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檯球怎麼打
檯球有以下兩種打法:
1、英式檯球:
先開球一方應以帶有點的白球作為自己的主球,對方則以全白球為主球。開球時,檯面上只有一個紅球放在紅球基點上,開球一方可以隨便把自己的主球置於開球區內任意一點開球。主球落袋後,則需放回開球區開球。
記分方法為碰紅自落得3分,碰白自落得2分,送紅落袋得2分,送白落袋得2分,連碰雙球得2分。如果一方打出一桿有分可算的球,即可獲得下一桿擊球權,直到脫桿為止,由另一方擊球。脫桿指主球擊出後,未造成得分情況。
當白球送入袋後,要立刻將其從網袋中取出,放在紅球基點上,以備再打。當送紅球入袋後,也可再取出後拿在手裡等待獲得擊球權時再用。
按規定連續命中25桿單球(包括自落、送紅、送白)後,必須擊出一桿雙球,如果沒有雙球可擊時,便失去擊球權。
另外,如果在紅球基點上連續三次將球送入網袋中,則應將紅球移到紅球備點上,若紅球備點已被白球占據,應將紅球移到白球備點上。
規則規定,比賽中凡出現擊球不中,球被擊出台外,擊球直接落袋等,要分別扣罰1分、2分、3分。但是,扣罰分數並不加給對方。
英式檯球除了比例檯球外,還有斯諾克檯球,本欄目曾對斯諾克打法作過詳細介紹,下期本欄目將介紹美式檯球中的8球制檯球打法。
2、斯諾克:
斯諾克,又稱英式檯球、落袋檯球,一種檯球運動。此項運動使用的球桌長約3569毫米、寬1778毫米,檯面四角以及兩長邊中心位置各有一個球洞,使用的球分為1個白球,15個紅球和6個綵球(黃、綠、棕、藍、粉紅、黑)共22個球。
擊球順序為一個紅球、一個綵球直到紅球全部落袋,然後以黃、綠、棕、藍、粉紅、黑的順序逐個擊球,最後以得分高者為勝。斯諾克盛行於英國、愛爾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印度等英聯邦國家以及中國香港。
(1)檯球如何使用網路教學擴展閱讀:
檯球的違規行為:
1、將球打落台桌面;
2、雙腳同時離地擊球;
3、白球跳過中間球擊打目標球;
4、檯面上的球被球桿擊球端以外任何物品或身體任何部位所碰到;
5、在出桿時,球桿連續擊白球兩次以上;
6、球桿、白球和目標球同時接觸。
7、當白球和目標球距離少於2.5厘米時,想不犯規出桿非常困難,所以當白球緊貼目標球時,擊球方就只准將白球擊開,而不得帶動目標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檯球
❷ 新手如何學習打檯球
1.要想學習打檯球的話,肯定最先是要了解清楚檯球的規則,網上搜索一下就行了,黑八、斯諾克和九球規則都是不同的。
❸ 怎麼打檯球
怎麼打檯球:
1:檯球的基本動作 握桿與架橋
檯球的要領在於正確的姿勢和動作,使球體能產生正確的轉動。
握桿
通常,球桿的重心點是距離桿尾50公分左右之處。最適當的握桿位置,是在重心點後方大約10公分之處。當你擺好正確的姿勢要瞄準時,必須要注意臉部的位置,要經常將臉部中心擺在球桿的正上方,這樣才能正確的瞄準。保持姿勢平穩的要點就是使腳部維持身體重心的平衡,並且左手的架構要平穩的擺在右手握桿處和母球聯線上。
握桿的方法是從球桿的正上方往下輕輕的握著。握的時候是以大姆指、食指、中指、無名指輕握球桿,而小指以及手掌心則好像接觸到球桿又好像沒有接觸到球桿。如果你能正確的握住握桿點,那麼你的右手幾乎是成直角的,也就是說手肘到手腕必須與球桿成垂直狀態。我們在做抽打動作時,是以手肘為中心,手腕像時鍾的鍾擺一樣地前後擺動。
架橋
左手為了支撐並穩固球桿所做的動作,稱為架橋。
標準的架橋位置是距離母球大約15公分左右,我們必須因應母球撞點的不同而調整架橋的形狀。也必須因撞擊母球中心,中心上、中心下的不同,而改變架橋時手指頭的高度。除了基本架橋法之外,還有V字形架橋法、扣環式架橋法、橡皮邊架橋法、指尖式架橋法、以及其他架橋法等。
指尖架橋法:當母球與子球距離接近時,架橋與V字型架橋法相同,但必需將手指撐起,使球跨越子球(障礙球),來撞擊母球。
扣環式架橋法:以彎曲的食指和大姆指連接成圓圈包住球桿,將其餘三指盡量張開,與手腕貼住檯面(母球的打點,可利用架橋的高度來改變瞄準時的撞擊點)。
橡皮邊架橋法:球桿置於食指與中指之間,緊貼檯面,利用台邊與手指形成架橋(此用法多用於母球較接近台邊時使用)。
V字型架橋法:豎起大姆指,利用它與食指的根部形成V字型,除姆指之外,其餘四指貼住檯面,球桿置於V字型。
2:檯球的基本動作 擊球
擊打動作是你在正確撞擊前的預備動作,它的要領是以彎曲的手肘為軸,然後將手腕像鍾擺一樣的前後擺動。擺動的次數並沒有特別的限制,不過要以同樣的速度前後擺動,等到力道平順之後才可以擊球,這樣才能掌握住球的滾動。這時肩膀與手肘或手腕不可以用力,要在輕松自然的狀態下擺動。
當你以平穩的抽打動作撞擊母球時,球桿尖必須從母球停止的位置上往前瞥?0公分左右。這種現象稱為充分推擊,在你的充分推擊結束前,必須穩住架橋不能稍有晃動,這也是正確擊球的要點。
3:球的運動與前進方向
下面幾項重要的因素使球產生了千變萬化的轉動與前途:
撞點:應當撞擊母球的何處?
厚度:母球觸及目標球時,雙方的重疊程度。
力道:擊球時所用的力道。
角度:母球撞擊到橡皮邊或目標時的入射角、反射角與分離角等的角度。
這四項影響到擊球運動的結果。
撞點
母球有無數的撞點。對於初學者來說,只要能夠照著九個基本撞點,就能使母球有效地轉運。
(1)撞擊中心點(CenterShot)
(2)撞擊中心上(推桿球)
(3)撞擊中心下(拉桿球)
(4)撞擊右側(右旋轉球)
(5)撞擊左側(左旋轉球)
(6)撞擊右上(右旋轉推桿球)
(7)撞擊左上(左旋轉推桿球)
(8)撞擊右下(右旋轉拉桿球)
(9)撞擊左下(左旋轉拉桿球)
推桿球就是撞擊母球的上方,母球被撞擊之後會一邊向前滾動一邊前進。等到母球碰觸了目標球之後,還會隨著該目標球的前進方嚮往前滾動。拉桿球則是撞擊母球的下方,母球被撞擊之後會一邊向後滾動一邊前進。等到它碰到了目標球之後還會向後退。旋轉球就是撞擊母球的側面,母球被撞擊之後會一邊像陀螺一樣一邊旋轉一邊前進。
要練習撞擊母球時,必須從練習撞擊中心點開始。當你在握住球桿准備擊球時,要盡量使球桿保持水平。要知道自己擊球時是否擊中母球的中心點,可以將母球以直角擊向橡皮邊就可以知道了。
基本的點雖然是只有九個,可是實際上可供撞擊的撞點卻是無數個,因此母球被撞擊之後可能產生無數種變化。初學者必須先徹底學好中心點的撞擊之後,才學習其他八個基本撞點,以及更微妙的撞點。
4:瞄準點與接觸點
所謂瞄準點,就是當你擊出母球時,球桿尖所對的方向,而瞄準點與母球的接觸部份就稱為接觸點。
5:假想中心點
當母球、目標球與球袋三者並不在一條直線上時,你要假想目標球與球袋上有一條聯結二者中心點的延長線,而你向目標球擊出母球時,如果母球與目標球的接觸點正好在這一條想像的聯線上時,目標球就會朝向球袋前進。而在接觸瞬間時母球的中心點就是假想中心點。
6:擊球的力道
(1)撞擊力較弱時
(2)以平常的力量撞擊時
(3)以較強的力量撞擊時(前進路線稍有弧度)
擊球時的力道會影響到母球擊中目標球之後的分離角,使母球撞擊同一個地方,只要撞擊時的力道稍有不同,分離角就會產生變化了。
擊球時的強弱是因人而異的。以初學者來說幾乎都是以相近的力道來撞擊母球的,並且幾乎都很用力,其實撞擊母球時並不需要過多的力道,以過多的力道擊球不見得會使球滾得更遠,而力道過大容易產生失誤,力道過弱有時也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7:球的旋轉
1、主球的旋轉運動:
1)撞擊主球中上點:球開始延著球桿方向,直線向前奔走得很快、很遠。因為球受正旋力矩的推動,滾動旋轉的磨擦又比滑行磨擦少得多,動能損失很小。
2)撞擊主球中心擊點:開始沒有旋轉,向前滑動瞬間後,因受台呢的磨擦阻力作用,漸漸產生了正旋力矩,使球與檯面接觸點速度減慢,球的頂點速度不變,於是球便向前旋轉起來。球在哪裡開始旋轉,能滾到多遠的距離,依擊球力量的大小而不同。
3)撞擊主球中下點:球一開始就具有逆旋的力矩,球則一邊行進一邊倒旋,由於台呢的磨擦力作用,倒旋減緩直到為零,球經過一段滑行,便過渡到正旋前進。直到減慢停止。
4)撞擊主球左中或右中擊點:這是一種側旋轉球的打法(亦稱偏桿擊球)。
側旋球是檯球的一種特殊的轉動。這是一種畸形旋轉,在撞擊目標球的前後都能改變球的路線。
由於平常打球,大都用的是主球中線范圍上的九個擊點,而形成面對主球正面瞄準擊球習慣,一旦使用偏桿,往往是球桿對主球斜著打。
撞擊主球左中或右中擊點後,主球則以水平方向自轉(左轉或右轉)與向前旋轉的混合轉動方式前進。撞擊主球左中點時,從球的上方看,球是順時針方向自轉,稱左旋;撞擊主球右中點時,球是逆時針方向自轉,稱右旋。
側旋球的主球前進線路不是直線,比如打左旋球時,主球受偏左的分力推動,開始先一點點地向右運動,然後又向左邊轉動。打右旋時,主球開始一點點地向左運動,然後又向右運動。由此可知,側旋球使主球離開直線運動軌跡,因此主球與目標球之間的距離越長,瞄準的判斷越是需要准確。
2、偏球相撞的旋轉運動:
偏球:所謂偏球,就是不正面撞擊目標球,主球只撞擊目標球的偏側部分。打偏球的目的,就是改變主球和目標球的球路,達到得分的要求。我們常聽到的所謂厚球,薄球,又或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球,指的就是主球撞擊目標球時,偏側的程度。厚、薄或幾分之幾,是主球撞擊目標球的有效撞擊截面占球的截面的比例,厚就是撞擊截面大,薄就是撞擊截面小。
偏球的厚薄,大體可分為六個類型:正面、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現分別介紹於下:
正面:就是主球球心速度方向正對目標球球心,撞擊截面等於目標球的視圓面。從主球前進方向看去。主球和目標球完全重合。
二分之一:主球球心速度方向偏離目標球球心,剛好與目標球側面外邊緣相切,或偏左或偏右,撞擊截面線都球截面直徑之半。
三分之一:主球撞擊目標球的撞擊截面線都球截面直徑的三分之一,或左或右。
四分之一:主球撞擊截面線都球截面直徑的四分之一,或左或右。四分之一球已經是相當薄的球。
四分之三:主球撞擊截面線度,占球截面直徑的四分之三,或左或右。這是相當厚的球,僅次於正面撞擊。
無論打什麼厚薄的偏球,瞄準的點都應該是目標球橫直徑延長線與主球縱向(運動方向)延長線的交點。
3.厚度計演算法與瞄準法
母球擊出後在碰觸到目標球的瞬間,母球與目標球重疊的比率稱為「厚度」。厚度是在控制球路時的重要因素。
偏球的偏轉:主球正面撞擊目標球時,如果主球沒有旋轉運動,則主球的動量全部傳遞給目標球,主球停住,目標球沿主球原來方向向前奔去,只是主球和目標球互相換了個位置。
當主球偏側撞擊目標球時,主球和目標球的運動方向,都偏離了主球原來的運動方向,一偏左,一偏右。在動量不被吸收的前提下(絕對彈性碰撞),且假定主球不旋轉,碰撞後的主球和目標球運動方向的夾角,則為九十度,不管偏球厚薄為多少。
偏球越厚,則目標球運動方向越接近主球運動方向,目標球運動速度越高,主球則越接近橫向滾出,速度越低。偏球越薄,則主球運動方向和速度越改變得小,目標球越接近橫向滾出,速度越低。
主球和目標球的運動的瞬間位置,符合以原主球運動方向為對角線的矩形定則。變即瞬間的主球與目標球的軌跡,構成了矩形的兩個邊,這個矩形對角,就是原主球的運動方向。依據這個定則,便可估計主球與目標球碰撞後到達的位置。
❹ 怎樣學會打檯球
台 球 從 起 步 到 高 手
第一節 握桿和身體姿勢
1.球桿重心
拿到球杯時,你首先要了解球桿的重心位置,然後由重心點向桿尾處移動約40厘米,這段距離內握住球桿是比較合適的。
當然,根據主球離庫邊的遠近,需要不同力度出桿等情況,握桿的位置可以偏前或偏後。 比如:主球貼庫時,要握接近桿的重心位置;主球較遠時,可以握桿靠近尾部的位置;如需要大力擊球時,握桿手亦可以往後握,以加大握桿和出桿的距離,便於發力。
2.握桿方法
握桿的方法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出桿的好壞。 正確的握法是: 拇指和食指在虎口處用輕力握住球桿;其餘3個手指要虛握。這樣握桿的優點在於保證手指手腕和整個手臂適度放鬆,便於肌肉能更協調地工作;另外,手指、手腕和整個手臂的適度放鬆,有利於手指。手腕和整個手臂在運桿時的流暢,充分地感覺出桿觸擊球一剎那間桿頭與球撞擊效果,給手指、手腕以及手臂肌肉本體感覺器更豐富信號,便於正確學習掌握技術動作以及及時發現和糾正訓練過程出現的動作錯誤。 握桿時手腕要自然垂下,既不要外翻,也不要內收。一個正確的手腕位置對於一位球手的成功十分重要,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優秀的檯球選手握桿時手腕位置都是一模一樣。戴維斯和享得利的手腕位置就各有不同,戴維斯的手腕要稍向外些,享得利的手腕則是平直的。一般來講,握桿時的手腕位置有差異,是由如下因素決定的: 手腕和手臂在解剖結構上有所差異; 個人長期養成的不同的用力習慣; 握桿的方法、肘部位置、肩部位置、身體姿勢、站位有所差異; 總之,在檯球訓練中,應當時刻注意"手腕位置要自然垂下,既不外翻,也不要內收"的基本要求,這個基本要求不是一個絕對值,而是一個有限定的范圍。
斯諾克選手要比美式檯球選手更應重視這一要求。因為斯諾克檯面大,袋口相對球而言比美式檯球小,所以對准確性的要求更高。
3.身體姿勢
擊球的方向是由站位和身體位置來決定的,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有助於完成正確的擊球動作。
(1)站立位置 握好球桿後,面向球台向用主球擊打目標球的方向直立,球桿指向主球,握桿手置於體側,同時對擊打目標球的下球點和主球將要走的位置進行確定。
(2)腳的位置 當身體位置確定後,握桿的手保持在體側不動,左腳向左側前方邁出一小步,與腳距離大約與肩同寬。左腿稍微彎屈,右腿保持自然直立。
(3)上體姿勢 站好腳位置後,上體向右側轉並向下彎身,使肩部拉起,上體前傾,與檯面接近,頭微微抬起,下頜正中部位與手或球桿相貼,雙眼順球桿方向平視。
(4)面部位置 盡量使球桿保持在額頭中軸線上,雙眼保持水平前視,使面部之中線與球桿和後臂處在一個較為垂直的平面上
第二節 檯球一般知識
第一節.球桿與桿架
球桿是檯球擊球時使用的工具,如圖2-1所示。它由度頭、 桿頭、桿前部、中輪、桿後部、桿 尾組成。一般長137~147厘米, 重450~650克。選擇球杯首先 要考慮適用和不彎曲,長度以從 腳量起,使桿垂直,桿頭能到下 顎附近為宜。桿頭應平整,介面 情況要牢,否則不利於瞄準擊球。
二、桿架
桿架是擊球時輔助用的工 具。當本球位於球台上較遠處, 不便於用手架桿時,就需要用金 屬制的桿頭桿架。桿架有高、中、低三種,如圖2-2所示。
第二節 握桿與架桿
一、握桿方法
先用左手測試出球桿的重心點,然後在重心點後約8厘米處握桿。握桿時拇指和食指自然分開,虎口鉗住桿身,其它 三指並攏,自然彎曲,輕輕握住球桿。握桿的手臂和手指不要 附加用力,握桿的上臂應與身體的腋下略離開一些。
球桿的正確握法如圖2-3所示。
二、架桿
檯球擊球前,為了架穩球桿,在瞄準時用非持桿手作支撐,把球桿放在其上的一個動作。目前流行的基本架桿方法,掌心向下,先將四指伸開,使指肚按在檯面上,手掌略呈拱形,拇指翹起,靠緊食指跟部之 間形成「V」形,然後將球桿架在V形槽內,擊球時使球桿在槽 內作直線滑動,如圖2-4所示。
三、環形架桿
左手手指張開,指尖略向內彎,置於檯面上,小指、無名指 和中指向內彎曲,使其起到支撐作用。拇指和食指扣成一個指 環,將球杯穿過該指環,支撐好球桿,在桿與環接縫處,不能留 有幌動的餘地,如圖2-5所示。
環形架桿要點提示:
(1)手指充分伸展;
(2)手指貼緊台呢,手掌拱起;
(3)大拇指翹起呈V形;
(4)前臂自然扶在桌面上;
(5)架桿前手距主球約15~50厘米(根據個人身高與習 慣)。
第三節 站位與擊球
一、站位
正確站位有助於完成正確擊球動作。右手握桿,以右腳為 軸,左腳略向側前方邁出一步,兩腳分開不宜過大,身體保持 平衡。身體位置與球杯的關系保持上體前傾,臉的中心保持在 球杯之上,架桿的手臂肘關節充分伸展。架桿手的位置應與本球保持約15厘米距離。圖2-6所示為站位姿勢。
站位要點提示:
(1)兩腳略前後分開,處在合理位置;
(2)身體保持平衡。
二、擊球動作
以肘部作為支點,像鍾擺一樣前後幌動,球桿向前移動時 要平穩,直線前移,不宜上、下、左、右幌動。肘的動作要像一條 鏈,前臂像一個鍾。
擊球時以肘部作為支點,像鍾擺一樣前後幌動。擊球時球 桿要平穩直線前後移動,如圖2-7所示。
擊球動作要點提示:
(l)以肘關節為支點,前臂自然地前後擺動;
(2)球桿平穩地直線前移;
(3)出桿擊球時不能上、下、左、右擺動。
三、出桿擊球
架桿的手臂肘關節充分伸展,架桿手的位置應與本球保持約15~20厘米距離。出桿擊球的姿勢如圖2-8所示
出桿擊球要點提示:
(l)出桿擊球前,球桿略有停頓;
(2)瞄準時全神貫注在目標球;
(3)出桿擊球要有自信心;
(4)頭部保持向下。
第四節 擊球桿法
檯球的擊球桿法是指檯球擊球時,使球得分或落袋所使用的正確撞擊方法。
一、跟球桿法
用撞點為中上部的桿法擊球。本球碰撞目標球後,目標球被撞走,本球隨之向前行進,如圖2-9所示。
二、縮球桿法
用撞點為中下部的桿法擊球。本球碰撞目標球後,目標球被撞走,本球隨之向後行進,如圖2-10所示。
三、反彈球桿法
反彈球桿法是利用磁岸後反彈使球落袋。它是落袋檯球比賽的基本技術之一。因為落袋檯球要求打指定球的時候多, 所以使用反彈球的機會也較多。
反彈球的原理,與前面講過的碰岸打法一樣,應用人射角與反射角的原理,如圖2-11所示。
四、薄球桿法
打薄球是比較難的技術,若打的不正確,碰撞得太厚,本球就不能沿著正確路線行進。
瞄準方法是將本球與靠近目標球邊緣連成線,以目標球側面不到一個球的地方為瞄準點,然後對著本球撞擊。這時可 採用中下桿打法,這種桿法可避免亂出桿,它比逆族打法更能 防止碰撞目標球太厚。薄球杯法如圖2-12所示。
五、空岸球桿法
本球先碰岸一次,然後再碰撞目標球。它的基本原理是以撞擊本球的中心,使人射角等於反射角,如圖2-13所示。
六、貼岸球杯法
當球貼岸時,應離開球的半徑瞄準,使主球在撞擊目標球時也撞岸邊,即可送球落袋,如圖2-14所示。
七、綜合撞擊桿法
本球瞄準目標球撞擊,被撞擊的目標球又撞擊另外的目標球,並使其落袋,叫綜合撞擊。
基本瞄準方法是將袋口前的球,與本球先碰撞的目標球, 通過兩球中心結連成的延長線,用本球碰撞即可落袋。綜合撞 擊桿法如圖2-15所示。
八、札桿桿法
扎桿是使球杯立起來撞擊本球的一種擊法,屬檯球的一項高級技術。札桿桿法的姿勢如圖2-16所示。
扎桿前先靠近球台,兩腳稍微分開,上體略前傾,臉部比桿 稍向前些,面頰內收,將球桿立起約70度,擊球時從球的上方給球以逆旋的力,使本球沿著弧線運動的同時,還向前移動。
扎桿的撞點范圍應在球的6/10同心圓內撞擊。如圖2-17 所示。
第五節 基本技術
用球桿撞擊本球時所對的瞄準點叫撞點(見圖2-18),本 球的撞點一般分9個點(A點為正中,B點為中上,C點為中 下,D點為右側,E點為左側,F點為右上,H點為右下,G點 為左上,互點為左下)。球的撞點以正中為中心,按球的直徑的 6/10為半徑畫圓,對著這個圓圈之內撞擊本球,就可避免因打 滑而造成撞擊失誤的現象發生。
球的擊法和撞點如圖2-19所示。
跟球:撞擊中上部。
定球:撞擊正中部。
縮球:撞擊中下部。
球的撞擊厚度如圖2-20所示。
撞擊厚度是指本球與目標球碰撞時所接觸球體比例的多少。撞擊厚度可分六類:
(l)正面撞擊;
(2)3/4厚度;
(3)2/3厚度;
(4)1/2厚度;
(5)1/3厚度;
(6)1/4厚度。
球的撞擊厚度不同,本球行進的方向也隨之變化。如圖 2-21和圖 2-22所示。
❺ 網路檯球怎麼打啊,我不會玩
你按住左鍵時,在屏幕下方有一個力量提示,按下左鍵後.不鬆手多按一會,才松這樣力就會大了.
❻ 打檯球技巧
1.身體姿勢:
和其他一些體育項目一樣,姿勢是很關鍵的一個因素。由於每個人的高矮、胖瘦、骨骼結構各不相同所以每個人打球的姿勢都不是一模一樣的,所以要提醒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去模仿你喜愛的某個球星的姿勢,除非你非常肯定它是適合你的,否則你將在很不舒服甚至別扭的姿勢下完成每次動作。正確的姿勢應該是兩腳分開略與肩同寬,(以右手持桿者為例)右腳蹬直,左腳彎曲,身體很自然地貼向檯面,這時你要感到兩腳和身體是很穩定的,沒有過分前傾或是後坐的情況,身體也沒有不舒適感,特別強調兩腳站穩以及身體舒適。你可以做以下實驗:身體離開檯面,不要拿桿,雙手背在身後或者自然下垂,然後試著把身體壓低,這時如果你沒站穩的話很容易感覺到。
2.手架
手架在擊打過程中也是很關鍵的,其作用是作為身體的第三個支點,為出桿提供一個穩固的通道以及調節母球擊打點位。總之手架是否穩固是進球的一個前提。首先,張開手掌按與檯面,手掌攏起,四指抓緊檯面,拇指緊貼食指形成一個穩固的v型通道,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個擊打過程中食指和拇指根部不得離開檯面,手形不能在任何時候鬆散。
3.握桿
很多人打球喜歡把球桿握得很緊,甚至時間一長手上還會打出繭子,而且這樣也打不力量來,其實用手指輕輕握住球桿就行了。其實打檯球就象釘釘子一樣,如果你把榔頭握得很緊,那麼手腕也會隨之而僵硬,試想你會這樣去釘釘子嗎,
4.試桿
在身體趴到檯面以後,接下來要的事就是試桿,你應該保持握桿的小臂是放鬆且自然垂直的,換句話說你握桿的手指、手臂、肘關節、肩關節都應該很放鬆,這樣才能發出力來,如果很僵硬勢必影響到你的發力和擊球准確性。然後把球桿盡量放平,這時你握桿的「拳頭」、下巴、手架和目標球應該是成直線的,然後,用你的小臂輕柔地帶動球桿做水平的抽動,使桿頭貼近母球的擊點,這樣反復試3、4次使之感覺平順,注意節奏要掌握好,不益過快。
5.瞄準
很多人在得到一個機會後就急於趴到球台上准備擊打,實際上這個時候你不妨走到台邊彎下腰看清楚正確的瞄準點,由於視角的關系,有些角度的球當你趴到檯面後看到的角度並不是正確的,特別是一些看似直線的球。在你正確找倒了目標球的瞄準點後,很多人的視線就開始找不到方位了,到底目光該注視哪裡,其實在試桿的時候,目光可以在母球的擊點、目標球的撞擊點和袋口之間來回,沒有硬性規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在出桿的時候目光是應該盯准目標球而並非母球更不是袋口,很多人在出桿後馬上就抬頭去看袋口,這是很不好的習慣,擊球動作還沒完成就提前起身抬頭,造成了擊球失誤。
6.出桿
在試桿及標准結束後,手臂帶動球桿水平地向後拉去尋找發力點,拉多少根據你所需發力的大小而定,注意拉桿要平,如果需要大力,這時可以松開後三指,否則手腕會感覺別扭,找倒了發力點後,有一個很短暫的停留,這時你要在精神和身體兩方面做好准備,然後信心百倍的出桿,不要有任何猶豫,注意出桿不要太猛,要逐漸加力,當桿頭到達母球的時候加到最大,這時你會體會到一種刺穿母球的感覺,這時不要立刻把桿抽回來要把力發徹底,這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才能完成,如果猛然發力,那麼你只能聽到球碰球的聲音,而沒有那種穿透感.不少人認為到這里就算完成了一次擊打,其實出桿後身體的保持很重要,整個擊打過程中除了眼睛和手臂,其他的部位都必須保持靜止,直到目標球落袋或者母球已經
趨於靜止,在此之前不要提前抬頭,起身,也不要隨著出桿身體順勢向前,另外手架也要保持不能變形.
❼ 打檯球的基本技巧
1.身體姿勢
正確的姿勢應該是兩腳分開略與肩同寬,(以右手持桿者為例)右腳蹬直,左腳彎曲,身體很自然地貼向檯面,這時你要感到兩腳和身體是很穩定的,沒有過分前傾或是後坐的情況,身體也沒有不舒適感,特別強調兩腳站穩以及身體舒適。你可以做以下實驗:身體離開檯面,不要拿桿,雙手背在身後或者自然下垂,然後試著把身體壓低,這時如果你沒站穩的話很容易感覺到。
2.手架
手架在擊打過程中也是很關鍵的,其作用是作為身體的第三個支點,為出桿提供一個穩固的通道以及調節母球擊打點位。總之手架是否穩固是進球的一個前提。首先,張開手掌按與檯面,手掌攏起,四指抓緊檯面,拇指緊貼食指形成一個穩固的v型通道,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個擊打過程中食指和拇指根部不得離開檯面,手形不能在任何時候鬆散。
3.握桿
很多人打球喜歡把球桿握得很緊,甚至時間一長手上還會打出繭子,而且這樣也打不力量來,其實用手指輕輕握住球桿就行了。其實打檯球就象釘釘子一樣,如果你把榔頭握得很緊,那麼手腕也會隨之而僵硬,試想你會這樣去釘釘子嗎。
4.試桿
在身體趴到檯面以後,接下來要的事就是試桿,你應該保持握桿的小臂是放鬆且自然垂直的,換句話說你握桿的手指、手臂、肘關節、肩關節都應該很放鬆,這樣才能發出力來,如果很僵硬勢必影響到你的發力和擊球准確性。然後把球桿盡量放平,這時你握桿的「拳頭」、下巴、手架和目標球應該是成直線的,然後,用你的小臂輕柔地帶動球桿做水平的抽動,使桿頭貼近母球的擊點,這樣反復試3、4次使之感覺平順,注意節奏要掌握好,不益過快。
5.瞄準
很多人在得到一個機會後就急於趴到球台上准備擊打,實際上這個時候你不妨走到台邊彎下腰看清楚正確的瞄準點,由於視角的關系,有些角度的球當你趴到檯面後看到的角度並不是正確的,特別是一些看似直線的球。在你正確找倒了目標球的瞄準點後,很多人的視線就開始找不到方位了,到底目光該注視哪裡,其實在試桿的時候,目光可以在母球的擊點、目標球的撞擊點和袋口之間來回,沒有硬性規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在出桿的時候目光是應該盯准目標球而並非母球更不是袋口,很多人在出桿後馬上就抬頭去看袋口,這是很不好的習慣,擊球動作還沒完成就提前起 。
一 握桿手勢 無論是右手握桿或左手握桿、握桿的位置很重要,握的合適能輕松自如平穩擊球。這是打檯球開始的第一個重要因素不可輕視。首先要找到球桿的重心,方法是用手的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做成一個圓圈或一個鉤,把球桿套在圈裡面,然後左右推動球桿調整直至平衡為止,套在球桿上的手指位置就是這支球桿的重心。再從這個重心向桿尾移動20到30厘米,這個部位便是一般握桿的合適位置遇有特殊打法需要,還可以前後移動調整握桿位置。握桿時,不能握得太緊,不然手和手腕肌肉緊張,手臂僵硬,不能平順滑動出桿擊球,右手握桿時,拇指和食指在虎口處輕輕夾住球桿,好像一個吊環,衩際握住球桿的是手的前部,即:拇指和前兩個手指,另外兩個手指虛握,小指包繞在球桿底部,主要配合控制球桿的平衡穩定,使球桿保持直線運動。
二 桿架手勢用手為球有做成的各種支架稱手桿架,架桿或台架等。在台或以架等。在檯球運動中往往被人忽視了它的重要作用,要保證擊球的准確性,必須有自然而穩定的桿架來支承,它可以准確地引導球桿進行擊球動作的導向。 1 平背式桿架手勢:先把左手掌伸直,手心向下按在球台檯面上,五指盡量岔開、指開緊抓檯布,形成一個寬而有力的穩定桿架基部,然後掌心稍微拱起,拇指緊貼食指翹起,食指與拇指之間便出現一個凹槽,球桿便可以放在凹槽上活動自如。如需要調整高低時,可以使手指伸平手掌降低、拱起而升高適應擊球需要。這種桿架高度低,適用於球徑較小的落袋式檯球。 2 鳳眼式桿架手式:為了容易理解,方便練習,現把這種手勢分解成單項動作圖解說明如下:(1)將左手平放在球台檯面上,手心向下,由手腕到指尖,向內側稍微轉個小彎。(2)小指、無名指和中指,一齊向內側轉動拱起,手掌左邊壓在檯面上,三個手指形成支撐的手勢。(3)當左手與球桿方向接近直角時,左手拇指和和食指尖向一起捏。(4)拇指和食指形成一個圓圈後,便可以把球桿插入圈內來支撐球桿擊球。如果需要調整高低時,呆伸展或拱起中指來調整。因這種桿架高,多用於球徑大的開侖檯球。 3 v形桿架手勢,如果遇到在主球後面有一個球造成擊球障礙,為了不碰這個阻擋球必須將球桿抬高,主球和阻擋球越近,打好主球的難度就越大,如果主球緊緊近阻擋球做桿架的手應更近些,角度就更陡些,以便打中主球,相對的可擊部分就很小,打不好就要滑桿。把四個手指頭豎起來,支在阻擋球後面,盡量把大拇指翹起,把球桿架在拇指和食指間形成的v形槽里,擊球時,球桿順著槽滑動,如果擊球需要時,球桿把還可以抬高。這是不太舒服的一種桿架,但又非常重要,不會是不行的,應該經常練習支撐的手指,直到能穩當面而有力的支起球桿為止。 4 台邊桿架手勢由於球的位置變化多端,以及打法不同,僅靠幾種常用的標准桿架手勢,不可能是萬能的,所以桿架手勢也不可能千篇一律,而是多種多樣的,有五花八門的名稱。
三 身體姿勢能否瞄得准打必進,擊球姿勢起著重要的作用,有的人,初學時並不注意,只是隨隨便便地站在球台前揮桿就打,這是種極為有害的開始。常見一此球手,打了多年檯球,球技並不出色平平常常,深感苦惱,當發現擊球姿勢不正確,有心糾正力圖提高球技水平,但已形成習慣很難改正。因此必須強調,初學開始,必須懂得並嚴格要求自己,一定下決心使自己的擊球姿勢是正確的合格的。 1 身體站立位置,首先要確定身體站立的合適位置,這要根據球和球桿的方向距離來決定。先用右手按照要求握好球桿,而向球台上要打的主球方向站好,平握球桿,桿頭指向主球,與主球相距6—10厘米左右。握桿的右手拇指要和褲子側縫對齊。球桿的指向必須與主球行進方向成一條直線。 2 腳的位置:身體站立的位置確定後,握桿的右手原位不動,在兩腳立正站立的姿勢下,左腳向左稍前側方邁出一小步,寬度與肩寬略等(可根據身材高低調整),右腳尖向右外側自然轉動45度左右。兩腳平放在地面上,不要虛提或離開地面,右腳綳,構成一個穩固、堅定的擊球姿勢。 3 上身姿勢:(1)落袋式檯球。如司諾克和美式花球球小檯面大,准確度要求高,所以一般多採取腑身視瞄準擊球,用平背式手桿架,上身向前平伸,與檯面很近,頭略抬起,下頜與球桿相貼,兩眼向前平視,順著球桿方向瞄視。(2)無袋撞擊式檯球,球徑大,主球只要能碰撞上兩個目標球便可行分,多採用重疊式(厚薄度)瞄準法,准確度要求不高。手桿架採用比較高一點的風眼式桿架。瞄準時,雙眼在斜上方掃視球台上的三個目標球,因此,只要上身稍微向前傾斜一點,便可以縱鑒全局。 4 面部位置:正確擊球姿勢的形成,不能忽視面部位置的關鍵性作用。面部不正就瞄不準,也就不可能擊球入袋。要想做到打得准,彈不虛發,使球按照預想的路線行進,就必須特別注意,使面部的垂直中心線與球桿的中軸線,保持在同一個垂直中心平面上。怎樣才能把面部擺正呢?具體做法是在瞄準時,將下頜對准球桿中軸線上,並與球桿相貼,兩眼保持水平,向前平視。這樣面部中心,包括鼻子,嘴和下頜,便都能與球桿和右後臂,進入同一個垂直平面里。下面是關於桿法的運用等~~學打檯球首先必須了解用球桿怎樣打,打主球各個不同部位,球將會產生什麼樣的旋轉變化,當主球主動撞擊被動的目標球後,兩個球將要產生什麼樣的旋轉變化和行進去向等。
為了學好檯球,一定要弄明白,球的運動狀態與球性,不然,對著球胡亂擊打,違反擊球的科學規律,是很難學好打檯球的,也就達不到提高技術水平的目的了。用球桿擊打主球上的點叫擊點也稱撞點,面對主球平視,是個圓形面,這個圓形面上到處都是可以打的擊點。但是,為了方便分析研究和學習,在圓形面上以圓心為基點設中心點,並根據點位與旋轉的相應關系,在中心點周圍選定8個點,一共9個點。球和球桿上的撞頭都是圓球面形的,如果球桿上的撞頭在圓球的邊緣部位時,由於角度過斜,便要發生打滑現象(稱滑桿)。說明主球的球面上,不是都是可以用球桿擊打的點位,而是有一定范圍限制的。可以撞擊而不至於打滑的范圍稱安全擊球區。即把主球視平面直徑劃分10等份,取其中6等份在球中心畫個圓,稱其為十分之六的同心圓,在這個范圍內擊球,就可以不會發生滑桿現象。如果擊球技術達到高超水平,還可以超過安全區擊球,也很少發生滑桿現象。仍可以向球體邊緣延伸,把安全擊球區再擴展到主球直徑的十分之七或十分之八范圍。當球技達到相當高超的水平後,擊球范圍也自然隨之延伸擴大,密密麻麻地布滿了球面,幾乎處處都是可擊之點,使球的運動千變萬化,變幻莫測。以9個基本點擴展為17個、33個直到49個。1、主球的旋轉運動:主球上雖然有九個基本擊點,初學者練球時,要先熟悉中心、中上和中下這三個主要常用的擊點。這三個擊點若能打得好,無論打無袋式或落袋式檯球,基本上都能解決擊球得分的問題。1)撞擊主球中上點:球開始延著球桿方向,直線向前奔走得很快、很遠。因為球受正旋力矩的推動,滾動旋轉的磨擦又比滑行磨擦少得多,動能損失很小。2)撞擊主球中心擊點:開始沒有旋轉,向前滑動瞬間後,因受台呢的磨擦阻力作用,漸漸產生了正旋力矩,使球與檯面接觸點速度減慢,球的頂點速度不變,於是球便向前旋轉起來。球在哪裡開始旋轉,能滾到多遠的距離,依擊球力量的大小而不同。3)撞擊主球中下點:球一開始就具有逆旋的力矩,球則一邊行進一邊倒旋,由於台呢的磨擦力作用,倒旋減緩直到為零,球經過一段滑行,便過渡到正旋前進。直到減慢停止。4)撞擊主球左中或右中擊點:這是一種側旋轉球的打法(亦稱偏桿擊球)。技術難度較大,但又是必須學會練好的側旋球技術,並懂得在擊球中會出現需要側旋球的重要作用。當遇到需要從根本上改變主球或目標球前進路線的時候,便會體察到運用側旋球的特殊作用。側旋球是檯球的一種特殊的轉動。這是一種畸形旋轉,在撞擊目標球的前後都能改變球的路線。上面已經講過,打主球中上點所產生的上旋,可以形成跟進球。而打中下點產生下旋,可以形成縮球。側旋是這些技術的延伸發展。由於平常打球,大都用的是主球中線范圍上的九個擊點,而形成面對主球正面瞄準擊球習慣,一旦使用偏桿,往往是球桿對主球斜著打。打側旋球要求球桿必須與檯面平行,如果養成抬高後手握桿習慣,將會影響擊球效果。還有擊球速度和力度的控制要求都比較嚴格。撞擊主球左中或右中擊點後,主球則以水平方向自轉(左轉或右轉)與向前旋轉的混合轉動方式前進。撞擊主球左中點時,從球的上方看,球是順時針方向自轉,稱左旋;撞擊主球右中點時,球是逆時針方向自轉,稱右旋。側旋球的主球前進線路不是直線,比如打左旋球時,主球受偏左的分力推動,開始先一點點地向右運動,然後又向左邊轉動。打右旋時,主球開始一點點地向左運動,然後又向右運動。由此可知,側旋球使主球離開直線運動軌跡,因此主球與目標球之間的距離越長,瞄準的判斷越是需要准確。2、偏球相撞的旋轉運動:偏球:所謂偏球,就是不正面撞擊目標球,主球只撞擊目標球的偏側部分。打偏球的目的,就是改變主球和目標球的球路,達到得分的要求。無論開侖還是落袋式檯球,都常用到偏球。我們常聽到的所謂厚球,薄球,又或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球,指的就是主球撞擊目標球時,偏側的程度。厚、薄或幾分之幾,是主球撞擊目標球的有效撞擊截面占球的截面的比例,厚就是撞擊截面大,薄就是撞擊截面小。但習慣說的數字比例,並不是面積之比,而是撞擊截面在直徑上所佔的線度與目標球直徑之比。厚球與薄球是在實際比賽中的一種擊球技術和戰術,平時練習時,必須熟悉各種厚薄球在擊球中以及撞擊後,主球和目標球的運動狀況。偏球的厚薄,大體可分為六個類型:正面、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現分別介紹於下:正面:就是主球球心速度方向正對目標球球心,撞擊截面等於目標球的視圓面。從主球前進方向看去。主球和目標球完全重合。二分之一:主球球心速度方向偏離目標球球心,剛好與目標球側面外邊緣相切,或偏左或偏右,撞擊截面線度占球截面直徑之半。三分之一:主球撞擊目標球的撞擊截面線度占球截面直徑的三分之一,或左或右。四分之一:主球撞擊截面線度占球截面直徑的四分之一,或左或右。四分之一球已經是相當薄的球。四分之三:主球撞擊截面線度,占球截面直徑的四分之三,或左或右。這是相當厚的球,僅次於正面撞擊。無論打什麼厚薄的偏球,瞄準的點都應該是目標球橫直徑延長線與主球縱向(運動方向)延長線的交點。
若用這種厚薄度進行瞄準,要打各種偏球時,一定得熟悉瞄準點所在位置和瞄準方法。3.厚度計演算法與瞄準法因厚度不同而使母球分離的角度母球擊出後在碰觸到目標球的瞬間,母球與目標球重疊的比率稱為「厚度」。它對於花式檯球的球路(球的前進方向)來說最為重要。當你瞄準了目標球想將它擊落球袋時,如果厚度產生了偏差,目標球就無法落進你所瞄準的球袋中,並且會越偏越遠。在實際的比賽中,母球、目標球與球袋很難得剛好排成一條直線,多半是三者排在不規則的角度上,因此就不容易將目標球擊落球袋,而且每次擊球時這三者的角度與距離都不一樣,所以需要一些技巧。而厚度就是在控制球路時的重要因素。偏球的偏轉:主球正面撞擊目標球時,如果主球沒有旋轉運動,則主球的動量全部傳遞給目標球,主球停住,目標球沿主球原來方向向前奔去,只是主球和目標球互相換了個位置。即前面已經講過「定位球」事實上由於磨擦力及動量吸收,目標球前進速度要減慢一些。當主球偏側撞擊目標球時,主球和目標球的運動方向,都偏離了主球原來的運動方向,一偏左,一偏右。在動量不被吸收的前提下(絕對彈性碰撞),且假定主球不旋轉,碰撞後的主球和目標球運動方向的夾角,則為九十度,不管偏球厚薄為多少。掌握了這一點,再記住不同旋轉狀態下的偏轉方向影響,就能比較有把握改變球路。偏球越厚,則目標球運動方向越接近主球運動方向,目標球運動速度越高,主球則越接近橫向滾出,速度越低。偏球越薄,則主球運動方向和速度越改變得小,目標球越接近橫向滾出,速度越低。主球和目標球的運動的瞬間位置,符合以原主球運動方向為對角線的矩形定則。變即瞬間的主球與目標球的軌跡,構成了矩形的兩個邊,這個矩形對角,就是原主球的運動方向。依據這個定則,便可估計主球與目標球碰撞後到達的位置。
❽ 打檯球的技巧
打檯球的技巧1、高桿
顧名思義就是擊打母球中點上方,使母球擊打到目標球後繼續向前移動。縮桿:又叫拉桿、低桿,就是擊打母球中點下方,使母球接觸目標球後向後移動,要注意的是擊球的力是向下的,而不是水平的。
打檯球的技巧2、偏
就是加side,擊打母球左邊或右邊,使母球向前移動時自身旋轉,使母球擊中案邊或其他球後改變移動路線。旋轉球在擊打目標球前會有一定的變線,變線因力度、旋轉大小的不同而不同,雖然有公式計算變線的弧度,但是想打准還需要鍛煉球感。
打檯球的技巧3、跳球
利用短桿(跳球桿)從母球上方擊球,使母球產生跳躍效果躲避障礙。
打檯球的技巧4、剎車球
亦是擊打母球中點下方,使母球向後旋轉一定距離後再向前滾動,擊打到目標球後產生剎車(定球)效果。
打檯球的技巧5、偏縮
和加旋轉高桿一樣,在縮桿或高桿的基礎上,利用旋轉改變母球移動路線,以達到走位目的。
打檯球的技巧6、弧線球
類似於跳球,但用力方法和擊球角度不同,切在這基礎加上了旋轉技巧。打檯球不是技巧好就行了,還要細心、智慧、冷靜等因素,是休閑健身的好方式。
檯球起源於何處,目前尚無定論。現今有西班牙起源說,英國起源說及法國起源說等不同的觀點。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十四五世紀以來,一種類似戶外的板球運動經過改良作為室內體育項目——檯球,在歐洲各地流行起來。
❾ 2d撞球具體比賽操作方法
功能菜單:滑鼠左鍵點擊即可。
玩家個人信息:在玩家信息欄上滑鼠右鍵點擊即可。
擺球:當需要玩家擺球時,滑鼠會變成一個手部形狀,玩家只需要移動滑鼠把球發到自己理想的位置上,然後點擊滑鼠左鍵即擺好球了。
擊球:瞄準目標球後,按住滑鼠左鍵不放,屏幕右下角的力度槽會由大至小的變化,力度槽滿時代表最大力量,在您覺得合適的力度時候松開滑鼠左鍵,將按照當前力度擊球。選擇擊球點 在輪到自己擊球的時候前,使用左鍵在游戲界面的右下角選擇您需要的擊球點,然後再進行擊球,這樣您可以打出退桿,旋轉球等多種厲害的打法。
基本技巧
1、如何調白球度數 當擊球點調到下方,白球一開始,向前旋轉前進,到達一定位置,白球不動,平行向前移動,過了這個位置,白球開始向前滾動,我把白球不再旋轉的那一點叫做臨界點。
擊球-----(向後旋轉)------臨界點白球不動,平行移動------(向前旋轉)------> 擊球力度的角度,分別為 0°、22°、45°、67°、90°、122.5°的時候,臨界點距離分別為:
8球
122.5°=0.5顆星
90° =1 顆星
67° =2 顆星
45° =4 顆星
22° =6 顆星
2、弧(重點探討內容)
以左右為三個釘(四份),上下為七個釘(八份)。
弧底左二釘,,桿平,,度68,,點低桿右下偏一毫米(全力出桿),,進左下袋;
弧底左三釘,,桿平,,度76,,點低桿右下偏一毫米(全力出桿),,進左下袋;
弧底左二釘,,桿平,,度68,,點低桿左下偏一毫米(全力出桿),,進左上袋;
弧底左一釘,,桿平,,度76,,點低桿左下偏一毫米(全力出桿),,進左上袋;
母球在左下袋口,桿角四十五度(開球白點),,度65度,全力出桿,,進左上袋;
母球在下白線,,桿直,,度64度,,藍點左下三至五毫米,,全力出桿,,進左上袋;
母球在下白線,,桿直,度63度,,藍點右下三至五毫米,,全力出桿,,進上中袋;
母球在下白線,,朝中袋桿四十五度角,,度75,,點在右和下的中間位,全力出桿,進下中袋;
母球在下白線,,朝左上袋桿四五度角,,度75,,點在左和下的中間位,全力出桿,進左下袋;
母球在開局點,反平桿78度,低桿偏右一毫米,全力出桿,進右上袋;
母球在開局點,反平桿7
3、撞球瞄準技巧
瞄準是理論上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很復雜的細致活。說起來很簡單,就是要虛線前的的虛擬的球和目標球相切,然後兩球和袋口成一條直線。注意是一定要相切,絕對不能相交了,養成相切的好習慣,打難度的球才會有進步!還有些特定角度的球不是簡單的瞄成一條直線的,比如大角度的中袋,不能瞄袋口的正中間,這樣往往是打在了邊幫上的。大角度的底袋,要瞄到剛進那是很好的,不過我的經驗告訴我那樣找點很有難度的,可以瞄得稍微偏底褲一邊的進球幾率是比較大的。有些特定角度的球要靠經驗了,多打幾次,把進的和沒有進的對比一下,以後就記下怎麼打了比較好。
斯諾克
網路檯球的瞄準一般是兩種方法,一種是圈瞄,一種是線瞄,圈瞄就是利用瞄準圈,將瞄準圈緊貼目標球,瞄準圈的圓心、目標球的球心和袋口中心三者成為一條直線,這樣擊球就會八九不離十了。線瞄則是將游標放在目標球的前方,讓瞄準線穿過目標球,按照切分的比例判斷目標球的走向,難度比較大。圈瞄和線瞄相比,圈瞄的特點是容易找准位置,但是精度不高,因為動一個象素的位置,目標球的走向會偏出比較大的角度;線瞄的精度高,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游標在遠處動一點,瞄準線和目標球的交點可能只調節了幾分之一個象素的距離,自然可以比較精確的瞄準你想打的任意角度,但是這種瞄準方式不太直觀,掌握起來比較難,因此大家應該首先考慮圈瞄,而線瞄這種方法,一般只適用於兩種情況:一是距離非常長但是幾乎沒有角度的直線球,利用瞄準線放在目標球的正中瞄準要容易和精確,二是目球離目標球太近,瞄準圈無法放在目標球附近的情況。
先說圈瞄的方法,大家不妨試驗一下,將圓圈套在任意一個球上,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圈比球略微小一點點,這是因為圈的邊緣是黑白兩色,而球的邊緣是有過渡色的,因此球顯得圓潤一些,圈則多少帶有多邊形的意味,比球略微小一點點,這樣的微小差距,反映在擊球中卻是明顯的,那就是當你將圈緊貼目標球的時候,對於母球卻是太靠近了,這樣如果你瞄的很準的時候,其實出桿後你會發現球打厚了,其實,也就是目球走到瞄準圈的時候提前撞擊了目標球,因用圈瞄的時候,應該略微將球瞄薄一些。角度越大的球,越要往薄了瞄。最薄的時候要留出大概五度左右的富裕量呢。(一開始很難掌握,需多練習)。
另外,用圈瞄準的朋友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要把瞄準圈隨便一擺就完事,應該每次都輕輕靠在目標球上,既不能重疊,也不能留空隙。這樣可以保證每一次都能精確的擊打目標球。
線瞄相對比較困難,從我的感覺來講,如果你將瞄準線跟目標球相切,那麼目標球會改變大約30-45度的角度,如果將瞄準線放在目標球直徑的三分之二處,目標球會改變大約15度,大家可以嘗試一下。知道如何瞄準後,我還要提到一點,就是最佳進球角度,我們仔細看袋口,大家會發現,同一個球進袋口的角度可能有一個范圍。通俗點說,我們可以讓一個球打到袋口的最左邊入袋,也可以打到袋口的最右邊入袋,這兩個路線形成一個微小的角度,只要球走的路線在這個角度內,就可以入袋,最佳進球角度則是這個角度的角平分線。每次瞄準的時候,如果你都能瞄向這個角分線,實際打出去後即使稍微偏一點也能下,這樣就會增加你進球的概率,善於利用這點微小的差距,在今後提到的走位當中頗為重要。
4.QQ檯球基礎之一走位
一、高桿(上旋)
擊打白球的中點以上的部位,可以使白球在前進的過程中同時產生向上的旋轉,當白球觸到目標球之後,白球快速向前跟進。
二、低桿(下旋)
擊打白球中點以下的部位,可以使白球在前進的過程中同時產生向下的旋轉。當白球接觸到目標球之後,白球隨即快速後退。
當白球球心---目標球 球心---袋口中心位於同一直線時,則白球完全沿著開始擊出時的方向後退。如果此3點不在一條直線上,那麼白球的後退方向會與擊出時的前進方向有一個夾角。夾角的大小取決於擊打白球的力度,擊球點以及觸擊目標球的厚薄。
三、偏桿(側旋)
偏桿球分為左旋和右旋兩種。擊打白球左半部會產生左旋(順時針旋轉);擊打右半部則產生右旋(逆時針旋轉)。
與高桿和低桿的原理有相似之處,用偏桿擊球時,白球擊打到目標球之後二者的分離角也會發生變化。簡單說,就是加了哪邊的偏桿,那麼白球就向哪邊偏移。
走位的基本原理
1:三點一線
。即:母球在碰到目標球的那一瞬間,母球---目標球---目標洞口,三點成一條直線。所以瞄點就是用滑鼠頭的那個園球來和目標球相切,看到三點一線的角度就可以進球了(當然也可以用線瞄,只是不大好掌握,也有用線瞄點的高手)
2:無旋轉瞄點:
基本的大家都會,這里主要是說一下薄球的瞄法。當母球碰到目標球的那一瞬間,會產生一個磨擦力,所以打薄球的時候,要稍稍再偏開一些,,有時候好象是打不到球的位置就是剛剛好的位置,這個要在實戰中自己去總結。
3:有旋轉球的瞄點:
這里說的旋轉主要是指母球往前和往後有一個旋轉的力,這個時候,母球碰到目標球會產生更大的磨擦力,所以有些球明明是對正了的,但是打出去了卻就是進不了,就是這個原因,所以,當你把磨擦力考慮進去了的時候,你的瞄點就要再偏開一些,這樣就剛好是進球的角度。
4:偏桿的瞄點:
在可樂吧,偏桿會讓母球走一個弧線。(根據力的合成原理,就是在現實中母球也會有一個弧線,只是那個弧度不大,沒有可樂吧這樣誇張)。所以,旋轉球的瞄點,要更加偏開一些,偏開多少才合適不好掌握,只有憑經驗。當然不同的偏桿方向你要偏開的方向也就不同。
所以,偏桿應該在母球和目標球近的時候用比較穩當,因為這個時候母球偏開的弧度不大。就算是偏開也只需要一點點就夠了。
當然,這里要說明的是:當你打母球的下偏桿的時候,因為母球有個向後退的力,所以母球前進的速度會減慢,這個時候母球的弧度會加大;當你打母球的上偏桿的時候,母球的前進速度較快,弧度也就相應較小。加上一定的角度會使這個弧度加大。
5:反彈球的瞄點
擊打目標球以後,目標球前進吃一庫再反彈進袋。理論上就是入射角等於反射角,這個大家都知道的,不再多說,這里只說以下兩點
反角度反彈的時候,要考慮磨擦力
正角度反彈的時候,由於目標球反彈會碰母球,所以應該加上一定的低桿,一般用得比較多的就是大力全退加三十度左右.
6:接力球(傳球)的瞄點參照三點一線的原則。只是中間多了一個中轉,這個多練就好。
能掌握好以上的幾點,你就基本上能做到能看到的,理論上有的球都可以打進了,也為以後的技戰術的運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技術運用
技術運用就是控制母球,當你打這一桿球的時候,就得把母球走到好打下一桿球的位置,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走位。
1:無旋轉的走位
這個時候主要是擊球點的選擇,目標球所進的袋的選擇和力度的控制。白球碰到了目標球以後,會按兩球的切線方向反彈。
當目標球離袋口較近的時候,擊球點的選擇就相應會多一點,你可以利用這一點來走母球的位,看看反彈以後會向哪裡走。
同樣一個球,你可以進中袋,也可以進底袋,這個時候就應該選擇擊打以後能走到下一個球位的那個袋口,當然,這樣可能會給擊球帶來一點難度,所以擊球一定要准。
擊球的力度也是決定白球會最終停在什麼地方的一個關鍵,在選擇擊球角度的那個下面有一個力度控制,你可以調節它,選擇不同的力度,而當你打熟了以後,一般都是靠手感來控制那個力度的,這個只要多練就可以了。
2:旋轉球的走位
1.低桿
大家都知道當擊球點在中點下面的時候,母球擊打到了目標球後會往後退,一般來說,擊球點越下,退得就越多。
當然,僅僅這一點是不夠的,還得配合上角度。(角度是指球桿有球桌面的夾角),那麼加多少角度才合適呢?加了角度以後,母球又會怎麼走呢?應該加多大的力度來配合呢?這里就有一個力度的合成和衰減的問題了。
a: 當母球擊打的是目標球的正中的時候,若力度的衰減不大,那麼角度越大退得就更遠;若力度衰減較大,那麼旋轉的衰減也相應較大,這個時候,就算是加上大角度也會因為旋轉的衰減而退不動了。
實戰中是這樣的:近球加大角度退得較遠,遠球加角度一般在三十度左右退得較遠(這里是指的全退 大力而言,若不是全退,那麼角度會有相應的變化,擊球點越近中點角度相應要調大一點)
b: 當母球擊打的是目標球的側面的時候,角度是以45度為分界的。
具體的理論如下:
母球擊打目標球以後,全退加45度角,若無力度的衰減,母球會向兩球的中心連線方向反彈,角度小於45度,會向母球前進的方向偏出,大於45度,會向反方向偏出,擊球點偏向中心點越近,偏出就越大,力度衰減越大,向母球前進方向偏出就越大。
退的力度會因為擊球點的不同而不同的,擊球點越薄,反彈的分力越小,退得就自然不遠,越厚就越遠,當然有力度的衰減相應退得就不夠遠,這個大家可以細細去體會。
2.高桿
當擊球點在母球的中點上面的時候,母球擊打到了目標球以後,會往前跟,擊球點越上,跟得就越多。
a:擊打目標球的正中的時候,角度的大小和力度的衰減原理同上,這里不再綴述。
b:當母球擊打的是目標球的側面的時候,全跟加角度,母球就會向切線的角度方向前進,舉個例子:全跟加三十度,那麼母球前進的方向就是和切線的三十度角。當然這里還得考慮力度的衰減和磨擦力,會有小小的偏差。
c:若目標球的前方還有一個球擋住,由於那個球的反彈,而你現在又是加的大角度,跟進的速度較快,就會有兩次擊球的機會,這就是為什麼兩個相貼的球會在加大角度的情況下兩個球都一起進的原因,大家可以在實戰中去體會。
3.偏桿
當擊球點在中點的左邊或是右邊的時候,母球碰到庫邊會向相應的方向反彈,擊球點偏左的時候,碰到庫邊就會向左邊跑,擊球點偏右的時候同理由於是碰到庫邊有個反彈力,再加上偏桿讓球產生旋轉和庫邊的產生的磨擦力,這個時候母球走的方向就是兩個力的合成的方向,這里同樣有個力度的衰減的問題,基本原理同上面的旋轉相同。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加大角度有時候反而沒有加小角度碰到庫邊反彈的角度大的道理。因此,打偏桿的時候,你可以試試加大力再加小角度的偏桿,會有驚人的偏轉。因為沒有具體的參數可以對比,而我對這個也只能經驗,這里就不作理論上的闡述了。
4.勾球
勾球是指母球碰到庫邊反彈再擊打目標球的擊球方法。
a: 基本理論是入射角等於反射角。在這里要說明的是,反彈的線是按和庫邊相差半個球位來計算的。
b:當母球吃庫反彈的時候(即碰庫邊反彈),高桿和低桿會有所衰減,但是還是能跟進和退回,所以勾球的時候,是可以加上高低桿的。
c:高低桿和偏桿的結合
高偏桿吃庫後碰到目標球會按目標球前進的方向跟進
低偏桿吃庫後碰到目標球會按目標球前進的反方向反彈
掌握好了以上幾點,你就可以隨意地把母球走到你想要走到的位置了,建議有時間去打打九球,因為九球的走位要求較高。
戰術運用斯諾克
1:進攻
進攻的目的就是為了一桿接一桿的打球,直到打進最後一個球為止,基本的准確和走位就不再多說,
這里說說注意事頂:
a:擊打的次序一定要想好,先打什麼球,後打什麼球對你最後能不能收台起決定性的作用。
主要是以下原則:
●好打的球若不是作為現在過渡的需要,盡量留到最後再打,因為當你需要炸球的時候,這個球還可以給你過渡一下,讓你的擊球多一個選擇,盡量減少了難度。
●封住了對方的球路的球,最後打。
●利用好打的球把不好打的球踢到更好打的位置。
●要懂得什麼球是作為過渡的,應該什麼時候打,這樣,就可以做到隨心所欲了。
b:一個球會有很多的走位的方法,首選的應該是不加旋轉的走位,因為那樣可以確保準度,也可以節約時間。當然,一個球的走位有好多種方法,你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里做出選擇,不要左右徘徊。
c:若是沒有必要,盡量不要讓自己的母球碰到對方的球,以避免碰到對方的球以後攔住了自己的目標球或是把自己的母球碰到了很難擊打下一個球的地方。當然要是你知道碰到對方的球以後母球會到什麼位置或是對方的球會到什麼位置,那麼你可以放心地打。當你的球在對方的空位里穿進穿出而把自己的球清台的時候,那種感覺真的是美妙極了。
d:邊打邊踢,盡量給自己創造能踢球的機會。
●炸球,就是利用自己打的這一桿球把一些本來打不到的球碰開。這里要說明的是,好多人都是全力炸球,這有一些運氣的成份,有時候其實不用太大的力,你只要輕輕碰出其中的一個,再利用那一個球又去碰開其它的球,這樣就步步都在你的掌握之中,不會出現模糊走位。對運氣成份的依賴越少你的水平就越高。
●把自己的球輕輕地碰到袋口附近,這樣可以減少難度,進而減少失誤。
●有些袋口(比如說右上袋)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有可能,你也可以把需要打那個袋口的球碰到更好打的袋口,當然這里對力度,角度的要求較高。
●對方的球封住了自己的袋口,可以想辦法把它踢開,或者乾脆幫他打進去,給自己的球開路。
e:思路一定要開闊
●好多朋友打球的時候看不到母球吃兩庫走位,即打了目標球以後,碰兩次庫邊再走到下一個球的位置,這種球就需要多看多練,有現實中打球經驗的人對這一點掌握得都比較好。
●走位盡量走到可以同時選擇擊打幾個球的位置,這樣就算是你走位有失誤也會有其它的球可以再過渡一次。
2:防守
防守是為了讓對方增加擊球的難度,進而會失誤,給自己提供更好的擊球機會。進攻是先發制人,那麼防守就是後發制人,這需要一定的耐心。
a:什麼時候應該防守:
●當你沒有把握清台的時候,請不要先把好打的球打進,先防守。因為你的球越多,對方的球路被你的球擋住的可能性越大,對方失誤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你的球都有一定的難度,有些球和對方的球貼在一起,雙方都要碰散那些球才可以繼續擊打,而你又實在想不出辦法的時候,就先防守,把這個難題給對方。
●當你的球有一定難度,正好這個時候可以給對方做一個斯諾克,請防守。
3.反袋和勾球
先想像桌面上沒有袋,一個母球滾出去後的軌跡是什麼?是一個又一個的平行四邊形來組成的。這樣就可以找反袋的點了(先說反,勾是一樣的道理)。只要目標球碰邊以後能簡化的找到一個等腰三角形就可以了!這個地方要特別注意的是,不是什麼反的球都可以直接找到等腰三角形的,有些需要延長或者截一部分來找等腰三角形。要點是目標球碰邊的點(稱A點)和目標球在的點連線,A和袋口連線,然後是在運動中找到等腰三角形的。這是簡化的反球,只要等腰三角形就可以了,對那種三級的勾就可以用平行四邊形來找點了!尤其注意的是上面的一個問題,只有A是等腰三角形的一個頂點,然後目標球在的點和袋口不一定就是那個等腰三角形的另外兩個頂點了!只是剛才說的那兩條連線是這個三角形的兩個邊!有時候一邊要短些,就把另外的一邊從中間截一個相等的一段來找等腰三角形!桌面周圍的反彈點是很有用的,把各個點連起來可以從中看出好多的平行四邊形(也就是好多的等腰三角形),在你看多了以後可以用他們做參照的!對於這個反彈點,我沒有什麼研究,只是做參照,沒有如很多高手說的什麼有公式,我理解的這個公式就是找平行四邊形和等腰三角形。
4.K球
這也是在課本中有的知識,高中物理學過的球的碰撞問題中說的很明白,兩球斜碰以後,在沒有旋轉的情況下,母球是沿過兩球切點的切線方向移動的,目標球是沿過切點垂直切線方向移動的,只要把握好這個移動的方向,想踢球是比較容易的了!
5.思路和力度
上面每步都是很重要的,這兩個也無比的重要,這我只能把我打求的風格的特點告訴大家供參考了。我不是一般人那樣先打簡單的後打難的,我的選擇是,如果每個球都有進,那就按照能收的順序打,有被包住的球,就想辦法K開,用的就是第三步的技巧。我總體是進攻為主,給我任何一桿都要想想看能不能一桿收了,如果有K和做球的機會我是絕對不會放過的,這就要球力度,走位,思路,准確度了。。。。。這不是什麼很簡單的,要想提高准確率還可以速成,要想成為高手可不是很好速成的。
6.QQ2D檯球心裡素質
好的球手心理素質也一定是好的,心理素質和球技一樣也是永無止境的,高手相爭技術變得不那麼重要,反而心理上的一個小小變化很有可能會影響比賽的結果。
7.與自已水平相當的人比賽
情況下兩人心理上誰都不服誰,球技也差不多,怎麼辦,還是從心理著手,想盡一切辦法從氣勢上壓倒他,既然高手能給你造成心理上的壓力,那麼你認真打好每一桿球也會給對手造成壓力的,第一局很重要,腦海里什麼都不要想,只想著打出好球來,讓他心理產生緊張,在打進一顆好球或走出一顆好位時甚至可以給自已鼓氣,嘿嘿,打的如此之好,對手應該有點慌了吧,特別是在已經贏球的情況下盡量去打一些難度球,一旦打進會給對手一種感覺,覺得你和他打球很放鬆,隨便打打而以,這樣他的氣勢會弱下去,有和我打過球的人應該知道,我在打最後一個七分時經常是翻帶進的,這種球看起來有難度,其實練練很簡單,可以做到百發百進,通常大家可以在這個球上翻帶搞進,挫挫對手的銳氣。
8.與自已水平低的人比賽
情況是一邊倒,已方心理上遠勝於對方,那有沒有輸的可能呢,肯定是有的,就輸在太放鬆上,就和第一節里講的一樣,平常只有四五成把握的球也敢於進攻,如果對手心理也不錯的話,你失誤了就很可能輸球,而且太放鬆的情況下經常會犯一些低級錯誤,如很簡單的球打不進,這時對手看見了,覺得你也不過如此,氣勢就會上漲,相應球也會打的更好,所以與這種對手打球時記住不能放鬆還是要認真打,該防時還是要防,不要冒險進攻。
在這樣一個有著眾多玩家的游戲當中成為頂尖高手成為了玩家們的追求,如何才能做到呢?下面我們言歸正傳,和大家談談在我看來如何成為2D8球的頂尖高手!
8.大家對頂尖高手的評判標准都不一樣,這里我給出一個絕對的標准(我自己定義的)
先手進攻單桿率在75%以上能稱為頂尖高手.(先手是指雙方都沒有下球,開始進攻的情況)
頂尖高手需要具備哪些要素呢?
(1)高精度的準度 (2)完善的走位技巧 (3)高縝密的思路 (4)准確的大局觀 (5)良好的擊球習慣 (6)過硬的心理素質
這要素是根據他們的內在聯系來排序的,只有一個一個循序漸進的做好了,才能把水準提升上去
2D撞球 - 其他功能
錄像功能
桌 Q 提供了完善的錄像功能使用游戲房間右上角的「錄象」按鈕,玩家可以把自己與高手的對局保存下來,細心觀摩,也可以總結自己的經驗,增長技藝。錄像文件都保存在桌 Q 安裝目錄的 record 目錄下面,使用右上角的「播放」按鈕,可以重放過去的錄像。
2D撞球 - 游戲等級
等級 稱號 所需積分 (x)
1 墊底小王子 x<=-200
2 桌 Q 大白菜 -200<x<=-100
3 桌 Q 麻瓜 -100<x<=-50
4 桌 Q 土包子 -50<x<=-20
5 桌 Q 初行者 -20<x<=0
6 Q 室浪人 0<x<=100
7 Q 室學童 100<x<=200
8 Q 室門徒 200<x<=500
9 Q 室大門徒 500<x<=1000
10 桌 Q 浪子 1000<x<=2000
11 桌 Q 強人 2000<x<= 5000
12 桌壇新人 5000 <x<=10000
13 桌壇新星 10000<x<=20000
14 Q 室持桿者 20000<x<= 5000 0
15 桌壇新秀 5000 0<x<=80000
16 鎮室之寶 80000<x<=1 5000 0
17 桌壇新貴 1 5000 0<x<=180000
18 片區持桿者 180000<x<=2 5000 0
19 桌 Q 達人 2 5000 0<x<= 3000 00
20 桌 Q 教父 3000 00<x<=3 5000 0
21 桌 Q 終結者 3 5000 0<x<=400000
22 片區無敵 400000<x<=4 5000 0
23 世界冠軍 4 5000 0<x<= 5000 00
24 Q 室傳奇 5000 00<x<=600000
25 桌 Q 真人 600000<x<=800000
26 桌 Q 先生 800000<x<=1200000
27 桌壇奇人 1200000<x<=1 5000 00
28 桌 Q 神人 1 5000 00<x<=1800000
29 桌 Q 祖師 1800000<x<=2000000
30 Q 聖 250000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