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
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路措施如下:學校、社區、圖書館、文化館、青少年宮等場所為未成年人提供的互聯網上網服務設施,應當安裝未成年人網路保護軟體或者採取其他安全保護技術措施。智能終端產品的製造者、銷售者應當在產品上安裝未成年人網路保護軟體,或者以顯著方式告知用戶未成年人網路保護軟體的安裝渠道和方法。
【法律依據】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六十九條
學校、社區、圖書館、文化館、青少年宮等場所為未成年人提供的互聯網上網服務設施,應當安裝未成年人網路保護軟體或者採取其他安全保護技術措施。智能終端產品的製造者、銷售者應當在產品上安裝未成年人網路保護軟體,或者以顯著方式告知用戶未成年人網路保護軟體的安裝渠道和方法。
第七十條
學校應當合理使用網路開展教學活動。未經學校允許,未成年學生不得將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應當統一管理。
⑵ 互聯網時代,未成年人的隱私權該如何保護
我認為在互聯網時代未成年人的隱私權想要保護的話,首先就是父母和未成年人講解互聯網帶給他們的一些危害,而且讓他們在上互聯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不要隨意的提交自己的一些相關信息,而且在網路上的時候遇到填寫自己身份信息以及家庭住址的時候,也要及時填寫甚至保留下相關的證據,可以向他們提起訴訟。
⑶ 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法
法律分析:中央網信辦「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網路環境整治」專項行動正式啟動。行動聚焦7類網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突出問題,提出了禁止和規范要求。如輿論和公眾都非常關注的網路直播、短視頻涉未成年人問題,整治辦法就明確要求,嚴禁16歲以下未成年人出鏡直播,嚴肅查處炒作「網紅兒童」行為。而針對近年來網路出現的色情、暴力、拜金、炫富等方面的行為,整治辦法同樣提出了一系列禁止、限制、防止以及清理要求,避免這些不健康行為對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響。對會給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響的兒童不良動漫動畫作品問題、論壇社區、群圈等環節存在危害因素問題、網路「飯圈」亂象問題、少數平台的軟色情表情包問題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四條 保護未成年人,應當堅持最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原則。處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項,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給予未成年人特殊、優先保護;
(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
(三)保護未成年人隱私權和個人信息;
(四)適應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的規律和特點;
(五)聽取未成年人的意見;
(六)保護與教育相結合。
第五條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對未成年人進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科學教育、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國家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勞動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教育,培養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抵制資本主義、封建主義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蝕,引導未成年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⑷ 未成年人網路保護問題備受關注!短視頻時代如何加強未成年人個人信息保護
未成年人網路保護問題備受關注!短視頻時代之下應該如何加強未成年人個人信息保護呢?現在我們的時代其實是一個大數據時代,是一個信息時代,我們可以發現,現在其實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獲取我們的信息。
我們使用視頻軟體需要登錄信息、我們網購需要登錄信息、我們在線上進行交友也需要信息。所以說保護好個人信息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課題。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的未成年人其實很小就能夠使用電子產品,能夠使用網路平台了,這其實是一把雙刃劍,使用網路確實是能夠讓我們的未成年人增長見識,擴大知識面,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其實會暴露一些問題。
⑸ 未成年人如何在網路中保護自己
網路世界中未成年人,想要更好的保護自己,必須做到:一、遠離有害網站,二、家長學校多多教育,三、增強未成年人的自我抵抗力
⑹ 您對目前的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有什麼建議
強烈建議建立未成年網路凈化保護法,並建造完善的未成年人安全凈化網路管理系統,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1、在保證未成年人個人隱私的情況下,建造擁有人工和人工智慧識別過濾的黃賭毒等非法信息以及禁止對未成年人進行大數據跟蹤推送消息……
2、在國家法律強制性的情況下要求每人必須接受個人身份信息採集(臉譜、指紋、聲音)申請和認證年齡分級網路賬號,未成年人由監護人陪同指導申請;
3、對未成年人終端設備系統進行強制管理,制定嚴格的協約,禁止運營商預裝不適合未成年人的應用軟體並定製合適未成年人使用的專屬系統及應用app;
4、搭建適合未成年人的教育娛樂網路平台,並通過監管系統機制,矯正未成年人上網習慣和時間;
5、未成年人網路緊急求救報警專線,在可穿戴以及終端網路設備建立完善的未成年人定位跟蹤和警報系統應用,為未成年人提供網路安全保障……
⑺ 網路時代容易發生信息泄露的現象,該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呢
網路時代容易發生信息泄露的現象,保護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學校、家長和社會應該共同提高保護意識。
對社會來說,應該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從源頭上杜絕一些不法分子盜取甚至利用未成年人個人信息,去做一些違法犯罪的事。其實,不僅是對於未成年人,對於成年人的個人隱私也應該注重保護意識。盡量不要在一些沒有資質的App上注冊,泄漏自己的電話號碼甚至姓名等個人信息。
⑻ 父母應當履行的未成年人網路保護義務有哪些
未保法第71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提高網路素養,規范自身使用網路的行為,加強對未成年人使用網路行為的引導和監督。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通過在智能終端產品上安裝未成年人網路保護軟體、選擇適合未成年人的服務模式和管理功能等方式,避免未成年人接觸危害或者可能影響其身心健康的網路信息,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網路的時間,有效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