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信息安全和網路安全宣講

信息安全和網路安全宣講

發布時間:2022-08-21 16:59:37

❶ 網路與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有什麼區別

網路信息安全是一個關系國家安全和主權、社會穩定、民族文化繼承和發揚的重要問題。其重要性,正隨著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越來越重要。網路信息安全是一門涉及計算機科學、網路技術、通信技術、密碼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數學、數論、資訊理論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性學科。它主要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特徵:
網路信息安全特徵
保證信息安全,最根本的就是保證信息安全的基本特徵發揮作用。因此,下面先介紹信息安全的5
大特徵。
1.
完整性
指信息在傳輸、交換、存儲和處理過程保持非修改、非破壞和非丟失的特性,即保持信息原樣性,使信息能正確生成、存儲、傳輸,這是最基本的安全特徵。
2.
保密性
指信息按給定要求不泄漏給非授權的個人、實體或過程,或提供其利用的特性,即杜絕有用信息泄漏給非授權個人或實體,強調有用信息只被授權對象使用的特徵。
3.
可用性
指網路信息可被授權實體正確訪問,並按要求能正常使用或在非正常情況下能恢復使用的特徵,即在系統運行時能正確存取所需信息,當系統遭受攻擊或破壞時,能迅速恢復並能投入使用。可用性是衡量網路信息系統面向用戶的一種安全性能。
4.
不可否認性
指通信雙方在信息交互過程中,確信參與者本身,以及參與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實同一性,即所有參與者都不可能否認或抵賴本人的真實身份,以及提供信息的原樣性和完成的操作與承諾。
5.
可控性
指對流通在網路系統中的信息傳播及具體內容能夠實現有效控制的特性,即網路系統中的任何信息要在一定傳輸范圍和存放空間內可控。除了採用常規的傳播站點和傳播內容監控這種形式外,最典型的如密碼的託管政策,當加密演算法交由第三方管理時,必須嚴格按規定可控執行。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內容,即需保證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完整性、未授權拷貝和所寄生系統的安全性。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圍很大,其中包括如何防範商業企業機密泄露、防範青少年對不良信息的瀏覽、個人信息的泄露等。網路環境下的信息安全體系是保證信息安全的關鍵,包括計算機安全操作系統、各種安全協議、安全機制(數字簽名、消息認證、數據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統,如UniNAC、DLP等,只要存在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脅全局安全。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統(包括硬體、軟體、數據、人、物理環境及其基礎設施)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信息服務不中斷,最終實現業務連續性。
信息安全學科可分為狹義安全與廣義安全兩個層次,狹義的安全是建立在以密碼論為基礎的計算機安全領域,早期中國信息安全專業通常以此為基準,輔以計算機技術、通信網路技術與編程等方面的內容;廣義的信息安全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從傳統的計算機安全到信息安全,不但是名稱的變更也是對安全發展的延伸,安全不在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將管理、技術、法律等問題相結合的產物。本專業培養能夠從事計算機、通信、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金融等領域的信息安全高級專門人才。

❷ 簡述計算機安全,網路安全,信息安全概念的區別和聯系

計算機安全的定義

計算機安全國際標准化委員會的定義是:為數據處理系統和採取的技術的和管理的安全保護,保護計算機硬體、軟體、數據不因偶然的或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顯露。

美國國防部國家計算機安全中心的定義是:要討論計算機安全首先必須討論對安全需求的陳述。一般說來,安全的系統會利用一些專門的安全特性來控制對信息的訪問,只有經過適當授權的人,或者以這些人的名義進行的進程可以讀、寫、創建和刪除這些信息。

我國公安部計算機管理監察司的定義是:計算機安全是指計算機資產安全,即計算機信息系統資源和信息資源不受自然和人為有害因素的威脅和危害。

網路安全的定義

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對計算機系統安全的定義是:為數據處理系統建立和採用的技術和管理的安全保護,保護計算機硬體、軟體和數據不因偶然和惡意的原因遭到破壞、更改和泄露。由此可以將計算機網路的安全理解為:通過採用各種技術和管理措施,使網路系統正常運行,從而確保網路數據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圍很大。大到國家軍事政治等機密安全,小到如防範商業企業機密泄露、防範青少年對不良信息的瀏覽、個人信息的泄露等。網路環境下的信息安全體系是保證信息安全的關鍵,包括計算機安全操作系統、各種安全協議、安全機制(數字簽名、信息認證、數據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統,其中任何一個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脅全局安全。信息安全服務至少應該包括支持信息網路安全服務的基本理論,以及基於新一代信息網路體系結構的網路安全服務體系結構。

信息安全是一門涉及計算機科學、網路技術、通信技術、密碼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數學、數論、資訊理論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性學科。

❸ 網路與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有什麼區別呢

網路信息安全是一個關系國家安全和主權、社會穩定、民族文化繼承和發揚的重要問題。其重要性,正隨著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越來越重要。網路信息安全是一門涉及計算機科學、網路技術、通信技術、密碼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數學、數論、資訊理論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性學科。它主要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特徵:
網路信息安全特徵 保證信息安全,最根本的就是保證信息安全的基本特徵發揮作用。因此,下面先介紹信息安全的5 大特徵。
1. 完整性
指信息在傳輸、交換、存儲和處理過程保持非修改、非破壞和非丟失的特性,即保持信息原樣性,使信息能正確生成、存儲、傳輸,這是最基本的安全特徵。
2. 保密性
指信息按給定要求不泄漏給非授權的個人、實體或過程,或提供其利用的特性,即杜絕有用信息泄漏給非授權個人或實體,強調有用信息只被授權對象使用的特徵。
3. 可用性

指網路信息可被授權實體正確訪問,並按要求能正常使用或在非正常情況下能恢復使用的特徵,即在系統運行時能正確存取所需信息,當系統遭受攻擊或破壞時,能迅速恢復並能投入使用。可用性是衡量網路信息系統面向用戶的一種安全性能。
4. 不可否認性
指通信雙方在信息交互過程中,確信參與者本身,以及參與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實同一性,即所有參與者都不可能否認或抵賴本人的真實身份,以及提供信息的原樣性和完成的操作與承諾。
5. 可控性
指對流通在網路系統中的信息傳播及具體內容能夠實現有效控制的特性,即網路系統中的任何信息要在一定傳輸范圍和存放空間內可控。除了採用常規的傳播站點和傳播內容監控這種形式外,最典型的如密碼的託管政策,當加密演算法交由第三方管理時,必須嚴格按規定可控執行。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內容,即需保證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完整性、未授權拷貝和所寄生系統的安全性。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圍很大,其中包括如何防範商業企業機密泄露、防範青少年對不良信息的瀏覽、個人信息的泄露等。網路環境下的信息安全體系是保證信息安全的關鍵,包括計算機安全操作系統、各種安全協議、安全機制(數字簽名、消息認證、數據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統,如UniNAC、DLP等,只要存在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脅全局安全。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統(包括硬體、軟體、數據、人、物理環境及其基礎設施)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信息服務不中斷,最終實現業務連續性。
信息安全學科可分為狹義安全與廣義安全兩個層次,狹義的安全是建立在以密碼論為基礎的計算機安全領域,早期中國信息安全專業通常以此為基準,輔以計算機技術、通信網路技術與編程等方面的內容;廣義的信息安全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從傳統的計算機安全到信息安全,不但是名稱的變更也是對安全發展的延伸,安全不在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將管理、技術、法律等問題相結合的產物。本專業培養能夠從事計算機、通信、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金融等領域的信息安全高級專門人才。

❹ 談談對網路安全的認識

網路空間安全專業是網路空間安全一級學科下的專業,學科代碼為「083900」,授予「工學」學位,涉及到以信息構建的各種空間領域,研究網路空間的組成、形態、安全、管理等。網路空間安全專業,致力於培養「互聯網+」時代能夠支撐國家網路空間安全領域的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系統掌握網路空間安全的基本理論和關鍵技術,能夠在網路空間安全產業以及其他國民經濟部門,從事各類網路空間相關的軟硬體開發、系統設計與分析、網路空間安全規劃管理等工作,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寬廣的國際視野、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拔尖創新人才和行業高級工程人才。

❺ 信息安全和網路安全的區別和聯系

信息安全與網路安全的區別和聯系,信息安全不僅限於網路,包括人、財、物等信息安全。
(1)信息安全的有關概念。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是指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信息受到保護,並持續正常地運行和服務。信息安全的實質是保護信息系統和信息資源免受各種威脅、干擾和破壞,即保證信息的安全性。主要目標是防止信息被非授權泄露、更改、破壞或被非法的系統辨識與控制,確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可審查性(信息安全5大特徵)。在《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指出,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應當保障計算機及其相關的配套設備、設施(含網路)的安全,運行環境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保障計算機功能的正常發揮,以維護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運行。
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對於信息安全給出的定義是:為數據處理系統建立和採取的技術及管理保護,保護計算機硬體、軟體、數據不因偶然及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和泄漏。
(2)網路安全與網路空間安全的概念。網路安全(Network Security)指利用網路技術、管理和控制等措施,保證網路系統和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可審查性受到保護。即保證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系統中的數據資源得到完整、准確、連續運行與服務不受干擾破壞和非授權使用。ISO/IEC27032的網路安全定義則是指對網路的設計、實施和運營等過程中的信息及其相關系統的安全保護。
注意:網路安全不僅限於計算機網路安全,還包括手機網路安全等。實際上,網路安全是一個相對性的概念,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安全,過分提高網路的安全性可能降低網路傳輸速度等方面的性能,而且浪費資源和成本代價。
網路空間安全(Cyberspace Security)是研究網路空間中的信息在產生、傳輸、存儲、處理等環節中所面臨的威脅和防禦措施,以及網路和系統本身的威脅和防護機制。不僅包括傳統信息安全所研究的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還包括構成網路空間基礎設施的基礎設施的安全和可信。需要明確信息安全、網路安全、網路空間安全概念之異同,三者均屬於非傳統安全,均聚焦於信息安全問題。網路安全及網路空間安全的核心是信息安全,只是出發點和側重點有所差別。
摘自:網路安全技術及應用(第3版),機械工業出版社,賈鐵軍主編,2017

❻ 簡述網路安全與信息安全的區別與聯系

摘要 你好,網路安全是指利用網路技術、管理和控制等措施,保證網路系統和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可審查性受到保護

❼ 信息安全和網路安全有什麼區別嗎

網路安全
網路安全(Cyber Security)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ISO(國際標准化組織)的定義為:為數據處理系統建立和採用的技術、管理上的安全保護,為的是保護計算機硬體、軟體、數據不因偶然和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和泄露。
網路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區別是什麼?
1、包含和被包含的關系:信息安全包含網路安全,信息安全還包括操作系統安全、資料庫安全、硬體設備和設施安全、物理安全、人員安全、軟體開發、應用安全等。
2、針對的設備不同:網路安全側重於研究網路環境下的計算機安全,信息安全側重於計算機數據和信息的安全。
3、側重點不同:網路安全更注重在網路層面,比如通過部署防火牆、入侵檢測等硬體設備來實現鏈路層面的安全防護,而信息安全的層面要比網路安全的覆蓋面大的多,信息安全是從數據的角度來看安全防護。
通常採用的手段包括:防火牆、入侵檢測、審計、滲透測試、風險評估等,安全防護不僅僅是在網路層面,更加關注的應用層面,可以說信息安全更貼近於用戶的實際需求及想法。

❽ 信息安全和網路空間安全有什麼區別

1、出發點

網路安全及網路空間安全的核心是信息安全,只是出發點有所差別。網路空間安全(Cyberspace Security)是研究網路空間中的信息在產生、傳輸、存儲、處理等環節中所面臨的威脅和防禦措施,以及網路和系統本身的威脅和防護機制。

不僅包括傳統信息安全所研究的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還包括構成網路空間基礎設施的基礎設施的安全和可信。

2、范圍

網路空間安全學習的范圍要比信息安全更廣且更深。網路空間安全的范圍更廣,涉及整個網路空間,覆蓋范圍更廣。

3、側重

信息安全側重於信息傳輸,存儲和其他過程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隨著網路安全重要性的提高,計算機和通信學科的發展,網路的廣泛使用以及網路空間的安全性也隨之而來。

❾ 什麼是信息安全(網路安全基礎方面)

什麼是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網路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信息服務不中斷。

信息安全是一門涉及計算機科學、網路技術、通信技術、密碼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數學、數論、資訊理論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性學科。

從廣義來說,凡是涉及到網路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實性和可控性的相關技術和理論都是網路安全的研究領域。

信息安全的實現目標

◆ 真實性:對信息的來源進行判斷,能對偽造來源的信息予以鑒別。

◆ 保密性:保證機密信息不被竊聽,或竊聽者不能了解信息的真實含義。

◆ 完整性:保證數據的一致性,防止數據被非法用戶篡改。

◆ 可用性:保證合法用戶對信息和資源的使用不會被不正當地拒絕。

◆ 不可抵賴性:建立有效的責任機制,防止用戶否認其行為,這一點在電子商務中是極其重要的。

◆ 可控制性:對信息的傳播及內容具有控制能力。

◆ 可審查性:對出現的網路安全問題提供調查的依據和手段

主要的信息安全威脅

◆ 竊取:非法用戶通過數據竊聽的手段獲得敏感信息。

◆ 截取:非法用戶首先獲得信息,再將此信息發送給真實接收者。

◆ 偽造:將偽造的信息發送給接收者。

◆ 篡改:非法用戶對合法用戶之間的通訊信息進行修改,再發送給接收者。

◆ 拒絕服務攻擊:攻擊服務系統,造成系統癱瘓,阻止合法用戶獲得服務。

◆ 行為否認:合法用戶否認已經發生的行為。

◆ 非授權訪問:未經系統授權而使用網路或計算機資源。

◆ 傳播病毒:通過網路傳播計算機病毒,其破壞性非常高,而且用戶很難防範。

信息安全威脅的主要來源

◆ 自然災害、意外事故;

◆ 計算機犯罪;

◆ 人為錯誤,比如使用不當,安全意識差等;

◆ "黑客" 行為;

◆ 內部泄密;

◆ 外部泄密;

◆ 信息丟失;

◆ 電子諜報,比如信息流量分析、信息竊取等;

◆ 信息戰;

◆ 網路協議自身缺陷缺陷,例如TCP/IP協議的安全問題等等。

信息安全策略

信息安全策略是指為保證提供一定級別的安全保護所必須遵守的規則。實現信息安全,不但靠先進的技術,而且也得靠嚴格的安全管理,法律約束和安全教育:

◆ 先進的信息安全技術是網路安全的根本保證。用戶對自身面臨的威脅進行風險評估,決定其所需要的安全服務種類,選擇相應的安全機制,然後集成先進的安全技術,形成一個全方位的安全系統;

◆ 嚴格的安全管理。各計算機網路使用機構,企業和單位應建立相應的網路安全管理辦法,加強內部管理,建立合適的網路安全管理系統,加強用戶管理和授權管理,建立安全審計和跟蹤體系,提高整體網路安全意識;

◆ 制訂嚴格的法律、法規。計算機網路是一種新生事物。它的許多行為無法可依,無章可循,導致網路上計算機犯罪處於無序狀態。面對日趨嚴重的網路上犯罪,必須建立與網路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使非法分子懾於法律,不敢輕舉妄動。

信息安全涉及的主要問題

◆ 網路攻擊與攻擊檢測、防範問題

◆ 安全漏洞與安全對策問題

◆ 信息安全保密問題

◆ 系統內部安全防範問題

◆ 防病毒問題

◆ 數據備份與恢復問題、災難恢復問題

信息安全技術簡介

目前,在市場上比較流行,而又能夠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安全產品大致有以下幾類:

◆ 防火牆:防火牆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一種訪問控制產品。它在內部網路與不安全的外部網路之間設置障礙,阻止外界對內部資源的非法訪問,防止內部對外部的不安全訪問。主要技術有:包過濾技術,應用網關技術,代理服務技術。防火牆能夠較為有效地防止黑客利用不安全的服務對內部網路的攻擊,並且能夠實現數據流的監控、過濾、記錄和報告功能,較好地隔斷內部網路與外部網路的連接。但它其本身可能存在安全問題,也可能會是一個潛在的瓶頸。

◆ 安全路由器:由於WAN連接需要專用的路由器設備,因而可通過路由器來控制網路傳輸。通常採用訪問控制列表技術來控制網路信息流。

◆ 虛擬專用網(VPN):虛擬專用網(VPN)是在公共數據網路上,通過採用數據加密技術和訪問控制技術,實現兩個或多個可信內部網之間的互聯。VPN的構築通常都要求採用具有加密功能的路由器或防火牆,以實現數據在公共信道上的可信傳遞。

◆ 安全伺服器:安全伺服器主要針對一個區域網內部信息存儲、傳輸的安全保密問題,其實現功能包括對區域網資源的管理和控制,對區域網內用戶的管理,以及區域網中所有安全相關事件的審計和跟蹤。

◆ 電子簽證機構--CA和PKI產品:電子簽證機構(CA)作為通信的第三方,為各種服務提供可信任的認證服務。CA可向用戶發行電子簽證證書,為用戶提供成員身份驗證和密鑰管理等功能。PKI產品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更好的服務,將成為所有應用的計算基礎結構的核心部件。

◆ 用戶認證產品:由於IC卡技術的日益成熟和完善,IC卡被更為廣泛地用於用戶認證產品中,用來存儲用戶的個人私鑰,並與其它技術如動態口令相結合,對用戶身份進行有效的識別。同時,還可利用IC卡上的個人私鑰與數字簽名技術結合,實現數字簽名機制。隨著模式識別技術的發展,諸如指紋、視網膜、臉部特徵等高級的身份識別技術也將投入應用,並與數字簽名等現有技術結合,必將使得對於用戶身份的認證和識別更趨完善。

◆ 安全管理中心:由於網上的安全產品較多,且分布在不同的位置,這就需要建立一套集中管理的機制和設備,即安全管理中心。它用來給各網路安全設備分發密鑰,監控網路安全設備的運行狀態,負責收集網路安全設備的審計信息等。

◆ 入侵檢測系統(IDS):入侵檢測,作為傳統保護機制(比如訪問控制,身份識別等)的有效補充,形成了信息系統中不可或缺的反饋鏈。

◆ 安全資料庫:由於大量的信息存儲在計算機資料庫內,有些信息是有價值的,也是敏感的,需要保護。安全資料庫可以確保資料庫的完整性、可靠性、有效性、機密性、可審計性及存取控制與用戶身份識別等。

◆ 安全操作系統:給系統中的關鍵伺服器提供安全運行平台,構成安全WWW服務,安全FTP服務,安全SMTP服務等,並作為各類網路安全產品的堅實底座,確保這些安全產品的自身安全。

閱讀全文

與信息安全和網路安全宣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信號顯示紅燈怎麼解決 瀏覽:999
設置默認網路 瀏覽:92
無線網路示意圖 瀏覽:768
雙卡信號不同網路可以用嗎 瀏覽:678
計算機網路通信傳輸方式 瀏覽:458
堅果r2網路信號 瀏覽:435
家教和網路課哪個好 瀏覽:504
學習軟體硬體和網路哪個更有用 瀏覽:496
張家口網路優化一般要多少錢 瀏覽:554
無錫網路優化師多少錢 瀏覽:664
大慶路由器怎麼連接網路 瀏覽:987
網路模塊怎麼拆 瀏覽:456
計算機網路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專家評審會 瀏覽:331
12306手機客戶端網路 瀏覽:748
電信局網路電視怎麼初始設置 瀏覽:27
航拍無線網路 瀏覽:79
5g網路哪個大學城好 瀏覽:690
網路如何修改默認打開方式 瀏覽:203
龍崗網路維護服務哪裡有 瀏覽:484
網路無信號什麼情況 瀏覽:95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