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國家網路安全問題泄露事例

國家網路安全問題泄露事例

發布時間:2022-08-19 17:58:36

① 個人信息泄露的泄露案例

自2011年國內最大的IT技術社區CSDN曝出泄密事件以後,網站被拖庫和撞庫事件不斷發生。2014年,撞庫攻擊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期。2014年,包括無秘(原秘密)、大眾點評網、搜狐、安智網、汽車之家、搜狗、印象筆記等多家國內知名網站都遭到了撞庫攻擊,導致大量用戶的個人信息泄漏。
從12306信息泄露、攜程信息泄露,到近期江蘇省公安廳曝出海康威視監控設備安全隱患事件……種種跡象表明,對於正在大力發展信息經濟與互聯網經濟的中國,網路信息安全保護問題已經迫在眉睫。
案例1:「瓊女郎」俞小凡被騙800萬元。俞小凡去年12月18日接到詐騙電話,對方自稱是「上海公安」,指控俞小凡涉及詐欺案件,必須監管其賬戶存款,要她將存款轉到指定賬戶,俞小凡立刻乖乖照做。透過網路轉賬總共匯款6次,金額高達800萬元人民幣。
案例2:湯唯遭遇電信詐騙,被犯罪嫌疑人騙走人民幣21萬余元。湯唯事後已向松江警方報案,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松江公安確實接到湯唯自稱「被電信詐騙21萬余元」的電話報案,並介入調查。

② 近幾年網路隱私泄露的經典案例都有哪些

例如:2017年3月22日,國內知名漏洞報告平台烏雲網公布了「攜程安全支付日歷導致用戶銀行卡信息泄露」的相關信息。漏洞發現者指出,攜程將用於處理用戶支付的服務介面開啟了調試功能,使所有向銀行驗證持卡所有者介面傳輸的數據包均直接保存在本地伺服器。

而該信息加密級別並不夠高,可以被駭客輕易獲取。泄露的信息包括用戶的:持卡人姓名、身份證、所持銀行卡類別、卡號、CVV碼以及用於支付的6位密碼



相關信息

個人信息主要包括以下類別:

1.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Email地址及家庭住址等在內的個人基本信息,有時甚至會包括婚姻、信仰、職業、工作單位、收入、病歷、生育等相對隱私的個人基本信息。

2.設備信息。主要是指所使用的各種計算機終端設備(包括移動和固定終端)的基本信息,如位置信息、Wifi列表信息、Mac地址、CPU信息、內存信息、SD卡信息、操作系統版本等。

3.賬戶信息。主要包括網銀賬號、第三方支付賬號,社交賬號和重要郵箱賬號等。

③ 2015 年有哪些重大的網路安全事件

國外:
事件一:【時間:2015.1】 俄羅斯約會網站泄露2000萬用戶數據
事件二:【時間:2015.2】 5萬名優步司機信息遭泄露 Uber公司最大數據事故
事件三:【時間:2015.2】Anthem八千萬個人信息被竊 或成美國最大醫療相關機構泄露事件
事件四:【時間:2015.3】美醫療保險公司CareFirst被黑,110萬用戶信息泄露
事件五:【時間:2015.4】美國Metropolitan State大學16萬學生信息泄漏
事件六:【時間:2015.5】美國國稅局超過10萬名納稅人的財務信息泄露
事件七:【時間:2015.8】英國240萬網路用戶遭黑客侵襲:加密信用卡數據外泄
事件八:【時間:2015.9】英國史上最慘數據泄露:400萬人信息泄漏
事件九:【時間:2015.10】音樂眾籌網站Patreon被黑,超過16GB資料流落網路
事件十:【時間:2015.10】美股券商Scottrade數據泄露 或影響460萬用戶
事件十一:【時間:2015.11】喜達屋54家酒店遭POS惡意軟體植入 房客銀行數據泄露
國內:
2015年以來,各種安全漏洞被曝光,這其中就包括酒店客戶信息、政府相關敏感機構數據等,信息泄露無一倖免。
1、數千萬社保用戶信息泄露
2015年4月22日,從補天漏洞響應平台獲得的數據顯示,圍繞社保系統、戶籍查詢系統、疾控中心、醫院等大量爆出高危漏洞的省市就已經超過
30個,僅社保參保信息、財務、薪酬、房屋等敏感信息。這些信息一旦泄露,造成的危害不僅的個人隱私全無,還會被犯罪分子利用,例如復制身份證、盜用信用
卡、盜刷信用卡等一系列刑事犯罪和經濟犯罪。
2、7大酒店被曝泄露數千萬條開房信息
2015年2月漏洞盒子平台的安全報告指出,知名連鎖酒店桔子、錦江之星、速八、布丁;高端酒店萬豪酒店集團、喜達屋集團、洲際酒店集團存在嚴
重安全漏洞,房客的訂單一覽無余,包括住戶的姓名、家庭地址、電話、郵箱乃至信用卡後四位等敏感信息,同時還可對酒店訂單進行修改和取消。
3、國家旅遊局漏洞致6套系統淪陷涉及全國6000萬客戶
該漏洞於國慶長假前夕被補天漏洞響應平台披露,涉及全國6000萬客戶、6W+旅行社賬號密碼、百萬導游信息;並且攻擊者可利用該漏洞進行審核、拒簽等操作。通過該漏洞,安全工作者獲取了一則長長的名單,能夠直接觀看到每位用戶的詳細行程及個人信息。

④ 中國互聯網安全情況

—— 以下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信息安全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未遭遇過任何網路安全問題的比例進一步提升

截至2020年6月,61.6%的網民表示過去半年在上網過程中未遭遇過網路安全問題,較2020年3月提升5.2個百分點。網民遭遇各類網路安全問題的比例均有所下降。其中,遭遇網路詐騙的網民比例較2020年3月下降明顯,達4.2個百分點;遭遇個人信息泄露的網民比例也較2020年3月下降2.9個百分點。

⑤ 你見過哪些因為個人信息被泄露而造成嚴重後果的例子

12月6日,成都市郫都區確診兩例新冠陽性患者,為一對夫妻。

今天,這兩名患者的孫女趙某也被診斷出呈陽性。趙某確診的消息發出後,當地防疫部門及時在網上公布了該患者14日內的主要活動場所,其中包含多家餐館、酒吧,范圍涵蓋成華、郫都兩區。

一並公布的信息顯示,趙某年僅20歲,還沒有固定職業。年紀輕輕就頻繁出入酒吧,這一情形引起了網民們的熱議,而此後事情開始向另一個方向發展,互聯網上接連出現趙某的身份證號、真實姓名及具體住址等個人隱私信息,趙某本人也遭受了極大程度的網路暴力。

此外,還有多名女性遭到「誤傷」,個人信息受到不同程度泄露。目前,成都警方稱已介入調查,但結果仍有待公布。

針對後續發展,網上看法不一,有人認為,特別時期應該特別對待,雖然趙某的個人信息遭到泄露,但其在接觸確診的祖父母後仍然流連多地,「被人肉」是應得的懲罰,有助於警示後人,而且現在疫情防護仍然是第一位,尊重隱私再大也不能大過防疫。有的人則認為,即使是在特殊時期也不應該放鬆對個人隱私的保護,防疫不應成為實施不法行為的幌子。



我國的抗疫活動已經持續將近一年,在這一年中,抗疫優先於保護公民其他權利的情況的確並不少見,比如為了防止人員流動而限制小區居民行動自由、為了提醒民眾注意而公布患者活動軌跡等。在這些例子中,公民的個人自由、個人隱私都給防疫要求讓了位,「特別時期特別對待」是具有正當性的。

但是在趙某這個案件中,存在著很多和上面不同的情節。合法的情況是由防疫主管部門來公布患者個人信息,而不是網友匿名「人肉」;公布的隱私程度也應該保持在必要限度,而不是大到教育經歷、小到身份證號統統曝光。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出,合法公布信息的背後有法規支持,且內容克制,雖然也造成公民個人隱私的散布,但並沒有給當事人帶來太大損害。而以「支持防疫」為名進行的人肉搜索活動則是不折不扣的違法行為,擅自披露趙某個人隱私的網友既沒有得到當事人許可、也沒有對披露范圍進行限定。

結果,趙某的照片、朋友圈信息及身份證號等隱私信息都被公之於眾,這些信息除了給網友增加談資外,沒有任何幫助抗疫的作用,而趙某本人也遭受了大量網路攻擊。即使是在疫情期間,這樣的「人肉」也沒有任何的正當性。

更有人認為,「人肉」患者雖然有違法嫌疑,但能夠對不注重防疫的人群施以懲戒,從這個角度來說不應該追究法律責任。首先我們要擺正認知,罹患新冠肺炎不論是在道德上還是在法律上都稱不上惡,如果趙某明知自己患病,還為了感染他人多處活動,那麼很可能構成了刑法上的「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自有刑法懲戒。如果不是這種情況,那麼其本身就是疫情受害者,社會應當予以救濟,而不是施以懲戒。

關於網路世界中個人隱私權的保護,國家網信辦於去年頒布的《網路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邁出了重要一步。該規定就網路信息內容生產者、網路信息內容服務平台及網路信息內容服務使用者三個群體都設置了不得散布個人隱私的規定,這表明,發布、轉發個人隱私信息都有可能構成違法行為,本案中包括了初始信息的上傳者、微博轉載者及提供轉載渠道的微博平台等。

《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而如何承擔侵權責任被規定在第十五條,需要根據造成的損害類型來具體確定。在

本案中,趙某受到了諸多方面的網路暴力,人們根據其活動軌跡及身份信息稱呼其為「轉場女王」,又因為年紀輕輕無固定職業,因此遭受了網民私德上的指責。這里也涉及了名譽上的污衊,因此她可以主張「賠禮道歉」及「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⑥ 請你列舉三個威脅國家安全的互聯網安全問題

1.人為因素

人為因素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為用戶自己的無意操作失誤而引發的網路部安全。如管理員安全配置不當造成安全漏洞,用戶安全意識淡薄,將自己的的賬戶隨意轉借他人或與別人共享等。第二種為用戶的惡意破壞。如對網路硬體設備的破壞,利用黑客技術對網路系統的破壞。這種惡意破壞可有選擇地破壞某種信息,使之缺乏有效性、完整性,也可通過截取、破譯等方式獲得重要信息和資料,並不影響網路的正常運行。

2.網路協議的局限性

Internet的顯著特點就是開放性。這種廣闊的開放性從某種程度上就意味著不安全,成為一種容易遭受攻擊的特點。Internet本身依賴的TCP/IP協議,在設計過程中沒有對具體的安全問題給予詳細分析,導致現行IP網存在明顯安全缺陷,成為網路安全隱患中最核心的問題。最常見的隱患有:SYN-Flood攻擊、ICMP攻擊、Dos攻擊、DDos攻擊、IP地址盜用、源路由攻擊、截取連接攻擊等。

3.病毒的攻擊

計算機病毒是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並且能夠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計算機病毒具有傳染性、寄生性、隱蔽性、觸發性等特點,危害極大。若沒有及時採取措施制止病毒,將影響網路的正常使用性能,甚至導致整個網路癱瘓。

⑦ 在近幾年裡有哪些網路安全問題比較令人深刻

近幾年發生的網路安全問題數量越來越多,主要方面有通過網路進行詐騙的,通過網路傳播一些不良信息或者謠言的,通過網路進行賭博的,通過網路竊取私人信息的。這幾大網路安全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變得越來越常見,特別是對於隱私問題,在互聯網里,很多非法人員,盜取別人的個人信息來獲利,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特別大的煩惱。因此,我們每個人必須提高認識,遵守上網的基本要求,一起來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網路環境,保護好我們的隱私,這樣才能夠推動網路安全的發展。

二、網路賭博

一些賭博人員為了擴大范圍,在網上開始賭博,很多人付出了特別大的代價。

⑧ 關於網路安全的故事或事例

1、聊天陷阱

2006年2月24日晚上,上海「網蟲」錢某終於見到了網上聊天認識的女網友「仇某」。然而,兩人散步至一處花店附近時,突然冒出4名手持剪刀的青年男子。毫無准備的錢某不僅遭到一陣毆打,身上僅有的1部手機和300元人民幣也被搶走。

3天以後,案情大白,犯罪嫌疑人裘某正是那位自稱「仇某」的女網友。原來,兩人在網上搭識以後,錢某經常出言不遜,裘某萌發報復念頭,找到以前的男友搶劫錢某財物。

2、低價陷阱

2018年1月,徐某無意中進入一個買賣二手車的網址,發現其中一輛本田CRV車只要13000元。徐某心動不已,隨即聯系網站客服,按照對方要求填寫信息並通過網銀轉賬500元訂金。2天後,對方告知押車員已將車子運送至天台縣,要求徐某支付餘款12500元。

徐某打款後興沖沖等著去提車,結果對方又找各種理由要求他再付16870元,徐某這才恍然大悟自己是被騙了。

3、「支付寶」發郵件稱需升級

小美在淘寶開了一家汽車用品店。一個「買家」來店裡拍了一套汽車坐墊後發了一張截圖,顯示「本次支付失敗」,並提示「由於賣家賬號異常,已發郵件給賣家」。小美打開郵箱,果然有一封主題為「來自支付寶的安全提醒」的未讀郵件。

小美沒有多想就點擊郵件里的鏈接,按提示一步步進行了「升級」,期間幾次輸入支付寶賬號和密碼。隔天,小美發現賬戶里的8000多元余額被人以支付紅包的形式盜空。



4、代「刷信譽」先交「服務費」

阿珍在淘寶網上開了一家賣襪子的小店。去年5月,她在網上看到可以幫忙「刷信譽」的廣告,便心動了。加QQ後,對方要求先付錢才能幫其代刷,阿珍就向對方賬戶匯了1500元「服務費」。沒過多久對方又稱,需要阿珍再付3000元「保證金」。

這下阿珍起了疑心,要求對方先刷一部分信譽再談,對方卻堅持要阿珍再匯款。阿珍越想越覺得可疑,要求對方退回1500元,對方卻怎麼都不理她了。阿珍這才明白,自己是被騙了。

5、「大客戶」下單後要「回扣」

去年7月,小羅的汽車用品淘寶店來了一個「大客戶」。這買家自稱是公司的采購,想要長期合作,但希望小羅給「回扣」。一番溝通後,買家很快用另一個旺旺號拍下1萬多元的寶貝並付款,隨後要求小羅將說好的近2000元「回扣」轉給他。

小羅轉了回扣後,對方卻申請了退款,因為「回扣」是通過支付寶直接轉賬的,無法申請退款,小羅因此損失近2000元。

⑨ 需:提供關於關於網路安全的事例!

看這條鏈接!關於「木馬」
http://ke..com/view/931.html?wtp=tt

⑩ 北京一餐廳負責人因故意泄露國家秘密被拘,哪些行為屬於泄露國家機密

2022年4月15日是第七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近日,國家安全機關公布多起典型案件,呼籲全社會提高國家安全意識,共同築牢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固防線。


03

故意泄露國家安全機關工作秘密

2021年3月,因工作需要,國家安全機關多次前往北京市西城區某餐廳開展工作,依法要求該餐廳副經理黃某某配合調查,同時告知其保守秘密的義務。不久後,國家安全機關工作發現,該餐廳配合調查的情況疑似被其他人員知悉掌握,給後續工作開展帶來了嚴重不利影響。國家安全機關隨即對這一情況進行了深入調查。通過進一步調查取證,證實了黃某某涉嫌泄露有關反間諜工作的國家秘密。

經鑒定,黃某某泄露內容系秘密級國家秘密。在確鑿的證據面前,黃某某如實交代,其在明確被告知應保守國家秘密的前提下,先後兩次故意對外泄露國家安全機關依法開展工作的情況。此外,在國家安全機關此前依法要求黃某某配合調查時,他還對辦案人員故意隱瞞了其所知悉的情況。針對以上違法事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第三十一條之規定,2021年6月17日,國家安全機關對黃某某處以行政拘留十五日的處罰。

國家安全機關提醒,維護國家安全沒有「局外人」,每個人都應該參與其中,貢獻一份力量。

閱讀全文

與國家網路安全問題泄露事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本網路播放器有哪些 瀏覽:621
電腦保持網路連接 瀏覽:614
小米路由器設置不支持無線網路 瀏覽:773
電大和函授網路哪個含金量高 瀏覽:535
大理製造業網路營銷 瀏覽:565
網路列印機選了無線網路安裝 瀏覽:945
移動公司網路異常怎麼回事 瀏覽:882
手機有無線網路功能 瀏覽:195
wifi有連接無網路 瀏覽:671
chinanet網路有wifi上不了網 瀏覽:469
邯鄲阿里巴巴網路推廣哪個好 瀏覽:877
中國移動電視網路信號怎麼樣 瀏覽:988
移動網路為e網 瀏覽:571
電腦有網路但是上不了網怎麼解決 瀏覽:365
如何在蘋果筆記本電腦上安裝無線網路 瀏覽:492
網路貸和信用卡逾期哪個可怕 瀏覽:180
網路地址池多於255個怎麼設置 瀏覽:666
新手寫小說在哪個網路平台比較好 瀏覽:307
網路知名作家有哪些人 瀏覽:645
無線網路標簽怎麼刪除 瀏覽:402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