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網路安全策略存在漏洞

網路安全策略存在漏洞

發布時間:2022-08-09 08:09:43

1. 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及防範措施

對計算機信息構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 其中包括人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和偶發的因素。其中,人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計算機網路存在的漏洞,或者潛入計算機房,盜用計算機系統資源,非法獲取重要數據、篡改系統數據、破壞硬體設備、編制計算機病毒。人為因素是對計算機信息網路安全威脅最大的因素,垃圾郵件和間諜軟體也都在侵犯著我們的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計算機網路的脆弱性
互聯網是對全世界都開放的網路,任何單位或個人都可以在網上方便地傳輸和獲取各種信息,互聯網這種具有開放性、共享性、國際性的特點就對計算機網路安全提出了挑戰。互聯網的不安全性主要有以下幾項:
(1)網路的開放性,網路的技術是全開放的,使得網路所面臨的攻擊來自多方面。或是來自物理傳輸線路的攻擊,或是來自對網路協議的攻擊,以及對計算機軟體、硬體的漏洞實施攻擊。
(2)網路的國際性,意味著對網路的攻擊不僅是來自於本地網路的用戶,還可以是互聯網上其他國家的黑客,所以,網路的安全面臨著國際化的挑戰。
(3)網路的自由性,大多數的網路對用戶的使用沒有技術上的約束,用戶可以自由地上網,發布和獲取各類信息。
2、操作系統存在的安全問題
操作系統是作為一個支撐軟體,使得你的程序或別的運用系統在上面正常運行的一個環境。操作系統提供了很多的管理功能,主要是管理系統的軟體資源和硬體資源。操作系統軟體自身的不安全性,系統開發設計的不周而留下的破綻,都給網路安全留下隱患。
(1)操作系統結構體系的缺陷。操作系統本身有內存管理、CPU 管理、外設的管理,每個管理都涉及到一些模塊或程序,如果在這些程序裡面存在問題,比如內存管理的問題,外部網路的一個連接過來,剛好連接一個有缺陷的模塊,可能出現的情況是,計算機系統會因此崩潰。所以,有些黑客往往是針對操作系統的不完善進行攻擊,使計算機系統,特別是伺服器系統立刻癱瘓。
(2)操作系統支持在網路上傳送文件、載入或安裝程序,包括可執行文件,這些功能也會帶來不安全因素。網路很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文件傳輸功能,比如FTP,這些安裝程序經常會帶一些可執行文件,這些可執行文件都是人為編寫的程序,如果某個地方出現漏洞,那麼系統可能就會造成崩潰。像這些遠程調用、文件傳輸,如果生產廠家或個人在上面安裝間諜程序,那麼用戶的整個傳輸過程、使用過程都會被別人監視到,所有的這些傳輸文件、載入的程序、安裝的程序、執行文件,都可能給操作系統帶來安全的隱患。所以,建議盡量少使用一些來歷不明,或者無法證明它的安全性的軟體。
(3)操作系統不安全的一個原因在於它可以創建進程,支持進程的遠程創建和激活,支持被創建的進程繼承創建的權利,這些機制提供了在遠端伺服器上安裝「間諜」軟體的條件。若將間諜軟體以打補丁的方式「打」在一個合法用戶上,特別是「打」在一個特權用戶上,黑客或間諜軟體就可以使系統進程與作業的監視程序監測不到它的存在。
(4)操作系統有些守護進程,它是系統的一些進程,總是在等待某些事件的出現。所謂守護進程,比如說用戶有沒按鍵盤或滑鼠,或者別的一些處理。一些監控病毒的監控軟體也是守護進程,這些進程可能是好的,比如防病毒程序,一有病毒出現就會被撲捉到。但是有些進程是一些病毒,一碰到特定的情況,比如碰到5月1日,它就會把用戶的硬碟格式化,這些進程就是很危險的守護進程,平時它可能不起作用,可是在某些條件發生,比如5月1日,它才發生作用,如果操作系統有些守護進程被人破壞掉就會出現這種不安全的情況。
(5)操作系統會提供一些遠程調用功能,所謂遠程調用就是一台計算機可以調用遠程一個大型伺服器裡面的一些程序,可以提交程序給遠程的伺服器執行,如telnet。遠程調用要經過很多的環節,中間的通訊環節可能會出現被人監控等安全的問題。
(6)操作系統的後門和漏洞。後門程序是指那些繞過安全控制而獲取對程序或系統訪問權的程序方法。在軟體開發階段,程序員利用軟體的後門程序得以便利修改程序設計中的不足。一旦後門被黑客利用,或在發布軟體前沒有刪除後門程序,容易被黑客當成漏洞進行攻擊,造成信息泄密和丟失。此外,操作系統的無口令的入口,也是信息安全的一大隱患。
(7)盡管操作系統的漏洞可以通過版本的不斷升級來克服, 但是系統的某一個安全漏洞就會使得系統的所有安全控制毫無價值。當發現問題到升級這段時間,一個小小的漏洞就足以使你的整個網路癱瘓掉。
3、資料庫存儲的內容存在的安全問題
資料庫管理系統大量的信息存儲在各種各樣的資料庫裡面,包括我們上網看到的所有信息,資料庫主要考慮的是信息方便存儲、利用和管理,但在安全方面考慮的比較少。例如:授權用戶超出了訪問許可權進行數據的更改活動;非法用戶繞過安全內核,竊取信息。對於資料庫的安全而言,就是要保證數據的安全可靠和正確有效,即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完整性。數據的安全性是防止資料庫被破壞和非法的存取;資料庫的完整性是防止資料庫中存在不符合語義的數據。
4 、防火牆的脆弱性
防火牆指的是一個由軟體和硬體設備組合而成、在內部網和外部網之間、專用網與網之間的界面上構造的保護屏障.它是一種硬體和軟體的結合,使Internet 與Intranet 之間建立起一個安全網關(Security Gateway),從而保護內部網免受非法用戶的侵入。
但防火牆只能提供網路的安全性,不能保證網路的絕對安全,它也難以防範網路內部的攻擊和病毒的侵犯。並不要指望防火牆靠自身就能夠給予計算機安全。防火牆保護你免受一類攻擊的威脅,但是卻不能防止從LAN 內部的攻擊,若是內部的人和外部的人聯合起來,即使防火牆再強,也是沒有優勢的。它甚至不能保護你免受所有那些它能檢測到的攻擊。隨著技術的發展,還有一些破解的方法也使得防火牆造成一定隱患。這就是防火牆的局限性。
5、其他方面的因素
計算機系統硬體和通訊設施極易遭受到自然的影響,如:各種自然災害(如地震、泥石流、水災、風暴、物破壞等)對構成威脅。還有一些偶發性因素,如電源故障、設備的機能失常、軟體開發過程中留下的某些漏洞等,也對計算機網路構成嚴重威脅。此外不好、規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水平較低、操作失誤、瀆職行為等都會對計算機信息安全造成威脅。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對策,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進行防護:
1、 技術層面對策
對於技術方面,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主要有實時掃描技術、實時監測技術、防火牆、完整性保護技術、病毒情況分析報告技術和系統安全管理技術。綜合起來,技術層面可以採取以下對策:
(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包括系統管理員和用戶在內的人員的技術素質和職業修養。對重要部門和信息,嚴格做好開機查毒,及時備份數據,這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
(2)網路訪問控制。訪問控制是網路安全防範和保護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務是保證網路資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訪問。它是保證網路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訪問控制涉及的技術比較廣,包括入網訪問控制、網路許可權控制、目錄級控制以及屬性控制等多種手段。
(3)資料庫的備份與恢復。資料庫的備份與恢復是資料庫管理員維護數據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操作。備份是恢復資料庫最容易和最能防止意外的保證方法。恢復是在意外發生後利用備份來恢復數據的操作。有三種主要備份策略:只備份資料庫、備份資料庫和事務日誌、增量備份。
(4)應用密碼技術。應用密碼技術是信息安全核心技術,密碼手段為信息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證。基於密碼的數字簽名和身份認證是當前保證信息完整性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密碼技術主要包括古典密碼體制、單鑰密碼體制、公鑰密碼體制、數字簽名以及密鑰管理。
(5)切斷途徑。對被感染的硬碟和計算機進行徹底殺毒處理,不使用來歷不明的U 盤和程序,不隨意下載網路可疑信息。
(6)提高網路反病毒技術能力。通過安裝病毒防火牆,進行實時過濾。對網路伺服器中的文件進行頻繁掃描和監測,在工作站上採用防病毒卡,加強網路目錄和文件訪問許可權的設置。在網路中,限制只能由伺服器才允許執行的文件。
(7)研發並完善高安全的操作系統。研發具有高安全的操作系統,不給病毒得以滋生的溫床才能更安全。
2、管理層面對策
計算機網路的安全管理,不僅要看所採用的安全技術和防範措施,而且要看它所採取的管理措施和執行計算機安全保護、法規的力度。只有將兩者緊密結合,才能使計算機網路安全確實有效。
計算機網路的安全管理,包括對計算機用戶的安全、建立相應的安全管理機構、不斷完善和加強計算機的管理功能、加強計算機及網路的立法和執法力度等方面。加強計算機安全管理、加強用戶的法律、法規和道德觀念,提高計算機用戶的安全意識,對防止計算機犯罪、抵制黑客攻擊和防止計算機病毒干擾,是十分重要的措施。
這就要對計算機用戶不斷進行法制教育,包括計算機安全法、計算機犯罪法、保密法、數據保護法等,明確計算機用戶和系統管理人員應履行的權利和義務,自覺遵守合法信息系統原則、合法用戶原則、信息公開原則、信息利用原則和資源限制原則,自覺地和一切違法犯罪的行為作斗爭,維護計算機及網路系統的安全,維護信息系統的安全。除此之外,還應教育計算機用戶和全體工作人員,應自覺遵守為維護系統安全而建立的一切規章制度,包括人員管理制度、運行維護和管理制度、計算機處理的控制和管理制度、各種資料管理制度、機房保衛管理制度、專機專用和嚴格分工等管理制度。
3、安全層面對策
要保證計算機網路系統的安全、可靠,必須保證系統實體有個安全的物理環境條件。這個安全的環境是指機房及其設施,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計算機系統的環境條件。計算機系統的安全環境條件,包括溫度、濕度、空氣潔凈度、腐蝕度、蟲害、振動和沖擊、電氣干擾等方面,都要有具體的要求和嚴格的標准。
(2)機房場地環境的選擇。計算機系統選擇一個合適的安裝場所十分重要。它直接影響到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選擇計算機房場地,要注意其外部環境安全性、可靠性、場地抗電磁干擾性,避開強振動源和強雜訊源,並避免設在建築物高層和用水設備的下層或隔壁。還要注意出入口的管理。
(3)機房的安全防護。機房的安全防護是針對環境的物理災害和防止未授權的個人或團體破壞、篡改或盜竊網路設施、重要數據而採取的安全措施和對策。為做到區域安全,首先,應考慮物理訪問控制來識別訪問用戶的身份,並對其合法性進行驗證;其次,對來訪者必須限定其活動范圍;第三,要在計算機系統中心設備外設多層安全防護圈,以防止非法暴力入侵;第四設備所在的建築物應具有抵禦各種自然災害的設施。

2.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安全漏洞

一個較為通俗的網路漏洞的描述性定義是:存在於計算機網路系統中的、可能對系統中的組成和數據造成損害的一切因素。


網路漏洞是在硬體、軟體、協議的具體實現或系統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從而可以使攻擊者能夠在未授權的情況下訪問或破壞系統。具體舉例來說,比如在IntelPentium晶元中存在的邏輯錯誤,在Sendmail早期版本中的編程錯誤,在NFS協議中認證方式上的弱點,在Unix系統管理員設置匿名Ftp服務時配置不當的問題都可能被攻擊者使用,威脅到系統的安全。因而這些都可以認為是系統中存在的安全漏洞。

3. 為什麼說網路本身存在安全漏洞

網路本身也是由一些程序號用一些編寫的程序來維護的
有一用句就是只要是程序就存在漏洞和不完備之處的

4. 網路系統的安全漏洞有哪些

A.按漏洞可能對系統造成的直接威脅

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幾類,事實上一個系統漏洞對安全造成的威脅遠不限於它的直接可能性,如果攻擊者獲得了對系統的一般用戶訪問許可權,他就極有可能再通過利用本地漏洞把自己升級為管理員許可權:
一.遠程管理員許可權

攻擊者無須一個賬號登錄到本地直接獲得遠程系統的管理員許可權,通常通過攻擊以root身份執行的有缺陷的系統守護進程來完成。漏洞的絕大部分來源於緩沖區溢出,少部分來自守護進程本身的邏輯缺陷。

典型漏洞:

1、IMAP4rev1 v10.190版的守護進程imapd的AUTHENTICATE命令存在讀入參數時未做長度檢查,構造一個精心設計的AUTH命令串,可以溢出imapd的緩沖區,執行指定的命令,由於imapd以root身份運行,從而直接獲得機器的root許可權。

2、WindowsNT IIS 4.0的ISAPI DLL對輸入的URL未做適當的邊界檢查,如果構造一個超長的URL,可以溢出IIS (inetinfo.exe)的緩沖區,執行我們指定的代碼。由於inetinfo.exe是以local system身份啟動,溢出後可以直接得到管理員許可權。

3、早期AIX 3.2 rlogind代碼存在認證邏輯缺陷,用rlogin victim.com ?Cl ?Cfroot,可以直接以root身份登錄到系統而無須提供口令。

二.本地管理員許可權

攻擊者在已有一個本地賬號能夠登錄到系統的情況下,通過攻擊本地某些有缺陷的suid程序,競爭條件等手段,得到系統的管理員許可權。

典型漏洞:

1、RedHat Linux的restore是個suid程序,它的執行依靠一個中RSH的環境變數,通過設置環境變數PATH,可以使RSH變數中的可執行程序以root身份運行,從而獲得系統的root許可權。

2、Solaris 7的Xsun程序有suid位,它對輸入參數未做有效的邊界檢查,可以很容易地溢出它的緩沖區,以root身份運行我們指定的代碼,從而獲得管理員許可權。

3、在windows2000下,攻擊者就有機會讓網路DDE(一種在不同的Windows機器上的應用程序之間動態共享數據的技術)代理在本地系統用戶的安全上下文中執行其指定的代碼,從而提升許可權並完全控制本地機器。

三.普通用戶訪問許可權

攻擊者利用伺服器的漏洞,取得系統的普通用戶存取許可權,對UNIX類系統通常是shell訪問許可權,對Windows系統通常是cmd.exe的訪問許可權,能夠以一般用戶的身份執行程序,存取文件。攻擊者通常攻擊以非root身份運行的守護進程,有缺陷的cgi程序等手段獲得這種訪問許可權。

典型漏洞:

1、UBB是個廣泛運行於各種UNIX和Windows系統的論壇程序,用PERL實現,它的5.19以下版本存在輸入驗證問題,通過提交精心構造的表單內容,可以使UBB去執行shell命令,因為一般的web伺服器以nobody身份運行,因此可以得到一個nobody shell。比如提交這樣的數據:topic='012345.ubb mail [email protected]

2、RedHat Linux 6.2帶的innd 2.2.2.3版新聞伺服器,存在緩沖區溢出漏洞,通過一個精心構造的新聞信件可以使innd伺服器以news身份運行我們指定的代碼,得到一個innd許可權的shell。

3、Windows IIS 4.0-5.0存在Unicode解碼漏洞,可以使攻擊者利用cmd.exe以guest組的許可權在系統上運行程序。相當於取得了普通用戶的許可權。

四.許可權提升

攻擊者在本地通過攻擊某些有缺陷的sgid程序,把自己的許可權提升到某個非root用戶的水平。獲得管理員許可權可以看做是一種特殊的許可權提升,只是因為威脅的大小不同而把它獨立出來。

典型漏洞:

1、RedHat Linux 6.1帶的man程序為sgid man,它存在format bug,通過對它的溢出攻擊,可以使攻擊者得到man組的用戶許可權。

2、Solaris 7的write程序為sgid tty,它存在緩沖區溢出問題,通過對它的攻擊可以攻擊者得到tty組的用戶許可權。

3、WindowsNT系統中,攻擊者能夠使系統中其他用戶裝入一個」特洛化」的porfile,使其他用戶執行攻擊者的惡意代碼,有時甚至是管理員。

5. 計算機網路安全漏洞及防範措施

這種命題一網路,不要太多,太多,,,估計是要寫論文吧,這種東西其實大家都一樣,資源網上多的是,主要的是怎麼抄的問題,抄和抄是不一樣的,建議:
1,所要抄的東西不要范圍太大,這樣容易引起老師反感,老師會自卑的,他還沒你水平高。。。
2,最好用小標題的形式,每個標題一個方面,清晰明了。。。
3,要是必須要用手寫的話,千萬記得字要寫的好。。。
4,字數不要太多,當然也不能太少哦。。。
這些是自己上學時的一些小經驗,見笑了,,,,

6. 什麼是網路安全管理的漏洞問題和網路安全防護的一般措施

打好系統漏洞補丁,確保系統安全
安全防護就是做好系統 清理,病毒查殺。安裝防火牆等

7. 網路安全漏洞含義

來源:趨勢科技認證信息安全專員(TCSP)教材
網路安全漏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a. 系統存在安全方面的脆弱性:現在的操作系統都存在種種安全隱患,從Unix到Windows,五一例外。每一種操作系統都存在已被發現的和潛在的各種安全漏洞。
b. 非法用戶得以獲得訪問權。
c. 合法用戶未經授權提高訪問許可權。
d. 系統易受來自各方面的攻擊。
漏洞分類
常見的漏洞主要有以下幾類:
a. 網路協議的安全漏洞。
b. 操作系統的安全漏洞。
c. 用用程序的安全漏洞。
漏洞等級
按對目標主機的危害程度,漏洞可分為:
a. A級漏洞:允許惡意入侵者訪問並可能會破壞整個目標系統的漏洞
b. B級漏洞:允許本地用戶提高訪問許可權,並可能使其獲得系統控制的漏洞
c. C級漏洞:允許用戶終端、降低或阻礙系統操作的漏洞
安全漏洞產生的原因
安全漏洞產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a. 系統和軟體的設計存在缺陷,通信協議不完備。如TCP/CP協議既有很多漏洞。
b. 技術實現不充分。如很多緩存一處方面的漏洞就是在實現時缺少必要的檢查。
c. 配置管理和使用不當也能產生安全漏洞。如口令過於簡單,很容易被黑客猜中。
Internet服務的安全漏洞
網路應用服務,指的事在網路上所開放的一些服務,通常能見到如WEB、MAIL、FTP、DNS、TESLNET等。當然,也有一些非通用的服務,如在某些領域、行業中自主開發的網路應用程序。常見的Internet服務中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安全漏洞。比如:
a. 電子郵件中的:冒名的郵件:匿名信:大量湧入的信件。
b. FTP中的:病毒威脅;地下站點。
FTP安全性分析
文件傳輸協議(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是一個被廣泛應用的協議,它使得我們能夠在網路上方便地傳輸文件。早期FTP並沒有設計安全問題,隨著互聯網應用的快速增長,人們對安全的要求也不斷提高。
早期對FTP的定義指出,FTP是一個ARPA計算機網路上主機間文件傳輸的用戶級協議。其主要功能是方便主機間的文件傳輸,並且允許在其他主機上方便的進行存儲和文件處理;而現在FTP的應用范圍則是Internet。根據FTP STD 9定義,FTP的目標包括:
a.促進文件(程序或數據)的共享。
b.支持間接或隱式地試用遠程計算機。
c.幫助用戶避開主機上不同的協議和防火牆。
d.可靠並有效地傳輸數據。
關於FTP的一些其他性質包括:FTP可以被用戶在終端使用,但通常是給程序試用的。FTP中主要採用了傳輸控制協議(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以及Telnet協議。
防範反彈攻擊(The Bounce Attack)
1.漏洞
FTP規范[PR85]定義了「代理FTP」機制,即伺服器間交互模型。支持客戶建立一個FTP控制連接,然後在兩個伺服器間傳送文件,同時FTP規范中對試用TCPd埠號沒有任何限制,從0~1023的TCP埠號保留用於各種各樣的網路服務。所以,通過「代理FTP」,客戶可以名利FTP伺服器攻擊任何一台機器上的網路服務。
2.反彈攻擊
客戶發送一個包含被攻擊的機器和服務的網路地址和埠號的FTP「POST」命令。這時客戶要求FTP伺服器向被攻擊的伺服器發送一個文件,該文件應包含與被攻擊的服務相關的命令(如SMTP,NNTP)。由於是命令第三方去連接服務,而不是直接連接,這樣不僅使追蹤攻擊者變得困難,還能避開給予網路地址的訪問限制。
3.防範措施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封住漏洞。首先,伺服器最好不要建立TCP埠號在1024以下的連接。如果伺服器收到一個包含TCP埠號在1024以下的POST命令,伺服器可以返回消息504中定義為「對這種參數命令不能實現」)。其次,禁止試用POST命令,也是一個可選的防範反彈攻擊的方案。大多數的文件傳輸只需要PASV命令。這樣做的缺點事失去了試用「代理FTP」的可能性,但是在某些環境中並不需要「代理FTP」。
4.遺留問題
僅僅是控制1024以下的連接,仍會使用戶定義的服務(TCP埠號在1024以上)遭受反彈攻擊。
未完,待續……

8. 現代網路都存在哪些安全問題

當前網路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安全問題:

1、網路系統安全

網路系統安全主要是指計算機和網路本身存在的安全問題,也就是保障電子商務平台的可用性和安全性的問題,其內容包括計算機的物理、系統、資料庫、網路設備、網路服務等安全問題。

2、網路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問題是電子商務信息在網路的傳遞過程中面臨的信息被竊取、信息被篡改、信息被假冒和信息被惡意破壞等問題。

如電子的交易信息在網路上傳輸過程中,可能被他人非法修改、刪除或重放,從而使信息失去原有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網路硬體和軟體問題導致信息傳遞的丟失、謬誤及一些惡意程序的破壞而導致電子商務信息遭到破壞;交易雙方進行交易的內容被第三方竊取或交易一方提供給另一方使用的文件被第三方非法使用等。

3、網路交易安全

交易安全問題是指在電子商務虛擬市場交易過程中存在的交易主體真實性、資金的被盜用、合同的法律效應、交易行為被抵賴等問題。如電子商務交易主體必須進行身份識別,若不進行身份識別,第三方就有可能假冒交易一方的身份,破壞交易,損害被假冒一方的聲譽或盜竊被假冒一方的交易成果,甚至進行欺詐。

(8)網路安全策略存在漏洞擴展閱讀:

網路安全防護措施:

1、加強設施管理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非法用戶進入計算機控制室和各種非法行為的發生;注重在保護計算機系統、網路伺服器、列印機等硬體實體和通信線路免受自然災害、人為破壞和搭線攻擊;驗證用戶的身份和使用許可權,防止用戶越權操作,確保計算機網路系統實體安全。

2、強化訪問控制策略。

訪問控制是網路安全防範和保護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務是保證網路資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法訪問。各種安全策略必須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起到保護作用,但訪問控制是保證網路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

9. 詳談計算機網路安全漏洞及防範措施

漏洞是影響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其中之一,漏洞是在硬體、軟體、協議的具體實現或系統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從而可以使攻擊者能夠在未授權的情況下訪問或破壞系統。漏洞表現在軟體編寫BUG,系統配置不當、口令失竊、嗅探未加密通訊技術及設計存在缺陷等方面。常見的系統漏洞達十多種。
影響計算機網路安全的不只是漏洞一種,還可以通過木馬病毒控制和攻擊,也可以通過一些軟體達到控制和攻擊的目的。
我是這樣來防範的:安裝完系統就備份注冊表、創建一個系統還原點以便日後系統有問題可以還原到當前的還原點、給用戶設置密碼、給屏保也設置密碼、安裝殺毒軟體、啟用防火牆、給文件和文件夾加密(或者隱藏)、下載補丁修補漏洞、設置IE瀏覽器及一些應用軟體的安全級別和代理伺服器、重要文件備份。總之內容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舉,樓主如果有興趣,可以買一本黑客攻防基礎方面的書看看。

10. 網路漏洞的網路漏洞的類型

網路漏洞的種類數不勝數,人們多根據其產生的原因、存在的位置和利用漏洞攻擊的原理來進行分類。分類情況可見表:
網路中有許多的漏洞都是由於設計人員和程序員的疏忽或失誤及對網路環境的不熟悉造成的。進行網路開發時,許多設計開發者並不重視網路的安全情況,也不完全了解程序的內部工作機理,致使程序不能適應所有的網路環境,造成網路功能與安全策略發生沖突,最終導致漏洞的產生。另有一部分漏洞則是網路用戶刻意為之的。網路管理員為了更好地監管和控制網路,往往預留秘密通道,以保證對網路的絕對控制。而部分網路用戶或黑客也許會出於好奇而在網路中秘密種下木馬、邏輯炸彈或是陷門。網路中的漏洞可以存在於硬體和軟體中,但更多還是以軟體漏洞的形式存在。無論是網路應用軟體,還是單機應用軟體,都廣泛隱藏有漏洞。網路中的聊天軟體如QQ,文件傳輸軟體如FlashFXP、CuteFTP,瀏覽器軟體如IE,單機中的辦公軟體如MSWord,這些應用軟體中都存在著可導致泄密和招致網路攻擊的漏洞。在各種操作系統中也同樣存在著大量漏洞,如:Windows系統中存在RPC遠程任意代碼執行漏洞等,RedHat中存在可通過遠程溢出獲得root許可權的漏洞等,各種版本的Unix系統中同樣存在著大量可導致緩沖器溢出的漏洞等。在Internet中提供服務的各種伺服器中,漏洞存在的情況和招致的危害更是嚴重。無論是Web伺服器、FTP伺服器、郵件伺服器,還是資料庫伺服器和流媒體伺服器都存在著可導致網路攻擊的安全漏洞。腳本語言的設計缺陷和使用不規范,更是令網際網路的安全狀況雪上加霜。

閱讀全文

與網路安全策略存在漏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設置網路適配器的速率 瀏覽:420
如何遠離網路暴力英語 瀏覽:406
華為平板移動網路怎麼打開 瀏覽:687
網路安全宣傳周先進個人推薦表 瀏覽:255
銳界顯示屏無法連接網路 瀏覽:435
家用網路可以玩電腦嗎 瀏覽:894
沒用的wifi網路怎麼刪掉 瀏覽:951
無線網路連上去了卻上不了網 瀏覽:778
oppo手機連上wifi網路慢怎麼解決 瀏覽:181
公牛wifi插座連接不了網路 瀏覽:745
電腦wifi連接器顯示無網路 瀏覽:176
網路營銷是如何進行人群定位 瀏覽:890
360借款網路異常怎麼辦 瀏覽:526
銳捷無線網路產品好嗎 瀏覽:36
怎麼用路由器收別人家的網路 瀏覽:971
公司網路怎麼監控 瀏覽:653
無線網偶爾網路異常 瀏覽:562
怎麼可以不需要密碼連接網路 瀏覽:363
阿里雲電腦和5g網路 瀏覽:318
中國網路人口多少 瀏覽:935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