企業戰略了。你會非常務實的、同時又是高瞻遠矚的思考:我的優勢究竟是什麼?我究竟在憑什麼和對手競爭?打敗我的對手的優勢,我能學得來嗎?慢慢的,你就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這,也是別人學不來的。
三.企業文化是成本最低(也是最難的)管理手段!
「企業文化」恐怕是見諸報端最多的一個詞了,在中國點子公司、策劃專家也是多如牛毛。企業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理念、風格和行為准則了(視覺標識等並不重要,而這恰是「策劃專家」重視的)。在中國的企業里,企業文化也是最多爭議和最五花八門的東西了。把企業看的很重,花大力氣建設者有之;視企業文化為無用,可有可無的有之。。。企業文化能「建設」出來嗎?我的觀點是:不能!企業文化是隨著企業主(家)慢慢自發形成的。一個善於創新的管理者,就會形成企業的創新文化;一個嚴謹的管理者,就會形成嚴謹的文化。如果你是八點准時上班,那員工就不敢懶洋洋的九點來;如果你中午會喊上員工打撲克牌,即使你不在,員工也會「自覺」的去打撲克的。企業主(家)的個人行為,是形成企業文化的關鍵所在。也就是說,企業主們的個人行為,會成為員工的榜樣的,一個慣於騙人的企業主,誠實的員工也會在其訓導下,變得滿口謊言的;一個有事業心的企業主,員工漸漸的也會崇高起來。企業里的後來者,幾乎是無能力扭轉局面的(假設那文化是不合適的),他們要麼是逐漸的被同化,所謂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麼是不適應而退出你的管理團隊。企業文化是企業里,管理成本最低、而又是最難讓其發揮效益、甚至於讓其成為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文化說白了,就是通過理念和精神,從而激發或約束員工的行為。企業文化是完全可能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的。譬如對外:以「誠信為本、顧客至上」為理念的文化,就可能帶來更多的客戶;譬如對內:以「尊重個人價值」為理念的文化,就可能更多的激發出員工的創造力來。而這所「花費」的成本,只是企業主個人行為及其慢慢上升為理念的過程。企業文化形成的過程,是從企業主(創業者)個人行為----企業行為風格----最終上升為「企業理念」的;當張瑞敏當年砸不合格的冰箱時,就已經奠定了其後來的「大腳印」的企業文化;聯想的「賽馬」的企業文化,也是來自於柳傳志當年自己開會遲到自罰站三分鍾的。企業文化是由企業主或創業者而來,但一旦上升為企業理念,就已不再是創業者本身的文化了,而是成了連創業者也要遵守的行為准則,並最終通過企業行為系統(BI)、企業形象系統(CIS)表現出來。企業文化是最容不得欺騙的,否則你會遭到多倍的報復,也就是心理學上的逆反心理。當你也學著別人,從大街上抄來「顧客至上,實際上你卻鼓勁員工能騙則騙,顧客也將由此加倍的報復你。很多的所謂的點子大王或策劃專家,為企業所做的企業文化理念和CI設計,完全是流行什麼就設計什麼,而全然不顧企業主(家)們的個人行為,以及由此已形成的企業文化,也不考慮企業的行業特點,其結果是企業除了一本裝飾漂亮的策劃書和響亮的口號外,於企業無任何意義,最終,那本漂亮的策劃書,也成了落滿灰塵的廢紙。
硬幣的另一面:管理注意! 來自: 第一範文網
四.企業管理的覺醒,是從財務(數字)開始的!
大多數的中小企業主,最重視的是市場營銷,最忽視的就是財務管理了。也許,有一天,你很煩惱的跟朋友說:我總是感覺吃喝(交際業務)費太高。你的朋友給你簡單的算了算,然後告訴你說:你的吃喝(交際業務)費已佔到了銷售額的20%,而財務規定是1。5%,實際行業平均水平是10%。此刻,你才忽然間感覺到,自己原來什麼都是「毛估估」的。企業尤如人的身體,你的胖與瘦、是否貧血等等,是由醫學的檢測和科學的數字來判斷的。中國文化是一種感性的模糊文化,講究的是感悟意境;而西方文化是一種理性的清晰文化,講究的是真實細微。這本是無所謂優劣這分的,只是企業是個經濟動物,要求其用數字說話,在中國文化熏陶下的企業主們,頗為顯得力不從心。這使我想起了中國的籃球,美國NBA的投藍率等「科學統計分析體系方法」,漸漸的影響著中國籃球,使得中國籃球最終也是用這種數字化的方法來客觀的評價球員,而不是以前的「你還不錯、你很不好」這種模糊的評價了。企業管理的覺醒,是從財務數字開始的!財務數字是企業運行的最真實的反饋。對於企業管理,當你發現有什麼問題時,往往從財務數字分析入手,會使得問題豁然開朗起來。比如企業銷售額的連續下滑,平均貨款回收期的延長,企業負債率的高企不下,人力成本的不斷攀升,都會是企業危機的早期信號。關注財務數字,關鍵是要關注數字背後意味著什麼。雖然最假帳在中國似乎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但這並不妨礙你做財務分析和判斷,簡單的做法就是把空白的財務報表,填上真實的供自己用來判斷的真實的數字。資產負債率是給債權人看的數字,利潤率是給股東看大數字,流動比率是經理人自己判斷企業是否正常運營的數字。對於財務數字,如果不去做判斷分析,不懂得每個分析數字意味或代表著什麼,財務報表和財務分析,就是一張廢紙了。財務分析判斷的目的,是用來校正企業的管理運營的。它有著正反兩方面的校正意義,正向校正是用財務分析數字,來判斷企業目前的運營壯況,從而管理糾正;反向校正是企業要做決策或管理糾正時,要有財務分析報告做為其判斷依據。當然,財務分析報告只是判斷決策與管理的依據,對其深刻的理解,是來自於都某個行業或某個問題的長期的實踐積累,如果從模糊管理轉到完全相信數字分析,就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了。
五.資金不是萬能的,沒有資金流是萬萬不能的!
資金流對於企業,尤如血液於人體。這是一個很恰如其分的比喻。人可以殘缺,可以貧血,甚至可以心臟驟停。。。,但是絕對不可以血液停止流動!注意:是「資金流」而非「資金」,資金也許很充分,但不流動的沉澱了的資金,企業照樣要死的。知道了這個道理,我們就能理解了,為什麼企業明明是虧損,卻還在生產和銷售?因為只要資金還在運轉流動中,企業就還有翻身的機會!我們也能理解了,為什麼一個贏利的企業,卻因為資金的沉澱,卻反而倒閉了!因為資金的流動被困如三角債,企業因現金枯竭而死!我們也能理解了,負債率只有50%(負債警戒線內)而流動比率低的企業倒閉了,可負債率高達90%以上的企業而流動比率高的企業,卻還在幸福的生活著的原因。我們仔細觀察那些陷入困境甚至是倒閉了的企業,我們就會發現「資金流」的被困或者說是枯竭,即便不是主要原因,至少也是導火索!史玉拄巨人大廈的倒閉,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資金流的斷裂!我們做個假設,假設當初其或是採取有效的融資、或是更好的處理其保健品的資金回收運轉,史玉拄和他的巨人大廈的歷史怕是要改寫了。我們也很難想像,大莊家呂良如果不是資金鏈的斷裂,他以後會怎樣的呼風喚雨?我們通常所說的「財務危機」,就是指的資金流的枯竭。企業的正常運轉,是依賴於現金的流動和現金的支付能力,而收入和利潤並不是現金。有利潤而無現金流入的企業,照樣會破產。有財務專家給出了這樣的提醒:一個發展中的新企業應該提前12個月知道它將需要多少現金,何時需要,作何用途。
硬幣的另一面:管理注意! 來自: 第一範文網對於資金流(速動比率)比率和控制的方法有很多。比率按財務上的通用說法,是控制在1:1的比率上,事實上,則該根據企業不同的行業和企業實際情況,來做判斷和選擇控制,而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就是企業短期償債的額度和時間。加快資金流的運轉周期,也是有很多辦法的,如改變客戶的回款周期,以信譽來劃分客戶等級,再如採取謹慎的財務策略,對於一些小企業,有時一筆產品或是貿易損失,足以抵消全年的利潤了。
六.企業管理方法和風格,是無對錯之分的!
我們常說,企業管理即是門科學,又是門藝術。於是,就有人問:管理中哪些是科學?哪些是藝術?甚至於有人「算」出科學與藝術,在企業管理中所佔的百分比。無疑的,這是笑談了。管理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在管理中本就是相輔相成、交融與共的。所謂的科學性,是指管理的一般科學規律;所謂的藝術性,是指在尊重一般規律的前提下,所做的靈活性與創造性的把握!據此,我們知道了:管理方法和風格,是在尊重一般規律的前提下,對現實情況的靈活的創造性的把握。這種把握,是無一個固定標準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企業的環境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等等,自然無一個統一的標准,即便以上都相同,也會因企業管理者的性格和秉性的不同,也顯示出不同的方法和風格來。如果硬要加個標準的話,我想。一句大家都會的哲學名言,似乎可以算個標准了,即「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要擔心其存在的是不合理的,企業和企業主們會在市場作用下,自動做出調節的。管理方法和風格,本身是無對錯之分的,以實用為衡量的標准。如果你所用的管理方法出了管理問題,並不是管理方法出了問題,而是你把方法用錯了地方;反過來說,如果一個被別人「證明」似乎是不正確的管理方法,於你卻可能是正確的適用的。這樣,就會引出兩個問題來。一是員工方面,如果你對企業的管理方法和風格,非常的不習慣,進而批判企業的管理方法和風格,甚至於是碟碟不休的滿腹牢騷,此時,並非企業管理方法和風格發生了錯誤,而是你自己的文化和價值取向,與企業發生了偏差,你能做的,要麼是適應企業,要麼是選擇離開企業。二是企業管理者(企業主)方面,對於新的流行的管理方法,切勿輕易的模仿,甚至於一夜間取而代之。經濟學家、管理學家和企業家們,幾乎每天都在「創造」出新的管理辦法和模式來。新的名詞也在不斷的涌現出來。流行的未必就是好的,對別人取得巨大成功的方法或模式,於你卻可能是滅頂之災。把握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牢記管理方法和模式無對錯之分、新舊之分,實用的就是好的!
七.「執行力」是管理中最重要的的事!
什麼是執行力?就是企業里為某項任務、某項指標,而要完成的力度。我們知道,所有的決策、制度、任務和指標,其最終目的都是要通過執行來完成的。然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看到的,大到國家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小到企業里的「制度掛牆、我行我素」,無不是執行力出了問題。把「執行力」看做管理中最重要的事,是會讓我們看清很多問題的本質的。當一項決策的結果出了問題,我們多是懷疑決策本身;當管理制度無法執行下去,我們也是多怪制度本身;當一項銷售指標未完成,我們也是懷疑指標本身的過高。事實上,以上這些問題,大多是出在「執行力」上,是執行過程中的某個環節,因人或事的因素所出的錯誤,而非決策或制度本身錯誤。執行力是企業管理中一個「豎向」的概念,它是橫切過如戰略決策、企業管理、銷售計劃、企業文化等經營管理要素的。也就是說,它和每一個經營管理要素,都是相交的;每一個經營管理要素,都存在著執行力的問題。搞清了這個問題,我們就會看到「執行力」是多麼的重要:所有的決策或任務的目的,都是要求出現與之相應的結果的,而這結果就是來自於執行力!
硬幣的另一面:管理注意! 來自: 第一範文網企業執行力的充分保證,最重要的並非是規章制度的建設和完善,而首先是來自於企業文化,其中又以企業文化中「價值的認同」,顯得最為重要;我們知道,一個人要是認同企業或任務的價值,其創造力是驚人的,反之,不認同的結果會是敷衍了事。其次,是來自於企業各級管理層的「模範」的示範效應。其三,才是相應規章制度互筏皋禾薤鼓鴿態龔卡的建設和完善。對於企業執行力的事先的評估與判斷,是有利於企業決策和具體任務的完滿完成的。意即,企業做任何的決策和任務前,要判斷企業本身的執行能力。事實上,我們常會看到企業那種「事情是好的,但不是我所能做的」的感嘆。對於執行力的高度關注,不但能使我們分清很多問題的責任的真實所在,能有利於避免企業可能的人財物和時間上的浪費和損失。
八.持續的、終生的細節管理!
如果說,企業里要持續的、一直要給予高度關注的事,那隻有一樣,就是細節管理!我們對於企業的主要管理要素,可以這樣看待:決策是關鍵;管理是基礎;技術是工具;產品是載體;文化是靈魂。可見,管理是一切管理要素的基礎。如同蓋樓房,地基是樓房百年大計的保證;地基不牢,樓房未必會即刻坍塌,但卻無法保證樓房的百年大計。中國並沒有市場經濟的歷史,第一代的創業者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所以,我們看到的企業,多是「粗放型」的管理。從對於產品質量的粗放管理,到對於銷售的粗放管理,我們到處都可以看到企業不規范的管理。尤其是在市場經濟的緊缺時代,企業的「厚利」,甚至於是「暴利」,掩蓋了企業管理中因粗放所帶來的問題。說細節管理是持續的、終生的事,而沒有說是「最重要的」事,是因為如果要把企業的功能,按重要性排序,是先經營、後管理的。經營(尤其是經營決策)是企業關鍵所在。而管理是在經營順利的前提下的完善。江浙一帶的很多企業,都是經營非常出色,而管理相對滯後的。這樣分析的目的,就是要真實的看待管理,即不要過高的、當做最重要的事來看待(現在有過高估價管理的傾向)。同時,又要認識到管理(尤其是細節管理)的基礎性、持續性。如果說要給企業管理要素,劃一個重視過程的曲線的話,其它如戰略、市場、財務等等,都會是一條有起有落的拋物線曲線;唯細節管理,是一條在一定起點高度上的直線!細節管理,是企業的最基礎的管理工作。企業發生的困境、危機、甚至倒閉,幾乎都是管理細節不當,從而成了企業深層次問題暴發的「導火索」。細節本身並不是危機,但它卻能引發危機。從產品質量的管理,到員工的跳槽,由於企業細節管理不當,從而引發企業危機的例子,比比皆是!企業的管理體系建設、文化的形成、不斷的做大做強,也是在持續的細節管理中,慢慢形成壯大的。細節管理,說到底就是企業管理環節的細化,以及對細化環節科學規范的管理。在管理模式和創新上,最多的就是企業細節管理的方法。「堤壩毀於蟻穴」,是我們都知道的道理。請不要忽冷忽熱式的去細節管理,而是要持續的、終生的給予關注和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