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智慧城市發展現狀如何
一年來,「數字」翅膀給美好中國帶來許多可能,電子政務、數字經濟、智慧社會,一場數字變革正在神州大地上激盪。 400個數字經濟重大項目,3000億元總投資,其中200個項目已開工建設,一批項目已建成運營。
B. 智慧城市下的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智慧城市安全概念主要起源於中電數通這個公司,目前智慧城市下的安全主要包括: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消防管理、智慧市政、智慧安監、城市安全咨詢幾個方面。
C. 中國運營商將在雄安新區提前部署5G網路是真的嗎
中國運營商近日表示,將以國際領先標准規劃建設雄安新區的新一代通信與信息基礎設施及能力,在雄安新區超前規劃部署5G移動通信網路。目前,三大電信運營商均成立服務雄安新區建設領導小組。
中國移動決定組建雄安新區分公司,超前規劃部署5G移動通信網路,確保全光高速寬頻基礎網路一步到位。
中國官方已決定2020年實現5G網路商用。運營商希望能在2018年開展5G網路試商用。
D. 雄安新區將來主要做什麼
一、定位
設立雄安新區,是國家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對於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二、理念
世界眼光、國際標准、中國特色、高點定位
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努力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
三、規劃
雄安新區規劃范圍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具備高起點高標准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
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以特定區域為起步區先行開發,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
規劃建設雄安新區七方面重點任務:
1、建設綠色智慧新城,建成國際一流、綠色、現代、智慧城市。
2、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
3、發展高端高新產業,積極吸納和集聚創新要素資源,培育新動能。
4、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建設優質公共設施,創建城市管理新樣板。
5、構建快捷高效交通網,打造綠色交通體系。
6、推進體制機制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激發市場活力。
7、擴大全方位對外開放,打造擴大開放新高地和對外合作新平台。
地理
雄安新區位於華北平原,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交通便捷、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雄安新區距北京、天津均為105公里,距保定30公里,距石家莊155公里。
當地位於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有著華北第一大淡水湖——白洋淀,上游有瀦龍河、孝義河、唐河、府河、漕河、萍河、楊村河、瀑河及白溝引河。
雄安新區地處南水北調工程中線附近,有引黃入冀補淀等水利工程。
雄安新區的城軸線西延太行山,東指向渤海,東西軸線串聯起城市組團,根據規劃將建成現代便捷的公共服務設施和創新場館;北望潭柘寺、定都峰,南經大溵古淀。在南北城軸線上,有序布局了歷史文化生態設施。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雄安官網-雄安新區定位及發展理念
E. 雄安新區怎麼樣
雄安新區(Xiongan New Area)位於中國河北省保定市境內,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規劃范圍涵蓋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等3個小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對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區域實行託管。2017年4月1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在此設立的國家級新區。雄安新區定位二類大城市
聯合辦公區:全樓公共資源可共享
在入駐企業辦公區有一個名字很洋氣的聯合辦公區——Officezip,在這里,整棟樓的公共資源都可以實現共享。
Officezip聯合辦公區通過「共享辦公模式」為企業提供優化、智能的人性化服務。在這里,企業不僅能夠共享65個獨立辦公室、484個辦公工位和5個會議室,而且還能實現會議無線投屏、一鍵預定會議室等服務,整棟樓的公共資源都可以實現共享。
「共享頭等艙」:共享休息空間
企業不僅可以共享辦公,還可以共享休息空間。在二樓的休息區,記者看見了一個外形酷似太空艙的休息室,這就是「共享頭等艙」。
艙內有一個遙控器,可以開啟氧吧模式,就會有氧氣輸送到這個封閉的空間里來,人躺在裡面感覺很舒服。
F. 河北新區雄安新區現狀如何
按照中央政府的規劃方向,雄安新區將成為世界級的現代綠色智慧城市。隨著無人駕駛汽車、人臉識別、無人超市、布局 5G網路等尖端技術的出現,雄安新區現狀發展如下:
1、建築信息管理、計算機集成製造等技術的綜合應用
雄安新區成立後的第一個大型城市建設項目是雄安市市民服務中心,主要承擔政務服務、規劃展示、會議召開、企業辦公等功能。BIM、CIM技術、被動式建築、公用隧道等30多項新技術,在建設過程中得到綜合應用,形成了國內建築創新的「試驗場」和未來城市的「示範區」。
2、綠色智慧城市
雄安市服務中心項目採用綠色裝配式施工方法,大力發展裝配式鋼結構和模塊化建築。建築垃圾比傳統建築垃圾減少超80%,構件工廠化生產,降低了施工噪音,比傳統建築縮短工期40%。
3、5G智慧雄安
5G是重要布局中的一項,移動5G人工智慧實驗室、電信5G應用開放實驗室、電信中性合作的雄安5G示範網路聯合實驗室等等,都已經開始入駐,可以說,雄安已經成為各種高科技的訓練場。
(6)雄安智慧城市網路安全擴展閱讀:
雄安新區發展規劃:
1、新安北堤施工
雄安新區起步區市位於白洋淀, 大清河新安北堤以北,該地區地勢低窪,現有工程防洪能力低,洪水威脅大。為確保起步區的安全,加大了防洪工程建設力度,已基本設計防洪能力。
2、推進優質高效重點工程建設
截至2019年5月15日,新區163家工業企業全部恢復生產,2019年繼續推進的58個重點項目全部恢復建設,2020年新開工的103個重點項目除兩個高鐵項目外全部投產。
3、擴增新道路
雄鄚路(一期)項目:道路等級為主幹路,市區標准,雙向六車道,包括兩座中橋。從高鐵站至S333 連接線:線路經榮烏高速公路向南下行,然後向東南轉彎,在高鐵站西側的主幹路平交道處結束,建設里程約4.23公里。
環淀路(一期):起點在劉李庄西南,終點在鄚州連接線, 全長約16.62公里。一級公路標准,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一小時60公里。
雄縣到啟動區:起步區東部為起點,終點在雄安高鐵站以西的幹路交叉口,全長約8.35公里,新建3.2公里,在其中改建5.15公里。
省道S333東延伸工程(S042至白溝站):起點為當前S042,終點相連E5路,長7.92公里,一級公路標准,一小時80km。
G. 雄安新區設立已經五年了,當地的發展潛力有多巨大
雄安新區的發展潛力非常大,而且很有可能會成為我們的首個數字之城。
對於雄安新區來說,雄安新區在規劃之初就已經有了宏大的願景,我們也對雄安新區的期待非常高。在雄安新區設立5年之後,雄安新區的建設情況非常好,同時也取得了一系列的傲人成果。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雄安新區很有可能會引領我們走向下一次重大的科技發展之路,我們也非常期待看到雄安新區的各項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
雄安新區已經設立5年了。
在雄安新區設立5年之後,雄安新區的很多工程依然在熱火朝天的施工當中。與此同時,雄安新區已經完成了相應的數據中心和物聯網中心的建設,同時也在進一步朝著數字化的進程而發展。在雄安新區的各項基礎設施搭建完成之後,雄安新區的計算中心也會進一步落地。
H. 雄安新區的橫空出世對中國的發展有哪些重要意義
其一,深圳經濟特區於1980年8月26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設立,上海市浦東新區於1992年10月11日由國務院批復設立,而雄安新區則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批復設立,表明雄安新區帶有更強的政治意義,所謂「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即因為其有重大的政治意義。深圳特區拉開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大幕,浦東新區則將中國經濟、金融開放大業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雄安新區將對中國的發展具有什麼開創性的意義?深圳和浦東重在經濟,而雄安新區則重在政治,它將是首都副中心,從國家安全戰略層面講,這將是一個分散國家戰略風險的一個重要舉借。這里我特別強調分散國家戰略風險,是因為將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高校和科研單位都放在北京具有巨大的戰略風險,而將政治中心與其它國家戰略機構分置於不同地方有利於降低國家戰略風險。首都和首都副中心是一體兩翼,相互支撐。
其二,雄安新區將成為一個類式於美國矽谷的新經濟帶,為了改善京津冀的空氣質量,必然大量關停河北境內的重化工企業,而作為對河北經濟的補償,必將在高效益低污染的高新技術方面加大投入,所以對雄安新區的功能特別強調「發展高端高新產業,積極吸納和集聚創新要素資源,培育新動能。」要實現這一點並不難,北京高校、科研機構將會大量搬適至雄安新區,高新技術人才將會大量湧入,而且人才成本會比北京要低很多。同時國家可以通過出台更多政策引導國內外資本和高新技術產業進入雄安新區,將雄安新區打造成以高端高新產業為特色的中國新矽谷。
其三、雄安新區將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新高地,雄安新區第一步將是疏解首都功能,第二步則是培育自我發展能力,將成為我國探索新體制新機制的前沿地帶,「推進體制機制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激發市場活力」和「擴大全方位對外開放,打造擴大開放新高地和對外合作新平台。」雄安新城將會在改革和開放兩方面成為全國的試驗區,不僅在深圳和浦東用過的所有政策都會用在雄安新區,而且會更加國際化,會有更多新政策出台,我認為雄安新區將在如何管理國際化大城市方面探索出更多經驗。
其四、雄安新區將以首都副中心的定位來規劃和建設,為了讓疏解到雄安新區的中央機構能夠安心,所以特別強調其環境,「建設綠色智慧新城,建成國際一流、綠色、現代、智慧城市。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建設優質公共設施,創建城市管理新樣板。構建快捷高效交通網,打造綠色交通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