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5G作為萬物互聯的新型關鍵基礎設施,其應用是不是在對網路安全提出更高挑戰
是的,無論網速多麼快都必須要保證網路安全。
❷ 5G時代的到來,會讓我們和企業面臨什麼安全挑戰
5G時代的到來,,意味著人工智慧在各個領域的運營和不斷普及。所有傳統行業即將被移動互聯網所顛覆,充滿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零售行業的競爭矛盾仍然主要表現在線上與實體的競爭。對於中小型傳統零售企業來說,融合線上零售和線下實體零售已經成為一個必然趨勢。
2.推動新零售時代的到來
馬雲曾經提出了未來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趨勢:電子商務發展的方向,必然是走向新零售。新零售將傳統的零售行業通過互聯網和新興的網路購物聯系起來,通過倉儲物流,提高銷量,減少庫存。
在新零售時代下,每個商家都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平台,而平台的搭建,5G就成了其中的重要一環。更快的反應速度,更大的可能性,這都是我們未來可以期待的場景。
❸ 5G時代的來臨對網路道德提出來哪些挑戰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可以預見的是,在5G發展、積累的過程中,安全情況將尤為重要。
未來5G發展到形成規模後,高速低延遲的5G萬物互聯將為惡意代碼和幕後黑客提供了海量的攻擊機會。稍有不慎滿盤皆輸,個人、集體、國家甚至全世界均無法置身事外。
因此,警惕安全風險帶來致命影響,避免自身在毫無知覺的情況成為網路安全的受害者甚至幫凶,排除5G網路下的安全風險擔憂擁有尤為重要的意義。
我們需要應對網路安全行動起來,構建虛擬世界的銅牆鐵壁。
❹ 如何讓5G成為現實以及5G面臨的當前挑戰
5G行業延續前期強勢發展
國內計劃今年9月正式發布5G頻譜資源的最終許可方案;同時,頻段的分配不會考慮拍賣模式,將延續指派制度。6月中旬,3GPP發布5G第一階段全功能標准化方案後,陸續有國外運營商與設備商簽下5G訂單;同時,中國的5G第三階段測試也在持續推進,隨之而來的是,5G的市場關注度持續升溫,8月27日5G概念板塊再度領漲,延續了前期的強勢。
5G頻譜劃分初步方案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5G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產業鏈投資機會分析報告》資料顯示,目前5G頻譜劃分的初步方案是,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將分別獲得3.5GHz左右的各100MHz頻譜資源,中國移動獲得2.6GHz附近的100MHz頻譜資源。去年11月,工信部正式發布了5G中頻段規劃,將3300~3600MHz以及4800~5000MHz頻段作為5G系統的工作頻段,其中,3300-3400MHz頻段原則上限室內使用。中國也是第一個發布5G中頻段規劃的國家。
一般而言,在3.5GHz頻段上部署5G網路,其產業鏈更為成熟,因此,3.5GHz也是國內運營商爭奪的主戰場。現在3.5GHz的產業成熟度好一點,但是2.6GHz則是一片空白,需要中國移動一家來開拓。
不過值得一提,也將新增2.6GHz頻段作為5G工作頻段。新增的2.6GHz頻段是由原TDD頻段劃轉過來的。
三家運營商將合計獲得300MHz的頻譜資源,這與中頻段規劃中所包含的頻譜資源並不完全匹配。初步方案中分配的是宏站頻段,三家運營商各100MHz,而微站的部署可以在3.3GHz、4.6GHz、4.9GHz以及毫米波等多個頻段進行選擇。
5G頻譜為何十分重要
確定5G頻率劃分十分重要,越早確定越有利於5G發展,比如,在頻率確定前,運營商需要針對不同頻段進行測試,這無疑會增加試驗階段的投入成本。
5G頻率劃分一經確定,對於運營商的重要意義在於能夠基本了解組網的成本將有多大。從定性的角度來講,頻譜高建網成本高,頻譜低建網成本低。
頻譜劃分以及牌照發放一直是監管部門調節移動通信行業平衡的利器。3G時代,中國聯通獲發國際上最為通行的WCDMA牌照,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分別獲發CDMA2000與TD-SCDMA牌照,由於TD產業當時並不成熟,這一決策深刻影響了3G時代的市場格局。
2.6GHz需進行頻率清理,相較3.5GHz不成熟,有可能會影響組網進度;但是,2.6GHz頻段覆蓋能力較好,因此在部署時,中國移動的5G基站數有可能與4G持平、或者略增。實際上,業內一般預計5G的投資規模將超過萬億元級別,而單個5G基站的部署成本大概相當於4G基站的1.5倍,雖然中國移動可能獲得產業鏈並不成熟的2.6GHz頻段,但從部署成本角度來講,也有可能降低。
對於近期5G概念板塊的躁動,目前整個A股市場本身有一定的觸底反彈的需求,加之5G相較其他概念板塊,還算是有實實在在的商業前景的;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在正式投資前,資本市場也只是在毫無頭緒的波動。
三家運營商在中期業績報告中對5G進展進行了闡述。其中,中國移動高度重視投資回報,將根據5G產業和商業模式的成熟度進行未來投資規劃;中國聯通已經開展了大量的5G網路需求分析工作;中國電信將漸進式、有重點地開展5G網路精準投資建設,適時啟動5G規模商用。
從三家運營商的上述表態可以看出,運營商在真正投入5G建設時一定會非常的謹慎,畢竟成本如何收回、多長時間收回等問題仍有不確定性。5G生態的運營,無法靠4G應用來支撐,沒有國家的巨大資金支持,很難實現好的結果
❺ 被曝11個漏洞的5G究竟發生了什麼
5g近來成為熱門話題。例如,5g套餐是為了讓人們稱之為「不能使用」。運營商忙著舉辦各類5g合作夥伴大會,不斷描繪出一幕又一幕的美好景象。5g手機也成為焦點,讓消費者有了切換的動力。整個5g產業鏈中的大小廠商也急於嘗試「炫肌肉」。但就在5g如火如荼的時候,卻出現了一個不和諧的聲音——發現了11個洞!這些洞是什麼?它們是5g進展的絆腳石還是微不足道的陷阱?
後版權時代的狂歡:版權的多重形態還是並存
幸運的是,從目前多方的表態來看,這些漏洞短期內不會產生太大影響。例如,由於這些漏洞非常敏感,研究人員不準備公開他們的概念證明開發代碼。以防萬一,他們已經通知GSM協會,希望能盡快解決漏洞。但代表全球無線行業協會的行業組織GSM表示,這些漏洞「在實踐中被判斷為零或不太嚴重」。如果我們確信這些漏洞是「無害的」,但如果我們故意對它們視而不見,那我們就不能說。
事實上,已經發生了許多安全事件,其中運營商被黑客攻擊,造成數據泄露。例如,去年8月,T-Mobile披露,黑客獲得其系統訪問許可權後,竊取了230萬名客戶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郵政編碼、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賬號和賬戶類型。而4G的脆弱性在很多時候也扮演著不光彩的角色。有了這樣的教訓,堵住5g漏洞迫在眉睫。
盡管目前暴露的11個5g漏洞影響不大,但誰也無法保證它們是否會「進化」,給黑客帶來更多「啟示」。除了消費領域,5g向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的推廣,使得網路更加復雜,網路安全挑戰更加嚴峻。與面向消費者的應用程序相比,一旦發生信息安全事件,面向企業的應用程序的影響更為嚴重。千里之堤毀於蟻巢。5g相關機構和企業必須注意每個漏洞!
❻ 5G安全性再次遭到質疑,目前5G都有哪些漏洞
實際上不是5G有漏洞,而是曾經的3G跟4G就有這樣的漏洞,5G希望能更安全,用戶用著更放心,就把曾經的漏洞找了出來,希望能徹底的處理,不過可能性不大,如果能處理,這些年早把這些事給解決了。
實際上5G還有其他的漏洞,比如價格昂貴,它的速度絕對跟它的價格是成正比的,你會為了速度而多花手機費嗎?我想一部分人都不會同意吧,希望5G普及以後在價格上能給大家最大的優惠吧,那些漏洞也趕緊補好,讓人看到5G最好的一面。
❼ 5G應用或成下一階段發展瓶頸
5G專網有望成為藍海市場
對於電信運營商而言,公眾業務已觸到了天花板,而政企業務潛力巨大,尤其是5G網路的到來更是運營商政企業務發展的巨大契機。根據GE預測,到2030年工業互聯網將為中國經濟帶來累計3萬億美元的GDP增量,5G、雲計算、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將是未來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而5G網路連接是基礎,特別是在工業互聯網時代,低時延、高可靠的網路基礎設施是各行業深度互聯的基石。
——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5G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產業鏈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❽ 在大數據人工智慧,5G時代等時代背景下,信息安全領域所面臨的挑戰是否發生了變
摘要 第一,在安全理念上,每個公司的安全能力必須和業務能力相匹配,同等重視對業務數據和安全數據的處理;第二,在數據合規性上,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標准、參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執行,這是數據治理的核心,也是數據安全的基礎;第三,互聯網公司正在成為網路安全的中堅力量,面對錯綜復雜的網路形勢,企業應該聯合起來,推動互動互通、聯防協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