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選頻迴路是如何做到選頻的
總體而言,就是對於某個頻率阻抗很小,其它頻率阻抗很大。
比如說RLC串聯諧振迴路中,當頻率為1/2π√LC時,L和C的總阻抗互相抵消,迴路阻抗等於電阻R的阻值。而其它頻率時,阻抗較大。RLC諧振迴路通頻帶很窄,也就是說,稍稍偏離諧振頻率,信號就會被衰減很多。
選頻迴路是由電容、電感等線性器件組成的,凡是由線性器件組成的電路都不能產生新的頻率。必須得有二極體、三極體等非線性器件才能產生新頻率。
理想的幅頻特性應是矩形,既是一個關於頻率的矩形窗函數。矩形窗函數的選頻電路是一個物理不可實現的系統,實際選頻電路的幅頻特性只能是接近矩形。
實際選頻迴路的相頻特性曲線並不是一條直線,所以迴路的電流或端電壓對各個頻率分量所產生的相移不成線性關系,這就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相位失真,使選頻迴路輸出信號的包絡波形產生變化。
B. 選頻網路的作用是什麼
(1)選頻網路的作用是:選取有用的頻率和實現阻抗匹配。
(2)頻率特性:幅頻特性和相頻特性。
選頻網路是高頻電子線路中重要的基本電路之一。選頻網路的分類:
1、L、C串聯諧振電路 (L、C、RL串聯) 。
2、L、C並聯諧振電路 。
選頻網路的工作原理:
設電阻R1、R2=R, 電容C1、C2=C,他們組成一個RC串並聯移相網路,它的輸入端是上面的那個R1上邊,而它的輸出端是中間,這個RC電路的輸入端接的就是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而這個RC電路的輸出端接的就是運算放大器的輸入端,這樣就構成了一個閉環。
RC串並聯網路的相頻特性是:僅對一個頻率ωo=1/RC是零相移,對低於此頻率和高於此頻率分別呈正相移和負相移,這樣一來,僅對這個ωo,結合兩級同相放大器能實現正反饋(因為正反饋的條件是放大器的相移+反饋網路的相移=360°)。
RC串並聯網路的幅頻特性是:對頻率ωo傳輸系數最大,等於1/3,而對其它頻率的傳輸系數都是小於1/3的。所以只要放大器的電壓放大倍數大於3,就能起振。
而運算放大器的電壓放大倍數是遠大於3的,這樣一來,起振是沒有問題,但是會帶來嚴重的失真,解決辦法是:設法使運算放大器的電壓放大倍數稍稍大於3就行。這可以通過調整Rf和R』
來決定。
C. 請高手給我講解下選頻網路的原理,選頻電路
選頻網路是利用諧振原理實現,輸入的信號含有各次頻率分量,選頻網路對於其中的諧振頻率分量呈現出低阻抗特性,而對其他分量呈現高阻抗,依次諧振頻率的信號可以保持較少的幅值衰減通過選頻網路而其他信號則被選頻網路抑制。
D. 「選頻網路 具有選頻的功能,其作用是選出指定頻率的信號,以便使正弦波振盪電路實現單一頻率振盪」。
首先要看你的發射頻率的頻譜,看離315M最近的諧波各是多少,在選擇選頻網路的時候就要將帶寬調整到合適,太寬的話雜波太高,太窄的話損耗太大。
一般選頻網路三級LC諧振就夠了,公式f=1/2π√(LC),
第一級:f-1/2帶寬=1/2π√(LC1)
第二級 f=1/2π√(LC) =315M
第三級 f+1/2帶寬=1/2π√(LC2)
大概是這樣 不過還要慢慢調試
E. 如何從信號中分離出各種相近的頻率成分
fft,ad進去,然後dsp,高速傅立葉變換。也可以採用小波分析。
理想信號為一單根譜線。實際中由於存在雜散和相噪,還是能分解出其頻率以外的成分的。
小波變換是時間(空間)頻率的局部化分析,它通過伸縮平移運算對信號(函數)逐步進行多尺度細化,最終達到高頻處時間細分,低頻處頻率細分,能自動適應時頻信號分析的要求,從而可聚焦到信號的任意細節,解決了Fourier變換的困難問題,成為繼Fourier變換以來在科學方法上的重大突破。有人把小波變換稱為「數學顯微鏡」。
F. 檢波、選頻......
檢波是從信號從載波中分離出來,除去調制信號。而選頻是從信號中分離出某一個頻段的信號。
G. 選頻電路是怎麼回事 怎麼選頻的
選頻電路是利用電路相頻特性與相幅特性的原理工作的,當輸入信號的某個頻率與選頻網路的固有頻率相同時,它的輸出信號的相位與輸入信號相位相同,而且幅值最大.而選頻網路對其它的頻率的信號的阻抗都比固有的頻率大,所以衰減的都比較利害,最後只有輸出幅值最大的那個信號能順利的通過選頻電路.
不知道你看懂了沒有,建議你看一下模擬電路中的,信號發生電路,文氏橋式振盪電路和雙T選頻網路電路都是很典型的例子.
H. 選頻網路是什麼意思
選頻網路是一種對頻率敏感的電路。電路對不同頻率成分的增益不同。
各種濾波器,如低通濾波器、高通濾波器、帶通濾波器、帶阻濾波器等,都屬於選頻網路。
這些濾波器只能通過特定頻率范圍內的信號,這種對頻率的選擇性,就是選頻!
I. 如何將信號中高頻部分和低頻部分分開
可以採用高通濾波器或低通濾波器都可以實現的,簡單的直接用LC或RC網路,要求高的用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