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遇到網路貸款怎麼辦
遇到網路詐騙貸款應先與銀行聯系,第一時間凍結資金,保證資金安全;同時注意保留相關證據,攜帶身份信息材料與證據材料及時報警處理,由警方為受害者挽回損失、追回資金。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
(二)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
(三)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
(四)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
2. 怎樣防範網路套路貸的發生
怎麼防範網路套路貸
1、向正規的機構貸款。如果不可避免需要貸款的話,應該向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貸款,這些機構的貸款利率是國 家規定的,而且貸款行為受國 家保護。
2、不要相信虛假的貸款廣告。在我們需要錢時,可能看到一個承諾不收利息、只繳納中介費和服務費的貸款廣告,就抱著試一試的念頭進行貸款,最終陷入套路貸的泥潭。我們在貸款時要擦亮眼睛,對於那些不收利息的貸款不要輕信,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
3、尋求律師幫助。無論通過什麼途徑貸款,貸款合同最好要找律師審核,以免合同中存在不合理的條款。
套路貸的特徵:
1、非常優惠的條件引你上鉤:
一定是以合法的借貸方式引人上鉤,方式無非是小額借貸,無需抵押,放款方便甚至當天放款等等,讓你覺得放款人服務態度很好,你實在沒法拒絕。但你不知道的是放貸方對你的個人情況了解的很清楚。
2、法律文書和口頭說明嚴重不符:
一定會讓你簽訂和事實嚴重不符的合同,而且會通過語言麻痹你,告知你這都是行規,或公司要求,打消你的戒備心理。
3、刻意製造證據:
一定會刻意製造銀行轉賬和其他痕跡,比如銀行流水,空白合同,收條、欠條、借條、捧錢照相,刻意證明你收了他多少錢,而痕跡之外,看不見的地方,這些錢的大部分或全部又被拿了回去。
實際上你沒拿到銀行流水載明的那些錢,這就是套路。
你配合他們演了一場戲,在戲里,什麼道具都有,戲結束之後,全部物歸原主,或許給你一部分錢,或許連零錢都沒有。
4、刻意讓你違約:
一步一步地把你的借款越做越大,還不起的利息變成本金,而利息本身就高的離譜且不合法。
本來借5000的,慢慢變成5萬、10萬、20萬,甚至更高。總之翻十幾倍,幾十倍。這些都是在合法的名義之下,或者騙你說這是合法的。
5、形成證據鏈:
好了,上面的套路形成閉環、證據鏈,你借了他的錢,有貸款合同有銀行流水你還違約。一般人很難看出中間的破綻。當然,復雜點的套路中再有套路。
6、動用手段迫使你就範:
手段來了,恐嚇、騷擾、製造麻煩、軟禁、打罵,讓你倍感壓力,要不你歸還高額的資金,以房抵債,要不起訴你,還高額的資金。這些手段,有非法的,如恐嚇、打罵、非法拘禁。有合法的,如訴訟。
總體特徵就是通過一個個合法的"套路"(和正常借款差不多),一步步的引君入瓮,合法的給你小錢,合法的搶走你的大錢。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法律框架之內,讓司法機關都可能入套。
3. 怎麼防範網路小額貸款詐騙
法律分析:防範網路小額貸款詐騙的方式是:1、到正規的貸款機構或平台辦理貸款;2、提高防止上當的警惕心,樹立正確的貸款態度;3、正規網貸平台在發放貸款前不會收取任何費用,需要收取的利息、手續費、管理費等各項費用會在協議中明確標示出來。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發的通知》三、實踐中,「套路貸」的常見犯罪手法和步驟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情形:
(一)製造民間借貸假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往往以「小額貸款公司」「投資公司」「咨詢公司」「擔保公司」「網路借貸平台」等名義對外宣傳,以低息、無抵押、無擔保、快速放款等為誘餌吸引被害人借款,繼而以「保證金」「行規」等虛假理由誘使被害人基於錯誤認識簽訂金額虛高的「借貸」協議或相關協議。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還會以被害人先前借貸違約等理由,迫使對方簽訂金額虛高的「借貸」協議或相關協議。
(二)製造資金走賬流水等虛假給付事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按照虛高的「借貸」協議金額將資金轉入被害人賬戶,製造已將全部借款交付被害人的銀行流水痕跡,隨後便採取各種手段將其中全部或者部分資金收回,被害人實際上並未取得或者完全取得「借貸」協議、銀行流水上顯示的錢款。
(三)故意製造違約或者肆意認定違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往往會以設置違約陷阱、製造還款障礙等方式,故意造成被害人違約,或者通過肆意認定違約,強行要求被害人償還虛假債務。
(四)惡意壘高借款金額。當被害人無力償還時,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安排其所屬公司或者指定的關聯公司、關聯人員為被害人償還「借款」,繼而與被害人簽訂金額更大的虛高「借貸」協議或相關協議,通過這種「轉單平賬」「以貸還貸」的方式不斷壘高「債務」。
(五)軟硬兼施「索債」。在被害人未償還虛高「借款」的情況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藉助訴訟、仲裁、公證或者採用暴力、威脅以及其他手段向被害人或者被害人的特定關系人索取「債務」。
4. 大學生如何避免遭受網路犯罪的侵害
1、不隨意泄露身份信息。
那種針對性的詐騙發生的開端就是身份信息泄露。不在網上隨意注冊那種要填身份證號的賬號,快遞單和填有各種信息的廢紙妥善處理後再扔,確保信息不會輕易泄露。
2、 不貪小便宜。
天上不會掉餡餅,對於那種說你中了獎要輸驗證碼領獎的簡訊直接刪了就好,電話直接掛了,絕不多聽這些人的話,你聽多了有可能不由自主就信了,不聽不接是正道。
3、不著急轉賬
遇到說你銀行卡涉及洗黑錢,家裡出事要轉賬這種信息,不要著急轉賬,先確認一下信息,聯系一下銀行和父母,即使是真的也不耽誤你多長時間,若是假的就避免了一大波損失,謹慎最重要。
4、不辦看起來很優惠的借貸。
最近很火的大學生借貸,大家應該都有了解,那些騙子就是掌握著大家圖便宜的心理來進行敲詐勒索的,父母給的學費是足以讓你度過學年的,所以,不亂花錢是很有必要的。
5、網購的陷阱
網路購物物美價廉又低碳環保,深受年輕人的喜愛。殊不知,騙子們無處不在,瞅准了機會就騙你沒商量。
接到陌生的簡訊或電話,要多留心眼,冷靜判斷,可以先撥打郵政、銀行、公安等部門電話進行核實查詢,不要直接撥打簡訊或是對方提供的號碼,也不要將錢輕易轉入對方告知的賬戶,一旦受騙及時報警。
6、網路交友需慎重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路的虛擬性,通過網路聊天、交友等手段,「循循善誘」一步步消除受害者心理防備,取得受害者信任後,恣意騙取錢財或實施其他犯罪。網路交友需慎之又慎,不可隨意輕信他人。
5. 學生如何預防網路詐騙
法律分析:1、提高防範意識,學會自我保護。2、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貪圖便宜、不謀取私利;在提倡助人為樂、奉獻愛心的同時,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輕信花言巧語;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況隨便告訴陌生人,以免上當受騙;上當受騙後更要及時報案、大膽揭發,使犯罪分子受到應有的法律制裁。3、交友要謹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4、同學之間要相互溝通、相互幫助。6、不辦看起來很優惠的借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一百九十二條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6. 網路貸款怎麼避免詐騙
應對網路貸款詐騙的辦法:事前謹慎小心,注意調查貸款機構的資質;事後則收集相關證據,立即報案;涉嫌犯罪的,當事人除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外,還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九條
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
第一百一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條
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