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預防「『90後』大學生沉迷網路」教育策略分析
網路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是網路是一把雙刃劍,有利就有弊。面對這樣的環境,「90後」大學生往往有禁不住誘惑的時候,如果自控力不強,一經接觸就會越陷越深,可謂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根據青少年心理發展的特點,採取適當的教育措施,預防學生沉迷於網路,促使青年心理發展最優化。
現今時代是一個網路時代,人們的生活中網路不斷深入人心,如影隨形,逐步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起來。網路世界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內容多樣、新聞視頻、圖片信息、游戲聊天等,可以說是包羅萬象。當今的「90後」大學生正走向獨立的人生轉折期,既是兒童又是成人,處於半成熟半幼稚的階段。他們擁有旺盛的精力和強烈的好奇心,面對光怪陸離的復雜社會,他們要進行不斷的抉擇,不成功便成仁。網路憑借自身便捷快速的優勢,為大學生搭建了一個獲取知識、了解世界、加強交流的舞台,但是面對這樣的環境,「90後」的大學生往往有禁不住誘惑的時候,如果自控力不強,一經接觸就會越陷越深,可謂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根據青少年心理發展的特點,採取適當的教育措施,預防學生沉迷於網路,促使青年心理發展最優化。
一、「90後」大學生沉迷網路的表現及原因分析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腦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稀鬆常見的一種家用電器。「90後」這一代更是從小在電腦的陪伴下長大,無形中在主觀上已經對網路產生了很大的依賴性,網路充斥了他們整個的課余時間,甚至超過學習的時間。長此以往,又怎麼會不影響學習成績和身心發展呢?那麼,筆者分析「90後」大學生沉迷網路的原因,無外乎就是社會環境的影響和個人主觀因素的兩個原因。
(一)社會環境影響
經歷過高中階段的高壓生活後,進入輕松、自由、開放的大學殿堂,不再有升學的壓力,他們可以隨意支配自己的時間,網路就是大多數「90後」大學生的選擇,聊天、購物、游戲,久而久之,就會痴迷成癮,不能自拔。網路游戲和不健康的網站不斷侵蝕著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教育管理者必須關注起來,及時制訂相應的規章制度,防微杜漸。
(二)個人主觀因素
好奇心和求知慾是一種帶有情緒色彩的探索事物或獲得知識的認識傾向。當代的大學生正處於這兩種心理旺盛的階段,而且他們大多數叛逆心理較強、心理敏感、情緒化明顯。社會節奏的加快,只會助長他們的惰性心理,對自己的學業和未來缺少規劃,沒有明顯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但是在網路世界中他們卻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成就感和新鮮事物,所以他們容易沉迷網路,進而脫離現實生活。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對這樣的學生善加引導,靈活運用多種教育方式方法,幫助「90後」的大學生脫離網路,回到正軌,進行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二、「90後」大學生沉迷網路的危害
首先想到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長期、長時間的上網,容易受到電腦的嚴重輻射,對視力也會造成很大的危害,進而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在心理上也會助長他們消極避世的思想,放大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的矛盾,躲進網路世界中去尋求安慰。長此以往,難以自拔,會浪費大量的精力,最終影響學業。其次,「90後」大學生的思想心理發展還不夠成熟,自尊心極強,容易受到網路不良示範的影響,特別是網路游戲中的暴力行為。大學生長期受其影響,會分不清現實和虛幻,將游戲中的暴力情感帶到現實生活中來,危害嚴重的有可能會危及生命和財產安全,這樣的事例發人深省。
三、預防「『90後』大學生沉迷網路」的教育策略
(一)優化學校教育管理體制
大學課堂是輕松開放的,但是有些知識卻是枯燥乏味的,所以一些大學生才會逃課,選擇沉迷網路。面對這一現象,高校管理時就應該努力優化學校本身的教育管理體制,鼓勵教師們創新教學行為,提高大學課堂的趣味性,增加知識建構的活躍性,改善教學環境,滿足現代大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同時,也要鼓勵和支持院系、學生社團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生活動,為學生搭建溝通交際和展示才能的平台。這樣,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也能引導他們發展自己的特長和愛好,讓他們不斷的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斷發掘出現實生活多姿多彩的一面。這樣優質的校園環境一定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他們又怎麼會沉迷於虛幻的網路呢?
(二)溝通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直接影響著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而現在大多數「90後」的家長都是60、70一代人,他們從小生活很苦,所以到了孩子時,都對其呵護備至,盡心關懷,甚至溺愛成性。也就造成了「90後」的孩子們,自理能力和獨立性不強,處理不好自己的生活和人際問題,他們會把這些情況錯當成是現實的殘酷,所以他們就利用網路去發泄、去傾訴。因此,從這一層面上看,家長一定要關心、關注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情況,與他們及時溝通、及時交流,幫助他們分析困難和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但一定切忌一味的蠻橫強制,處於叛逆期的他們心理都比較敏感和脆弱,家長應該放低自己的姿態,平等尊重的對待他們,耐心的勸說,這樣孩子才願意傾聽、願意接受,進而心甘情願的迷途知返。因此,溝通和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是預防「90後」大學生沉迷網路的關鍵因素。
(三)培養學生正確的網路認知觀念
無論是學校、家庭乃至社會,都應該隨時隨地的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網路認知,提高學生對是非好惡的分辨能力。幫助「90後」的大學生提高沉迷網路的抵抗力,自覺的遵守網路道德規范,擁有良好的網路心態,做一個文明的網民。讓網路發揮其積極優良的作用,變成學生學習的良師益友。針對流行的不健康的認知要及時矯正,幫助學生反思自己上網行為是否健康,從而能夠有效合理的安排上網活動。
(四)引導學生建構健康積極的人生觀
「90後」的大學生喜歡什麼,怎樣進行活動,都是由能否滿足認識上的需要和活動上的要求而產生的。而「90後」的大學生很容易受到網路中不健康信息的影響,如果缺乏良好的教育和引導,他們容易產生魯莽而輕率的行為,或者產生不良的道德品質或進行違法活動。因此,要注意對他們進行建康人生觀的引導,但人生觀教育不單純是知識教育,把科學的革命理論教育和引導學生參加現實的實踐結合起來,把學校教育和家庭、社會教育結合起來。啟發學生把奮發有為的遠大志向與求實精神結合起來,進而更多的參加實際活動,關注現實生活,遠離網路痴迷。
四、結束語
網路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是網路是一把雙刃劍,有利就有弊。「90後」的大學生作為未來祖國的接班人,是國家發展和建設的希望和力量。因此,保護好他們生活的環境,引導好他們的思想導向是影響著祖國未來的重要因素。網路的發展是社會和科技進步的產物,也是發展的必然選擇,要想預防「90後」大學生沉迷網路的問題,必須從他們的生活和思想入手。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學會正確引導「90後」大學生正確對待網路,做到合理利用,能夠自己做到趨利避害、不沉迷。當然,面對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全球經濟信息化的社會背景,要想更好的預防「90後」大學生沉迷網路,還需要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幫助每一個已經和有可能沉迷網路的學生認真學習和生活起來、積極起來、健康起來,共同創造出和諧、積極的美好明天。
2. 大學生網路交友存在的心理問題表現在哪些方面如何解決
網路交友不僅僅限於大學生,相反,如果大學生不僅網路交友而且保持正常的社會關系,那麼網路交友就不是問題了.根據你提出的問題,你要表達的意思是…大學生網路交友的負面影響是嗎?我也是猜測,如果是造成自己正常的社交,那麼就有可能是由於心理脆弱,自閉或者自卑,與人性格也有很大關系,不能一概而論.
解決的辦法還是老中醫的,多參加集體活動,放眼找個死黨或者談場戀愛,這是最快的方法吧~(個人覺得),這樣讓你有主動性的快速從個人變成團隊一樣的生活,這些人的角色對我們自身而言,父母和親人是絕對不能代替的,我想你能明白.和簡單吧,這樣不是個大問題,當自身發現問題的時候,問題已經被開始解決了.
個人意見 希望對你有幫助
3. 大學生該如何避免自己交友不慎
我們上了大學以後,每天都會遇見不同的人,因為大學了都比較開放,所以說有很多同學都會遇到一些比較自信的同學來主動和你交朋友,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避免自己。或者是讓它更懂你的好友來對待了,就像我剛才說的,有些人只不過是見了面,互點一下頭而已,只不過是認識,完全沒必要深交,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避免交到人品不好的朋友了。
4. 大學生如何應對網路社交
面對社交網路,我覺得大學生應該,理性看待,首先社交網路確實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是如果過分沉溺於社交網路,也會讓我們的生活失去方向。
5. 大學生應該注意哪些社交安全問題及預防方法
如今,隨著大學的日漸開放,大學生與社會交往的日漸增多,社會上一些復雜的人際關系在大學生活中也有投射。因此,良好的人際關系既是大學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條件,也是大學生獲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要注意:
沖動心理
大學生處於特定的生理發育期,自製能力較弱,遇事容易沖動。如騎車相撞以及類似的許多事情,是大家都不願意發生的,有時也很難斷定誰是誰非,雙方謙讓一下就相安無事了,即使自己有理,也可以忍讓一點,好言相對,然而大學生往往一時沖動,氣勢洶洶,把事情搞糟。
寬容心理
同學之間坦誠相待、互通有無,有利於增進彼此友情,減少不必要的摩擦、沖突。但在和同學交流遇到意見分歧或對方有錯誤時,你是措辭生硬,直道其詳,還是近取諸譬,站到對方的立場上想一想,委婉地讓對方接受你的意見,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另外,培養幽默感也有助於把本來緊張的局面緩和得輕松自如;幾句俏皮話能使一個窘迫的場面在笑話中消逝。
封閉心理
大學生人際和諧的表現之一是樂於與人交往,然而有的大學生由於種種原因則形成不同程度的封閉心理,阻礙其正常人際關系的形成。有的是因為性格內向,情感沖動的強度較弱,外露表現不明顯,被人誤認為封閉。實際上他們是情感深沉,能幫人一幫到底;有的是整天忙忙碌碌,因為緊張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務所累,始終處於疲倦狀態,自然也就很少有高漲的熱情,只要緊張氣氛鬆弛了,他們的熱情一般能很快調動起來;有的則是因為心靈上的創傷所致。
如過去曾赤誠待人,結果卻遭致欺騙、暗算,因此對人漸存戒心,不輕易暴露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學業屢屢受挫,世界在其眼中被蒙上了一層灰暗的色彩,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對生活的追求,自以為是看破紅塵,新的事物,新的活動難以再激起他的熱情,看不到自己改造世界的力量,只想消極混世,了此一生。對於心理封閉的同學,最重要是要努力改變自我,自強不息。大家要以更大的熱情關心、幫助他們,不能簡單予以責備,甚至孤立他們。
6. 大學生如何避免沉迷網路游戲
沒錢,只要沒錢了,你就沒辦法沉迷游戲了。手機話費剛剛夠交月租,然後開個流量包只有幾十M,玩個屁游戲,你連上網都夠嗆。吃飯的錢只夠吃飯,多一分都沒有。
沒有女朋友,找個不喜歡游戲的女朋友,要麼你離開游戲,要麼她離開你。遠一點每天都要打電話聯系,近一點每天都要陪她。
沒時間,還是不夠忙,夠忙你哪來的時間去玩游戲。參加學校社團,三天一小聚,7天一大聚,玩個屁游戲。當選班幹部,我保證忙死你,老師天天聯系你,學校活動通知你,線下聯誼你安排。
找個兼職,周末就去兼職啊,還有錢賺! 上班時間老闆會讓你玩不了游戲的。
讀書吧少年,自學一門技術,學設計啊兄嘚
7. 網路發展對大學生的影響及應對措施有哪些
網路的發展對大學生也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積極的一面就是學習的渠道更多了,而消極的一面網路游戲會妨礙大學生的學習。
8. 如何防範網上交友給未成年人帶來的傷害
盡量不要在網上單獨交友,特別是在見面時不要單獨見面。
9. 防止大學生沉迷網路的建議
找到可以更吸引他們青春活力的事情讓他們做,,要從他們的興趣愛好出發,年輕人愛動 活潑 積極,,要考慮這些因素,只是說教只會激發他們的逆反
10. 大學生如何人正確對待網路
1、調整心態,提高抵制誘惑能力。網路說到底是一種工具,看你怎麼用它,因此說到底是自身的問題。迷戀網吧的原因有多種多樣,有的出於好奇,有的出於消遣、休閑,有的心理負擔大,尋求心理釋放。不管哪一種原因,歸結起來就是心理問題,要防止學生沉迷於網路聊天、游戲,關鍵就是要充實學生的精神空間和現實空間,讓學生有忙的地方、時間和內容。如: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舉辦多種形式的校園活動,豐富學生生活;進行教學課堂改革,使課堂教學趣味化、生活化、技能化,學有趣味、學有所用、學有致用。
2、大學生要嚴格自律。多數人想改變這個世界,但是很少想到改變自己。有網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認識不到它的危害,並不去設法改變自己。有句諺語說:「生存決定於改變的能力」。其中所說的關鍵是學生要有自控力。我們要著重提高學生自身的素質與能力,培養與提高學生的自控力。讓學生作網路的主人,讓網路成為學生手中有用的學習工具。
3、合理安排上網時間。無節制的上網浪費時間,影響正常的工作與學習。我們必須合理安排上網時間,在上網和工作、學習之間取得平衡。只有通過合理安排上網時間,才能做到有效率的使用網路資源並使其真正的為工作、學習、生活帶來便利。
4、正確對待網路娛樂資源。勞逸結合、寓教於樂是我們所提倡的健康的工作、學習方式,適度娛樂能緩解工作、生活中的壓力,也為後續的學習和工作提供了能量。然而過度沉溺於網路娛樂資源(如網路游戲、在線聊天等)不僅不會讓人感受到娛樂帶來的快樂反而會玩物喪志。只有正確對待網路娛樂資源才能真正的從網路上獲取輕松,因網路而受益。
5、具備時間觀念。我們可以通過網路放鬆自己,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網路,但一定要注意時間的把控。最好是0.5h-1h之間就站起身,放下手機,活動活動身體,讓自己從網路中抽離出來,這樣不僅可以避免網路沉迷,也減少了身體上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