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網路安全雲計算帶來的解決方案

網路安全雲計算帶來的解決方案

發布時間:2022-08-05 17:50:52

❶ 雲計算有怎樣的發展前景

中國雲計算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分析

——發展趨勢:助力「新基建」及企業數字化轉型

2020年是又一個新十年的開端,無論是如火如荼的「新基建」、穩步推進的企業數字化轉型,還是突如其來的疫情,都將雲計算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未來十年,雲計算將進入全新發展階段,具體表現為: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❷ 該如何保證雲計算的安全性能

實際上,雲計算不過是應用模式的轉變,遠不是這些鼓吹者所描繪的玄乎。目前,信息安全工作人員曝出雲計算在安全方面存在七宗罪,他們認為這七宗罪足以抵消雲計算所帶來的好處。 不少首席信息安全官認為,使用雲方案以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但如果他們知道雲在程序運行中出現了多少錯誤後或許會變得夜不能寐。 用戶登錄的檢查核對機制不完善 安全登錄雲的唯一方式就是通過企業身份管理系統。很多雲服務允許企業的任何人不通過企業網站注冊,就可創建自己雲服務的用戶名與密碼,並能把雲服務的授權證書與其私人郵箱地址連接。這種現象時有發生,但這並不意味著IT部門或者企業應該默許這種行為。「以這種方式開始提供的雲服務,沒有與企業IMS整合,這就使得企業面臨策略違規、信息泄露的風險;而且,這些企業最終沒有能力來保證雲的安全性。」Axway的首席安全官說。 同樣,一些公司快速部署了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這也是利用了自我服務能力來解決其他部門對IT部門緩慢與無應答的投訴。但這種方式阻礙了管理,因為其允許在沒有安全保護的情況下直接登錄雲伺服器。 信息服務集團新技術調查員、雲專家Stanton Jones就此解釋稱:「如此一來,員工就可以看到那些他們不具備查看許可權的數據,比如說在VM(虛擬機)中的遺留問題數據。這些問題數據永遠不會被關閉。」 API使用方法被忽視 一家企業轉移到雲服務,用戶需要一個API,這樣就能以自己的方式來平衡公司所提供的服務。雲所帶來的內部服務與能力,將更貼近想登錄這些服務的客戶。基於API的整合方案就可以滿足這些要求。 移動應用開發者使用API在公司內部與商業信息之上創建有價值的生態系統。「如果開發者將這種生態系統貨幣化,那帶來的收益將會打破企業的價值鏈,所以你應該通過開發者門戶建立一個收益分支。」Thielens說。 我們已經說過,API密鑰,也就是可以使開發者登錄API服務的密鑰,已經可以與密碼相抗衡了。想知道如果你忘記密碼,將會發生什麼嗎?CIO使用雲服務 API,就需要一個完善的安保計劃用以保護API密鑰。 不能完全脫離雲服務供應商的掌控 Thielens說,隨著雲服務的不斷進化,出現了新供應商,解決方案也推陳出新,傳統雲服務保護網站,如亞馬遜、Facebook等已經轉型:在更小范圍內提供最優標准與產品。「這對雲來說是革命性的解決方案,對於預置基礎設施來說也是。」 有關雲的一切還處在不斷進化中,現有最佳雲解決方案在今後未必是最優選擇。 外包風險與責任追究 企業可以將部分基礎設施外包到雲上,但是企業不能完全外包風險與承諾義務。企業都要求雲供應商具有一定限度的透明性,這樣企業才能掌握一些風險模式,並據此調整企業戰略。所有這些需求都在告訴雲供應商,自從某些雲可以輕易登錄並有管理風險以後,對企業而言,雲可能就沒有那麼適用了。Thielens指出: 「企業不會撇開雲供應商,去接手所有風險。」 信息化部署以及安全性考慮不足就直接簽署雲解決方案 從現狀看,企業很容易從不同供應商處簽約獲取雲服務,從此進入雲時代。而對雲服務應用范圍的大小,即使這些企業一點專業知識都不具備,也不存在任何問題。實際上,就和賺信用卡積分一樣簡單。 Prescient解決方案首席信息官、美國國家網路安全特別小組成員Jerry Irvine說:「這就意味著,企業認為可以縮短實施IT項目所需時間,並使雲成為生產力。」 但是,這種做法會帶來很多新的安全及容錯率等方面的問題。在不牽涉IT的情況下實施公司解決方案,很可能出現現有系統、配置與應用不兼容的情況,那些對規范與需要遵守的要求不甚了解的員工很可能就會遇到問題。 Irvine解釋道:「當這些雲計算應用能夠為企業提供某些特殊需求的快速解決方案時,風險與缺陷將使企業在系統失誤、安全缺口等方面耗費大量資金。」因為這些特殊原因,所有啟用的雲方案都要符合企業風險構想、合同復審、規則審查以及內部政策審查。 「很多企業已經發現,盡管缺乏內部啟用雲計算的公司政策,但在企業內部,還是可以使用很多雲服務。」信息安全論壇全球副總裁Steve Durbin說。Talbot-Hubbard認為:「如果沒有任何來自IT、采購或者法律部門的員工參與到企業轉移到雲的行動中,那麼企業將喪失對其相關數據、應用、服務及基礎設施的控制。」 輕信雲的安全性 企業一般都很關注雲服務的功能,但是卻不會提問。企業認為他們的雲服務供應商同時服務很多其他客戶,會有更強大的安全部門,更完全的安全政策、處理過程以及規程。一些雲供應商將比較高級的安全設施外包給第三方。但是,這些第三方供應商所提供的安全服務很可能沒有包含在合同內,而雲供應商與客戶之間有服務等級協議。 沒有透徹理解成本 當雲提供者展示其產品時,他們經常選擇展示一些比較初級的產品來吸引那些更在意價格的潛在消費者。Irvine說:「不幸的是,在與服務供應商交手後,企業通常認為,那些附加服務也要執行慣有的IT任務。」安全成本和那些相關義務也會隨之增加。企業在評估雲服務成本時甚至基於一種不現實的空想,就好像是將應用推上雲後,他們才需要確定內部IT資源的數量。Irvine指出,現在市場上有很多種雲服務,內部所需要的資源數很可能完全沒有改變。 事實上,我們很多使用雲計算服務的客戶,並沒有減少其IT部門的人員數量。在所有情況下,企業將所有應用和系統外包到雲上的可能性幾乎微乎其微。即使企業將其很多系統轉移到雲上,但還是有大量工作需要企業內部基礎設施和工作站工程師去處理。

❸ 論述雲計算及其對網路發展和網路安全的影響急!!!!!!!!!

雲計算被視為「革命性的計算模型」,是人類在互聯網環境下的新走向,將能改變用戶使用電腦的習慣,使用戶從以桌面為核心使用各項應用轉移到以Web為核心進行各種活動。
一、對網路發展的影響
1、雲計算浪潮席捲全球,對於互聯網行業來說,雲計算意味著更便捷的應用交付,更高效的計算、存儲資源的使用,因此開放的互聯網雲計算平台,將深刻地改寫產業發展,推動互聯網產業的繁榮與發展。
2、開放已成為互聯網行業不可阻擋的趨勢。數據顯示,迄今為止,網路數據開放平台已擁有資源合作方3500多家,應用開放平台則收到眾多開發者和運營商提交的應用3萬多個,審核上線超過2萬個APP應用。
3、互聯網行業在開放度和開放范圍上也在持續推進和拓展,從最初的流量、用戶資源開放,到平台、產品及後端計算、存儲資源,開放正貫穿互聯網產業的每一個鏈條。從滿足用戶需求的框計算平台,到開放API和開源庫,再到首頁資源和雲計算平台的開放,將形成一個完全開放的資源池。所有的互聯網參與者都將從中受益,既幫助開發者提升了運營效率,為產業技術創新提供基礎平台,又為用戶提供了更便捷優質的互聯網體驗,惠及用戶、合作夥伴及整個行業。
4、雲計算平台構建行業新生態。在雲計算開放策略上,網路宣稱將以智能數據服務、典型行業應用和公共雲計算平台為雲計算開放服務的創新性發展方向。由於互聯網海量數據、應用爆發離不開計算、存儲、數據處理等基礎架構的驅動,因此,網路雲計算平台一旦開放,將有效激發行業創新活力,對整個IT行業產生不可估量的價值,甚至會開創出新的商業模式。
4、在雲計算開放路線圖上,覆蓋不同層次的雲服務,越來越是一個松耦合的系統,彈性計算、動態存儲、應用以模塊化實現即插即用,將形成一個分工更合理、開發環境更健康、商業價值更大的生態系。
雲計算平台的開放,將給互聯網產業商業模式、應用創新、合作方式等帶來巨大的變革。尤其是框計算服務架構、BAE、智能數據分析、雲存儲等環節的開放,將幫助開發者降低研發和運營成本,縮短產品開發周期,提升運營效率,最終帶動全行業技術創新力量的崛起,建立共贏的產業生態鏈。正如外界所推測的那樣,雲計算能力的開放,將增強網路作為行業領導者的影響力,勾勒出一幅覆蓋互聯網全域的雲計算藍圖。
二、對網路安全的影響。雲計算的安全問題也大致分為三個方面。
1、計算的服務提供商網路的安全性,有沒有別人闖進去盜用我們的賬號?他們提供的存儲是安全的嗎?會不會造成數據泄密?這些都需要雲計算服務提供商們要解決、要向客戶承諾的問題。約束雲計算的服務提供商的行為和技術,也一定需要國家出台相應的法規。
2、戶在使用雲計算提供的服務時也要注意:在雲計算服務提供商的安全性和自己數據的安全性上做個平衡,太重要的數據不要放到雲里,而是藏在自己的保險櫃中;或將其加密後再放到雲中,只有自己才能解密數據,將安全性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依賴於服務提供商的承諾和他們的措施。
3、戶要保管好自己的賬戶,防止他人盜取你的賬號使用雲中的服務。

❹ 雲計算能給企業帶來哪些好處

隨著時代更替,無論是任何行業的大中小企業,皆離不開信息化。通過信息化系統、信息化技術可以提升企業員工辦公效率,給企業帶來更多業務增長。但是技術一直在進步,傳統信息化建設也逐漸暴露出更多弊端,在性能、可靠性、安全、管理和業務創新五個維度暴露出的問題最為核心,企業需要通過數字化轉型來解決這五大問題,打破發展瓶頸。

【第一個核心問題:性能問題】

這里的性能指的便是以前的老舊系統的問題。隨著客戶的業務增長,企業常常會碰到IT系統性能跟不上的問題,常見問題有:企業網站、App、小程序載入速度慢,打不開;有的用戶能訪問、有的不能訪問;業務高峰期卡頓用戶無法訪問企業信息門戶;業務量逐年增長但是擴容量跟不上;面對數據劇增的時候本地空間完全不夠;網路訪問增加,帶寬資源不夠;這些業務問題都對企業的業務發展造成了阻力。

創新與聯系

這五大企業急需解決的核心問題,通過企業上雲都可以迎刃而解。現在國內的雲計算技術實力讓人驚嘆,一方面阿里雲、騰訊雲這樣的知名廠家都進行了大量投入,科研能力也越來越強。給企業上雲帶來更多選擇。例如上文提到的前兩個問題,可以使用雲伺服器的彈性伸縮、負載均衡能力解決;第三大問題利用騰訊雲的DDoS攻擊防護、Web應用防火牆,等保整合解決方案等可以一站式解決企業網路安全問題。最後兩大問題通過一些新的雲計算技術都可以很好解決,低代碼平台,數據審計平台等可以幫助企業多快好省解決當下痛點。


希望本篇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望採納~

❺ 雲計算應用存在哪些問題,採取哪些安全防護措施

雲計算存在的一些問題:

  1. 虛擬化安全問題:如果物理主機受到破壞,其所管理的虛擬伺服器由於存在和物理主機的交流,有可能被攻克,若物理主機和虛擬機不交流,則可能存在虛擬機逃逸。如果物理主機上的虛擬網路受到破壞,由於存在物理主機和虛擬機的交流,以及一台虛擬機監控另一台虛擬機的場景,導致虛擬機也會受到損害。

    2.數據集中的安全問題:用戶的數據存儲、處理、網路傳輸等都與雲計算系統有關,包括如何有效存儲數據以避免數據丟失或損壞,如何對多租戶應用進行數據隔離,如何避免數據服務被阻塞等等。

    3.雲平台可用性問題:用戶的數據和業務應用處於雲平台遭受攻擊的問題系統中,其業務流程將依賴於雲平台服務連續性、SLA和IT流程、安全策略、事件處理和分析等提出了挑戰。另外,當發生系統故障時,如何保證用戶數據的快速恢復也成為一個重要問題。

    4.雲平台遭受攻擊的問題:雲計算平台由於其用戶、信息資源的高度集中,容易成為黑客攻擊的目標,由此拒絕服務造成的後果和破壞性將會明顯超過傳統的企業網應用環境。

    5.法律風險:雲計算應用地域弱、信息流動性大,信息服務或用戶數據可能分布在不同地區甚至是不同國家,在政府信息安全監管等方面存在法律差異與糾紛;同時由於虛擬化等技術引起的用戶間物理界限模糊可能導致的司法取證問題也不容忽視

    雲計算的安全防護措施:


    1基礎設施安全

    基礎設施安全包括伺服器系統安全、網路管理系統安全、域名系統安全、網路路由系統安全、區域網和VLAN配置等。主要的安全措施包括安全冗餘設計、漏洞掃描與加固,IPS/IDS、DNSSec等。考慮到雲計算環境的業務持續性,設備的部署還須要考慮到高可靠性的支持,諸如雙機熱備、配置同步,鏈路捆綁聚合及硬體Bypass等特性,實現大流量匯聚情況下的基礎安全防護。

2數據安全

雲數據安全包含的內容遠遠不只是簡單的數據加密。數據安全的需求隨著三種服務模式,四種部署模式(公共雲、私有雲、社區雲、混合雲)以及對風險的承受能力而變化。滿足雲數據安全的要求,需要應用現有的安全技術,並遵循健全的安全實踐,必須對各種防範措施進行全盤考慮,使其構成一道彈性的屏障。主要安全措施包括對不同用戶數據進行虛擬化的邏輯隔離、使用身份認證及訪問管理技術措施等,從而保障靜態數據和動態數據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實性、授權、認證和不可抵賴性。

3虛擬化安全

虛擬化的安全包括兩方面的問題:一是虛擬技術本身的安全,二是虛擬化引入的新的安全問題。虛擬技術有許多種,最常用的是虛擬機(VM)技術,需考慮VM內的進程保護,此外還有Hypervisor和其他管理模塊這些新的攻擊層面。可以採用的安全措施有:虛擬鏡像文件的加密存儲和完整性檢查、VM的隔離和加固、VM訪問控制、虛擬化脆弱性檢查、VM進程監控、VM的安全遷移等。

4身份認證與訪問管理(IAM,IdentityandAccessManagement)

IAM是用來管理數字身份並控制數字身份如何訪問資源的方法、技術和策略,用於確保資源被安全訪問的業務流程和管理手段,從而實現對企業信息資產進行統一的身份認證、授權和身份數據集中化的管理與審計。IAM是保證雲計算安全運行的關鍵所在。傳統的IAM管理范疇,例如自動化管理用戶賬號、用戶自助式服務、認證、訪問控制、單點登錄、職權分離、數據保護、特權用戶管理、數據防丟失保護措施與合規報告等,都與雲計算的各種應用模式息息相關。

IAM並不是一個可以輕易部署並立即產生效果的整體解決方案,而是一個由各種技術組件、過程和標准實踐組成的體系架構。標準的企業級IAM體系架構包含技術、服務和過程等幾個層面,其部署體系架構的核心是目錄服務,目錄服務是機構用戶群的身份、證書和用戶屬性的信息庫。

5應用安全

由於雲環境的靈活性、開放性以及公眾可用性等特性,給應用安全帶來了很多挑戰。雲計算的應用主要通過Web瀏覽器實現。因此,在雲計算中,對於應用安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Web應用的安全。要保證SaaS的應用安全,就要在應用的設計開發之初,制定並遵循適合SaaS模式的安全開發生命周期規范和流程,從整體生命周期上去考慮應用安全。可以採用的防護措施有訪問控制、配置加固、部署應用層防火牆等。

❻ 在部署數據中心時,需要規劃以下哪些安全解決方案

1. 數據中心設計原則
依據數據中心網路安全建設和改造需求,數據中心方案設計將遵循以下原則:
1.1 網路適應雲環境原則
網路的設計要在業務需求的基礎上,屏蔽基礎網路差異,實現網路資源的池化;根據業務自動按需分配網路資源,有效增強業務系統的靈活性、安全性,降低業務系統部署實施周期和運維成本。
1.2 高安全強度原則
安全系統應基於等保要求和實際業務需求,部署較為完備的安全防護策略,防止對核心業務系統的非法訪問,保護數據的安全傳輸與存儲,設計完善的面向全網的統一安全防護體系。同時,應充分考慮訪問流量大、業務豐富、面向公眾及虛擬化環境下的安全防護需求,合理設計雲計算環境內安全隔離、監測和審計的方案,提出雲計算環境安全解決思路。
1.3 追求架構先進,可靠性強原則
設計中所採用的網路技術架構,需要放眼長遠,採用先進的網路技術,順應當前雲網路發展方向,使系統建設具有較長的生命周期,順應業務的長遠發展。同時保證網路系統的可靠性,實現關鍵業務的雙活需求。同時,應為設備和鏈路提供冗餘備份,有效降低故障率,縮短故障修復時間。
1.4 兼容性和開放性原則
設計中所採用的網路技術,遵守先進性、兼容性、開放性,以保證網路系統的互操作性、可維護性、可擴展性。採用標准網路協議,保證在異構網路中的系統兼容性;網路架構提供標准化介面,便於整體網路的管理對接,實現對網路資源的統一管理。
2. 雲計算環境下的安全設計
隨著目前大量服務區虛擬化技術的應用和雲計算技術的普及,在雲計算環境下的安全部署日益成為關注的重點問題,也關繫到未來數據中心發展趨勢。在本設計方案中,建議採用高性能網路安全設備和靈活的虛擬軟體安全網關(NFV 網路功能虛擬化)產品組合來進行數據中心雲安全設計。在滿足多業務的安全需求時,一方面可以通過建設高性能、高可靠、虛擬化的硬體安全資源池,同時集成FW/IPS/LB等多種業務引擎,每個業務可以靈活定義其需要的安全服務類型並通過雲管理員分配相應的安全資源,實現對業務流量的安全隔離和防護;另一方面,針對業務主機側的安全問題,可以通過虛擬軟體安全網關實現對主機的安全防護,每個業務可以針對自身擁有的伺服器計算資源進行相應的安全防護和加固的工作。其部署示意圖如下所示:
2.1 南北向流量安全防護規劃
在雲計算數據中心中,針對出入數據中心的流量,我們稱之為「南北向流量」。針對南北向流量的安全防護,建議採用基於虛擬化技術的高性能安全網關來實現。
虛擬化技術是實現基於多業務業務隔離的重要方式。和傳統廠商的虛擬化實現方式不同,H3C的安全虛擬化是一種基於容器的完全虛擬化技術;每個安全引擎通過唯一的OS內核對系統硬體資源進行管理,每個虛擬防火牆作為一個容器實例運行在同一個內核之上,多台虛擬防火牆相互獨立,每個虛擬防火牆實例對外呈現為一個完整的防火牆系統,該虛擬防火牆業務功能完整、管理獨立、具備精細化的資源限制能力,典型示意圖如下所示:
虛擬防火牆具備多業務的支持能力
虛擬防火牆有自己獨立的運行空間,各個實例之間的運行空間完全隔離,天然具備了虛擬化特性。每個實例運行的防火牆業務系統,包括管理平面、控制平面、數據平面,具備完整的業務功能。因此,從功能的角度看,虛擬化後的系統和非虛擬化的系統功能一致。這也意味著每個虛擬防火牆內部可以使能多種安全業務,諸如路由協議,NAT,狀態檢測,IPSEC VPN,攻擊防範等都可以獨立開啟。
虛擬防火牆安全資源精確定義能力
通過統一的OS內核,可以細粒度的控制每個虛擬防火牆容器對的CPU、內存、存儲的硬體資源的利用率,也可以管理每個VFW能使用的物理介面、VLAN等資源,有完善的虛擬化資源管理能力。通過統一的調度介面,每個容器的所能使用的資源支持動態的調整,比如,可以根據業務情況,在不中斷VFW業務的情況下,在線動態增加某個VFW的內存資源。
多層次分級分角色的獨立管理能力
基於分級的多角色虛擬化管理方法,可以對每個管理設備的用戶都會被分配特定的級別和角色,從而確定了該用戶能夠執行的操作許可權。一方面,通過分級管理員的定義,可以將整個安全資源劃分為系統級別和虛擬防火牆級別。系統級別的管理員可以對整個防火牆的資源進行全局的配置管理,虛擬防火牆管理員只關注自身的虛擬防火牆配置管理。另一方面,通過定義多角色管理員,諸如在每個虛擬防火牆內部定義管理員、操作員、審計員等不同角色,可以精確定義每個管理員的配置管理許可權,滿足虛擬防火牆內部多角色分權的管理。
2.2 東西向流量安全防護規劃
數據中心中虛機(VM)間的交互流量,我們稱之為「東西向流量」。針對東西兩流量,採用虛擬軟體安全網關產品來實現安全防護。
對於普通的雲計算VPC模型的業務,既可以將NFV安全業務安裝在業務伺服器內,也可以部署獨立的安全業務網關伺服器。可採用部署獨立的安全業務網關伺服器,此時安裝了NFV的獨立的伺服器資源邏輯上被認為是單一管理節點,對外提供高性能的VFW業務。
考慮到在虛擬化之後伺服器內部的多個VM之間可能存在流量交換,在這種情況下外部的安全資源池無法對其流量進行必要的安全檢查,在這種情況下,基於SDN架構模式的虛擬化軟體安全網關vFW產品應運而生,在安全功能方面,為用戶提供了全面的安全防範體系和遠程安全接入能力,支持攻擊檢測和防禦、NAT、ALG、ACL、安全域策略,能夠有效的保證網路的安全;採用ASPF(Application Specific Packet Filter)應用狀態檢測技術,可對連接狀態過程和異常命令進行檢測,提供多種智能分析和管理手段,支持多種日誌,提供網路管理監控,協助網路管理員完成網路的安全管理;支持多種VPN業務,如L2TP VPN、GRE VPN、IPSec VPN等豐富業務功能。
vFW技術帶來如下優勢:
• 部署簡單,無需改變網路即可對虛擬機提供保護
• 安全策略自動跟隨虛擬機遷移,確保虛擬機安全性
• 新增虛擬機能夠自動接受已有安全策略的保護
• 細粒度的安全策略確保虛擬機避免內外部安全威脅;
vFW解決方案能夠監控和保護虛擬環境的安全,以避免虛擬化環境與外部網路遭受內外部威脅的侵害,從而為虛擬化數據中心和雲計算網路帶來全面的安全防護,幫助企業構建完善的數據中心和雲計算網路安全解決方案。
3. 雲計算環境下數據安全防護手段建議
基於以上雲計算環境下的數據安全風險分析,在雲計算安全的建設過程中,需要針對這些安全風險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防護。
3.1 用戶自助服務管理平台的訪問安全
用戶需要登錄到雲服務管理平台進行自身的管理操作設置,如基礎的安全防護策略設置,針對關鍵伺服器的訪問許可權控制設置,用戶身份認證加密協議配置,虛擬機的資源配置、管理員許可權配置及日誌配置的自動化等等。這些部署流程應該被遷移到自服務模型並為用戶所利用。在這種情況下,雲服務管理者本身需要對租戶的這種自服務操作進行用戶身份認證確認,用戶策略的保密、不同租戶之間的配置安全隔離以及用戶關鍵安全事件的日誌記錄以便後續可以進行問題跟蹤溯源。
3.2 伺服器虛擬化的安全
在伺服器虛擬化的過程中,單台的物理伺服器本身可能被虛化成多個虛擬機並提供給多個不同的租戶,這些虛擬機可以認為是共享的基礎設施,部分組件如CPU、緩存等對於該系統的使用者而言並不是完全隔離的。此時任何一個租戶的虛擬機漏洞被黑客利用將導致整個物理伺服器的全部虛擬機不能正常工作,同時,針對全部虛擬機的管理平台,一旦管理軟體的安全漏洞被利用將可能導致整個雲計算的伺服器資源被攻擊從而造成雲計算環境的癱瘓。針對這類型公用基礎設施的安全需要部署防護。
在此背景下,不同的租戶可以選擇差異化的安全模型,此時需要安全資源池的設備可以通過虛擬化技術提供基於用戶的專有安全服務。如針對防火牆安全業務的租戶,為了將不同租戶的流量在傳輸過程中進行安全隔離,需要在防火牆上使能虛擬防火牆技術,不同的租戶流量對應到不同的虛擬防火牆實例,此時,每個租戶可以在自身的虛擬防火牆實例中配置屬於自己的訪問控制安全策略,同時要求設備記錄所有安全事件的日誌,創建基於用戶的安全事件分析報告,一方面可以為用戶的網路安全策略調整提供技術支撐,另一方面一旦發生安全事件,可以基於這些日誌進行事後的安全審計並追蹤問題發生的原因。其它的安全服務類型如IPS和LB負載均衡等也需要通過虛擬化技術將流量引入到設備並進行特定的業務處理。
3.3 內部人員的安全培訓和行為審計
為了保證用戶的數據安全,雲服務管理者必須要對用戶的數據安全進行相應的SLA保證。同時必須在技術和制度兩個角度對內部數據操作人員進行安全培訓。一方面通過制定嚴格的安全制度要求內部人員恪守用戶數據安全,另一方面,需要通過技術手段,將內部人員的安全操作日誌、安全事件日誌、修改管理日誌、用戶授權訪問日誌等進行持續的安全監控,確保安全事件發生後可以做到有跡可尋。
3.4 管理平台的安全支持
雲服務管理者需要建設統一的雲管理平台,實現對整個雲計算基礎設施資源的管理和監控,統一的雲管理平台應在安全管理功能的完整性以及介面API的開放性兩個方面有所考慮。前者要求管理平台需要切實承擔起對全部安全資源池設備的集中設備管理、安全策略部署以及整網安全事件的監控分析和基於用戶的報表展示;後者的考慮是為了適配雲計算環境中可能存在的多種安全設備類型或多廠商設備,也需要在API介面的開放性和統一性上進行規范和要求,以實現對下掛安全資源池設備的配置管理和日誌格式轉換等需求。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設備和管理平台的無縫對接,提升雲管理平台的安全管理能力。

❼ 傳統的網路安全解決方案有什麼不足F5如何解決

F5應用安全現狀調查中發現,傳統的網路安全方案有很多不足之處,隨著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普及,習慣了邊界防護的安全主管發現,一切變得那麼不可控——越來越多的數據存儲在雲端,超越了傳統的安全防護邊界;日益增長的IoT(物聯網)設備也在挑戰我們的防護能力。這一切都凸顯出傳統安全防護手段的力不從心。傳統安全防護的重心在於邊界防護——終端防護、網路防護、主機防護等,在不同的區域間通過安全設備構築了分立的防護體系,彼此之間缺乏信息共享和防護協同,在層出不窮的漏洞和高級攻擊手段面前,看似強固的安全防護堡壘成為了擺設。與日趨乏力的安全防護手段相比,攻擊手段卻日趨高級——零日漏洞、高級持續攻擊、網路軍火武器等,都成為攻擊者的手段。網路攻擊已由黑客個人的炫技行為,發展成為有組織的犯罪活動,並且呈現了手段專業化、目的商業化、源頭國際化以及載體移動化的趨勢目前市場最需要的就是具有一站式整合能力的安全廠商,將終端、邊界和雲端的安全防護融合起來,提供全面的安全防護體系,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讓用戶將精力用於業務發展上。作為全 球應用交付領域的先行者,F5遵循理念先行、全面防護的戰略,立足作為具備最全面安全交付能力的廠商,為用戶提供全系列信息安全產品及完整的解決方案,做到從底層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到頂層應用,構建安全可信的全面防護。不斷加強互聯網金 融網路安全依法管理、科學管理,逐步實現網路安全防護從基於現實威脅的靜態保護向基於未來風險的動態預防的轉變。

❽ 雲計算如何讓解決安全問題

安全分為很多方面,也分很多層面。如數據安全,網路安全。單拿數據安全來說也分為,入侵,硬體,軟體,人為,不可抗拒等因素。所以您問的這個我人為比較大。不管是傳統方式和雲計算都會遇到這些問題。如果單純從雲計算的角度來講。他的亮點是分布式存儲。其實這個技術以前都有。只是雲計算在做安全策略的時候已經把分布式存儲作為一個標准來看。所以從這點來看,是要比單一的伺服器要安全很多。

❾ 跪求論文——《基於雲計算的網路安全威脅及防範》

雲計算安全還是比較尖端的技術的。要不等我幫別人做完之後你再找我做。我對雲計算很感興趣的。你懂得,你選擇。

閱讀全文

與網路安全雲計算帶來的解決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華為手錶網路連接異常怎麼辦 瀏覽:824
安卓無法設置網路 瀏覽:787
無線網路可以加快嗎 瀏覽:755
qq是什麼網路應用軟體模式 瀏覽:666
網路設備工程安裝哪個品牌好 瀏覽:243
什麼是網路技術分類市場價 瀏覽:795
移動光貓顯示無網路信號 瀏覽:257
手機為什麼連不上帶密碼的網路 瀏覽:122
網路教育哪個平台可以選學校和專業 瀏覽:944
如何刪除不需要的wifi網路 瀏覽:163
魅族網路營銷方案 瀏覽:834
網路感測器定義是什麼 瀏覽:221
無線網路用一會兒就卡 瀏覽:632
網路戰的現實體現在哪裡 瀏覽:140
怎麼把網路調成共享網路 瀏覽:122
新手網路作家要寫多少字 瀏覽:142
洛杉磯wifi網路流量 瀏覽:387
網路給手機發簡訊 瀏覽:860
公司網路安全和信息化講話 瀏覽:211
天基網路和手機哪個好 瀏覽:892

友情鏈接