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解決青少年網癮問題
幫您解答青少年網癮問題,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事情,在孩子成長階段對於網路非常的過度依賴,大部分的時間花費在了網路游戲上,這樣就會導致孩子對生活沒有太大的希望,做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孩子本來的自控能力就比較弱,家長要做好模範作用。以身作則就是要家長一些改變,幫助孩子變化,管理孩子上網時間,家長的連續說教效果不是明顯,藉助心理咨詢老師給一些合適的教育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俗話說:【旁觀者清】希望可以幫助到你1
② 網癮少年如何戒除網癮最佳方法
戒除網癮從限制上網時間開始,上網之前先訂目標限制上網內容,科學合理安排上網時間。
1、限制上網內容
每次上網前,一定先明確上網的任務和目標,把要完成的具體任務和內容列在紙上,不迷戀網上游戲。
2、科學合理安排上網時間
每周最多3~5次,每次上網的時間不超過2小時,且連續操作1小時後應休息15分鍾。尤其是夜晚上網時間不能過長。
3、上網之前先訂目標
每次用兩分鍾時間想一想你要上網干什麼,把具體要完成的任務列在紙上。不要認為這個兩分鍾是多餘的,它可以為你節省的可能不止60分鍾。
(2)如何解決網路成癮問題並寫擴展閱讀:
網癮的危害:
1、強烈的依戀性
網路成癮者的心理和行為為上網這一活動所支配,上網也演變為其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網時間和精力所佔比例逐漸加大,進而導致了個體生物鍾的紊亂。
當無法上網時,會體驗強烈的渴求,甚至產生煩躁和不安的情緒及相應的生理和行為反應,上網後情況好轉。上網在其生活中佔主導地位,注意和興趣單一指向網路,工作、學習動機減弱,生活質量下降。
2、情感淡漠
成癮者對網友如膠似漆,相比之下對有血肉聯系的親人則顯得更為冷漠。網路成癮者情緒低落時也不向家人和朋友表露,把情緒隱藏起來,轉而在網上傾吐和宣洩。另外網路成癮者由於家人對其上網的限制而與家人時常發生沖突。
③ 解決網路成癮的方法
1、指導孩子正確地上網聊天網路聊天的自由隨意和網路語言特有的魅力,是吸引孩子的主要原因。面對網路聊天,很多成人都無法自持,何況孩子,所以高中家長首先要在自我節制的前提下,對孩子入行一定的引導。
2、再就是網之初先立下規矩孩子上網之前,高中家長要和孩子定下時間和規矩,為孩子規范而健康地上網定界限。一般而言,小學生每天上網不應超過1小時,中學生每天不應超過兩小時。
3、引導孩子瀏覽有價值的網站幫助孩子戒除網癮,還可通過轉移孩子注意力。一是幫助孩子轉移消遣注意力,二能為孩子實現「網上充電」,一舉兩得。就某個領域的某個話題深滲透交流,既解決問題,又增長見識。
注意事項:
積極引導學生正確運用互聯網。可邀請專家教師為學生開設互聯網知識討論,上健康網。可以定期開展網上主題活動,引導教師和學生上網的良好習慣。開展上網心理引導,宣傳正確的上網心態,使他們正確認識「網路世界」和「現實世界」的差距;
④ 網路成癮治療方法
1、認知行為療法
學者認為認知行為療法是有效的。治療策略包括有關個體最常使用的網路應用的認知重組、行為練習和增加離線時間的暴露治療等。國內外很多學者對網路成癮的心理干預是根據以往對沖動控制障礙類問題的治療經驗提出的。主要的心理干預方法有Y0unq在ACE理論模型基礎上提出一系列的干預技術。他認為,考慮到網路的社會功能,不能採用傳統的節制方式對網路成癮進行干預,而應從時間管理、認知重組、集體幫助幾個方面提出治療方法。幫助患者建立有效的應付策略,包括反向實踐、借用外部制止、制定目標、戒絕、設立提醒卡、個人清單、建立支持小組、家庭治療、解決現實問題與困難9個方面。
根據「病理性網路使用認知行為模型」提出了相應的認知行為療法。導致網路成癮的中心因素是不良認知,這是導致網路成癮的充分條件。而不良傾向和生活時間是引發網路成癮的必要條件
治療過程分為定位、制定規則、分級、認知重組、離線社會化、整合、通告7個階段,歷時11周,從第5周開始給患者布置家庭作業這種療法強調弄清楚患者上網的認知因素,讓患者暴露在他們最敏感的刺激面前,挑戰他們的不適應認知,逐步訓練上網的正確思考方式和行為。
團體心理輔導是一種在團體情境下提供心理幫助與指導的一種咨詢形式,對治療青少年網路成癮效果明顯有相似問題的求詢者通過自省、談論等方式共同商討、訓練,解決成員共有的心理障礙,找出其成癮的具體原因。通過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讓成癮者體會現實中人際交往的樂趣與重要性,以改善人際關系,增加社會適應性,促進人格成長。在咨詢過程中。可以運用支持療法、認知治療、鬆弛訓練法、行為訓練、心理劇與角色扮演、家庭心理治療、焦點解決治療、溝通分析治療和格很強的心理干預手段,可以幫助成員獲得有效控制上網時間,提高人際協作能力和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擺脫網路成癮的狀態。
2、其他一些網路成癮治療方法有:
(1)建立在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學習理論之上的行為干預,包括強化法、厭惡療法和替代法。
(2)主要從識別生活事件、不合理信念及認知、培養良好正確的認知技術和問題解決技術方面進行的認知行為療法.
(3)重在「求解」,而非問題本身,減輕患者焦慮的焦點解決短期療法。
(4)將著眼點放在家人的相互往來、人際關系及家庭機能的執行情況,想辦法矯正家庭關系,以改善家庭成員的心理與行為問題的家庭治療。
(5)倡導個體一家庭一團體循環干預,靜動態相結合,醫學、心理、教育、軍事化管理以及社會體驗「五位一體」的綜合干預等方法。
⑤ 網路成癮怎麼辦
幫助孩子從網路成癮中走出來。以下是1些干預的計謀。
1.表師您的關心。找1個安靜的、沒有壓力的時機和孩子交談。在開始談話前告訴孩子您愛他、並關心他,這有助於您們的談話。不要批評、指責孩子,要感情投入地傾聽孩子的回答。告訴孩子您很關心所看到的1些變化,並且具體指出那些發生的變化,如疲勞、成績下降、社交活動減少及忘記了原先的興趣愛好等。
6.需要時利用外界力量。假如您的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上網行為,並且孩子和您之間存在著敵意,此時最好尋求外界的幫助。以向心理治療機構或學校輔導員尋求幫助。
⑥ 如何戒網癮最好的方法
戒除網癮沒有最實用的方法一說,沒有某個簡單有效的方法,要根據網癮患者的具體情況具體判斷。網癮只是各種內因、外因、社會交織起來,最後呈現出的症狀,所以要針對症狀戒除,綜合個體、社會、家庭多方有效力量進行。具體如下:1、網癮患者沉溺於網路時間太長,無法用自身力量離開網路世界,需要外力幫助,建議進行住院治療,先脫離原有的網路環境;2、幫助改善,長期沉溺於網路導致身體出現健康問題、情緒問題,這時葯物治療很有效,葯物可幫助恢復身體健康、穩定情緒,逐漸恢復到正常的思維過程;3、預防復發,預防復發要結合家庭力量,要做家庭關系的調整、社會關系的調整,最終幫助網癮青少年,從網路世界走向真實世界。
⑦ 中學生網癮如何解決
對中學生家長來說,還有比孩子沉迷網路更讓他們煩惱的事情嗎?恐怕是沒有了。面對孩子沉迷網路的問題,家長們該怎麼做呢?
1.認清本質
沉迷本質上是注意力的分配問題,網癮也是如此,無非是孩子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了網路游戲上。
和現實生活中會遇到的種種困難(比如說,學習成績不理想、家庭不和睦,性格有缺陷等等)比起來,孩子在網路中能夠得到更多的刺激和快樂,尤其是成就感和榮譽感,而這些是現實生活給不了他們的。
認清了沉迷網路的本質,家長們就不必驚慌。
總是,網路不是洪水猛獸,家長們如果能正確帶領孩子認識網路並使用網路,那麼孩子將受益無窮。
⑧ 上網成癮怎麼辦
作為一位網癮青年,我太了解網癮了!網路上幾乎什麼東西都有,比如你想看美國大片,打開一些網站,大片隨便看!雖然沒有影院逼真的特效,也沒有真實的轟鳴聲,更沒有巨幕帶來的絕佳視覺體驗,但看個劇情完全不是問題,比如看最近熱播的《人民的民義》。
除此之外,網路還是個很好的避難所,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滿足,於是一頭扎入網路。聽著音樂打著游戲,彷彿進入人間仙境,凡間一切世事都與我無關。而且只要你願意,大部分游戲沖錢就能讓你享受「王者」般的體驗,受人尊敬是許多追求的,更是這群在現實中得不到滿足的人追求的。他們甚至可以為了一個「老鐵,么么噠」,打賞主播上萬元,而自己從破爛的牛仔褲中掏出僅剩5塊錢,買了一瓶礦泉水加方便麵,心裡美滋滋!
⑨ 治療網路成癮方法
網癮問題是目前比較熱門的話題。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里,ICD-11已經將其納入到精神障礙中的診斷之一,也是在社會上引起比較大反響的事件。但到目前來講,網癮的治療還是處在探索階段。網癮作為一種行為成癮,具有成癮醫學各種疾病中的共同特質,包括失控、渴求和行為的戒斷症狀。該病的治療還在探索階段,可能把成癮醫學中的治療手段引入到對網癮的控制中,如果出現情緒問題,可以應用改善情緒的葯物;行為問題可以進行認知行為治療,像動機強化治療等,都在探索的過程中。青少年網路成癮問題,需要社會各界共同的關注,主要從以下幾點著手:
首先,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家長以身作則,帶領孩子走出網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認識世界,了解社會的第一信息來源。據相關調查表明很多網路成癮的孩子都是家庭上有問題的,比如父母有家庭暴力行為,家庭氛圍不夠和諧,孩子在感受不到家庭溫暖的時候,就會向外尋求精神寄託,才一步一步走進網路世界再也出不來。
其次,學校制度的規范,加強網路知識普及。作為青少年成長的第二園地,學校要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在教孩子知識的同時,也要引導孩子正確利用網路。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智能,網路,高科技都是孩子必須掌握的工具,但是學校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告知孩子網路可以方便我們的學習,了解新知識,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卻不能沉溺其中。
然後,心理干預,根除青少年網路成癮。對孩子來說一旦有了網癮,孩子自身是不會有求治動機的,甚至不覺得自己這種行為有什麼問題,因為在網路世界裡孩子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根本就不會發現網路給自己帶來的危害有多大。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出面,尋找專業性強,經驗豐富的心理老師或治療機構,對孩子進行心理干預。老師會根據孩子現在的情況,成長經歷和周圍的生活環境,擬定一份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案,充分調動孩子身邊的資源,幫助孩子走出網癮
⑩ 青少年網癮怎麼辦
網癮是一個心理學問題,網路成癮是一種心理機制。青少年的自控力普遍較差,為什麼有人上網會上癮,而大多數人不會上癮?上癮者是否擁有共同的心理特徵?
趨利避害是人類保護自己的一種心理機制
現實世界是以物流為中心的空間,虛擬世界是以信息流為中心的空間。這種區別,使得虛擬世界具有三大特徵:實時性、模擬性和交互性。
人們具有生理、安全、交友、自尊、自我實現等需要,這些需要由低到高,低一層次的需要滿足後,就會有較高層次的需要有待滿足。絕大多數家長認為,為孩子們提供衣、食、住、行就足夠了,忽視了孩子們還有著強烈的社會需要。患上網癮的孩子,現實生活中難以滿足其社會需要,但他們可以輕而易舉地在虛擬世界裡得到滿足。
首先,由於模擬性,虛擬世界可以逼真地模擬現實生活,使人們在心理上獲得同樣的滿足感。而且,這種滿足還有著現實生活中所沒有的種種優點。例如,在匿名的保護下,人們可以暢所欲言,不必承擔任何後果,觀點越是新、奇、特,得到的反響就越大、回應就越多,使得孩子們可以充分展現自我、實現自我。又如,網路自由平等的特性,為孩子們創造了「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新天地。再如,與現實世界相比較,這種滿足是低成本的,僅僅需要付出一筆上網費。
其次,由於交互性,一個人可以同時與很多人,遠隔重洋進行交流。尤其是平時比較內向、缺少關愛的孩子,深感孤獨和無聊,在網上卻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可以毫無保留地說出自己的煩惱,充分滿足其交友需要和自尊需要。如果遇到困難,會有很多人獻計獻策,使他們感受到現實生活中體會不到的溫暖。
最後,由於實時性,人們可以在瞬間滿足其社會需要,而在現實世界裡,必須經歷漫長的過程和耐心的等待。在游戲中,孩子們可以扮演各種角色,把握角色的命運,一夜之間就成為「蓋世英雄」或「商界奇才」。很多孩子因為學習成績不好,經常遭到家長的斥責、老師和同學的蔑視。上網打游戲,不斷「練功升級」,成為他們找回自尊、實現人生價值的唯一途徑。
綜上所述,網癮問題的症結,在於虛擬世界和現實生活的巨大反差。網癮問題表面上來自虛擬世界,其根源卻存在於現實生活之中。互聯網沒有過錯,患上網癮的孩子也沒有過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趨利避害、尋求快樂是人類為了保護自己、更好地適應環境而形成的一種心理機制。在這種意義上,患上網癮的孩子是聰敏的、充滿智慧的,他們知道如何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去表達自己的個人意願,實現自己的個人追求。很多個案告訴我們,患上網癮的孩子有著一些共同特點:專注、執著、有主見、接受新事物快、自我意識強。
虛擬世界的基本原則值得仿效
要解決網癮問題,需要全社會通力協作。家長和老師的當務之急,不是簡單地譴責網癮,對孩子採取高壓措施,而是要虛心向虛擬世界求教,徹底改造我們的教育體制,使得孩子們的社會需要,在現實生活中就能得到滿足,不必去虛擬世界尋找替代物。虛擬世界的強大吸引力,來自一些值得仿效的基本原則:
(1)獎勵原則。網路游戲可以通過升級和物品,對孩子們極其微小的進步予以獎勵。現實生活中,哪怕是表現再差的學生,都有可能出現點滴進步,我們為什麼不能及時予以肯定,以滿足其自尊需要和成就需要?這些小的、微不足道的進步,將會逐步積累起來,漸漸成為習慣,形成良好的行為模式。
(2)娛樂原則。網路游戲以娛樂貫穿始終。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們的學習過程為什麼不能充斥著快樂?我們為什麼不能重新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讓求知過程洋溢著樂趣、充滿著懸念?我們為什麼不能在學校開設各種興趣小組,讓所有孩子的好奇心都得到滿足,潛能都得到發揮?我們為什麼不能讓孩子們有一些主動性,有一些選擇權,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得到更多的發展?我們為什麼不能打破單一的分數標准,「不拘一格降人才」?如果做到了這些,我們就能讓所有的孩子都充滿自信,充滿成就感,充分滿足其社會需要。
(3)平等原則。網上的交流是平等的、自由的,這是上網聊天最吸引人的地方。家長和老師應該加強與孩子的交流,這種交流必須是平等的,不能進行簡單說教,而且要用孩子的眼光看待現實世界,以過來人的身份,訴說青少年時期的艱難、煩惱和快樂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