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關於網路的畢業論文題目,然後給幾篇範文
淺談計算機網路安全對策分析
論文關鍵詞:計算機網路安全對策
論文摘要:本文對計算機網路安全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提出了對應的改進和防範措施。
隨著計算機信息化建設的飛速發展,計算機已普遍應用到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個領域,比如政府機關、學校、醫院、社區及家庭等。但隨之而來的是,計算機網路安全也受到全所未有的威脅,計算機病毒無處不在,黑客的猖獗,都防不勝防。本文將著重對計算機信息網路安全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安全防範措施。
1、技術層面對策
在技術方面,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主要有實時掃描技術、實時監測技術、防火牆、完整性檢驗保護技術、病毒情況分析報告技術和系統安全管理技術。綜合起來,技術層面可以採取以下對策:
1)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包括系統管理員和用戶在內的人員的技術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對重要部門和信息,嚴格做好開機查毒,及時備份數據,這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
2) 網路訪問控制。訪問控制是網路安全防範和保護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務是保證網路資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訪問。它是保證網路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訪問控制涉及的技術比較廣,包括入網訪問控制、網路許可權控制、目錄級控制以及屬性控制等多種手段。
3) 資料庫的備份與恢復。資料庫的備份與恢復是資料庫管理員維護數據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操作。備份是恢復資料庫最容易和最能防止意外的保證方法。恢復是在意外發生後利用備份來恢復數據的操作。有三種主要備份策略:只備份資料庫、備份資料庫和事務日誌、增量備份。
4) 應用密碼技術。應用密碼技術是信息安全核心技術,密碼手段為信息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證。基於密碼的數字簽名和身份認證是當前保證信息完整性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密碼技術主要包括古典密碼體制、單鑰密碼體制、公鑰密碼體制、數字簽名以及密鑰管理。
5) 切斷傳播途徑。對被感染的硬碟和計算機進行徹底殺毒處理,不使用來歷不明的U盤和程序,不隨意下載網路可疑信息。
6) 提高網路反病毒技術能力。通過安裝病毒防火牆,進行實時過濾。對網路伺服器中的文件進行頻繁掃描和監測,在工作站上採用防病毒卡,加強網路目錄和文件訪問許可權的設置。在網路中,限制只能由伺服器才允許執行的文件。
7) 研發並完善高安全的操作系統。研發具有高安全的操作系統,不給病毒得以滋生的溫床才能更安全。
2、管理層面對策
計算機網路的安全管理,不僅要看所採用的安全技術和防範措施,而且要看它所採取的管理措施和執行計算機安全保護法律、法規的力度。只有將兩者緊密結合,才能使計算機網路安全確實有效。計算機網路的安全管理,包括對計算機用戶的安全教育、建立相應的安全管理機構、不斷完善和加強計算機的管理功能、加強計算機及網路的立法和執法力度等方面。加強計算機安全管理、加強用戶的法律、法規和道德觀念,提高計算機用戶的安全意識,對防止計算機犯罪、抵制黑客攻擊和防止計算機病毒干擾,是十分重要的措施。
這就要對計算機用戶不斷進行法制教育,包括計算機安全法、計算機犯罪法、保密法、數據保護法等,明確計算機用戶和系統管理人員應履行的權利和義務,自覺遵守合法信息系統原則、合法用戶原則、信息公開原則、信息利用原則和資源限制原則,自覺地和一切違法犯罪的行為作斗爭,維護計算機及網路系統的安全,維護信息系統的安全。除此之外,還應教育計算機用戶和全體工作人員,應自覺遵守為維護系統安全而建立的一切規章制度,包括人員管理制度、運行維護和管理制度、計算機處理的控制和管理制度、各種資料管理制度、機房保衛管理制度、專機專用和嚴格分工等管理制度。
3、物理安全層面對策
要保證計算機網路系統的安全、可靠,必須保證系統實體有個安全的物理環境條件。這個安全的環境是指機房及其設施,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計算機系統的環境條件。計算機系統的安全環境條件,包括溫度、濕度、空氣潔凈度、腐蝕度、蟲害、振動和沖擊、電氣干擾等方面,都要有具體的要求和嚴格的標准。
2) 機房場地環境的選擇。計算機系統選擇一個合適的安裝場所十分重要。它直接影響到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選擇計算機房場地,要注意其外部環境安全性、地質可靠性、場地抗電磁干擾性,避開強振動源和強雜訊源,並避免設在建築物高層和用水設備的下層或隔壁。還要注意出入口的管理。
3) 機房的安全防護。機房的安全防護是針對環境的物理災害和防止未授權的個人或團體破壞、篡改或盜竊網路設施、重要數據而採取的安全措施和對策。為做到區域安全,首先,應考慮物理訪問控制來識別訪問用戶的身份,並對其合法性進行驗證;其次,對來訪者必須限定其活動范圍;第三,要在計算機系統中心設備外設多層安全防護圈,以防止非法暴力入侵;第四設備所在的建築物應具有抵禦各種自然災害的設施。
計算機網路安全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技術、設備、管理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安全解決方案的制定需要從整體上進行把握。網路安全解決方案是綜合各種計算機網路信息系統安全技術,將安全操作系統技術、防火牆技術、病毒防護技術、入侵檢測技術、安全掃描技術等綜合起來,形成一套完整的、協調一致的網路安全防護體系。我們必須做到管理和技術並重,安全技術必須結合安全措施,並加強計算機立法和執法的力度,建立備份和恢復機制,制定相應的安全標准。此外,由於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犯罪等技術是不分國界的,因此必須進行充分的國際合作,來共同對付日益猖獗的計算機犯罪和計算機病毒等問題。
參考文獻:
[1] 張千里.網路安全新技術[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
[2] 龍冬陽.網路安全技術及應用[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3] 常建平,靳慧雲,婁梅枝,網路安全與計算機犯罪[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2
⑵ 加急!我需要一份開題報告,論文題目:校園網安全技術的探討。 主要是寫關於病毒和防火牆。
近一年來,我校校園網一直備受困擾,表現為經常掉線、網速特慢、Ping網關時不通。這些現象都來源於校園網內的ARP攻擊,以下我就對ARP攻擊、ARP防火牆、黑客攻擊、木馬、病毒等做簡要論述。
要談ARP首先要從病毒說起,病毒是一些計算機高手出於表現欲、破壞欲、惡作劇等原因編寫的程序。它和人體內的病毒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傳播、復制、破壞,所以人們形象地把它叫做病毒。它只是電腦程序,別擔心會傳染人。病毒通過外界的介質如軟盤、U盤、光碟以及網路傳染,並在感染計算機上大量復制、破壞系統、刪除或更改文件,使系統不能正常運行。比如著名的「熊貓燒香」病毒,計算機被它感染後,所有可執行文件(以.exe為後綴)和系統備份文件(以.gho為後綴)等被刪除或改寫,造成系統工作異常。
木馬是近一兩年來,計算機高手受到利益的驅使,編寫一些隱蔽性較好的、破壞性不強的、甚至對系統沒有直接破壞作用的間諜程序。木馬一詞來源於古希臘時期,斯巴達和特洛伊的戰爭。當時斯巴達攻打特洛伊城,久攻不破,於是他們佯裝敗逃,在海灘上留下一個巨大的空心木……
⑶ 計算機網路安全開題報告中的文獻綜述怎麼寫
文獻綜述
一 緒論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路安全逐漸成為一個潛在的巨大問題。網路安全性是一個涉及面很廣泛的問題,其中也會涉及到是否構成犯罪行為的問題。在其最簡單的形式中,它主要關心的是確保無關人員不能讀取,更不能修改傳送給其他接收者的信息。此時,它關心的對象是那些無權使用,但卻試圖獲得遠程服務的人。安全性也處理合法消息被截獲和重播的問題,以及發送者是否曾發送過該條消息的問題。故此,在網路廣泛使用的今天,我們更應該了解網路安全,做好防範措施,做好網路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二 主要內容
本文主要闡釋互聯網的基本信息及其維護,參考文獻對本文起了巨大作用,網路安全問題無處不在,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路安全表現的格外突出,陝西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李安國教授的報導,分析了計算機網路的重要性,並指出了一些常用的解決方法,解釋了網路安全的定義,防護層次,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張濤,吳沖闡釋信息安全系統的漏洞的研究,網路攻擊檢測與防範技術的定義,形式。計算機網路安全基礎,網路攻擊的防護與檢測技術,計算機操作系統的漏洞與計算機病毒的解釋,講解維護與防範技巧。
三 總結
整篇文章感觸良多,並非所有的參考文獻中的都是完美的研究成果,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所以我們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繼續這個可研究的趨勢。吸取前人的優點,一步步完善自己。
四 參考文獻
[1] 高吉祥. 電子技術基礎實驗與課程設計[M ].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2.
[2] 吳沖. 計算機網路[M].清華大學出版2005.
[3] 謝希仁. 計算機網路第五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李安國. 陝西大學自然科學自然報[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 張濤. 信息系統安全與漏洞[M] 國防工業出版社2006.
[6] 康華光. 電子技術基礎[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 吳微,文軍. 單片機原理及製作[M ].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2.
[8] 趙保經. 中國集成電路大全[M ]. 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85.
[9] 何國偉 軟體可靠性[M]. 國防工業出版社,1998.
給個例子你看一下
⑷ 求一篇網路安全方面的文獻綜述(不少於3000字),謝謝!
http://www.cqvip.com/qk/95033X/200302/8603448.html
⑸ 網路工程論文
工程設計的網路應用方案探討論文摘要:隨著計算機及其應用技術的日益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勘測設計院建立自己的區域網,成為勢在必行的工作或計劃,總院也要求2000年甲級院必須建網。但是,為什麼要建網?建一個什麼樣的網?它的帶寬多大才合適?在網上幹些什麼?...... 關鍵詞:工程設計 網路應用 方案探討 隨著計算機及其應用技術的日益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勘測設計院建立自己的區域網,成為勢在必行的工作或計劃,總院也要求2000年甲級院必須建網。但是,為什麼要建網?建一個什麼樣的網?它的帶寬多大才合適?在網上幹些什麼?怎樣實現信息共享?除了信息共享和設備共享外,還能做什麼?怎麼樣才能通過網路提高CAD勘測設計效率?怎麼樣才能通過網路實現ISO9000的管理?這些都是大家所關心的問題,也都希望能有一個系統而完整的解決方案。本文就這些問題做一些初步的探討。 1 工程設計領域計算機應用的現狀和面臨的問題自80年代以來,工程設計行業CAD的應用已經有相當大的發展,大部分設計單位已拋掉了圖板而由計算機輔助完成設計,其中部分設計院的CAD應用達到相當高的水平。近年來,不少院已達到人手一機並接近100%的CAD出圖率。但是,隨著計算機應用在各設計院的深入和普及,一些問題也漸漸暴露出來。在這普及推廣CAD應用的10餘年裡,很多工程設計單位都積累了大量的電子文檔和電子圖檔,這些都是無形資產,它們的積累構成了企業最寶貴的財富。但這些電子信息分散在單個的PC上,無法對其共享和利用,不可能進行有效的檢索和查詢,由於缺乏管理,久而久之變成了電子垃圾,反而影響了日常生產。各設計院迫切需要對現有的電子信息進行有效的組織和管理。企業要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其質量規范體系必須與國際接軌。PDM(Procts Data Management)產品中的工作流程式控制制模塊,以其嚴格的工序審核和制約,可為實施ISO9000提供有力的工具。工程設計部門已開始從面向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角度來重新思考、重整、優化企業內部的設計工具,對設計過程進行重整,以便更有效地組織生產。但面臨如下問題: 隨著電子存貯的各種圖紙文檔數量的增加,如何有效地管理、瀏覽和查找這些電子圖檔? 改型設計是利用計算機和已有的圖紙來提高工作效率的,如何有效地共享信息資源? 設計變更時,如何利用圖紙的版本策略來跟蹤設計,以確保信息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如何應用計算機將全面質量管理或ISO9000質量標准有效地貫徹到設計流程中去? 如何對設計流程進行規范和管理?如何加強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間的交流和協同? 如何將大量歷史資料歸檔,利用計算機進行管理,並逐步積累,建立通用件、通用圖庫? 如何有效地對項目組成員進行工作量的均衡、調整、評估? 如何有效地對項目及分項目的進度進行跟蹤、調整? 解決問題的途徑是建立一個合適的網路,並且要有相應的網路應用軟體。 工程設計的網路應用方案探討
⑹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論文題目:
學生姓名: 學 號:
專 業:
指導教師:
年 月 日
開題報告填寫要求
1.開題報告作為畢業設計(論文)答辯委員會對學生答辯資格審查的依據材料之一.此報告應在指導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前期內完成,經指導教師簽署意見審查後生效.
2.開題報告內容必須用黑墨水筆工整書寫,按成教處統一設計的電子文檔標准格式列印,禁止列印在其它紙上後剪貼,完成後應及時交給指導教師簽署意見.
3.學生查閱資料的參考文獻應在3篇及以上(不包括辭典,手冊),開題報告的字數要在1000字以上.
4.有關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寫,應當按照國標GB/T 7408—94《數據元和交換格式,信息交換,日期和時間表示法》規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數字書寫.如"2004年9月26日"或"2004-09-26".
畢 業 論 文 開 題 報 告
1.本課題的研究意義
中國互聯網經過10年的持續發展。目前在普及應用上正步入嶄新的多元化應用階段。有關數據顯示,中國寬頻用戶、網路國際出口帶寬、上網方式和途徑、網路應用服務更趨多樣化。人們對互聯網的使用廣度、信用度、依賴度正在逐步提高。隨著網路提供的功能和服務的進一步完善,網路應用化、生活化服務正逐步成熟。互聯網的影響正逐步滲透到人們生產、生活、工作、學習的各個角落。中國互聯網整體呈現較快的增長態勢。但中國地區之間互聯網發展水平、普及水平還存在明顯的差距,呈現"東快、西慢,城快、村慢"的特點,因此,加大對於互聯網應用和發展的研究力度,借鑒國外互聯網應用的成功範例引入和普及互聯網應用的先進經驗是當務之急。
2.本課題的重點和難點
第一,從全國人口來看,互聯網普及率還很低,僅有7.9%,與世界平均水平約14%還有較大差距。因此要普及互聯網,讓更多人來使用互聯網是任重道遠的事情。
第二,網上信息資源還不夠豐富,質量比較好的、能反映我國優秀文化的、對廣大網民有真正用處的信息還不夠多。根據國信辦的調查,截至2004年底,我國共有6.5億中文網頁,比2003年底差不多翻了一番,但是僅佔全世界網頁數量(300多億)的2%,比例很低。因此我們需要網上有更多豐富的內容,特別是健康的、有質量的、有針對性的內容。
第三,目前,互聯網產業雖然在電子政務、電子商務方面進行了不少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從整體上看網路應用水平和實效(即網民的用戶體驗)還比較初級。在技術驅動下產生的包括網路游戲、電子商務、無線寬頻、VoIP、P2P等新的應用還沒有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
第四,新技術發展遭遇機遇和挑戰。當前國外互聯網新技術層出不窮,一直處於互聯網發展的領先地位,而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比較薄弱,因此需要更加努力,迎頭趕上。
第五,網路安全和網路文明面臨嚴峻挑戰。網路文明要靠政府法制、行業自律、網民的自覺來維護,而最關鍵的應該是網民素質的提高。就像交通管理一樣,有交通法規的限制,也有警察的監管,但是最關鍵的還是司機素質的提高,否則交通事故還是無法避免的。同時,提供內容、服務的企業也應當承擔其責任,實施行業自律。
3.論文提綱
我國互聯網在若干領域的應用
1.互聯網在政府中的應用
2.互聯網在企業中的應用
3.互聯網在消費群體中的應用
我國互聯網應用前景
1.互聯網將加速融入我們的生活
2.互聯網經濟逐漸產生效益
3.寬頻網路建設打通互聯網應用瓶頸
4.互聯網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畢 業 論 文 開 題 報 告
指導教師意見:
(對本課題的深度,廣度及工作量的意見)
指導教師: (親筆簽名)
年 月 日
系部審查意見:
系部負責人: (親筆簽名)
年 月 日
59
⑺ 什麼是網路安全,為何要注重網路安全
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要樹立正確的網路安全觀,加強信息基礎設施網路安全防護,加強網路安全信息統籌機制、手段、平台建設,加強網路安全事件應急指揮能力建設,積極發展網路安全產業,做到關口前移,防患於未然。
01 網路安全是什麼?
網路安全,是指通過採取必要措施,防範對網路的攻擊、侵入、干擾、破壞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網路處於穩定可靠運行的狀態,以及保障網路數據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
2020年4月《 第45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網民規模突破9億
新華社發 勾建山 作
02 網路安全為何重要?
當今時代,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對一個國家很多領域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網路安全已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從世界范圍看,網路安全威脅和風險日益突出,並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國防等領域傳導滲透。網路安全已經成為我國面臨的最復雜、最現實、最嚴峻的非傳統安全問題之一。
03 當前我國網路安全總體形勢如何?
隨著網路信息技術與應用的不斷演進,互聯網已成為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升級的重要驅動,同時帶來的風險挑戰也不斷增大,網路空間威脅日益增多。通過依法開展網路空間治理,我國網路空間日漸清朗,網路安全頂層設計不斷完善,網路安全綜合治理能力水平不斷提升。當前,我國各類網路違法犯罪時有發生,數據安全和侵犯個人隱私問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問題日益凸顯,高強度網路攻擊愈加明顯。
《2019年我國互聯網網路安全態勢綜述》顯示,2019年我國網路安全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高發頻發且攻擊組織性與目的性更加凸顯;高級持續性威脅攻擊逐步向各重要行業領域滲透;信息系統面臨的漏洞威脅形勢更加嚴峻;數據安全防護意識依然薄弱;「灰色」應用程序針對重要行業安全威脅更加明顯;網路黑產活動專業化、自動化程度不斷提升;新技術的應用給工業控制系統帶來安全新隱患。
5G 「新基建」 新華社 漫畫
04 如何認識安全與發展的關系?
安全與發展有機統一。發展利益與安全利益是國家核心利益的重要內容。一方面,發展是安全的保障,不可能離開發展談安全;另一方面,安全是發展的前提,不能為了發展罔顧安全,安全和發展要同步推進。古往今來,很多技術都是「雙刃劍」,既可以造福社會、造福人民,也可以被一些人用來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民眾利益,因而要正確處理安全和發展的關系。網路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輔相成的,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必須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實施。
05 如何樹立正確的網路安全觀?
正確樹立網路安全觀,認識當今的網路安全有幾個主要特點:
一是網路安全是整體的而不是割裂的。在信息時代,網路安全對國家安全牽一發而動全身,同許多其他方面的安全都有著密切關系。
二是網路安全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網路變得高度關聯、相互依賴,網路安全的威脅來源和攻擊手段不斷變化,需要樹立動態、綜合的防護理念。
三是網路安全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只有立足開放環境,加強對外交流、合作、互動、博弈,吸收先進技術,網路安全水平才會不斷提高。
四是網路安全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沒有絕對安全,要立足基本國情保安全,避免不計成本追求絕對安全。
五是網路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維護網路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共築網路安全防線。
⑻ 計算機畢業論文範文2000字
緊接著相信不少人會在拿到畢設的題目之後,開始思考著該如何下手去寫,用哪些編程語言會比較好,在這里我詳細介紹一下Java
(一)Java的編程原理:Java語言編寫的源程序在計算機上需要經過編譯和解釋執行兩個嚴格區分的階段。Java的編譯源程序先將Java源程序翻譯成與機器無關的節碼(bytecode),不是通常的編譯程序將源程序翻譯成特定計算機的機器代碼。運行時系統裝載和鏈接需要執行的類,並做必須的優化後,解釋執行位元組碼程序。
(二)Java的四大核心技術:一、Java虛擬機;二、類裝載器的體系結構;三、Java class文件;四、Java API。
(三)Java的優勢:1.Java是一種純面向對象的語言。《Java編程思想》中提到Java語言是一種「Everything is object」的語言,它能夠直觀反映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對象,例如房子、動物等,因此通過它編寫程序更容易。
2、平台無關性。Java語言可以做到「一次編譯,到處執行」。無論是在Windows平台還是在Linux、MacoS等其他平台上對Java程序進行編譯,編譯後的程序在其他平台上都可以正常運行。由於Java是解釋性語言,編譯器會將Java代碼變成「中間代碼」,然後在Java虛擬機(Java Virtual Machine,即JVM)上解釋執行。由於中間代碼與平台無關,因此Java語言可以很好的跨平台執行,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
3、Java提供了很多內置的類庫,通過這些類庫,簡化了開發人員的程序設計工作,同時縮短了項目的開發時間,例如,Java語言提供了對多線程的支持,提供了對網路通信的支持,最主要的是提供了垃圾回收器,這使得開發人員從內存的管理中解脫出來。
4、提供了對Web應用開發的支持。例如,Applet、Servlet和JSP可以用來開發Web應用程序;Socket、RMI可以用來開發分布式應用程序。
5、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健壯性。Java語言經常被用在網路環境中,為了增強程序的安全性,Java語言提供了一個防止惡意代碼攻擊的安全機制(數組邊界檢測和Bytecode校驗等)。Java的強類型機制、垃圾回收器、異常處理和安全檢查機制使得用Java語言編寫的程序具有很好的健壯性。
6、去除了C++語言中一些難以理解、容易使人混淆的特性,如頭文件、指針、結構、單元、運算符重載、虛擬基礎類、多重繼承等,讓程序變得更加嚴謹簡潔。
(四)Java缺點:1.解釋型語言,運行速度效率極低,不支持底層操作,沒有C和C++快
2.Java一般都不用於建立大型項目。
3.取消了指針操作,不夠C語言那樣靈活。
使用JAVA能夠運用在如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